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三次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洼”、“咫”、“拯”,会写12个生字。
能理解“浅水洼”、“近在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3、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关于与“非典”搏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听鱼说话》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故事吗?(琼儿为了救小鱼,假装听懂鱼儿说话。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救鱼”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学习第3课《这条小鱼在乎》吧!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6、通过读课文,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呢?(疏通归纳: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 师: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A、“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章节一:回顾与导入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复习。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章节二: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包括汉字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2. 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书写和解释。
2. 学生通过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章节三:课文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章节四: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完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章节五: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对应评价的就是书面表达学习活动。
任务
评价
要素
评价指标
自评
互评
师评
任务一:
小精灵来了
会积累
1.能发现文中生动的语言,并能够1、首先“说说我认识的可爱小精灵”,让学生来说说自己读过的童话中的小精灵与他们的故事,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青铜级
青铜级
青铜级
2接着“想想这些小精灵的故事”,以“我来编童话”中的“国王、黄昏、啄木鸟”等词语为话题,展开丰富的想象,一起来说说“小精灵的故事”。
在习作方面,从第一单元“体会习作的乐趣”的习作要素,到本单元的“创编童话故事”的习作要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习作方法,并能够将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习作中来。不仅如此,在阅读要素的学习加持下,学生也掌握了一些修辞手法并清晰的表达出来。
课
标
要
求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审视教材单元,精准定位任务群是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设置了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将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列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相关联的核心要求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主题内容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发言记录一、单元整体分析1.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3.研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研究古诗的兴趣。
中心发言人多彩的秋天主持人地点四楼会议室单元目标4.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5.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6.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7.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8.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秋天是美丽的季候,秋天是丰收的季候;秋天给人们带来美的感触感染,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本组由四篇课文组成。
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单元教材分析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述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课本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教学重点:1、用通俗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相识词句的意义。
单元重难点教学难点:1.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2.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我班绝大多半孩子能较主动地去进修,把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养成了比较好的研究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研究态度不够端正,研究意学情份析识、进修气比较差。
新学期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教育力度,开展各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我的好朋友》的内容及含义。
2. 认读生字词并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的意义和重要词汇。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 课件:包含课文、图片、互动活动等的电子课件。
3. 报纸和剪刀:用于活动设计。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让学生做简单的身体活动,以准备开始上课。
2. 导入新课(10分钟)-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课的主题:我的好朋友。
3. 新课呈现(1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我的好朋友》,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解释其意义。
- 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4. 合作活动(20分钟)- 分小组,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表演。
- 提供报纸和剪刀,让学生制作角色面具和道具,增加互动性。
-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和评价。
5. 小结复(10分钟)- 对本课研究内容进行小结,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并默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课文《我的好朋友》的内容和含义。
通过课堂中的合作活动,学生得到了较好的语言输出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和活动设计。
同时,可以通过引入更多互动元素和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范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写作技巧的培养和练习。
词汇和语法的巩固和扩展。
听力材料的理解和口语表达练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使用教学挂图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和难点。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和解决问题。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写作技巧。
第四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和视频材料,增加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机会。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学习目标知识1.认识40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能力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能给习作加题目。
素养: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 .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单元评价标准创设的学习情境营造有趣的情境。
我们整个单元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大情境来统整,我们带着孩子们去穿梭想象之门、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抵达一个又一个的童话秘境,我们还设计了阅读小侦探,带着他们一起去探索。
这个情境是: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穿过想象的门,我们抵达了很多童话秘境。
我们穿梭到丹麦一处寒冷的墙角;我们抵达一个有趣的童话森林,去看他们对于森林好公民的评选;我们抵达种子的生命历程,去看它是怎么一点点变化的;我们去牛肚子里发现红头和青头是怎样在生死关头互帮互助的;最后我们到达童话小屋,去撷取更多的闪亮的、童话明珠来装扮它,我们还在很多自由想象中创编了一个又有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所以整个情境符合我们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规律,它源于我们语言文字的一种真实需求,去解决学习童话、创编童话的真实问题,就想方设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时学习任务任务一我来读童话1. 单元导读课,快乐读书吧2.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任务二:我来讲童话1. 学习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2.交流:我眼中的童话。
任务三:我来编童话1. 学习语文园地,编汉字童话小故事。
2. 习作指导:我来编童话1.。
