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外科回顾与展望

正颌外科回顾与展望
正颌外科回顾与展望

正颌外科回顾及展望

一:学科发展回顾

正颌外科(Orthognathic surgery)是以研究和治疗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以外科手术矫治骨性牙颌畸形于1848年为Hulliben 所创,1849年首次报道。但由于医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自创建后100年的时间里,发展缓慢。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麻醉学、外科学基础、应用解剖、特殊手术器械的创用,正颌外科开始快速发展。1956年Obwegesor首次介绍的经口内行下颌支失状劈开术治疗下颌发育畸形,标志着正颌外科进入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基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奠定了现代正颌外科的生物学基础,进一步加速了正颌外科的进步和成熟。

我国早在50-60年代,就已进行过下颌前突的外科矫治术,但由于条件限制,并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方式。正规的正颌外科治疗,特别是于口腔正畸科协同进行牙颌畸形的外科矫治,则始于80年代中期,并成为当时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的热点。1985年全国第一次正颌外科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正颌外科在我国的兴起,1995年第二次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正颌外科在我国逐渐走向成熟,1999年第三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又推动我国正颌外科与国际接轨的进程。目前正颌外科从生物学基础研究,到术前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计算机辅助设计、术后预测、手术的原理、设计、改进、术前术后正畸、术后康复的系列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说明,正颌外科不只是一门手术技术,而是一门日臻完善的临床学科分支。

二、学科进展:

1.颌骨牵引成骨技术(Dirtraction Osteogenesis,DO):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的概念最早由Codivilla于1905年提出,他试图用牵引成骨技术延长股骨,但早期的临床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研究的指导,成功报告极少,从而未引起重视。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学者Ilizarow等进行了大量的系列基础研究,提出了骨的张力拉力法原则,揭示了肢体长骨牵引延长的基本规律。但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人们所了解认识。Rosenthal于1927年在下颌骨前部进行截骨,并安装了固定于牙齿上的牵引装置,使一例小下颌畸形患者下颌骨得以延长,成为人类首次牵引延长下颌骨的成功尝试。1965年美国学者Synder第一次完成一只狗单侧下颌骨牵引延长的试验研究。7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相继对动物进行上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试验,取得成功。1992年McCarthy第一次使用口外牵引器完成了3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及1例小下颌畸形患者的矫治,从此在国际上掀起了颌骨牵引成骨的热潮。但是,这种治疗遗留明显的颜面皮肤瘢痕,以及有可能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使人们为其应用前景产生了疑虑。1995年McCarthy和Wangerin对口内牵引器研制的先后成功,使这一技术在全世界迅速传播。此后几十种适合上下颌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不同矫治目的的口内牵引器的相继问世,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的产生,大量基础临床研究报告的发表表明,颌骨牵引成骨术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治疗技术。其产生不仅为以往正颌外科的临床难以矫治颌矫治效果不佳的诸多复杂疑难病例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更重要的是改

变了传统外科的治疗思路,充分利用机体的生长潜能完成严重牙颌面畸形的矫治,使疗程变短,手术范围缩小,风险降低。由于牵引期间周围的软组织跟着发生改变,使其术后的稳定性增加。近年来又推出了用于牙槽嵴升高,颌骨重建的口内牵引器,使其临床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前景更加光明。

2.坚固内固定:

国际上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始于90年代初期。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充分吸收了国外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使得我国坚固内固定技术起步就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其主要方法有①拉力螺钉固定.1970年,Brons和Boering首先将其用于下颌骨骨折,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这种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同等条件下常备优先使用。②加压接骨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和偏心动力加压接骨板(eccentric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EDCP)动力加压固定,加压固定是AO∕ASIF最经典的技术方法之一。目的是通过增加摩擦力增加稳定性,本法始用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80年代前后影响较大,后因Champy系统的出现,应用渐少。③张力带固定.1935年和1965年,Pauwels分别阐述了其原理。其经典实验解释了张力带在改善张力与功能负载方面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④下颌骨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1973年,Michelet首先提出用单层皮质骨固位的小型接骨板固定。1975年、1976年,Champy基于解剖和生物学力研究,详细阐述了下颌固理想固定路线,并发展了小型接骨板固定系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⑤面中部小型和微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不

