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

合集下载

关于新时期铁路编组站设计

关于新时期铁路编组站设计

关于新时期铁路编组站设计丁亮(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提高工资待遇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38)摘要:铁路编组站设计是站场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编组站的站型、驼峰类型,到自动化管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自动化编组作业体系。

随着路网的建设,有的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作用逐渐减弱;而有些在路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编组站,由于衔接线路的增加,作业量增加幅度较大。

随着枢纽客内货外布局的优化,对编组站的站位及规模将会作出新的调整。

结合新的发展要求,探讨新时期铁路编组站设计。

关键词:铁路编组站;设计;分析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11)01-0001-05Abstract:Railway marshalling station desig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station and yard design,which is gradually becoming matured in terms of station type,hump type and automatic management.However,marshalling station devel-opment is far from ending,with the road network expands,some marshalling station is playing a less important role while some station are undertaking more and more operation work because of new connecting lines.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passenger-freight layout in the terminal,marshalling stations'location and scale will be adjusted.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modern marshalling station design in line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Key words:railway marshalling station;design;analysis和谐铁路建设0引言铁路编组站设计是铁路车站设计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作,是衡量站场设计水平高低的标志。

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

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

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第9卷第3期2011年9月Journalof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andlnform~ionNo.3V o1.9Sept.2011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殷勇占曙光刘雯丽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610031摘要:分析了现有编组站分类标准的不适应性,提出了编组站分类的主要技术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编组站分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模糊c一划分方法对编组站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ISODATA方法对编组站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划分系数(u)和划分的平均模糊熵(u)对聚类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我国铁路现有49个编组站进行了大规模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分类标准,为量化的研究编组站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关键词:模糊聚类;编组站分类;分类标准中图分类号:U2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747(2011)03-0022-05 StudyonChineseNewMarshallingStationClassification YINYongZHANShu—guangLiuWen—liCol1egeofTransportationandLogistics,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Abstract:ThedefiCiencyofnowadays'railwaymarshal1ingstarionciaSSificationStandard wasana1yzed,andthetechniqueindexeSofthee1assificationwereputforward.The ClasSificationstudyadoptingfuzzyelusteringanalysiSandtheSUitablespatialdiviSion wereperformedUSingfuzzyc-diviSionmethod.TheClusteringanalysiSwasmadewiththe fuzzyClusteringISODATAmethod.Final1Y,anewStandardwasputforwardbasedonanaly zing49railwaymarshal1ingStationsinChina.ThiSpaperprovidedanewapproachforthe quantitativeresearchofmarshal1ingstationelassification.Keywords:FuzzyClustering,marshal1ingstationClassification,classificationstandards 收稿日期:201O-06-01作者简介:股勇(1976一),湖北人,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讲师.