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回归(2)

合集下载

第1章 1.1(二) 回归分析

第1章 1.1(二)     回归分析
2
即解释变量天数对预报变量繁殖细菌个数解释了 99.98%.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 1.1(二)
小结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根据散点图来粗略判
^ ^ ^
断它们是否线性相关, 是否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数据. 然 后通过图形来分析残差特性,用残差e 1,e 2,„,e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 1.1(二)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如果两个变量不呈现线性相关关系,常见的两个变量间的关 系还有指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 2. 两个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对解释变量的变换(对数变 换、平方变换等)转化为另外两个变量的 线性 关系. 3.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可以通过 残差平方和 的大小,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 1.1(二)
由图看出, 样本点分布在某条指数函数曲线 y=c1ec2x 的周围, 于 是令 z=ln y.
x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本 z 1.81 2.07 2.30 2.50 2.71 2.86 3.04 3.29 3.44 3.66 3.86 4.01 课 时 画出散点图如图所示. 栏 目 开 关
+a
①函数 y=ebx+a 的图象:
②处理方法:两边取对数得 ln y=ln ebx a,即 ln y=bx+a.令 z

=ln y,把原始数据(x,y)转化为(x,z),再根据线性回归模型 的方法求出 b,a.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 1.1(二)
(2)对数曲线型 y=bln x+a ①函数 y=bln x+a 的图象:

2018届高三英语总复习 第一部分 回归教材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届高三英语总复习 第一部分 回归教材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新人教版必修2

Ⅱ.短语串记 1.take part ________ 参加;参与 2.stand ________ 代表;象征;表示 3.________ well 也;又;还 4.one ________ another 一个接一个地 5.pick ________ 拾起;捡起;用车接某人 6.பைடு நூலகம்_______ the place of 代替…… 7.play a role ________ 在……起作用
2.表达“除……以外”的词语 ①apart ________ 除……外(还有/没有) ②aside ________ 除……外(还有/没有) ③except ________ 除了(不好的部分) ④________ 除……外(还有) ⑤________ addition 此外(单独使用) ⑥in addition ________ 此外 ⑦as well ________ 除……之外
13.responsibility n. 责任;职责→________ adj. 有责任心的 14.basis n. 基础;根据→________ pl. 基础;根据→________ adj. 基本的,基础的 15.advertise vt.&vi. 做广告;登广告→________ n. 广告商 →________ n. 广告
3.medal 联想篇 ①________ 奖牌 ②________ 模型;典型 ③________ 金属 ④________ 心理的 4.与 admit 动词形式变化相同的动词 ①admit admitted admitting 承认 ②regret ________ ________ 后悔 ③control ________ ________ 控制 ④permit ________ ________ 允许 ⑤equip ________ ________ 装备

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2)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

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2)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

i1
i1
n
n
[( yi y) b(xi x)][( y bx) a] ( y bx a) [( yi y) b(xi x)]
i1
i1
n
n
( y bx a)( ( yi y) b (xi x))
i1
i1
( y bx a)[(n y n y) b(nx nx)] 0
i1
i1
i1
i1
上式是关于b的二次函数,因此要使Q取得最小值,当且仅当b的取值为
n
( xi x)( yi y)
b i1 n
( xi x)2
i 1
新知探索
3.最小二乘法
n
n
(xi x)( yi y)
xi yi nx y
b i1
n
(xi x)2

i 1
ˆy bˆx
新知探索
问题2:依据用最小二乘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公式,求出儿子身高Y 关于父亲身高x的经验回归方程.
ˆy 0.839x 28.957
1). 当x=176时,y 177 ,如果一位父亲身高为176cm,他儿子长大后
身高一定能长到177cm吗?为什么?
儿子的身高不一定会是177cm,这是因为还有其他影响儿子 身高的因素,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清楚地表达了这种影响,父亲 的身高不能完全决定儿子的身高,不过,我们可以作出推测,当 父亲的身高为176cm时,儿子身高一般在177cm左右.
n
因此可用 yi -(bxi a)来刻画各样本观测数据与直线y=bx+a的整体接近程度. i 1
新知探索
n
| yi (bxi a) |
i 1
n
残差平方和:Q(a,b) yi (bxi a)2 i1

