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03 以构建函数模型、解三角形、动点轨迹为背景的实际问题(测试卷)-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

合集下载

专题3.2 动点轨迹成曲线,坐标关系是关键-2020届高考数学压轴题讲义(解答题)(解析版)

专题3.2 动点轨迹成曲线,坐标关系是关键-2020届高考数学压轴题讲义(解答题)(解析版)

【题型综述】1.动点轨迹问题解题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1)直译法:一般步骤为: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 ,y);③列式,列出动点P 所满足的关系式;④代换,依条件式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x ,y 的方程式,并化简;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2)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代入法(相关点法):动点P (x ,y )依赖于另一动点Q (x 0,y 0)的变化而变化,并且Q (x 0,y 0)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 ,y 的代数式表示x 0,y 0,再将x 0,y 0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4)参数法:当动点P (x ,y )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x ,y 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 2.解轨迹问题注意:(1)求点的轨迹与求轨迹方程是不同的要求,求轨迹时,应先求轨迹方程,然后根据方程说明轨迹的形状、位置、大小等.(2)要验证曲线上的点是否都满足方程,以方程解为坐标点是否都在曲线上,补上在曲线上而不满足方程解得点,去掉满足方程的解而不再曲线上的点.【典例指引】类型一 代点法求轨迹方程例1 【2017课标II ,理】设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2212x y +=上,过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点P 满足2NP NM =。

(1) 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点Q 在直线3x =-上,且1OP PQ ⋅=。

证明:过点P 且垂直于OQ 的直线l 过C 的左焦点F 。

因此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2x y +=。

(2)由题意知()1,0F -。

设()()3,,,Q t P m n -,则()()3,,1,,33OQ t PF m n OQ PF m tn =-=---⋅=+-, ()(),,3,OP m n PQ m t n ==---。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人教版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人教版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