同方法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优胜劣汰,其特点是大大减化了术中操作程序,提高了术后的稳定性,渐少了术后颌间结扎的风险和痛苦,使患者可早期进行活动锻炼,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深受患者欢迎。这一技术也成为我国颌面外科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标志之一。

3.颌面不对称畸形的矫治:

这种畸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单侧发育国度或发育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矫治技术的限制,人们关注的只是相对不对称的发育畸形,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90年代人们已把目光扩展到各类不对称的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的难题在于畸形种类多、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复发。随着理论研究和临床技术的成熟,这些难题逐渐得以解决。我国学者不仅使用国际上常规的正颌外科手法,而且探索包括髁突切除,假关节形成等在内的口内入路手术方法。临床显示,正颌外科在不对称畸形的矫治方面的优势是无以伦比的,尤其是牵引成骨技术的应用,避免了常规治疗所需的大量植骨,相应也免除了供骨区的手术和植骨的各种并发症。在多数情况下避免了软组织移植术,使手术简化、风险减小,同时不需等待发育停止后进行,在学龄前阶段就可完成,使矫治年龄大大提前,这无疑对患者的健康心理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4.正颌外科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这类畸形不仅给患者带来容貌损害,影响咀嚼功能,而且伴发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常导致心肺等重要器官并发症,这不仅影响患者

的全身发育,而且存在着潜在的致死危险。怎样合理有效的治疗,防止术后发生致命性的并发症便成为正颌外科又一重要研究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采用了多种外科技术试图解除上呼吸道狭窄,治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其中包括下颌骨前徙、颏部前徙、双颌前徙、舌骨悬吊等一系列正颌外科手术,不同术式各有利弊,但总的来说,手术程序复杂,风险大。前徙距离受颌骨自身解剖条件的限制,很难使原来发育过小的下颌骨移到正常位置,术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复发。OSAS虽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效果不太令人满意。牵引成骨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延长了下颌骨,而且伴随软组织的适应性改变和舌骨位置的改变。这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使小下颌畸形伴OSAS的根治成为可能。加之方法简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5.术前术后正畸:

因颌骨比例失调所致的面部畸形或不对称,常伴有牙列紊乱,如牙列拥挤,个别牙移位以及牙体长轴代偿性倾斜等。不但影响患者的面容,也使咀嚼功能甚至语言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对这类畸形患者,只采用正颌手术虽然能改善颌面外形,但不能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这就使得正颌手术与术前术后正畸的密切配合成为必然。这一正畸治疗别于传统的正畸治疗,其目的是通过正畸治疗使术后的咬合关系能够理想,且减少正颌外科手术中不必要的分块截骨,使矫治的结果兼顾容貌和咬合。根据曾融生等人的统计,单纯正颌手术组织咀嚼功能改善率为42.2%,畸形复发率为7.8%,而配合术前术后正畸治疗,

咀嚼功能改善率为62.6%,复发率为2.2%。由此,术前术后正畸的重要性及意义可见一斑。这一综合的治疗方法也是我国正颌外科实现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标志之一。

6.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畸形的矫治:

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和其他伤害事故的增多,颅颌面创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由于颅颌面创伤往往伴有颅脑损伤等严重威胁生命的伤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延迟了颌面外伤的治疗,使骨折断未充分复位或复位后没有牢固固定、骨折后感染等造成骨折的错位愈合,使创伤性颅颌面继发畸形成为正颌外科的一大病种。这类畸形复杂而不规则,多伴秴紊乱、局部软硬组织的缺失、软组织的硬化等。欲恢复患者伤前的咬合关系,单纯靠截开错位愈合的骨折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正颌外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将VTO、模型外科、定位秴板等技术应用于颌面部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畸形,取得很好疗效。特别是螺旋CT的应用,给畸形的恢复提供了有效的参照,使正颌外科在这类畸形的矫治中如虎添翼。

7.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

20世纪70年代初期,法国牙医Francois Duret教授开创性的将CAD/CAM技术引入口腔修复体的设计与制作,引发了口腔修复学界的一场大的技术革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CAD/CAM不仅在修复学界大显身手,而且也在颌面外科临床医疗中初露端倪。日本京都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开发一套由计算机辅助进行颌面部缺损修复的CAD/CAM系统。该系统首先将病人面部外形