汉水丑生回归教材第二版答案必修3

汉水丑生回归教材第二版答案必修3

汉水丑生回归教材第二版答案必修3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细胞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的交换。

3.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氢,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4.组成动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三分之二,细胞外液占三分之一。

6.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液既有液体部分----血浆,也有大量的血细胞。

7.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8.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进巴。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9.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10.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蛋自质(7%- - 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萱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非蛋白氨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自质代谢的产物,包括尿素、肌酸、肌酐、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自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12.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婆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1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r. 37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回归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全2

回归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全2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复习——回归课本回归课本复习提纲看书看什么?实验操作细节原理知识应用课后典型习题单元章节归纳其他栏目也很重要要阅读教材导读必修1 (重要概念)➢丁达尔效应P9 胶体具有介稳性(原因是什么?)电泳现象(原因是什么?)P8➢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P11➢水合离子的模型P14、15 离子方程式中“拆”什么?➢溶液中的导电问题P19 T9➢氧化还原反应口诀P20-23 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P24 练习P25 T3、9、12➢如何在实验中使用金属钠P3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溶液PH比较P36 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P36 套管实验P36➢焰色试验P38 焰色试验原因和应用P39➢成盐元素——卤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历史上制取氯气的几种方法)➢工业制氯气氯气的物理性质P41➢饮用水消毒剂氯气和次氯酸漂白性的检验P43➢氯离子的检验P46➢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P50➢气体摩尔体积P52 物质的量计算P58 补充: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练习:P60T10、12➢容量瓶的使用P54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P55、61 什么需要洗涤?量筒?➢铁元素的地位P63 人体中的铁元素P66 铁的化合物P67➢覆铜板的原理P70 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P71➢合金P73 超级钢P75 铁合金、铝合金、新型合金P73、76、77➢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研究领域为稀土金属)P78➢练习P80:T1、3、4、6、8 P82:T1、4、5、9、14、15➢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P88➢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和结构P88 发展P92➢元素核素同位素P90 同位素的应用P91➢原子半径的定义P93➢卤素的物理性质➢金属性P95 非金属性P97(非金属性可结合电负性选必二P25)元素周期律P102-105、P112➢价电子P105➢元素的应用P105➢电子式P107 结构式P108➢分子间作用力P110➢必修一附录P116-122课本实验:P8;P13;P16;P32;P33;P34;P35;P36;P37;P38;P42;P43;P45;P46;P55;P61;P66;P67;P68;P 70;P71;P76;P84;P94;P98;P103;P115必修2 (重要概念)➢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视角:物质类别和单核心元素价态——价类二维图P1➢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P2、3 资料卡片:食品中的二氧化硫P4➢硫酸的制备P4 浓硫酸的性质P4➢硫酸盐P6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P6 思考与讨论P6➢资料卡片: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P7➢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P8、30 