新数学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专题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πππsin()cos()0,322ααα++-=-<<则2πcos()3α+等于( )A B .35-C .45D .35【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等式化简,得到4sin 65πα⎛⎫+=- ⎪⎝⎭,再利用诱导公式化简2cos 3πα⎛⎫+ ⎪⎝⎭求值. 【详解】解析:∵ππsin cos 32αα⎛⎫⎛⎫++-= ⎪ ⎪⎝⎭⎝⎭13sin sin sin 22225ααααα++=+=-65πα⎛⎫=+=-⎪⎝⎭ ∴π4sin 65()α+=-.又2ππππcos cos sin 32()())6(6ααα+=++=-+, ∴2π4co (s 35)α+=.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化简求值,重点考查转化与变形,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型.2.能使sin(2))y x x θθ=+++为奇函数,且在0,4⎡⎤⎢⎥⎣⎦π上是减函数的θ的一个值是( ) A .5π3B .43π C .23π D .3π【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然后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求得θ的值. 【详解】依题意π2sin 23y x θ⎛⎫=++⎪⎝⎭,由于函数为奇函数,故πππ,π33k k θθ+==-,当1,2k =时,2π3θ=或5π3θ=,由此排除B,D 两个选项.当2π3θ=时,()2sin 2π2sin 2y x x =+=-在0,4⎡⎤⎢⎥⎣⎦π上是减函数,符合题意.当5π3θ=时,()2sin 22π2sin 2y x x =+=,在0,4⎡⎤⎢⎥⎣⎦π上是增函数,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的运用,考查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属于基础题.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cos 2b C c B b +=,则ab=( )A .B .2CD .1【答案】B 【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及题设可知,sin cos sin cos 2sin B C C B B +=,即sin()2sin B C B +=,又A B C π++=,可得sin 2sin A B =,再由正弦定理,可得解【详解】由正弦定理:2sin sin b cR B C==,又cos cos 2b C c B b += 得到sin cos sin cos 2sin B C C B B +=,即sin()2sin B C B +=在ABC ∆中,A B C π++=故sin()2sin A B π-=,即sin 2sin A B =故sin 2sin a A b B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在边角互化中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4.函数()[]()cos 2,2f x x x ππ=∈-的图象与函数()sin g x x =的图象的交点横坐标的和为( )A .53π B .2πC .76π D .π【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两个函数相等,求出所有交点的横坐标,然后求和即可. 【详解】令sin cos2x x =,有2sin 12sin x x =-,所以sin 1x =-或1sin 2x =.又[],2x ππ∈-,所以2x π=-或32x π=或6x π=或56x π=,所以函数()[]()cos 2,2f x x x ππ=∈-的图象与函数()sin g x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的和3522266s πππππ=-+++=,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及给值求角,侧重考查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5.已知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cos 2cos a B b A C+=,1a =,b =c =( )A B .1CD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由正弦定理将cos cos a B b A +=中的边转化为角,可得sin()A B +=可求出角6C π=,再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结果.【详解】解:因为cos cos 2cos a B b A C+=,所以正弦定理得,sin cos sin cos A B B A +=所以sin()A B +=sin 2cos C C C=,因为sin 0C ≠,所以cos C =, 又因为(0,)C π∈,所以6C π=,因为1a =,b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13211c a b ab C =+-=+-⨯=, 所以1c =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中档题.6.要得到函数y =sin (2x +9π)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cos (2x ﹣9π)的图象上所有点( ) A .向左平移518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518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536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536π个单位长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将函数cos 29y x π⎛⎫=- ⎪⎝⎭转化为7sin 218y x π⎛⎫=+ ⎪⎝⎭,再结合两函数解析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详解】函数75cos 2sin 2sin 2sin 299218369y x x x x ππππππ⎡⎤⎛⎫⎛⎫⎛⎫⎛⎫=-=-+=+=++ ⎪ ⎪ ⎪ ⎪⎢⎥⎝⎭⎝⎭⎝⎭⎝⎭⎣⎦ ∴要得到函数sin 29y x π⎛⎫=+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cos 29y x π⎛⎫=-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右平移536π个单位长度,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sin y A x b ωϕ=++的图象变化规律,关键在于能利用诱导公式将异名函数化为同名函数,再根据左右平移规律得出结论.7.在ABC ∆中,060,A BC D ∠==是边AB 上的一点,CD CBD =∆的面积为1,则BD 的长为( )A .32B .4C .2D .1【答案】C【解析】1sin 1sin 2BCD BCD ∠=∴∠=2242BD BD ∴=-=∴=,选C8.已知1tan 4,tan θθ+=则2sin ()4πθ+=( )A .15 B .14C .12D .34【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化简1tan 4tan θθ+=成关于正余弦的关系式,再利用降幂公式与诱导公式化简2sin ()4πθ+求解即可.【详解】由题, 1tan 4,tan θθ+=则22sin cos sin cos 444sin cos 1cos sin sin cos θθθθθθθθθθ++=⇒=⇒=, 故1sin 22θ=.所以2sin ()4πθ+=1cos 222πθ⎛⎫-+ ⎪⎝⎭1sin 2324θ+==.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公式运用,在有正切函数时可考虑转化为正余弦的关系进行化简,属于基础题.9.已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34(,)55P -,则cos α的值为( ) A .35B .35-C .45D .45-【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34(,)55P -,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cos α的值. 【详解】因为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34(,)55P -, 所以34,,155x y r =-==, 所以3cos 5α=-,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已知角终边上一点求其三角函数值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简单题目.10.若函数()y f x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性质:①最小正周期为π;②图象关于直线3x π=对称;③在区间,63ππ⎡⎤-⎢⎥⎣⎦上单调递增,则()y f x =的解析式可以是( ) A .sin 26y x π⎛⎫=- ⎪⎝⎭B .sin 26x y π⎛⎫=-⎪⎝⎭ C .cos 26y x π⎛⎫=- ⎪⎝⎭D .cos 23y x π⎛⎫=+⎪⎝⎭【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性质①可排除B ,利用性质②可排除C ,利用性质③可排除D ,通过验证选项A 同时满足三个性质. 【详解】逐一验证,由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而B 中函数最小正周期为2412ππ=,故排除B ;又cos 2cos 0362πππ⎛⎫⨯-== ⎪⎝⎭,所以cos 26y x π⎛⎫=- ⎪⎝⎭的图象不关于直线3x π=对称,故排除C ; 若63x ππ-≤≤,则023x ππ≤+≤,故函数cos 23y x π⎛⎫=+ ⎪⎝⎭在,63ππ⎡⎤-⎢⎥⎣⎦上单调递减,故排除D ; 令2262x πππ-≤-≤,得63x ππ-≤≤,所以函数sin 26y x π⎛⎫=- ⎪⎝⎭在,63ππ⎡⎤-⎢⎥⎣⎦上单调递增.由周期公式可得22T ππ==,当3x π=时,sin(2)sin 1362πππ⨯-==, 所以函数sin 26y x π⎛⎫=- ⎪⎝⎭同时满足三个性质.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对称性,单调性,属于中档题.11.在OAB ∆中,已知OB =u u u v 1AB u u u v=,45AOB ∠=︒,点P 满足(),OP OA OB λμλμ=+∈R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其中λ,μ满足23λμ+=,则OP u u u v的最小值为( )A.5BC.3D.2【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OB =u u u r,1AB =uu u r ,45AOB ∠=︒,由正弦定理可得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求得点A 坐标.结合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与坐标加法运算,用λ,μ表示出OP u u u r.再由23λμ+=,将OP u u u r 化为关于λ的二次表达式,由二次函数性质即可求得OP u u u r的最小值.【详解】在OAB ∆中,已知OB =u u u r,1AB =uu u r ,45AOB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AB OBAOB OAB=∠∠u u u r u u u rsin 2OAB =∠,解得sin 1OAB ∠=即2OAB π∠=所以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以O 为原点,O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OB 的垂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点A 坐标为22,22⎛ ⎝⎭所以2222OA ⎛= ⎝⎭u u u r ,)2,0OB =u u ur因为(),OP OA OB λμλμ=+∈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222,022OP λμ⎛ =+ ⎝⎭u u u r 222,22λμλ⎛⎫⎪ ⎪⎝⎭= 则2222222OP λμλ⎛⎫=++⎛⎫⎪ ⎪ ⎪ ⎪⎝⎭⎝⎭u u u r 2222λλμμ=++因为23λμ+=,则32μλ=- 代入上式可得()()22322232λλλλ+-+-218518λλ-=+299555λ⎛⎫=-+ ⎪⎝⎭所以当95λ=时, min 9355OP ==u u u r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属于中档题.12.若函数tan 23y x k π⎛⎫=-+ ⎪⎝⎭,0,6x π⎛⎫∈ ⎪⎝⎭的图象都在x 轴上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A .)+∞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计算tan 203x π⎛⎫<-< ⎪⎝⎭,tan 23x k π⎛⎫->- ⎪⎝⎭恒成立,得到答案.