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肝吸虫、姜片虫

合集下载

肝片吸虫和布氏姜片虫

肝片吸虫和布氏姜片虫

肝片吸虫肝片吸虫正文1种。

世界性分布。

中国各地广泛存在。

除侵害牛、羊外,尚可感染马、驴、驼、狗、猫、猪、兔、鹿以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

形态虫体扁平叶状,长20~25毫米,宽8~13毫米。

口吸盘位于体前端,腹吸盘位于前端腹面,口孔开口于口吸盘,下接咽,食道和两侧具侧枝的肠管。

睾丸2个,树枝状,前后列于虫体中部。

卵巢分枝,位于睾丸前的次中央位置。

卵黄腺呈细分枝状,布满从头锥基部到体末端的体两侧,子宫分布在卵巢至腹吸盘之间。

生殖孔位于腹吸盘的前方。

虫卵椭圆形,金黄色,一端具卵盖,大小为(117~150)×(70~80)微米。

生活史虫卵在温暖(15~30℃)的气候条件下,经10~20天发育成毛蚴,从卵中孵出,在水中游泳。

遇到中间宿主小土蜗等,即钻入其体内继续发育,经胞蚴、雷蚴、子雷蚴阶段,产生尾蚴。

从毛蚴进入螺体至尾蚴成熟逸出,约需50~80天。

尾蚴在水中作短时间活动后,附着在水草中形成囊蚴,随动物食草或饮水而进入终期宿主体内。

囊蚴在牛、羊小肠中脱囊,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从肝表膜钻入肝实质,或经过肠静脉经门脉循环进入肝脏,在肝内逐渐发育成熟。

成虫寄生于胆管,从动物摄食囊蚴至虫体成熟排卵,约需2.5~4个月(见图)。

流行病学该病的流行除由于当地存在病原、中间宿主、终期宿主外,还由于病畜粪便下水使螺有受感染的机会,以及由于在有螺的地带放牧牛羊或割草喂食它们。

小土蜗是半陆栖性淡水螺,在小水坑、水田和排灌渠中广泛存在。

肝片吸虫幼虫期在螺体内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一个阳性螺可以逸出600~800 个尾蚴。

囊蚴的抵抗力强,在潮湿无日照的条件下,可生存6个月还保有感染力。

在中国的农业地区,螺体内的尾蚴于5~6月份成熟,然后大量逸出,牛于夏收夏种时期在田间劳役,因采食田埂上和排灌渠中的青草,往往受到感染。

北方牧区的气候回暖较迟,畜群感染多在秋季。

肝片吸虫病在多雨的年份广泛流行,在干旱的年份显著减少。

当畜群长期放牧在低湿的牧场上时,最易引起高度的侵袭。

肝片和姜片吸虫

肝片和姜片吸虫
03
长发育 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全身症状,
04
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对畜牧业的影响
01
感染率:肝片 和姜片吸虫的 感染率较高, 对畜牧业造成 严重影响
02
生长速度:感 染肝片和姜片 吸虫的牲畜生 长速度减缓, 影响经济效益
03
死亡率:感染 肝片和姜片吸 虫的牲畜死亡 率增加,影响 畜牧业发展
04
治疗成本:治 疗肝片和姜片 吸虫需要投入 大量人力、物 力和财力,增 加畜牧业成本
肝片和姜片吸虫
演讲人
目录
01 肝 片 和 姜 片 吸 虫 的 概 述 02 肝 片 和 姜 片 吸 虫 的 生 活 史 03 肝 片 和 姜 片 吸 虫 的 危 害 04 肝 片 和 姜 片 吸 虫 的 预 防 和 治 疗
肝片和姜片吸虫 的概述
肝片吸虫的简介
01 肝片吸虫是一种寄生
在人和动物肝脏中的 寄生虫,主要分布在 亚洲地区。
两种吸虫的生活史相似,均通过粪便 0 3 传播,最终导致人类感染。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管理,避免接触 0 4 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注意个人卫生。
肝片和姜片吸虫 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肝片吸虫:可引起肝胆系统疾病, 01 如胆囊炎、胆石症等
姜片吸虫:可引起肠道疾病,如
02
腹泻、腹痛等 两者均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生
毛蚴在水中侵入中间 宿主,如螺类,发育
成胞蚴。
成虫在终宿主体内产 卵,完成生命周期。
感染途径
饮用被污染 的水源
接触被感染 的动物或人
食用生鱼片 或未煮熟的
鱼肉
接触被污染 的土壤或植

