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ppt

合集下载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二第2课时练习十五教学课件苏教版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二第2课时练习十五教学课件苏教版
巩固练习
1.阳阳调查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结 果如下:
巩固练习
1.阳阳调查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结果如下:
512 54 66 68 86 113 125 175 18 20 26 33 36 42 169 20 25 23 24 37 40 168 16 21 19 29 40 43
45×6×3-512=298(人)
巩固练习
2.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 再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巩固练习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01×35
=(1+0.01)×35
=1×35+0.01×35
=35+0.35
=35.35
0.76×4.9+4.9×0.24 =(0.76+0.24)×4.9 =4.9
从统计表中,你还能 知道什么?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巩固练习
5.你了解自己班男、女生的身高情况吗?调查并记 录全班同学的身高(取整厘米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2)全班同学中,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你 的身高在全班男生或女生中处于什么位置?
巩固练习
1.
(1)东山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哪个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多? 哪个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少?
六年级最多,一年级最少
巩固练习
1.
(2)如果三年级每个班都有45人,三年级学生中有多少人
不会游泳?
45×3-68=67(人)
巩固练习
1.
(3)如果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不超过45人,这个学校最 多有多少人不会游泳?
2.4×0.25 =2.4×0.5×0.5 =1.2×0.5 =0.6
巩固练习
4.小力通过查阅资料,将中国与世界主要动物类群的物种 数目制成了下面的统计表。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条形统计图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条形统计图西师大版
5 0 2002/1/5
图表标题
2002/1/6
2002/1/7 系列 1 系列 2
2002/1/8
2002/1/9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
说你的收获?你还有什么 想知道的吗?
猜一猜
A.一年气温变化 情况 B.1-5年级全国小学生近视情况 C.近几年书信邮递情况
祝愿你们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多 烦恼的事情越来越少
天数(天) 10 12
8
30
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14
12
12
10
10
8 8
6
4 2
0 优

轻度污染
空气质量状况
条形统计图的组成
纵轴
标题 数据
横轴
单位长度
统计对象
直条
条形统计图由标题、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直条、数据、 统计的对象等组成,用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科目
还有
小学六年级各班参加校合唱团人数统计图
30 单位:人
25
24
20
18
男生 女生
20 17
15
10
8
6
7
6
5
0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图表标题
类别4
类别3
类别2
类别1
0
1
2
3
4
5
6
系列 3 系列 2 系列 1
销售额
9% 10%
23%
58%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35 30 25 20 15 10
多少厘米为一段呢?
活动要求: 1.四人为一个小组先讨如何分段; 2.分工合作,整理每段的结果; 3.最后把分段结果统计在题单上第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二)》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如计数、比较等。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通过绘制和观察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直尺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图中的信息。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人数)
成绩



频数分布表
人数(频数) 22
5
3
条形统计图
探究新知
6.3 数据的表示
(2)你能类比上一题,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 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成绩处 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成绩 68 72 75 78 79 80 81 82 83 人数(频数) 1 1 1 2 1 2 2 2 3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83
85 优
86
80 优
92
93 优
83
89 优
75
77 良
86
97 优
91
91 优
87
82 优
82
88 优
68
70 中
88
95 优
80
87 优
82
81 优
78
75 良
89
87 优
探究新知
6.3 数据的表示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
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6.3 数据的表示
6.3 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
导入新知
6.3 数据的表示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 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 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16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
课后反思
课题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将统计表转化为更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的大小情况选择每个单元格表示的数的大小。
2.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刻度来绘制条形统计图。
出示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将统计表转化为更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的大小情况选择每个单元格表示的数的大小。
2.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交流感悟(15分钟左右)
1.试画统计图。
(1)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的统计结果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喜欢牛奶的有6人,要涂几格?生:涂3格。
师:明明是6个人,为什么只涂3格呢?生:因为1格代表2个人。
师:怎么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1格表示2个人呢?生:在左边标上数。
师:从0开始,到这是几?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标数,写单位名称。
师:用红色标注0、2、4、6,喜欢牛奶的有6人,怎么涂?(指名回答。)
师:我们先找到2这个数所在的横线,对准牛奶这一列画一条线,线以下这部分就表示2人。(边说边将条形框描粗、涂色,并在上面标数6。)
教学准备
课件、坐标纸。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师:你最喜欢吃的一种早餐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课前老师做了调查,大家最喜欢吃的早餐是牛奶、豆浆或粥。(教师边说边在统计表中写名称。)
师:我根据大家的意愿做了统计表如下。(课件出示统计结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

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共20张PPT)

54 27
49 35
46 43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 年最少?
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 2010年最少。
探究新知
58 21
54 27
49 35
46 43
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 最大?哪年最小?
1980年差距最大, 2010年差距最小。
探究新知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像下面这 样画,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谢谢观看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和在乎自己 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 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 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 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 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 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 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 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 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 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7 第2课时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例题精练)

7 第2课时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例题精练)
7 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例题:为了美化和净化环境,四年级 4 个班教室内外 摆放了许多花,花的盆数统计如下表,请根据统计表 绘制条形统计图。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盆数 20 17 18 16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盆数 20 17 18 16
解答:四年级 4 个班教室内外摆放的花盆数量情况统计图
单位长度。
下面是朗朗读书社周一至周五科普书借阅情况统计 表,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本数 18 12 20 15 23 (1)哪一天科普书借阅的本数最多?哪一天科普书借阅 的本数最少?这两天相差多少? 周五 周二 23-12=11(本)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本数 18 12 20 15 23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本数 18 12 20 15 23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如:郎朗读书社周一至周五一共借阅多 少本科普书?
18+12+20+15+23=88(本)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纵轴表示盆数,1 格表示( 2 ) 盆;摆放的花的盆数最多的是( 一 )班,有( 20 )盆; 最少的是( 四 )班,有( 16 )盆;四年级 4 个班一共摆 放了( 71 )盆花。

心得: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 1.两个直条之间要留出空格。 2.相同格数代表的数量要相同。 3.画条形统计图的关键是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归纳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每格可 以代表1个单位,也可以代表( 2个单位 )。
2.复式统计表能把( 两 )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 ( 一张表上 ),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练
完成课本第101页第4题。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新知导引
观察上图,你能得出四(1)班参加跳远、跳高、赛跑和跳 绳的人数各是多少吗?条形图中每格能代表一个单位,也 能代表几个单位。哪种数据表示的方法更好呢?今天我 们就来探究一下吧!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合作探究
1.同桌交流例2中用哪个图表示统计结果比较合适? 为什么? 2.完成课本第97页的“做一做”。 (1)课本中的统计表是把北京市2012年8月份和9月份 的天气情况合并在一个表里,这种表叫做( 复式 ) 统计表,表头有( 三 )部分内容,分别是( 天气 )、 ( 天数 )、( 月份 )。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先独立完成统计表,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同桌分工合作,把统计表中8月和9月的数据分别用条形 图表示出来。 (4)9月与8月比较,天气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北京的天气有什 么特点?(小组讨论交流,并全班汇报补充)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3.下图是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统计表,根据统计 表画出条形图,提出一些问题并解决。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图中的每格也可以表 示2个单位,从而画出不同的条形图。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旧知回顾
学校举办运动会,四(1)班报名参加跳远、跳高、赛跑和跳 绳的人数统计图如下:
已知:参加赛跑的人数最多,跳高的人数最少,参加跳绳的人 数比跳远的多。请根据已知和统计图,填写各条形对应的项 目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