【详解】∵0,6x π⎛⎫∈ ⎪⎝⎭,∴2033x ππ-<-<,∴tan 203x π⎛⎫-< ⎪⎝⎭,函数tan 23y x k π⎛⎫=-+ ⎪⎝⎭,0,6x π⎛⎫∈ ⎪⎝⎭的图象都在x 轴上方, 即对任意的0,6x π⎛⎫∈ ⎪⎝⎭,都有tan 203x k π⎛⎫-+> ⎪⎝⎭,即tan 23x k π⎛⎫->- ⎪⎝⎭,∵tan 23x π⎛⎫-> ⎪⎝⎭k -≤,k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恒成立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值域是解题的关键.13.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tanC cos cos c B A =,若c =4a =,则b 的值为( )A .6B .2C .5D【答案】A 【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已知等式可得sin tan C C C =,结合sin 0C ≠,可求得tan C =()0,C π∈,可求C ,从而根据余弦定理24120b b --=,解方程可求b 的值. 【详解】解:∵tan cos cos c C B A =,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tan sin cos sin cos C C A B B A A B C =+=+=,∵sin 0C ≠,∴可得tan C = ∵()0,C π∈,∴3C π=,∵c =4a =,∴由余弦定理2222cos c a b ab C =+-,可得212816242b b =+-⨯⨯⨯,可得24120b b --=,∴解得6b =,(负值舍去).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其中着重考查了正弦定理的边角互化、余弦定理的解三角形,难度一般.利用边角互化求解角度值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对应的角度范围.14.设函数())cos(2)f x x x ϕϕ=+++(||)2πϕ<,且其图像关于直线0x =对称,则( )A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在(0,)2π上为增函数B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且在(0,)4π上为增函数 C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在(0,)2π上为减函数D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且在(0,)4π上为减函数【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os(2)f x x x ϕϕ=+++2sin(2)6x πϕ=++,∵函数图像关于直线0x =对称,∴函数()f x 为偶函数,∴3πϕ=,∴()2cos 2f x x =,∴22T ππ==, ∵02x π<<,∴02x π<<,∴函数()f x 在(0,)2π上为减函数.考点: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2.三角函数的奇偶性;3.三角函数的周期;4.三角函数的单调性.15.已知曲线1:sin C y x =,21:cos 23C y x π⎛⎫=-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B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C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D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变换和左右平移变换依次得到各选项中所得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得到正确选项. 【详解】A 中,将sin y x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得:sin 2y x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2sin 2sin 2sin 2cos 233266y x x x x πππππ⎛⎫⎛⎫⎛⎫⎛⎫=-=-=--=-- ⎪⎪ ⎪ ⎪⎝⎭⎝⎭⎝⎭⎝⎭,A 错误;B 中,将sin y x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1sin2y x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11121sin sin cos cos 232622632y x x x x πππππ⎡⎤⎛⎫⎛⎫⎛⎫⎛⎫=-=-=--=- ⎪ ⎪ ⎪ ⎪⎢⎥⎝⎭⎝⎭⎝⎭⎝⎭⎣⎦,B 错误;C 中,将sin y x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得:sin 2y x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2sin 2sin 2sin 2cos 233266y x x x x πππππ⎛⎫⎛⎫⎛⎫⎛⎫=+=+=++=+ ⎪⎪ ⎪ ⎪⎝⎭⎝⎭⎝⎭⎝⎭,C 错误;D 中,将sin y x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1sin2y x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1111sin sin cos cos 232622623y x x x x πππππ⎡⎤⎛⎫⎛⎫⎛⎫⎛⎫=+=+=-+=- ⎪ ⎪ ⎪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变换和平移变换的问题,关键是能够准确掌握变换原则,得到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16.已知函数()sin()f x x ωϕ=+(0>ω,2πω<)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其图象向左平移3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cos g x x ω=的图象,则函数()f x 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12x π=对称B .关于直线512x π=对称 C .关于点(,0)12π对称D .关于点5(,0)12π对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2,sin 2f x x ωϕ==+,平移后为2sin 2cos 2,36x x ππϕϕ⎛⎫++==- ⎪⎝⎭,()sin 26f x x π⎛⎫=- ⎪⎝⎭,关于,012π⎛⎫⎪⎝⎭对称.考点: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17.关于函数()()()sin tan cos tan f x x x =-有下述四个结论: ①()f x 是奇函数; ②()f x 在区间0,4π⎛⎫⎪⎝⎭单调递增; ③π是()f x 的周期; ④()f x 的最大值为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4 B .3C .2D .1【答案】C 【解析】 【分析】计算()()()sin tan cos tan f x x x -=--得到①错误,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判断法则判断②正确,()()f x f x π+=③正确,假设()f x 的最大值为2,取()2f a =,得到矛盾,④错误,得到答案. 【详解】()()()sin tan cos tan f x x x =-,()()()sin tan cos tan f x x x -=---⎡⎤⎡⎤⎣⎦⎣⎦()()sin tan cos tan x x =--,所以()f x 为非奇非偶函数,①错误; 当0,4x π⎛⎫∈ ⎪⎝⎭时,令tan t x =,()0,1t ∈,又()0,1t ∈时sin y t =单调递增,cos y t =单调递减,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判断法则, 当0,4x π⎛⎫∈ ⎪⎝⎭时,()sin tan y x =,()cos tan y x =-均为增函数, 所以()f x 在区间0,4π⎛⎫⎪⎝⎭单调递增,所以②正确; ()()()sin tan cos tan f x x x πππ+=+-+⎡⎤⎡⎤⎣⎦⎣⎦()()()sin tan cos tan x x f x =-=,所以π是()f x 的周期,所以③正确;假设()f x 的最大值为2,取()2f a =,必然()sin tan 1a =,()cos tan 1a =-, 则tan 22a k ππ=+,k Z ∈与tan 2a k ππ=+,k Z ∈矛盾,所以()f x 的最大值小于2,所以④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最值,意在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18.将函数sin(2)4y x π=-的图象向左平移4π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在区间(,)m m -上无极值点,则m 的最大值为( )A .8π B .4π C .38π D .2π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求得函数sin 24y x π⎛⎫=+⎪⎝⎭,求得增区间3,,88k k k Z ππππ⎡⎤-++∈⎢⎥⎣⎦,令0k =,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88ππ⎡⎤-⎢⎥⎣⎦,进而根据函数sin 24y x π⎛⎫=+ ⎪⎝⎭在区间(),m m -上无极值点,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将函数sin 24y x π⎛⎫=- ⎪⎝⎭的图象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可得函数sin 2sin 2444y x x πππ⎡⎤⎛⎫⎛⎫=+-=+ ⎪ ⎪⎢⎥⎝⎭⎝⎭⎣⎦,令222,242k x k k Z πππππ-+≤+≤+∈,解得3,88k x k k Z ππππ-+≤≤+∈ 即函数sin 24y x π⎛⎫=+⎪⎝⎭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88k k k Z ππππ⎡⎤-++∈⎢⎥⎣⎦,令0k =,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88ππ⎡⎤-⎢⎥⎣⎦, 又由函数sin 24y x π⎛⎫=+ ⎪⎝⎭在区间(),m m -上无极值点,则m 的最大值为8π,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以及三角函数的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练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得到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得其单调递增区间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9.在函数:①cos |2|y x =;②|cos |y x =;③cos 26y x π⎛⎫=+ ⎪⎝⎭;④tan 24y x π⎛⎫=-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③【答案】A 【解析】逐一考查所给的函数:cos 2cos2y x x == ,该函数为偶函数,周期22T ππ== ; 将函数cos y x = 图象x 轴下方的图象向上翻折即可得到cos y x = 的图象,该函数的周期为122ππ⨯= ; 函数cos 26y x π⎛⎫=+ ⎪⎝⎭的最小正周期为22T ππ== ; 函数tan 24y x π⎛⎫=-⎪⎝⎭的最小正周期为22T ππ==;综上可得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①②③. 本题选择A 选项.点睛:求三角函数式的最小正周期时,要尽可能地化为只含一个三角函数的式子,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一般地,经过恒等变形成“y =A sin(ωx +φ),y =A cos(ωx +φ),y =A tan(ωx +φ)”的形式,再利用周期公式即可.20.函数()4sin (0)3f x x πωω⎛⎫=+> ⎪⎝⎭的最小正周期是3π,则其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 A .4x π=B .3x π=C .56x π=D .1912x π=【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三角函数的周期可得23πω=,由函数图像的变换可得, 平移后得到函数解析式为244sin 39y x π⎛⎫=+ ⎪⎝⎭,再求其对称轴方程即可. 【详解】解:函数()4sin (0)3f x x πωω⎛⎫=+> ⎪⎝⎭的最小正周期是3π,则函数2()4sin 33f x x π⎛⎫=+ ⎪⎝⎭,经过平移后得到函数解析式为2244sin 4sin 36339y x x πππ⎡⎤⎛⎫⎛⎫=++=+⎪ ⎪⎢⎥⎝⎭⎝⎭⎣⎦,由24()392x k k πππ+=+∈Z , 得3()212x k k ππ=+∈Z ,当1k =时,1912x π=.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函数图像的性质及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属基础题.。

