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建筑与环境艺术

合集下载

厂前区建筑方案简析

厂前区建筑方案简析

厂前区建筑方案简析作者:罗媛来源:《建筑与装饰》2019年第22期摘要在工业建筑中,厂前区通常占据中心部位,直接面向社会,厂前区建筑可直接体现现代企业的形象,厂前区建筑形象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家的重视。

作为建筑师面对这种情况,应投入热情,创造出有个性的建筑作品,做好工业建筑中厂前区建筑设计,显得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厂前区建筑;功能;造型引言湖南华电常德项目位于常德武陵区德山经济开发区,厂前区建筑要求注重群体建筑的设计思想,统一全厂建筑的整体风格,如建筑色彩、造型及处理手法,达到简洁和谐的建筑目标。

1 厂前区建筑总体布局设计厂前区建筑从功能需求分析一般均包括四大部分:办公管理用房;会议用房;对外展示、经营、接待用房;宿舍餐厅等生活辅助用房等。

厂前区建筑设计要将这四部分有机地组合在一栋建筑里,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关键,设计可根据各部分内容进行分层、分段或分块布置。

在满足厂前区所要求的车流、人流的功能要求下,还要解决好建筑自身内部各功能区的人流、物流关系。

本工程厂前区位于整个电厂厂区的西北角,紧邻进厂主入口处。

厂前区建筑主要为行政办公楼和宿舍楼这两栋联合建筑。

厂前区为一个狭长的地块,地块西侧与北侧临马路,南侧为化水楼,东侧为进厂道路。

考虑到地形限制及全厂建筑形象统一,在厂前区布局上,将行政办公楼、宿舍楼、化水楼这三个建筑分别作为三个“一”字形体块,错落布置。

化水楼位于南面,与办公楼对齐,宿舍楼则往西面错开并与办公楼通过连廊及门厅连接。

由此自然地形成各种封闭、半围合半通透的庭院和开放式的厂前区广场。

因地处电厂厂区主入口旁,生产行政办公楼和宿舍楼与化水楼形成的建筑群成为亮点,三个建筑材质、细节、风格统一,引入公共建筑设计手法,建筑风格现代、简约,并注重材质的表现及细部的刻画,采用尺度对比的手法,增强视觉张力,突出其建筑特色[1]。

2 建筑平面布置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将办公综合楼分为四个体块,分别是办公区、会议区、宿舍餐饮区、门厅。

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

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

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第一篇: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一、设计对策1.目标定位通过分析将定位景观设计目标为“绿色,生态,园林,多彩”绿色因地制宜与合理改造相结合,通过有效手段确保绿化成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护工作。

生态通过合理规划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配置,有效地通过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建设环境生态化工厂,与时代接轨。

园林绿化与彩化,亮化,香化相结合,绿地与景观小品相结合,创建园林式工厂。

多彩通过绿化的统一色调,加强景观的秩序性,配置彩叶树种,突出色彩的和谐美,创造本厂绿化的鲜明特色——多彩。

2.风格定位简洁、明快、现代二、设计理念1.从实际出发,依据厂区小环境选择树种,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地势,适地适树;讲求绿化的实效性,运用复层配置手法,形成群落植物景观。

2.充分考虑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弹性,远近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同时规划也注重经济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绿为主、建筑小品宜少而精、绿地易于管理等方面,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以植物造景为主,生态性优先,通过适当点缀景观小品增加园林气息。

三、设计原则(1)生态性原则绿地建设强调其生态性,对于电力生产这样污染较重的区域,对其附属绿地的设计更应首先强调其生态性的原则。

设计结合防护功能的要求,通过植物手段,合理选用抗污染的树种,乔木、花灌木、地被相结合,考虑环境特点,使植物生长合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水分等,使其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生长旺盛的防护林带和景观林带。