数据和颌骨形态数据综合处理后,在计算机屏幕上重建该病人的面部三维实体图形,并可模拟病人术后的情况,从而得到病人的充分理解合作。这种方法精度高、外观形态好、设计加工自动化程度高,从而缓解目前颌面缺损修复难的状况,其进一步研发使用,给因肿瘤、外伤等致颜面畸形的病人带来新的曙光。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治愈率,而且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现代手术的发展方向趋于向更加精确的,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兼顾健康、美观、方便、零痛苦的方向发展。更高的要求给医学带来新的挑战,也为医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尽管我国的正颌外科事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新材料新技术的普及和新设备的引进、国际学术交流、患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正颌外科口颌系统功能康复、正颌外科中的美容外科研究、颌外老年病的防治研究等方面以及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克隆、组织工程技术、新型生物材料的应用等高科技领域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区进一步的学习、改进、探索、创新。我们的人才培养也是一个问题,虽然近年来举办了各种学习班,加速了新技术的传播,但和医疗普及的要求相差还很远,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兴,张震康,我国正颌外科的新近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

35:165-167

2.林野,郑光勇,全国第三次正颌外科学术会议记要,中华口腔医

学杂志,2000,35:168-169

3.王兴,林野等,口内入路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中华口腔医学杂

志,2000,35:170-173

4.曾融生,杨小平等,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牙颌畸形,中华口

腔医学杂志,2000,35:174-176

5.陈波,张震康,王兴等,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现

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57:328-333

6.韩志峰,王勇,王颖等,正颌外科矫正牙颌面畸形300例总结,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42-43

7.杨学文,东耀峻等,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口

腔医学纵横杂志,1999,15:31-33

8.杨学文,李祖兵等,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整复术中的

应用,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1,17:193-195

9.周彦恒,傅民魁,王兴等,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

初步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5

10.张震康,2002口腔科学新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

11.邱蔚六,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现状与未来,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34:197-198

12.邱蔚六,21世纪的口腔颌面外科,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30:

261-262

13.王兴,林野,伊彪等,颌骨牵引成骨在矫治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中

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

14.王兴,梁成,伊彪等,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的牵引成骨矫治,中华医学杂志,2001,81:978

15.王兴,林野,伊彪等,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疑难牙颌面畸形矫

治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258

16.张益,张魁华,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

36(3)

17.Chen M, Toth BA, Le FortⅢadvancement with gradual distraction

using internal devise. Plast Reconstr Surg. 1997 ,100 :819-830

18.Cohen SR, Si mms C , Burstein FD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with craniofacial deformities .Plast Reconstr Surg, 1998,101:312-318 19.Monasterio FO ,Molia F ,Andrade L , et al ,Simultaneous mandibular

and maxillary distraction in hemifacial microsomia in adults avoiding occlusal disastes. Plast Reconstr Surg, 1997 ,100:852-861

20.Papageorge MB, Apostolidis C , Simultaneous mandibular distraction

and arthoplasty in a patient with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kylosis and mandibular hypoplasia,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9,57:328-333 21.Wangerin K ,Gropp N , Intraor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or

lengthening of the horizontal mandibular ramu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ranial and facial bone distraction Processes.1997:36 22.Wang X ,Lin Y, Yi B,et al .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mandibule,CJDR,2000,3:16