硫的常见价态P8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P8➢方法导引:化学实验设计P8➢氮的固定定义(自然固氮、人工固氮、生物固氮)P11➢科学史话:合成氨P12合成方法的发现:哈伯(肥料:“用空气生产面包的圣人”;一战时为德国提供炸药TNT原料)规模化生产:博施➢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P13➢氨的物理性质、氨水的主要成分与物理性质、铵盐的用途P13、14➢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强氧化性王水P15➢思考与讨论P16 酸雨的定义、类型、危害P16➢练习:P18:T3、4、5、8➢资料卡片:硅酸盐的结构P19➢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陶瓷、玻璃、水泥主要成分、原料P19-21补充:水玻璃、硅胶➢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和二氧化硅、新型陶瓷(P23)、碳纳米材料原料成分P21-24➢资料卡片:高纯硅的制备P22➢练习:P25:T1、2、3、4、5 P27-28:T3、4、5、7、9、10➢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微观原因(本质)和宏观特征P33、34➢常规能源、当前问题、节能、新能源P34、35➢原电池P36、37、52 常见的电池P38 燃料电池P39➢练习:P41:T2、4、7➢方法导引:变量控制P4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P45 化学反应的限度P46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P47➢神奇的催化剂P46 炼铁高炉尾气之谜P48➢练习:P49:T1、3、6、7 P53、54、55(当时未处理)➢碳骨架、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P60➢分子结构、球棍模型、空间充填模型P62➢饱和烃、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P63➢思考与讨论P63➢烷烃的物理性质P64 取代反应P65➢练习:P66T1、2、7➢乙烯的重要性官能团P67➢加成反应、聚合反应P68➢烃P69 芳香族化合物与苯P71➢有机高分子材料P71-75➢练习:P76:T1、2、3、7➢烃的衍生物:P77 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官能团P77-79➢思考与讨论:P79酸性强弱比较:强酸>弱酸:氟>醋>碳>氢硫>次氯>氢氰>硅➢酯化反应的实验装置P80➢官能团与有机物的种类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思路P81➢基本营养物质(6钟)P83➢糖类:单糖、二糖、多糖的特点;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葡萄糖的检验P83-84➢蔗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葡萄糖酿酒制乙醇P85➢酰胺基、多肽、蛋白质;蛋白质的鉴别、变性、显色反应(含有苯环的蛋白质)P85、86➢油脂;油的氢化(硬化)P87、88➢练习:P90:T2、4、5、6、9➢练习:P93、94➢冶炼金属P98➢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提溴P100、101 海水提碘、海水提镁P106➢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P102-105➢化学品的合理使用P107-116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P117-121➢练习:P124、125(当时未处理)➢附录:P126-129课本实验:P3;4;P5;P6;P13;P14;P15;P29;P30;P32;P33;P36;P37;P43;P64;P67;P68;P77-78;P80;P84;P86;P96选择性必修一(重要概念)➢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和热P5➢化学反应中焓的变化示意图P6➢燃烧热P9➢图2-1 针筒的使用(如何检验气密性?)P24➢化学反应历程图像基元反应、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P25、26、27➢方法导引:图像分析P31➢化学平衡常数及衍生P32 用Q和K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P35➢勒夏特列原理P38➢自由能变化△G P43(用作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练习:P49T5、P50➢强电解质、弱电解质P57➢电离平衡常数P57➢练习:P60T4➢水的离子积常数P61➢PH POH的计算➢PH试纸和PH计P63➢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66➢盐类的水解(口诀: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Kw=Ka(或Kb)*Kh分布系数图➢三大守恒P72➢盐的水解常数P75➢溶度积常数P78 沉淀的转化(滴加!)必考知识点注意辨析开始沉淀与沉淀结束掌握沉淀的生成和沉淀的溶解沉淀完全的标志P78➢氟化物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P83➢练习:P85T1、5、6、8 P86:表P87、88全部➢化学电源(各种电池)P95➢思考与讨论P109➢亚铁离子的检验专用方法P111➢原电池与电解池P114➢附录:P120-123课本实验:P5;P24;P36;P37;P53-54;P65;P69;P70思考与讨论;P73;P80-81;P89-92;P104;P108;P110;P118;P118选择性必修二(重要概念)➢对氨基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式➢光谱P8 重点掌握原理➢离散的谱线P11➢电子云图、电子云轮廓图(s、p形状)、原子轨道(空间运动状态)、运动状态P13➢第一张元素周期表P18➢元素周期表的分区P21 重点掌握➢对角线规则P22➢第一电离能P23➢电负性表格及规律P25➢稀有气体及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P22➢“头碰头”“肩并肩”的成键方式➢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P41 重点掌握晶体的立体结构是怎么测定的P75➢质谱测定分子结构P35 重点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P44➢杂化轨道理论的模型P48、49➢臭氧是极性分子P53➢表面活性剂和细胞膜P53 理解➢酸性规律P54➢分子结构修饰与分子的性质P55➢壁虎与范德华力P56➢氢键的类型P57 生物大分子中的氢键P58➢分子的手性巴斯德与手性P60、61➢练习:P66T12➢等离子体P68 