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外科手术分类术前检查手术过程及术后护 理的措施以及相关理论共68页
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常规

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常规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是指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的专门护理。
由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护理措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的好坏。
下面将介绍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的常规措施。
首先,在手术前要进行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的收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既往史、口腔疾病史、系统疾病史、手术前一段时间的用药史、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对于老年人、儿童及特殊人群的患者还要进行更加详细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
其次,术前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护理人员要确保手术器械、药品以及检查设备的准备完善,手术室环境整洁、温度适宜,并注意术前空气消毒等基本措施。
对于手术部位和术后护理所需要的材料,要提前准备好,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然后,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进行操作,掌握好手术节奏。
同时,护士还要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操作,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在手术术后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出血的防治:术后出血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的情况,及时做好出血部位的处理,并嘱咐患者遵守出血控制的注意事项。
2.术后疼痛的缓解:术后疼痛是患者常常面临的问题。
护士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如应用口服镇痛剂或行局部冷热敷,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3.术后感染的防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伤口容易感染,因此术后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
护士要注意术后伤口的清洁,指导患者正确刷牙和漱口,并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宣教与心理支持:术后的患者常常身心不适,护士要及时宣教,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告知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依从医嘱的重要性。
同时,护士还要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加对治疗的信心。
5.术后复诊与康复指导: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护士要协助医生做好术后复诊工作,监测患者术后康复的情况。
正颌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正颌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作者:范雪兰米丛波郭艳丽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最有效的护理。
方法:对33例正颌手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通畅的护理及重点强调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结果:33例正颌手术患者经过护理,术后均恢复良好。
其中有14例进行了正畸矫治术,经过0.5~1年随访,正畸矫治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面容也有明显改观。
结论:做好正颌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护理,在正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正颌外科手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7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c)-095-02正颌外科手术是通过对颌骨各种形式的截骨、移动、固定及去骨和植骨等操作,达到矫正牙颌面畸形的目的[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容貌美观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求正颌手术的患者也随之增加。
正畸外科手术基本上是在口腔内进行,手术范围涉及上下颌骨、口腔软组织,由于术后短期内限制患者的口腔运动,使语言交流及进食都受到影响,同时口腔又是一个有菌的腔隙,易发生感染,造成伤口愈合延误。
因此,做好正颌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正颌手术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我院2000年1月~2007年7月在颌面外科病房收治的患者进行的各项护理,谈一点体会。
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7年7月实施正颌外科手术3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5例,年龄16~42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5.5 d。
其中,行双颌手术25例,行单颌手术8例。
手术方式包括LefortⅠ及LefortⅡ截骨术,单侧或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后退术,颏成形术及上下颌前部根尖下截骨术。
2术前护理2.1重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正颌患者一般都有比较敏感、猜疑、忧郁、偏执等特殊的人格,而这种不太健康的心理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手术效果的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还会造成医患之间不必要的纠纷[2]。
颌面部疾病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临床操作

颌面部疾病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临床操作【术前准备】1,心理及精神准备(1)患者对手术一般都有恐惧和顾虑,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同时,患者是家庭社会的一员,需要家属亲友的支持和理解,因此也要做好家属亲友的解释工作。
22)口腔颌面部手术后可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术前必须解释清楚,使患者能正确对待。
对整形的患者特别要告知手术后效果可能不理想,以免期望值过高而失望,对术后需行鼻饲的患者应向患者耐心说明鼻饲的目的以便取得合作。
(3)术前注意倾听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想法、要求和提出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
3.一般准备(1)查看患者所有检查是否完全(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肝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备好带入手术室的手术辅助用品。