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殷勇等0引言编组站分类是编组站布局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位置和所承担的工作量,合理地确定各个编组站的类型.编组站的类型是衡量它在路网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标志,也是确定编组站设备规模,能力储备以及预留发展等的主要依据….目前,编组站的分类主要是根据1989年铁道部颁发的《铁路编组站,区段站技术(分类)条件》(简称《89标准》),采用定性判断和单因素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我国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后,由于路网密度的增加,货运量的增长以及铁路的现代化,编组站的改编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衔接的线路数量均大幅度提高,《89标准》的编组站分类有关的定性和定量标准明显偏低,急需提出新的编组站分类标准,以指导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建设和发展.文献[2】从编组站分类问题的模糊性出发,提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编组站分类进行研究,为编组站的分类提供了一上种量化途径.文献[3】在分析《89标准》的不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编组站分类标准,但新标准的提出基本上是基于作者的经验判断.本文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编组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提出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分类标准,供决策参考1编组站分类的基本理论依据1.1《89标准》1989年,根据当时车站技术管理需要,铁道部颁发了编组站技术条件标准,即《铁路编组站,区段站技术(分类)条件》(TB2l0789).该标准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它的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和地方性编组站3个等级,同时也对各等级编组站做了基本的描述l.(1)路网性编组站.位于路网主要通道的交汇点,承担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多方向的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一般衔接4个及以上方向,编组8个及以上去向的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口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6000veh以上.(2)区域性编组站.位于铁路主要干线交汇点,承担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较多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一般衔接4个及以下方向,编组4个及以上去向的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4000—8000veh.(3)地方性编组站.位于铁路干支线交汇或大宗车流集散的港口,工业区,主要承担短程车流改编作业,编组部分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一般为编组2个及以上去向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2000veh以上.1.2划分编组站类型的主要参数根据《89标准》对各级编组站所做的描述,结合近几年我国编组站的发展,确定下列4个因素为划分编组站类型的主要参数:(1)衔接干线方向数.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位置是决定其分类的重要因素,通过编组站所衔接的干线方向数量能够有效的判断编组站在路网中所处的位置.(2)日均出入车数.这项指标能够反映编组站在路网中截流的自然特性,是对编组站类型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2)有调中转车数.是指编组站承担的改编车辆数,其大小是衡量编组站繁忙程度的依据,也是划分编组站类型和地位的重要指标.(3)站场类型.站场类型主要是指单,双向,几级几场,我国路网性编组站大都按照双向三级六场布置,该项指标也是划分编组站类型的重要依据.2基于模糊聚类的编组站分类方法在分类方法中,聚类分析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方法,它将一组事物根据其性质上亲疏远近的程度进行分类,把性质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同类之问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在现实中,类与类的边界是模糊的,所以,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2011年第3期用模糊数学原理处理带有模糊性的聚类问题更为客聚类中心可按式(5)计算: 观,本文采用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编组站进行聚类分析.2.1编组站的模糊划分∑()=上一k:l,2,…,c(5)∑(),=}设所有编组站=,x,…,}为一有限集,则它式中,r为待定参数,表示指数权重.参数r的的模糊C一划分空问为的c个子集:选取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聚类效果,一般r>1.当r1时,最终分类的模糊性较小,当r逐渐增大{=l,2,…,c)2≤c≤(1时,最终分类的模糊性增大.满足:1)AmnA=m≠m,n=l,2,…,.2)U:=l3)∑^()=1Vxk=l式中:c为编组站分类数;()为x属于4类的隶属程度.于是的模糊C一划分可以用一个C×n模糊矩阵U=()…表示,即=.()编组站的最佳划分矩阵可通过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得到剐:minJ~(U,)=∑∑("):(6)f=I=I式中,为样本与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即=fl一一II:[善(一v)!]j式(6)实际上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直接求其最优解比较困难,本文将预先给定一个初始分类模糊矩(2)阵,采用一定迭代规则对其不断改进,直到满足迭代那么,每一个模糊矩阵U对应着X的一个模糊c一划终止准则.具体迭代过程如下. 分.所有的模糊c一划分称为的划分空间,记作.1)取定c:2≤c≤",r(1<r<),设迭代次数2.2编组站的聚类变量=0,随机确定初始分类矩阵U(.)