宿主和终宿主
肝片吸虫:主要宿主为牛、羊等反刍 01 动物,终宿主为人类。

讲座-4肝吸虫姜片虫学习文档

讲座-4肝吸虫姜片虫学习文档
2. 主要危害是肝受损。病理基础是胆管的异 常,如: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寄生可 造成阻塞,胆汁滞留,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胆管 炎、胆囊炎或黄疸。慢性患者可因纤维组织 大量增生,胆汁性肝硬化。
三、致 病
3.严重感染者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 死亡。
4. 本虫感染还与胆结石的形成,胆管上皮 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宿主
终宿主:人、猫、犬、猪、鼠等多种食鱼类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沼螺、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
感染阶段及感染途径: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
寄生部位(成虫):肝胆管内;寿命20-30年
基本发育过程
成虫
(肝胆管)
虫卵
(粪)
沼螺、豆螺约100天
毛蚴 胞蚴 雷蚴
食入囊蚴至粪便中出 现虫卵约需1个月
138um×115um,囊壁有两层,外层较 厚,内层较薄,幼虫迂曲于囊内
囊蚴
鱼、虾
30~40天
尾蚴
(水)
华支睾吸虫成虫从肝胆管内取出
二、生活史 Life cycle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常见的有:
纹沼螺、长角 涵螺、赤豆螺
淡水鲤鱼科类;野生小型鱼类如 麦穗鱼,感染率较高
布氏姜片虫成虫
2. 虫卵
最大的蠕虫卵,130~ 140µm×80~85µm ;
呈椭圆形 ; 淡黄色; 卵壳薄,均匀,卵盖较小
不明显; 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细
胞20~40个 。
姜片虫活囊蚴
二、生活史
二 生 活 史
二、生活史
中间宿主:扁卷螺
荸荠
水生植物为第二媒介: 菱角、茭白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属肠道寄生大型吸虫,俗称姜 片虫或肠吸虫。

姜片虫生活史浸制标本

姜片虫生活史浸制标本

姜片虫生活史浸制标本
摘要:
1.姜片虫的简介
2.姜片虫的生活史
3.姜片虫浸制标本的方法
4.姜片虫浸制标本的意义
正文:
【姜片虫简介】
姜片虫,学名为Fasciola hepatica,又称肝片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动物肝脏的寄生虫。

姜片虫感染会导致姜片虫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因此,对姜片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意义。

【姜片虫的生活史】
姜片虫的生活史分为三个阶段:虫卵、毛蚴和成虫。

虫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水体后孵化出毛蚴。

毛蚴寄生在淡水螺蛳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再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内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肝脏内产卵,卵随宿主的肝脏组织损坏而排出体外,完成生活史的循环。

【姜片虫浸制标本的方法】
姜片虫浸制标本是研究姜片虫病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观察姜片虫的形态特征。

浸制标本的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采集虫体:从感染者的肝脏组织中取出姜片虫。

2.固定:将虫体放入10% 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保持虫体形态。

3.脱水:将固定好的虫体放入70% 的酒精溶液中脱水,使虫体组织变硬。

4.清洗: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虫体,去除酒精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的残留。

5.透明:将虫体放入透明胶中,使虫体组织透明。

6.封片:将透明好的虫体盖上盖玻片,固定并标明虫体名称、编号等信息。

【姜片虫浸制标本的意义】
姜片虫浸制标本在研究姜片虫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姜片虫的形态特征,可以加深对姜片虫的认识,为研究姜片虫病的病原学、病理学、诊断学等提供依据。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毛樱瑜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毛樱瑜
追问病史:患者家乡有吃鱼生粥的习惯。
从患者胆囊内冲洗出的虫体
六 、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能排出肝吸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动物 2、感染方式:生食鱼、虾;食未熟的鱼 3、易感者
治疗:吡喹酮
第三节 并 殖 吸 虫( 肺 吸 虫 ) 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课 程 名: 吸虫概论 、肝吸虫、肺吸虫
教学目的: 1、掌握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 2、熟悉吸虫的一般构造及机能;生活史的一般
规律及重要虫种。 3、熟悉斯氏狸殖吸虫致病;实验诊断及与卫氏
并殖吸虫的区别。 4、了解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的流行与防治。 5、了解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生活
史。
学 时: 3学时
第三篇 蠕 虫
吸虫纲: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 绦虫纲: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线虫纲:蛔虫、蛲虫、钩虫、丝虫、旋毛虫、
广州管圆线虫
吸虫纲
(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
吸虫概 述
一、形态 (一)成虫: 1、 外观:舌状、叶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体不分节 2、 具有口、腹吸盘 3、 缺体腔,中间为实质组织。 4、 消化道:不完整,有口无肛门。 5、生殖系统:发达;多数雌雄同体(血吸虫例外)
临床表现 : 消化道症状,分轻、中、重度。
五、诊断
1、病原学:粪检虫卵,集卵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离心沉淀。
2、免疫学 3、影像学:CT
李×,女,22岁,广西人,近一年来右上 腹反复绞痛,加重1天,伴消化不良,疲乏而入 院。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医学蠕虫蠕虫(helminth )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而作蠕动状运动,故通称为蠕虫Platyhelminthes )、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 学密切的蠕虫种类几乎都属于前两门学密切的蠕虫种类几乎都属于前两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蠕虫病寄生虫的科学称蠕虫学(helminth 细胞无脊椎动物,因借肌肉的收缩故通称为蠕虫。

