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集体备课记录

合集下载

01三年级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01三年级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茶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向命运挑战〔初议稿〕教学目的:1、根本读懂课文,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获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播放?命运?交响曲。

〔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局部。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答复,老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

〔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

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展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鼓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将课题板书完好?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

〔读出坚决,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仰,更惊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搜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展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

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展挑战?〔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③分别请同学读〔4—6〕〔7〕自然段,考虑:这几段分别讲的是什么?〔4—6自然段〕霍金向命运挑战,他还活着;〔7〕霍金向命运挑战,不断创造。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一》哎呀呀,咱们三年级语文老师聚在一起搞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啦,那场面可热闹啦!一开头,王老师就兴冲冲地分享了她在教《古诗三首》时的小妙招。

她说:“教孩子们古诗,就得让他们先多读几遍,感受感受那韵味,然后再讲讲诗人的故事,这样他们就更感兴趣啦!”大家听了直点头。

李老师接着说:“我在教《燕子》那一课的时候,让孩子们去观察校园里的燕子,回来再写作文,效果特别好。

”大家都眼前一亮,觉得这主意太棒啦。

张老师也忍不住啦,她说:“教《守株待兔》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他们可积极了,一下子就明白了故事的道理。

”这时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啦。

有的老师说要多让孩子们读书,积累好词好句;有的老师说要注重写作训练,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二》嘿,今天咱们三年级语文老师又凑一块儿搞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啦!一开始,刘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说:“我发现孩子们在理解词语意思这块有点吃力,大家有啥好办法不?”孙老师马上接话:“我觉得可以多结合生活实际,给他们举例子,这样更容易懂。

”周老师也分享了她的经验:“在教《赵州桥》的时候,我让孩子们画了赵州桥的样子,一下子就清楚了它的结构。

”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有趣又有效。

吴老师笑着说:“教《花钟》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做了个小实验,观察不同时间花的开放,他们可兴奋啦!”这时候,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怎么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有的说要推荐有趣的书,有的说要开展读书比赛。

郑老师认真地说:“咱们还得注意培养孩子们的书写习惯,字写好了也很重要。

”大家纷纷点头。

三年级语文(上)集体备课记录

三年级语文(上)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记载三年级语文学科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8.30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教材目标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日期: 2015.9.3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期: 2015.9.17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9.24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三单元教材研讨过程及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是根据思想内容选编课文的。

三篇课文,《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都是童话故事。

教育学生,遇事要自己独立思考;要敢于为群众除恶。

二、单元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从文章中受到思想的熏陶。

4、学会复述课文。

5、作文时,能先观察书上的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教学设想:顾艳菁:8、《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讲的是有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分别到沙漠和湖泊里去,结果都死了。

寓意,可以是多元的:种子只能在泥土里生长;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听老人的话。

课文的语言很美,我觉得要抓好字、词、句的教学,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学生学完全文后,可以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章节一:回顾与导入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复习。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章节二: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包括汉字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2. 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书写和解释。

2. 学生通过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章节三:课文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章节四: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完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章节五: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人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本(最新整理)

人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本(最新整理)

辛寨镇中心小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4.9.1中心发言人李俊华主持人李俊华主题内容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地点四楼会议室参加人员李俊华张秋香纪经营中心发言人发言记录一、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

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

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单元教学建议参与性是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因素,参与其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主人,是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三年级上册教材在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在学习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后,以学生的口吻自主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1、辅导差生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2、辅导中等生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3、辅导优等生内容:阅读能力方面和写话的训练。
(三)、辅导方法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
重点帮助的学生名单
5课件出示句子,同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比较,体会不同的句式的表达效果。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
2、解决问题: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4、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观察的习惯,启发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做生活的有心人。
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主题内容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发言记录一、单元整体分析1.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3.研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研究古诗的兴趣。

中心发言人多彩的秋天主持人地点四楼会议室单元目标4.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5.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6.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7.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8.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秋天是美丽的季候,秋天是丰收的季候;秋天给人们带来美的感触感染,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本组由四篇课文组成。

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单元教材分析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述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课本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教学重点:1、用通俗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相识词句的意义。

单元重难点教学难点:1.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2.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我班绝大多半孩子能较主动地去进修,把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养成了比较好的研究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研究态度不够端正,研究意学情份析识、进修气比较差。

