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霍乱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霍乱培训教学课件ppt

霍乱培训教学课件ppt
补液治疗
霍乱导致腹泻和呕吐会导致脱水,因此补液治疗是关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和电解质水平制 定相应的补液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
霍乱是由细菌引起的,因此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以杀死病菌。但是,抗生素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因 此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护理方法
饮食调整
在腹泻和呕吐期间,患者应该 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而是 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霍乱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特别是那些在高温高湿 环境下生长迅速的食品。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摄入污染的海鲜、鱼类、家禽、乳制 品等,以及使用污染的水源。
霍乱症状及后果
霍乱的症状包括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霍乱会导致严重的脱水、休克和死亡。即使及时治疗,也可能 导致慢性肾衰竭和其他长期并发症。
疫情传播途径分析
对霍乱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包括水源污染、食物中毒 、接触感染等,以便了解疫情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为切 断传播途径提供依据。
加强预防意识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公益广告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防止霍 乱菌污染食物,从源头上控制疫情。
公共卫生干预手段
未来展望
全球霍乱趋势预测 疫苗研发和应用前景
国际合作与交流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经验教训
霍乱疫情数据统计
对近年来的霍乱疫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包括感染人 数、死亡人数、流行地区等,以便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 和趋势。
疫情应对措施评估
对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应对措施进行评估,包括疫情预警 、防控措施、医疗救治等,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医学课件)霍 乱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霍 乱ppt演示课件

.
3
(三)与现代医学疾病的关系
1.真霍乱、副霍乱 2.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
4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与发病 1.病因
秽浊疫疠之邪

5
2.发病条件
• 炎热、潮湿的气候 • 脾胃受损 饮食不节:贪凉饮冷,暴饮暴食 • 饮食不洁:进腐馊变质
.
6
(二)病理变化
1.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较重。
2.疫疠秽浊,蕴于中焦,损伤脾胃,升降失常,清浊 相干为主要病理改变。 3.病理性质有寒热之异。 4.吐泻过度,损伤阴津,易致筋脉失养而拘急。 5. 阴损及阳,易致阴阳俱脱。 6.邪滞中焦,可致气机窒塞,上下不通,发为“干霍 乱”。 . 7
.
雄黄
火硝
金箔

15

4、亡阴证
【临床表现】吐泻并作不止,吐泻物如米泔水样,疲软无 力,目眶凹陷,指螺皱瘪,声嘶,面色苍白,心烦,口 渴引饮,呼吸短促,尿少尿闭,舌质干红,脉象细数。
辨证要点:吐泻不止,吐泻物如米泔水样,目眶凹陷,指
螺皱瘪,尿少尿闭,舌质干红。 【治法】益气养阴,救逆生津。 【方药】生脉散或大定风珠。 生脉散(见风温章)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发病季节:夏秋
2、证候特点: 3、接触史:
.
8
(二).鉴别诊断
• (1)呕吐: • (2)泄泻: • (3)痢疾:
.
9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真霍乱与类霍乱:
2.辨干霍乱与湿霍乱:
3.辨寒热真假:
4.辨津亏程度: 5辨亡阴亡阳:
. 10
(二).治则治法
霍乱
.
1