液晶P69➢晶体与非晶体P69-71➢天然气水合物一种潜在的能源P80➢干冰晶胞的计算P79➢金刚石空间构型理解P81 P83 石英➢离子液体P88➢硅酸盐纳米晶体P91➢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实例➢四氨合铜离子P96➢超分子P98-100➢附录P105课本实验:P8;P59;P71;P93;P95-97选择性必修三(重要概念)➢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注意官能团的类别、书写和名称P5➢σ键和π键P6、P7、P21碳原子的SP3杂化与甲烷的结构(必须掌握)碳原子的SP2杂化与乙烯的结构P8(必须掌握)碳原子的SP杂化与乙炔的结构P35(必须掌握)➢区分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区分电子式结构式P9➢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P8、P9、P22➢碳价四面体学说的创始人P11 常识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P23分离提纯的三种方法P12、13确定实验式(李比希)P15确定分子式(质谱图:注意细节)P16确定分子结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衍射)P17、P18➢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P13➢色谱法P14 (阅读了解)➢青蒿素结构的测定P19➢有机化合物的分类P21➢练习:P24 T8➢烃P25➢同系物的概念P27➢烷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P26、P27烷烃的命名P28-30➢烯烃的结构和性质P32-34 烯烃的顺反异构、二烯烃不对称加成P34➢探究:乙炔的化学性质重点看实验装置P35➢氧炔焰P37➢聚乙炔用途P37 导电高分子P38 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55➢乙烯的生产和应用P39➢练习:P40 T2、3、5、6➢苯的结构P41 凯库勒和苯的分子结构P43➢苯的硝化和磺化P42➢本和甲苯的性质比较实验2-2 P44 思考与讨论P45➢烈性炸药TNT P45➢稠环芳香烃——萘、蒽P46➢练习:P46 T5、6、11➢整理与提升P48 复习与提高P49(当时未处理)➢烃的衍生物的概念P51➢卤代烃的命名、物理性质P52➢资料卡片:氯乙烷P53➢诱导效应(推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P53➢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的辨析P54➢实验: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P54➢臭氧层的保护P55➢练习:P56 T1、2、4、5、6、8、9➢醇、酚概念辨析P57➢乙二醇、丙三醇的结构和俗名;甲醇的物理性质;醇的物理性质递及氢键的影响P58、59➢实验:乙醇的消去反应P59➢乙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P60➢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P61 重点: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资料卡片:酒精与醉酒P61➢苯酚的物理性质、使用注意事项P61➢苯酚的检验(2种方法)P63、64➢苯酚的酸性P62➢科学史话:苯酚的消毒作用P64➢练习:P65 T4、5、6、7、10➢醛基与极性分子的加成P67➢银镜反应、斐林反应P69➢乙醇、乙酸、乙酸的转化关系P68➢甲醛、苯甲醛的俗名和物理性质P68➢植物香料:肉桂醛、苯甲醛P69➢丙酮的物理性质和用途P69➢练习:P70➢甲酸、苯甲酸、乙二酸的俗名、物理性质P71➢自然界中的有机酸(关注俗名对应的物质结构)P72➢实验:羧酸的酸性(补充弱酸的酸性规律)P73➢同位素示踪法P74➢酯的命名➢实验:乙酸乙酯的水解P75➢辨析油和脂肪、甘油三酯的结构和原料、皂化反应、油脂的氢化P76、77➢辨析:羰基、醛基、羧基、酯基、酰胺基➢练习:P81(当时未处理、重视该部分)➢有机合成P82-89快速阅读➢羟醛缩合反应、第尔斯-阿尔德反应(非常重要)P83对比:酚醛树脂的制备必修二P136➢资料卡片:官能团的保护P84➢资料卡片:P89 (重点分析:实验装置中结构的名称和作用)➢练习:P89、90 认真完成➢整理与提升P91、92(自我知识自查积累、专题复习)➢练习:P93-95(当时未处理)➢实验活动: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官能团的鉴别)P96-98➢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P99➢辨析:糖类和碳水化合物P100 单糖、二糖、多糖的主要实例、分子式、相关性质P100-107➢缩合反应P100➢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官能团、结构P101、102➢银镜反应实验、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实验P101➢资料卡片:糖类分子与手性P102、103➢资料卡片:乳糖P104➢科学技术社会:甜味剂P105➢资料卡片:甲壳质P107➢科学技术社会:纤维素与燃料乙醇P107➢氨基酸的作用、几种常见的氨基酸及其对应的结构P109➢天然氨基酸的物理性质P109➢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两性、成肽反应(形成酰胺基)P110➢辨析:氨基酸、多肽、蛋白质P110-112➢蛋白质的几种重要性质P112-P113➢科学史话: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P114➢资料卡片:烫发的原理P115➢酶的主要成分、特点、重要作用P115➢练习:P117 T2、3、8➢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P118➢资料卡片:腺苷三磷酸P119-120➢科学技术社会:聚合酶链反应P122➢整理与提升P123➢加成聚合反应、缩合聚合反应(水的配平)P128➢科学史话: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施陶丁格P130➢练习:P131➢高分子材料(吸毒所有大字小字)P132-143➢科学技术社会:聚氯乙烯薄膜能用于食品包装吗?P133➢高压法聚乙烯、低压法聚乙烯P133➢资料卡片:高分子的命名P135➢科学技术社会:可降解高分子135➢酚醛树脂136➢科学技术社会:高强度芳纶纤维P139➢科学技术社会:天然橡胶P141➢高分子分离膜P143➢附录:P148课本实验:P7;P12;P13;P14;P35-36;P44;P53;P54;P59;P60;P62;P63;P64;P67;P73;P75;P89;P96; P97-98;P101;P106;P112;P113;P13。

