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正颌外科手术

合集下载

颌面外科手术100例麻醉方法的分析

颌面外科手术100例麻醉方法的分析

颌面外科手术100例麻醉方法的分析颌面整形手术主要是指改变脸形的各种手术:如下颌角截骨术(方脸改瓜子脸)、颧骨降低术(矫正高颧骨)、颏部截骨术(改善下巴外形)以及各种正颌手术(矫正下颌前突-俗称地包天、上颌前突-俗称天包地、双颌前突-俗称鸟嘴畸形等)等等。

颌面整形术是比较复杂、精细的手术,需要由口腔内切口,所以是有一定的手术风险的。

我院自2013年以来,总结部分颌面外科手术麻醉100例进行分析,现将其麻醉方法经验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下颌角肥大矫正手术30例,小颏畸形矫正手术30例,下颌、上颌前突矫正手术手术40例,ASAⅠ级或Ⅱ级,身高157~171cm,体重45~70Kg。

手术时间1~2.5h。

男10例、女90例。

1.2方法颌面外科手术由于采用空腔内切口,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术中容易出血,所以全部病例均采用经鼻腔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①麻醉前准备:控制气道炎症和上感症状后手术;Hb:>100g/L;出凝血时间在正常值范围内;禁食6~12h,禁饮4~6h;备抢救设备,按全麻要求麻醉前准备;麻醉前用阿托品0.02mg/kg、咪哒唑仑0.2~0.4mg/kg,术前30min肌注。

②麻醉选择:经鼻腔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人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后,静脉依次静注芬太尼0.002~0.003mg/kg,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经鼻腔插管,插管成功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1 mg/kg。

③麻醉管理: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航天长峰麻醉机管理呼吸与麻醉;麻醉中输液速度适中,勿过快。

术中吸入异氟醚与N2O维持麻醉。

同时术中利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

2结果100例颌面外科手术均順利完成,但部分手术、麻醉出现危险情况,见表1。

3讨论颌面外科手术难度大,创伤较大,术中容易出血,同时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畸形,存在上呼吸道狭窄或者梗阻的可能性,所以对于麻醉有很大的挑战。

结合我院100例颌面外科的麻醉分析:3.1气管内插管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过程中呼吸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插管方法多数是在喉镜下经口腔明视插管和经鼻腔明视或盲探插管。

第十三章 牙颌面畸形

第十三章  牙颌面畸形

第十三章牙颌面畸形提要牙颌面畸形是一种因颌面骨骼生长发育失调引起的颌面形态异常与咬合关系错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与牙颌功能,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称为正颌外科。

通过本章的理论学习与实习教学,须掌握牙颌面畸形的定义、分类以及正颌外科的矫治原则,熟悉外科一正畸联合治疗牙颌面畸形的程序和步骤,了解临床常用的正颌外科术式与方法。

第一节牙颌面畸形与正颌外科牙颌面畸形(dento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是一种因颌骨生长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结构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位置关系失调,表现为颜面外形异常,咬合关系错乱与口颌系统功能障碍,又称为骨性错 (skeletal malocclusion)。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群中约有40%有错 畸形,其中约5%为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牙颌面畸形。

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称为正颌外科学(orthognathicsurgery),它集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美学、心理学、解剖生理学、围手术学以及麻醉学等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一体,特别是采用现代外科手术与口腔正畸治疗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颌骨专用手术器械,矫治通常由单独的正畸或手术治疗难达到满意效果的骨性牙颌面畸形。

采用手术矫治颌骨发育性畸形由Hullihen于1848年创用,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才在欧洲及北美得到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生Bell为代表的学者们,在颌骨及颌周组织血供的应用解剖,以及上、下颌骨各型骨切开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各种骨切开术通过牙一骨复合组织瓣的带蒂异位移植达到矫治目的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奠定了现代正颌外科的生物学基础。

