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预制圆孔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钢板剪力墙是一种由钢板和框架组成的结构体系,其通过钢板的面内受剪来抵抗水平地震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其抗震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
试验中,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试件尺寸和构造。
试件的尺寸应能够反映实际结构中的受力情况,同时也要考虑试验设备的加载能力。
在构造方面,包括钢板的厚度、框架的梁柱尺寸和连接方式等,都需要根据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形式进行设计。
加载方案是试验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常采用拟静力加载,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往复水平位移。
加载过程中,逐渐增加荷载的大小和位移的幅度,观察试件的变形、破坏模式以及滞回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钢板剪力墙表现出了独特的抗震性能特点。
首先,其初始刚度较大,能够在地震初期有效地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
随着荷载的增加,钢板逐渐进入屈服阶段,通过塑性变形耗散能量,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
观察试件的变形情况可以发现,钢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局部屈曲,但这种屈曲并不一定导致结构的立即破坏。
相反,屈曲后的钢板仍能够继续承担荷载,并与框架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钢板剪力墙的滞回曲线。
滞回曲线是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结构在反复加载过程中的荷载位移关系。
从滞回曲线可以看出,钢板剪力墙具有饱满的滞回环,这意味着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抗震韧性。
然而,试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钢板与框架的连接部位可能会出现过早的破坏,从而影响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此外,钢板的厚度和框架的刚度匹配不当也可能导致结构的性能不理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优化钢板与框架的连接方式,采用更可靠的节点构造,增强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合理选择钢板的厚度和框架的刚度,使二者能够协同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钢板上设置加劲肋或者采用组合钢板剪力墙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耗能能力。
墙体抗震模型实验报告

墙体抗震模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墙体抗震模型,探究不同参数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为墙体设计和抗震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装置与材料:1. 墙体模型:采用标准砖块和模拟墙体结构搭建,尺寸为30cm×30cm×15cm,采用水泥砂浆粘合。
2. 地震模拟台:采用电机与振动台组成,可调节不同频率的地震激振,以模拟地震过程。
3. 传感器:使用加速度传感器,精确测量墙体振动情况。
4. 数据采集系统:使用计算机与数据采集设备连接,实时记录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
实验步骤:1. 搭建墙体模型: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标准砖块和水泥砂浆粘合搭建墙体模型,并确保模型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不同的参数,如墙体厚度、墙体材料、质量等。
3. 调节地震模拟台:根据实验参数,调节地震模拟台的频率,以模拟地震激振过程。
4. 进行振动实验:启动地震模拟台,开始进行振动实验。
记录墙体的振动情况,并实时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5. 数据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振动分析,比较不同参数下墙体的抗震性能,如变形、位移、共振频率等指标。
6. 结果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讨论不同参数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最优设计方案。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参数下墙体的抗震性能。
结果表明,墙体厚度与抗震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墙体厚度越大,抗震性能越好;墙体材料的强度也对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强度高的材料可以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墙体质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小,但过大的质量也会导致墙体的抗震性能下降。
结论:墙体抗震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墙体时,应考虑墙体厚度、材料强度和墙体质量等参数,以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施工成本和实际使用需求,寻找最优设计方案。
该实验为墙体设计和抗震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单排配筋带洞口剪力墙抗震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2. 2 延性性能分析
各试件的明显开裂位移 Uc、明显屈服位移 Uy、弹塑性最大位移 Ud、弹塑性位移角 θp、延性系数 μ 的实 测值见表 4.
表 4 各试件顶部位移及延性系数实测值 Table 4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op displacement and ductility coefficient
试件 SWD 正向加载 SWD 负向加载 SWW 正向加载 SWW 负向加载
Fc / kN 57. 66 55. 72 64. 53 61. 28
Fy / kN 188. 15 182. 89 153. 78 145. 43
Fu / kN 230. 88 227. 63 225. 67 215. 5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 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各试件的明显开裂荷载 Fc、明显屈服荷载 Fy、极限荷载 Fu 的实测值及其比值见表 3. 其中 μcu = Fc / Fu 为明显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μyu = Fy / Fu 为明显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
表 3 各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的实测值 Table3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racking load,yield load and ultimate load
2. 5 骨架曲线比较
各试件“水平荷载 F -水平位移 U”正、负两向加载骨架曲线比较见图 5. 从骨架曲线上看: 1) SWD 和 SWW 各自的正向承载力均略大于负向承载力,后期承载力负向比正向下降稍缓. 2) SWW 骨架曲线包含的面积较大,耗能能力强.
2. 6 耗能能力
滞回环所包含的面积综合反映了结构的耗能能力. 各试件均取一、三象限的骨架曲线所包含的面积 作为比较所用的耗能能力值. 各试件耗能见表 6.
