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一、李白的艺术特点
1.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激情澎湃的意境,表现出他浪漫
而不受拘束的个性。
2.自然写景:他善于描绘山水之美,以独特的笔触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字里行间仿佛能闻到花香和听到鸟鸣。
3.借物抒怀:通过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以及历史人物等事物的描写,李白
能够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4.想象与夸张:他不拘泥于现实,常常运用夸张手法和幻想元素来创作,使
诗歌充满了畅怀与幻想。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分析
1.壮志豪情:李白将个人理想和宏伟抱负融入了他的诗歌中。
比如《将进酒》
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期许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2.爱国思想:李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登金陵
凤凰台》中寄托了他对唐朝繁荣昌盛的希冀。
3.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世事和命运的思考,李白在他的诗中探索了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如《静夜思》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和
人生短暂性质的感悟。
4.抒怀与自嘲:李白常常以幽默、轻松的口吻和自嘲式的写作风格,表达个
人心境和情绪。
比如《月下独酌》中自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凸显出豪放不羁的个性。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具有奔放豪放、自然写景、借物抒怀、想象与夸张等艺术特点,并涵盖了壮志豪情、爱国思想、人生哲理和抒怀与自嘲等多个主题。
李白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个人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这些特点和主题使得李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风格的伟大诗人之一。
李白对美学与艺术的思考

李白对美学与艺术的思考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不仅卓越,而且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心得主要集中在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思考上。
首先,李白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他诗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他热爱大自然,喜欢在山水间流连忘返。
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山川、江河、花草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词。
他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美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其次,李白对人文美的关注也是他诗作的重要内容。
他关注人类的情感、思想和行为,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情感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
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友情、爱情、孤独等主题的探索,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他对人文美的思考。
例如,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他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种对孤独与自我陶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文美的独特见解。
此外,李白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关注。
他追求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和格律。
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他的诗作往往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他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种对自由和奔放的追求,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最后,李白的诗作还体现了他对人生与存在的思考。
他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有着深刻的感受,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他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种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思想上有着深刻的追求。
他对自然美、人文美、艺术创作和人生存在等方面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美学与艺术的独特见解。
李白的诗歌之美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李白的诗歌之美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诗仙”。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心得主要集中在他的诗歌之美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李白的艺术风格、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他的诗作大多充满豪放奔放的气息,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他擅长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诗歌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艺术风格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现代社会快节奏、压力大,人们往往缺乏情感的宣泄和情感的表达。
李白的诗歌通过其奔放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情感的释放和情感的表达途径。
他的诗歌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其次,李白的诗歌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对人生、对爱情的热爱和追求。