人教版数学高一-人教A必修一 3.2构建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高一-人教A必修一 3.2构建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

构建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河南 陈长松函数的实际应用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函数有关的应用题,经常涉及利润,路程,产值,环保,造价,增长率等实际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概念,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处理.本文就构建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例说如下:1.构建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1 某厂在甲、乙两地的两个分厂生产某种机器12台和6台,现销售给A地10台,B地8台,已知从甲地调运一台到A地、B地的费用分别是400元和800元,从乙地调运一台至A地、B地的费用分别是300元和500元.(1) 设从乙地要调运x 台至A地,求总费用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 求若使总费用不超过9000元,问共有几种调运方案?(3) 求出总费用最低的调运方案及最低的费用.解:(1)因从乙地调运x 台到A地,那么需从甲地调运(10-x )台至A地;由题意,从乙地调往B地为(6-x )台,则从甲地调往B地应为[12-(10-x )]台,即(2+x )台.从而有y =300x +500(6-x )+400(10-x )+800(2+x )=200(x +43) (0≤x ≤6,且*∈N x )(2)当0≤x ≤2时,y ≤9000,故共有3种调运方案,总费用不超过9000元. (3)在(1)中,当x =0时,费用最低,调运方案是:乙地6台全部调往B地,甲地调2台至B地,10台运往A地,使总费用最低为y =8600元.2.构建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2 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时,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它采用提高销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1元,其销售数就减少10个.问他将售出价定为多少,才能使赚得利润最大?分析:利润=销售总额-进货总额解:设每件提价x 元(x ≥0),利润为y 元.每天销售额为(10+x )(100-10x )元,进货总额为8(100-10x ).显然,100-10x >0,x <10. y =(10+x )(100-10x )-8(100-10x )(0≤x <10)=(2+x )(100-10x )=-102)4(-x +360当x =4时,m ax y =360元. 故当售出价为每件14元时,每天所赚得的利润最大为360元. 说明:画出函数y =-102)4(-x +360 (0≤x <10)的图形,从图象可以看出,当提价超过4元时,利润下降,当利润下降时商人就要考虑经营的方法,不应只考虑提价,而要降价,薄利多销.3.构建分段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征收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是分段计算的:总收入不超过1000元的,免征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超过1000元的部分需征税.设全月纳税所得额(所得额指工资,薪金中应纳税的部分)为x ,x =全月收入-1000元,税率见下表:级数 全月纳税所得额x 税率1 不超过500元部分 5℅2 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 10℅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 15℅9 超过100000部分 45℅(1)若应纳税额为)(x f ,试用分段函数表示1—3级纳税额)(x f 的计算公式; (2)某人2004年10月份工资总收入为4200元,试计算这个人10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分析:本题是分段累进计算问题.应注意分清段,计算清楚.(1) 依税率表得:第一段:x ·5℅第二段:(x -500)×10℅+500×5℅第三段:(x -2000)×15℅+1500×10℅+500×5℅即)(x f =⎪⎩⎪⎨⎧≤<+-⋅≤<+-⋅≤<⋅)50002000(175)2000(150)2000500(25)500(10)5000(050x x x x x x(2)这个人10月份个人所得税为:x =4200-1000=3200,)3200(f =150⋅(3200-2000)+175=355(元)答:这个人10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55元.4.构建指数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4 某城市现有人口总数为100万人,如果年自然增长率为21⋅℅,试解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该城市人口总数x (万人)与年份x (年)的函数关系式;(2)计算大约多少年以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精确到1年).分析:本题属于人口增长率问题,第(2)小题要取常用对数计算.解:(1)1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y =100+100×21⋅℅=100(1+21⋅℅)2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y =100(1+21⋅℅)+100(1+21⋅℅)×21⋅℅=100200)211(⋅+3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y =100200)211(⋅++100200211(⋅+×21⋅℅=100300)211(⋅+… …x 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y =100x )211(00⋅+(2)设x 年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即100x )211(00⋅+=120 ∴ 1001200121=⋅x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x =150121lg 201lg ≈⋅⋅(年) 答:大约15年以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

解三角形图形类问题(十大题型)(原卷版)-2025数学一轮复习(含2024年高考真题+回归教材)

解三角形图形类问题(十大题型)(原卷版)-2025数学一轮复习(含2024年高考真题+回归教材)