学习内容与资源1激发阅读兴趣,对于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并持续不断地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吸引学生阅读童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备课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备课课时教案课题:3 爬天都峰第 1 课时备课人:文革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批注、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爬山前“我”的心理变化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2制作教学课件。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8 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 8 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44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涵。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52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 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 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 “境、 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 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朦胧:月光不明亮。 白羽箭:古代兵器,杆末端有白色羽毛。 疾风:猛烈的风。 石棱:石头的棱角,是石头最坚硬的地方。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5、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 “射虎” 的含义是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6、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题——第三题 课时目标:
41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 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 、 2、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齐读“施”“剩”“缘”3 个字。 、 、 (2)从笔顺规则来看,它们的规则是什么? (3)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 3、练习 按笔顺规则,书空这三个字的笔顺。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 )出示卡片: “专”指名读。 (2)从字形结构上看, “专”是什么结构的字?你能说出这个 字的部首吗? (3)师生按笔顺数笔画。 (4)学生把字典翻到“难检字笔画索引” ,按笔画找到该字。 再按后面所标注的页码,翻到字典正文部分,找到该字。 3、练习 学生根据以上方法,自行完成书上的填空。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行填写。 (2)学生汇报所填。 (3)集体讨论,确定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编号: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习 2
主 备 人:王绪华 备课时间:2007 年 3 月 5 日 教学目标: 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 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 、 2、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4、照样子改写句子。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 8 个成语。 7、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8、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 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 、 2、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3、熟记 8 个成语。 教学难点: 1、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 2、照样子修改病句。 3、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字典、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51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编号:25
8李 广 射 虎
主 备 人:王绪华 备课时间:2007 年 3 月 12 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 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 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朗读内容,了解大意。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进程:
48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一、导入新课 1、 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 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 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 (2) 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 齐读词语。 (4)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三、读讲第 1 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 3、 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指导写字。
50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 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指名读第 8 自然段,引读第 9 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 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 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 、 “干干净净”等词语。 板书设计: 7 菩 萨 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 跑 返回 流泪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编号:22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2、要求学生能正确、合理地提出建议。 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1)把教室桌椅如书上插图拼成八个小组,学生按小组围坐。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写有: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 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3、指导 (1)启发谈话:这个星期六,我们班将组织一次春游,大家 高不高兴?你们想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 意哪些问题? (2)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 要求人人参与。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课后, 每人写一份《关于春游的建议》 。 4、练习。 (1)每人在小组里练讲。 (2)代表发言。
42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编号:2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四题——第六题 课时目标: 1、照样子改写句子。 2、指导学生学会修改病句的方法。 3、熟记成语并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齐读例句。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 (2)有什么不同呢? (3)教师小结:在文章中,有些句子如果改变词序,则意思 会随之改变,而有些句子即使改变词序,基本意思也不会改变。 3、练习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其余同学在书上填写。 4、反馈 及时纠正黑板上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齐读例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2)指名读第一句,讨论:李明是我们学习的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讨论:谁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了? (4)指名读第三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3、练习 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修改病句,其余同学自行在书上修改。 4、反馈 教师巡视, 有错误及时纠正。 全班同学反复练读修改好的句子。
47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编号:23
7菩 萨 兵
主 备 人:王绪华 备课时间:2007 年 3 月 12 日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3、 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 、 的情景。 4、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 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能用“热火朝天” “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 、 的情景。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 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49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编号:24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热火朝天” “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 、 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 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进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第 2~5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2~5 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 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 5 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 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 6、7 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 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 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 民的。 5、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 8、9 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