(2)景观性原则工厂附属绿地与一般性城市绿地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它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景观上除了要考虑局部重点区域“点”(如办公区)的精心设计,还要考虑主要干道的对景效果,尤其是工厂主要入口的景观效果;针对新厂区东北部区域的特点构筑一个休闲活动区域带,形成“线”状景观;设计时集中休闲绿地,形成“面”状景观。

点线面相结合。

旧工业建筑改造方法研究--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

旧工业建筑改造方法研究--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

2021·04一、研究的必要性我国的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造成城市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目前很多工业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寻找转型之路,不过在转型期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旧城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以及工业园区不知如何处理等。

作为工业城市的特色“产品”,工业建筑承载着工业城市发展的记忆,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的意义(一)建筑学方面建筑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筑设计应该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

建筑本身要符合社会、经济等外界因素的要求,在如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需要改造建筑的形态来满足大众对建筑功能的需求。

(二)经济与资源方面产业类建筑在建造时往往规划得比较详细,结构坚固,内部空间相对较大,在改造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直接拆除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往往比改造更高,所以对建筑进行改造能够有效节约社会资源。

(三)社会发展方面城市的发展由于地域、历史的原因,往往各有特点,不同类型的建筑构成了城市的“标签”,然而现在城市的趋同性逐渐增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内部能代表城市特点的建筑群体正逐渐减少,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其本身就是城市在工业化阶段的标志物。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工业建筑进行改造,使其得以保留与利用,能增强城市的独特性。

(四)环境方面改造再利用的方式相较于废弃、摧毁、重建,大大减少了对城市环境的破坏,也会减少城市能源、交通的压力,符合可持续设计的理念。

三、国内外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一)西方国家旧工业建筑的改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西方国家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初期探索20世纪60年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旧建筑遭到废弃、拆毁,资源浪费严重。

西方国家于1960年开始,将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范围扩大到产业类的建筑。

2.深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大部分城市的产业迅速向第三产业转型。

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入

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入

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入专业:姓名:指导老师: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结晶产物用着一种几乎“野蛮”的方式侵占着大量的自然土地,吞噬者日渐稀少的生态资源。

让那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不复存在。

因此提倡自然环境和建筑相和谐的生态设计理念无疑是保障自然环境保护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首先从介绍了建筑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保护所存在的关联性,并总结了融入自然环境的建筑设计手法,最后以南京佛手湖建筑师酒店项目作为主要案例,针对于自然环境保护与建筑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求同存异”的设计构想。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在当今建筑建设与自然环境改造的大潮之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来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环境;融入;个案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building as a produ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an almost "savage" occupy a lot of natural land, and devourer of increasingly scarce ecological resources. Let the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beauty no longer exists. Therefore advocat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ecological design concept is safeguar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from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relevance, and sums up the integrated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gimmick, bergamot architects lake hotel project in nanjing as the main case, fo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rchitectural art and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putting aside differences". Hope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can be in today's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 under the tide of provides a new train of thought and ways to deal with the mutual fusion architec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Key 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to; Case一、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城市交通网络(公共交通、私家车)的完善便利、通信技术(电力、通信)的日趋发达,只是单纯的活动于人们熟悉的生活圈里,己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1]。

火力发电厂围墙设计规范相关问题探讨

火力发电厂围墙设计规范相关问题探讨

火力发电厂围墙设计规范相关问题探讨塔拉;金睿;阿力夫【摘要】围墙是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内容之一,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有厂区围墙、屋外配电装置区围墙、变压器场地围墙、燃油区围墙、供氢站区围墙、氨区围墙.以往的规范性文件中有关火力发电厂围墙设计的规定比较单一和模糊,设计人员在围墙设计具体工作中查找相关规定过程较为繁琐,本文以《DL/T 5032-2005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为主要依据,共参考17种规范性文件,对比和梳理其中关于围墙所含区域的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和围墙形式、高度的相关规定.以注重规范性文件中相关规定的现实工程意义为前提,以规范性文件的针对性优先、时间性优先和严格性优先为原则,分析相关规定的合理性,总结火力发电厂围墙高度及形式的设计数据,为设计人员提供比较合理的可借鉴的设计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力技术》【年(卷),期】2014(032)001【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规范;围墙设计;围栅;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作者】塔拉;金睿;阿力夫【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71.10 引言围墙设计是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中的相对简单和工作量较小的部分,在以往的规范性文件中有关围墙设计的规定比较单一和模糊,不易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随着工程设计职业卫生和环境安全要求的提高,工程设计规范越来越细致,火力发电厂围墙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几年,国家和行业新发布的规程规范较多,涉及火电厂围墙设计的条款也很多,但在各种规程规范中对火力发电厂围墙设计的规定比较零乱,设计人员在围墙设计具体工作中查找相关规定过程较为繁琐,这给规范的执行造成很大的不便。

