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合集下载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旧选举制弊端严重; ✓工工业近代化带来政治民主化; ✓群众争取普选权斗斗争的高高涨; ✓19世纪二二三十十年代,欧洲革革命浪潮⻛风起
云涌,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英国选举制度的 改革革。
②内容:工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权利大大大大加 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用
✓改革革选举资格 ✓重新分配名额
③作用用:为工工业资本主义进一一步发展提供了 保障
三、君主立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原意为密室,早期是国⺩王与顾问和助手手开会 的地方方。后逐渐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高行行政机关。 1714年即位的乔治一一世对英国的事 务也不感兴趣,甚至至不出席内阁会 议而而让大大臣臣们去料理国事。大大臣臣们 有事就自自己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 交国⺩王,英国责任内阁制由此得以 形成。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英 国历史上第一一任内阁首首相。
✓13世纪中期,议会制度的形成 ✓1 4 世 纪 以 后 , 议 会 之 间 分 成
上、下两院 ✓15世纪末,下院有提出财政议 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利
封建性质的代议机构
一一、资产阶级革革命——君主立立宪制建立立的背景 2.英国资产阶级革革命爆发的条件与经过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阶级关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政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历史:封建性质代议机构议会与国⺩王在征税问题上
2. 英国议会与政府关系
首首相
下院大大选 中获胜的 多数党领 袖
内阁与首首 相在政治 上共进退
成 组 单 名 阁 出 提 制内

对议会负责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从而而控制行行政
议会下院
内阁(政府)
英国首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因而而在国 内饱受争议,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 女女⺩王伊丽莎白白二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而 撤兵,为什么?

学案7: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学案7: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梳理】一、光荣革命1.背景(1)英国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2)资产阶级和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2.过程(1)爆发:年,英国爆发革命,议会最终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2)曲折:英国成为共和国,和詹姆士二世复辟,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3)结束:1688年,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与发展1.确立:1689年《》的颁布(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意义:①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②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发展: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意义: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②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过程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商讨国家大事光荣革命前的传统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会议,称之为内阁会议18世纪初内阁只是由少数大臣参加的一种会议,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开始形成2.权力职责(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2)首相:有权提名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主要影响:英国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2.下图是英国《权利法案》的部分条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王“统而不治”B.议会权力的扩大C.内阁对议会负责D.责任制内阁形成3.英国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民众赞成保留国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运行机制:
❖ 2019年5月11日英国工党领导人戈登·布朗 辞去首相职务。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随即任命 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担任首相,负责组 建新一届政府。结合教材内容请思考:
❖ 1. 戴维·卡梅伦当选首相应具备哪些条件。
当选首相应具备三个条件: ❖ 2(、1戴)维必·须卡是梅一伦个当政选首党相的后领拥袖有。哪些权力?
3、1688年光荣革命
——政治保证
代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 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不同类型。
君主立宪制的概念: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宪法的 in En君gla主nd制
(二)1832年议会改革
1、代议制
含义
作用
2、议会权力的发展: ——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阅读课本P37正文最后一段及历 史纵横思考: 19世纪中期,议会改革后民主范 围有什么变化?到20世纪中期呢?
扩大、下移
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9世纪
1832年议会改革
⑴背景:随着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工业资产 阶级要求获取政治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有权(提2)名所内在阁政成党员必;须在决议定会国下家议的院重选要举政 策权❖,。3会中(、掌、获3作)国握胜为经王行并首过的相成政关国,为大系王戴多是权形维数怎;式·样党卡上通的。梅的过?伦任议与命会内。阁掌成握员立、法议
责任内阁制下的政府与议会



内 阁
首相
( 实际掌握
行 国家大权

权)
国王
提出内阁名单 与首相共进退

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主干知识梳理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①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①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内战胜利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②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尽失人心。

③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①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②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③作用: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议会权力超过国王权力,使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发展:责任制内阁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英王成为“虚君”并非在《权利法案》颁布后《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

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①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②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完善:进行议会改革,使政治权力中心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②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英国代议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确立,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进一步的民主化。

③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发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 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强与维护法律起
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集会权
课堂设问:什么是代议制?
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 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 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二、建立过程
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 1689年
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3)作用: ① 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 到法律制约; ②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起来。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
2)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日益壮大
3)政治条件:封建专制统治侵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
益,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2、过程
1)爆发: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2)复辟: 查理二世及詹姆斯二世反攻倒算,引发不满
3)结果: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
议会 下院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从 而控制行政 内阁
(政府)
唐宁街十号 首相
白金汉宫
内阁
组多 阁数

下院
选 举
选民
形式任命 议会大厦
君主
任 命
上院
英国政体 结构特点
1、君主制、民主 制、贵族制三者融 为一体;
2、君主保留,但 议会掌权;
3、以议会和责任 内阁为核心;
4、国王临朝不理 政,代表国家,是 民族团结的纽带和 国家统一的象征。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 方式者,皆为非法。 财政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 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司法权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 备军,皆属违法。 军权
《权利法案》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 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 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不受制约 英国国王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权力,王权置于议会 法权之下
议会权力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A.议会权力至上
B.国王统而不治
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A.政治: B.经济:
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国际意义: 为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树立了榜样
课堂延伸: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朕必躬自断 制。” ——清-康熙帝
君主专制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
比较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有何本质的不同?
一、君主立宪制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导火线及开始:为镇 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国王召开议会,筹集 军费。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课堂小结
本课从横向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 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 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 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 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
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为工 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君主立宪
比较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有何本质的不同?
2016.5.12
历史传统:英国早期议会对王权的制约
经济基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不满斯图亚 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688年光荣革命) 思想基础: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宣传动员
13世纪,签署《大宪章》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弹劾或询问。
话语权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从上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 么?结果如何?
Law was to be made in parliament(议会); once made ,it could not be suspended(终止) by the crown(国王).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 内
内阁 (首相) 形式任命 君主
阁 与 英
组 阁
多 数 党
负 责
任 命

