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定位法_图文

合集下载

腧穴总-3定位法课件

腧穴总-3定位法课件

活动标志
是指利用关节、 肌肉、皮肤随活动 而出现的孔隙、凹 陷、皱纹等活动标 志来取穴的方法。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头颈部: 骨性标志: 颧弓 下颌关节 下颌角 乳突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头颈部: 肌性标志:
咬肌 耳屏、对耳屏 屏间切迹 屏上切迹 胸锁乳突肌
常用骨度分寸表
背腰部
起止点
折量寸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3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常用骨度分寸表
上肢部
起止点 折量寸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腋后纹头至肘尖
9
肘横纹至腕掌横纹 肘尖至腕背横纹
12
常用骨度分寸表
下肢部
起止点
折量寸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 18 髁上缘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四肢部(下肢) 骨性标志:
胫骨粗隆 胫骨前嵴 胫骨内、外侧髁 腓骨小头 内踝、外踝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四肢部(下肢) 肌性标志:
缝匠肌 膝眼 髌韧带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四肢部(下肢) 皮肤标志:
臀横纹 腘横纹
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 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 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髀枢(股骨大转子)至膝中 19
膝中至外踝尖
16
外踝尖至足底
3
臀横纹至腘横纹
14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以患者本人的手指为尺寸折量 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 称“同身寸”、“指寸法”。
注:不能用来量全身。
(一)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屈曲 时中节桡侧两端 纹头之间的距离 为1寸。

第五章 腧穴

第五章  腧穴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中风脱证、虚寒、
下焦病
神志病、脏腑
中风昏迷、热病、

头部病
10
四、特定穴的意义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 号的一类腧穴。 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下合 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
四总穴歌诀: 足三里→腹痛、腹泻、胃、肠疾病。 肚腹三里留, 委中→ 腰痛、背痛、腰、背部疾病。 腰背委中求, 列缺→ 项痛、落枕、颈项部疾病。 头项寻列缺, 合谷→ 牙痛、口病、面部疾病。 面口合谷收。
常用穴位:尺泽、列缺、 少商。
24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1.尺泽 Chǐzé (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 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 咽喉肿痛;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0寸。或 点刺出血。
备注:配列缺、肺俞等主治咳
嗽、气喘;点刺出血治疗急性
咽喉肿痛;配合谷等治疗肘臂
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配委
横 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横
直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 直 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 直 一肋骨折作1.6寸
横 胸腹部取穴横寸。女性 可用锁骨中线代替
直 背腰部腧穴以脊椎棘突 作为定位标志。

19
五、腧穴的定位法
部位
起止点
身侧 部
上肢 部
下肢 部
腋以下至第11肋端下方 第11肋端以下至股骨大转子高点
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
定位:在手背,第1、2掌 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 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 鼻衄,齿痛,口眼歪斜, 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② 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 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 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腧穴(图)

腧穴(图)

18、天宗 [定位] 在肩胛部,当冈 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 椎相平。 19、秉风 [定位] 在肩胛部,当冈
上窝中央凹陷处。
20肾俞 [定位]第二腰椎 棘突下旁开1.5 寸。 21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 棘突下旁开1.5 寸。
大肠俞
22、委中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 腱的中间。
5、曲池 [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 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 连线中点。 [主治] ①热病。②半身不 遂、手臂肿痛。 ③咽喉肿痛、 齿痛、目赤痛。④瘰疬、风 疹、湿疹。⑤腹痛吐泻。⑥ 癫狂。
6、手三里 [定位]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处。 [主治] ①腹痛腹泻。②上肢不遂。 ③齿 痛。④颊肿。
31、风池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2、阳陵泉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33、悬钟(绝骨)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34、太冲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5、腰阳关 [取法] 俯卧。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26、太溪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 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7、曲泽 [定位]在肘横纹中,
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28、内关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29、阳池 [定位]在手背部,腕横 纹中点凹陷处。
30、外关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 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 纹上2寸,尺骨与枢骨之间。
腰阳关
腰眼太渊神门来自外关血海阳陵泉
悬钟(绝骨)
太冲
印堂
23、承山 [定位]在小腿后面 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 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 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 角凹陷处。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课件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课件
3.列缺 两手伸开,于虎口交叉,当食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风市 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章门 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简便取穴方法有: 1.百会 2.劳宫 3.列缺 4.风市 5.章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百会 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劳宫 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拇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 l 寸
指间关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中指同身寸 是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 成环形)间的距离作为 l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位 方法
一、手指同身寸 二、简便取穴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依据患者本人手指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
穴的定位方法,包括: 1.拇指同身寸 2.中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
谢谢聆听
中节桡侧两端纹头

