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届中考物理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专项复习测试无答案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选择题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docx

2019年物理中考专项练习: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下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A.一定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2.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凸面镜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处时,成(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5.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的是虚像B.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C.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D.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6.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绘二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镜8.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9.如图所示,光线经过某人眼球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人看不清远处物体,是近视眼B.此人看不清近处物体,是近视眼C.此眼睛应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此眼睛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10.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移到距凸透镜25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 cmC.14cmD.20 cm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金鱼缸侧面看金鱼时感觉变大了,此时金鱼缸相当于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C.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前如果忘记甩回读数,则一定不能正确测量出体温D.望远镜物镜成倒立缩小虚像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用放大镜看地图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D.在潜望镜中观察景物13.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像A′B′将A.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细B.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细C.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细D.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细1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共5页)

第三(dì sān)讲透镜及其应用一、填空题1.(202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下图的“爱车小贴士〞。
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 __镜,使太阳光__ __在车身或者部分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爱车小贴士烈日下洗车须及时擦干,否那么会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2.(2021,)“虚拟试衣镜〞亮相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反面的情况,摄像头可以监视顾客的挪动,并将衣服的反面展现给他们,如下图。
监视顾客挪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 __镜,顾客离摄像头的间隔应在__ __的范围,能形成__ __(选填“倒立〞或者“正立〞)的实像。
3.(2021,)如下图,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__ 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者“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一样。
露珠在阳光照射下温度逐渐升高,内能逐渐__ __(选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4.(2021,)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__ __(选填“近视〞或者“远视〞)眼镜片。
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假如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 mm,那么胶片到镜头的间隔范围是__ __。
A.倒立、放大(fàngdà)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7.(2021,)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 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明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间隔应( )A.大于30 cm B.小于15 cm C.等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8.(2021,)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挪动,以下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9.(2021,)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明晰的像,如下图。
2019中考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doc

透镜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各镜片中,属于凹透镜的中()A. B.C.D.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 远视眼镜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相机镜头2倍焦距以内的地方C.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3.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一定大于lB. f一定小于lC. f一定等于l D. f可能小于l5.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6.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 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A. a为物距B. b为焦距C. 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 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7.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A. 一定成放大的实像,B. 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 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D. 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4cmB. 6cmC. 7cmD. 12cm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 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 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0.当一个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A.变厚B.变薄C.不变D.无法判断11.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此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10cmB.12cm C. 20cm D. 32cm12.正确进行利学探究的程序一般是( )A. 猜想—结论B. 猜想—实验—结论 C. 实验—结论 D. 结论—实验—猜想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 近视眼晶状太厚,折光能力太强C. 近视眼把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 D. 近视镜片是凸透镜14.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的()A. B.C.D.二、多选题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实像B. 本次凸透镜成像的典型应用是投影仪C. 若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将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D. 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则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变大了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 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完整word)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答案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专题一、选择题1.(2019哈尔滨,18)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C2.(2019杭州,6)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答案】A3。
(2019天津,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A. 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 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C。
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D. 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答案】ABD4。
(2019北部湾,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5。
( 2019深圳,2)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A. 放大镜B。
近视眼镜 C. 监控摄像头 D. 投影仪【答案】 C二、填空题1。
(2019吉林,8)“5G时代"已经来临,手机功能日益强大。
人们在使用手机通话是是靠来传播信息的,使用手机拍照是利用来成像的。
【答案】电磁波、凸透镜2.(2019北部湾,25)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
(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2)用如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 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练习试题附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发散透镜B.放大镜可以会聚太阳光,所以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一束发散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不一定形成会聚的光束2.下列关于凸透镜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是成倒立的像B.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是成放大的像C.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成放大的像D.放大镜可以让物体成一个放大的、正立的像3.在焦距是20 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 cm处,一个物体以10 cm/s的速度沿透镜主光轴靠近透镜,当物体运动到第7 s时,此时物体所成像为()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D.等大、倒立实像4.下列图1中所示的四种光学成像中,成实像的是()图15.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如图2的()图2二、不定项选择题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使用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0 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 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正立的像D.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8.图3中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3三、填空题9.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
