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合集下载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任阿娟**任阿娟,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提要】新中国70年作为客观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又是不断开辟中国道 路的社会实践进程。

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新中国70 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坚守,这一坚守,不仅展现中国人民接 受、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智慧和能力,而且展现中国 人民改变社会历史面貌,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 到强起来的实践智慧和能力;第二部分,新中国70年中国化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理论发展,主要从哲学理论形态演进角度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的学术进展;第三部分,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 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立场,二是坚持认识与改变世界的 人民中心取向,三是坚持哲学发展与实践发展的辩证互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基本经验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其巨大的社会历史成就或 实践成就,就是在世界的东方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或曰中国道路;其巨大的哲学理论成就,就是基于中国社会历史全新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解读和创新发展的自觉范式,以及不断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开放体系。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中国的国情与实际需要出发,并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中国社会历史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

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发展,由此指导中国的社会历史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进展和实践成果。

作为客观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以说,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又是不断开辟中国道路的社会实践进程。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于“ 二次结 合” 第 的范畴 。尽管 这 一探 索 后 来 未 能 坚持 下 去 , 至 走 向 了反 面 。然 而 , 一探 索 对 后来 甚 这
“ 第二 次结合 ” 的重新启 动和成 功推 进毕竟 还是 起 了很大 的作 用 。“ 失败 乃成功 之母 ” 。无论 从肯 定毛 泽 东探 索积极 成果 的角度 , 还是 从否 定其失 误 的角度 , 泽东 探 索 的作 用都 是 不 可缺 少 的 。因此 , 必 要 毛 有
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 , 就是 把马 克思主义 基 本原 理 与 中 国实际 相结 合 、 断推 进 马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不 的历 史 。1 4 9 9年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的成 立 , 分表 明 以马克思 主义基本 原理 与 中 国革命 具体 实 际为基 本 充 特征 的马克 思主义 中 国化 事业 已经取得 巨大成 功 。但 是 , 如毛 泽东此 前所指 出 :夺取 全 国胜 利 , 只 正 “ 这 是万 里长征走 完 了第 一步 。 “ ” 革命 以后 的路程更 长 , 工作 更 伟 大 , 艰 苦 。r 建 国 6 更 ”1 O年来 , 克思 主 义 马
从建 国 6 0年来党 推进 马克思主 义 中国化 的角 度来讲 ,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经历 了从“ 一次结 合” 第 继
续 取得进 展到“ 二次结 合” 第 的提 出并 取得积 极成 果而 又遭 至严 重 曲折 、 到“ 二 次结 合” 再 第 的重 新 开始
[ 牧稿日期]2O 一o —1 O9 3 7 [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 (4Z O O ) O J D O 1 [ 者 简介 ] ̄ 作 (9 5 )吉 林 九 台 人 , 14一 。 东北 师 范 大 学 当 代 中 国 马克 思 主 义研 究 中心 主 任 , 教授 , 士 生 导 师 博

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湖 北社 会 科 学 2 1 0 0年第 1 期
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张 正 光
(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安徽 芜湖 2 10 ) 4 0 0
摘 要 : 国以来 , 建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大致 可分 为三 个历 史阶段 , 即从 新 中 国成 立到社 会 主义制 度确 立 是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在新 的历史条件 下取 得 良好 开端的阶段 ;从社会 主义制 度确 立到党 的十一届 三 中全 会 , 是 马克思主 义 中国化遭 受比较 多曲折和挫折 的阶段 ; 十一届 三 中全会 至今 , 马克 思主 义 中国化 实现 重 大飞 从 是 跃 的阶段。 理建 国以来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历 史进 程 , 梳 总结其基本 经验对 于当前 坚持和发展 马克 思主义 , 进

步推进马 克思主义 中国化、 当代 化具有 重要 的理论 和现 实意义。
关键词 :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 史进 程 ; 本经验 历 基 中图分类号 : 1 D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87 (0 0 0 — 0 2 0 10 — 47 2 1 )1 0 1 — 4
究生。

1 2・
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以及科 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 , 有学者又 以十一 届三中全会为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划分为两个 阶段 , 前