重难点突破02解三角形图形类问题目录01方法技巧与总结 (2)02题型归纳与总结 (2)题型一:妙用两次正弦定理(两式相除消元法) (2)题型二:两角使用余弦定理建立等量关系 (4)题型三:张角定理与等面积法 (5)题型四:角平分线问题 (6)题型五:中线问题 (7)题型六:高问题 (9)题型七:重心性质及其应用 (10)题型八:外心及外接圆问题 (12)题型九:两边夹问题 (13)题型十:内心及内切圆问题 (14)03过关测试 (15)解决三角形图形类问题的方法:方法一:两次应用余弦定理是一种典型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性质和正余弦定理的性质解题;方法二:等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很多数学问题利用等面积法使得问题转化为更为简单的问题,相似是三角形中的常用思路;方法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相结合是解三角形问题的常用思路;方法四:构造辅助线作出相似三角形,结合余弦定理和相似三角形是一种确定边长比例关系的不错选择;方法五:平面向量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充分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向量的运算法则可以将其与余弦定理充分结合到一起;方法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思路,利用此方法数形结合充分挖掘几何性质使得问题更加直观化.题型一:妙用两次正弦定理(两式相除消元法)【典例1-1】(2024·河南·三模)已知P 是ABC 内一点,π3π,,,44PB PC BAC BPC ABP ∠∠∠θ====.(1)若π,24BC θ=,求AC ;(2)若π3θ=,求tan BAP ∠.【典例1-2】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D 为BAC ∠平分线,::2:c AD b =(1)求A ∠;(2)AD 上有点,90M BMC ∠= ,求tan ABM ∠.【变式1-1】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90ACB ADC ∠=∠=︒,AC =30BAC ∠=︒.(1)若CD =BD ;(2)若30CBD ∠=︒,求tan BDC ∠.【变式1-2】(2024·广东广州·二模)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cos b A a B b c -=-.(1)求A ;(2)若点D 在BC 边上,且2CD BD =,cos 3B =,求tan BAD ∠.【变式1-3】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cos (cos cos )A c B b C a +=.(1)求角A ;(2)若O 是ABC 内一点,120AOB ∠=︒,150AOC ∠=︒,1b =,3c =,求tan ABO ∠.题型二:两角使用余弦定理建立等量关系【典例2-1】如图,四边形ABCD 中,1cos 3BAD ∠=,3AC AB AD ==.(1)求sin ABD ∠;(2)若90BCD ∠=︒,求tan CBD ∠.【典例2-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AD ==(1)求证:sin C A =;(2)若2C A =,2AB CD =,求梯形ABCD 的面积.【变式2-1】(2024·全国·模拟预测)在锐角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2cos 235cos22C C π⎛⎫=-- ⎪⎝⎭.(1)求角C ;(2)若点D 在AB 上,2BD AD =,BD CD =,求AC BC的值.【变式2-2】平面四边形ABCD 中,1AB =,2AD =,πABC ADC ∠+∠=,π3BCD ∠=.(1)求BD ;(2)求四边形ABCD 周长的取值范围;(3)若E 为边BD 上一点,且满足CE BE =,2BCE CDE S S =△△,求BCD △的面积.题型三:张角定理与等面积法【典例3-1】(2024·吉林·模拟预测)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sin sin sin A B a c C a b --=+,(1)求角B 的大小;(2)若3b =,D 为AC 边上一点,2BD =,且BD 为B ∠的平分线,求ABC 的面积.【典例3-2】(2024·黑龙江哈尔滨·二模)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4b =,2cos sin cos tan b B A A c C=+.(1)求角B 的大小;(2)已知直线BD 为ABC ∠的平分线,且与AC 交于点D ,若3BD =,求ABC 的周长.【变式3-1】(2024·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sin sin sin sin a B C b c A C-=+-.(1)求B ;(2)若bB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1BD =,求ABC 的面积.【变式3-2】(2024·江西抚州·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校考二模)如图,在ABC 中,4AB =,1cos 3B =,点D 在线段BC 上.(1)若3π4ADC ∠=,求AD 的长;(2)若2BD DC =,ACD sin sin BAD CAD ∠∠的值.题型四:角平分线问题【典例4-1】(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6,60a A =∠=︒.(1)若AD 为BC 边上的高线,求AD 的最大值;(2)已知AM 为BC 上的中线,BAC ∠的平分线AN 交BC 于点N ,且sin tan 2cos A B A=-,求△AMN 的面积.【典例4-2】如图所示,在ABC 中,3AB AC =,AD 平分BAC ∠,且AD kAC =.(1)若2DC =,求BC 的长度;(2)求k 的取值范围;(3)若1ABC S =△,求k 为何值时,BC 最短.【变式4-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2π3A =,22cos c b ac C -=.(1)求tan C ;(2)作角A 的平分线,交边BC 于点D ,若AD =AC 的长度;(3)在(2)的条件下,求ABC 的面积.【变式4-2】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其面积为S ,且()()sin sin sin 6a b c a A B C S+-++=(1)求角A 的大小;(2)若3,a BA AC A ∠=⋅=-的平分线交边BC 于点T ,求AT 的长.题型五:中线问题【典例5-1】如图,在ABC 中,已知2AB =,AC =,45BAC ∠=︒,BC 边上的中点为M ,点N 是边A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AM ,BN 相交于点P .(1)求BAM ∠的正弦值;(2)当点N 为AC 中点时,求MPN ∠的余弦值.(3)当NA NB ⋅ 取得最小值时,设BP BN λ= ,求λ的值.【典例5-2】(2024·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校考一模)如图,设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已知1c =且12sin cos sin sin sin 4c A B a A b B b C =-+,cos BAD ∠=(1)求b 边的长度;(2)求ABC 的面积;(3)设点E ,F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动点(含端点),线段EF 交AD 于G ,且AEF △的面积为ABC 面积的16,求AG EF 的取值范围.【变式5-1】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 )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提出的阿波罗尼奥斯定理是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与中线长度关系的定理,内容为:三角形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所夹中线及第三边之半的平方和的两倍,即如果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则222222BC AB AC AD ⎡⎤⎛⎫+=+⎢⎥ ⎪⎝⎭⎢⎥⎣⎦.(1)若在ABC 中,5AB =,3AC =,π3BAC ∠=,求此三角形BC 边上的中线长;(2)请证明题干中的定理;(3)如图ABC 中,若AB AC >,D 为BC 中点,3BD DC ==,()sin 3sin 3sin a A b B b A C +=-,2ABC S =△,求cos DAC ∠的值.【变式5-2】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30B ︒=.(1)已知b =cos cos 2b A a B +=(i )求C ;(ii )若a b <,D 为AB 边上的中点,求CD 的长.(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求证:3a c <【变式5-3】(2024·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2c BA BC =⋅- ,其中S 为ABC 的面积.(1)求角A 的大小;(2)设D 是边BC 的中点,若AB AD ⊥,求AD 的长.题型六:高问题【典例6-1】(2024·河北秦皇岛·三模)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π3C =且7a b +=,ABC (1)求ABC 的面积;(2)求ABC 边AB 上的高h .【典例6-2】(2024·四川·模拟预测)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sin cos B b A B b ++=.(1)求角C 的大小;(2)若8a =,ABC 的面积为AB 边上的高.【变式6-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7,8a c ==.(1)若4sin 7C =,求角A 的大小;(2)若5b =,求AC 边上的高.【变式6-2】(2024·山东枣庄·一模)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sin tan 22a C A c =.(1)求C ;(2)若8,5,ab CH ==是边AB 上的高,且CH mCA nCB =+ ,求m n .题型七:重心性质及其应用【典例7-1】(2024·四川内江·一模)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6a =,sin sin 2B C b a B +=.(1)求角A 的大小;(2)M 为ABC 的重心,AM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且AM =ABC 的面积.【典例7-2】(2024·江西景德镇·一模)如图,已知△ABD 的重心为C ,△ABC 三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cos 22A b c c+=(1)求∠ACB 的大小;(2)若π6CAB ∠=,求sin CDA ∠的大小.【变式7-1】(2024·高三·福建福州·期中)已知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点G 是ABC的重心,且0AG BG ⋅= .(1)若π6GAB ∠=,①直接写出AG CG=______;②设CAG α∠=,求tan α的值(2)求cos ACB ∠的取值范围.【变式7-2】(2024·浙江温州·模拟预测)ABC 的角,,A B C 对应边是a ,b ,c ,三角形的重心是O .已知3,4,5OA OB OC ===.(1)求a 的长.(2)求ABC 的面积.题型八:外心及外接圆问题【典例8-1】(2024·广东深圳·二模)已知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2,1a b c a b c ===.(1)求角A 的余弦值;(2)设点O 为ABC 的外心(外接圆的圆心),求,AO AB AO AC ⋅⋅ 的值.【典例8-2】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3,22cos a b c a c b a B =-=.(1)求A ;(2)M 为ABC 外心,AM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且2MD =,求ABC 的面积.【变式8-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20,a b c c b AB AC ABC >⋅= 的面积为(1)求A ∠;(2)设O 点为ABC 外心,且满足496OB OC ⋅=- ,求a .【变式8-2】(2024·河南·模拟预测)已知ABC 的外心为O ,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且O 恰为MN 的中点.(1)若1BC OA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2)证明:AM MB AN NC ⋅=⋅.【变式8-3】(2024·安徽黄山·三模)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 =(1cos )sin b C B +=.(1)求角C 的大小和边b 的取值范围;(2)如图,若O 是ABC 的外心,求OC AB CA CB ⋅+⋅ 的最大值.题型九:两边夹问题【典例9-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 sin 0sin cos A A B B +-=+,则a b c +的值是()A .2BC D .1【典例9-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所对边的边长.若2cos sin 0cos sin A A B B +-=+,则a b c+的值是().A .1B CD .2【变式9-1】在ABC ∆中,已知边,,a b c 所对的角分别为,,A B C ,若2223sin 2sin sin si 2si n sin n C A B C B A ++=,则tan A =_________________【变式9-2】(2024·江苏苏州·吴江中学模拟预测)在ABC ∆中,已知边,,a b c 所对的角分别为,,A B C ,若22252cos 3cos 2sin sin sin sin --=+B C A B C A ,则tan A =_____.【变式9-3】在ABC ∆中,已知边a 、b 、c 所对的角分别为A 、B 、C ,若a =,2223sin 2sin sin si 2si n sin n C A B C B A ++=,则ABC ∆的面积S =______.【变式9-4】在ABC 中,若(cos sin )(cos sin )2A A B B ++=,则角C =__.题型十:内心及内切圆问题【典例10-1】(2024·全国·模拟预测)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2cos 2a B b c +=,5a =.(1)求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2)若ABC 的内切圆半径6r =,求ABC 的面积S .【典例10-2】(2024·湖南永州·一模)在ABC 中,设,,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cos cos c A a C a b -=+.(1)求角C ;(2)若5,c ABC = 的内切圆半径4r =,求ABC 的面积.【变式10-1】(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sin cos c A C -=.(1)求角A 的大小;(2)若7a =,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内切圆半径为r ,求R r的最小值.【变式10-2】(2024·全国·模拟预测)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2sin 2sin 2sin sin 4A B A B ⋅⋅=.(1)求C ;(2)若2c =,求ABC 内切圆半径取值范围.【变式10-3】(2024·广西南宁·一模)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且sin sin sin A B b c C b a+-=-.(1)求ABC 的外接圆半径R ;(2)求ABC 内切圆半径r 的取值范围.【变式10-4】(2024·吉林·二模)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222sin sin sin sin sin B C B C A +-=.(1)求a ;(2)求ABC 的内切圆半径r 的取值范围1.如图所示,在ABC 中,设,,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已知3b c a +=,()4b c a =-.(1)求角C ;(2)若7c =,过B 作AC 的垂线并延长到点D ,使,,,A B C D 四点共圆,AC 与BD 交于点E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60D ∠= .(1)若3AC =,求ACD 周长的最大值;(2)若2CD AB =,45BCD ∠= ,求tan DAC ∠的值.3.(2024·全国·模拟预测)在ABC 中,已知sin()sin sin BAC B B C ∠-∠=+.(1)求BAC ∠.(2)若2AC AB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求cos ADB ∠.4.(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 sin 2B C a B +=,边BC 上有一动点D .(1)当D 为边BC 中点时,若2AD b ==,求c的长度;(2)当AD 为BAC ∠的平分线时,若4a =,求AD 的最大值.5.(2024·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已知函数()π2π1sin sin 332f x x x ⎛⎫⎛⎫=+⋅+- ⎪ ⎪⎝⎭⎝⎭,角A 为△ABC 的内角,且()0f A =.(1)求角A 的大小;(2)如图,若角A 为锐角,3AB =,且△ABC 的面积S E 、F 为边AB 上的三等分点,点D 为边AC 的中点,连接DF 和EC 交于点M ,求线段AM 的长.6.(2024·全国·模拟预测)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BC 的面积为S ,()2sin 213sin A B S b B ⎡⎤+=+⎢⎥⎣⎦.(1)求角A .(2)若ABC 的面积为a =,D 为边BC 的中点,求AD 的长.7.(2024·四川成都·三模)在ABC 中,15,6,cos 8BC AC B ===.(1)求AB 的长;(2)求AC 边上的高.8.(2024·江苏南通·三模)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2cos cos a b c b c A a C -=.(1)求A ;(2)若ABCBC 边上的高为1,求ABC 的周长.9.(2024·高三·河南·开学考试)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10sin sin sin sin 2sin 2sin 3a b c A B C a B c A b c C ++++=+++.(1)求cos C ;(2)若AB 边上的高为2,c =,a b .10.(2024·高三·山东济南·开学考试)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2cos b A a B =-.(1)求c a;(2)若2π3B =,且AC ABC 的周长.11.在ABC 中,设a ,b ,c 分别表示角A ,B ,C 对边.设BC 边上的高为h ,且2a h =.(1)把b cc b +表示为sin cos x A y A +(x ,R y ∈)的形式,并判断b c c b+能否等于(2)已知B ,C 均不是直角,设G 是ABC 的重心,BG CG ⊥,c b >,求tan B 的值.12.(2024·江苏苏州·二模)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sin a b C B c A B+-=-.(1)求角A ;(2)若6a =,点M 为ABC 的重心,且AM =ABC 的面积.13.(2024·河南开封·模拟预测)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sin cos cos ,B a C c A b G -==为ABC 的重心.(1)若2a =,求c 的长;(2)若AG =ABC 的面积.14.(2024·辽宁抚顺·一模)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sin a b A B c C B +-=-.(1)求角A ;(2)若6a =,点M 为ABC的重心,且AM =ABC 的面积.15.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c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若2sin 3sin C A =,求ABC 的面积.(2)是否存在正整数b ,使得ABC 的外心在ABC 的外部?若存在,求b 的取值集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2024·湖北·模拟预测)已知ABC 的外心为O ,,M N 为线段,AB AC 上的两点,且O 恰为MN 中点.(1)证明:||||||||AM MB AN NC ⋅=⋅(2)若||AO ||1OM =,求AMN ABCS S V V 的最大值.17.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满足3cos 5c a B b =+.(1)求cos A 的值;(2)当BC 与BC 边上的中线长均为2时,求ABC 的周长;(3)当ABC 内切圆半径为1时,求ABC 面积的最小值.18.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b c a C C +=+.(1)求A ;(2)若2a =,求ABC 内切圆周长的最大值.19.(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已知ABC 的周长为20,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若π4C =,7c =,求ABC 的面积;(2)若ABC 7a =,求tan A 的值.20.(2024·高三·江苏扬州·开学考试)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3A π=,10b =,6c =,ABC 的内切圆I 的面积为S .(1)求S 的值;(2)若点D 在AC 上,且,,B I D 三点共线,求BD BC ⋅ 的值.21.(2024·贵州·模拟预测)在ABC 中,AB =2AC =,π6C ∠=,N 为AB 的中点,A ∠的角平分线AM 交CN 于点O .(1)求CN 的长;(2)求AOC 的面积.22.(2024·广东梅州·二模)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cos sin B b A -=,2c =,(1)求A 的大小:(2)点D 在BC 上,(Ⅰ)当AD AB ⊥,且1AD =时,求AC 的长;(Ⅱ)当2BD DC =,且1AD =时,求ABC 的面积ABC S .23.(2024·甘肃陇南·一模)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cos 3c A a C +=.(1)求b ;(2)D 为边AC 上一点,π26AD DC,DBC ,AB BD =∠=⊥,求BD 的长度和ADB ∠的大小.24.(2024·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四边形ABCD 为梯形,//AB CD ,2AB CD ==tan2A =,1cos 3ADB ∠=.(1)求cos BDC(2)求BC的长.。