23.Wang X ,LinY, Zhou YH,et al ,Intraoral diatraction osteogenesis-12

cases report. 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00 , 28 : 171

口腔颌面外科名词解释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肿瘤。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年度、季、月)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以时点患病率用得较多。 治愈率:指的是无瘤生存者(survival with tumor free) 生存率:除无瘤生存外,还包括带瘤生存者(survival with tumor)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F):是指病员的疾病经治疗后还应具有较为理想的生活能力;这种生活能力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的恢复和社会活动的参与;病员不但在生理上、体能上的恢复,还要有心理上的承受能力.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是指同一病员在同时或不同时期出现2个以上的原发癌。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中医称“粉瘤”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囊壁较厚,由皮肤和皮肤附件所构成,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和毛发等结构,中医称“发瘤”。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为胚胎发育时期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囊壁中没有皮肤附件者。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称~~ 牙源性肿瘤:是由成牙组织,即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间叶组织发生而来的一类肿瘤。 牙源性囊肿:发生与颌骨内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 非牙源性囊肿: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与面突连接处的上皮发展而来。 交界痣:斑疹丘疹或结节、表面光滑无毛平坦或稍高与皮肤。 牙源性粘液瘤、动静脉畸形:血管壁显著扩张的动静脉直接吻合形成。 唾液腺粘液囊:广义的唾液腺粘液囊肿包括小唾液腺粘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 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唾液腺肿大症或唾液腺退行性肿大,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病. 第一鳃裂囊肿(鳃裂瘘):来自第一鳃弓发育异常,鳃裂囊肿易继发感染破溃形成瘘,瘘液为黄白色豆渣样物,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 粘液囊肿:小唾液腺瘤样病变最常见,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囊腔内注射药物或手术切除,后者最常用.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最常见唾液腺肿瘤者,因肿瘤中含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组织学形态呈显著的多形性及混合性,故命名为混合瘤或多形性腺瘤. 沃辛瘤:Warthin tumor又名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或乳头状淋巴囊腺瘤.“腺淋巴瘤”的命名容易与恶性淋巴瘤相混淆,前者为良性肿瘤,后者则是恶性肿瘤.组织学观察,在腮腺淋巴结中常可见到腺体组织.这种迷走的腺体组织,发生肿瘤变,即为沃辛瘤. 涎石病(sialolithiasis):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儿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涎瘘(salivary fistula):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颞下颌关节:是颌面部具有转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动关节,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言语,吞咽和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更名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①三大症状(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和杂音)②又不是三大症状原因清楚的一类疾病③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群可单独或同时累及。 咬合板:Occlusal Splint s抹掉原来存在于肌肉的习惯记忆型,重建符合肌生理状态的下颌闭口型、暂时让下颌髁突前移,关节间隙增宽,减轻关节后不软组织的压力、使关节负荷减小,关节内压下降,有利于恢复关节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维持关节位置的稳定、可建立最适的功能合状态,减少异常的肌活动、保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免受异常合力的损害、建立适当的垂直距离和适度的切导关系。

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正颌外科 关键词:正颌外科;手术;护理配合 0引言 现代正颌外科的治疗目的,首先是恢复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其次是调整畸形容貌使之和谐、匀称.即通过正颌外科手段塑造容貌美、生理功能正常的颌面形象.正颌外科手术需要医生有过硬手术技巧和审美艺术,并在护理人员的精心配合下才能使手术顺利的达到预期目的,使患者满意并早日康复. 1临床资料 我院1998-09/2000-09正颌外科手术患者34例,年龄15~28岁.其中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术10例,LefortII型截骨术6例,LefortI+LefortII截骨术4例.下颌骨下颌前突6例,下颌后缩畸形4例,下颌偏斜畸形4例.

2术前护理及术中配合 2.1术前护理①患者准备:此类患者要求高,手术难度大,术前与患者及其亲属作一次细心诚恳的谈话,告之畸形所在部位,将做什么样的手术,手术将如何改变患者的牙-颌面状态,使之恢复或接近正常.在交谈中还需告诉患者术前、术后将会遇到的问题和不适.如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需要在全麻下插管;术前放置导尿管.由于气管内插管术后会有咽喉疼痛;鼻粘膜水肿或鼻腔内积血造成鼻呼吸不畅;颌面部会有一定程度的肿胀.还应向患者强调术后需数周至数月颌间结扎.术前由参加手术的洗手和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内容包括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患者进行心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对手术的顾虑并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同时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有关正颌外科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告诉患者术中需要配合的有关事项等,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②手术器械及仪器准备:常规手术包括固定器械各一套,正颌外科特殊器械如升支外侧拉钩、升支前缘拉钩、深部拉钩、反拉钩、口角拉钩、颏部拉钩、板间劈开器、上颌骨复位钳、各种薄骨刀等术前高压灭菌消毒.美国产Stryker机器一台,导线一根,电钻、电锯手机,各种钻头、磨头、锯片数个,多功能电刀,纤维光源,术前用甲醛80mLm-3加高锰酸钾40gm-3熏蒸12h消毒[1].如需连台手术,则用灭菌王溶液浸泡30min,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免刺激组织.