外科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颌面畸形原则的确立与实施,正颌手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以及各种高效颌骨动力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牙颌面畸形的治疗技术日趋完善,取得了颜面形态与牙颌功能俱佳的矫治效果,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展迅速,成果显著的一个新领域。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分级目录,以便医生和患
者了解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

该目录根据手术的难度和严重程度
进行分级,并提供了相应的手术名称和描述。

请注意,该目录只作
为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1. 颌骨整复术:修复颌骨骨折或畸形,可能需要使用牵引器或
钢板进行固定。

2. 上颌窦开窗术:开窗以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物质或黏液积聚。

3. 颌骨囊肿切除术:切除颌骨囊肿以解决疼痛和症状。

二级手术
1. 下颌角整复术:修复下颌角骨折或外形不对称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延长。

2. 牙槽骨移植术:将患者自身牙槽骨移植到其他缺失区域,用于植入种植体或修复牙齿缺失。

3. 颌骨肿瘤切除术:切除颌骨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修复或重建。

三级手术
1.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切除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组织修复或移植。

2. 颌骨重建术:使用自体或异体植骨材料进行颌骨重建,以修复骨折或缺损。

3. 口腔颌面部复杂恢复手术:针对复杂颌面部损伤或畸形进行手术修复,可能需要多学科合作。

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目录提供了不同手术的分级和描述,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

然而,在决定进行手术之前,仍需咨询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颌面外科手术方法

颌面外科手术方法

颌面外科手术方法
颌面外科手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干预来修复或改善颌面结构的方法。

常见的颌面外科手术方法包括:
1.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主要用于矫正牙齿和颌骨的畸形。

常见的手术包括拔牙术、种植牙术、矫正牙齿术等。

2. 正颌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颌面骨骼的畸形,如颌骨过长、过短、错位等。

手术方式通常包括颌骨截骨、颌骨延长、颌骨截骨复位等。

3. 颅颌面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颅面部的畸形,如面部骨折、颜面骨缺损等。

手术方式通常包括骨缺损修复、软组织修复等。

4. 颌骨整复术:主要用于修复颌骨骨折、脱位等损伤,手术方式包括骨折复位、矫正、固定等。

以上仅列举了常见的颌面外科手术方法,具体的手术方法会根据病情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术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恢复训练和护理工作。

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与重建

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与重建

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与重建阿地力·莫明;钟良军;王玲【摘要】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手术矫治颌骨畸形的方法.方法:对8例不同类型的颌骨畸形患者分别采用双颌手术(4例)、上颌单颌手术(1例)、下颌单颌手术(3例)矫治畸形.术式包括上颌骨改良式LeFortⅠ型截骨术、上颌扩展术(腭中缝骨切开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下颌骨根尖下截骨术、颏成形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的面容和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正颌外科技术矫治颌骨畸形是一种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31)007【总页数】3页(P853-855)【关键词】颌骨畸形;正颌;矫治【作者】阿地力·莫明;钟良军;王玲【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23正颌外科(Orthognathicsurgery) 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多学科参与、应用多种技术重建面部和谐形态的外科技术。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统计,约40%以上人群患有错颌(eralocclusion)畸形,其中约5%是由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骨源性牙颌面畸形(颌骨畸形),需采用正颌手术治疗[1]。

通过正颌外科手术移动患者位置异常的上、下颌骨,可大幅度、大范围地调整和矫正颜面骨结构,从而改建或重建一个人的容貌,尤其是双颌外科可改建颜面面中部和面下1/3的结构,其是传统美容外科的新发展,是大型的正颌美容外科术[2]。

