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的请举手
“没来的请举手”

不 知 晓 自己的 名字 曾经 签 署 在 《 开业 主 大 召 会 会 议 “ 全 体 业 主 委员 会 委 员的 罢 免 和 重 对 选业 主 委员会 委 员”的建议 》 的业 主联 名上 ,
先 把 前 提 设 定 为这 个联 名 是 虚 假 的 。 恰 相 恰
反 , 当采 取 惯常 的 “ 应 无罪 推 定 ” 则 , 相 原 无 反证 据 则 应认 定 业 主 联 名是 真 实 的 。 果 按 如 照现 在 业 主 委 员会 的 逻 辑 , 么 就 会 出现 这 那
种情 况 : 要 张 三 认 为别 人 ( 管 是 李 四、 只 不 王 五 ) 他 钱 , 方 又 不 来 证 明 或 无 法 证 明不 欠 对 欠 张 三 的钱 , 么 这 些 人 就 肯 定 欠 张 三 的 那
8 2
螺
:: 呲.
效 。 俨然是现代版的 “ ” 韩复 渠 演讲 ” “ 和 韩 复 渠 逻 辑”, 荒谬 至极 ! 妥之 处 分列 如下 : 不
台上 就 座 后 , 见台下 坐了许 多人 , 笑 嘻 嘻 地 便 说 :“ 位 、 位 、 诸 各 在齐 位 : 天 是 什么天 气 ? 今 今天 是演 讲 的天 气 。 会 的人 来齐 了没有 ?看 开 样子 大概 有五 分之 八 啦 , 已经 来 的不说 , 来 没
道办 提出您的罢免建议并登记 , 将表 示 : 您
会采取抵制措施。 如果让利害关系人业主委
员会 核 查 反 对 它 的 业 主 签 名 的真 实 性 , 主 业 委员 会必 定倾 向于 采 取 有 利 于 自己 的做 法 。 而 目前 法 律 法 规 和业 主大 会 议 事 规 则并 不完 善 , 加 上 部 分 联 名 业 主可 能首 鼠 两 端 , 再 不
病句专题

例句:这场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习题训练:
1、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2、学生食品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 否健康成长。
留意否定词
在考题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出现 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否定句要关注双重否定 句和疑问句中嵌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 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 阻止”“避免”“忘记”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病句辨析
• 诸位,各位,在齐位: •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 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已经到了五分之八啦 ,没来的请举手吧!很好,很好,都到齐了, 你们来的很茂盛,鄙人也实在很感冒。
• 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 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互相谅解,因 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们是文化人, 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 你们这 些乌合之众是科学化的,化学化的,都 懂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 的英文都不懂,你们是从笔筒子里爬出 来的,兄弟我是从枪筒子里爬出来的。 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筚生辉,感 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 讲起话来嘛,就像,对牛弹琴。
习题训练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
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 改变。 2、如果没有这些生用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的语病 : 1、搭配不当 2、语序不当 3、分类不当
1、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 现和进展。 2、引进新技术后,某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 了很大的提高。
辨别病句的方法
一读:
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 语病的 。 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 (抓主要动词)
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 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 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 删(删去多余的部分) 调(调整字词顺序) 换(更换字词)。
老师的经典口头禅

老师的经典口头禅
老师的经典口头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初中政治老师:“这次考试不及格的,放学后到学校后操场等大雁给你们做饭吧!”
2.化学老师:“耽误耽误大家两分钟时间啊。
”
3.数学老师:“我要变形啦,注意啊!”
老师:“今天我们求绝对值。
”我求不出来,老师说我:“你就是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
4.高中化学老师普通话不标准,提问时老师说:“我来吻一个同学。
”
5.初一物理老师:“你们两个,简直是城隍庙的一对鼓锤。
”
6.我最喜欢我班主任的那句话:“坚决不让你进教室!”
7.外语老师:“这个词就像‘万油精’哪里都可以搽!”
8.初中班主任常说:“看这排站的,流直一道弯儿。
”
9.“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整栋楼……你们班最吵!“我在办公室都听到你们的声音了!”
10.“你们现在不努力,以后吃亏的是你们,你们以为会是我吗?!”
11.“你们考得好不好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工资我照拿!”“别嫌老师唠叨!”
12.“我说这些,都是为你们好……”
13.“别以为我站在讲台上就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14.“某某同学,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
15.“某某同学,明天让你家长来学校一趟~”
16.“高中老师:高中吃点苦读书,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就自由了!”
17.“大学老师:学习不要松懈,等你们毕业了,到了社会上就自由了!”
18.“同学们到齐了没有?没来的举手,哦,好吧,没人举手,都来了,咱们上课吧!”
19.“大家听明白没有?!谁没听明白请举手!都低着头干嘛?看黑板的知识点!看我讲课啊!看我干嘛?我脸上有字吗?快点看书!看黑板干嘛?都低着头干嘛?”。
病句--搭配不当

