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认识种植业

合集下载

种植基础教学大纲

种植基础教学大纲

种植基础教学大纲(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种植基础》教学大纲一、依据及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对口升学高考要求,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特制定该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有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植物生长的营养调节、植物生长的常见病害与虫害、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

三、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结合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简单的农事操作,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

理解掌握种植基础的相关理论,能用理论技术去解释和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同时也为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同学奠定基础,以取得优异成绩升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

四、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光、温、水、土、肥等环境因素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理解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植物生长常见病虫害的基本知识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措施和途径。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初步具有对土壤质地的简易测定能力。

2. 具有科学、合理使用各种常用肥料的能力。

3. 具有识别常见植物病虫害及综合防治的基本能力。

4. 能正确使用常用植保器械及维修。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热爱农业科学、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 具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3.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 具有职业道德意识。

五、课时分配表六、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绪论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明确种植业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外界环境因素的种类及作用,了解种植业的发展现状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内容1、种植业的概念及特点。

2、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产量形成因素及产量的保护因素。

3、种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一历史第1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第1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第1课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历史第1课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早期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对这一课程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1. 人类社会的起源在远古时代,人类是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社会,主要通过互相帮助和分享资源来生存。

他们居住在洞穴或临时搭建的简易住所,使用简单的石器和火种工具。

2. 农业革命的发生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它发生在约8000年前,人类开始通过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来获得食物。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可以定居下来,形成永久的定居点,并逐渐形成农业社会。

3. 城市的出现随着农业的发展,一些地区的人口不断增长,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定居点,即城市。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分工的加深,商业和手工业等活动也开始兴起。

4. 文明的兴起随着城市的形成,一些重要的文明也开始兴起。

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是最早的文明之一,它们拥有强大的组织和精湛的技术,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灌溉系统。

此外,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地也出现了发达的文明。

5. 社会阶层的出现在早期社会中,社会阶层逐渐出现。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些人开始从事特定的职业,形成不同的社会地位。

贵族、平民和奴隶是早期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阶层。

6. 写作和纪录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写作和纪录的重要性。

最早的文字形式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用于记录各种重要信息,如法律、贸易和历史事件等。

写作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7. 宗教的兴起早期社会的人们常常怀疑和敬畏自然界的力量,对神秘事物抱有敬畏之心。

因此,宗教在人类社会中开始兴起。

埃及等文明发展了复杂的宗教体系,崇拜多个神祗,并建造宏伟的神庙。

8. 社会制度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制定了一些规则和制度来管理社会。

法律和道德准则的出现,使社会秩序得到维护和稳定。

9. 经济和贸易的兴起早期社会的农业和手工业为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高中地理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分享

高中地理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分享

高中地理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分享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其中,种植业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种植业地域类型是指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物质和文化特征等因素将种植业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分享一份适用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植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优势和限制,以及学习如何应对种植业地域类型的转变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 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种类介绍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种类,包括:(1)自然因素与种植业地域类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蒸发性气候等等。

(2)人文因素与种植业地域类型:沿海、内陆、内陆干旱、山地、高原等等。

2. 不同国家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1)中国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亚热带、暖温带、半干旱带为主。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不同地区种植业发展水平和类型千差万别。

(2)东南亚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在气候、土壤和种植业作物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影响。

(3)南美洲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热带和温带为主,茶叶、咖啡、可可、香蕉、菠萝、花卉等具有特色种植业作物分布广泛。

(4)非洲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咖啡、可可、棉花等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

3. 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和影响介绍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和影响,包括:(1)气候变化对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影响,例如全球变暖引发的温带向北移动的趋势。

(2)种植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例如烧林开荒和粗放种植造成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引入环节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视频或图片展示来引入学生对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重要性的认知。