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热爱,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诗作中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情的痛苦,呈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纠葛的思考。
这些情感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因为工作压力、生活琐事而忽略了对自然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关爱,导致心灵的空虚和情感的匮乏。
李白的诗歌通过其丰富的情感表达,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自然、关注他人的视角,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情感的丰富。
最后,李白的诗歌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诗作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他关注人类的存在和意义,探索人类的尊严和价值。
他的诗歌中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这些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物质的财富和功利的利益,忽视了对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的思考和关注。
李白的诗歌通过其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人类尊严和价值的视角,使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公正,从而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李白的艺术人生

李白的艺术人生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一直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和心得。
首先,李白的诗歌作品展现出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追求。
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同时,他也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许多神话传说和仙境,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使得李白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
其次,李白的诗歌作品展现出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他的诗作中常常揭示人性的善恶之间的矛盾和社会的不公正。
他通过对人性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类社会的期望。
他在诗中反映了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社会问题,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批判和抨击。
这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使得李白的诗歌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此外,李白的诗歌作品还展现出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
他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学修养和广泛的文化知识。
他熟悉古代文学作品,善于吟咏古人的诗歌,也能够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作。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还在内容上独具匠心。
他以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使得他的诗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最后,李白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豪放奔放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和借鉴。
他的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总之,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展现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
他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还在内容上独具匠心。
诗行天下李白观后感

诗行天下李白观后感诗行天下——李白:一种独特的艺术与人生视角《诗行天下——当代海外学子诗词选》不仅仅是一本诗词集,它更像是一部人生的反思录,一部关于文化、情感、追求与成长的记录。
这部集子所展现的,是30位身处海外的学子如何通过诗歌这一文学形式,表述他们经历的奋斗、思乡、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其中,李白的诗歌特别引人注目,他的诗词在整部作品中独树一帜,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首先,李白在诗词中展现了非凡的自我表达力。
他的作品往往能够迅速捕捉到他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独特韵律。
在李白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知的探索。
这些情感和思想并不是简单地排列在一起,而是通过精心构造的诗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李白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
在他的诗词中,自然景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元素常常被用作象征和隐喻,用来表达他对于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这些见解并不是直接陈述出来的,而是通过各种象征和隐喻来暗示和启发读者去思考。
这种隐喻和象征的使用,使得李白的诗词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再者,李白的诗词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情感色彩。
他善于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中,通过这些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使得李白的诗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最后,李白的诗词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深刻见解。
这些见解并不是直接陈述出来的,而是通过各种象征和隐喻来暗示和启发读者去思考。
这种思考方式,使得李白的诗词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义。
总的来说,《诗行天下——当代海外学子诗词选》中的李白诗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与人生视角。
