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课程设计格式

合集下载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论文模板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论文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数字式红外测速仪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101班学号:100404022学生姓名:郑关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起止时间: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③中文摘要(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④目录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⑥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周数。

3、封面格式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5、目录格式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6、正文格式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20磅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7、参考文献格式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摘要也称内容提要,概括研究题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

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200字,外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注意:关键词不少于3个目录第1章绪论 (1)1.1配电系统自动化概况 (1)1.2本文研究内容 (1)第2章 XXX硬件设计 (2)2.1电气主接线图 (2)2.2XXX总体设计方案 (2)2.3XXX控制核心模块设计 (2)2.3.1 CPU的选择 (2)2.3.2 复位电路设计 (2)2.3.3 时钟电路设计 (2)2.3.4 XXX控制核心模块原题图 (2)2.4XXX模拟量检测电路设计 (2)2.5XXX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电路设计 (3)2.6XXX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控制电路设计 (3)2.7XXX与主站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第3章 XXX软件设计 (4)3.1软件实现功能综述 (4)3.2流程图设计 (4)3.2.1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4)3.2.2 模拟量检测流程图设计 (4)3.2.3 通信流程图设计 (4)3.3程序清单 (4)第4章系统设计与分析 (5)4.1系统原理图 (5)4.2系统原理综述 (5)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6)参考文献 (7)第1章绪论1.1配电系统自动化概况结合设计概括发展技术1.2本文研究内容根据任务书内容进行描述第2章 xxx硬件设计2.1电气主接线图根据任务书中的设计背景说明,画出电气主接线的示意图。

数电教案模板范文

数电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授课地点:[具体地点]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功能。

3. 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门及其应用。

4.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和分析。

教学内容:一、数字电路概述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对比2.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3. 数字电路的特点二、数制与编码1.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之间的转换2. 常用编码及其应用三、逻辑门与组合逻辑电路1. 基本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四、时序逻辑电路1. 存储器的基本原理2.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五、数字电路实验1. 实验原理与步骤2. 实验仪器与设备3.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 实验法: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 简要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二、讲授1. 数字电路概述2. 数制与编码3. 逻辑门与组合逻辑电路4. 时序逻辑电路三、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 分析时序逻辑电路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四、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实验,包括实验原理、步骤和设备使用。

- 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 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本》课程设计报告数字万年历班级:姓名:(签字:)学号:日期:目录1.设计任务及规定 (3)2.设计思绪与阐明 (3)2.1电路图及原理阐明 (3)2.1.1年部分计数器 (3)2.1.2月部分计数器 (5)2.1.3日期部分计数器 (6)2.1.4 星期部分计数器 (7)3.电路调试基本过程碰到旳问题及调试成果 (8)4. 实验设备、时间、地点及自我评价 (8)4.1 实验设备 (8)4.2 实验时间及地点 (9)4.3 自我评价 (9)5.重要工作体会 (9)6.同小组人员名单与分工 (10)1.设计任务及规定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种能自动显示“年、月、日”旳数字式万年历,能实现如下功能:1.“日计数器”根据月旳不同,可为二十八~ 三十一进制计数器。

2.“月计数器”为1 ~ 12旳十二进制计数器。

3.2月份旳天数,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这个状况应考虑进去。

2.设计思绪与阐明2.1电路图、电路功能及原理阐明图12.1.1 年部分图2年部分采用一片74LS160接成十进制计数器,对于平年和闰年旳选择,0、4、8记为闰年,列真值表Q 3Q2Q1Q年份Y0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1 0 2 0 0 0 1 1 3 0 0 1 0 0 4 1 0 1 0 1 5 0 0 1 1 0 6 00 1 1 1 7 01 0 0 0 8 1 1 0 0 1 9 0经卡诺图化简后可得Y=Q 3’Q1’Q’+ Q2’Q1’Q’。

