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力学经典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直线,它的斜率表示什么?A. 位移B. 加速度C.力量D. 动量答案:B. 加速度2. 下列哪个是一个矢量量?A. 面积B. 速度C. 温度D. 时间答案:B. 速度3. 质点做直线运动,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A. 速度不变B. 加速度不变C. 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变D. 速度和加速度都变化答案:B. 加速度不变二、填空题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F = m * a2.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m/s² (米每平方秒)三、解答题1.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恒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公式为:速度 = 位移 / 时间,或者简写为 V = S / T。

2. 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以相同的固定数值进行变化的直线运动。

其特点是加速度不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v² = u² + 2as 来描述,其中 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位移。

3. 描述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地面运动的过程。

其特点是加速度恒定,大小为 g,方向向下。

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S = (1/2)gt²来描述,其中 S 表示下落的位移,g 表示重力加速度,t 表示下落的时间。

四、应用题1. 一个质点以30 m/s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增加到50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a = (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 (50 - 30) / 10 = 2 m/s²2. 一个质点从静止状态开始做匀变速运动,20秒后速度达到10 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初一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20题1.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变为15m/s。

求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根据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量求出加速度。

速度的变化量为15m/s - 5m/s = 10m/s。

时间的变化量为10秒。

所以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为10m/s / 10s = 1m/s²。

2. 一辆汽车以2m/s²的加速度行驶了8秒后速度为24m/s。

求汽车的初速度。

解答:我们可以根据加速度、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来求初速度。

加速度为2m/s²,时间为8秒,速度为24m/s。

利用公式 v = u + at,我们可以得到24m/s = u + 2m/s² × 8s。

解这个方程得到 u =24m/s - 16m/s = 8m/s。

3. 一个物体以10m/s²的加速度下滑,经过2秒后速度为20m/s。

求物体的初速度和下滑的距离。

解答:利用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求解。

速度的变化量为20m/s - u = at,其中 u 为初速度。

代入已知值得到 20m/s - u = 10m/s² × 2s,解这个方程得到 u = 20m/s - 20m/s = 0。

物体的初速度为0。

然后可以利用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s = ut + 1/2 at²求解下滑的距离。

s = 0 × 2s + 1/2 × 10m/s² × (2s)² = 20m。

4. 一个物体以4m/s的速度向上抛出,经过2秒后速度为0,求物体的初速度和抛物线的高度。

解答:根据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求解。

速度的变化量为0 - u = -gt,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向上抛时取为负值。

代入已知值得到 0 - u = -9.8m/s² × 2s,解这个方程得到 u = -9.8m/s² × 2s = -19.6m/s。

初三物理力学计算练习题

初三物理力学计算练习题

初三物理力学计算练习题题目一:力的计算1.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的作用力是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10N = 5kg * a解得:a = 2m/s²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的作用力是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20N = 2kg * a解得:a = 10m/s²3.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kg,受到的作用力是5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50N = 10kg * a解得:a = 5m/s²题目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有两个力分别为10N和20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合力即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绘制得到的对角线的长度,可以通过三角形法则计算:设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₁和F₂,合力大小为F₃,合力与力F₁的夹角为θ。

根据三角形法则可得:F₃²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已知F₁ = 10N,F₂ = 20N,角度θ为180°(因为两个力同向),代入计算得:F₃² = 10² + 20² + 2 * 10 * 20 * cos(180°)F₃² = 100 + 400 + 400F₃² = 900F₃ = 30N2.有两个力分别为15N和25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F₃² = 15² + 25² + 2 * 15 * 25 * cos(180°)F₃² = 225 + 625 + 750F₃² = 1600F₃ = 40N3.有两个力分别为12N和18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同样地,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F₃² = 12² + 18² + 2 * 12 * 18 * cos(180°)F₃² = 144 + 324 + 432F₃² = 900F₃ = 30N题目三:斜面上的物体1.质量为20kg的物体放在一个倾斜角度为30°的斜面上,斜面的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容器的最大B.乙容器的最大C.丙容器的最大D.一样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A.几十克B.几千克D.几十毫克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A.失去了惯性C.不受力的作用D.惯性大于阻力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1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V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C.铁轨铺在枕木上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10.滑雪运动员从ft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A.机械能增加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机械能不变11.小明沿水平方向用 80 牛的力,将重 50 牛的球沿水平方向推出,球在地面上滚过10 米后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是( )深处向更深处下潜时,所受到水的浮力将。

初中物理力学题集锦

初中物理力学题集锦

初中物理力学题集锦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g取10m/s²)2. 一物体从20m高处自由下落,求落地时的速度和下落时间。

(忽略空气阻力,g=10m/s²)3. 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斜面倾角30°,求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g取10m/s²)4. 一物体沿直线以5m/s的速度匀速运动,经5秒后速度变为15m/s,求此过程中的加速度。

5. 一轻绳绕过定滑轮两端各挂一质量分别为m1=3kg和m2=2kg 的物体,求m1的加速度。

(不计滑轮摩擦及绳重)6.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紧急刹车后在5秒内停止,求汽车的平均减速度。

7. 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末的速度为6m/s,求前5秒内的位移。

8.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摩擦力f=10N作用,其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作用在物体上的正压力。

9. 一物体自高h=20m处自由落下,同时另一物体从地面以v0=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求两物体在空中的相遇时间。

