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技术应用浙教版.doc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课模块,也是本校的第二次选修这个模块, 相比起原先的算法,学生更喜欢这个模块。
书中总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为多媒体技术概述, 向我们介绍多美技术的基木概念、特征、多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第二章为多媒体作品设计,及对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和脚本编写;第三章为多媒体的采集与制作,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采集,制作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素材;第四章为作品的合成与逆交,熟悉多媒体作品创作工具, 和能合成作品及调试和逆交;各个章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让学生从书中便能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在书木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相比起枯燥的数理化、文史地。
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操作学知识,一种新型的学习知识的方式,也让他们颇为新颖。
根据我们山区学校的环境、学生对电脑的不太了解或者说是一无所知和对普通高中会考分析,我们信息技术老师一致决定压缩理论课,以Photoshop和flash两款软件实践课为主,加强学生上机操作,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种软件使用方法。
并在最后夏习阶段以Excel、Frontpagex Photoshop和flash等为主, 附加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复习。
三、教学计划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能力和会考要求,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供参考:学习模块学习内容课时安排多媒体概述1、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木概念、特征;2、了解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4、熟悉多媒体计算机外设与软件1Photoshop1、了解图片相关术语;2、熟悉Photoshop界面,启动、退出;3、熟悉Photoshop新建、保存PAD格式;11、掌握新建文件、更改大小;2、熟悉新建图层,编辑、更改名字;3、熟悉“画笔”工具,更改填充色;4、熟悉“文字”工具,设置大小、字体;11、熟悉导入图片;2、掌握“套索”工具及羽化的应用;3、掌握“魔棒”工具的应用;4、掌握“选择”工具的应用;5、掌握图形变换利用;6、掌握橡皮擦、修补、图章等工具应21、熟悉滤镜的应用;---------------------------------- 1----------------------------------2、掌握图层混合选项的应用;3、掌握色相更改及调整;1、复习图形变换的应用;2、魔棒、套索、选择等工具应用;3、选定区域的颜色填充;4、掌握“文字”工具,及样式变换;2Flash1、了解动画概念及会考要求;2、熟悉flash界面、启动、退出;3、熟悉“椭圆”工具,“矩形”工具应用;4、简单图形的移动及变形(补间动21、掌握flash保存方式,新建等;2、熟悉“文字”工具应用;3、掌握文字元件创建;4、熟悉元件淡入、小变大、旋转等效11、掌握图形元件的创建及应用;2、掌握图片和音乐导入及属性设置;3、掌握元件的透明度、旋转、大小等属性的设置;4、熟悉引导层的应用(路径动画);21、熟悉制作逐帧动1面;2、掌握按钮、动作等制作;3、了解简单控制函数;4、学生的flash作品的合成、场景变换;2GoldWave1、掌握音频信号数字化及储存的计算;2、使用GoldWave软件采集、制作、删除、格式转换等;2会声会影1、了解常用的视频格式;2、掌握视频素材的采集与编辑;1操作题复习1、复习Excel操作题22、复>]Frontpage 操作题23、复习Photoshop操作题24、复习flash操作题2会考真题复习1、真题模拟考及讲解操作;2、理论讲解;8。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2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课件(共22张PPT)

10.多媒体技术能够综合处理下列哪些信息( )
①龙卷风.mp3 ②荷塘月色.doc ③发黄的旧照片 ④泡泡堂.exe源自⑤一卷胶卷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这
些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11.利用手机APP“我查查”,只要扫描商品条形码,即能显示各大商场
1.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 A.多媒体技术只能处理声音和文字 B.多媒体技术不能处理动画 C.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的 技术 D.多媒体技术就是处理视频 答案:C
2.下列有关多媒体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集成 系统 B.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是指承载信息的硬件设备 C.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一般为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卡等 D.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 答案:A 解析: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 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 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例1出租车上安装了智能叫车系统,如“滴滴出行”,当有乘客叫车 并且离出租车的直线距离最近时,屏幕上就能立即反映出乘客的具 体位置,乘客手机上也能随时显示接单车辆的位置。这主要体现了 多媒体技术的( )