基于此,本文旨对围墙设计的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对比和梳理,总结出针对火力发电厂围墙高度及形式的设计数据,供业内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历史地区的复兴_北京第二热电厂及其周边改造

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历史地区的复兴_北京第二热电厂及其周边改造

建筑是一项使时间和岁月凝固的艺术,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也记录着城市中人们的生活。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认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对产业类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近20年内经历了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随着北京大山子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人们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工业遗产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

目前,北京有多个老工业区面临着改造,反思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工业遗产的破坏,如何合理保护工业建筑并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当然,对于不同的工业区应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和再利用方案。

北京西二环外的北京第二热电厂(简称“二热”)也即将面临改造,关于“二热”及其周边地区改造的研究也已经开始,下面我就结合着这项研究,谈谈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一些体会。

“二热”始建于1976年,1977年第一组发电机组发电,主要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历史地区的复兴——北京第二热电厂及其周边改造吴克捷厂房1厂房2改造为汉堡媒体中心之前的厂房改造为汉堡媒体中心之后的厂房55承担着中南海等重要设施的供热任务。

由于以燃油为原料,“二热”的污染比较小,可以说在当时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发电技术。

与其他的大型工厂选址在郊外不同,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性生产任务和文革期间筹划建设的时代背景,“二热”选址靠近市中心,工厂就坐落于北京的一处重要历史地区(天宁寺地区)之中。

厂区东侧便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寺庙——天宁寺,据专家考证天宁寺始建于唐朝,寺中的辽代砖塔是北京现存不多的辽金时代的建筑,“二热”现在的厂区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过去天宁寺的土地。

历史上的天宁寺地区热闹繁华,从明末开始,这里便成为京城赏花、拜佛的最佳去处,每逢九九重阳,市井百姓、达官贵人、善男信女纷纷前来,好不热闹。

“淡水浓墨”——清远电厂总体规划设计

“淡水浓墨”——清远电厂总体规划设计

幅情景交融的岭南水墨画。
【 关键词 】 ‘ I 清水淡墨” ; 电厂 : 总体规划设计 【 中图分 类号 】 T U 9 8 4 . 1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7 ) 0 2 — 0 1 5 4 — 0 2
1 引 言
侧 重生产展 示、 场 景体验 、 科普教 育、 品 牌推 广 等 不 同 方 面进行游览, 以满 足 不 同人 群 的 参观 需求
3 设 计理 念
以 水 为始 源 . 以 江 北 文 化 为 底 蕴 重 塑并 延 伸 自然 水塘 景
观. 结 合 工 业元 素 布 置 观 水 栈 道 、 亲水平 台、 丰 富 园 区 的 互 动