新学期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教育力度,开展各种。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0201001215909)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0201001215909)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文说具体.)
学生交流: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指名读句子)
师: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远)
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太阳的远呢?
生:1.5亿3500年二十几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几个具体的数字就让我们知道太阳的远的特点.老师也想来介绍一下太阳远的特点;请看老师是这样介绍的.(出示句子)师读:其实;太阳离我们有很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很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
师:这两句话哪一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生:……
师: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使我们对太阳的远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作者除了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还有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呢?
(步行要3500年;坐飞机要二十几年;作者把坐飞机和步行进行
比较;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比较说明;使我们对太阳的远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读这段话要注意语气的轻重;把说明太阳远的数字读得重一些;强调太阳的远• 生读
小结:用数字说明事物;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准确的;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段话作者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太阳远的特点写具体•
古时候;人们对太阳的认识并不全面;于是产生了许多关于太阳的神话和传说;后羿射日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传说可信吗?为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记载三年级语文学科十河镇中心小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7.8.30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王欢欢出席:李现民、王影、孙艳、主题:教材目标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7.9.3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孙艳出席:王欢欢、李先民、王影、主题: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7.9.17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王影出席:王欢欢、李现民、孙艳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5.9.24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三单元教材研讨过程及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是根据思想内容选编课文的。

三篇课文,《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都是童话故事。

教育学生,遇事要自己独立思考;要敢于为群众除恶。

二、单元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从文章中受到思想的熏陶。

4、学会复述课文。

5、作文时,能先观察书上的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教学设想:顾艳菁:8、《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讲的是有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分别到沙漠和湖泊里去,结果都死了。

寓意,可以是多元的:种子只能在泥土里生长;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听老人的话。

课文的语言很美,我觉得要抓好字、词、句的教学,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学生学完全文后,可以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

方珏:9、《三袋麦子》课文也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猪、小牛和小猴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一袋麦子后,各人有各人的处理方法,结果完全不同。

故事分为两段。

第一段:过年前,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礼物,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二段:一年后,土地爷爷回访了他们。

土地爷爷夸赞小猴“真聪明!真能干!”寓意,应该是不能只顾眼前,要想到以后的生活。

小牛和小猴都是对的,但小猴做得更好。

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土地爷爷回访小猪、小牛和小猴时,所表达出来的态度。

这篇文章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以突破难点。

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二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三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比完之后,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先小组内演练,再选几组好的上台表演。

这样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

当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你,你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唐艳:10、《哪吒闹海》这是一篇神话故事。

讲的是小哪吒带着两件法宝,跳进了大海。

用乾坤圈打死了“夜叉”,又用混天绫使三太子显出了原形。

从而征服了东海龙王,让人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哪吒决心治服东海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第二段:一天,哪吒带着两件法宝,战胜了夜叉和龙王三太子。

第三段:东海龙王不敢胡作非为,人民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寓意是要申张正义,不畏强暴,为民除恶,但是又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可以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先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可以用语气,也可以用手势来加强朗读表现力,但一定要让听的人感受到龙王父子的“恶”和小哪吒的“勇”。

通过朗读,学生不难感悟出“闹”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归纳说说哪吒闹海的原因,则是水到渠成。

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可以又设置悬念;小哪吒又是怎样闹的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圈画出关键词语,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哪吒闹了几次?每次又是怎样闹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由学生自己评说。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描写哪吒机敏、果断的一系列词语要读出气势来。

这样安排,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感悟。

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胡作非为”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弄清哪吒闹海是为了惩治恶人,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进一步感悟哪吒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最后练习复述课文,要求学生复述得有条理,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

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全面内化课文中规范语言,从而达到“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的要求。

课后可组织讲故事的比赛。

我建议还可以补充阅读一篇听了老人的话,取得成功的寓言故事,与前面两篇故事组成一个整体。

顾艳菁:习作3这次习作是指导学生简单地描写景物,具体地写一写动物。

书上有一幅景物图,画有天空、树林、小河,是黑白色的。

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观察插图,按照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练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然后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画后,让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

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

让学生明白仅写一下小动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

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好词好句。

练习3学用字词句结合生活实践学习词和句。

(1)学会区别近义词,能用拆词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既要懂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又要渗透词语的搭配。

(3)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读读背背8个成语都是有动物构成的,有很强的趣味性。

可以先用拆词的方法,理解成语字面的意思,再理解内含的意思。

也可让学生寻找同类的成语。

《晨牧》题目的意思,也可用拆词法理解。

是怎样的早晨呢?“雾浓,似云烟。

”人前面的鸭子,都看不见。

是谁去放牧?一个农家的小孩。

他是怎么在早晨去放牧的?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8、《蒲公英》2课时9、《三袋麦子》2课时10、《哪吒闹海》2课时习作3 2课时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5.10.8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四单元教材研讨过程及主要内容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方珏)本单元由《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和练习4组成。

《第八次》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

《练习4》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二、单元教学目标(缪毓宏)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⒉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建议”、如果……就……”、“果然”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5、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顾艳菁)1、学会本单元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3、对照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小作者在山坡上看见哪些景物,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注意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

初步感知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会留心观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方法:(唐艳)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练习法朗读法故事法五、课时安排:(唐艳)《第八次》3课时《卧薪尝胆》3课时《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3课时习作4 2课时练习4 3课时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5.10.22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学习文章《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三个要诀》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5.11.5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唐艳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五单元教材研讨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5.11.19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方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六单元教学研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