近年来,我科对8例骨源性牙颌面畸形(颌骨畸形)进行“正颌外科变脸手术”,均收到了外形和功能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28岁,最小16岁,平均(22.12±4.23)岁,平均病程13.8年。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
根据手术难度和风险,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通常分为几个等级?
A. 两个等级
B. 三个等级
C. 四个等级
D. 五个等级
下列哪项手术通常被认为是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一级手术?
A. 复杂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
B. 简单牙拔除术
C. 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D. 颌骨囊肿摘除术伴骨腔处理
二级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通常包括哪些类型?
A. 简单的软组织手术
B. 复杂的颌骨重建手术
C. 涉及重要神经血管的手术
D. 常规的牙种植手术
下列哪项手术属于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三级手术?
A. 简单的牙龈切除术
B. 复杂的颌面部畸形矫正术
C. 常规的智齿拔除术
D. 小的口腔软组织囊肿摘除术
四级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通常具有哪些特征?
A. 手术风险较低,技术难度小
B. 手术过程简单,恢复快
C. 手术复杂,风险高,需要高级别医生操作
D. 通常是常规的门诊手术
下列哪项不属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考虑的因素?
A. 手术的复杂程度
B. 手术所需的技术和设备
C. 手术的风险和预后
D. 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在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时,下列哪项不是必要的考虑?
A. 手术医生的经验和资质
B. 手术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C. 手术的紧急程度
D. 患者的经济状况
关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分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口腔手术都属于同一级别
B. 手术分级主要依据手术部位来确定
C. 手术分级有助于评估手术难度和风险
D. 手术分级与患者的恢复时间无关。

手术讲解模板: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手术讲解模板: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手术步骤: 分离范围:向后于骨膜下潜行分离直至翼 上颌缝;在前方,于拟作垂直截骨线区域, 亦作骨膜下潜行分离。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手术步骤: 2.横行截断上颌骨后份颊侧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手术步骤:
显露上颌骨外侧面后,即可作上颌骨后份 的横形截骨。在上颌各牙根尖上方4~5mm 处,作横形截骨线的标志。在此标志线上 方,根据计划上移骨段需要去除骨质的量, 作出第二标志线。此两条标志线之间即为 拟去除的骨质。以钻或骨锯自前向后横形 截断上颌骨后份颊侧的骨质(图 10.8.1.2-5)。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术前准备: 治疗计划的根据。最后制定的治疗方案, 应能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术前准备:
2.确定进行正颌外科手术之前,必须作治 疗效果的术前预测。最常用方法有:照片 裁剪拼对,头影测量X线片描迹图裁剪拼 对(剪纸外科)及牙模型外科等。后两种 更为重要。通过各项术前预测,综合判断 设计手术的效果,必要时可作修正。近年 来,学者们已利用计算机、图形数字化仪、 摄像机、扫描仪等获取、输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术前准备: 足病人的过高的不符合实际的要求,事与 愿违。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手术步骤:
以拉钩显露上颌后份的前庭沟。自尖牙至 第2磨牙前庭沟处作横形切口,深达骨面。 用骨膜分离器在骨膜下分离,显露上颌骨 外侧面。注意在切口下方(靠近牙龈方向) 的软组织勿作过分分离,以保留软组织附 丽、维持血液供应。
手术资料: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
术前准备: ,测量并计算其移动后的距离,可供手术 设计参考。

上或下颌骨矫治术(正颌手术)麻醉与管理要点是什么

上或下颌骨矫治术(正颌手术)麻醉与管理要点是什么

上或下颌骨矫治术(正颌手术)麻醉与管理要点是什么【术语与解答】①上颌骨或下颌骨前突、以及上颌骨或下颌骨后缩均影响面部容貌,人体牙颌面部畸形主要是指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明显错位,且出现颌骨与其他颅面骨骼之间的比例关系异常,并同时伴随颌与牙齿咬合关系异常,乃至口颌系统功能变异与颜面形态改变。

而正颌手术则是矫治上或下颌骨的各种先天及后天性畸形,其目的在于矫正错位牙齿的异常排列,调整不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矫治牙颌互为干扰,重新排齐牙列,消除牙齿代偿性倾斜,以使术中能将切开的骨段顺利移动至预先设计的矫正位置,并重新建立良好的牙颌关系与功能。

此外,同时也使整个面容改观而获得满意的颌面美容效果;②由于正颌手术操作复杂,涉及上、下颌骨的切开、移位、复位与固定等,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③术前应按预先设计的术式制备好牙合引导板和所需要的骨块移动后的固定装置,并根据手术计划预测治疗效果,同时应向患者充分说明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充分的理解和同意。