《传染病:霍乱》课件

《传染病:霍乱》课件
《传染病霍乱》PPT 课件
• 霍乱的概述 • 霍乱的影响 • 霍乱的预防和控制 • 霍乱的未来展望 • 结论
目录
01
霍乱的概述
霍乱的起源和传播
霍乱起源于印度,通过恒河的水 源传播。
霍乱弧菌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进 入人体,在小肠内繁殖,产生霍 乱毒素,引发剧烈腹泻和呕吐。
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能力强,但 怕热,在60度以上的水中可被
全球接种计划
通过全球合作和政府支持,推动疫苗的普及和接种,确保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人们都能获得保护。
全球卫生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和完善全球和地区的监测系统, 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施防止其 扩散。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最 佳实践,共同应对霍乱等传染病带来 的挑战。
杀死。
霍乱的病理和症状
霍乱导致剧烈腹泻和呕吐,严 重时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休克等症状。
霍乱弧菌感染后,人体免疫系 统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抗体, 与毒素结合,减轻毒素对身体 的损害。
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肠道黏膜充 血、水肿、糜烂和溃疡等。
霍乱的诊断与治疗
01
诊断霍乱主要依据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如 粪便培养和血清学检测 。
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严重的疾病症状
霍乱会导致严重的腹泻、呕吐、 脱水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 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并发症风险
霍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 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03
霍乱的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了解 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全球及我国霍乱疫情现状
全球疫情现状
目前,全球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感染霍乱,其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非洲和亚洲是霍乱的高发地区。
我国疫情现状
我国历史上曾多次爆发霍乱,但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防控措施的加强, 霍乱发病率已显著降低。然而,仍需保持警惕,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
易感人群与高危因素
泻吐期
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大便呈米泔水样或 洗肉水样,量多,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 感,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后。
脱水期
反应期(恢复期)
由于剧烈的呕吐与腹泻,体内水和电解质大 量丧失,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脱水纠正后,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逐渐恢 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01
02
03
粪便常规检查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采取 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
中医药在霍乱治疗中应用前景
中医药辅助治疗
在霍乱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可发挥辅助治疗作用。通过辨证施 治,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形式,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
预防保健作用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调理脾胃、增强免 疫力等方法,提高人群对霍乱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与急性胃肠炎鉴别
急性胃肠炎多有不洁饮食史,表现为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 状。
预后评估
治愈标准
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3 次阴性。
死亡原因
主要死于循环衰竭和急性 肾衰竭。
预防措施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改善 环境卫生条件,提高个人 卫生水平等是预防霍乱的 关键措施。
03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2024年度霍乱ppt课件

2024年度霍乱ppt课件

抗菌治疗
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能 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 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2024/3/24
12
预防措施及策略
01
02
03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菌者, 予以隔离和治疗。对密切 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 时发现和治疗续发病例。
2024/3/24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确保用水安全。改善卫 生设施,提高环境卫生水 平。
心律失常
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心 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颤 等。治疗时应积极纠正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同时给予抗心律失常
药物。
休克
严重脱水、酸中毒和感染可引起 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湿 冷、脉搏细速等。治疗时应迅速 补充血容量,给予升压药物和抗
休克治疗。
2024/3/24
17
患者心理干预与支持
作提供依据。
2024/3/24
提高公众认知
加强霍乱防治知识宣传,提高 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自我防护 能力。
强化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机构对霍乱患者的救 治能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 死率。
推进疫苗研发与应用
加大霍乱疫苗研发力度,提高 疫苗保护效果,扩大疫苗接种
覆盖面。
25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深入研究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
完善霍乱疫苗研究
进一步揭示霍乱弧菌的致病机理,为药物 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针对现有疫苗的不足,研发更加安全、有 效、便捷的霍乱疫苗。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应对气候变化对霍乱传播的影响
加强全球范围内的霍乱防控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霍乱疫情的挑战。
关注气候变化对霍乱传播的影响,制定适 应性策略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

《霍乱》ppt课件大纲

《霍乱》ppt课件大纲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其中轻型和隐性感染者在传播上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播途径
霍乱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 经口摄入传播,污染的鱼、虾等 水产品引起传播的作用尤为突出。
易感人群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但受 胃酸及免疫能力等个体因素影响, 感染后并非人人都发病。
流行特征
霍乱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生, 但在我国仍有明显的季节性, 7~10月为高发期。
特点
霍乱弧菌分为两个生物型,即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者的临床症状及 流行病学特征均相似,但后者传染力更强,已成为当前世界流行株。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定植于小 肠并繁殖,产生霍乱肠毒素,导致 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 断腹泻。
危险因素
卫生条件差、饮食不洁、饮用生水 或未煮熟的海鲜等是霍乱发病的危 险因素。
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跨学科合作和资源整合将在抗击霍乱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 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能力。
04
预防措施与控制手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方法论述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前、上厕所后以及处理动 物或动物排泄物后。
避免接触患者或带菌者
在霍乱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与疑似患者或带菌者接触,减少感染风 险。
注意饮食卫生
不食用不洁或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海鲜类产品,避免病从口入。
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介绍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