腧穴及定位 PPT课件

腧穴及定位 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
• 足三里:定位: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 距胫骨前外一横指处(中指),主治:胃 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 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 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 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 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有防病保健作用。
足太阴脾经
• 三阴交穴位:内踝上3寸。取穴:于内踝直上3 寸处,当胫骨后缘取之。主治:月经不调、带 下、遗尿、失眠、脾胃虚弱。孕妇禁针。 血海:定位: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 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月经不 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 下,产后恶露不尽,贫血;睾丸炎,小便淋涩; 气逆,腹胀;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 神经性皮炎,丹毒;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 腹痛,体倦无力,便溏腹泻等
补充
• 1、百会穴
• 饭前按摩可以减少食欲 • 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 线的交点处。 • 瘦身作用: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心的紧张 与压力。饭前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清爽 头脑,还能控制饮食用量,从而改善体质, 减少脂肪的摄入。
• 2、颊车穴、天突穴
• 反复按摩可以打造瓜子脸 • 位置:沿着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你就会发现一 处是凹陷的,这个位置就是颊车穴。而天突穴位 于锁骨的凹陷处。 • 瘦身作用:由于压力和熬夜等各种原因,有时候 我们会出现两腮浮肿,脸部轮廓不明显的情况, 这时只要我们按摩颊车穴15分钟,再用冰水敷脸, 脸部的浮肿就会消失。 • 假如你是天生的babyface,也不用失望。按摩天 突穴可以加快淋巴的循环速度和脸部肌肉的运动 速度,长期坚持按摩,脸不知不知就变小了
手阳明大肠经,
• 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 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 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 瘾疹,热病上肢不遂 • 迎香穴: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 0.5寸,当鼻唇沟中。主治 鼻塞,鼻 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可 预防H7N9禽流感

腧穴的定位方法共61张

腧穴的定位方法共61张

腧穴的定位方法共61张腧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穴位。

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腧穴的定位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1.经络定位法:经络是气血在人体内循行的渠道,腧穴常位于经络的特定位置。

通过追踪经络的走向,可以确定腧穴的大致位置。

例如,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大都位于背部,跟脊椎呈平行排列。

2.解剖定位法:通过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相关知识,可以推测腧穴的大致位置。

例如,膝关节周围的腧穴多位于骨突或肌肉腱附着点周围。

3.邻穴定位法:腧穴往往与相邻穴位有一定的关联性。

通过确定相邻穴位的位置,可以推测腧穴的位置。

例如,髌骨的内侧是血海穴,外侧是解溪穴,通过这个关系就可以确定髌骨下方的腧穴的位置。

4.临床定位法: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有特定疗效的腧穴的常见位置。

例如,人中穴位于人体下巴正中间的凹陷处,是常用的调节气血的腧穴。

治疗时,选择合适的腧穴进行刺激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腧穴及其治疗作用。

1.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方3寸处,能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

2.风池:位于颈椎大椎突下1.5寸处,可以舒缓颈部肌肉紧张,缓解头痛、颈椎病等症状。

3.背俞穴:位于背部脊柱旁,各个脏器对应的背俞穴可以调节相应脏器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内脏疾病。

4.额外穴:位于人体经络之外,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例如四神聪、风市、舌瘰等额外穴都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治疗失眠、焦虑等问题。

5.手三里:位于前臂上,与大肠经相关,可以帮助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常用于治疗胃痛、便秘等问题。

6.大椎:位于脖颈交界的突起处,可以舒缓肩颈肌肉的紧张,缓解肩周炎等症状。

以上只是部分常用的腧穴及其治疗作用,实际上还有很多腧穴都有特定的疗效。

通过准确地定位腧穴并刺激,可以实现治疗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刺激腧穴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中医师进行,以免造成刺激不当或感染等问题。

针灸学-腧穴的定位方法

针灸学-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

2.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

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统一标准折量。

三、手指同身寸(指寸)定位法: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三种。

四、简便取穴法例如: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当食指尽端处取列缺;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取劳宫;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取章门;立正姿势,两手下垂,于中指尖处取风市等。

骨度分寸规定,髀枢至膝中的距离是:A.13寸B.14寸C.16寸D.18寸E.19寸『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髀枢至膝中的距离是19寸。

A.12寸B.13寸C.16寸D.18寸E.19寸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的骨度分寸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的骨度分寸是18寸。

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16寸。

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A.4寸B.6寸C.8寸D.9寸E.12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9寸。

根据骨度分寸法,印堂穴至百会穴为A.18寸B.15寸C.8寸D.12寸E.10寸『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印堂穴至百会穴为8寸。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

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相并,以()为标准A.食指中节横纹B.中指中节横纹C.无名指中节横纹D.中指末节横纹E.食指末节横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一夫法”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

针灸学-腧穴的定位方法

针灸学-腧穴的定位方法

针灸学-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简称骨度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一概以此标准折量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

折量分寸是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的。

全身主要骨度分寸见下表。

续表续表续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腧穴定位的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

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以眉头定攒竹;两乳中间取膻中;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俯首显示最高的第7颈椎棘突下取大椎;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等。

另外,背腰部穴的主要取穴标志有肩胛冈平第3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7胸椎棘突,髂嵴最高点平第4腰椎棘突等。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微张口,耳屏正中前缘凹陷中取听宫;闭口取下关;尽力屈肘,于横纹头处取曲池;外展上臂时肩峰前下方的凹陷中取肩髃;拇指跷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阳溪;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养老等。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又称指量法、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在具体取穴时,医者应在骨度分寸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者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以确定腧穴的标准定位。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分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三种。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