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 )nthocephala )中的各种动物,与医于前两门。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蠕虫病(helminthiasis ),研究这些minthology )。

医学蠕虫根据生活史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蠕虫的虫卵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虫卵或感染期幼虫食入污染的食物或接触了感染期幼虫而感染在肠道内的线虫,如蛔虫、钩虫生物源性蠕虫---在生活史中至感染期才能感染终宿主的蠕虫部分绦虫和寄生在组织内的线虫间宿主,蠕虫可分为: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

土源性感染期虫卵或感染期幼虫,人因感染期幼虫而感染,常见于寄生钩虫等。

史中,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蠕虫,如所有的复殖吸虫、大的线虫。

吸虫概论一、形态二、生活史概述三、生理吸虫(trematode )属于扁形动物门、类繁多,有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寄生人体的常见吸虫主要有: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 日本血吸虫(Shistosomatidae japon 、吸虫纲、复殖目。

复殖目吸虫种寄生,无性世代在软体动物中寄生。

nsis )uski )westermani )japonicum )各种吸虫(trematode)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成虫形态舌状,或树叶形,背腹扁平,无体腔,体壁和器官之间充满疏质组织。

姜片虫和(旧)肝吸虫

姜片虫和(旧)肝吸虫

医学蠕虫

吸虫概论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医学蠕虫
(P84)
一、蠕虫的概念 二、医学蠕虫学的分类及学习种类
医 学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
医 学蠕虫学
医 学昆虫学
医学蠕虫
吸虫纲:华、肺、血、姜、斯
医学 蠕虫
绦虫纲:猪带、牛带、细粒、曼氏、微小
线虫纲:蛔、鞭、钩、蛲、丝、旋、广圆
3、消灭中间宿主淡水螺。
4、治疗病人、带虫者。有条件、处理保虫宿主。 减少传染源。首选药物吡喹酮。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Fasciolopsis buski
一、形态
成虫
长椭圆形,虫体肥厚,背腹 姜片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扁平,似姜片。是寄生人体 的最大吸虫。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睾丸 2 个,位于虫体后端, 呈珊瑚状分支。
子宫。 ♂生殖器官:睾丸(2个)、输出管(2支)、 贮精囊、生殖腔。
肝吸虫
二、生活史
淡水螺 淡水鱼、虾 人
成 虫
下水

毛 蚴
胞 蚴
雷 蚴
尾 蚴
囊 蚴
成 虫
(人、哺乳动 物的肝胆管)
约1个月
肝吸虫
二、生活史
1、寄生部位:肝胆管内 2
宿
主:
1)终宿主:人
2)保虫宿主:常见猫、狗、猪 3)第1中间宿主:淡水螺(沼螺、涵螺、豆螺) 4)第2中间宿主:淡水鱼、虾(鲩鱼、麦穗鱼)

皮内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吸虫
四、实验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二)免疫学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
可见多种异常改变,显示胆管增厚、

