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经典例题(3道难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a = F/m = 10N / 2kg = 5m/s^2。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5N的竖直向下的重力,求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解答: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时垂直于地面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所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 = F/m = 5N / 0.5kg = 10m/s^2。

3. 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向右运动时受到一个10N的水平拉力和一个8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合外力等于水平拉力减去水平推力,即F = 10N - 8N = 2N。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a = F/m = 2N / 4kg = 0.5m/s^2。

4.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斜面上受到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力为10N的重力和一个沿斜面方向的力为4N,斜面的倾角为30度,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首先将斜面上的力分解为与斜面垂直方向的力和沿斜面方向的力,即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F1 = mg * sinθ,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F2 = mg * cosθ。

其中,m = 2kg,g = 9.8m/s^2,θ = 30°。

所以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F2 = 2kg * 9.8m/s^2 * cos(30°) ≈ 16.96N。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沿斜面方向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即a = F2/m = 16.96N / 2kg ≈ 8.48m/s^2。

5. 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向左运动时受到一个3N的水平拉力和一个5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合外力等于水平推力减去水平拉力,即F = 5N - 3N = 2N。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初中物理力学例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施加一个10N的水平力。

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由于力和质量已知,将其代入方程可以求得加速度。

所以a = F / m = 10N / 5kg = 2m/s²。

2. 一个弹簧常数为200N/m的弹簧拉伸10cm后,求弹簧所受的弹力。

解答:根据胡克定律F = kx,其中F是弹簧所受的弹力,k是弹簧的弹簧常数,x是弹簧的伸长量。

由于弹簧常数和伸长量已知,将其代入方程可以求得弹力。

所以F = 200N/m × 0.1m = 20N。

3.一个物体以2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5s后速度变为8m/s。

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 = (vf - vi) / t,其中a是物体的加速度,vf是物体的最终速度,vi是物体的初始速度,t是时间间隔。

由于初始速度、最终速度和时间间隔已知,将其代入方程可以求得加速度。

所以 a = (8m/s - 2m/s) / 5s = 1.2m/s²。

4.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水平地撞击到静止的墙壁,反弹后以8m/s的速度反向运动。

求撞击过程中墙壁对物体的平均力。

解答:由于撞击过程中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需要用动量定理来求解。

根据动量定理FΔt = Δmv,其中F是力,Δt是撞击时间,Δm是物体的质量变化量,v是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由于质量变化量为零(质量不变),而速度变化量已知,可以求得撞击时间。

所以Δt = Δmv / F = (2kg × (8m/s - (-10m/s))) / (8m/s) = 9.5s。

由于撞击过程是瞬间发生的,可以认为撞击时间非常短,近似为0。

因此,墙壁对物体的平均力可以近似为墙壁对物体的瞬时力,即F = Δmv / Δt = 2kg × (8m/s - (-10m/s)) / 0s = ∞(无穷大)。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题1:题目:一力学家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10牛的水平力。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0=5a,解得a=2m/s²。

题2:题目:一个物体质量为2千克,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重力为20牛的作用力,求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20=2g,解得g=10m/s²。

题3:题目:一根木棒在1秒内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到6m/s。

求该木棒的平均加速度。

解析: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6-0)/1=6m/s²。

题4:题目: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踩下刹车,并使汽车在2秒内停下来。

求汽车的减速度。

解析: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0-20)/2=-10m/s²。

由于减速度是指向相反方向的,所以答案为-10m/s²。

题5:题目:一个小球以4m/s的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变为12m/s。

求小球的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12-4)/2=4m/s²。

题6:题目:一力学家测量的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20牛的水平力。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20=10a,解得a=2m/s²。

题7:题目:一辆汽车质量为1200千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2000牛的水平力推动。

求汽车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一、摩擦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30N 的拉力作用时,物体静止不动。

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为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0N,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也为30N。

2. 题目: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将拉力增大到15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g = 10N/kg)解析:根据G = mg求出物体的重力G=5kg×10N/kg = 50N。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f = F = 10N。

当拉力增大到15N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是10N。

因为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二、压力与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正方体木块,边长为10cm,重为6N,放在面积为1m²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首先求木块的底面积S =(10cm)²=100cm² = 0.01m²。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F = G = 6N。