正颌手术有哪些后遗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正颌手术有哪些后遗症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正颌手术还是比较陌生的吧,如果我们的牙颌出现了畸形,那么不但给我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形象,所以我们就 相信大家对于正颌手术还是比较陌生的吧,如果我们的牙颌出现了畸形,那么不但给我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形象,所以我们就应该采用正颌手术,很多朋友都知道任何手术都是存在一定风险和后遗症的,那么我们做正颌手术会出现哪一些后遗症呢? 任何手术都是存在风险的。正颌手术的风险包括:麻醉风险。手术失败风险和术满足外,术后水肿和感染风险,术后复发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是正颌手术受到限止的主要原因。 正颌手术通常采取全身麻醉,麻醉风险主要有麻醉药物的过敏、中毒反应;麻醉操纵所造成的牙齿、口唇、声带等的意外损伤;术后声音沙哑;严重的麻醉意外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会在术前向患者进行说明说明,并尽可能减小麻醉风险的发生。 正畸医生和正颌医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正畸医生在术前完成牙胎方面的预备,正颌外科医生在术前经过缜密的丈量和模型外科,确定手术最佳方案,加之术中正确柔柔的操纵是减少手术失败风险的惟一办法。为了减少术后水肿和感染.正颌医生在术中应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仔细止血.并用药物防范和操纵术后感染过程。 能忽略的还有术后复发风险。手术仅仅改变了颌骨的大小位置关系,与之相关的肌肉、舌却没有相应发生的变化.这须要患者在术后进行肌肉、舌的自我练习,使之逐渐适应新的颌骨组织。但这个过程患者往往不能坚持,复发的风险就增加了。另外,未#破除口腔不良习惯也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术前设计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年5月第4卷第5 期文章编号:1674-1595(2011)05-0265-03白晓峰,卢利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志码:A 卢利,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2007年先后赴日本冈山大学齿学部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访问交流。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 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颌学组、创伤学组成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辽宁省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 /ASIF )地区教员,《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委。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为正颌外科、颌面创伤、唇腭裂修复、先天和后天畸形或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0余名。 提要: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需要根据畸形的情况、治疗的要求以及术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评估综合制定治疗方案。在术前必须对治疗方案、牙合关系的调整、骨切开的部位、骨段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经过精确的设计。正颌外科的术前设计包括头影描迹设计、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模型外科等。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文献对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的术前设计进行述评,强调了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手术方案的设计原则,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外科在正颌外科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正颌外科;牙颌面畸形;模型外科;计算机辅助外科 Treatment planning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for denofa ?cial deformity. BAI Xiao-feng ,LU Li.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School of Stomatology ,Chi ?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2,China Summa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planning for dental facial deformit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mprehen ?sive evaluation of the deformity patterns ,the chief complaints of patients an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Surgical visual treatment objective and model surgery were the key approach ?es for planning treatment for dental facial deformity.The prin ?ciples of treatment pan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ided surgery were emphasized in this review.Keywords :orthognathic surgery ;dental facial deformity ; model surgery ;computer aided surgery 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需要根据畸形的情况、治疗的要求以及术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评估综合制定治疗方案。正颌外科治疗是通过切开并移动牙-骨复合体,重建牙颌面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以及口颌系统的功能,并获得满意的面部美容效果。因此,必须对治疗方案、牙合关系的调整、骨切开的部位、骨段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在术前进行精确的设计。正颌外科治疗的术前设计包括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的模拟设计。 1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手术方案设计 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形态与功能兼顾。手术方案的制定应在保证术后容貌美观的前提下,同时重视咬合关系、咀嚼、语言和颞下颌关节等口颌系统功能的恢复。(2)充分考虑牙-牙槽骨-颅面及软硬组织的协调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考虑颅、面部整体的协调和对称性,而不仅仅是追求某一局部达到“正常”的参考位置。(3)科学合理地选择与设计手术方式。应结合患者的畸形特点、全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严格遵守各种手术术式的适应证并充分考虑其局限性。最理想的术前设计应制定出简单、安全又能达到较好效果的治疗方式。(4)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正颌外科治疗术前设计应在正畸-正颌联合制定治疗计划的同时,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治疗方案[1]。 2正颌外科手术的模拟设计 2.1投影描迹设计、预测和投影剪裁模拟手术术前应将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描迹投影与模拟手术移动骨块的描迹投影进行对比,以分析、观察治疗方案并预测手术效果。通过投影剪裁模拟实验,可以确定应选择的手术方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沈阳110002 通讯作者:卢利,电子信箱:luli@https://www.360docs.net/doc/9711388580.html, 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术前设计 265