2020高考数学冲刺 回归教材 2 复数、程序框图与平面向量

2020高考数学冲刺 回归教材 2 复数、程序框图与平面向量

拓展训练 1.如图表示的是一位骑自行车和一位骑摩托车的旅行者在相距80 km的甲、乙两城 间从甲城到乙城所行驶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人根据函数图象,提出了 关于这两个旅行者的如下信息: 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3 h,晚到1 h; 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 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1.5 h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 ④骑摩托车者在出发1.5 h后与骑自行车者速度一样. 其中,正确信息的序号是__①__②__③__.
所以△PCD为锐角三角形. 所以侧面中的直角三角形为△PAB,△PAD,△PBC,共3个.故选C.
2
PART TWO
素养3 逻辑推理 素养4 数学运算
素养3 逻辑推理
通过提出问题和论证命题的过程,看我们能否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和途径予以证
明,并能用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过程,以此考查逻辑推理素养.
7.两个非零向量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
若a=(x1,y1),b=(x2,y2),则 (1)a∥b⇔a=λb(b≠0)⇔ x1y2-x2y1=0. (2)a⊥b⇔a·b=0⇔ x1x2+y1y2=0 .
8.利用数量积求长度 (1)若 a=(x,y),则|a|= a·a= x2+y2. (2)若A(x1,y1),B(x2,y2),则 |A→B|= x2-x12+y2-y12 .
(3)复数的模 复数z=a+bi(a,b∈R)的模|z|= a2+b2 .
(4)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a+bi=c+di⇔ a=c且b=d (a,b,c,d∈R).
特别地,a+bi=0⇔ a=0且b=0 (a,b∈R).
(5)复数的运算法则 加减法:(a+bi)±(c+di)= (a±c)+(b±d)i; 乘法:(a+bi)(c+di)= (ac-bd)+(ad+bc)i ;

中考前两周,老师说的“回归课本”,究竟要怎么做?(备战2021中考指南!)