(2)手术前1天应洗澡理发,做好个人卫生。
(3)手术前1天应行药物试敏并记录结果。
(4)手术前1天通知患者开始禁食、水的时间,并保证患者休息睡眠。
准备流食如奶、蛋白粉等和进食用具、一次性护理垫、垃圾袋、卫生纸等。
(5)嘱患者术前将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理人员代为保管,卸掉身上所佩戴的金属饰物(包括手表),并于手术当日早晨进行检查。
术前用药应在患者排尿后给予,给药后嘱患者在床上活动等待手术室来接,不要随意离开。
(6)术前1周应戒烟酒,大手术者术前应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由于体位改变而引起的排便困难。
此外,应训练患者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防止术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皮肤准备(1)理发:如涉及头皮部或额瓣转移手术须剃光头,腮腺区手术等需剃发至耳上、后三横指或遵医嘱用消毒水洗头。
(2)面部手术时要剃胡须,鼻唇部手术应剪去鼻毛,眼部手术剪去睫毛时与患者取得沟通,眉毛是否剃去应根据手术需要遵医嘱。
(3)植骨患者术前常规备皮外,取肋骨及胸大肌、背阔肌皮瓣时要剃腋毛,取骼骨及腹部皮瓣时要剃阴毛。
(4)腹部及大腿取皮均要剃阴毛(大腿外侧取皮除外)。
(5)行前臂皮瓣移植以及皮管移植至手腕等部位时应注意剪去指甲去除甲垢。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分级目录,以便医生和患
者了解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
该目录根据手术的难度和严重程度
进行分级,并提供了相应的手术名称和描述。
请注意,该目录只作
为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1. 颌骨整复术:修复颌骨骨折或畸形,可能需要使用牵引器或
钢板进行固定。
2. 上颌窦开窗术:开窗以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物质或黏液积聚。
3. 颌骨囊肿切除术:切除颌骨囊肿以解决疼痛和症状。
二级手术
1. 下颌角整复术:修复下颌角骨折或外形不对称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延长。
2. 牙槽骨移植术:将患者自身牙槽骨移植到其他缺失区域,用于植入种植体或修复牙齿缺失。
3. 颌骨肿瘤切除术:切除颌骨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修复或重建。
三级手术
1.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切除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组织修复或移植。
2. 颌骨重建术:使用自体或异体植骨材料进行颌骨重建,以修复骨折或缺损。
3. 口腔颌面部复杂恢复手术:针对复杂颌面部损伤或畸形进行手术修复,可能需要多学科合作。
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目录提供了不同手术的分级和描述,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
然而,在决定进行手术之前,仍需咨询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正颌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正颌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标签:正颌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由于遗传、发育、不良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人群中存在着颌面骨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失调,从而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手术是矫治各种牙颌面畸形,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和生理功能,改善容貌的有效手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2007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科对25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实施了手术。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牙颌面畸形类别:下颌前突10例,上颌发育不全6例,上颌前突5例,下颌后缩畸形2例,下颌偏斜畸形2例。
手术方式包括LefortⅠ截骨术,单侧或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上下颌前部根尖下截骨术及颏成形术。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就诊目的及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
用图片的方式向患者讲解牙颌面畸形的原因﹑进展及结局,通过对照其他患者手术前后的照片,使患者感到正颌手术不仅使面容有极大的改善,而且咬合关系也得到恢复,从而增强患者信心。
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述说及疑问,并予以相应的解答。
可让患者简单了解手术方案、需要时间、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后面容改变情况,使其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2.2术前准备2.2.1术前一般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牙周洁治。
术前3 d用口泰漱口液清洁口腔;术前1 d术区备皮,并予以抗生素皮试;术前6 h禁饮、12 h禁食;手术当日置胃管和导尿管。
2.2.2术前健康指导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因习惯改变而发生便秘、尿潴留;教会患者有效排痰的方法,防止术后排痰不畅引起坠积性肺炎。
有吸烟嗜好的患者劝其戒烟。
患者因颌间结扎造成了说话不便,可用卡片、手势、笔纸与护士及家人交流。
3术后护理3.1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梗阻是正颌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主要因为术后组织水肿、骨段移位使固有口腔容积变小,定位牙合板颌间固定不能张口,使得分泌物及呕吐物排出不畅。
正颌手术方案

正颌手术方案第1篇正颌手术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鉴于患者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异常,导致牙齿错颌、咀嚼功能障碍等问题,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
经全面评估,患者符合正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2. 目标:通过正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牙齿错颌、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心理健康。
二、术前评估与准备1. 术前评估:(1)收集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状况、生长发育情况等。
(2)进行口腔检查,评估患者牙齿错颌程度、颌骨生长发育状况、牙周状况等。
(3)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全景片、头颅侧位片、CT等,了解患者颌面部骨骼结构。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确保患者具备良好的手术意愿及配合度。
2. 术前准备:(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2)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明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机等。