A.集成性 B.交互性 C.实时性 D.共享性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出租车和乘客的位置能 显示即时位置,这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中的实时性。
13.有一段关于“纪念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作品相关文字如下所 示: 1 片头
信息技术理论复习(多媒体)--附答案

信息技术理论复习(多媒体)--附答案信息技术理论复习(⼆)第⼀章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指的是( )①⽂字②声⾳③图像④动画⑤视频⑥报纸⑦电视⑧互联⽹(A)②③④⑤(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⑥⑦⑧2. 家庭电脑既能听⾳乐,⼜能看VCD,这主要是利⽤了计算机的()(A)⼈⼯智能技术(B)⾃动控制技术(C)多媒体技术(D)信息管理技术3.在化学课上,钱⽼师制作了⼀个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在课件中,有各种矿⽯、化⽯的照⽚,有炼钢⼚⼯⼈炼钢的录像⽚段,还有从报纸上摘录的有关宝⽯的鉴定知识……这种将⽂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在⼀起的形式,体现了多媒体的()(A)实时性(B)集成性(C)交互性(D)可扩充性4.在下列活动中,不具备⼈机交互特点的是()(A)观众坐在电影院⾥观看电影(B)驾驶员驾驶汽车(C)使⽤取款机取钱(D)运⽤多媒体课件学习知识5.现在许多信息终端都有多媒体功能,如⼿机、数码相机等,它们除了具备各⾃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录⾳、录像、拍照、⾳乐播放等功能。
这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A)实时性(B)集成性(C)交互性(D)可扩充性6.对视频⽂件进⾏压缩,⼀般是为了使()(A)图像更清晰(B)对⽐度更⾼(C)声⾳更动听(D)存储容量更⼩7.多媒体数据编码和压缩时,适⽤于动态影像的国际标准是()(A)JPEG (B)MPEG (C)P*64 (D)MP38.⽬前⼴泛使⽤的数字电视的视频压缩标准主要采⽤()(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9.JPEG是⼀种数据编码和压缩的国际标准,该标准适合于( )(A)动态影像(B)静⽌图像(C)两种都可以(D)两种都不可以10.多媒体数据编码和压缩时,适⽤于可视电话的国际标准是()(A)JPEG (B)MPEG (C)P*64 (D)MP311.下列主要⽤于输⼊图形信息的设备是()(A)扫描仪(B)显⽰器(C)键盘(D)打印机12.下列主要⽤来输⼊⾳频信息的设备是()(A)键盘(B)数码相机(C)话筒(D)扫描仪13.以下不属于多媒体计算机常⽤的图像输⼊设备是()(A)扫描仪(B)打印机(C)数码摄像机(D)数码照相机14.下⾯说法错误的是()(A)视频采集是实现视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信息技术 第1节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1)多媒体:多种媒体的综合,如一部电影往往包含了视频、声音、文本
等多种媒体信息。 (2)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
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在多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通常情况下,多媒体不仅指多媒体本 身,也包括多媒体技术。
2.以下不属于多媒体的技术特征的是 ( A ) A.继承性 B.交互性 C.集成性 D.实时性 解析 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3.下列选项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 D ) ①交互式视频游戏 ②有声图书 ③网络电子地图 ④电脑合成环绕音乐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选项中全是软件的是 ( C )
A.FrontPage、USB、DVD
B.Photoshop、Flash、MP4
C.Premiere、Flash、会声会影 D.声卡、显卡、扫描仪
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多体软件和硬件的了解。USB、DVD、
MP4、声卡、显卡、扫描仪属于硬件设备,FrontPage、Photo-shop、
重难突破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 (1)集成性:将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集 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 (2)交互性:人机交互功能,在多媒体系统中用户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 参与其中的所有活动。 (3)实时性:多媒体系统中声音及活动的视频图像是强实时的。
解析 媒体的类型: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
4.可以将声音转化为数字信息,也可以把数字信息转化为声音的计算机 设备是 ( A ) A.声卡 B.显卡 C.网卡 D.耳麦 解析 声卡也叫音频卡,是多媒体硬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 声波/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一种硬件。耳麦是耳机与麦克风的整合体, 负责声音的输入和输出,只是一个传声器,不负责声音的数/模转换。
多媒体信息处理(浙教版)概述.