相 区别” 因为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 ;另一方面 , 和苏联式 社会 主义的共 和国相区别” , 在这
会 主 义理 论 体 系 。[ 4 1
些相 当的社 会主义步骤” 躅以消灭资本主义 , m 实现向社会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漫长而坎坷的历程,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了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经验启示、传播、实践、理论体系、指导作用、全球化、新时代、历史经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未来。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历了从传播到接受、从探索到实践、从建立到发展的不断探索和完善。

这一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前行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70年的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初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与实践,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未来的启示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向前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我们应当倍加珍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宝贵财富,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一批社会主义者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那时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从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到遵义会议前,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和遭受重大挫折、面临生存危机的曲折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毛泽东等人还总结创立了一整套机动灵活的红军作战原则。

运用这些原则,红军以弱胜强,连续打破国民党军多次大规模“围剿”,根据地和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教条主义者轻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迷信本本和外国经验,把毛泽东等人从中国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斥为“狭隘经验论”,排斥毛泽东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全盘否定毛泽东等总结的行之有效的红军作战原则,最终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夺取长征胜利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百年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经验

百年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经验

百年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经验□董振华张恺收稿日期:2021-01-14作者:董振华,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张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

邮编:100091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15.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开创历史性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坚持面向群众推动大众化、坚持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新实践,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立足于新的时代问题,放眼于人类未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伟大飞跃基本经验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21)02-0014-00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因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邓小平
❖ 单击以上画面播放视频,单击画面以外进入下一幻灯片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பைடு நூலகம்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 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 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 痛苦与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 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 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真是饱经苦难才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 论。
——列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向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 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 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 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 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一、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 主义
——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取决于它 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了的指导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革命性和实践性
❖ 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理论本质——革命性和批判性,马克思主 义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相统一的基础上,以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为目的学说,因而必然是革命的实践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 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 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 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 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如 何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同 中 国 的 实 际相 结 合 ,找 到 符 合 中 国 实际 的道路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需 要 回 答 的 主 题 。 本 文 对此进行探 讨 。
向。 还 总结 创立 了一 整 套灵 活机 动 的作 战原 则 , 运用这 些原则 , 红军连续 打破 国 民党 多次 大规模 “ 围剿” ,根据地 和部 队
( ) 革 开放 和现 代 化 建 设 与 邓 小 二 改
平 理 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 容 摘 要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要 求 坚
持 与 时 俱 进 , 即 实现 马 克 恩 主 义 时代
大挫折 、面 临生存 危机 的曲折发展 过程 。 在这 一过 程 中 , 以毛 泽 东 为代表 的 中 国 共产 党人 ,结合 中国实 际创 造性 地 开辟 出一 条 实行 工农 武 装割 据 ,创 建农 村根 据地 , 以农 村包 围城市 , 最后 夺取城 市 的 正确 道路 ,为 中国革 命 指 明 了胜 利 的方
还 不善 于 将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的 理 论 同 中 国
实现 国家强盛与人 民富裕 ,是 马克思
主 义 中 国化 要解 决 的 第三 个 重 大 问题 。 如
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发展 的实际相结合 ,
走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的现代 化强 国之路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 回答 的主题。 以
题 ,创立了邓小 平理论 。提 出 “ 社会主 义 的本质 ,是解放 生产 力 , 发展 生产 力 ,消 灭 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 到共 同富 裕 ”的科学论 断 ,引导 着建设 中国特色社
第 一 个重 大 问题 。如 何 把马 克思 主义 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作者:田克勤, TIAN Ke-qin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117
刊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4)
被引用次数:4次
1.江泽民文选 2006
2.毛泽东文集 1993
3.毛泽东选集 1991
4.毛泽东选集 1991
5.邓小平文选 1993
6.毛泽东文集 1999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2007
8.邓小平文选 1994
9.吴冷西十年论战(上) 1999
10.吴珺;何民捷马克思主义中国和当代化问题--访龚育之教授 2005
11.毛泽东选集 1991
1.颜旭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2.逯原.阎治才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肖克.杨弘以协商规制精英: 精英政治在中国的未来发展逻辑[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颜旭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期刊论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bsdxb-zxsh20090400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