2 项 日概 况
2 . 1 区位 与环境
清 远 中 国广 东省 直 辖 地 级 市 位 于广 东省 的 北 部 . 北江中
下游, 北 面 与 东北 面 与韶 关 市 为 , 东 南 和 南 面接 广 州 市 , 南 与佛 山市接壤 、 西与肇 庆市相连 . 是 珠 江 三 角洲 开放 地 区 。 与
清远 , 这座 以 山 水 闻 名 的 城 市 . 处 处 可 见拔 地 而起 的 山
峦、 纵 横 交错 的 阡 陌 田 地 , 炊 烟 袅 袅 的 小村 屋 . 淡 漠 清 幽 的 意 境 形 成 一 幅 完 整 的 山 水 画 ,呈 现 出 山 清水 秀 、峰 峦连 云 的 景 象. . 而今 , 神 华 国 华 电 力公 司选 址 , 以“ 水墨丹青” 为设 计 主 题 .
概念和产品形式 , 可 以 通过 游 客 向 社 会展 示 企 业 形 象 、 提 高企 业知名度 . 进 而提 升 整 个城 市形 象 . . 按 照 工 业旅 游 的理 论 . 我 们 对 本 项 目设 定 了工 业旅 游景 观 . 并 形成 相 关路 线 我 们 将 参

环境设施的分类

环境设施的分类
方案评估与优化: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规划的科学 性和可行性。
规划先行合理布局
建设要点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公众参与共建共享
管理要点
设施规划:根据 地区特点和需求 进行合理布局
建设标准:制定 统一的建设标准 和技术规范
运营管理:建立完 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确保设施的正常运 行
按投资主体分类
政府投资建设:包括公共交通、 公园绿地等
社会投资建设:如企业、个人 投资建设的商业设施等
混合投资建设:政府和社会共 同投资建设的项目如地铁等
外资投资建设:外国资本投资 建设的项目如外资酒店等
城市基础设施
特点:为城市居民 提供必要的基础设 施和服务如水、电、 气、交通等。
实例:水厂、电厂、 燃气公司、公交系 统等。
城市居住区环境设施
特点: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包括绿化设施、休闲 设施、照明设施等。
实例:公园、广场、步行道、街头绿地等。
规划要点
确定规划目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
调查与分析:对城市环境、设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规划方案制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规划方案包括设施布局、规模、建设标准等 方面。
偏好。
技术创新方向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环境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绿色化:推广环保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定制化:根据不同需求和场景定制个性化的环境设施解决方案 高效化:提高环境设施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市场拓展计划
目标市场:针对 不同地区和人群 的需求拓展环境 设施的市场份额。
环境设施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其规划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 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建筑与环境艺术
作者:杨丽波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7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

为了平衡我国电力能源的供需关系,政府不仅加强了水利水电资源的利用,还加快了火电站的建设。

在建设新电站时,为了使电站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建筑设计中要重视环境艺术。

电厂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融合使电厂建筑设计水平得到了提高,使我国电厂建设水平提高。

本文论述了电厂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融合。

关键词:电厂建筑;环境;艺术
现代电力能源的大量需求使我国加快了电厂的建设。

而在电厂建设中,电厂建筑的设计与电厂结构的稳定与使用息息相关。

而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则增加了电厂建筑的美观。

怎样才能将电厂建筑与环境艺术相结合成了现代电厂建筑设计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根据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与电厂功能的需求,电厂建筑设计要先调查与分析电厂周围的环境。

设计电厂建筑时不仅要突出电厂建筑的风格与特点,更要使电厂建筑与周围环境相统一,注意环境艺术的体现,这样才能使电厂建筑更加美观。

一、我国电厂建筑设计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电厂建筑设计中,很少关注环境艺术,只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但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出现,电厂建筑也终于被人们重视起来。

传统的只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的电厂建筑影响了环境艺术。

只注重建筑功能的传统电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建筑美学的运用,没有与环境艺术相结合,这就使得电厂建筑在周围的环境中显得非常突兀。

而为了提高我国电厂建筑设计的美观性,实现电厂建筑设计美学与经济性的协调、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现代电厂建筑设计中应加强美学设计的运用。

【1】所以在设计前就要做好对电厂周围环境的调查与分析,作为设计时的参考信息,以便使建筑更好地融入到环境中,这样就不会破坏环境艺术了。

二、环境艺术的概念
艺术设计学中环境的定义是相对于人类活动的空间而言,它有着广泛的内涵。

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以及人造城市、建筑和人类日常生活的空间都是构成环境的要素。