2. 概念讲解讲师通过 PowerPoint 随机选取多张世界地图图片,引导学生找到地图上的各种种植业地域类型,并解释概念。

幼儿园农作物种植教案 幼儿园农作物种植

幼儿园农作物种植教案 幼儿园农作物种植

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是非常关键的。

而农作物的种植教育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实践性强、能够增进他们对自然的认识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农作物种植教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基本成长过程;2. 培养幼儿观察、动手、合作的能力;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 种植材料:种子、土壤、盆土等;2. 种植工具:小铲子、小水壶等;3. 图文资料:有关农作物生长的相关图片或绘本;4. 实地考察:提前到学校周边或农田做好实地考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绘本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实地考察:带领幼儿到学校周边或农田实地考察,让幼儿亲身感受农作物的生长环境;3. 种植体验:在幼儿园的室内或室外设置种植区域,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农作物,并细心照料;4. 观察记录:让幼儿每天观察并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5. 共享交流:定期组织幼儿共享种植心得,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6. 收获体验:当农作物长成后,让幼儿体验收获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根据幼儿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情况,评价其观察和记录能力的提高;2. 协作能力评价:根据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的合作情况,评价其协作能力的培养;3. 自我评价:让幼儿自我感受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激发其自我评价和反思意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农作物种植教案的实施,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在种植过程中,一些幼儿表现出了不够耐心和不够细心的情况,这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相关的引导和激励。

种植教育需要与班级其他科目的教学相结合,使其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结语幼儿园农作物种植教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们增进对自然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农业-中国的农业》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农业-中国的农业》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农业-中国的农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农业-中国的农业》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中国农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可能还不够清楚。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中国农业的多样性,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增强对农业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难点: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文字材料等,直观地展示中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中国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畜牧业的养殖条件等。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中国农业的理解和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劳育课分类有关种植的

劳育课分类有关种植的

劳育课分类有关种植的
劳动教育课中的种植课程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类:
1. 种植的植物类型:如蔬菜、花卉、果树等。

2. 种植的时间:如春季种植、夏季种植、秋季种植等。

3. 种植的难易程度:初级、中级、高级,或者简单、中等、困难等。

4. 种植的地点:如室内种植、室外种植、温室种植等。

5. 种植的目的:如观赏、食用、药用等。

6. 种植的技术或工具:如有机种植、无土栽培、滴灌技术等。

通过上述分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种植课程进行学习,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与种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劳动课种植教学设计

劳动课种植教学设计

劳动课种植教学设计劳动课种植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劳动课种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劳动课种植教学设计篇1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以植树节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植物种植、认养、护绿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环保,增长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为班级、学校、社区增添绿色,净化、绿化、美化环境。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从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二、活动口号:让我们积极行动,为地球妈妈献一片绿色三、活动时间:20xx年3月12日四、参加人员:全校学生五、具体活动安排:1、周五红领巾广播站向全体学生发出“为地球妈妈献一片绿色”的倡议:人人参与植树、护绿、环保活动,为美化校园,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环保护绿行动:中、高年级各班成立护绿小队,认养本班级门口的绿化植物,开展拣垃圾、落叶、养护绿化、给植物浇水、除草等活动。

各班制作护绿卡片,统一悬挂在班级门口的植物上。

3、各班植物角的布置活动:充分发挥同学的创新能力,各班建立一个植物角,以达到美化教室的目的。

4、各班上好一堂队会课。

(严格按照队会程序)以“绿色、生态、文明”为主题,向学生传授绿化知识,对学生进行一次直接的生态教育和科普宣传。

5、出好一期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

六、注意事项:1.活动力求实效,从实际出发,重过程,同时也要结果,要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这项活动中受到一定的教育。

2.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确保安全。

劳动课种植教学设计篇2一、活动主题:我与小树共成长二、活动目的以本学期第一课《走,我们一起去植树》为契机,让学生们在植树节这个传统日子里,真正行动起来。

提高大家爱护树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生态意识。

八年级巜劳动与技术》蔬果种植第一课生莱的教案

八年级巜劳动与技术》蔬果种植第一课生莱的教案

八年级巜劳动与技术》蔬果种植第一课生莱的教案八年级巜劳动与技术》蔬果种植第一课生莱的教案「篇一」活动背景:种植这个话题是生活化的,同时,与下一个主题内容春天的季节特征相符合,管理照顾种植角中是可以触摸到的、体验到的,与孩子的生活实践相贴近,虽然它是主题背景下的种植活动,但它绝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整合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活动目标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因此,根据幼儿已有的关于蔬菜生长的认知经验,将主要目标定位于体验参加种植劳动的快乐。

同时,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的产生观察了解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和欲望,体验蔬菜的种植过程,萌发亲近大自然,愿意照顾管理种植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2.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活动准备:1.种植物:蔬菜种子、小青菜等。

2.种植的工具:小铲子、浇水壶等3.幼儿事先已穿好反穿衣、幼儿自制的标记4.版面:展示种植植物的主要过程的图片(现场将图片贴上去)活动过程:1.情境导入,观看录象,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小朋友手里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的?(2)引导幼儿观看农民的劳动,听农民介绍,知道蔬菜种植的几个重要环节:挖坑播种填土浇水。

