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高考理试题6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干热风、土壤养分、低温 冻害影响树干的整体
一、选择题
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
,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
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完成
12~14题。
谷坡生长缓慢
14.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
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
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
16.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挡 C.气温变化
B B.东南风影响
D.摩擦力作用
同一区域地形、摩擦力差别不大;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位于河谷地区温差更小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的区位条件
18题 19题
伊朗北部——里海区域的湿地 四川贡嘎山中华斑羚与中华鬣羚的主要栖息地分布
河流的特征、湿地的演变
生物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2024年湖南省选考真题“稳”中有“变”。
“稳”——2024年是湖南省新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历经三年的尝试、积 累与创新之后,经过三年自主命题的具体实践与经验积累后,如今湖南省选考已 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破旧有桎梏,从国内外的最新地理文献研究中挑 选适合作为高考地理测试的素材;大胆突破创新,通过变更高考地理测试的题型与 分值设定以更加符合实际的考情和学情。2024年湖南省选考试题基本延续了2023 年湖南卷的风格。
A.历史悠久
B.交通便利
C.宣传有力
D.物美价廉
B
术的人才;也有豆制 品的相关产业,产业
城乡规划高考理试题7

题组三(江苏省泰兴市2010届高三开学初调研测试)合理规划城市功能用地,能够减轻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读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G 地区为高级住宅区,其布局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环境优美、洁净B .河运极其发达C .处在地势较高地带D .靠近中心商务区2.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A .增加绿地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增加建筑密度D .扩大城市规模答案 1.AC 2.AB(广东省佛山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读表2 某市区与郊区天气和空气质量监测比较表,回答3~4题。
3.市区大气环境特点与其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A .大气中微粒增多——日照减弱和降水增多B .全年云量增多——昼夜温差增大C .水泥质下垫面为主——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较低D .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减弱4.下列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是( )A .多建高层建筑,B .限制小排量汽车上路C .公交优先D .发展轨道交通答案 3.AC 4.CD5. (浙江省杭州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我国A 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炼铁资源。
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B区域。
⑵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
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多选题)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多选题)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⑶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答案。
2023年高考地理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2023年高考地理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读某城市总体规划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城市空间结构属于()A.多核心模式B.田园模式C.扇形模式D.同心圆模式(2)城区布局大量基本农田最主要的目的是()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产品B.分割各组团,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C.抑制房价,降低门槛,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D.丰富城市景观,发展旅游业(3)最适宜布局在甲处(图例处)的是()A.物流中心B.疗养院C.高新技术园区D.商业写字楼答案:ABA【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2)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3)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答】(1)该城市形态为组团状,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A正确。
故选A。
(2)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各组团之间,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分割各组团,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B正确。
故选B。
(3)甲处邻近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便利,且甲处位于在郊区,有宽阔的空间可利用,最适宜布局物流中心,A正确。
故选A。
2、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题。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
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形成“女王头”景观的地质作用与下图中的哪幅一致()A. B.C. D.答案:B【提示】海岸地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解答】野柳的标志女王头是蕈状岩的一种,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差异侵蚀而逐渐形成今日的面貌。
其成因与海蚀桥一致,故B正确;黄土桥为流水侵蚀地貌,故A错误;喀斯特溶蚀桥为流水溶蚀地貌,故C错误;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故D错误。
故选B。
3、汨罗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 增加耕地面积B. 防治水土流失C. 改善人居环境D. 提高作物产量2. 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 优化农业结构B. 方便田间耕作C. 健全公共服务D. 提高耕地肥力3. 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
所以选C。
【2题详解】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提高了耕地肥力,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和提高耕地肥力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
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
所以选B。
【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C。
【点睛】该题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整理和规划。
城乡规划中乡村规划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这道试题的命题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城乡规划高考理试题8

题组四(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左下图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右下图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2、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不低于()A 50米 B. 75米 C. 100米 D. 150米答案 1.B 2.C(山东省新泰市2010届高三入学考试)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城市规模扩大4.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消费最优原则D.便民原则5.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交通更加便利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2008年城市规划图中的城市交通网属于()A.方格-放射式B.环行-方格式C.环行-方格-放射式D.环行-放射式答案 3.B 4.B 5.B 6.C7. (山东省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图示区域位于秦岭山地的北侧,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通行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非农业人口在2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100~200万为特大城市,50-100万为大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按照城市发展轴,试分析该城市群的发展核心及空间结构特点。
(2)该城市群在结构上还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
答案(1) 以超大城市(西安)为核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属于单中心的“米”字形带状城市带。
(2) 一是特大城市缺乏;大、中等城市数量少;小城镇数量偏少;城市东西方向多,南北方向少。
高考地理-城乡规划课件含试题解析(最新最全)