他的诗词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力、象征和隐喻的使用、强烈的个性和情感色彩以及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些特点使得李白的诗词在这部作品中独树一帜,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李白的美学思想与审美价值

李白的美学思想与审美价值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使我对他的美学思想与审美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从李白的艺术追求、诗歌形式和主题、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诠释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李白的美学思想体现在他对艺术的追求上。
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喜欢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向往。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仙境、神仙、神话等元素,这些都是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通过诗歌来创造一种美的境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美。
其次,李白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他的诗歌形式和主题上。
李白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也有长篇叙事诗和辞章。
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个人诗,也有描绘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的叙事诗。
他的诗歌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意义。
最后,李白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诠释展示了他的审美价值。
李白对自然的描绘充满了豪放和奇特的想象力,他喜欢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的思考。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山川、江河、星辰等自然元素,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如同一场奇妙的旅行,人应该积极向上、豁达开朗,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总之,李白的美学思想与审美价值体现在他对艺术的追求、诗歌形式和主题、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诠释等方面。
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通过诗歌来创造一种美的境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美。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主题广泛,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思想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唐代诗人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的诗歌创作,在唐诗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李白的诗歌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豪放和奔放。
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和自由的态度。
诸如《将进酒》、《庐山谣》等诗作,以其雄阔的气魄和豁达的情调,为后代诗人所推崇。
李白的诗歌艺术,融汇了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多种元素。
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一个个富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的画面。
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描绘技巧,将一幅幅色彩斑斓、富有形式美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李白的诗歌思想,也非常丰富和深刻。
他的诗作,表达出了特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他经常拿自己的经历,表现出对人生、自由、自然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表达了他的豪放态度和对人生的享乐主义观点。
《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灯秋夜泪满巾”一句,则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历史、时间的回顾。
李白的思想,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体现了他对于道德、伦理、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和观察。
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在唐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作,不仅在风格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和独特的风格,而且在文学技巧和意境表现上,也有着精湛的成就。
他的思想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艺术和思想被广泛传承和发掘,影响深远。
然而,李白的生平传说和现实人生,却也具有多重的解读和意义。
李白是一位历史悠久的诗人,被誉为“无愧于众诗之长”的巨匠,他的诗歌艺术和思想,为后世诗人提供了珍贵的借鉴,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思想和艺术,正是我们今天怀念和赞美的对象。
李白诗中的豪放情怀与旷达人生态度

李白诗中的豪放情怀与旷达人生态度1. 引言1.1 概述李白作为唐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其独特的豪放情怀和旷达人生态度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本文将探讨李白诗中所体现的豪放情怀和旷达人生态度,并分析它们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主题与结构,为后续内容铺垫;第二部分将重点探讨李白诗歌中的豪放情怀,包括其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第三部分将详细论述李白对生活态度和观念所持有的旷达态度,并探讨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与借鉴;第四部分将通过分析典型作品如《静夜思》、《将进酒》等来展示豪放情怀与旷达人生态度在李白诗歌中相互交融;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这两种情怀与态度的价值及重要性,并对未来李白诗歌研究提出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李白诗中所蕴含的豪放情怀和旷达人生态度,并分析其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阐述这两种情感与态度,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魅力,并且从中汲取启示,使现代社会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活出豪放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豪放情怀2.1 李白诗歌中的豪放形象李白作为唐代最具豪放情调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展现了丰富而独特的豪放形象。