下院
议会
上院
、 议 会
(权力中心 (贵族世袭)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材料三: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 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有了相应的议席;扩 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 的权利;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 主化的进程加速了。
政治运行方式从人治走向法制
知识拓展——代议制
代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 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特征:间接民主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 从而防止专制独裁。
完善民主—①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探究:1832年议会改革内容是什么?产生什么影响?
1689年 1830年 1832年 1867年 1886年 1918年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部分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全国60%的成年男性获得选举权 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 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 织形式。 1、争取民主 2、确立民主 3、完善民主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约翰王
大宪章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 和高级教士组成, 又称贵族院。
上议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 各县及各市镇的骑 士、市民和资产阶 级化的贵族组成, 又称平民院。
原则一: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 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责任内阁制——内阁原则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 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 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 ,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 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 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历程,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从而使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并知道英国议会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搜集史料,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

另外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能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完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感悟近代英国民主发展历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责任内阁制和议会的关系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的特点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向同学们展示两张图片:秦始皇同伊丽莎白二世,设问: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的权力如何?同为君主的当今英国女王权力如何?英国现今的政体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发展的?又是怎么一步步完善的?它的确立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七单元第一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板书)课件展示课标要求。

介绍君主立宪制的概念漫画。

揭示特征第一幕:英国资产借通过什么手段推翻专制制度,确立民主制度的?【讲授新课】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问题探究】请同学阅读课本P36页,思考17C英国为什么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经济: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

3)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要求限制王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介绍经过(2)过程:如图课件:【问题探究】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革命的发展充满着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总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发展。

革命后的国王是否拥有同以前国王一样的权力?谁真正掌权。

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影响:资产阶级掌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确立了前提。

练习: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DA、革命只是改变了国家政权的形式,但其本质没有改变B、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什么变化,只是议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C、革命之后国王和议会共国执掌国家大权,两者的权力是平等的。

D、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国王权力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了过渡:材料: 约翰·洛克(英国革命后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先驱)在其《政府论》中提到“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只受根据国家的意志而建立的立法权的限制而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限制”……问:革命成功后,资产阶级通过什么来保障革命的成果?法律的手段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一会上通过一些列法案其中《权利法案》的颁布影响最深远.二、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问题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两个问题: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1)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同时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议会召集权(2)《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权力中心发生怎样的变化?权力由国王为中心到议会为中心。

(3)《权利法案》的颁布有什么作用?二、确立:《权利法案》(1)时间、机构、目的:1689年议会旨在限制国王权利(2)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3)作用: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其制约②议会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③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权力,君主立宪制确立【课堂思考】为什么以《权利法案》作为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确立的标志?提示:可以君主立宪制的概念,然后根据国王和议会权力的转变来分析。

过渡:《《权利法案》》的制定使英国国王处在统而不治的地位,那么英国重大政治经济政策是如何处理的?英国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内阁三、发展——的形成概念解释:责任制内阁含义:内阁由议会产生,行驶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课堂阅读】请同学们阅读P38页正文和[历史纵横]的相关材料,了解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和由来,并且向同学们展示三张图片以此让同学们了解英国责任内阁制1形成:由来:光荣革命后,出现由国王主持的内阁会议。

18世纪初,内阁不是法定的组织,1721年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形成标志:1721年沃尔波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议会、首相、内阁如何产生?有哪些权力。

••2内阁与首相的关系如何?••3首相(内阁)与国王、议会的关系如何?2运作:示意图:下图是2007年6月12日,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到英国赴任。

请问她所携带的国书应该递交英国的()A.首相B.内阁C.外交大臣D.女王陛下【问题探究现任英国首相戴维想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发展(1)内阁成员大体上师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撤兵?为什么?(3)议会中大多数人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提示:(1)赞同。

因为集体负责,首相与内阁成员共同进退;(2)不会。

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只会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3)有两种可能:一是一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一是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课堂巩固】通过前面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总结英国责任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最好用图表示这五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过渡:经济决定政治,随着资本资本主义发展君主立宪制也不断完善,英国的议会进行了多次改革。

三、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7页最后一段,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英国选举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特点?提示:(1)增加新兴工业城市席位,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选举范围扩大;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2)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渐进的、曲折的;近代民主政治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四、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 :经济: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作用: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作用大大加强,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障五、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作用六、小组讨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回顾示意图(1)特点:①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②虽然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③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利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课堂延伸】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提示: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有个教授在《英国精神》一书中讲道:“英国的历史文化虽不及中国悠久,但她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却不亚于中国。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探究。

哪些史实可以佐证近代英国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观点?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何影响?(2)作用:①政治方面: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利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有序的方式实现,有利于社会稳定②经济方面: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③世界影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课堂小结】这两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两个大问题,并且深入了解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完善主要表现在国王、内阁、议会、政党四个方面。

同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近代民主发展的历程,即大体上经历了“争取民主——确立民主——完善民主”这三个阶段。

其中,“争取民主”主要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历史事件,“确立民主”主要是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实行,“完善民主”主要指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和日趋发展。

英国也就一步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

这就是英国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艰辛历程,我们要从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