学案导学
4.主要功能分区:_住__宅__区___、工业区、商业区、文教 (科技)区、仓储区、生__态__保__护__区、公共绿地区、交通枢纽及其 他功能区、(特大城市)_中__心__商__务_。区
5.主要产业布局。 (1)工业布局。 ①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②保证一定的_工__业__用__地_比例。 ③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
(3)有利于保障城乡安全。 (4)有利于协调城乡_发__展_____。
(5)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3.城市、村镇用地分类:公__共__设__施__用地、工业(生产)用地、 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__路__广__场__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化用地、__居__住____(建筑)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特殊用地(指 军事、外事、保安用地)。
城市空间形态 集中团块型
带型
形态特点
呈同心圆向 外延展
呈明显单向 或双向发展
成因
优点
城市布局紧凑,利
地形平坦或城 市规模不大
于生产部门协作和 管理,节省用地,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
经济
受地形、河流 可最大限度地利用
或交通干线影 自然条件和经济条
响
件
考点研析
(续上表)
城市空间形态 放射型
组团型
星座型
形态特点
(1)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学案导学
(2)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 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D)
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C.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 卫星城
2013高考地理高清扫描浙江自选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自选模块测试试题地理“城乡规划”模块(10分)2008年5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
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
完成(1)~(3)题。
(1)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单选,3分)①缓解交通拥挤②吸引外来游客③倡导低碳出行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2)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单选,2分)①地铁站口②学校、医院③高架路口④住宅小区⑤隧道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3)分别说出大、小型自行车租赁点布局与道路的关系。
(5分)(1)B(2)B(3)大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次干道相交处附近;小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支路、次干道与支路、支路与支路相交处附近。
“自然灾害”模块(10分)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3)题。
(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4分)(3)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1)断层、坡度(2)崩塌、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3)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解析:专题15《城乡规划》(含解析)

专题15:城乡规划(•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6-7题。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答案】6. B 7. D【解析】试题分析: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
故选B。
(•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答案】5、C 6、B(•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答案】21.AB 22.BD(•江苏卷)B.[城乡规划] 下图为某城市现状图。
在河流水文站50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m、93m。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二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读图6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与该城市某季节地面SO2浓度分布图,回答1~2题。
1.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中,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行政办公区
2.该城市大气SO2地面浓度最大的区域,其污染物来源可能是()
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B.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C.矿产开采带来的废气
D.冬季取暖排放的废气
答案 1.B 2.D
(江苏省访仙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A.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B.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C .区域开放程度提高 D.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4.该城区工业
A.产品联系紧密
B.技术协作密切
C .规模效应增强 D.企业竞争激烈
答案 3.B 4.D
(江西省吉水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周测(二))图10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A 、B 、C 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
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
A 、B 、C 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6.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 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
A .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 .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答案 5.A 6.D
(山东省育才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读图回答7—8题。
图
10
7.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A.A—E B.C—D
C.A—C D.都一样
8.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②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③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旅游购物中心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区和销售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答案7.C 8. A
(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图3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示意图,该市辖区内地形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分布,南部以平原为主。
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
回答9—10题。
9.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主要原因是()A.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
B.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C.现有旅游区的开发趋于饱和
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10.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方便工作和生活
B.接受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
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亲近自然,远离工业污染
答案9.B 10.A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读右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市政府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
①高架公路需改线;②化工厂和火电厂应搬迁;③西北绿地改建为学校;④小区的绿地面积太少。
你认为反映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2.如果在图中甲处增加商业小区布局,其合理性是()
A.人口密集 B.交通方便
C.近学校 D.近市中心区
答案11.B 12.A
(辽宁省开原高中五校联考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读图,完成13—14题。
13.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14.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A.①处和⑤处
B. ①处和③处
C.②处和⑤处
D. ③处和④处
答案13.D 14.A
(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读图8“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图8中所示的北京建材商城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B.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交汇处,交通便捷C.三、四环路沿线,有大而积停车场D.居民小区内,方便日常购物
16.近年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外扩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分散城市功能B.新建住宅区不断向外扩展
C.缓解市区交通压力D.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
答案15.C 16.D
17.(河北省南宫中学2010届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和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巴西于1958年开始建造新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规划布局的基础是两条正交的轴线,由此形成的“十”字标志是它的象征。
城市中横贯东西的主轴线,布局行政、公共建筑;另一条是贯通居住区的弓形纵轴线。
两轴线相交处为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中心。
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城市西侧经过,机场布置在城南,都有方便的城市干道相连接。
居住区由系列统一而稍有变化的街坊所组成,并列布置在南北道的两侧。
巴西利亚的规划,功能清楚,布局合理,接近自然,也便于组织居民生活,形成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巴西利亚也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新兴城市。
(1)巴西利亚的城市性质为。
(2)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原因是。
(3)巴西利亚工业区选址的优点:①______ __;②;③。
(4)巴西利亚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政治中心
(2)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避免里约热内卢出现过度的城市化现象;开发巴西内陆,推动巴西高原地区的发展。
(3)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巴西高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工业区处于东南信风的下风向,对市区影响小。
(4)巴西利亚的各功能区功能清楚,布局力求完整连片;亲近自然,注意环境保护;各功能区之间联系方便,且避免相互干扰;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充分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需要,形成有特色的“十”字形空间结构形态。
18.(山东省育才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城市人口数量呈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城和区。
请简述这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____ ______ ;
并分析原因:。
答案(1)扩大增多(增长)
(2)卫星新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3)水源充足;交通便捷;地形平坦等
(4)中心区气温较高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