【麻醉与实践】正颌手术麻醉实施与术中管理要点如下:1. 麻醉实施正颌手术必须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麻醉方法采用全凭静脉全麻或静-吸复合全麻均可,其前者(全凭静脉全麻)麻醉用药组合主要为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性镇痛药(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与非去极化类肌松药。

而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复合应用挥发性全麻药(七氟烷、地氟烷或异氟烷),其优点可使得前者静脉组合用药明显减少,如术中需要控制性降压,则加大挥发性全麻药的吸入浓度即可,而且全麻术后苏醒迅速。

2. 人工呼吸道的建立①由于正颌手术主要是调整上、下颌骨与上、下牙齿之间的正常对应关系,故该手术均应经鼻腔建立人工呼吸道(经鼻腔气管插管) ;②根据张口程度决定麻醉诱导方法,如开口度良好,可直接选择快速全麻诱导,麻醉诱导完善后,先将气管导管经鼻腔插入咽腔,再使用喉镜置入口腔,直视下将气管导管前端经声门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但必须使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后位于声门之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颌窦内侧壁的凿开:保护好鼻底黏膜,用专门骨刀从梨
状孔边缘的骨切口插入,轻轻敲击逐步凿开上颌窦内侧骨
壁。
手术方法与步骤

离断翼上颌连接:用一把弯骨刀,紧贴上颌结节的后部, 略斜向下插入翼上颌缝处。将食指放在其对应的腭侧黏膜 处,敲击刀柄顶部,当骨刀有落空感时即停止敲入。
手术方法与步骤

降下折断(down fracture):凿开两侧翼上颌连接后, 用手指按住前部牙槽突,向下用力将切开的上颌骨与其上 部连接逐渐折断分离。
手术方法与步骤

关闭切口:在前鼻棘处钻一个小孔,经此孔将两侧鼻翼基 底组织、鼻中隔软骨前端与前鼻棘作环形缝合,以防止术 后鼻中隔偏移及鼻基底变宽。
手术方法与步骤

关闭切口:最后缝合黏膜切口,在唇系带处用V-Y成
形方式缝合,以保持上唇的长度及防止唇内卷。
手术并发症

出 血
上颌窦前壁骨折 复 发



颏成形术(Genioplasty)
双颌手术

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


简介 适应证 手术方法与步骤 手术并发症
简介
1901年,法国人Rene Le Fort 根据面中份骨骼的薄弱区域,将上颌骨及 面中份骨折分为Le Fort Ⅰ、Ⅱ和Ⅲ 型。以后,根据这三种类型骨折线 的走行进行骨切开用以矫治面中份畸形的手术对应演绎为Le Fort Ⅰ、 Ⅱ和Ⅲ 型骨切开术,其中以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Le Fort I osteotomy)最为常用 。
常用正颌外科手术
Orthognathic surgical technique
有关外科矫正颌骨发育畸形的术式多达十几
种,这里重点介绍临床常用而典型的正颌外
科手术的适应证与操作要点。临床上可针对
不同类型的牙颌面畸形,选择某种术式或几
种术式联合进行矫治。
目 录

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
手术方法与步骤

矢状与垂直骨切开:用往复锯或骨钻,从水平骨切口前端开始,沿升 支前缘稍内侧和外斜线向下并逐渐向外切割至第一磨牙颊侧骨板,随 后转向下颌下缘垂直切开此处的皮质骨。
手术方法与步骤
垂直骨切开
手术方法与步骤

劈开下颌支:用2-3把骨刀交替插入矢状骨切口将下颌骨内外侧
骨板逐渐分开。注意将骨刀柄稍向舌侧倾斜,使刀刃紧贴颊侧 骨板敲入。
bicortical screws
手术方法与步骤
plates and monocortical screws
手术方法与步骤

