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李白传记作文3篇

李白传记作文3篇李白传记作文简介:李白传记作文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收集的李白传记作文3篇,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的诗总是那么气势澎湃,气宇非凡,像闪电,穿越千年的风雨,震憾着我的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又是何等的豪放!我一提笔写作文就会想起口袋作文,所以转发了这篇文章;假设你为写作文发愁,()。
李白是个豪放的诗人,但也不乏柔情衷肠,他的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竟也让人黯然神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难怪孟浩然听了这首诗后伤感得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一直弄不清是什么力量造就了旷世奇才李白。
读了《李白传记》后才明白,李白是以生命在写诗,所以才有了不朽的诗文。
他那坎坷曲折的一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白的爷爷因逃难来到了西域胡地。
李白在胡地长大,父亲李客却依然教他读书写字,以及一些大唐礼节。
公元710年,李白十岁,这一年李白一家才返回大唐。
生性顽皮的小李白,还是一样爱玩,直到有一天遇上了一个磨铁杵的老婆婆,悟出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的道理,才开始发愤读书。
十二岁那年,李白就作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这样的不朽之作。
十五岁时,李白就辞别家人,上大康山拜师赵征。
二十岁又上峨眉山师从东岩子。
五年后,李白辞别东岩子,此后便浪迹天涯。
李白游历过许多山川湖泊和名胜古迹,这不但开拓了他的视野,更使他的心灵得到了滋润。
他每到一个地方,总要结交几个豪杰之士,或是接济一些落魄文人。
他不仅是诗人,也是豪侠。
李白的一生总是生活在现实与理想的冲实中。
他对政治很有抱负,但因才盛遭忌,只做了两年的翰林学士,以致鹏鸟展翅翱翔的壮志受挫。
有关李白的作文300字

有关李白的作文300字有关李白的作文300字(通用12篇)有关李白的作文3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有关李白的作文3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有关李白的作文300字(通用12篇)】,供你选择借鉴。
有关李白的作文300字篇1李白,是中国基因中一个伟大的名字,没有哪个诗人像李白那样为人熟知,并成为每个中国人印象中深刻的一部分。
每个中国人像都与生俱来般在思乡时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以说,李白和他的诗,是中国人的天生自带的身份证明。
可是,深入了解李白之后,你会发现这位诗人的人生,却显得传奇而孤独。
从25岁离家后,这位诗人就独自仗剑远行,一步又一步走在他的理想之路上,慢慢走成了我所熟悉的李白。
他的独特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造就了这位旅人的纵深和宽宏。
他不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屋顶上那三重茅不足以牵动他的情感。
他目光沉静,他所在走的,所修行的是万亿年亘古不变的宇宙天地,就是超脱人社会性的最高理想。
但这样一位修行者,不同于经历九九劫后的佛祖无情无念。
李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人,困顿,愁苦,饥饿这些通通都可以从他的诗中找到。
和同为唐代的许多大诗人相比较,李白多的是那点仙风道骨的侠气。
道家精神弥补了,也掩盖了儒家的过分社会性。
官场封闭了他的去路,他潇洒一回头,走向了更宽阔的路。
李白的孤独是天生的,是形而上的。
他一直在修行,找寻人的自由,抛弃掉社会的框架,一步又一步解构社会。
而在这个过程,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那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和痛苦。
而狂妄自大的个性,也让其在这条孤独大道越走越远。
他不断“吹嘘”自己,朋友“吹嘘”自己,粉丝“吹嘘”自己,而自己也愈加成为一位狂热修道者。
也是这样,在玄宗眼中的李白,就像永远也只是一个偶像歌手,无论多有个性,也终究不是从政的人才。
他自负狂傲,自视清高,不屑官场,也无心对抗险恶,以这样的心态从政,只是让矛盾激化,官场愈显世俗,李白愈发清高罢了。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通用17篇)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通用17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通用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我第一次接触诗歌起,口中就经常吟唱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李白这个“诗仙”带我走近诗歌的世界,透过他的毛笔领略大唐的山山水水,通过他的文采看世间的风风雨雨。
但我不曾真正了解过李白,所以假期中我亲身走近了李白,才真正领略到李白的伟大。
我所想象到的李白总是有着苍颜白发,布满皱纹的手轻抚着胡须,站在船头,布衣随风飘浮,在群山中穿梭,吟咏着诗歌。
别看李白的老年时代饱含了传奇色彩,他的童年同样不一般。
传说李白出生的时候,有长庚星带着耀眼灿烂的光芒划破夜空突然坠落近李客的宅院并且李白的母亲生产前也梦到太白金星从天落入她怀中。
这样不寻常的出生或许奠定了后来李白的伟绩吧!少年时的李白聪明过人,一次宴会上更是随即赋诗一首,得到了众人的称赞,也从此有了“神童”的美誉。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在山水中消磨寂寞和痛苦,在山水中挥笔疾书,留下了许多精品。