(2013辽宁卷 )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解析:“植被覆盖率”与“十分严重”不搭配。
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植被覆盖率、土地沙漠化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韩复榘演讲
有一次,齐鲁大学校庆,盘踞山东的大军阀韩复榘赶去凑热闹,屁股还没坐稳,就开始发表演说。 “诸位先生们: 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 “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 “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你们大家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我虽然说话不怎么样,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
【解析】选B。A搭配不当,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丰富的驾驶技术”,一面对两面。C“(人们)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和“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句式杂糅。D“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表意不明。
B
(2014·山东卷)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江西省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1.2辨析病句(复习课)_含解析

第1课时辨析病句(复习课)读笑话,改病句解放前,盘踞山东的大军阀韩复榘,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
可他却常常装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模样,到处发表演说。
有一次,齐鲁大学校庆,他也赶去凑热闹,屁股还没坐稳,就开始发表演说。
“诸位先生们: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
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
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学生们哄堂大笑)“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
你们大家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
我虽然说话不怎么样,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
”(学生们个个捧腹大笑)同学,笑话看完了,说说问题在哪?答案略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解析A项结构混乱,“充满”是陈述“论述”的,不是陈述说明“他”的,可改为“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上的论述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C项成分赘余,去掉“就”。
D项成分残缺,在“技术活动”前加“希望”。
答案 B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因为时不时发点牢骚,被一个朋友教育:“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呀!你看——”顺手往窗外一指:“到处是高楼大厦!比国外很多地方现代多了!你看我们现在这个餐馆,还有周围的餐馆,全是满的……”我承认,虽然空气能见度有限,顺着她的手指,我的确看到了窗外很多熠熠发光的高楼大厦。
岂止高楼大厦,还有车水马龙——延绵不绝,完全可以用“唯余莽莽、顿失滔滔”来形容。
此外,我可以以亲身经历作证,我生活和工作区域附近的餐馆,到吃饭时间几乎总是满的,这是对“内需不足论”的有力反驳。
夏天的时候,我还经常在路边看到打太极的老太太,打篮球的少年以及卖烧烤的路边摊。
如果张择端还活着,这些景象足够他再画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正为自己的消极心态感到羞愧,我突然想起了以前读到的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说的是,老师对着全班学生点名:“没来的请举手”。
我问这个朋友:你知道薛锦波吗?她说不知道。
我只好跟她解释:这是广东某村的农民,在该村的土地维权事件中与政府发生冲突,被带到看守所后,据说“心源性心脏病突发”死亡,而这只是神州大地上诸多“神秘看守所死亡”事件中的一个。
我又问,你知道韩颖吗?她说不知道。
我只好跟她解释:这是北京海淀某地的一位女性,因为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被跟踪被骚扰甚至被殴打,而这只是今年受到打压的诸多独立参选人之一。
我又问,你知道雷金模吗?她说不知道。
我又只好跟她解释:这是一位普通的尘肺病人,因为没钱治病现在岌岌可危,而这只是无数得不到医保救助的尘肺病人及其他病人之一。
我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我的朋友从未听说的人,都是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没来的人”。
因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形象,所以关于他们的信息总是模糊不清——虽然互联网上偶有透露,但相关信息总是倏忽即逝。
又因为这是一个大众媒体的时代,所以如果他们不曾在大众媒体上存在和停留,那么他们就几乎相当于不存在。
这当然不是说《清明上河图》上画的车水马龙是假的,但车水马龙的背面,还隐隐浮现着另一个不那么豪迈的世界。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重,怨何生,言语木叶,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短呼人,即代叫做,人无此,己即为至。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短,疾渐趋揖,短无言,脱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公,幼勿挤,长者挤,命实乃挤。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渐趋,脱必迟,问及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兄道友,弟道孝,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搞哥哥的如何去跟弟弟相处。
“弟道孝”,弟弟又必须如何去看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和睦。
搞哥哥的必须和睦弟弟,搞弟弟的必须谦卑自己的兄长,除了姊妹,彼此都必须互相的认同。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存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便宜为像是宰相那么小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料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起去,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着火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小了,李绩年纪也非常大、也已经旧了,他还能够这样看待自己的姐姐,真的就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
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
没来的请举手