正颌外科回顾与展望

正颌外科回顾及展望 一:学科发展回顾 正颌外科(Orthognathic surgery)是以研究和治疗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以外科手术矫治骨性牙颌畸形于1848年为Hulliben 所创,1849年首次报道。但由于医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自创建后100年的时间里,发展缓慢。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麻醉学、外科学基础、应用解剖、特殊手术器械的创用,正颌外科开始快速发展。1956年Obwegesor首次介绍的经口内行下颌支失状劈开术治疗下颌发育畸形,标志着正颌外科进入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基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奠定了现代正颌外科的生物学基础,进一步加速了正颌外科的进步和成熟。 我国早在50-60年代,就已进行过下颌前突的外科矫治术,但由于条件限制,并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方式。正规的正颌外科治疗,特别是于口腔正畸科协同进行牙颌畸形的外科矫治,则始于80年代中期,并成为当时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的热点。1985年全国第一次正颌外科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正颌外科在我国的兴起,1995年第二次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正颌外科在我国逐渐走向成熟,1999年第三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又推动我国正颌外科与国际接轨的进程。目前正颌外科从生物学基础研究,到术前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计算机辅助设计、术后预测、手术的原理、设计、改进、术前术后正畸、术后康复的系列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说明,正颌外科不只是一门手术技术,而是一门日臻完善的临床学科分支。

二、学科进展: 1.颌骨牵引成骨技术(Dirtraction Osteogenesis,DO):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的概念最早由Codivilla于1905年提出,他试图用牵引成骨技术延长股骨,但早期的临床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研究的指导,成功报告极少,从而未引起重视。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学者Ilizarow等进行了大量的系列基础研究,提出了骨的张力拉力法原则,揭示了肢体长骨牵引延长的基本规律。但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人们所了解认识。Rosenthal于1927年在下颌骨前部进行截骨,并安装了固定于牙齿上的牵引装置,使一例小下颌畸形患者下颌骨得以延长,成为人类首次牵引延长下颌骨的成功尝试。1965年美国学者Synder第一次完成一只狗单侧下颌骨牵引延长的试验研究。7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相继对动物进行上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试验,取得成功。1992年McCarthy第一次使用口外牵引器完成了3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及1例小下颌畸形患者的矫治,从此在国际上掀起了颌骨牵引成骨的热潮。但是,这种治疗遗留明显的颜面皮肤瘢痕,以及有可能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使人们为其应用前景产生了疑虑。1995年McCarthy和Wangerin对口内牵引器研制的先后成功,使这一技术在全世界迅速传播。此后几十种适合上下颌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不同矫治目的的口内牵引器的相继问世,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的产生,大量基础临床研究报告的发表表明,颌骨牵引成骨术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治疗技术。其产生不仅为以往正颌外科的临床难以矫治颌矫治效果不佳的诸多复杂疑难病例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更重要的是改