必修四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附答案)

必修四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附答案)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并会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知识点一 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释自然现象在客观世界中,周期现象广泛存在,潮起潮落、星月运转、昼夜更替、四季轮换,甚至连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心理、生理状况都呈现周期性变化,而三角函数模型是刻画周期性问题的最优秀的数学模型.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数据,画出“散点图”;(2)观察“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当散点图具有波浪形的特征时,便可考虑应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模型来解决;(3)注意由第二步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的解都是近似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思考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y =A sin(ωx +φ) (ω≠0)的周期是T =2π|ω|;y =A cos(ωx +φ) (ω≠0)的周期是T =2π|ω|;y =A tan(ωx +φ) (ω≠0)的周期是T =π|ω|.思考2 如图,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A sin(ωx +φ)+b .根据图象可知,一天中的温差是 ;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是y = 答案 20℃ 10sin(π8x +3π4)+20,x ∈[6,14]知识点二 三角函数模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当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可以用正弦型函数y =A sin(ωx +φ)来表示运动的位移y 随时间x 的变化规律,其中:(1)A 称为简谐运动的振幅,它表示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2)T =2πω称为简谐运动的周期,它表示物体往复运动一次所需的时间;(3)f =1T =ω2π称为简谐运动的频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往复运动的次数.题型一 三角函数模型在物理中的应用例1 已知电流I 与时间t 的关系为I =A sin(ωt +φ).(1)如图所示的是I =A sin(ωt +φ)(ω>0,|φ|<π2)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根据图中数据求I =A sin(ωt +φ)的解析式;(2)如果t 在任意一段1150秒的时间内,电流I =A sin(ωt +φ)都能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ω的最小正整数值是多少?解 (1)由图知A =300,设t 1=-1900,t 2=1180,则周期T =2(t 2-t 1)=2⎝⎛⎭⎫1180+1900=175. ∴ω=2πT=150π.又当t =1180时,I =0,即sin ⎝⎛⎭⎫150π·1180+φ=0, 而|φ|<π2,∴φ=π6.故所求的解析式为I =300sin ⎝⎛⎭⎫150πt +π6. (2)依题意,周期T ≤1150,即2πω≤1150(ω>0),∴ω≥300π>942,又ω∈N *, 故所求最小正整数ω=943.跟踪训练1 一根细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来回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单位:cm)与时间t (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S =6sin(2πt +π6).(1)画出它的图象; (2)回答以下问题:①小球开始摆动(即t =0),离开平衡位置是多少? ②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多少?③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解 (1)周期T =2π2π=1(s).列表:(2)①小球开始摆动(t =0),离开平衡位置为3 cm. ②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6 cm. ③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1 s(即周期). 题型二 三角函数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2 某港口水深y (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的函数,下面是水深数据:+B 的图象.(1)试根据数据表和曲线,求出y =A sin ωt +B 的解析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与海底的距离不小于4.5米是安全的,如果某船的吃水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7米,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段能够安全进港?若该船欲当天安全离港,它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忽略离港所用的时间)解 (1)从拟合的曲线可知,函数y =A sin ωt +B 的一个周期为12小时,因此ω=2πT =π6.又y min =7,y max =13, ∴A =12(y max -y min )=3,B =12(y max +y min )=10.∴函数的解析式为y =3sin π6t +10 (0≤t ≤24).(2)由题意,得水深y ≥4.5+7, 即y =3sin π6t +10≥11.5,t ∈[0,24],∴sin π6t ≥12,π6t ∈⎣⎡⎦⎤2k π+π6,2k π+5π6,k =0,1, ∴t ∈[1,5]或t ∈[13,17],所以,该船在1∶00至5∶00或13∶00至17∶00能安全进港. 若欲于当天安全离港,它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6小时.跟踪训练2 如图为一个缆车示意图,该缆车半径为4.8 m ,圆上最低点与地面距离为0.8 m,60秒转动一圈,图中OA 与地面垂直,以OA 为始边,逆时针转动θ角到OB ,设B 点与地面距离为h . (1)求h 与θ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设从OA 开始转动,经过t 秒后到达OB ,求h 与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缆车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用的最少时间是多少?解 (1)以圆心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以Ox 为始边,OB 为终边的角为θ-π2.故B 点坐标为(4.8cos(θ-π2),4.8sin(θ-π2)).∴h =5.6+4.8sin(θ-π2),θ∈[0,+∞).(2)点A 在圆上转动的角速度是π30,故t 秒转过的弧度数为π30t ,∴h =5.6+4.8sin(π30t -π2),t ∈[0,+∞).到达最高点时,h =10.4 m.由sin(π30t -π2)=1.得π30t -π2=π2,∴t =30. ∴缆车到达最高点时,用的时间最少为30秒.利用三角函数线证明三角不等式例3 心脏跳动时,血压在增加或减少,血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称为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计上的读数就是收缩压、舒张压,读数120/80 mmHg 为标准值,设某人的血压满足方程式P (t )=115+25sin(160πt ),其中P (t )为血压(mmHg),t 为时间(min),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函数P (t )的周期; (2)求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画出函数P (t )的草图;(4)求出此人的血压在血压计上的读数,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 (1)利用周期公式可以求出函数P (t )的周期;(2)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频率;(3)用“五点法”作出函数的简图;(4)此人的收缩压、舒张分别是函数P (t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故可求出此人的血压在血压计上的计数.解 (1)由于ω=160π,代入周期公式T =2πω,可得T =2π160π=180(min),所以函数P (t )的周期为180min.(2)函数P (t )的频率f =1T =80(次/分),即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80.(3)列表:(4)此人的收缩压为115+25=140(mmHg),舒张压为115-25=90(mmHg),与标准值120/80 mmHg 相比较,此人血压偏高.1.函数y =|sin 12x +13|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πB .πC .4π D.π22.一根长l cm 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cm)与时间t (s)的函数关系式为s =3cos ⎝⎛⎭⎫g l t +π3,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当小球摆动的周期是1 s 时,线长l = cm.3.某城市一年中12个月的平均气温与月份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三角函数y =a +A cos ⎣⎡⎦⎤π6(x -6) (x =1,2,3,…,12,A >0)来表示,已知6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12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8℃,则10月份的平均气温值为 ℃.4.如图所示,一个摩天轮半径为10 m ,轮子的底部在地面上2 m 处,如果此摩天轮按逆时针转动,每30 s 转一圈,且当摩天轮上某人经过点P 处(点P 与摩天轮中心高度相同)时开始计时.(1)求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关于时间的关系式;(2)在摩天轮转动的一圈内,约有多长时间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7 m.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单摆从某点开始来回摆动,离开平衡位置O 的距离s cm 和时间ts 的函数关系式为s =6sin(100πt +π6),那么单摆来回摆一次所需的时间为( )A.150 sB.1100s C .50 s D .100 s 2.电流强度I (A)随时间t (s)变化的关系式是I =5sin(100πt +π3),则当t =1200 s 时,电流强度I 为( )A .5 AB .2.5 AC .2 AD .-5 A3.如图所示,设点A 是单位圆上的一定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点P 所旋转过的弧AP 的长为l ,弦AP 的长为d ,则函数d =f (l )的图象大致是( )4.电流强度I (安)随时间t (秒)变化的函数I =A sin(ωt +φ)(A >0,ω>0,0<φ<π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t =1100秒时,电流强度是( )A .-5安B .5安C .5 3 安D .10安5.如图,质点P 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 0(2,-2),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 轴距离d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二、填空题6.函数y =2sin ⎝⎛⎭⎫m 3x +π3的最小正周期在⎝⎛⎭⎫23,34内,则正整数m 的值是 .7.设偶函数f (x )=A sin(ωx +φ)(A >0,ω>0,0<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KL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KML =90°,KL =1,则f (16)的值为 .8.某时钟的秒针端点A 到中心点O 的距离为5 cm ,秒针均匀地绕点O 旋转,当时间t =0时,点A 与钟面上标12的点B 重合,将A 、B 两点的距离d (cm)表示成t (s)的函数,则d = ,其中t ∈[0,60].9.已知f (x )=sin(ωx +π3)(ω>0),f (π6)=f (π3),且f (x )在区间(π6,π3)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则ω= . 三、解答题10.如图所示,某地夏天从8~14时的用电量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A sin(ωx +φ)+b (0<φ<π2).(1)求这一天的最大用电量及最小用电量; (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11.如图,一个水轮的半径为4 m ,水轮圆心O 距离水面2 m ,已知水轮每分钟转动5圈,如果当水轮上点P 从水中浮现时(图中点P 0)开始计算时间.(1)将点P 距离水面的高度z (m)表示为时间t (s)的函数; (2)点P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大约需要多少时间?12.已知某海滨浴场海浪的高度y(米)是时间t(0≤t≤24,单位:小时)的函数,记作:y=f(t),下表是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1)根据以上数据,求函数y=A cos ωt+b的最小正周期T,振幅A及函数表达式;(2)依据规定,当海浪高度高于1米时才对冲浪爱好者开放,请依据(1)的结论,判断一天内的上午8∶00时至晚上20∶00时之间,有多少时间可供冲浪者进行运动?当堂检测答案1.答案 A 2.答案g 4π2解析 T =2πg l=1,∴ g l =2π,∴l =g 4π2. 3.答案 20.5解析 由题意得⎩⎪⎨⎪⎧ a +A =28,a -A =18, ∴⎩⎪⎨⎪⎧a =23,A =5,∴y =23+5cos ⎣⎡⎦⎤π6(x -6),当x =10时,y =23+5×⎝⎛⎭⎫-12=20.5. 4.解 (1)设在t s 时,摩天轮上某人在高h m 处.这时此人所转过的角为2π30 t =π15 t ,故在t s 时,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h =10sinπ15t +12(t ≥0). (2)由10sin π15t +12≥17,得sin π15t ≥12,则52≤t ≤252.故此人有10 s 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7 m.课时精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 A2.答案 B解析 当t =1200时,I =5sin(π2+π3)=5cos π3=2.5. 3.答案 C解析 d =f (l )=2sin l 2. 4.答案 A解析 由图象知A =10,T 2=4300-1300=1100, ∴ω=2πT=100π,∴I =10sin(100πt +φ). (1300,10)为五点中的第二个点, ∴100π×1300+φ=π2. ∴φ=π6,∴I =10sin(100πt +π6), 当t =1100秒时,I =-5安. 5.答案 C解析 ∵P 0(2,-2),∴∠P 0Ox =π4, 按逆时针转时间t 后得∠POP 0=t ,∠POx =t -π4, 此时P 点纵坐标为2sin(t -π4), ∴d =2|sin(t -π4)|.当t =0时,d =2,排除A 、D ; 当t =π4时,d =0,排除B. 二、填空题6.答案 26,27,28解析 ∵T =6πm ,又∵23<6πm <34, ∴8π<m <9π,且m ∈Z ,∴m =26,27,28.7.答案 34解析 取K ,L 中点N ,则MN =12, 因此A =12.由T =2得ω=π. ∵函数为偶函数,0<φ<π,∴φ=π2, ∴f (x )=12cos πx ,∴f (16)=12cos π6=34. 8.答案 10sin πt 60解析 将解析式可写为d =A sin(ωt +φ)的形式,由题意易知A =10,当t =0时,d =0,得φ=0;当t =30时,d =10,可得ω=π60,所以d =10sin πt 60. 9.答案 143解析 依题意,x =π6+π32=π4时,y 有最小值, ∴sin(π4·ω+π3)=-1, ∴π4ω+π3=2k π+3π2(k ∈Z ). ∴ω=8k +143(k ∈Z ),因为f (x )在区间(π6,π3)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所以π3-π4<πω, 即ω<12,令k =0,得ω=143. 三、解答题10.解 (1)最大用电量为50万kW·h ,最小用电量为30万kW·h.(2)观察图象可知从8~14时的图象是y =A sin(ωx +φ)+b 的半个周期的图象,∴A =12×(50-30)=10,b =12×(50+30)=40. ∵12×2πω=14-8,∴ω=π6.∴y =10sin ⎝⎛⎭⎫π6x +φ+40. 将x =8,y =30代入上式,又∵0<φ<π2,∴解得φ=π6. ∴所求解析式为y =10sin ⎝⎛⎭⎫π6x +π6+40,x ∈[8,14].11.解 (1)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设角φ⎝⎛⎭⎫-π2<φ<0是以Ox 为始边,OP 0为终边的角.OP 每秒钟内所转过的角为5×2π60=π6.则OP 在时间t (s)内所转过的角为π6t .由题意可知水轮逆时针转动,得z =4sin ⎝⎛⎭⎫π6t +φ+2.当t =0时,z =0,得sin φ=-12,即φ=-π6.故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z =4sin ⎝⎛⎭⎫π6t -π6+2.(2)令z =4sin ⎝⎛⎭⎫π6t -π6+2=6,得sin ⎝⎛⎭⎫π6t -π6=1,令π6t -π6=π2,得t =4,故点P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大约需要4 s.12.解 (1)由表中数据知周期T =12,∴ω=2πT =2π12=π6,由t =0,y =1.5,得A +b =1.5.由t =3,y =1.0,得b =1.0.∴A =0.5,b =1,∴y =12cos π6t +1.(2)由题意知,当y >1时才可对冲浪者开放,∴12cos π6t +1>1, ∴cos π6t >0,∴2k π-π2<π6t <2k π+π2,k ∈Z , 即12k -3<t <12k +3,k ∈Z .①∵0≤t ≤24,故可令①中k 分别为0,1,2,得0≤t <3或9<t <15或21<t ≤24.∴在规定时间上午8∶00至晚上20∶00之间,有6个小时时间可供冲浪者运动,即上午9∶00至下午3∶00.。