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模拟

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模拟引言剪力墙结构作为抗震设计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模拟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探讨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实验测试实验测试是研究剪力墙结构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剪力墙结构的试件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测试,可以获取到结构在地震加载下的力学特性,为结构设计和抗震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试验设备和方法通常,在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中,可以使用振动台设备来模拟地震加载。
振动台设备可以模拟不同的地震波形和不同的地震强度,使试件处于地震荷载作用下,从而观测和记录结构的位移、应力和应变等参数。
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剪力墙结构的实验测试,可以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参数。
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可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同时,实验结果也可以用于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以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
数值模拟除了实验测试外,数值模拟也是研究剪力墙结构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考虑地震加载条件,可以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而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
建立有限元模型在进行数值模拟前,需要先建立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针对剪力墙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边界条件等,可以使用有限元软件,如ABAQUS等,建立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考虑地震加载条件在建立有限元模型后,需要考虑地震加载条件。
通过选择合适的地震波和地震强度,将这些加载条件施加到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上,从而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行为。
模拟结果与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响应,例如位移、应力和应变等。
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可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并进行后续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措施。
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模拟分析对于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竖向分布钢筋单排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表1
到 。 试件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 强 度 f cu 、 灌浆料立方体 抗压强度 f cu , m 实测值见表 3 。
钢筋强度实测值及屈服应变
钢筋 f y / MPa f u / MPa ε y / × 10 - 6 8 427. 4 626. 7 2 137 12 455. 4 608. 4 2 277 14 436. 5 640. 2 2 183 16 467. 1 639. 5 2 335 18 447. 7 606. 1 2 238
(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Key Lab of Urban Security and Disaster Engineering ,MOE ,Beijing 100124 ,China ; 2 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 ,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 3 Beijing Wanke Co. ,Ltd. ,Beijing 100125 ,China ) Abstract : To study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which the vertical distributed reinforcements indirect spliced with the connecting reinforcements ,quasi-static tests of three specimens were performed. The connecting reinforcements were arranged in a single row and its number was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the vertical reinforcement of the wall.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horizontal cracks and extended diagonal cracks are the main cracks of the wall. Wide horizontal crack runs through the interface between wall and base beam. All specimens fail in compression-bending mode. The ultimate drift ratio of all specimens is 1 /60. The current code formulas are suitable for calculat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re-cast shear walls. The stresses of the vertical reinforcements of pre-cast shear walls can be transferred effectively by indirect splicing of reinforcements. Keywords : pre-cast shear wall ; vertical distributed reinforcement ; connecting reinforcement ; indirect splicing ; quasi-static test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结构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承载能力强、刚度大、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地震区的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一种常用的抗震构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抗震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本文旨在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为相关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二、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1.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5个不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试验研究,其中包括了不同墙厚和不同配筋率的剪力墙。
试验材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335级别的钢筋。
2.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了静力加载试验方法,即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置于试验台上,通过加荷器施加恒定的水平力进行加载,测定其变形和承载力等参数。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单墙试验结果通过单墙试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剪切破坏和挤压破坏,其中剪切破坏发生在墙板周围,挤压破坏发生在墙板内部。