可由两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种二输入或门实现,如图3,以此来选择闰年。

产生闰年信号(高电平)图32.1.2 月部分图4 月部分采用两片74LS160,先接成百进制计数器,然后采用置数法将百进制计数器接成12进制计数器。

对于大小月,一方面列出真值表十位个位月份大小月Q 3Q2Q1QQ3Q2Q1Q0 0 0 0 0 0 0 1 1 大0 0 0 0 0 0 1 0 20 0 0 0 0 0 1 1 3 大0 0 0 0 0 1 0 0 4 小0 0 0 0 0 1 0 1 5 大0 0 0 0 0 1 1 0 6 小0 0 0 0 0 1 1 1 7 大0 0 0 0 1 0 0 0 8 大0 0 0 0 1 0 0 1 9 小0 0 0 1 0 0 0 0 10 大0 0 0 1 0 0 0 1 11 大0 0 0 1 0 0 1 0 12 小由真值表可知,2、4、6、9、11几种月中十位Q0、个位Q3和Q相异或,总有输出为0,而其她月份输出为1,运用这个条件可以选择大小月,将这三为相异或,如图5,产生小月信号(高电平)、大月信号(低电平)。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电路的组成原理;2. 学会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如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3. 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常见编码和译码方法,了解数字显示技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完成数字电路的搭建和测试;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项目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数字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倡导绿色消费。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及化简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流程、仿真软件使用、简单数字电路设计实例。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5. 数字显示技术:LED显示技术、LCD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内容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内容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

2. 学会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数字电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符号进行数字电路图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2.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及其化简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分析与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简单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电路的测试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5. 数字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字电路仿真6.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数字逻辑基础(2课时)2. 组合逻辑电路(4课时)3. 时序逻辑电路(4课时)4. 数字电路设计(2课时)5. 数字电路仿真(2课时)6. 实践项目(4课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等理论知识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授。

数电课程设计的格式

数电课程设计的格式

郑州科技学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2013年 月 日目■■录1■…………2■ (2)3■设计方案与论证 (3)□ (3) (4) (5)5■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5)6■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5)7■总结 (10)参考文献 (15)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8)附录2:实物图 (19)附录3:元器件清单 (20)(器件型号和参数)调试方法与所用的仪器,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或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测试结果及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收获,体会及改进想法等。

注:■表示一个空格(两个字符位置)括号内的内容表示视论文而定的内容标题间1.5倍行间距1■□□□□□□1.1■□□□□□□2)(1t T r -(2-7)(如果有的话)图2-5■说明书不少于4000字空1[1] 李学龙. 使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遥控电风扇控制器[J]. 电子电路制作, 2003,9:13~15.[2] 蓝厚荣. 单片机的PWM 控制技术[J]. [3] 郭天祥. 新概念51单片机C 语言教程[4] 胡汉才. 社.2004.49~77.[5] 胡全. 51[6] 马云峰. 单片机与数字温度传感器制,2007,10(4):278~280注:[J]表示期刊,杂志[M]表示著作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要求:①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②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毕业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毕业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⑤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度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附录2:实物图最终电子稿以班级为单位由学委收齐。

大三数电课程设计

大三数电课程设计

大三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2. 理解并掌握数字电路的常用技术指标,如速度、功耗、可靠性等;3. 了解数字电路的测试与验证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路实现特定功能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 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数字电路的绘制、仿真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勇于尝试和不断探索。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大三学生在掌握数字电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及其化简方法;- 教材章节: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教材章节:第2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状态机等;- 教材章节:第3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同步电路设计、异步电路设计、数字系统设计流程;- 教材章节:第4章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5.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仿真软件应用、测试方法与验证;- 教材章节:第5章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6.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数字信号发生器或其他综合性数字系统;- 教材章节:第6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安排,每个部分均与教材章节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仿真测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及其功能。

2.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正确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

3. 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电子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科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数字电路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功能及其符号表示;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特点。

2. 常用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3.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逻辑门电路的设计方法。

4. 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方法。

5. 实践操作:动手实践,运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搭建。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功能。

第二课时: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第三课时:数制及其转换,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数字电路搭建,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性如下: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二章:逻辑门电路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第四章:数制及其转换第五章:数字电路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及功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张三丰
学号:100507140301
学院名称: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吴玉新
提交时间: 2013年5月28日
摘要
摘要正文。

(简单说明课程设计的各单元电路的组成,以及各部分实现什么功能最终又如何达到课程设计要求等)
我们的数字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74LS192N实现时分秒之间的进制功能。