3.3多媒体信息处理
多媒体信息包含: 图像、声音、视频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9时12分27秒
ShandongshengJunanYizhong QinXiangqin
一、图像处理
• (1)分辨率 • 分辨率:图像是由 像素 构成的,换句话 说描述图像的最小单位是 像素 。 图像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或面积)的 像素数。单位是DPI(dots per inch):每英 寸中有几个点的意思。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9时12分27秒
ShandongshengJunanYizhong QinXiangqin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9时12分27秒
ShandongshengJunanYizhong QinXiangqin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9时12分27秒
图像的三种色彩
ShandongshengJunanYizhong QinXiangqin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9时12分27秒
ShandongshengJunanYizhong QinXiangqin
(4)图形和图像
• 图形:是通过人工绘制或计算机运算 生成的直线、曲线、平面、曲面、立 体及相应的阴影等表示的,是对自然 界中存在事物的抽象描述。 • 图像: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 映像描述。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9时12分27秒
ShandongshengJunanYizhong QinXiangqin
GIF
JPG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9时12分27秒
(6)获取原始图像途径:
Photoshop软件说 •下面关于 1)用绘图软件绘制 法不正确的是( ) •A、 2)用数码相机拍摄 Photoshop中可以设置 文字图层的特殊效果 • 3)用扫描仪扫描 Photoshop中图像的分 •B、 4)从屏幕上截取 辨率一旦确定便不能改变 •C、 5)从网上下载 Photoshop中可以用“ 魔棒”工具选取颜色相似的 • 6)从光盘的图像库 区域 中复制 D、Photoshop缺省的图像 存储格式是PSD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1.1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1.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多媒体基本元素2.1 文本2.2 图像2.3 声音2.4 视频2.5 动画第三章:多媒体硬件设备3.1 显示设备3.2 声音设备3.3 输入设备3.4 输出设备3.5 存储设备第四章:多媒体软件与应用4.1 多媒体软件的分类4.2 多媒体软件的应用4.3 常用多媒体软件介绍4.4 多媒体软件的选购与使用第五章: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5.1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5.2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流程5.3 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工具与技术5.4 实例分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第六章:多媒体数据格式与编码6.1 常见多媒体数据格式6.2 数据压缩技术6.3 数字音频编码6.4 数字视频编码6.5 图像编码技术第七章:多媒体存储技术7.1 光盘存储技术7.2 硬盘存储技术7.3 固态存储技术7.4 网络存储技术7.5 存储设备的选购与维护第八章:多媒体网络技术8.1 计算机网络基础8.2 局域网与广域网8.3 互联网与物联网8.4 多媒体传输技术8.5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第九章:多媒体应用案例分析9.1 教育领域应用案例9.2 商业领域应用案例9.3 娱乐领域应用案例9.4 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案例9.5 跨界融合应用案例第十章: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10.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10.2 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10.3 5G技术对多媒体技术的影响10.4 物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10.5 多媒体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与特点是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以及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优势。
二、多媒体基本元素的章节需要重点讲解各种元素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尤其是声音和视频的处理,因为这些是多媒体作品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三、多媒体硬件设备部分,学生往往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和相互之间的配合使用理解不足,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和实操来加深理解。