他在游峨眉山时写下《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写出了峨眉山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他在游览散花楼时写下《登锦城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写出了散花楼的雕栏绣户,气派壮观;他在登上岳阳楼时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他在登上庐山,在香炉峰看到瀑布从断岩陡壁上飞流而下是写下了那千古流传的《望庐山瀑布》抒发了他隐逸仙居、出世脱俗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的热爱;他在畅游金陵时,思索着这儿曾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的兴亡成败的历史悲喜剧写下了《月夜金陵怀古》等诗。
迄今为止,李白已辞世大约一千三百年了,虽然无人知晓他死于何年何月何时,虽然无人知晓他是怎样死的,但人们一直爱戴着他,为他编了个浪漫的归宿。
李白 山水诗句

李白山水诗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7.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8.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9.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10.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11.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12.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13.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关于李白的作文素材200字(精品10篇)

关于李白的作文素材200字(精品10篇)关于李白的作文素材200字篇1再也不会有如此狂人,再也不会有如此才子,再也不会有如此奇迹,再也不会有第二个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
他狂妄恣意,放荡不羁,这位醉中之仙身在凡尘,心却荡尽铅华,拨开纸醉金迷的外壳,释放盛唐的霁月光风。
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四十二岁唐玄宗下旨召他入京时所作,诗句中尽显自信志气,他满心认为得以一展宏图,实现理想;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五十二岁他政治前出现波折时所作,诗句中抒发孤高自傲,他一边喝酒消愁,一边狂傲不减;他说“我本楚人,风歌笑孔丘”,这是六十岁,李白已历尽磨难,却始终不愿向现实屈服时所做,诗句中隐含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欲游名山大川,过隐匿生活,然而他依旧如此自信张扬。
只有这么一个李白,他从始至终不曾“摧眉折腰事权贵”,因为他要得“开心颜”,那一身傲骨干锤万炼,仍是那个狂人。
他才华横溢,举世无双。
我从小就是背着李白的诗长大的,全中国上至古关于李白的作文素材200字篇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千年前疏朗狂傲的笑声震动一片时空的涟漪,伴随着那个惊天动地的名字——李白。
苍穹之上,太白金星。
曾记得么?我们孩提时最先接触的一首诗就是出自李白之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初读时,我还是年少稚子,如何能懂这十字所蕴含的深切无奈与愁思?只不过觉得语言浅近,比其他诗作易懂罢了。
如今,翻开一卷卷书,千年的时光在指尖飞速流淌而过。
轻轻吟诵每一个字,只为寻找你,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星。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遥想当年,金殿上你把酒临风,衣袂飘飘,豪情万丈,让力士脱靴,贵妃研墨。
何人有你这般大胆?何人有你这般狂妄?又有何人,有你这般才华横溢,名垂千古?然而你也正是因此为佞臣所害,因为一句被曲解的诗受尽谗言,从此仕途潦倒,换其他人,从此笔下仅剩了贬官的愁思之苦。
然而你,何曾如那些平庸俗人,写尽哀情怒怼?又何曾因官关于李白的作文素材200字篇3一个漆黑的夜晚,我趴在桌上,呆呆地注视着窗外那一轮明月,陷入沉思,突然我离明月越来越近,眼看就要撞上了,我吓得紧紧闭上了眼睛。
与李白相识作文(通用10篇)

与李白相识作文(通用10篇)与李白相识作文(通用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李白相识作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与李白相识作文1在一个书声琅琅的清晨,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个月满西楼的夜晚,衣带渐宽,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识李白,是那首响彻千古的思乡之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情系千载,从此,我与李白有了解不开的情结。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汇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个神话。
他胸怀大志,脚路长安,在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
“酒入紊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好一个桀骜不驯的李白!“力士脱靴,贵纪研墨”,你无奈地书写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