而从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上来看,当代环境艺术包含了偶发艺术、大地艺术、城市规划设计、建筑与景观艺术设计以及室内空间设计,它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物质载体。

【2】从空间的呈现方式来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有很强综合性的学科,包含设计过程中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设计,造型、光色、尺度、比例、体重、质地等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语汇。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有很强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设计过程中的空间规划。

如果环境设计
是一个生命整体,建筑就是构成这一生命整体的细胞。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这一生命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

三、如何使电厂建筑融入环境艺术
1、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现代电厂建筑设计的需求。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

但是因为传统设计理念和电力行业特点的影响,我国电力建筑环境出现了脏、乱、差等问题。

烟囱、煤场、管线等设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电厂建筑的美观。

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不断出现的高层建筑,使本来远离城市的电厂建筑被人们所注意。

而社会的健康发展也要求我们改善电厂环境,使电厂环境变得优美,这样城市整体形象才能更加美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电厂建筑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电厂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融合。

只有以科学的方式来改善电厂环境,才能确保电力供应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也只有这样,我国城市建设才能与能源供应一起和谐发展。

2、解决火力发电电厂煤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问题。

传统火电站建筑建设时,煤场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如果煤场位置没有选好,就很容易破坏电厂周围环境艺术的美观与和谐。

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影响的出现,现代电厂一般采用下沉式设计。

这种设计将煤场设在地下,这样既节约了空间,有减少煤场露天存放对建筑设计和周围植被环境的影响。

下沉式煤场设计方法使电厂建筑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融合,这样电厂建筑就能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统一。

下沉式煤场设计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下沉式煤场的地表就可以被用来构建景观化环境,使电厂周围的环境可以达到生态和谐与能源利用的统一,这是电厂建筑设计生态化理念的运用。

3、水力发电建筑风格设计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融合。

水力发电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设计中,水电站及其附属设施建筑的合理设计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所以设计者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设计,科学的水电建筑设计可以得到良好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果,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使建筑更加美观、和谐并且与周围环境完美的融合,这样才不会破坏环境艺术的美感。

水利工程建筑周围的自然风光也才能与现代工程建筑协调统一,使我国电力事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4、在进行电厂建筑时注重以绿化设计为中心,实现电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电厂建筑设计是项现代化的建筑,首先影响的是地表的植被,大面积的土地被混凝土建筑覆盖起来,绿化带只能穿插在建筑群中。

而且火电站的粉尘等更是影响了周围的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例如大量的高温水注入海洋中,附近海域的水底生物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大量死亡。

因此,在现代电厂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火水电站对周边气候的影响。

我们可以利用建筑设计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火电厂的建筑设计中,更多的利用立体绿化实现建筑墙面绿化率,更多的绿化可以吸附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更好地保护了大气环境。

在水电站的建筑设计中,从建筑设计角度考虑它对河流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建筑学、生物学等技术出发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促进电厂事业的发展。

5、想要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还要注重主厂房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

发电设备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考虑它的功能性与适用性。

这一因素导致了传统的电厂主厂房建筑设计中缺乏美感,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设计新的方案。

这必须是以厂房工艺需求为重点,从细节构造与造型为关键进行主厂房设计,注重细节设计以及针对工艺需求的设计,最终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另外,在电厂建筑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电厂整体建筑结构风格与曲线运用的协调,注意周围环境的自然条件,通过整体与局部的设计方式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电厂建筑设计关系到电厂形象和电厂建筑美观性。

在电力能源需求日益增大的今天,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

这些项目对美学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设计电厂建筑时要考虑电厂总体规划和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以电厂建筑设计的点、线、面为基础,努力使电厂建筑符合环境艺术的的要求,让电厂建设更加科学、生态与美观。

参考文献
[1]赵金国.电厂主体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主体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J].电力工程建设资讯,2011.
[2]刘强.火电厂形象设计与环境的融洽[J].建筑设计期刊资讯,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