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中几种思维方法
影像诊断的几种思维方法

影像的常规思维方式
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影像思维方法逐 渐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专业系统,研究总 结这一系统,对于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误诊,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工作中 遇到的并顿悟的一些心得体会给大家交流 一下,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大家共同 提高,共同进步。
一.影像思维的整体观
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器官组织只是机体的局部,局部的病 变及影像表现,同时某一脏器的疾病。
影像诊断的常规思维
向伟大的物理学家伦琴致敬 郑州中心医院放射科 The Zhengzhou Center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 杜可朴
路,出口,台阶,阳光万丈
每个人都要经历有光明到黑暗的一 瞬间
影像就是就是从光明到黑暗,再由黑暗到光明转换的一个过程。暗潮湿的 定影显影液中洗脱出来,但是经过我们的鉴别诊断,疾病就从黑暗的 角落里走了出来,最终被我们认识。
医学影像学中影像诊断思维教学法探讨

知识 、 新观 念 , 更 以提 高 自身 水平 , 。 。
像( 简称 MR ) 核 医学 、 声 诊 断 ( S 、 入 放射 I、 超 U G) 介
2 积极 培养 学 生的影 像诊 断思 维能 力
思维 是世 界上 最 美 丽 的花 朵 ( 格 斯 语 ) 恩 。只 有积 极地 唤起 、 导和激 励学 生科 学思 维 , 能造 就 引 才 具有 判 断力 、 想象 力 和 创 造 力 的新 型 人 才 。现 代 医 学教 育必 须在 培养 学生 科学思 维 能力上 下 功夫 。影
的增 多而 影像 学教 师 并 未 增 加 , 目前 还 没 有 专 门从
事教 学 的影像 学 老 师 , 为 临 床一 线 抽 调 出来 的 医 多 师进 行教 学 。影像 教 师教 学能 力 的培养 和 素质 的提 高是 关 系 到 教 学 质 量 的关 键 因素 J 由于 影 像 新 。
书本 知识及 临 床资料 迷 惑而轻 率作 出诊 断 。
要 有 意识 地唤起 学生 思维 。对 一些 重要 问题 先 设 疑然 后解 惑 , 善 于提 出 问题 , 学生 潜在 的 问题 要 把 提 出来 , 鼓励 学 生思考 并发 表 自己的见解 ; 提倡 平 等
讨 论 与争辩 。分析 问题要 由浅 入深 、 由表及 里 , 感 从 性 至理 性 、 具 体 至抽 象 , 个 别 至 一 般 、 现 象 至 从 从 从 本 质 。例 如斑 片状 病灶 的胸 片诊 断 , 可 以是 炎症 它 渗 出、 浸润性 结 核 、 肿 、 典 型 肺 癌 等疾 病 。炎症 水 不
医学影像分析与诊断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
用形象来思维, 大脑通过大量的个体形象的记忆进行综合的再现。 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储存、识别和慨括,形成反映事物本质的新的形象。
影像医师: 从一种或多种检查方法得到的孤立的、平面的、静止的影像资料, --形象思维-- “组装”成整体的、立体的、运动的形象,
更真实的反映病理实质。
3、构建相应的疾病条目(鉴别诊断) 面广 影像--疾病;(症状--疾病) 常见、少见,特殊(地区性);病名
结合X线、条目及临床、 实验室资料,寻求最近似诊断 Willian LeRoy Thompson 上校的X线三角探索法
1、准确分析影像表现(影像征象及基本病变) (1)检查技术是否符合要求
• 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是否恰当; 成像原理 • 图像质量;检查技术是否规范 检查技术是否能够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
内容:其他影像手段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
稻子与稗子
影像征象
影像征象在影像学诊断中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 典型征象往往能起到关键的诊断作用。
别人悟通体会的事理永远不可能变成自己的,除 非你能从中自己悟通才能纳为己用。
所谓病变大难定位,病变小难定性。 于典型中找不典型,于不典型中找典型,此谓提
一、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过程的根本区别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病史、体检等)--一种、几种可能的诊断; 影像资料等各种辅助检查--验证或否定、排除
影像诊断: 影像资料--病理基础--疾病可能; 结合临床表现--最合理的解释
二、影像诊断过程的基本环节
1、准确分析影像表现(影像征象和基本病变) 2、判断影像的适当模式(基本病变或基本病变组合) 3、构建相应的疾病条目(鉴别诊断),部分病例诊断 4、影像+临床、实验室资料,寻求最近似的诊断
影像信息与诊断思维

影像信息与诊断思维孝感市中心医院CT室杨建林吉六舟兰军李洪涛杨明曾亚菲影像信息的采集是影像诊断意见客观、正确的重要前提条件。
主要有三点:其一,临床资料(申请单)的信息采集:年龄、性别、患者主诉、临床检查、临床臆断等。