10. 一质量m=2kg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20N作用,求物体在2秒内的位移。

11. 一斜面长L=10m,高h=5m,一物体无初速度沿斜面下滑,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忽略摩擦,g=10m/s²)12. 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2m,周期T=4s,求质点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13. 一物体在水中匀速下沉,若其体积V=0.01m³,密度ρ物=2500kg/m³,水的密度ρ水=1000kg/m³,求物体所受浮力。

14. 一轻弹簧原长l0=0.2m,当挂一质量m=0.5kg的物体时伸长至l=0.25m,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15.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斜面倾角θ=30°,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如右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 )A. η甲=η乙B. η甲<η乙C. η甲>η乙D. 无法比较2.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在相等的水平力F作用下移动相等的距离s,那么,力F对两物体所做的功( )A. 甲较多B. 乙较多C. 相等D. 无法确定3.下列生活实例中,对图片描述正确的有( )A. 甲图: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从刚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机械能守恒B. 乙图:铁锁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 丙图:人造地球卫星由于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D. 丁图: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当物体C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

已知C是体积为1dm3、重为80N的实心物体,D是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 的正方体,OA:OB=2: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g=10N/kg),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A. 物体C的密度为8×103kg/m3B. 杠杆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70NC. 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D. 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2×103Pa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 ,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所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v0A. 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 F0=2fC. t1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D. v= 12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为3:2,将甲球浸没在液体A中,乙球浸没在液体B中,A、B 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4,则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A. 6:5B. 5:6C. 8:15D. 15:87.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A. 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B. 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C. 物块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D.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8.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A. 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 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 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 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9.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B.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C.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D. 船闸不是连通器10.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B. 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D.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11.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A. 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前6s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共2题;共6分)12.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所用时间t=30s。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力学1.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答案】B【解析】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B.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 C【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 不符合题意;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产生弹力的条件可知,要产生弹力,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初中力学经典习题

初中力学经典习题

初中力学经典习题(一)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部分:1.在图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C .汽车减速上坡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A )A .一定吸引地球B .不一定吸引地球C .一定不吸引地球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7.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_____.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10.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11.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12.物体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13.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三、作图题14.如图6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图示.图6 图715.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F =4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3牛的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的力的图示.16.马拉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车受的拉力F ,车受的阻力f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N .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D第二部分:1.力的作用效果( )A .只与力的大小有关B .只与力的方向有关C .只与力的作用点有D .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是( )A .一对相互作用力B .同一个力C .可以互相抵消的两个力D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的两个力 3.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 N 的是( )A .一袋方便面B .一块砖C .一张学生用的板凳D .一枚大头针 4.一个人用与地面成30°角、大小为100 N 的力F 向右拉一物体,如图7-2-1所示,四个同学分别画出了拉力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5.存图7-2-2中面出了力F 1与F 2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A .F 1>F 2B .F1=F2C .F 1<F 2D .无法判断F 1和F 2的大小二、填空题6.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图7-2-3的(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在图7-2-3的(c)、(d)两图中,人用扳手拧螺丝帽,(d)图所示方法比(c)图更容易,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力学经典习题(一)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部分: 1.在图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手对弹簧的拉力 A
人对跳板的压力 B
手对弓的拉力 C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3 N 支持力和 2 N 沿斜面向上拉力的图示。
15.如图 7 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 F= 4 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
3 牛的
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的力的图示.
16.马拉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车受的拉力
F,车受的阻力 f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N.
第二部分:
1.力的作用效果 ( )
A.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
A.不断改变
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定不吸引地球
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7.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
____________ 的作用力.大量
_________有关。
(d) 图所示方
7.在物理学中,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 _________在力学中的贡献,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简称
_________,
符号是 _________。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 _________N。
8.如图 7-2-4 所示, 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上, 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于弹簧, 已知 F1<F2。观察比较 (a) 、

10 .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 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 踢球的
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11.力的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12.物体由 ________变为 ________,由 ________变为 ________ ,或者 ___ _____,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A.一袋方便面
B .一块砖 C .一张学生用的板凳
D.一枚大头针
4.一个人用与地面成 30°角、大小为 100 N的力 F 向右拉一物体,
如图 7-2-1 所示,四个同学分别画出了拉力的图示,其中正
确的是 (
)
5.存图 7-2-2 中面出了力 F1 与 F2 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
)
A. F1>F2
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的.
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 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________.
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B. F1=F2
C. F1<F2
D.无法判断 F1 和 F2 的大小
二、填空题 6.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图
(b) 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在图 法比 (c) 图更容易,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7-2-3 的 (a) 、 7-2-3 的(c) 、(d) 两图中,人用扳手拧螺丝帽,
13.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 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 橡皮筋的长度变 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 馒头变 __________
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
三、作图题
14.如图 6 所示,用 50 牛沿与水平方向成 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图示.
图6
图7
(b) 、 (c) 三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__有关。
三、作图题 9.如图 7-2-5 所示,一辆重 120 N 的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请用力的图示画出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拉力。
30°角斜向上的大小为 60 N 的向右的拉力作用,
10.如图 7-2-6 所示,斜面上放一个小球,画出小球受到的
B.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C .只与力的作用点有 D.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是
()
A.一对相互作用力
B.同一个力 C .可以互相抵消的两个力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的两个力
3.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 1 N 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