没来的,请举手这是我本次随团旅游,一路听得最多、也是最幽默的一句话。
每次游完一个景点上车,我们的导游刘小姐都会站在车头,对大家喊道:“没来的,请举手!”然后清点人数。
每次大家都是那么的准时顺利,没落下一个人,也没丢失一件行李。
这位才20出头的客家小妹,真是人小鬼大,参加工作才两月,就第一次独立带团。
虽然导游小姐热情大方,颇具客家女人的四大特征(脚大、屁股大、肩膀大,嗓门大),但如果没有团友们的配合,恐怕效果难说。
这次旅游不仅景色迷人,情趣盎然,而且整个游团的和谐与默契,更让我印象深刻。
为何一个情趣各异,喜好不同的游团,能够组织得如此圆满顺利,除了导游小姐的不懈努力外,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力量,是哪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呢?我一直都在思考着,借助客家小妹的一句口头禅:“没来的,请举手!”邀请我陪同旅游的是博友新苗,由于她近来身体不适,严重咳嗽,本想利用此次机会好好沟通下,结果不尽人意,我们总共加在一起也没说上三句话,她几乎都是在默默地陪同和跟随。
直到今天下午,就在刚刚回来的路上,她才站在车头对大家说了三分钟的话。
这是我两天来,听她讲得最多,也是第一次,希望不是最后一次的精彩演说。
博友的讲话很有领导风范,犹如《沙家浜》里的阿庆嫂,“说起话来滴水不漏。
”她说道:“我想同大家讲几句话,一是感谢;二是道歉;三是千万;四是期盼。
”让我从迷茫中找到了答案。
在一次感谢中,她讲了四个。
首先感谢了她的助手小钟,替她把工作做得如此细致、认真;第二感谢了她的两个主任,一个负责安全、一个负责后勤,是她们配合助理把整个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顺顺利利;第三感谢了不速之客、被她称之为老师的我,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情趣和活力;第四是感谢了大家的全情配合,使本次活动开展得如此有趣快乐。
接下来,就是她对自己工作失误的两个道歉、对假期的三个千万叮嘱,以及对大家今后的四个期盼。
简单扼要,直指人心。
此次出色的旅游,让我好一阵兴奋,收获最大的就是对如何做领导有了新的体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来的请举手
在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里,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
因为时不时发点牢骚,被一个朋友教育:“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呀!你看——”她顺手往窗外一指,“比国外很多地方现代多了!”
我承认,虽然空气能见度有限,顺着她的手指,我的确看到窗外很多熠熠发光的高楼大厦。
岂止如此,还有车水马龙,完全可以用“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来形容。
此外,我还常在路边看到打太极的老太太、打篮球的少年以及卖烧烤的路边摊。
如果张择端还活着,这些景象足够他再画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正为自己的消极心态感到羞愧,我突然想起了以前读到的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说的是,老师对着全班学生点名:“没来的请举手。
”
我问这个朋友:你知道韩颖吗?她说不知道。
我只好跟她解释:这是北京海淀某地的一位女性,因为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被跟踪
我又问:你知道雷金模吗?她说不知道。
我又只好跟她解释:这是一位普通的尘肺病人,因为没钱治病现在岌岌可危,而这只是无数得不到医保救助的尘肺病人及其他病人之一。
我又问:你知道有农民因维权而死吗?她说不知道。
我只好跟她解释:有一位村民在维权事件中与政府发生冲突,在看守所“突发疾病”死亡,而这只是神州大地上诸多“神秘看守所死亡”事件之一。
我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我的朋友从未听说的人,都是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没来的人”。
因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形象,所以关于他们的信息总是模糊不清——虽然互联网上偶有透露,但相关信息总是倏忽即逝。
又因为这是一个大众媒体的时代,所以如果他们不曾在大众媒体上存在和停留,那么他们就几乎相当于不存在。
这当然不是说《清明上河图》上画的车水马龙是假的,但车水马龙的背面,还隐隐浮现着另一个不那么豪迈的世界。
“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毕竟要看时代的主流!”我的朋友说。
到底什么是时代的主流,我不大清楚。
我只知道当一个人得了胃溃疡,医生不能视而不见,安慰他说:要看身体的主流嘛,除了胃,你的其他器官全都是好的!
据说知识分为三种: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韩颖雷金模们对于我这个朋友,大约就属于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一类知识。
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尽管性情善良,她甚至没有翻到《清明上河图》的背面去看看的冲动与好奇。
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她相信北京五环内的所见所闻,就是“时代的最强音”。
也是,在人类不知道火星的存在的时候,没有人会好奇上面都有些什么。
在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里,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
开着新添置的汽车,住着新装修的房子,手里捧着三十块钱一杯的咖啡、另一只手举着iphone的人,的确会困惑:你说你都吃得起麦当劳穿得起七匹狼了,还嘟嘟囔囔,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
除非你意识到中国不仅仅存在于都市的“五环”。
在海水的深处,阳光未曾照耀之处,还有韩颖雷金模们,并且每一个已知的韩颖雷金模们,很可能还对应无数我们尚未知晓也无从知晓的韩颖雷金模们。
在苍苍莽莽的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这个道理听上去简单,却未必人人知晓。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英国作家萧伯纳访问了苏联,被领着参观了种种社会主义成就后,他回到英国发表文章,驳斥了各种“污蔑苏联建设伟大成就”的言论。
“我们想证实,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里存在着经济奴役、匮乏、失业……在所到之处,我们处处看到充满希望和热情的工人阶级……”事实上,就在他参观苏联前后那几年,强制性农业集体化导致了约七百万人在饥荒中死亡。
无独有偶,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在一九六○年和一九六四年两次访问中国后,也将关于中国发生了饥荒的传闻驳斥为“冷战宣传”,他表示:“我在中国没有看到饥饿的人,绝没有像过去那样的饥荒……”你看,没来的人都没有举手,大家都在这里,这样多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