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

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 正颌外科是近几十年来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学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之一,即通过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学的密切结合,共同矫治牙、颌、面畸形,同时解决咬合的问题。它包括牙齿的矫正,也包括颌骨的矫治,使牙、口、颌面功能和形态达到完满、协调和统一。与一般意义上的治病救人概念有所不同,正颌外科一方面使患者的牙、颌功能得到矫治,而另一方面是改善患者的容貌,使患者更加容貌美。所以,面对需要正颌外科矫治的患者,医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问题。此也是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的最基本程序。 1 常见的牙颌面畸形 2 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是医生了解患者畸形情况和制定治疗方案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程序,往往通过临床检查可对畸形作出初步诊断。对患者的牙-颌-面局部从正面、侧面、上方、下方等不同方向和角度观察和检查。正面观察时,应注意面部上、中、下三份其高度是否基本相等,一般面下1/3畸形最为常见。同时应观察眼平面是否水平,眼眶的宽度、内眦间距、鼻翼宽度、两侧颧骨是否对称,眶下区是否丰满,上下唇的长度是否适度,有无先天性裂及外翻,上下中切牙露齿是否正常。侧面观察时,主要观察颜面部前后方向及垂直方向的位置及比例关系,自上而下检查眼球突度,眶上下缘的位置及与周围其他结构是否和谐,鼻背的高低和形态,鼻尖的侧面轮廓,有无鞍鼻畸形和鹰鼻畸形,鼻唇角是否正常,上下唇的突度,切牙露齿是否正常,颏唇沟形态是否自然,颏部的突度是否自然,有无颏部前突和后缩畸形,以及颏颈角的形态是否自然流畅。口腔内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张口度及张口型是否正常,牙列Spee曲 的态、大小、活动是否正常,有无先天性裂,上、下唇系带、颊舌系带的附丽位置及长度是否正常。扁桃体是否肿大,如果超过Ⅲ度肿大,应手术摘除。通过以上临床检查,医师对患者的口-颌-面畸形有一个初步诊断,并形成一个基本的治疗框架。 3 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审美要求及心理准备 众所周知,正颌外科的两个最基本职能:一是恢复牙颌畸形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二是改变畸形、创造容貌美。大多数患者则把改变面部结构,创造容貌美放在首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容貌美与心理社会问题密切结合而不可分割。牙颌面形态结构是人体美的重要体现,有许多患者因其各种不同的牙颌面畸形而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在婚姻、社会和职业选择等方面遇到障碍。然而,容貌美不仅有其牙颌面各部位结构协调和谐的共性一面,而且还有其个体差异的个性一面。从患者角度来讲,对于容貌美的要求和期望往往超过了预期的目标,所以要求医师对术后的容貌要有客观的预测并实事求是地告诉患者,以达到医患共识。同时,应向患者讲明,正颌外科手术,毕竟带来一定的创伤,在手术后的短期内,因为伤口的不适,骨内固定及颌间固定会带来张口受限,饮食、语言不便等诸多问题,除此外,正颌外科手术可能会在颏下、颌下留下手术切口疤痕,或术后有复发的可能。类似的问题,都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讲明,以便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更好地配合治疗。 4 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模板外科 X线头影测量是用一张硫酸纸重叠在定位X线片上,准确地描述出头颅侧位硬、软组织象,再根据需要在描绘上标出各点、线标志,测量角值及线距,与正常对照,分析判断畸形机制。 在硫酸纸描绘上,标记出各常用基本点,画出各基本平面及线角,测量其值,参照正常值分析颌骨畸形的类型。用另一张硫酸纸分别描绘,制作上、下颌模板,包括下颌骨、牙齿、下唇及颏部软组织。然后,在头影描绘上拼对上、下颌模板,先移动上颌模板至合适位置,再在此基础上移动下颌模板。再用另一张硫酸纸单独描绘模板移动前、后侧面轮廓,此移动后的侧面轮廓即手