(3)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及可能的治疗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4)进行术前口腔卫生指导,提高患者口腔卫生状况。
三、手术方案1. 手术类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手术类型:(1)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2)下颌骨BSSRO(双边矢状劈开术)(3)颏部成形术2. 手术部位:根据患者颌面部生长发育异常的部位,确定手术部位。
3. 手术时机: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生长发育状况、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四、术后管理1. 术后监护: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等。
2. 术后康复: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
3. 口腔卫生指导:加强口腔卫生管理,防止术后感染。
4.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风险与并发症1. 风险:手术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感染、出血、神经损伤、骨折等。
2. 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牙齿松动、咬合关系异常等并发症。
六、预期效果1. 改善患者牙齿错颌、咀嚼功能。
口腔正颌类技术管理规范(2018年版)—正颌外科手术方法联合口腔正畸技术对各类牙颌面畸形进行综合娇治

正颌类手术技术管理规范(2018年版)为加强医疗机构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正颌类手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正颌类手术,是指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法联合口腔正畸技术对各类先天性或后天性牙颌面畸形进行综合矫治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正颌类手术应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或整形外科专业,同时具备口腔正畸专业、重症医学科或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和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三)具备开展正颌类手术必备的设施、设备。
包括正颌外科专用器械、动力系统及颌骨坚固内固定器械等。
(四)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1、开展正颌类手术临床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20张。
2、近5年内累计完成正颌类手术不少于50例。
3、有至少2名具有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
(五)口腔正畸科1、开展口腔正畸临床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其专用牙椅不少于3张。
2、近5年内完成牙颌面畸形手术前后正畸矫治不少于30例。
(六)重症医学科或重症监护室与其医疗机构级别相符合,能满足开展正颌类手术的需要。
(七)麻醉科有全麻术后复苏室,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工作不少于5年,能进行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控制性低血压技术。
(八)医学影像科具备满足正颌类手术患者术前诊断、设计和术后随访的专用设备和影像学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正颌手术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或外科专业。
2、有不少于5年的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临床工作经验。
3、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口腔正畸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
2、有不少于5年的口腔正畸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能胜任正颌外科患者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要求。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正颌类手术的技术流程及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畸形类型和程度、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严格掌握正颌类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一、手术准备1.患者评估:在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口腔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等,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2.术前准备: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术前洗胃和禁食、禁水,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误吸。
其次,需要遵守手术前的用药禁忌和规定,如抗生素的使用等。
最后,患者需要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在手术前进行必要的拍片、拍照等影像学检查。
3.手术室准备:手术室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彻底消毒,并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设备以及消毒溶液等。
医生和护士需要穿戴好手术服、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二、手术操作1.手术区域准备:手术前需要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包括患者外部口腔和面部皮肤等区域。
同时需要进行无菌巾包扎,以保持手术区域清洁。
2.局部麻醉:手术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医生需要使用规范的注射技术和合适的麻醉药物,确保麻醉效果的安全和有效。
3.手术操作: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循手术步骤和规范。
操作时需要使用无菌手套,并注意手术区域的清洁。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在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等检查。
手术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手术区域进行冲洗和处理,以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转入恢复室,进行观察。
护士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口腔出血和恶心呕吐等情况,以及手术区域的疼痛和肿胀情况。
2.止血和缝合:手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医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冷敷、局部止血药物等,以控制出血。
在需要的情况下,医生还需要进行缝合和固定,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3.术后指导:术后,医生需要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包括饮食、口腔卫生、药物使用和正常症状等方面的指导。
患者需要被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并给予必要的随访和复查。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