抗菌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早期、足量、全程使用抗菌药物
01

2024版《霍乱培训》课件

2024版《霍乱培训》课件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2024/1/24
流行特征
霍乱呈世界性分布,在卫生条件差、水源不 洁的地区易发生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但以 夏秋季为流行高峰。
至5天,通常2~3天。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剧烈腹泻、呕吐,排出大 量米泔样排泄物,严重脱水,肌肉痉 挛及周围循环衰竭。
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32
实验室检查
包括粪便常规、细菌培养、 血清学检测等。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 相鉴别,如细菌性痢疾、 伤寒、副伤寒等。
7
02
霍乱预防与控制策略
2024/1/24
8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清洁,饭前便后 洗手;不喝生水,食物要 煮熟煮透;生熟食品分开 存放和加工。
2024/1/24
改善环境卫生
10
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
疫情监测
建立灵敏、准确的疫情监测体系,及 时发现和报告霍乱病例。
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发现霍乱病例后,应按照相关 规定及时上报,同时做好病例的调查和 处置工作。
2024/1/24
11
控制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
控制传播途径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加强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环境卫 生整治,减少环境污染。
分型
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 型。
2024/1/24
轻型
仅有轻度腹泻,无脱水表现。
中型
腹泻次数较多,有脱水表现,但无周 围循环衰竭。
重型
腹泻严重,出现脱水、周围循环衰竭 及急性肾衰竭等表现。

霍乱防治知识ppt课件(2024)

霍乱防治知识ppt课件(2024)

霍乱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
临床表现
霍乱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其中中型与重型患者由于严重脱水与循环衰竭,一般起病后数小时至2天即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分型
诊断标准
霍乱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其中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05
CHAPTER
霍乱疫苗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由经处理后的霍乱弧菌制成,安全性较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短。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采用减毒霍乱弧菌制备,免疫效果较好,但需严格控制疫苗质量。
仅包含霍乱弧菌的某些成分,如菌毛、外膜蛋白等,免疫原性较弱,但安全性更高。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疫苗。
虽然霍乱疫苗在总体上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仍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发热、注射部位疼痛等。此外,对于孕妇、免疫缺陷者等特殊人群,应谨慎接种或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03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洪水和干旱,这些事件可能导致霍乱疫情的爆发和传播。
01
疫苗覆盖率不足
生活习惯
改善环境卫生
清理垃圾,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水源保护
确保饮用水安全,定期检测水质,防止水源被污染。
健康教育
开展霍乱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防病意识和能力。
04
CHAPTER
霍乱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首选药物
用药时机
用药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G蛋白 Gs 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胞内cAMP↑,导致肠腺上皮 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分泌Na+ 、K+、HCO3-和水,大量水和 电解质在肠腔堆积,引起剧烈 腹泻与呕吐
CT

Hale Waihona Puke B—与细菌粘附有关 A—毒素活性
AC活性增强

H2O、CL-、HCO3-分泌增强
Na+ 重吸收减少

大量水、电解质丢失
表现,如有病情变化,注意动态变化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压积和血浆比重升高。RBC可
除儿童时有低热外,一般无发热
脱水期由于严重泻吐引起水和电解质丧失,可出现以 下表现
①脱水:重者烦躁不安,口渴,眼窝深陷,声音嘶 哑。腹下陷呈舟状,皮肤皱缩,湿冷且弹性消失, 指纹皱瘪,酷似“洗衣工”手。甚至表情淡漠,神 志不清。
极度脱水,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②周围循环衰竭:由于血容量显著下降而导致失水 性休克,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
临床表现(脱水轻、中、重分度)
精神 声音 皮肤 口渴 眼窝 指纹
轻 正常 正常 正常 轻渴 正常 正常
中 淡漠 哑 干燥,弹力差 渴 凹陷
皱瘪
重 烦燥 失音 极干,无弹性 极渴 深凹 干瘪
表现
轻型
大便次数
10次以下
脱水(体重%) 5%以下
神志