中考前两周,老师说的“回归课本”,究竟要怎么做?(备战2021中考指南!)

中考前两周,老师说的“回归课本”,究竟要怎么做?(备战2021中考指南!)最近有很多同学留言,“快要中考了,老师让我们自由复习,可是我怎么都学不进去怎么办”,“快中考了,要怎么安排学习啊”,看得出大家很想抓住这最后的时光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这个时候老师总会告诉我们要回归课本,但“回归课本”究竟是什么意思?具体究竟要怎么“回归课本”?今天就要跟大家讲一讲“回归课本”!最后阶段怎么看课本?课本是学习的基础,不同时期,课本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

刚入学时,我们可以按部就班按照课本顺序学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但是到了现在,离考试没有几天了,学习课本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这里说的课本,不单单是指的教材,它包括:课本、讲能力的参考书、按知识点分类的参考书、各种学习班的讲义、各种考试卷。

这几种中,最重要的是课本和按知识点分类的参考书两种。

在这个时候,看课本要坚持几个原则:1.不能单纯只看教材,也不能只看具体的参考书,要两者结合起来看。

2.以记忆知识点为主,记忆那些欠缺的部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欠缺的,告诉你一个方法,拿着课本或者参考书的目录,能想到这章的内容、重点、常考点串联起来的就是你基本掌握的,有模糊或者根本构建不起来框架的,一定要好好复习,这就是你的知识盲区!),争取一次到位,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重复记忆。

学习的顺序应该为:先看课本中自己欠缺的部分,然后看有关这部分的参考书,然后做针对这部分的练习题,再回头看课本,重复上面的步骤,这样循环。

通过上述的训练后,你应该能够发现一些重要常考的考点,接下来就是重点!仔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出题老师会选择这个知识点作为考点?你能否总结出有关这个知识点出题方式的变化?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阻碍了你解题的速度?当你发现了阻碍你快速准确解题的原因时,你就要思考一下:以前学习时,为什么就忽略了这个知识点呢?总结原因,比如说是不是之前学习的时候,由于文字的不精确导致定义理解的深度不到位而造成的。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9.1.2线性回归方程课件(53张)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9.1.2线性回归方程课件(53张)

【解析】选 C.由 =0.7x+ ,得 x 每增(减)一个单位长度,y 不一定增加(减少)0.7,而
是大约增加(减少)0.7 个单位长度,故选项 A,B 错误;由已知表中的数据,可知 x
1+2+3+4=5
5+5+6+6+8

5
=3, y =
5
=6,则回归直线必过点(3,6),故 D
错误;将(3,6)代入回归直线 =0.7x+ ,解得 =3.9,即 =0.7x+3.9,令 x=6,解
2.根据如下样本数据:
x2 3 4 5 6 Y 4 2.5 -0.5 -2 -3
得到的经验回归方程为 = x+ ,则( )
A. >0, >0
B. >0, <0
C. <0, >0
D. <0, <0
【解析】选 B.由题干表中的数据可得,变量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0,
又回归方程为 = x+ 经过(2,4),(3,2.5),可得 >0.
A.(-1,-2)
B.(-1,2)
C.(1,-2)
D.(1,2)
3
3
【解析】选 D.由所给数据得 x =2, y =3, (xi- x )(yi- y )=1.8, (xi
i1
i1
- x )2=2,
所以 b=0.9,a=3-0.9×2=1.2,所以直线 ax+by-3=0 方程为 1.2x+0.9y-3=0,
B. =8.4x+5.8 D. =4x+31.6
2+3+4+5+6
【解析】选 A.由表格中的数据得 x =
5
=4,
19+25+35+37+42
y=
5
=31.6,
5
xiyi-5 x y
i=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