正颌外科常见手术方式与适应证

正颌外科常见手术方式及适应证 正颌外科常见手术方式及适应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6卷学习园地 作者:张浚睿雷德林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710032 颌骨发育异常引起颌骨不同类型的畸形和咬合关系的异常常称为牙颌畸形。有的牙颌畸形只局限一组牙或牙槽骨的畸形,治疗时选择一种术式就可以矫正,严重的牙颌畸形常常涉及到面部长宽高三维空间的畸形,通常要选择数种术式联合起来才能完成畸形的矫治。对牙颌畸形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协调牙颌面的比例关系,同时达到改善面容的目的。单纯的牙性错畸形可通过正畸治疗进行矫治,对于骨性的牙颌畸形,则需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术后辅以正畸治疗。下面根据手术解剖部位,介绍几种常用的外科正畸手术及其适应证。 1 牙及牙槽骨外科正畸手术及适应证 1.1 牙外科正畸手术 这类手术主要是矫正单个牙的位置异常,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单个牙外科正位术:此种方法为用牙钳将扭转或移位的牙齿强力正位,适应证仅限于根尖发育完成的错位牙;②单个牙连同牙槽骨外科正位术:用薄骨凿或细裂钻将需正畸的牙的近远中牙间骨截开并超过根尖,造成该牙连同牙槽骨的人工骨折,然后移动到正常的位;③牙间骨断骨术:这种方法是在单个牙连同牙槽骨外科正位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将一组牙的牙间骨逐个截开来矫正一组牙和牙槽骨的畸形。以上两种方法要求被矫正牙的牙间骨量要足够多,无明显牙周病,主要用于矫正上颌前部拥挤错位牙,扭转角度及切端移位的距离不能过多。 1.2 牙槽骨段外科正畸手术 这类手术的方式主要为根尖下截骨手术,适用于非骨源性牙及牙槽骨畸形,也可以作为正颌外科中的辅助性术式。主要术式有:①下颌前部根尖下截骨术;②下颌后部根尖下截骨术;③下颌全牙弓根尖下截骨术。第一种术式目前在临床广泛用于下颌前部牙槽突畸形的矫正。 2 上颌骨外科正畸手术及适应证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X X 大学毕业论文 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姓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关键词】正颌外科 关键词: 正颌外科;手术;护理配合 0 引言 现代正颌外科的治疗目的,首先是恢复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其次是调整畸形容貌使之和谐、匀称.即通过正颌外科手段塑造容貌美、生理功能正常的颌面形象.正颌外科手术需要医生有过硬手术技巧和审美艺术,并在护理人员的精心配合下才能使手术顺利的达到预期目的,使患者满意并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8-09/2000-09正颌外科手术患者34例,年龄15~28岁.其中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10例,Lefort II型截骨术6例,Lefort I+Lefort II截骨术4例.下颌骨下颌前突6例,下颌后缩畸形4例,下颌偏斜畸形4例. 2 术前护理及术中配合 2.1 术前护理①患者准备:此类患者要求高,手术难度大,术前与患者及其亲属作一次细心诚恳的谈话,告之畸形所在部位,将做什么样的手术,手术将如何改变患者的牙-颌面状态,使之恢复或接近正常.在交谈中还需告诉患者术前、术后将会遇到的问题和不适.如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需要在全麻下插管;术前放置导尿管.由于气管内插管术后会有咽喉疼痛;鼻粘膜水肿或鼻腔内积血造成鼻呼吸不畅;颌面部会有一定程度的肿胀.还应向患者强调术后需数周至数月颌间结扎.术前由参加手术的洗手和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内容包括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患者进行心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对手术的顾虑并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同时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有关正颌外科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告诉患者术中需要配合的有关事项等,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②手术器械及仪器准备:常规手术包括固定器械各一套,正颌外科特殊器械如升支外侧拉钩、升支前缘拉钩、深部拉钩、反拉钩、口角拉钩、颏部拉钩、板间劈开器、上颌骨复位钳、各种薄骨刀

正颌外科手术患者精神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牙颌面畸形(oral and maxillofacial deformity)是指由于颌骨发育异常所引起的颌骨在体积上、形态上的异常,上、下颌骨之间以及颌骨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和随之伴发的牙合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颜面形态异常。较严重者需通过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但正颌外科患者存在咬合功能不良、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对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而长期畸形的外观更是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痛苦。有研究表明多数面部畸形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而正颌患者的心理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方案的设计、术后康复及患者术后满意度,因此在正颌外科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社会状况与生活质量逐渐得到普遍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掌握其心理特点、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正颌外科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 1.1 求治动机 明确患者的就诊动机有助于医护人员有的放矢的进行治疗与护理。多项研究表明,33%-60%的患者以功能原因为主要就诊动机,其中咬合是主要的治疗动机(71-94%),包括改善咀嚼功能、预防口腔健康问题、促进整体健康、改善言语以及颞下颌关节问题。同时,有30-96%的患者以美学原因作为主要动机,包括改善面型、牙齿外形以及笑容形态。社会动机,诸如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等也是患者求治动机之一。研究表明,期待手术对自我意识产生积极影响的患者,其治疗动机更强。其他求治社会原因包括社会交往、求职需要等。上述研究表明,正颌患者求治动机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功能、美学、自尊与自信。虽然多数研究认为,功能和面部美学是患者的主要求治动机,但社会因素也同等重要,应予以重视。特别是当前研究较少关注社会因素,如患者在群体中是否存在恃强行为,以及自我揶揄或受到嘲笑等人际交往障碍的情况。 1.2 精神心理问题 1.2.1 身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BDD为一种精神疾病,此类患者多无明显身体缺陷,但妄想存在严重畸形从而寻求外科治疗;BDD可通过身体变形障碍检查(BDDE)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筛查与评估。Vulink等人的研究显示,10%正颌术前患者存在BDD。而Rispoli等的研究则显示正颌患者术前术后均未达到BDD诊断标准,甚至术后BDD症状较术前有一定程度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