他以自由不羁、超脱尘俗的心态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
在他的诗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畅游于山水之间、酣畅淋漓地抒写自然景物、咏史抒怀、吟咏宴会等各种场景。
李白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强烈飘逸之情,例如运用华美辞藻、夸张修辞等手法,使其诗作充满激情与张扬。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意象塑造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拥有野性与奔放之气。
2.2 豪放情怀的表现手法与意义李白通过豪放情怀来表达对传统规范和束缚的解放之意。
他不受礼教禁锢,敢于追求个性自由和极致境界。
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他对宴会、饮酒、流浪等放纵欲望的宣泄,通过放飞自我来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境界的超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 日期 】 0 1 0 — 6 2 1 — 9 1
【 金项 目】本文 为四川省教 育厅人 文科 学重点研 究基 地绵 阳师 范 学院李白文化研 究 中心课题 (B 7 2 )“ 白人 生与 艺术的现代 性 基 L 0— O 李
研 究” 研 究成果。 的
【 作者 简介 】陈建新 (9 6 ) 男, 16 一 , 四川开江人 , 西南科技 大学文 艺学院教授 , 究方向 : 研 古代 文学。
第 2 8卷 第 4期
Vo12 No. .8 4
阿 坝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NA 0F L ABA 巳 姗 RS C0U GE
21 0 1年 l 2月
De . 0 1 c2 1
李 白艺术与人生 的“ 代性" 现 解读
陈建 新
( 西南科 技 大 学 文 艺学 院 ,四川 绵 阳 6 1 1 ) 200
阿坝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校 学报
21 0 1年
白有 着 丝 毫 不 弱 于 纵 横 家 的 功 利 欲 . 又 有 着 “ 名 富 但 功
公子 , 皆济之 , 则是 白之轻财好施也。”“ 悉 此 又昔 与蜀
中友 人 吴 指 南 同游 于楚 . 南 死 于 洞 庭 之 上 ”抚尸 泣 血 指
夺, 其程度一点也不 比现代社会 逊色 , 现代 社会与传统
社 会 的差 别 仅 仅 在 于 是否 广 泛 地 意 识 到 这 种 分 裂 。
儒 的方面 , 白积极入世 , 缺乏儒家 的道德 自律和对 李 但
在这个意义上 , 在传统社 会 中, 一些具 有特殊生活
民生应 有的关注 ; 在道 的方面 , 白与道 家貌合 神离 , 李
他无法做到道家那种 “ 堕肢体 , 黜聪明 。 离形去智 , 同于
经历和特殊生活感受 的个人或 群体 , 也可 能出现“ 现代
性” 症候 , 向反抗之路 。李 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 走
大通 ” 子《 宗师》的物我两 忘 的境界 , ( 庄 大 ) 大鹏是 他翱
翔人 间的理想 , 视芸芸 众生 的象征 ; 侠 的方 面 , 蔑 在 李
贵若长在 , 汉水亦应西北流” 江上吟》的虚幻感 ” ( 《 ) 。 李 白的这种矛盾 。反映 了在他身上存在 着与 中国 传统思想异质的东西 。 那么 , 这种异质性 的东西是什么 呢?中国文化用梁漱溟的话来说 , 其特征是 “ 理性早启 ,
【 摘 要】李白的 生活 方式与艺术创作 , 包含着丰 富的“ 现代 性 ” 内容 , 体现 了个体与社会 分裂 、 理性 与非理性分裂的“ 现代性 ” 症候 。李
白通过张 扬非理性的 、 自于本能的激 情, 图摆 脱现 实生活对 生命 的压抑 。 来 力 实现对人 生虚无的 自我拯 救。
【 关键词 】李白 ; 生 ; 人 艺术 ; 代性 ; 现 生命本 能 【 中图分 类号】 266 10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0 8 4 4 (0 1o 一 09 o 1 0 — 12 2 1 )4 o7 一 3
本能 、 张扬生命为主 的意识革命 , 占据 了现代 文化 的舞
台, 构成 了现代性 的精神标志 。可 以说 , 现代 性是一种
思 想 意 识 , 是 一 种生 活 方 式 。 也
李 白的精神 。甚至无法确证 哪个方 面在李 白的思想 中 占据主导地位 。于是 , 人们说 , 白的思想是矛盾 的, 李 他
山、 兼济与独善的矛 盾中。
李 白是 在 中 国文 化 氛 围 中 出 现 的 .在 中 国传 统 思
想 中寻找李 白的精神根源 , 不无 道理。但 是 , 近年来也
有不少学人发现 了李 白思想 和性格 与传统文化某些方
面 的不 兼 容 性 , 典 型 的是 李 晶 的 观 点 。李 晶 认 为 , 最 在
在 中国诗歌史上 , 白是公认 的天才诗人 。张扬的 李
我 们 通 常 所 ຫໍສະໝຸດ 的“ 代 性 ” 生 于 现 代 社 会 理 性 主 现 诞
个性 , 不羁 的言行 , 其人生淋 漓尽致 , 其创作 酣畅 自如 , 表现 出了独特 的精神和气质 。 李 白人生 与艺术 中包含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它从 何而来 ? 千百年来 , 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 近代 以来 , 虽众 说 纷纭 。 但大致 不离儒 的精神 、 的精神 、 的精 神三 道 侠 种说法 。 儒 的方面 。 是看到 了李 白积极人世 的精 神 , 建功立 业 的雄 心壮 志和强烈 的社 会责任感 ; 的方面 , 道 是看到 了李 白身上超脱尘世 , 向往精 神绝对 自由的境界 ; 的 侠 方面 。 是看 到了李 白身上刺客兼 纵横 家的气 质 。但是 ,
人 们 也 发 现 了 .这 三 种 说 法 哪个 方 面 都无 法 完 全 概 括
义 和启蒙理想 崩溃的背 景下 .是 社会进入 发达工业 时
代 的产物 。 现代社会表现出了明显 的“ 分裂性 ” 即个体 .
与 社 会 的分 裂 、 性 与 非 理 性 的 分 裂 。 面 的 理 性 统 一 理 表
的背后 是普 遍的“ 非现实” 这 种分 裂性构 成 了现代性 , 的表征 ; 同时 , 现代性也意味着对这 种分裂 性的 明确意 识, 以及通过革命性 的实践改变这 种分裂性状 况 、 重建
真 正 统 一 的努 力 。
从 尼采宣布 “ 上帝 已死 ” 开始 。 现代哲 学 家就对不 合理 的现实提出了指控 。 他们指 出 , 在理性 的统一性背 后, 是现实对人 的生命本 能 的无 情压 榨 , 于是 , 以解放
游 移 于 儒 道 侠 三 者 之 间 , 摆 在 人世 与 出 世 、 政 与 还 摇 从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 的普遍症候 ,但并 非现代社会 的“ 专利 ” 。因为 , 个体与社会 的分裂 、 理性 与非理性 的 分裂 , 在传统社会 中仍然存在 。在传统社 会中 , 社会与
政 治 对 私 人 生 活 的严 厉 压 制 ,理 性 对 非 理 性 的 无 情 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