∈;对编组站进行聚类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从的2)按式(5计算聚类中心(『)(庀=l,2,…,c); 划分空间中挑选出"最佳"的分类模糊矩阵,为此,应求得各分类的聚类中心.聚类中心是各分类中所有元素的"核心",在一个合理的分类模糊矩阵中,每一类元素应该与该类聚类中心的距离平方和尽量小.设编组站集合={x.,x:,…,x}中元素有m个特征,所以置可表示为:一=(一l,薯:,…,薯)f=l,2,…,(3)3)修正(,():———喜[)(k=l,2,…,c;i=l,2,…,")(7)4)判断迭代是否停止.用一个矩阵范数lI.1l比较(/)与(川),对取定的s>0,若'"一U∽}I≤,则停止迭代,否则,=f+l,转向第2步.5)模糊归类又设编组站共有c个聚类中心:{v,V,…).其中V∈X,若一l1=minIx~一Il,则将归入第=(,:,…,)k:l,2,…,c(4)f0类,其中是第类的聚类中心.誊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股勇等2.3聚类效果评价由于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要求预先确定好分类数c,指数权蘑r及初始分类模糊矩阵《.),最终得到的分类与上述数据的取值密切相关,因此,所得编组站的划分不一定最优,有必要对聚类分析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本文采用划分系数,划分的平均模糊熵来评价模糊c一划分的聚类效果.(1)划分系数(U)划分系数(U)定量地描述模糊划分的不确定性程度,(u)按下式计算,即Fc()=喜)㈦划分系数E(U)愈接近1,最终分类的模糊性就愈小, 聚类效果愈好.(2)划分的平均模糊熵(U)划分的平均模糊熵(U),同样,刻划模糊划分的不确定性程度,可按下式计算,即He(u)=一ncn()(9)划分的平均模糊熵I()l愈小,则最终分类的不确定性程窿就愈小,聚类效果愈好.3编组站的模糊聚类分析选取衔接干线方向数.(条),日均出入车数:(veh/d),日均有调车数3(veh/d),站场类型一4为聚类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SPSS中的聚类分析对现有49个编组站进行聚类运算.为了充分反映编组站目前的实际状况,本文选取了近三年编组站的实际运营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聚类样本.从编组站布置类型来看,我国铁路主要推荐的是四种站型:一级三场,二级四场,三级三场和三级六场.其它类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并且数量不多.为了聚类分析的方便,将四种站型依次用l, 2,3,4四个数字表示.考虑我国编组站布局调整的需要,聚类中心划分为三类,与我国现有路网性,区域性,地方性三种分类相适应.取定分类数C=3,即将分为三类:I类为路网性编组站;Ⅱ类为区域性编组站;lII类为地方性编组站.以实际的编组站分类作为初始分类矩阵,为使最终分类的模糊性较小,提高模糊聚类效果,本文取r=1.2,精度s:0.叭,得到模糊3一划分矩阵和聚类中心.鉴于篇幅,此处省略聚类过程,仅给出模糊聚类中心,如表1所示.表1模糊聚类中心Tab.1FuzzycIusteringcentors对模糊3一划分进行评价,经计算,划分系数(U)=0.922,平均模糊熵(U)=0.098,表明划分结果较理想.4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探讨根据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结合我国路网发展规划,未来货运量增长以及技术装备水平的现代化,建议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采用以下标准:(1)路网性编组站位于主要干线的交汇点,衔接4个以上干线方向,承担路网中远程车流的解编作业,年度日均出入车l5000vch以上,其中有凋中转车l0000veh以上,站场采用纵列式布置.(2)区域性编组站位于主要干线与一股干线的交汇点,衔接2个以上主要干线方向和2个以上一股干线方向,负责路网下转第48页麓交通运输[=程与信息2011,F第3}fJ】VC结合ObjectARX存CAD平台上,构架了用户自定义参数的辅助设计模型,并实现了与其拓扑结构相似的标志版面自动参数化设计,使该类标志的版血设计效率大幅提高,并有助于对设计规范的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l】中华人民共午¨国交通部.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S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1王福军,张志民,张师伟.AutoCAD2000环境下(2)丁道路交通标志种类繁多,l『』【I何进一步构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并集成到软件产品中去,提高更加复杂的非固定标志版面设计效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C/VisualC"应用程序开发教程[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0.(中文编辑:刘娉婷)上接第25页中中,远程车流的解编作业,年度口均出入车l0000veh以上,其中有调中转车7000veh以上,站场采用纵列式或混合式布置.(3)地方性编组站位于一般干线的交汇点,衔接3个以上一般干线方向,负责地方上线车流的集结编组和到达地方车流的解体分拨作业,年度日均出入车5000veh以上,其中有调中转车3000veh以上,站场采用横列式或混合式布置.参考文献[1】冯焕,何勋隆.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2】严贺祥,林柏梁,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编组站分类研究[J】.铁道2005,27(6):l0卜104.【3】吴家豪.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新时期的编组站分类与布局探讨[J].铁道经济研究2005,04:197—212.[41刘其斌,马桂贞.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5结束语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编组站进行归类,能方便而比较准确地得出聚类结果,为量化的研究编组站分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选取了近三年我国铁路编组站的运营统计数据作为聚类样本,考虑到编组站实际运营数据的动态性,作者提出的新时期我国铁路编组站分类标准仅反映研究年度的情况.中铁道出版社,l999.[5】冯德益,楼世博.模糊数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3.【6】李夏苗,余勇等.模糊聚类分析在铁路快运网络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4): 271—274.【7】余少鹤,李夏苗等.铁路客运服务需求的模糊聚类分析[JJ.中国铁道科学,2004,25(3):l9卜l94.(中文编辑:吴继屏)。