其二,本专业的信息采集:如胸部,普放应包括部位、位置(正、侧、斜位)、投照条件(KV、mAS)、焦距、洗片药水的温度、衰减时间(干式片例外)等;CT应包括扫描的范围、层厚、层距、增强、延迟等;MRI包括质子、T1、T2成像,及特殊软件的使用等;B超包括探头的使用,角度与方位等;核素包括注药量及采集的时间等信息。
其三,观察与信息的补充:观察是影像医生主动认识事物的基本功,是通过所见到的有限范围的影像信息,来推知感观所没有达到的更深、更广的范围疾病本质。
在观察中应注意影像信息采集的干扰因素、丢失因素。
观察中应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某一阶段与整个过程的联系。
观察后思考信息量够不够,需要哪些信息补充,1.临床资料信息的补充,主要是影像医生对患者作一些望、闻、问、触等检查。
2.影像学之间信息的补充,如密度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做信号学方面的检查。
3.其他学科对影像信息的补充,如检验科的血常规的检查等。
信息的采集不全、不客观,信息的丢失与偏差都会给影像诊断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影像诊断的正确与否除了信息学以外,影像医生的诊断思维也至关重要。
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医生是临床医生的“侦察兵”,除了具有临床思维的一般特征外,常有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秩序,了解这些思维特点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一、窗纱思维作为影像诊断医生必须全面、系统的掌握疾病的解剖部位、病因、病理、影像诊断及临床特点,了解它们形成密度差的原理,如患者发烧、血象增高,临床诊断肺炎,胸片肺纹理增多是由于血流量增加、局部充血所致。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肺泡气体被液体或其他物体代替,是由于肺泡的密度增加形成的片状影,这就是纵向思维。
在纵向思维的这条线上某一点作横向扩展,如肺纹理增多常见哪些疾病,片状影见于哪些疾病,就称之为横向思维。
谈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谈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本人为医学影像专业科班出身,已经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近11年,积累了一些影像诊断的经验、方法和技巧,现将其形成文字,愿与各位爱友分享。
浅谈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首先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科医生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熟悉并掌握各种成像的基础知识:如MRI成像原理和扫描序列、螺旋CT的扫描特点。
2、熟悉解剖及生理知识:一定要对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和生理学有着非常扎实的基础。
根据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认识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的变异。
要了解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的图像,比如在哪一个层面应该有什么结构,不应该有什么结构。
3、熟悉各种疾病的病理改变:影像学和病理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MRI。
根据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认识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4、另外还得熟悉临床各种疾病的常规病史,化验,症状,并发症及治疗,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相互学习,这一点很重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诊断疾病,开阔思路;5、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放射,CT,MRI,超声波以及介入,经常进行病理回访,这样可以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我们对病变的观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病变的位置和分布;病变的数目;病变的大小;病变的形状;病变的密度或信号;病变的边缘;病变邻近(或远处)组织、器官的改变;病变的强化特点;器官功能的变化;病变的动态变化。
注意要防止遗漏细小病变、细小信息。
对病变的具体分析1、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异常影像表现所代表的意义。
而这需要有扎实的病理学基本功。
2、抓住主要矛盾:找出众多异常表现的主要特征。
以主要特征为中心分析所有征象。
3、综合诊断:各种影像方法综合应用,要达到正确诊断疾病的信息量,必须采用综合影像诊断,即必须做到多种影像学检查资料包括普通X线、CT、MRI、超声波、核医学、DSA 等相结合、平扫强化相结合、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既往影像资料与本次影像资料相结合、影像资料与临床资料相结合。
怎样写好影像诊断报告和正确的逻辑思维PPT.