最新-2021版浙江 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第一单元 多媒体技术基础 精品

【变式1】 现在的智能手机除了具有打电话、发短信等功能, 还有浏览图片、播放电影、播放音乐等功能。这主要体现了 多媒体技术的( )
A.集成性
B.交互性
C.应用性
D.实时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多媒体技术特征,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和表现。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集成性、交互
性、实时性。本题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
(1)空间冗余:在同一幅图像中规则物体和规则背景的表面物理 特性具有相关性,这些相关性的光成像结构在数字化图像中表 现为空间冗余。 (2)结构冗余:图像从大域上看存在着非常强的纹理结构,称为 结构冗余。 (3)视觉冗余:人类视觉系统一般的分辨能力约为26灰度等级, 而一般图像量化采用28灰度等级,这类冗余为视觉冗余。 (4)时间冗余: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的图像,后一幅图像与前 一幅图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这表现为时间冗余。
(1)应用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用户情况、作品效益等。 (2)创作需求分析包括主题思想、结构类型、作品内容、设施要 求、发布方式等。 2.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1)结构设计:描述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 (2)模块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设计。 3.脚本编写: 脚本编写的一般过程:制订脚本大纲→编写文字脚本→编写制作 脚本→媒体元素分解。
五、脚本编写 1.脚本编写的一般过程为①制定脚本大纲→②编写文字脚本→
③编写制作脚本→④媒体元素分解。 2.文字脚本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多媒体作品的演示顺序,描述每
一环节的展示内容及呈现方式。文字脚本的表现形式有剧本 型、卡片型、表格型等。其中表格型又分为交互型与顺序型, 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 3.多媒体作品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进一步改编而成, 包括作品的屏幕设计、链接关系的描述等内容。作品的屏幕 设计、链接关系的描述等一般通过填写制作脚本表格来完成。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二教案:第一章 认识多媒体技术 1.3 欣赏多媒体作品

1.3
课题
综合活动:欣赏多媒体作品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知识与能力:
欣赏和分析已有的多媒体作品,并提出自已的建议和分析结果
过程和方法:
体验多媒体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多媒体带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便利,激发和保持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
热情
教学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和点:
体验多媒体技术特点、学会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活动过程
(1)3-5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出组长,确定小组成员。
(2)欣赏《桂林山水歌》,根据表1-4所列的项目分析多媒体作品的特点。
作品名称
作品主题
作品的主要内容
作品的主要特点
制作技术分析
有待改进的主要问题
(3)小组成员就观摩的情况进行讨论,总结出多媒体作品的优点、不足及对自已的启发,做出
总结报告。
学法
指导
学生自主体验、分组讨论和交流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目标达成
内容简述
欣赏配套光盘《桂林山水歌》。利用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个多媒体作品的特点,这个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围绕着《桂林山水歌》这首诗的赏析而开展,通过给使用者提供优美的界面,灵活的交互,精心挑选的各种多媒体素材等将《桂林山水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主要含义和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在内容组织、美术设计、表现方式的采用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很有特色
小组:
作品名称:
时间:
作品的优点:
作品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启示:
(4)将以上报告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和交流,并启示其他小组成员的报告告情况。
报告小组:
作品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标准化阶段
• 1990年10月, 在微软公司召开多媒体开发工作
• •
•
者会议上提出MPC1.0标准。 1993年由IBM, Intel等数十家软硬件公司组成 的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MPMC)发布了 多媒体个人机的性能标准MPC2.0。 1995年6月, MPMC又宣布了新的多媒体个人 机技术规范MPC3.0。 1996年以后, 新的个人机均支持基本多媒体功 能。
•
1.2.1 启蒙发展阶段
• 关于交互式视频技术的研究
1983年开始,美国无线电公司 RCA研究中心就着手研制交 互式数字视频系统,后来RCA把推出的交互式数字视频系 统DVI卖给了GE公司。 1987 年, Intel 公司又从 GE 买到这项技术,于 1989 年初把 DVI 技术开发成为一种可普及商品。随后又和 IBM 公司合 作,在Comdex/Fall’89展示会上推出Action Media 750多媒 体开发平台。 1991年,Intel和IBM合作又推出了改进型的Action MediaⅡ, Action MediaⅡ在扩展性,可移植性,视频处理能力等方面 均大大改善。
1.2.1 启蒙发展阶段
• 该系统把高质量的声音、文字、计算机程序、图
形、动画以及静止图象等都以数字的形式存放在 容量为650MB的5英寸只读光盘上。用户可通过与 该系统相连的家用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和 CD-I 系统进行通信、使用鼠标器、操纵杆和遥控器等 定位装置选择人们感兴趣的视听材料进行播放, 可完成培训或教育任务 大容量光盘出现为存储表示声音、文字、图形、 视频等高质量的数字化媒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媒体的分类
• 表现媒体:又称为显示媒体,指感觉媒体和用于
通信的电信号之间转换用的一类媒体。包括两种: 输入表现媒体有键盘、摄像机、光笔、话筒等; 输出表现媒体有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等。 • 存储媒体:表存储介质,如计算机的硬盘、软盘、 磁带及光盘等。 • 传输媒体: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用 物理载体,是通信中的信息载体,如双绞线、同 轴电缆、光纤等。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1.1 媒体及其分类
• 媒体的概念
媒体(medium):媒体是信息表示和传输 的载体。
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 一是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二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
1.1.1 媒体及其分类
CCITT(目前已被ITU取代)对媒体分类:
1.1.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 实时性—适应了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 实时性指的是多媒体系统中声音及活动的视频 图像是强实时(hard realtime)的,多媒体系 统需提供对这些与时间密切相关的媒体实时处 理能力。
1.1.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 交互性—易于人和计算机的交互
– 交互性指人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控制信 息的输入、输出及播放。交互可以增加对信息 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延长信息保留的时间。 – 当我们完全地进入到一个与信息环境一体化的 虚拟信息空间自由遨游时,这才是交互式应用 的高级阶段,这就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1.1.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也是多媒 体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信息载体的多样化,是相对 计算机而言的。在多媒体技术中,计算机所处理的信息空 间范围拓展了,不再局限于数值、文本、图形和特殊对待 的图像,并且强调计算机与声音、活动图象(或称为影像) 相结合,以满足人类感官空间对多媒体信息的需求。这在 计算机辅助教育,以及产品广告、动画片制作等方面有很 大的发展前途。
•
Commodore公司在1987年出产的Amiga 500是当时最受欢迎的Amiga电脑型号
1.2.1 启蒙发展阶段
• 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联合出
CD-I,同时公布了该系统所采用的CD-ROM光盘 的数据格式,这项技术对大容量存储设备光盘发 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并经 ISO 认可成为国际标准。
感觉媒体 表示媒体 表现媒体 存储媒体 传输媒体
1.1.1 媒体及其分类
对媒体的分类: • 感觉媒体: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 人直接产生直接感觉(视、听、嗅、味、触 觉)的媒 体。如人类的语言、音乐、声音、图形、图像、 计算机中的文件、数据等。 • 表示媒体:为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 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其目的是更有 效地加工、处理和传送感觉媒体。包括各种编 码方式,如语言编码、文本编码、图像编码等。
1.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 启蒙发展阶段 • 标准化阶段 • 普及应用