铁路车站分类标准

铁路车站分类标准

铁路车站分类标准
铁路车站的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其业务量、地理位置、政治经济重要性等因素进行划分。

具体的分类如下:
1. 特等站:特等站是铁路车站等级中的一种,它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极高的客货运输量。

特等站通常位于省会城市或重要交通枢纽,如北京西站、上海虹桥站等。

特等站具备较大的客运和货运能力,是铁路交通的重要节点。

2. 一等站:一等站是铁路车站等级中的一种,它通常位于省会城市或重要城市,是地方铁路交通的枢纽。

一等站承担着大量的铁路运输任务,具备中转和编组功能,为旅客和货物提供便捷的服务。

3. 二等站:二等站是铁路车站等级中的一种,它是地方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连接着地州市和县城。

二等站主要承担地方铁路运输任务,为旅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4. 三等站:三等站是铁路车站等级中的一种,它主要承担着铁路运输任务,连接着县城和乡镇。

三等站是铁路交通的毛细血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 四等站:四等站是铁路车站等级中的一种,它是铁路交通的末梢,分布在各地乡镇和村庄。

四等站规模较小,但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选择。

以上就是铁路车站的分类标准,不同的车站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规模和功能,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1。

铁路车站站场的划分

铁路车站站场的划分

铁路车站站场的划分一、车站的分类车站应设有配线,并办理列车接发、会让和客货运业务。

车站按技术作业分为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

编组站、区段站统称为技术站。

编组站、区段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可根据线路的配置状况及用途划分车场。

调车工作繁忙、配线较多的车站,可划分为几个调车区。

车站根据业务性质、运量大小及技术作业的需要,设置下列主要设备:1.到发线;2. 调车线;3.牵出线;4.机车运转整备线、车辆站修线及救援列车停留线、大型养路机械停留线;5.通信、信号、联锁、闭塞设备;6.区段站、编组站应根据作业需要,分别修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或自动化驼峰,设置车辆减速器、减速顶等调速设备;7.调车作业繁忙的车站,应设置站场扩音对讲设备、货运票据和调车作业通知单传递(输)装置,车场内两线路间应用砂石填平(不得高于道床),并设有排水和高架照明设备,车场问应有通道;8.办理货物线装卸作业的车站,应有货物装卸线。

并根据需要设置高架货物线、换装线、加冰线、轨道衡线、货车洗刷线、油罐列车整备线、机械冷藏车加油线及特殊危险货物车辆停留线;9.机务段或折返段所在地车站,应设有机车出入段专用的机车走行线和机待线;10.根据接发列车、调车作业的需要设置隔开设备等安全设施;11.无线调车设备;12.列车预确报、现在车管理等信息系统设备;13.编组站、区段站应设置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主机的维修、检测设备。