一、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基本理念
饮食图卫生要像做到: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教学过程:
的建立在根本上 Communication 1.第一个标准,按规定摆放车辆的行路架
善意应用心理学
System,
PACS)
2、了解乘船的安全知识。
一、 教学目标:
解决了影像网络化问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现 如何进行客户管理
2.客观如实地寻找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征象,分析、 归纳其特点,进行生理学和病理学解释, 作出科学合理的诊断。 3.绝不可先入为主,具体地讲不可先有 结论再找征象对号入座,避免从根本上违 背诊断思维原则。
三、现代医学影像诊治报告的思维形式
4.绝不可把影像征象看成是孤立和静止的, 要有全面动态的意识,不要只见树木看不到森 林,见看结果不看原因。
4、 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得到活动。
二、 让学生把下面有关的说法涂上红色。
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念,达到人力资源、物 变质的食物不仅外观发生变化,失去原有食物的色、香、味品质,营养价值也会下降,还会含有相应毒素危害人体健康。
2、看书上的插图,判断对错。
第一个等级是交了定金的客户,这也是一个意向客户的等级。
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高度统一和共享。
PACS
二、现代医学影像诊治报告的意义
1.是病理变化、功能变化的客观记 录,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周到。
2.是对病理变化及功能变化本质的 理解、概括和总结。
二、现代医学影像诊治报告的意义
3.是重要的医疗和法律文件,是对病 情进行治疗疗效观察和比较病情发展 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肺门占位
正常
第五课时 骨折的急救 g鸡、鸭、鹅等家禽惊飞、撞笼、不进窝。h鱼儿在水面翻腾跳跃。 3、购买熟食,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颜色是否新鲜,再闻闻有没有异味。如果发现颜色不新鲜而且带有异味,就坚决不要买。 生:空气太潮湿了。
原创:医学影像思维方法

例如,SCT,现在已发展到320排,0.5秒内,可获得相 当于现在320层扫描所得到的图像,提高了扫描速度, 增加了采集信息量。
第42页
虚拟现实技术:MRVE
第43页
第44页
扇形扩大
下结论
向点收缩
第52页
第53页
运城 郭兴华
stari@
第1页
第2页
影像诊断过程
影像诊断艰难的思维过程。(福尔摩斯) 诊断(Diagnosis)是通过对疾病的症状、体征及其
它表现的分析,来识别疾病。
影像诊断是“经过影像方法进行观察”,不象病理诊
断那样直观,其结论是推理获得的。
第3页
推理的过程分好几个阶段:
认识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低到高,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第50页
影像诊断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问病史,收集临床相关检查资料 看胶片,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及检查方法 看图像,发现问题,认准征象(直接、间接) 下结论,定位、定性、定量、定期
第51页
总结: 影像诊断的一般思路(即读片分析过程)
方法 问病史 看胶片 看图像 内容 背景资料:病史、检查 一般信息:年龄、性别、方法 找出问题:正常、变异 直接征象 认准征象 间接征象 定位、定性、定量、定期 思路 寻找出发点
第34页
肾癌 Robson II期
第35页
经过读片、分析、推理,最后得 出结论,完整内容包括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定量诊断 影像分期
第36页
影像诊断思维方法
1.整体与局部 2.主要与次要
影像诊断的一般思维过程(感性具体——抽象——思维的具体)

影像诊断的一般思维过程(感性具体——抽象——思维的具体)姜兆侯【期刊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年(卷),期】1988(7)4【摘要】所谓感性具体,是客观事物具体形象在人们感觉中直观映象,是我们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诊断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影像诊断是靠显像设备所显示的影像间接反映疾病大体病理解剖改变来认识疾病本质的,直观的影像,也是影像诊断的依据和出发点,但直观影像还只是一种浑沌的,笼统的表现,其中与疾病的病理实质既有某些必然的联系,又混淆着偶然的联系,次要的影象也干扰着主要的影象,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单凭感性直观不经过理性思维过程尚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对X线图像来说,感性具体还只是视觉形象或表象,如病灶的大小,部位,数目,形态,密度,边缘等X线所见所蕴含的病理意义,还要通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当然须要业务知识)才能捕捉,这就需要思维的抽象。