1.2.1 启蒙发展阶段
•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 1984年,Apple公司在研制Macintosh计算机时,为了
改善人机交互界面, 创造性地使用了位映射(bitmap)、 窗口(window)、图符(icon)等技术, 所带来的图形用 户界面(GUI), 同时鼠标作为交互设备配合GUI使用, 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198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它是一个多 任务的图形操作环境。
总之,多媒体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媒体的多 样性、实时性、集成性和交互性。从这个角度就可 判断什么是多媒体。如电视等不具备交互性,所以 不是多媒体。
• 多媒体技术是综合的高新技术,它是多个
相关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 – 微电子技术; – 计算机技术; – 通信技术; – 其他技术。
• 从应用角度来看,人们对多媒体系统的认识一是
1.1.1 媒体及其分类
• 表示媒体就是信息的表示方法。信息本身是无形
的,如果要使信息能被人理解和接受,必须将信 息通过一定的方法表示出来。例如语言文字就是 一种表示媒体。注意,在没有经过表现媒体的 “表现”之前,表示媒体并不能让你获得任何信 息。比如我将我的思想组织成一段话(表示媒 体),但在我没有说出来之前(表现媒体),你 仍然无法知道我到底在想什么。
1.1.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是指各种媒体信息应 能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和组织结构集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媒体的充分共享和 操作便用; 2.操作这些媒体信息的工具和设备集成,是 指与多媒体相关的各种硬件设备的集成和 软件的集成,为多媒体系统的开发和实现 建立一个联想的集成环境,以提高多媒体 软件的生产力。
•
1.2.1 启蒙发展阶段
• Amiga(非正式译名为阿米加)是Amiga公
司开发的个人电脑产品系列。在1982年, 主要的硬件设计师杰· 迈纳开始了Amiga的开 发工作。Commodore International收购了 Amiga公司后,在1985年将Amiga引入到市 场里。“Amiga”这个名词在西班牙语里意为 女性朋友。
1.1.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 集成性:
多媒体技术不仅要对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各种处 理,而且要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的例子是 动画制作,要将计算机产生的图形或动画与摄像机 摄得的图叠加在一起,在播放时再和文字、声音混 合,这样,就需要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和集成处理。 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
来自电视,一是来自计算机。 使电视用户有一定的控制权限和使计算机画面更 加赏心悦目成了我们改进的目标,这正是电视和 计算机结合原因所在。 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化声像技术和高速通 信网技术集成为一个整体,把多种媒体信息的获 取、加工、处理、传输、存储、表现于一体。
1.1.4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意义
ITU H.26X标准
• H.261方案标题是“64kbps视声服务用视象编码 •
方式” (P×64kbps)。该方案确定于1988年,是 一面向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的视频压缩算法的 国际标准,其中P是可变参数。 P=1或2时,只支持QCIF分辨率(176×144)格式 每秒帧数较低的可视电话; 当P≥6时,则支持CIF分辨率(352×288)格式每 秒帧数较高的活动图像的电视会议。 H.262/263标准。
• 听觉类
听觉 声音
抽象化 声响(自然界) 语音(人类语言) 音乐
• 触觉
振动
• 其他感觉
触觉运动 传感/发生器 Nhomakorabea其它(嗅觉、味觉等)
1.1.2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 多媒体(multimedia)的概念
定义:
Multimedia is simply multiple forms of media integrated together. Media can be text, graphics, audio, animation, video, data, etc.
1.2.1 启蒙发展阶段
• Amiga使用了支持多媒体图形和音频的多处理器技
术,所以它具有很好的视频和音频质量。也使得它 超越了同时期的其它电脑,它通常被使用在电影制 作视频和音频的后期处理上。Amiga 500 使用了主 频为7.14MHz的Motorola 68000 CPU,搭配512K内 存。大部分软件都在3.5“软盘上运行,当然也可以 使用硬盘。Amiga 使用的OS是第一个支持多任务 的桌面操作系统,这一点连Apple、Microsoft和IBM 也自叹不如 。 Amiga成为了高分辨率,快速用户响应接口,以及 适合游戏的计算机的同义词。
• 在多媒体系统中,汉字编码属于 • A.表示媒体 • B.表现媒体 • C.传输媒体 • D.存储媒体
感觉媒体及其分类
多媒体技术中多指感觉媒体,常见的有: • 视觉类
图像
(静止) 图形 文字 视觉
符号
语言文字 动态影像视频
图像
(动态) 图形
真实感三维动画 二维动画 三维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