二、站场的划分及分工与编组站的站型(一)站场的划分及分工技术站的线路较多,根据线路配置及用途,按线束划分车场。

车场一般分为:1.到达场——办理到达解体列车作业的车场。

2.出发场——办理自编出发列车作业的车场。

3.到发场——办理列车到达与出发作业的车场(有的站还分货物列车到发场与旅客列车到发场)。

4.直通场——办理无调车作业的中转列车的车场,有的与出发场、到发场合用。

编组站的分类

编组站的分类

编组站的分类
编组站的分类
1.根据编组站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分类
(1)主要编组站。

主要编组站主要承担路网上中转车流的改编任务,是以解编直达、直通列车为主的车站。

(2)辅助编组站。

辅助编组站协助主要编组站作业,以解编地区小运转车流为主,在个别情况下也编组少量直达列车。

2.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作业量分类
(1)路网性编组站。

路网性编组站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衔接3个以上方向的列车,承担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6 000辆;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设有单项纵列式或双向纵列式和混合式的站场及自动或半自动控制驼峰控制设备。

(2)区域性编组站。

区域性编组站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的重要地点,衔接3个及以上方向的列车,承担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在4 000辆以上,属于编组较多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的大型编组站;设有单向横列式、纵列式或双向混合式站场及自动或半自动驼峰控制设备。

(3)地方性编组站。

地方性编组站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点、铁路枢纽地区或大宗车流集散的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业,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在2 500辆以上,属于中小型编组站,编组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去向不少于两个;设有横列式、混合式的站场,半自动或其他驼峰控制设备。

铁路编组站

铁路编组站
(4)车辆设备。车辆设备包括列检所、站 修所和车辆段。
编组站
(5)货运设备。编组站一般不设专门的货运设备, 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零担中转站台、冷藏车加冰设备 及牲畜车的上水设备等。
(6)其他设备。 ①客运设备。编组站的客运业务很少,当旅客列车 较多时,也可以设置1~2条到发线及1~2个旅客站台。 ②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如进出站线路、站内联络 线和机车走行线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组站
1. 路网性编组站
路网性编组站是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承担 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 的大型编组站。路网性编组站一般衔接3个及其以上方向或 编组3个及其以上去向列车;编组2个及其以上去向的技术 直达列车或技术直达与直通列车去向之和达到6个;日均出、 入有调中转车达6 000辆;设有单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或 混合式的站场,其驼峰设有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设备。
编组站
1.3 编组站图型
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列车的解编作业,而 列车的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和出发等一系列 作业过程,又是在编组站的各个车场上完成的, 因此,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就称为列车改编 作业的主要场地。调车设备的数量与规模及各车 场的相互位置,构成了编组站不同形式的图型。
编组站
凡以一套调车设备为核心,配合到、发车 场组成的车站图型,称为一个改编设备系统的 图型。由于它的驼峰调车方向与主要改编车流 运行方向一致,所以也简称为单向图型。当设 有两个改编设备系统时,在一般情况下,两个 系统的主要驼峰应顺着各自的主要改编车流运 行方向,故这种布置方式称为双向图型。
编组站
1.2 编组站的作业和设备
1. 编组站的作业
编组站和区段站同属技术站。从技术作业上看,编 组站和区段站都要办理列车的接发、解编,机车的供应 或换挂,列车的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检修,等等。但是, 区段站主要是办理中转列车的作业,解体和编组的列车 数量少,而且大多数是区段列车或摘挂列车;而编组站 的主要作业是大量办理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且其中多数 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

铁路编组场的优缺点

铁路编组场的优缺点

铁路五种编组场的优缺点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1.优点:站坪长度短,投资省;车场较少,布置紧凑,作业灵活,集中管理方便;无上、下行客货列车进路交叉及列车到发与车列转线交叉等。

2.缺点:改编列车解体转线困难;改编车流在站内折返走行距离长;当上、下行改编车流不均衡时,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改编车流在站内往返走行停留、有调中转时间长,作业效率低。