肝吸虫姜吸虫及肝片吸虫课件

肝吸虫姜吸虫及肝片吸虫课件

虫感染的常用方法。
血液检查
02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与感染相关的抗体,有助于诊断肝吸虫、
姜片虫及肝片吸虫感染。
影像学检查
03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肝脏等器官的病变情况
,有助于诊断肝吸虫、姜片虫及肝片吸虫感染。
防治措施
01
02
03
药物治疗
确诊感染后,应在医生指 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使 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驱 虫药进行治疗。
01
肝吸虫、姜片虫及肝片吸虫领域 的专家学者定期举行学术会议,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促进 学术交流与合作。
02
国际合作项目增多,各国学者共 同参与研究,共同应对全球公共 卫生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病例一
防控措施
为控制肝吸虫病的爆发,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肝吸虫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其次,改善环境卫生,加强水源保护和粪便管理,减少污染。此外,对感染者进行 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对流行区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病例二:某地区姜片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姜片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症状。同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腹泻等症状。
02
姜片虫
感染后可引起肠道不适,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同时还会
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症状。
03
肝片吸虫
感染后可引起肝脏损害,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胆管炎等疾病症状。同
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在动物方面,感染肝片吸虫会影响
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姜片虫感染主要发生在流行区的居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途径主要是通 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姜片虫囊蚴的水生植物,如荸荠、菱角等。此外,流行区的 水源污染也是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活史
世代交替和更换宿主 世代交替:
有性世代:成虫多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终宿主) 无性世代:各期幼虫多寄生在各种水生动物体内 更换宿主: 一般需要转换两个中间宿主,个别需 一个中间宿主(如血吸虫) 无性生殖 卵 毛蚴 胞蚴—雷蚴 尾蚴
囊蚴
有性生殖 成虫
淡水螺蛳
淡水鱼 虾蟹
脊椎动物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2.开展宣传教育
3.加强粪便管理
4.对保虫宿主的管理
5.灭螺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Fasciolopsis buski Lankester,1857)
一、形态
1.成虫 硕大,肥厚,长椭圆形,形似姜片 2.虫卵 椭圆形, 淡黄色, 人体寄生蠕虫卵最大者。
二、生活史
1.成虫寄生部位: 终宿主小肠 终宿主:人、猪、野猪 2.宿主 中间宿主:扁卷螺 保虫宿主:猪、野猪 水生植物媒介:菱角、荸荠、茭白等 3.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 肠壁—腹腔—肝----肝胆管)
三、致病作用(主要致病阶段成虫)
1.急性胆管炎(急性肝吸虫病) 发热、肝大、Eos 增多 2. 阻塞性黄疸 3. 肝硬化 4.胆结石 5.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 6.肝炎样症状 7.其它:类白血病反应,荨麻疹
四、诊断
(一)病史 (二)病原学检查 1.粪便检查 (1)直接涂片法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 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家畜及野生哺乳动物)
2.中间宿主的存在 3.粪便处理不当
4.不良的饮食习惯
(1)生食或半生食鱼虾 (2)烧烤小鱼 (3)囊蚴污染餐具
囊蚴在醋中存活2h;酱油中活5h,
60度-15’;70度6’; 90-1’
六、防治
1.治疗病人
首选药物是吡喹酮(每日三次,25mg/kg/次,连服2天) 阿苯哒唑(每日2次,10mg/kg/次,连服7天)
Clonorchis sinensis (Cobbold,1875),liver fluke 中华分支睾吸虫,中华支睾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2.虫卵 二、生活史 特点 1.成虫寄生部位:终宿主肝胆管 终宿主: 人、犬、猫、猪、兔等 2.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等8种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68种)、虾 3.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童虫 成虫 4.体内移行 ( 胆总管 肝胆管)
囊蚴
肝吸虫成虫切片
扁卷螺
马棚,猪有圈;鹅鸭乱窜
吸虫( Trematoda)
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Class Trematoda)。寄生于人体 的吸虫属于复殖目(Order Digenea),称复殖目吸虫.
一、形态
1.成虫:多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长舌状,具口吸盘 与腹吸盘。长1mm-数cm,除血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无体腔。 体被(合胞体):吸收营养、排泄、分泌、感觉 及保护虫体。 2.体壁组织 肌肉层:外环,内纵。虫体申缩活动。 3.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口、前咽、咽、食管和肠管组成。 生殖系统:雄性: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 雌性:卵巢、输卵管、卵模与梅氏腺、受精囊、子宫等。
三、致病作用
1.机械性损伤:肠粘膜炎症,点状出血,水肿以 至形成溃疡。 表现: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肠梗阻等 (绍兴1例9岁女孩3721条) 2.变态反应
四、诊断
1.病史 2.粪检虫卵
五、治疗
吡喹酮 剂量为10mg/kg/次,每日2次,疗程1天。
六、流行病学 (一)地理分布 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些国家
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外18个省市区。 河南省信阳地区的罗山、潢川、光山等县。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 病人、带虫者、猪。 2.中间宿主和媒介的存在 3.粪便污染水源 4.生食水生植物 七、预防
1.开展卫生宣教 3.改善养猪方法 2.加强粪便管理 4.灭螺
常见人体寄生蠕虫(吸虫)
豆螺
(2) 定量透明法
(3)集卵法(沉淀法)
2.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三)免疫学诊断
五、流行病学 (一)地理分布 日本、朝鲜、越南和中国。我国除青 海、宁夏、内蒙、西藏外,25个省市区。 河南省: 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信阳、许昌、平顶
山、漯河、郑州、开封、新乡、鹤壁、安阳等十三个地、 市的60个县市。 邓州、新野、唐河、南阳、镇平、社旗、方城、新县、潢 川、固始、淮滨、罗山、正阳、新蔡、汝南、平舆、遂平、 上蔡、西平、舞阳、叶县、鲁山、禹州、宝丰、襄城、郾 城、漯河、临颖、许昌、周口、商水、项城、 沈丘、西 华、淮阳、郸城、鹿邑、太康、扶沟、杞县、开封、柘城、 睢县、宁陵、民权、商丘、虞城、夏邑、永城、中牟、郑 州、新郑、密县、登封、新乡、获嘉、卫辉、滑县、浚县、 内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