【总页数】2页(P218-219)【关键词】影像学诊断;思维过程;感性;抽象【作者】姜兆侯【作者单位】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从具体到抽象归纳从感性到理性升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抽象思维培养[J], 冯专2.基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再到理性具体的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堂教学片段与点评 [J], 徐德均3.论认识真理的思维的辩证方法——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思维的辩证方法 [J], 赵臣壁4.思维过程中的“抽象”和“具体” [J], 商戈令5.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是理论思维的科学方法——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J], 施正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诊断学中几种思维方法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影像思维方法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专业系统,研究总结这一系统,对于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将自己多年在影像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思维方法,于本文内进行介绍,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影像思维整体观
1、人体的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器官组织只是机体的局部,局部的病变及影像表现,往往是全身疾病的一种表现,同时某一脏器的疾病,也往往影响其它的脏器,引起邻近脏器甚至远处脏器的改变及影像表现,所以我们在检查分析时,始终应把人体作为整体来分析,例如胸膜腔积液在影像上表现为胸部的改变,它除了肺、胸膜本身组织病变可造成外,邻近的脏器病变(膈下、肝、胃等)均或引起胸膜腔积液,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造成胸膜腔积液。
再比如颅骨破坏,它只是局部的一个表现,颅骨在全身整体中,它又是骨骼(扁平骨)的一部分,所以凡好发于扁平骨的病变,都可能发生颅骨上(如骨髓瘤、黄色瘤等),但颅骨是一特殊的内骼,它包容脑组织,颅内的肿瘤也可能造成颅骨的破坏或其它改变,颅骨是整体人体的一部分,那么全身的疾病(如血液病、淋巴系统疾病)也有可能导致颅骨的破坏。
总之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分析,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诊断各种疾病。
2、影像改变与临床表现的整体观:
影像改变与临床表现所反映的是疾病的不同侧面,只有两者整体的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地做出判断,如果只注意影像表现,而忽视临床表现,或遗漏某些重要史,常常会造成影像诊断的错误。
如一个球形肺炎的病人,胸片或CT表现出来的仅仅是类圆形病灶,若没有血象资料以及发热、咳痰等临床病史,很难判断其性质。
二、动态观
1、时间动态观:
疾病是在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疾病都有其转归规律,而影像检查只是将其某一阶段表现进行瞬间记录,如仅静止地分析,则易误诊。
只有充分地认识各种疾病的转归、病理生理及影像动态发展规律,才能掌握好检查的恰当时机,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例如:脑梗塞的病人最初二十四小时以内,梗塞区域的脑组织尚未出现明显水肿,CT影像尚无阳性表现,如仅此判断颅脑无异常,则会造成误诊,若做动态观察,则可观察到梗塞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枝循环是否建立等重要信息,有助于诊断与治疗。
2、机体的动态观:
人体的许多器官是运动的(如心脏、肺、膈肌、消化道等),而有些影像检查的记录是静止的,如果忽视这些器官的运动情况,就会遗漏某些重要的影像表现而造成误诊。
把多种影像检查手段有机地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影像诊断的优势,准确地做出诊断。
三、影像表现的共性与特性的辩证观
1、共性的认识:
一类疾病往往在影像上有某些共同的或相近的表现,就是影像表现的共性,所谓“异病同影”,所指的也是共性表现,但这“异病”并非是无规律的,它代表着一组或一尖疾病。
认识影像表现的共性有以下意义:
(1)、可以清晰思路,把具有某些同样表现的疾病进行分类,可缩小思考范围,如颅内襄性病变影像,我们可以把具有襄性改变的疾病归纳起来,然后再鉴别。
(2)、对于鉴别良恶性肿瘤方面有较重要作用,良恶性肿瘤各自具有共性,如良性肿瘤具有完整的包膜、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形态规则,对邻近组织无破坏侵蚀等共性,而恶性肿瘤则表现形态不规整,密度欠均匀,浸润性生长,侵蚀邻近组织等共性。
2、特性的认识:
特性在鉴别诊断中最为重要,所谓特性是指某一种疾病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它有别其它疾病,充分地认识特性,才能准确地将“异病”鉴别开来,疾病的影像特性具有其自身的病理学基础,所以必需充分认识其病理基础,才能掌握影像学的特性。
例如,周围型肺癌所表现边缘束状突起和短笔刺影像,是特征性改变,对于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它有别于与炎性假瘤和结核瘤,它的病理学基础是癌组织向肿瘤周围的肺间质(小叶间隙等)浸润性生长的结果。
总之,只有充分地认识疾病的影像共性与特性,辩证地分析各种影像表现,才能更准确在诊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