终于有一天,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又甩袖而去,散发弄舟,留下了一个亘古流传的神话。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不屈权贵、敢于直谏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万!浅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者有之,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者有之,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者有之……华夏民族,有着数不清的英雄紊杰!也许有人会说,李白不会舞枪弄刀,不能血染睡场,凭什么能让你景仰崇拜呢?历史不会忘记:在大唐那个太平时代里,在盛世那个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样在天子面前一脸正气、在权贵面前一腔蔑视的人能有几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像李白一样在朋友落难之时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几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荡人。
”像李白一样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仍紊气不减的人又能有几个?历史告诉我们:很少,少得屈指可数。
在虚度光阴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在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的诗句永远吸引着我,李白的思想永远激励着我。
素材作文200字李白

素材作文200字李白素材作文200字李白篇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千年前疏朗狂傲的笑声震动一片时空的涟漪,伴随着那个惊天动地的名字——李白。
苍穹之上,太白金星。
曾记得么?我们孩提时最先接触的一首诗就是出自李白之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初读时,我还是年少稚子,如何能懂这十字所蕴含的深切无奈与愁思?只不过觉得语言浅近,比其他诗作易懂罢了。
如今,翻开一卷卷书,千年的时光在指尖飞速流淌而过。
轻轻吟诵每一个字,只为寻找你,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星。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遥想当年,金殿上你把酒临风,衣袂飘飘,豪情万丈,让力士脱靴,贵妃研墨。
何人有你这般大胆?何人有你这般狂妄?又有何人,有你这般才华横溢,名垂千古?然而你也正是因此为佞臣所害,因为一句被曲解的诗受尽谗言,从此仕途潦倒,换其他人,从此笔下仅剩了贬官的愁思之苦。
然而你,何曾如那些平庸俗人,写尽哀情怒怼?又何曾因官素材作文200字李白篇2一袭白衣鎏金鞍,当年你倚剑出长安,酒入豪肠,七分诗意三分恣意,响彻盛唐几十年。
他是李白。
当年,他出门游历,四处结交好友。
他挥毫使墨,写下了锦绣诗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此扬名立万。
活在山峦中,游在碧波间,探景色秀丽,品人生百味。
后来唐玄宗下诏令其征赴长安,他终于可以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了!殊不知,唐太宗对他的期望仅仅只是点缀太平盛世,取悦君王名动天下。
但他却不甘如此。
他在朝时要高力士脱靴磨墨,离朝时要放白鹿于青崖间,这是何等的自信洒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政治内里下的黑暗腐朽、不公无奈,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应就此在官场上谢幕。
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有雄伟的抱负,何必拘泥于朝堂?当年的入长安、探朝堂,失败了?不,他要继续探,去探人生,探世界,探自我!退官离朝,他成了世人眼中的那个“谪仙人”。
李白游山玩水的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这些诗才情横溢,意境高远,千古流传。
在春日的早晨,阳光洒落在山川之间,李白来到庐山脚下,抬头仰望,写下《望庐山瀑布》。
他描述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阳光照耀下,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云烟,瀑布像巨大的白色绸带挂在山前。
那奔腾的水流直泻而下,仿佛是从九天之上的银河坠落,震撼人心。
夏日炎炎,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望江水奔腾,写下《登金陵凤凰台》。
他抒怀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他看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感到人生的短暂无常,只有那江水依旧滔滔东流。
秋日里,李白独自登上敬亭山,寂静的山川让他感到内心的宁静。
他写下《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他独坐山中,看鸟儿高飞,云朵飘荡,感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冬日寒冷,李白并未停下他的脚步。
他游历至峨眉山月歌之地,对着皎洁的月光吟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他对山川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李白的诗才横溢、意境深远、风格独特、流传千古不朽。
他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摘要:李白,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真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