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得p = 6N/0.01m²=600Pa。

这里要注意受力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而不是桌面的面积,因为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

2. 题目: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

A的底面积为100cm²,高为10cm;B的底面积为50cm²,高为5cm。

A的密度为2g/cm³,B的密度为3g/cm³。

求:(1)A对B的压强;(2)B对地面的压强。

高中物理力学较难题

高中物理力学较难题

一、单选题1.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m的电线杆共用8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2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3.(2分)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x=2t+t2(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那么2s时物体的速度是()−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4.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5.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

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间的距离为()6.下雨天,小李同学站在窗边看到屋檐上不断有雨水滴下。

如图所示,他发现当第1滴水滴落地时,第4滴刚好形成,并目测第3、4两水滴的高度差约为40cm,假设相邻两水滴形成的时间间隔相同,则屋檐离地高度约为()7.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自由落下,而且当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三滴水离地的高度是()8.如图所示,两轻弹簧a、b悬挂一小球处于平衡状态,a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弹簧水平,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a、b的伸长量之比为()9.如图示,将一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若木板与木块的动摩擦因数为3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在木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之前,长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已知一个力F=10√3N,可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已知F1方向与F夹角为30°(如图所示),F2的大小为10N,则F1的大小可能是()11.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 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12.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μ<1)。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练题,每个问题都附有详细的答案。

这些练题覆盖了力学中的不同概念和应用,旨在帮助你巩固你的物理研究。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尝试独立解答。

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参考答案来帮助你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1. 力与运动题目:一个小球以4 m/s的速度以水平方向投出,落地的时间为2 s。

求小球的水平位移以及竖直位移。

答案:小球的水平位移为8 m,竖直位移为-19.6 m。

2. 动能与功题目:一辆质量为1000 kg的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求汽车的动能。

如果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总共2000 N的摩擦力,求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汽车的动能为 J,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3. 万有引力题目:太阳的质量约为2 × 10^30 kg,地球的质量约为6 × 10^24 kg,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 × 10^11 m。

求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

答案: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约为3.53 × 10^22 N。

4. 动量守恒题目: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水平碰撞到一个静止的质量为3 kg的小球,碰撞后两个小球分别以2 m/s和4 m/s的速度分别向左和向右运动。

求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是否守恒。

答案: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守恒。

以上是一部分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的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的练习,你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保持坚持和刻苦学习的态度,相信你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一、单选题1.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 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C. 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D.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的厚度2.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

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

现有以下判断:(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其中正确的是 ()A. (1)(3)B. (1)(4)C. (2)(3)D. (2)(4)3. 如图甲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A. 20 m/sB. 25 m/sC. 30 m/sD. 40 m/s4. 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水到达乙地后再逆水返回甲地,所需的时间为t1,若轮船牵引力不变,则它在静水中同样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2与t1的关系是( ).A. t1>t2B. t1=t2C. t1<t2D. 不能确定第1页共24页5.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

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

则A. 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B.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 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6. 某电热器标有“220V1500W”字样,它两端不超过额定电压时的I—U图像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力学难题

高中物理力学难题

高中物理力学难题
高中物理力学难题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
1. 质量为M的木楔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在其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当滑行路程s时,其速度v。

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绳子的张力为零,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小球刚好通过圆周最低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多少?
3. 某时刻起,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D四点。

已知AB=BC=CD=d,质点经过AB段所用的时间为t,经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t/2,经过CD段所用的时间为t/3,求质点的加速度大小。

4. 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相连,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两木块的质量均为m。

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B上时,木块A刚好被拉动,在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1。

当用相同的水平力F 作用于木块A上时,木块B刚好被拉动,在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2。

求x1和x2的比值。

5. 有一轻杆两端固定两只小球A和B,A、B均可视为质点,并绕杆的中心
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球A的质量为m1,球B的质量为m2,杆长为L,角速度为ω。

求杆对球B做功的功率。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更多关于高中物理力学难题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经典难题
1..如图22所示装置,杠杆O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 ∶AB =1∶2。