(2)剪力墙的承载力主要受到墙板的抗剪承载力和剪力墙纵向加劲筋的约束作用,其中抗剪承载力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剪力墙的承载力与墙板厚度、钢筋配筋率、纵向加劲筋的数量和间距等因素有关,其中墙板厚度和钢筋配筋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而纵向加劲筋数量和间距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2.组合墙试验结果通过组合墙试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组合墙的抗震性能优于单墙,主要原因是组合墙的竖向加劲筋可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刚度,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2)组合墙的墙板厚度、钢筋配筋率、纵向加劲筋数量和间距等因素对其抗震性能有明显影响,其中墙板厚度和钢筋配筋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刚度,而纵向加劲筋数量和间距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四、结论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优良,其承载力主要受到墙板的抗剪承载力和剪力墙纵向加劲筋的约束作用。
剪力墙在各类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性能验证

剪力墙在各类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性能验证剪力墙的作用和原理剪力墙是一种用于抵抗水平荷载和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结构体系。
它是由墙体和柱、梁等构件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能够通过承担侧向荷载来减小建筑结构的变形和振动,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剪力墙的作用是通过承担横向荷载来分担结构的侧向切向力,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变形,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具体而言,它可以通过剪切、压、拉等不同的荷载方式来抵抗地震引起的水平力,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较小的变形。
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验证方法剪力墙在各类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验证方法:1. 试验验证利用试验方法对剪力墙进行抗震性能验证是一种直观和可靠的方式。
试验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在现场进行。
通过加载不同的水平荷载,观察剪力墙的位移、变形和破坏情况,可以得到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参数和抗震性能等级。
2. 数值模拟验证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方法,通过建立剪力墙的数学模型,模拟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可以评估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离散元法等。
通过调整材料参数、几何形状等参数,可以对不同条件下的剪力墙进行模拟分析,并评估其抗震性能。
3. 理论推导和分析通过理论推导和分析的方法,可以从力学原理出发,推导出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和抗震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平衡方程、弹性力学理论等,分析剪力墙的受力情况、位移、变形等。
通过与设计规范、实测数据进行比对,可以验证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剪力墙在不同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性能验证剪力墙在不同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也是需要进行验证的。
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等,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可能有所差异。
以下是针对不同建筑结构类型的剪力墙抗震性能验证的一些关键点:1. 钢结构中的剪力墙在钢结构中,剪力墙通常由钢板、支撑结构和剪力墙本身组成。
钢结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
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引言剪力墙作为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抗震构件之一,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分担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为了确保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评估工作。
本文将介绍剪力墙抗震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一、剪力墙抗震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剪力墙抗震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水平地震荷载,模拟实际地震作用下剪力墙的受力情况,以评估其抗震性能。
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材料性能测试:对用于剪力墙构件的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的测定,以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剪力墙构件试验:制备剪力墙的小样件,并在地震模拟装置上进行试验,通过施加水平地震荷载,观测和记录剪力墙的变形、裂缝产生和承载力等参数。
3.结构试验:将多个剪力墙组成的结构进行试验,以模拟实际建筑物的受力情况,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评估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上述测试,可以获得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承载力、刚度、耗能能力等关键参数,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剪力墙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剪力墙抗震性能评估是通过对已有剪力墙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判断其是否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常用的剪力墙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包括:1.弹性分析方法:假设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呈现弹性行为,通过建立剪力墙的弹性模型,在考虑地震作用下进行分析,计算剪力墙的应变、应力和变形等参数,确定其抗震性能。
2.塑性分析方法:考虑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行为,将剪力墙建立为塑性模型,通过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进行分析,确定剪力墙的屈服强度、塑性铰发展位置、耗能能力等参数,评估其抗震性能。
3.基于试验数据的评估方法:利用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数据,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提出改善措施。
上述方法在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评估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第6期建 筑 结 构2010年6月单片预制圆孔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张微敬1, 孟 涛1, 钱稼茹2, 冯葆纯3, 赵丰东4, 李禄荣4(1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北京100124;2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5;4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0055)[摘要] 进行了4个设置现浇边缘构件的单片预制圆孔板剪力墙试件在轴压力和往复水平力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试件墙体与基础梁连接处开裂,边缘构件几乎沿全高出现水平裂缝,预制墙布满了斜裂缝,预制墙与边缘构件交界面开裂。
进一步分析可知,试件的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
试件名义屈服前,底截面竖向钢筋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各试件耗能能力接近,位移延性系数大于5,极限位移角大于1 100。
试件可等效为实墙,按现行规范计算其承载力。
试验结果表明,设置现浇边缘构件的预制圆孔板剪力墙可以作为房屋建筑的抗震结构构件。