3.适用范围: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一般适用于上、下行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在3200—4700辆左右,站坪长度受到限制或远期无大发展,牵引定数小的中、小编组站,也可作为远期大型编组站的初期过渡图型。

二、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图型1.优点:⑴由于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上、下行方向改编列车接入到达场,从而消除了“一级三场” 整列转线困难的问题。

⑵改编车辆和调车作业行程较短,顺驼峰方向改编车流的作业是“半流水”式的,即到达和解体作业是“流水式”进行,而编组和出发作业是“折返式”进行。

反向改编车流的作业流程,则是逆向“半流水式”的。

⑶车列解体时间短,驼峰解体能力较大。

⑷车站长度较纵列式布置图短,可减少工程量,节约用地。

2.缺点: ⑴尾部能力较低。

二级式编组站的驼峰解体能力较大。

由于上、下行出发场与调车场并列布置,因此,自编列车都经牵出线转线,产生多余的折返行程,从而造成调车场头部和尾部能力不相适应,影响全站设备能力的发挥。

⑵反向改编列车到达与自编列车出发产生交叉。

3.适用范围:适用于编解作业量较大,或解编作业量大而地形困难的大、中型编组站。

三、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图型1.优点: ⑴为车站各方向的改编列车的改编作业创造了良好的作业条件,到达、解体、编组和出发作业完全是“流水式”。

⑵各方向改编车辆在站内行程短,无多余的走行,缩短了车辆的在站停留时间,所以改编能力大。

⑶站内交叉较横列式或混合式都少,通过能力较大。

⑷同类车场集中布置,线路使用的灵活性大。

铁路车站等级及列车分类

铁路车站等级及列车分类

铁路车站等级及列车分类车站等级:车站按业务量,地理条件分为特,一,二,三,四,五等站.为衡量车站客货运量和技术作业量大小,以及在政治上,经济上和铁路网上的地位所划分的不同等级,称为车站等级。

对以单项业务为主的客运站或货运站及编组站,根据铁道部文件,按下列条件划分特,一,二等站。

1。

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一者为特等站:(1)。

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60000人以上,并办理到达,中转行包在20000件以上的客运站。

(2)。

日均装卸车在750辆以上的货运站。

(3)。

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6500辆以上的编组站。

2.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一者为一等站:(1).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15000人以上,并办理到达,中转行包在1500件以上的客运站.(2)。

日均装卸车在350辆以上的货运站.(3).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3000辆以上的编组站.3.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一者为二等站:(1)。

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5000人以上,并办理到达,中转行包在500件以上的客运站。

(2).日均装卸车在200辆以上的货运站.(3)。

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1500辆以上的编组站。

对办理客。

货业务及货物列车编解等技术作业的综合性车站,以下列条件划分.1。

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二者为特等站:(1)。

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20000人以上,并办理到达,中转行包在2500件以上的。

(2)。

日均装卸车在400辆以上的车站.(3).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4500辆以上的车站。

2.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二者为一等站:(1).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8000人以上,并办理到达,中转行包在500件以上的。