当在杠杆A 点挂一质量为300kg 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杠杆B 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 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杠杆B 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2。

已知N 1∶N 2=3∶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 ,杠杆OB 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g 取10N/kg 。

求: (1)拉力T 1; (2)动滑轮的重力G 。

2.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

第一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工人用力F 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工人用力F 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 2,货箱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2, N 1与 N 2之比为2:3。

(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 取10N/kg)
求:(1)动滑轮重和力F 1的大小; (2)机械效率η1; (3) 功率P 2。


22
B
A
O

图24
3、图 26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

配重A 受到的重力为1600N ,配重A 上方连有一根弹簧测力计D ,可以显示所受的拉力大小,但当它所受拉力在0~2500N 范围内时,其形变可以忽略不计。

B 是动滑轮,C 是定滑轮;杠杆EH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1:6.小阳受到的重力为700N ,他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 1,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A F ,配重A 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 显示受到的拉力1D F 为2.1×103N ;小阳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 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 2,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2A F ,配重A 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 显示受到的拉力2D F 为2.4×103N.已知9:11:21 F F 。

(杠杆EH 、弹簧D 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不计绳和轴之间摩擦)。

求: (1)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A F ; (2动滑轮B 受到的重力G B ; (3)拉力为T 2.

力学经典难题参考答案
1.解:(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 甲×OA =T 1×OB
(G 甲+G 乙)×OA =T 2×OB 又知OA ∶AB = 1∶2 所以OA ∶OB = 1∶3
N 300010N/kg kg 300=⨯==g m G 甲甲
N 600N/kg 10kg 60=⨯==g m G 乙乙
N 0001N 0300311=⨯==甲G OB OA T
N 2001N 03603
1)(2=⨯=+=乙甲G G OB OA T
(1分)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T 动1=G
+2F 1,T 动2=G +2F 2 又T 动1=T 1
,T 动2=T 2
所以:
G G G T F 2
1N 5002N 1000211-=-=-= (1分) G G G T F 2
1N 6002N 1200222-=-=-= (1分)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 人1+ N 1, =
G 人, F 人2+N 2, =G 人
因为F 人1=F 1,F 人2=F 2,N 1=N 1, ,N 2=N 2, 且G 人=600N
所以:
N 1=G 人-F 1=600N -)21N 500(G -=G 21
N 100+(1分) N 2=G 人-F 2=600N -)21N 600(G -=G 2
1
(1分)
又知N 1∶N 2=3∶1
即132
121
N 10021=+=
G G N N 解得G =100N
甲 乙 图1
T 2T 1甲 乙
2 F 2
1 F 1
图2
人 人1
人2
人 图3 甲 乙
2.解:(1)第一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11F '
-=人G N ①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11F F ='
4
11动
G G F +=
'
② 1分 第二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2
2F '-=人G N ③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22F F =' 4
22动
G G F +=
'
④ 1分
3
2
N N 21= ⑤
把数据分别带入以上5个式子,解得:300=动G N 1分 F 1=400N 1分 F 2=300N
(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1.25%4J
4001300J
4h F h G W 111=⨯===
总有W η 1分 (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 ,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
s m s m v /4.0/1.042=⨯=' 1分 W s m N v F P 120/4.03002
22=⨯='= 3. 解:(1)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物体A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11A A D F G F +=
22A A D F G F +=,
(以上两个式子共1分)
已知G A =1600N ,1D F 为2100N ,
2D F 为2400N ,所以可以求得N N N G F F A D A 5001600210011=-=-= (1分)
(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11F T G '+'=人 22F T G '+'=人
因为11T T '与大小相等,11F F '与大小相等。

所以有
11T -=人G F 22T G F -=人,
已知9:11:21=F F ,
得:2
1
911T G T G --=
人人 ① (1分) 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4甲、乙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OH T OE G F B A ⨯=⨯-11)2( ②
OH T OE G F B A ⨯=⨯-22)2( ③
(②和③共1分)
已知OE:OH=1:6.
N F A 5001=
N F A 8002=
(F A1和F A2全解正确共1分)
解上面三式可得:G B =100N (1分)
(3)将G B =100N 代入③式,得T 2=250N. (1分)
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