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如图4。
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电视机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习题及答案

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 邕础徨分练习I ----------------------©©O 透镜的种类及其对光线的作用 1 .如下图,以下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2 . 〔2021 •枣庄〕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甲 乙凸透镜成像规律4 . 〔2021 ・恩施〕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 是〔〕A.蜡烛置于c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蜡烛置于b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蜡火丸队a 点向b 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D.蜡久从b 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5.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如下图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楚的像,那么V7 A()3.完成以下光路图.卜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监控摄像头6 .如下图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孝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❸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7 . 〔2021 ・绥化〕近些年来,中小学生配戴眼镜的比例明显增加.以下关于近视眼、远 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8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8.如图甲,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 ,目镜相当于一个 ;如图乙,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 个,目镜相当于一个 .〔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1.导学提分练习, ----------重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0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5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5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变式练习1】〔2021 •衡阳〕如下图,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 B.当物体距凸透镜 C.当物体距凸透镜 D.当物体距凸透镜甲乙焦距为10 cm 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80 cm 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楚的像,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清楚的像 D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移动,不可能再次在光屏 上成清楚的像【变式练习2】〔2021 •眉山〕如下图,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破解易错题凸透镜30 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大,像距变小C.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小D .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大,嵯可〞不实验突破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21 •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座上35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 c 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由A 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 接着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 将凸透镜A 换为凸透镜B 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 成清楚的像,如图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A 的焦距是 cm,凸透 镜A 的焦距〔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 的焦距.〔2〕在图甲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 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 像特点;假设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变模糊了, 假设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 次看到烛焰清楚的将焦距f=15 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楚的cm 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 〔填“左〞〔填“正立〞或“倒立〞〕的像.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40 cm 处沿主光轴移到距A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移动,像.〔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央在同一高度,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移动.〔5〕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楚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局部,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 .A.烛焰像的下半局部B.烛焰像的上半局部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 .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6〕屡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楚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楚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 .〔7〕实验结束后,第2小组同学又拿来一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变模糊了, 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楚的像. 由此可见,这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患的是〔填“近视〞或“远视〞〕眼.〔8〕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25 cm到30 cm之间的某一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清楚的像,此时取下光屏,应从凸透镜的〔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皿课后握分练习m ------------------厂…・■根底练习]■1. 〔2021 •深圳〕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大于20 cmB.等于10 c mC.小于10 cmD.在10 cm与20 cm之间2. 〔2021 •昆明〕如下图,假设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楚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A. a点B . b点C. c点D . d点3. 〔2021 ・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3^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蜡烛从如下图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B .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 .像距增大,像变小4. 〔2021 ・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楚等大的实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将蜡烛移动到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楚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楚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5. 〔2021 ・长沙〕现代生活,智能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 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以下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选项是〔〕6. 〔2021 ・广州〕将蜡烛放在如下图位置,能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所示的光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D.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7. 〔2021 ・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8. 〔2021 •黑龙江〕如下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下图, 光屏上成一个清楚的像, 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楚的像.9. 〔2021 ・遂宁〕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下图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楚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假设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 15 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 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楚的像,那么小明所患的眼疾是〔填“近视眼〞或“远视眼〞〕.10.1. 〔2021 •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下图,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到达目的.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移动.11. 〔2021 •达州〕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下图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5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彳t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v/cmJ1075 10 15 20 ufcm12. 〔1〕〔2021 ・泰安〕如下图,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2021 •深圳〕如下图,完成凸透镜的光路图.13. 〔1〕〔2021 •娄底〕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2〕〔2021 •玉林〕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冗 F14. 〔2021 •宜昌〕五一期间,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小红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楚照片, 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 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楚照片, 如图甲所示,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她猜测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返校后,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一支蜡烛、焦距分别为 5 cm和10 cm的两个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乙所示,她先将 f =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光具座1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楚的像,此时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2〕接下来她.