专题1.2 三角形中四类重要的最值模型 专题讲练(原卷版)

专题1.2 三角形中四类重要的最值模型 专题讲练(原卷版)

专题1.2 三角形中四类重要的最值模型专题讲练三角形中重要的四类最值模型(将军饮马模型、瓜豆模型(动点轨迹)、胡不归模型、费马点模型等)在考试中,无论是解答题,还是选择、填空题,都是学生感觉有困难的地方,也恰是学生能力区分度最重要的地方,主要考查转化与化归等的数学思想。

在各类考试中都以中高档题为主,中考说明中曾多处涉及。

在解决几何最值问题主要依据是: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垂线段最短,涉及的基本方法还有:利用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化归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

特殊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则体现了另一种数学思想,希望通过本专题的讲解让大家对这两类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重要模型模型1:将军饮马模型【模型图示】将军饮马拓展型:1)点P位定点,在直线1l,2l上分别找点M,N,使PMN△周长(即MNPNPM++)最小操作:分别作点P关于直线1l,2l的对称点’P和”P,连结”’PP与直线1l,2l的交点为M,N,()”’最小值△PPCPMN=求”’P P 长度通法:如上图,一般会给一个特殊角(15°,30°,45°,60°,75°)A ,连结’AP ,AP ,”AP ,由对称性可求A AP P ∠=∠2”’也为特殊角(30°,60°,90°,120°,150°),”’AP AP AP ==,可得特殊等腰”’△P AP ,利用三边关系求出”’P P 2)点P ,Q 为定点,直线1l ,2l 上分别找M ,N ,使PQMN 周长(即MN PN PM PQ +++)小操作:分别作点P ,Q 关于直线1l ,2l 的对称点’P 和’Q ,连结’’Q P 与直线1l ,2l 的交点为M ,N ,()’’最小值四边形Q P PQ C PQMN +=例1.(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点(1,1)A ,(3,5)B ,在x 轴上的点C ,使得AC BC +最小,则点C 的横坐标为_______.变式1.(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等边ABC D 的边长为4,点E 是AC 边的中点,点P 是ABCD 的中线AD 上的动点,则EP CP +的最小值是_____.例2.(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0,1A ,()4,2B ,PQ 是x 轴上的一条动线段,且1PQ =,当AP PQ QB ++取最小值时,点Q 坐标为______.变式2.(2022·成都市·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4AB =,12BC =,60ABC ∠=°,点E 、F 是AD 边上的动点,且2EF =,则四边形BEFC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例3.(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点B(4,12),试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大,求P点坐标为_________.变式3.(2022·河南南阳·一模)如图,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6,∠BCD=15°,P为直线CD上的动点,则|PA-PB|的最大值为____.例4.(2022·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AOB的大小为α,P是∠AOB内部的一个定点,且OP=4,点E、F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若△PEF周长的最小值等于4,则α=()A.30°B.45°C.60°D.90°变式4.(2022·安徽·合肥市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30°,P(5,0),在OB 上找一点M,在OA上找一点N,使△PMN周长最小,则此时△PMN的周长为___.例5.(2022·湖北武汉市·八年级期末)如图,点A在y轴上,G、B两点在x轴上,且G(﹣3,0),B(﹣2,0),HC与GB关于y轴对称,∠GAH=60°,P、Q分别是AG、AH上的动点,则BP+PQ+CQ的最小值是( )A .6B .7C .8D .9变式5.(2022·湖北黄冈·八年级期末)已知,如图,30AOB ∠=°,点M ,N 分别是边OA ,OB 上的定点,点P ,Q 分别是边OB ,OA 上的动点,记MPQ a ∠=,PQN b ∠=,当MP PQ QN ++最小时,则b a -=______.模型2:瓜豆原理 (动点轨迹)【解题技巧】1)动点轨迹为直线时,利用“垂线段最短”求最值。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阶段拔尖专训6 全等三角形难点模型归类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阶段拔尖专训6 全等三角形难点模型归类

1
2
3
阶段拔尖专训
【证明】∵ BD ⊥直线 m , CE ⊥直线 m ,
∴∠ BDA =∠ CEA =90°.∴∠ BAD +∠ ABD =90°.
∵∠ BAC =90°,∴∠ BAD +∠ CAE =90°.
∴∠ CAE =∠ ABD . 在△ ADB 和△ CEA 中,
∵∠ ABD =∠ CAE ,∠ BDA =∠ AEC , AB = AC ,
=∠ BAC =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 DE =
BD + C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
成立,请说明理由.
1
2
3
阶段拔尖专训
【解】成立.证明如下:∵∠ BDA =∠ BAC =α,
∴∠ ABD +∠ BAD =∠ BAD +∠ CAE =180°-α.
∴∠ CAE =∠ ABD . 在△ ADB 和△ CEA 中,∵∠ ABD
∴△ ABD ≌△ CAE (AAS).∴ AE = BD , AD = CE .
∴ DE = AE + AD = BD + CE .
1
2
3
阶段拔尖专训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 ABC 中, AB = AC ,
D , A , E 三点都在直线 m 上,并且有∠ BDA =∠ AEC
1
2
3
阶段拔尖专训
(2)当直线 AE 处于如图②的位置时,则 BD , DE , CE 有
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1
2
3
阶段拔尖专训
【解】 BD = DE - CE . 理由如下:同(1)可得△ ABD
≌△ CAE (AAS).∴ AD = CE , BD = AE .