皮肤
稍干,弹性稍差
口唇
稍干
前囟、眼窝
稍陷
肌肉痉挛

脉搏
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
非O1群霍乱弧菌(O2—138)亦称不凝集弧菌,O139群 霍乱弧菌 O139型 1992年发现新型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H抗原:特异性低,为弧菌属所共有,不耐热
O1群霍乱弧菌
O1型霍乱弧菌型的特异性抗原有A、B、C三种, 其中A为O1群弧菌所共有,是群特异性抗原,而B 、C为型特异性抗原。
病理解剖
死亡病人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严重脱水现象:尸僵出 现较早,皮肤干燥发绀,皮下组织及肌肉干瘪。内 脏浆膜无光泽,肠内积满米泔状液体,胆囊内充满 粘稠胆汁。心、肝、脾等脏器体积缩小,肾脏毛细 血管扩张,肾小管浊肿,变性及坏死。其他脏器也 见出血或变性。死于尿毒症者更为明显。
古典型、O139以重型较
流行期重、中、轻及不显性感染分布分别为2%、 5%、18%、75%。后者多作为传染源,流行意义 大。
排菌时间 一般为5-6天,通常不超过14天或21天 第1周末70%不排菌 第2周末90%不排菌 第3周末98%不排菌
胃肠道传染病 粪-口途径传播 经水传播是最主要途径,常引起爆发流行 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脱水、休克、急性肾衰
病理生理
霍乱剧烈的呕吐和腹泻,易发生水与电解质的紊乱 。体内大量水和电解质丢失,严重失水可致循环衰 竭,并可由此导致肾功能衰竭。脱水为等渗性失水 ,但血钾的丢失比体内血钠和血氯多,因此在有尿 的情况下要及时补钾。缺钾可致心律失常,并能加 重肾衰竭。由于腹泻大量丢失碳酸氢根,加上循环 衰竭无氧酵解使乳酸增多而使机体出现代谢性酸中 毒。
③肌肉痉挛:严重泻吐使大量电解质丢失(低钠、 低钙),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引起腓肠肌及腹直肌 痛性痉挛。
④低钾:可出现四肢麻木、鼓肠、心律失常等表现 及心电图改变。
⑤酸中毒:碳酸盐大量丢失,产生代酸。
此期一般为数小时至2—3日。
反应期及恢复期
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病人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温 回升,逐渐恢复正常。约1/3病人出现发热性反应 ,以儿童多见,其原因可能由于循环改善后残留肠 毒素被吸收所致。发热持续1—3日可自行消退
CT分子量为8.4kDa,不耐热,56度30分钟即破坏,有抗 原性
CT是主要致病因素
目前已知的最为强烈的致泻毒素
抗原结构和分型
O抗原: 特异性高,根据O抗原不同,将霍乱弧菌分为 三群
O1 群霍乱弧菌: 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 EL-TOR生物型(EL TOR biotype)
5 2020/1/20
历史
1.1884年Koch发现霍乱弧菌 2.1959年De发现肠毒素,花了75年时间 3.70年代开始推广口服补液块 4.80年代制造由霍乱弧菌毒素分子B亚单位组成的
口服霍乱疫苗
细菌学
霍乱弧菌的特点 G-,弧形或逗点状 运动活跃,呈穿梭状或鱼群样运动 碱性环境生长繁殖快 对干燥、加热、消毒剂敏感 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长
2020/1/20
病例一
Q1:该患者的诊断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痢疾? 霍乱? ……
Q2:支持诊断的依据 临床表现特点 流行病学资料 一般实验室检查 进一步检查……
2020/1/20
概述
霍乱
烈性肠道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 国际检疫传染病 由霍乱弧菌引起
霍乱毒素的作用
A1片段具有二磷酸腺苷(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 ,可使胞质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分离出ADP— 核糖,转移到G蛋白,抑制G蛋白α亚基的GTP酶活 性,阻止GTP水解,导致腺苷酸环化酶持续活化, 使三磷酸腺苷不断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
发病机制
当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时,即发挥了第二信使作 用,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水、氯化物及碳酸氢盐的功 能增强,同时抑制绒毛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以致 出现大量水分与电解质聚积在肠腔,形成本病特征 性的剧烈水样腹泻。