换用f=10 cm的凸透镜,仍然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楚的像并完成探究目的, 她应该保持不变,移动,直到出现清楚的像为止.〔3〕比照两次实验中像的大小,发现第二次成的像比第一次稍大,据此小红得出的结论是:〔4〕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换相机镜头外,还可以水平提升]15. 〔2021 •枣庄〕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如下图, 与直接拿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馋1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的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16. 〔2021 •.威海〕以下关于凸透镜应用白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幻灯片17. 〔2021 •绵阳〕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光屏之间适当位置, 在屏上得到清楚的缩小实像;在凸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甲乙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楚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18. 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 摄像头是一个〔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 〔2021 ・白银〕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下图〕,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送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cm.20. 〔2021 •青岛〕如图,F1、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答案根底得分练习1. A4. C5. C6. D7. C8.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放大镜导学提分练习例1 C【变式练习1】C【变式练习2】倒立例2 A实验突破①同一高度②最小最亮③2④蜡烛在焦点上或一倍焦距以内⑦v=u⑧下⑨上⑩远离B11靠近B12倒立B13正立例3 〔1〕10 小于〔2〕右变大〔3〕幻灯机靠近⑷ 上光屏向上〔或凸透镜向下〕〔5〕C 〔6〕可逆〔7〕凹⑤缩小⑥v>u摄像机近视〔8〕不能右课后提分练习1 . C 2. C 3. A 4. C 5. A 6. C 7.凸透镜会聚8.投影仪靠近9.缩小机近视眼10.左右11 . 0.05 变小14.〔1〕缩小〔2〕蜡烛位置光屏〔3〕在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焦距越大,成像越大靠近物体15. D 16. D 17.靠近缩小18.凸透镜变大19.凸5020.照相(4)。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B.通过凸透镜的光不可能变成平行光C.利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月亮清楚明亮放大的实像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2.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下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A.2或5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平面镜D.投影仪4.为了加强交通安全,南宁市重要的地方都安装了“电子眼”,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眼上成的像是虚像B.电子眼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C.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5.许多单位安装了图刷脸识别机,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的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虚像C.面部应位于刷脸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D.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以内6.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A.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B.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D.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7.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B.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C.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8.小王同学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3.(2018·哈尔滨)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光线a、b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第3题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4.(2018·郎溪县模拟)如图所示的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
第4题图5.(2017·广州)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5题图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D.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第6题图(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眼睛和眼镜7.(2018·攀枝花)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__镜进行矫正。
8.(2017·江西)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
如图所示的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第8题图9.(2017·烟台)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第9题图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光路图10.(2018·安徽·3分)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放大镜成像) 小孔成像)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近视眼的矫正)11.(2015·安徽·2分)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
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第11题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2.(2016·安徽·6分)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________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12题图(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
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C .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推导13.(2014·安徽·7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 表示,O 点为光心,F 为焦点。
图b 中A ′B ′是物体AB 经透镜所成的像。
第13题图(1)请画出图b 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2)在图b 中,物距用u 表示,即u =BO ,像距用v 表示,即v =OB ′,焦距用f 表示,即f =OF 。
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1u +1v =1f。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6·滨州)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1题图(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时,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________偏;(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 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
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 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方法指导】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同时涉及了近视眼的矫正。
【拓展设问】(4)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中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缩小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__________。
(2017·绥化)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2题图(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__________和光屏;(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
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蜡烛。
【拓展设问】(4)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5)在实验中如果一个同学将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6)实验时,同学按要求调整好了实验装置,可是无论如何移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强化集训2 透镜成像规律1.(2018·玉林)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第1题图2.(2017·襄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____之间。
第2题图3.(2017·泰州)某凸透镜焦距为15 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 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4.(2018·安徽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第4题图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C.将蜡烛移动到25 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 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5.(2018·安徽模拟)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像,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5题图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当u=20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当u<10 cm时,该凸透镜可以当作投影仪的镜头使用D.在物距从15 cm增大到30 cm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也逐渐变大6.(2018·芜湖镜湖区二模)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第6题图(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 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________(填字母)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A.50 cm~60 cmB.60 cm~70 cmC.70 cm~80 cm(4)将蜡烛移动至45 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专题强化集训3 光学作图1.(2017·衡阳)如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第1题图2.画出图中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
第2题图3.(2017·辽阳)潜水员在水中A点,看到岸边物体B的像B′,请在图中画出B′的大致位置,并画出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