咬合检查与切口缝合:拆除颌间固定,上推颏部观察牙列咬合情况。 冲洗创口,妥善止血后用间断或连续方式缝合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 或橡皮引流条,面侧部适度加压包扎。
手术并发症

Le Fort I型骨切开线
适应证
1. 上颌三维方向(前后、垂直与横向)发育不足或过度。 2. 上颌平面倾斜。 在临床上,Le Fort I型骨切开术多与下颌手术配合用来矫治双颌畸 形。
上颌后缩
上颌前突
开颌
上颌歪斜
术前准备
(1)术前正畸治疗去除牙代偿,排齐牙列,协调牙弓 宽度。 (2)模型外科制作咬合导板。 (3)常规体检,做好输血与导尿的准备。
适应证
1. 前徙下颌,矫正下颌发育不足。
2. 后退下颌,矫正下颌发育过度。
术前准备
(1)术前正畸治疗去除牙代偿。 (2)模型外科制作咬合导板。
(3)体检排除手术与全麻禁忌证。
手术方法与步骤

切开与显露:从上颌平面稍下方的升支前缘斜向前下做切口,至下颌 第一磨牙近中龈颊沟偏颊侧8 mm处。逐层切开黏膜、黏膜下组织和骨 膜,用尖端呈“燕尾”形的牵开器沿升支前缘向上剥离部分颞肌附着。
手术方法与步骤

松动上颌骨:用上颌钳把持住硬腭鼻腔面与口腔面,向前 下方及左右缓慢施力松动离断后的上颌骨,松解腭侧致密 黏骨膜对上颌骨移动的限制。
手术方法与步骤

移动与固定上颌骨:用合板引导上颌骨按术前设计的方向 与距离就位后,用橡皮圈或钢丝将上下颌牙列暂时结扎在 一起,随后用微型钛板行骨内固定。
手术方法与步骤
从矢状面劈开下颌支
手术方法与步骤

移动远心骨段:用定位合板引导远心骨段移动到矫正位,并 行颌间固定,如果用于矫正下颌前突,还须在近心骨段垂直 骨切口处截除一段与远心骨段后退距离相当的皮质骨。
手术方法与步骤

固定:有两种方式固定移动后的骨段,一种是双皮质骨螺钉 (bicortical screws)固定,另一种是钛板与单皮质骨螺钉 (plates and monocortical screws)固定,后者更常用。
手术方法与步骤

切开与显露:用弯Kocher钳夹持住喙突根部,大约在上颌平 面稍上方的位置,在骨膜下从升支前缘向后剥离升支内侧软 组织,直至看见下颌小舌或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手术方法与步骤

水平骨切开:用剥离器将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及其周围软组织与骨面隔离, 用裂钻或往复锯在下颌孔稍上方、紧贴近小舌处行水平骨切开,骨切 口从升支前缘开始,越过下颌孔上方至其后方的下颌神经沟。
手术方法与步骤

切开与显露:在两侧上颌第二磨牙之间的唇颊侧黏膜转折处上方8 mm
处做切口,在骨膜下剥离暴露上颌骨的前外侧壁。由梨状孔边缘向内


上颌窦前外侧壁的骨切开:用往复锯,从梨状孔边缘至上 颌翼突连接部切开上颌窦的前外侧骨壁。
手术方法与步骤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简 介 适应证 手术方法与步骤 手术并发症
简介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SSRO) 是由欧洲颌面外科医师Trauner & Obwegeser于1957年首次报道, 后经DalPont (1961), Hunsuck (1968) 和Epker (1977)等学者 改进,成为矫治下颌骨发育畸形最为常用的一种术式。
神经损伤
出血


意外骨折
髁突移位

颏成形术


简介 适应证 手术方法与步骤 手术并发症
简介
颏成形术是经口内入路以颏部舌侧肌肉为血供蒂的水平骨切开颏 成形术(Genioplasty)。这种手术最早由Hofer于1942报道,后经 改进成为了矫正颏部畸形最为流行的一种术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