多,埃尔托型较轻。潜伏 期一般为l-3日,短者36小时,长者可达7日。
典型病人多为突然发病, 少数病人在发病前1-2日
有疲乏、头昏、腹胀、腹 鸣等前驱症状。
典型病人的临床经过
1、泻吐期 2、 脱水期 3、 反应期及恢复期
泻吐期
剧烈腹泻和呕吐为本期特点.多数表现为先泻后吐 。腹泻常为第一症状,多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 性状初为黄稀便,后即为水样便,以后排出米泔样 或洗肉水样,无粪臭,稍有鱼腥味,镜检无脓细胞 .
霍乱弧菌通过定居因子粘附于小肠粘膜上并定居, 其中以脂多糖、毒素协同调节菌毛A (TCPA)为主,
另外血凝素、可溶性血凝素、鞭毛、外膜蛋白等均 与弧菌的粘附和定居有关。
霍乱弧菌借鞭毛运动及其蛋白酶作用,穿过肠粘膜 上粘液层,在TCPA和粘附因子作用下,粘附于小
肠上段粘膜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不侵入肠粘膜下 层,在小肠碱性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产生霍乱毒素 (CT)。
>1.040
临床类型
1.无症状型:为健康带菌者 2.轻型:与急性胃肠炎相仿,无脱水表现 3.中型:有轻、中度脱水,体液丧失分别为5%及6-
9% 4.重型:重度脱水,丧失体液10%以上 5.暴发型:起病急,不待典型泻吐症状出现,即已
休克 (干性霍乱)
临床诊治要点
1. 注意起病情况,吐泻先后 2. 详细问泻吐物性状,次数,量及尿量 3. 详细问泻吐时有无腹痛,里急后重和发热 4.检查脱水程度 5.注意脉搏,血压,呼吸,有无循环衰竭或尿毒症
霍乱毒素作用于肠道杯状细胞,使大量粘液微粒出 现于粪便中,加之胆汁分泌减少,形成米泔水样大 便。
CT的结构和作用部位
毒性
作用
B
B
B A
BB
与小肠粘膜上 皮细胞GM1神 经节苷脂受体
结合
致病性
致病机理
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 A亚单位进入细胞
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 肽,A1亚单位发挥毒性作用
水流性传播 河井的表层水 矿泉水 商售瓶装矿泉水 家庭中的污染水 自来水污染
食物源性传播 米饭弧菌可快速繁殖,数小时内达10亿个细菌 B.01在酸性环境中不适生长故酸土豆和酸奶较米饭
安全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隐性感染多,显性感染少 显性感染中,轻型多,重型少 一般估计:1/3为典型病例,1/3为轻型病例,1/3全无症
正常
血压
正常
尿量
稍减少
血浆比重
1.025-1.030
中型 10-20次
5-10% 不安或呆滞
弹性差 干燥 干燥,发绀 明显下凹 有 稍细、快
90-60mmHg 少尿
1.030-1.040
重型 20次以上 10%以上 烦躁,昏迷 弹性消失,干皱 极干,青紫 深凹,目不可闭 多 细速或摸不到 <60mmHg或 测不到 无尿
暴发型与慢性迁延散发型两种形式并存 扩散:
近程传播与远程传播
来势猛,传播快,散发,无家庭聚集现象 经水与食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与Ol群及非Ol群其他弧菌感染无交叉免疫力 地区分布先沿海,后内陆,与埃尔托型霍乱相一致 病人与带菌者为传染源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与否取决于: 机体胃酸分泌程度 霍乱弧菌的数量和致病力
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I
霍乱
cholera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 黄琴
学习大纲
掌握: 霍乱的感染过程和传播过程及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及确诊依据;粪常规及培养 补液疗法; 病原治疗 熟悉:霍乱的预防
2 2020/1/20
病例一
××,男,52岁,市郊一农民,6月5日下午突然出现腹泻 初呈黄色稀便,后呈水样、腹痛不明显,偶有恶心呕吐感, 自测无体温,大便10-20次/日,自服黄连素无缓解。
型霍乱弧菌。自1961年起至今,已蔓延到全世界
,称为霍乱的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
1992年在印度、孟加拉等地由O139血清型引起
霍乱爆发流行,有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趋向。
霍乱的流行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