高中数学_解三角形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解三角形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学分析】解三角形一章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也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他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很多测量问题,如:在航行途中测出海上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在水平飞行中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测量海上航行的轮船航速和航向等。

本章知识的介绍将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分析】解三角形一章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1.正弦、余弦定理的证明,体现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体会联系发展等辩证观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通过两个定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实践活动,从时间问题提取数学模型,经历发展和创造过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发展学生“做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在本章中,学生应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认识到运用它们可以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本章的中心内容是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内容安排1、课时安排本章教学约需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约2课时2.2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约1课时2.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约2课时本章复习约1课时2、知识结构3、主要内容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揭示了关于一般三角形中的重要边角关系,它们是解三角形的两个重要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三 以构建函数模型、解三角形、动点轨迹为背景的实际问题难点突破强化训练1. 【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如图,OA 是南北方向的一条公路,OB是北偏东045方向的一条公路,某风景区的一段边界为曲线C .为方便游客光,拟过曲线C 上的某点分别修建与公路OA ,OB 垂直的两条道路PN PM ,,且PN PM ,的造价分别为5万元/百米,40万元/百米,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 ,则曲线符合函数)91(242≤≤+=x xx y 模型,设x PM =,修建两条道路PN PM ,的总造价为)(x f 万元,题中所涉及的长度单位均为百米.(1)求)(x f 解析式;(2)当x 为多少时,总造价)(x f 最低?并求出最低造价.【答案】(1)()22432()540519f x x x x xx ⎛⎫=+⋅=+ ⎪⎝⎭≤≤(2)当4x =时,总造价最低,最低造价为30万元 【解析】令()0f x '=,得4x =,列表如下:所以当4x =时,函数()f x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32454304f ⎛⎫=+= ⎪⎝⎭.……13分 答:(1)两条道路PM ,PN 总造价()f x 为232()5f x x x ⎛⎫=+⎪⎝⎭()19x ≤≤; (2)当4x =时,总造价最低,最低造价为30万元. ……………………14分(注:利用三次均值不等式223232()5553022x x f x x x x ⎛⎫⎛⎫=+=++⨯= ⎪ ⎪⎝⎭⎝⎭≥, 当且仅当23222x x x ==,即4x =时等号成立,照样给分.)2. 【2016届高三江苏省清江中学数学模拟试卷】(15分)在一个六角形体育馆的一角MAN 内,用长为a的围栏设置一个运动器材存储区域(如图所示),已知0120A ∠=,B 是墙角线AM 上的一点,C 是墙角线AN 上的一点.(1)若20BC a ==,求存储区域面积的最大值;(2)若10AB AC ==,在折线MBCN 内选一点D ,使20BD DC +=,求四边形存储区域DBAC 的最大面积.【答案】(1;(2)最大面积为. 【解析】3. 【江苏歌风中学(如皋办学)高三数学九月月考】如图,某市新体育公园的中心广场平面图如图所示,在y 轴左侧的观光道曲线段是函数sin()(0,0,0)y A x A ωϕωϕπ=+>><<,[4,0]x ∈-时的图象且最高点B (-1,4),在y 轴右侧的曲线段是以CO 为直径的半圆弧. ⑴试确定A ,ω和ϕ的值;⑵现要在右侧的半圆中修建一条步行道CDO (单位:米),在点C 与半圆弧上的一点D 之间设计为直线段(造价为2万元/米),从D 到点O 之间设计为沿半圆弧的弧形(造价为1万元/米).设DCO θ∠=(弧度),试用θ来表示修建步行道的造价预算,并求造价预算的最大值?(注:只考虑步行道的长度,不考虑步行道的宽度)【答案】(1)24,,63A ππωϕ===;(2)造价()g θθ=+,(0,)2πθ∈,()g θ在6πθ=时取极大值,也即造价预算最大值为(6)万元.【解析】4.【镇江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某工业园区是半径为10km的圆形区域,离园区中心O点5km处有一中转站P,现准备在园区内修建一条笔直公路AB经过中转站,公路AB把园区分成两个区域.(1) 设中心O 对公路AB 的视角为α,求α的最小值,并求较小区域面积的最小值;(2) 为方便交通,准备过中转站P 在园区内再修建一条与AB 垂直的笔直公路CD ,求两条公路长度和的最小值.(第17题图)【答案】(1)α的最小值为2π3,较小区域面积的最小值是50⎝ ⎛⎭⎪⎫2π3-32km 2.;(2)20+10 3 km . 【解析】答:视角的最小值为2π3,较小区域面积的最小值是50⎝ ⎛⎭⎪⎫2π3-32km 2.(9分)(图1)5.【泰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个玩具盘由一个直径为2米的半圆O和一个矩形ABCD构成,1AB=米,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出发以v5的速度沿半圆O轨道滚到某点E处后,经弹射器以6v 的速度沿与点E切线垂直的方向弹射到落袋区BC内,落点记为F.设AOEθ∠=弧度,小球从A 到F所需时间为T.(1)试将T表示为θ的函数()Tθ,并写出定义域;(2)求时间T最短时cosθ的值.【答案】(1)11()56sin6Tv v vθθθ=++,[,]44θ∈π3π(2)2cos3θ=【解析】(2)11()56sin 6T vv vθθθ=++,22221cos 6sin 5cos (2cos 3)(3cos 2)()56sin 30sin 30sin T v v v v θθθθθθθθθ-+-'=-==-,…………9分 记02cos 3θ=,0[,]44θ∈π3π, 故当2cos 3θ=时,时间T 最短. …………14分6.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数学月考试卷】(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①,一条宽为1km 的两平行河岸有村庄A 和供电站C ,村庄B 与A 、C 的直线距离都是2km ,BC 与河岸垂直,垂足为D .现要修建电缆,从供电站C 向村庄A 、B 供电.修建地下电缆、水下电缆的费用分别是2万元/km 、4万元/km .(1)已知村庄A 与B 原来铺设有旧电缆,但旧电缆需要改造,改造费用是0.5万元/km .现决定利用此段旧电缆修建供电线路,并要求水下电缆长度最短,试求该方案总施工费用的最小值.(2)如图②,点E 在线段AD 上,且铺设电缆的线路为CE 、EA 、EB .若∠DCE =θ(0≤θ≤ π3),试用θ表示出总施工费用y (万元)的解析式,并求y 的最小值.【答案】(1)5+ 3 (万元);(2)y =2×3-sin θcos θ+23;最小值为(42+23)万元.【解析】7.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地图上有一竖直放置的圆形标志物,圆心为C ,与地面的接触点为G.与圆形标志物在同一平面内的地面上点P 处有一个观测点,且PG=50m.在观测点正前方10m 处(即PD=10m )有一个高位10m (即ED=10m )的广告牌遮住了视线,因此在观测点所能看到的圆形标志的最大部分即为图中从A 到F 的圆弧.(1)若圆形标志物半径为25m ,以PG 所在直线为X 轴,G 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圆C 和直线PF 的方程;(2)若在点P 处观测该圆形标志的最大视角(即APF )的正切值为3941,求该圆形标志物的半径.【答案】(1)22225)25(:=-+y x C ,020034=+-y x (2)40=r【解析】所以直线PF 方程:)50(940+=x y ,即02000940=+-y x . 因为直线PF 与圆C 相切,所以r r =+-81160020009, .......................................13分化简得050004522=-+r r ,即0)40)(1252(=-+r r .故40=r . .......................................................16分8. 【苏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本小题满分14分)图1是一段半圆柱形水渠的直观图,其横断面如图2所示,其中C 为半圆弧ACB 的中点,渠宽AB 为2米.(1)当渠中水深CD 为0.4米时,求水面的宽度;(2)若把这条水渠改挖(不准填土)成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水渠,且使渠的底面与地面平行,则当改挖后的水渠底宽为多少时,所挖出的土量最少?【答案】(1)宽为1.6米.(2 【解析】和y =0得交点坐标,求出对应等腰梯形的面积2sin cos S θθ+=,再根据导数求其最小值试题解析:(1)以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 ,因为AB =2米,所以半圆的半径为1米,则半圆的方程为221(11,0)x y x y +=-≤≤≤. ………………………3分 M NP F E yx ODC B A 因为水深CD =0.4米,所以OD=0.6米,在Rt △ODM 中,0.8DM ===(米). ………………………5分所以MN =2DM =1.6米,故沟中水面宽为1.6米.………………………6分此时1sin()6cos()6CFπ+-==π- ……………14分9.【宿迁市2015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数学试题17.】如图是一个半圆形湖面景点的平面示意图.已知AB为直径,且2AB =km,O 为圆心,C 为圆周上靠近A 的一点,D 为圆周上靠近B 的一点,且CD ∥AB . 现在准备从A 经过C 到D 建造一条观光路线,其中A 到C 是圆弧 AC ,C 到D 是线段CD .设rad AOC x ∠=,观光路线总长为km 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该函数的定义域;(2)求观光路线总长的最大值.【答案】(1))2,0(,cos 2π∈+=x x x y ;(2)36+π.【解析】10. 【2015高考上海,理20】如图,A ,B ,C 三地有直道相通,5AB =千米,C 3A =千米,C 4B =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 地出发匀速前往B 地,经过t 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 t (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 ,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C A B ,速度为8千米/小时.乙到达B 地后原地等待.设1t t =时乙到达C 地.(1)求1t 与()1f t 的值;(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11t t ≤≤时,求()f t 的表达式,并判断()f t 在[]1,1t 上得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答案】(1)138t =,()1f t =2)⎪⎪⎩⎪⎪⎨⎧≤<-≤≤+-=187,558783,184225)(2t t t t t t f ,不超过3. 【解析】因为()f t 在37,88⎡⎤⎢⎥⎣⎦上的最大值是38f ⎛⎫= ⎪⎝⎭,()f t 在7,18⎡⎤⎢⎥⎣⎦上的最大值是7588f ⎛⎫= ⎪⎝⎭,所以()f t 在3,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