[关键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剪力墙;现浇边缘构件;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Tests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ingle piec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hollow core shear wall specimensZhang Weijing 1,Meng Tao 1,Qian Jiaru 2,Feng Baochun 3,Zhao Fengdong 4,Li Lurong4(1The College of Archit.&Civil Eng.,Beijing Uni 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Chi na;2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3Beiji ng Institute of Archi tectural Design,Beijing 100045,China;4Center of Construction Science &Technology,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Housing and Urban Rural Develop ment,Beijing 100055,China)Abstract :Quasi static tests of four specimens of single piec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hollow core shear wall wi th cast in si tu boundary ele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 gate its seismic behavior.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horizontal cracks run through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base beam and appear along the overall height of the boundary elements.Diagonal cracks appear on the whole prefabricated wall and vertical cracks run through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boundary element and the prefabricated wall .The specimens fail in the mode of bending shear.Before the nominal yield,the st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vertical reinforcements at the bottom of the wall satisfies the plan assu mp tion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 ty of the four specimens is approx i mately the same.The displacement ductili ty is larger than 5and the ulti mate drift ratio is greater than 1 100.The hollow core shear wall specimen can be equalized to the solid wall and its load carrying capacity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current cod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hollow core shear walls with cast in situ boundary elemen ts are suited to resis t earthquakes for buildi ngs.Keywords :prefabricated concrete hollow core shear wall;cast in situ boundary element;seismic behavior;quasi static test*北京市科委项目(项目编号:D09050603800000)。
作者简介:张微敬,博士,副教授,Email:z hang w eijing@ 。
0 引言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剪力墙承重体系是一种新型的装配整体式住宅体系,该住宅体系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剪力墙(简称预制墙),楼板采用预制板加现浇叠合面层(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或现浇楼板)。
预制墙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
预制墙之间设置现浇竖缝,洞口两侧及纵横墙连接部位设置现浇边缘构件,每层设置圈梁,将预制墙在楼层平面内连接成整体;在每个圆孔内设置连接上下层预制墙的竖向钢筋,钢筋穿过圈梁,预制墙顶部和底部一定高度范围内用现浇混凝土填实,将上下层预制墙连接成整体。
预制混凝土圆孔板剪力墙是该承重体系的关键承重和抗震构件,国内外对其抗震性能尚无试验研究,文[1]对其在轴压力和单调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此外,文[2]对现浇圆孔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这里主要针对设置现浇边缘构件的单片预制墙在恒定竖向力和往复水平力作用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为这种新型装配整体式住宅建筑体系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试验概况1 1试件设计设计了4个试件,编号为:KW 1,KW 2,KW 3和KW 4。
试件由预制圆孔板剪力墙、墙两端的现浇边缘构件、顶部的现浇加载梁和底部的预制基础梁组成。
加载梁截面为250mm 250mm,基础梁截面为450mm 400mm(高 宽)。
预制墙高2600mm,截面宽850mm,厚160mm,有5个直径100mm 的圆孔,孔洞率为28 86%;配置双层钢筋网,竖向分布钢筋为6@130,水平分布钢筋两端300mm高度范围内为5@90,中间部分为5@200。
边缘构件横截面长200mm,配置8@100箍筋;KW 1和KW 2按强剪弱弯设计,其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分别为416和610;KW 3和KW 4按强弯弱剪设计,其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都是1216。
图1和2分别为试件立面图及KW 1配筋图。
图1 试件立面图图2 KW 1配筋图基础梁在预制墙的每个圆孔位置预留深20mm的圆形键槽,并预埋1根10钢筋,伸出基础梁顶面320mm,预制墙与基础梁之间用厚20mm的水泥砂浆找平,预制墙安装就位后,在底部高300mm的圆孔内浇筑混凝土。
预制墙顶部的每个圆孔内也配置1根10钢筋,伸入预制墙300mm,浇筑加载梁混凝土的同时,墙顶高300mm的圆孔内也浇筑混凝土。
边缘构件的位置也预留深20mm的键槽,其竖向钢筋上端伸入加载梁,下端与预埋在基础梁内的钢筋搭接。
预制墙两侧边各有8个6贴模钢筋,连接预制墙与边缘构件,承担预制墙与边缘构件之间的竖向剪力。
5,6,10和16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分别为670 2,624 5,336 9和365 2MPa。
试件KW 1~4预制墙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实测值分别为40 51, 50 20,50 20和47 75MPa,边缘构件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实测值分别为33 36,35 23,36 97和35 23MPa。
1 2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试验加载装置照片见图3,由反力架、反力梁、竖向千斤顶和水平千斤顶等组成。
竖向千斤顶与试件加载梁之间的钢梁将竖向荷载均匀分布给试件截面,竖向千斤顶可以随墙顶的水平位移而移动,使竖向力的作用线始终与地面垂直。
往复水平力由距基础顶面高度2725mm的拉压千斤顶施加。
试验时先施加竖向力,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然后施加往复水平力。
试件KW 1~KW 4施加的竖向力分别为580,390,390和195kN,约为9,6,6和3层普通住宅底层墙的轴压力值。
按边缘构件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实测值及不扣除圆孔面积计算,墙的轴压比试验值分别为0 084,0 056,0 056和0 028,换算成轴压比设计值分别为0 15,0 10,0 10和0 05。
水平力的加载制度相同:名义屈服前按力控制,每级荷载往复一次;名义屈服后按位移控制,每级位移往复两次;先加推力,为正向加载;后加拉力,为反向加载。
具体数值各试件不完全相同。
以KW 4为例,力控制的水平力为5,10,15和20kN,位移控制的水平位移为5,8 6,13,18, 23,30和36mm。
1 3测点布置主要量测了竖向力、水平力、位移和钢筋应变。
KW 1的位移测点及钢筋应变测点布置见图4,其他试件的测点布置与KW 1基本相同。
图中,D1~D3量测试件不同高度的水平位移,D4,D5量测边缘构件端部从基础梁抬起的高度(即与基础梁之间的裂缝宽度), S1~S8量测预制墙水平分布钢筋应变,Z1,Z2,Z8,Z9量测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应变,Z3~Z7量测预制墙圆孔内预埋钢筋的应变。
用I MP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记录试验数据,同时测绘裂缝分布。
图3 试验加载装置图4 KW 1测点布置图2 试验结果及分析2 1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试件KW 1~KW 4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相似。
当水平力约为100kN时,边缘构件根部出现水平裂缝;水平力为160~200kN、顶点位移为2 7~3 9mm时,边缘构件出现水平裂缝;水平力为210~250kN、顶点位移为4 8~5 8mm时,预制墙出现斜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