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总给人留下谈论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诗仙
李白,并不以山水诗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激扬、豪迈、雄奇、瑰丽,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浪漫骑士情怀,一如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山水在其感召和印染下都充满了鲜明的个性。
可以说李白在为数不多的山水诗中所取得的成就,其山水诗对后人的影响绝不亚于主攻山水诗的王维、孟浩然等人。
因为他赋予山水更多的灵性,独立性和生命,而不是让一味地折射人的情怀成为人的情怀的关照物,可以说他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
一、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
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列举描写祖国山水的名篇)
他的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李白与山水诗
在中国古典典籍中,对于山水描写和赞美的章篇语句多得不胜枚举,然而,所谓真正山水诗的初制形成,则首先由曹操、陶渊明等努力建构,进而完善成熟。
而李白的山水诗则更是古今历来山水诗中的奇葩。
李白对山水有一种独特的情怀,他与山水融为一体,感兴赋诗,超越苦难,名为“逸兴”。
大自然催发了他的浪漫思维和灵感,他选择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山水吟咏,同时摆脱以往山水诗歌的写作定势,用来解脱苦闷,艺术时空十分丰富,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怀古意识,拓展了山水诗歌的表现领域。
(列举李白的山水名篇)纵观李白一生,他始终在追求,却
又多次受到打击,从而使得主导其人生的儒家思想夹杂了道家与佛家的思想,除却借山水遣怀之外,李白对于中国壮丽山川也是是非热爱的。
李白把描绘中国大好河山,表现大自然无穷景物之美作为平生一大追求。
三、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一)艺术特色:明朗清新,意境开阔;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
(举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
在李白的人格中充溢着一种豪放不羁的英雄意识,此他特别喜爱奇伟壮阔的山水体现自己的人格精神。
(李白咏叹山水的佳篇名作)这些诗篇体现了作者向往不平凡生活的豪迈性格。
李白在描写奇伟壮阔的山水景物时用天仙的眼光审视万物,思接千载,用浪漫的诗思融铸山水,摆脱了前代山水诗的思维定势。
举例并分析《蜀道难》
(二)民族气骨:成功名蔑视权贵,做隐士天人合一。
李白的山水诗集中地表现了民族文化,诗中的浪漫笔调,是中华民族既不离现世以求善亦不离现世以求美的境界,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美的境界追求的态度,体现了由自然及于人事、现实与浪漫主
义特征;李白山水诗不只是自然界中的佳山丽水,也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佳山丽水,他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内心感情倾注于青山绿水中,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健笃实的性格。
(常以“大鹏”自居、《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对人生理想的描绘)
(三)语言特点:自然明朗是李白山水诗语言的基本特色,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他朴素清丽、单纯自然的语言,受乐府民歌沾溉,而更多来自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
(如:《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他多样化的语言又总归于率真自然、清新明丽,体现为自然之美。
(四)写作特点:采用夸张手法,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李白爱用夸张想象之笔来写雄山大川。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事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故而较之晋宋诗人的“情、景、理”三段式的风格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
(列举名诗名句,如:《早发白帝城》)
综上所述,李白热爱大自然。
他曾经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融铸清辞。
他写月、写山、写水,明朗清新,境界开阔;他将自己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化入了山水诗作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他壮绘
直落九天的瀑布,以及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崎岖险阻的蜀道,并给予了汪洋恣肆的描绘,再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从而产生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李白的山水诗,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他屹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巅顶,掉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