·校时电路部分。

·整点报时部分。

·晚间22时至次日6时不报时。

整点报时部分我们用的是与非门,在59分58秒时给LED灯一个低电平。

某时间段不报时,在晚间22点给LED灯一个高电平,并用锁存器的锁存功能,将信号锁存,次日凌晨6点利用锁存器的异步清零功能,给LED灯一个低电平。

I
目录
摘要 (I)
1. 课程设计要求 (1)
2. 电路的设计分析 (1)
2.1电路分析(或状态分析、设计思路等) (1)
2.2组成框图 (1)
2.3设计方案 (1)
3. 单元电路的设计、原理及仿真 (2)
3.1 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分频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计数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控制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显示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电路的调试与仿真 (2)
5. 电路的改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心得体会及建议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9)
附录A 总电路设计图 (9)
附录B 电子元器件清单 (10)
山东女子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1. 课程设计要求
(1).输入10HZ的时钟;(提示:对已有kHz频率时钟进行分频)
(2).能显示时、分、秒,24小时制;
(4).时和分有校正功能;
(5).整点报时,喇叭响两秒;
(6).可设定夜间某个时段不报时;
2. 电路的设计分析
2.1设计思路
利用74LS192N(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完成时分秒之间的进制功能,使其具有计时功能利用开关控制校正电路
整点报时部分我们用的是与非门,在59分58秒时给LED灯一个低电平。

某时间段不报时,在晚间22点给LED灯一个高电平,并用锁存器的锁存功能,将信号锁存,次日凌晨6点利用锁存器的异步清零功能,给LED灯一个低电平。

2.2组成框图
图1 数字钟电路组成框图
第1页
课程设计题目
2.3设计方案
数字钟电路是一个典型的数字电路系统,其由时、分、秒计数器以及校时和显示电路组成。

其主要功能为计时、校时和报时。

利用60进制和12进制递增计数器子电路构成数字钟系统,由2个60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完成秒、分计数,由24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完成小时计数。

秒、分、时之间采用同步级联的方式。

开关S1和S2分别是控制分和时的校时。

报时功能在此简化为小灯的闪烁,分别在59分58秒、59秒时闪烁,持续的时间为2秒。

3. 单元电路的设计、原理及仿真
(1)时分秒计数器的设计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秒/分钟显示电路:由于秒钟与分钟的都是为60进制的,所以它们的电路大体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一个10进制计数器和一个6进制计数器组成;有所不同的是分钟显示电路中的10进制计数器的ENP和ENT引脚是由秒钟显示电路的进位信号控制的。

分和秒计数器都是模M=60的计数器,其计数规律为00—01—…—58—59—00…。

可选两片74LS192设计较为简单。

时计数器是一个“24翻1”的特殊进制计数器,即当数字钟运行到23时59分59秒时,秒的个位计数器再输入一个秒脉冲时,数字钟应自动显示为01时00分00秒,实现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计时规律。

可选两片74LS192设计。

第2页
山东女子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图 2 60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
图3 24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
(2)校时电路的设计
S1为校“分”用的控制开关,S2为校“时”用的控制开关。

校时脉冲采用1Hz脉冲,当S1或S2分别为“0”时可进行校时。

第3页
课程设计题目
第4页
校时秒进位
分进位校时
图4 校时电路
当重新接通电源或走时出现误差时都需要对时间进行校正。

通常,校正时间的方法是:首先截断正常的计数通路,然后再进行人工出触发计数或将频率较高的方波信号加到需要校正的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校正好后,再转入正常计时状态即可。

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

山东女子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第5页
(3)LED 灯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
设LED 发生在59分58秒它们的持续时间均为2秒。

如表1所示。

实现电路如图5所示。

图 LED 整点报时电路
图 5 报时电路
课程设计题目
一般时钟都具备整点报时的功能,即在时间出现整点前数秒内,数字钟会自动报时,以示提醒。

其作用方式是发出连续的或有节奏的音频声波。

根据要求,电路应在整点前2秒钟内开始整点报时。

即当时间在59分58秒时,报时电路报时控制信号。

分计数器显示“59”,即分计数器的输出为01011001;秒计数器的十位显示“5”,即秒计数器的十位的输出为0101时,只需要控制秒个位计数器,就能实现LED灯整点报时。

4. 总电路的调试与仿真
6. 心得体会及建议
(撰写提示:电路设计过程的总结、对于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和小组合作的心得体会、对于本课程的建议等)
第6页
山东女子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参考文献
[1]
[2]。

第7页
山东女子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附录
附录A 总电路设计图
第9页
课程设计题目附录B 电子元器件清单
第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