(3)教师小结。

师:农民真了不起,种出了许多营养丰富的蔬菜,劳动真光荣。

2.体验种植。

(1)出示各种种植物,引导幼儿了解。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些种植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了解了种植物,你们想自己种植吗?那种植要用到哪些工具呢?(2)出示种植的工具,引发幼儿种植兴趣。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工具呢?(3)幼儿自主种植蔬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种好的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标记插入土中,以示辨认。

3.讨论交流。

(1)师: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2)师:我们已经完成了种蔬菜的任务,真了不起。

可是刚才农民伯伯说的,蔬菜种下去后,还要细心的照顾它才会长大。

那我们应该怎么照顾它们呢?4.活动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
图1.29 苹果
图1.65 葡萄
蔬菜
图1.66辣椒
图 1.57 番茄
花卉
图1.67 杜鹃
图1.68 月季
5.贵州的作物种类
贵州农作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近 600个品种。粮食作物有禾谷类的水稻、玉米、大麦、小麦、 高梁、黍、荞等。豆类有大豆、蚕豆、绿豆、小豆等。薯类 有甘薯、马铃薯、山药、蕉芋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 芝麻、向日葵等。园艺作物有柑橘、枇杷、梨、桃、辣椒、 番茄、黄瓜、茄子等。其他作物有烟叶、茶、甘蔗、蚕桑等。
小资料 中国种植业分区
对种植业进行区划,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调整种植业结 构和布局;同时也有利于选建作物商品生产基地,促进作物生产的产业 化。根据发展种植业的条件、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生产布局和商品化 程度,以及发展种植业生产的方向、措施,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 性,并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中国农作物种植业区域划分为 10个一级区。 分别为: 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 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 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 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 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 西北绿州麦、棉、甜菜、葡萄区; 青藏高原青稞、小麦、甜菜区。
4 作物的分类
粮食作物 农作物 经济作物
作物
果树
园艺作物
蔬菜 花卉
(1、玉米、高粱、粟、黍、荞 豆类:大豆、小豆、绿豆、蚕豆、豌豆、豇豆 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芋
粮食作物
图1.24小麦, 图1.21水稻
粮食作物
图1.60 大麦
图1.61 黍
想一想:你认识的作物有几种,是哪些呢?
粮食作物
图1.22玉米,
图1.12高粱
(1)农作物——经济作物
纤维作物:棉花、大麻、亚麻、黄麻、红麻等 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 糖料作物:甘蔗 嗜好作物:烟草、茶、咖啡
经济作物
图1.62 棉花
图1.63 芝麻
经济作物
1.6 油菜
图1.64 花生
经济作物
图1.15 甘蔗
图1.7烟草
第一单元 种植技术
课程目标
1 了解作物的分类 2 了解粮食作物的栽培方法 3 了解经济作物的栽培方法 4 了解蔬菜的栽培技术 5 了解果树的栽培技术
课程内容
1 2 3 4 5 6 种植业的重要性 作物的分类 粮食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的栽培方法 经济作物油菜、烟草的栽培方法 柑橘、枇杷、桃、李的栽培技术 辣椒、番茄、甘蓝的栽培技术
图1.8 大米
图1.11玉米
图1.9大豆和豆浆
图1.10花生
3 作物的概念
作物的概念有两种解释。我们可以认为作物是具有经 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大致可分为农作物、 园艺作物、林木三类,包括粮、棉、油、麻、茶、糖、烟、 菜、果等。对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的行业就是种植业。 还有一种认为,作物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即 粮、棉、油、麻、茶、糖、烟和饲料等作物,又称大田作 物、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1)农作物——饲料及绿肥作物
主要有苜蓿、田菁、三叶草、紫云英、草木樨、苕子、紫 穗槐等。
饲料及绿肥作物
图1.16 三叶草
图1.17紫云英
(2)园艺作物
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 菜园艺和观赏园艺,也可对应通常我们说的菜园、果园、花 园。园艺业是农业中种植业的组成部分。园艺生产对于丰富 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
第 1 课 认识种植业
1 种植业的概念
种植业就是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作物以及取得农产品 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 种植业的重要性
种植业是大农业的重要基础,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 物与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还为轻纺工业、食品工业提供原
料,为畜牧业和渔业提供饲料。
种植业给我们提供的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