(2).日均装卸车在200辆以上的车站。

(3)。

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2000辆以上的车站。

3.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二者为二等站:(1)。

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4000人以上,并办理到达,中转行包在300件以上的。

(2).日均装卸车在100辆以上的车站。

(3)。

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1000辆以上的车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v rsi y, Ch ng u ni e t e d 61 031 Chi 0 , na
Abs tract: The defi ency of Ci nowadays’ rail way mars hal1i ari ng st on aSSification ci Sta ndard was ana1yzed, and the techni que i ndexeS of the e1 assificati were put forward. The on ClasSifi cation study adopting fuzzy el uste ng analysiS nd he ri a t SUitable patial s diviSion were pe ormed rf USing fuzzy c di Si - vi on met hod. The Clusteri ng analysiS was made with the fuzzy Clusteri IS ng ODAT method. Fi A nal1Y, a new Standard was put or f ward based n o anal yzi ng
交通运 输工程与信 息学报
第 9卷
第 3期
21 0 1年 9月 Jun l f rnp r t nE gn eiga dlfr o ra o a sot i n ier n nom ̄in No3V 19S p. 1 T ao n o . o . e t 0 2 1
新 时 期 我 国铁 路 编 组 站 分 类 标 准 探 讨
Key wor ds: Fuzzy Clusteri ng, marshal1i st ng atio n Classificati on, cl assification standards
收 稿 日期 : 2 1 - 601 0 O0 - 作 者 简 介 : 股 勇 (1 7 一 ,湖 北 人 ,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与 物 流 学 院 讲 师 。 96 )
殷 勇 占曙 光 刘 雯 丽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 交 通 运 输 与 物 流 学 院 , 成 都 6 0 3 10 1
摘 要 :分 析 了 现 有 编 组 站 分 类 标 准 的 不 适 应 性 ,提 出 了编 组 站 分 类 的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运 用 模 糊 聚 类 分 析 方 法 对 编 组 站 分 类 问题 进 行 研 究 。首 先 运 用 模 糊 c 划 分 方 法 对 编 组 站 进 行 合 理 的 空 间 划 分 ,在 此 基 础 上 采 一
中 图 分 类 号 : U 9 . 2 1 4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7 7 0 1) 3 0 2 -0 6 2 4 4 (2 1 0 - 0 5 2
S ud o i s e a s li t to a sfc to t y n Ch ne eN w M r ha l ng S a i n Cl s i a i n i
4 r l a m r h 1 n S a i n i C na Th S a e p o de a 9 ai w y a s al i g t t o s n hi . i p p r r vi d ne a p o c f r he w p r a h o t q a i a i e e e r h f ma s a i g t t o e a si c ti n. u nt t t v r s a c o r h l1 n s a i n l s fi a o
Y N Y n I o g Z A h —u n H N S ug a Hale Waihona Puke Li e — u W n l i
C l e e f T a s o t t o a d L g s i s S u h e t J a t n o 1 g o r n p r a i n n o i t c , o t w s i o o g
新 时 期 我 国铁 路 编 组 站 分类 标 准 探 讨
殷 勇

0 引 言
编 组 站 分 类 是 编 组 站 布 局 中 的 一个 重 要 问题 。 其 主 要 任 务 就 是 根 据 编 组 站 在 路 网 中 的 位 置 和 所 承 担 的 工 作 量 ,合 理 地 确 定 各 个 编 组 站 的 类 型 。编 组 站 的
和 直 通 列 车 。一 般 衔 接 4个 及 以 上 方 向 ,编 组 8个 及
以 上 去 向 的 技 术 直 达 和 直 通 列 车 ,口均 出 入 有 调 中 转
车 达 6 0 0 v h以 上 。 0 e
( ) 区 域 性 编 组 站 。位 于 铁 路 主 要 干 线 交 汇 点 , 2 承 担 较 多 中 转 车 流 改 编 作 业 ,编 组 较 多 的 直 通 和 技 术 直 达 列 车 。一 般 衔 接 4个 及 以 下 方 向 ,编 组 4个 及 以 上 去 向 的 技 术 直 达 和 直 通 列 车 ,日 均 出 入 有 调 中 转 车
用模糊聚类 IO AA方法对编组站进行聚类分析 ,并利用划分 系数 ( ) SDT u 和划分的平均模糊熵 ( ) u 对聚
类 效 果 进 行 评 价 , 最 后 对 我 国铁 路 现 有 4 个 编 组 站 进 行 了 大规 模 聚 类 分 析 . 依 据 聚 类 结 果 提 出 了新 时 期 9 我 国 铁 路 编 组 站 的 分 类 标 准 , 为 量 化 的 研 究 编 组 站 分 类 问题 提 供 了新 的 方 法 。 关 键 词 : 模 糊 聚 类 ; 编 组 站 分 类 ; 分 类 标 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