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智取生辰纲学习目标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虞候()嗔怪()尴尬()厮()朴刀()恁地()怨怅()兀的()怄()喏喏连声()芥菜()剜口割舌()忒()舀酒()罗唣()面面相觑()聒噪()晁盖()三阮()庵()2.理解下列词语。

晓事:寻思:忍气吞声:喃喃呐呐:絮絮聒聒:热不可当:出没:分说:勾当:死心塌地:3.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

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

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

贾因而致富。

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

是人胸中定有逆谋。

不除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

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4.作品链接《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

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

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3.学生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4.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5.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6.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17智取生辰纲

17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学习目标】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概念及三要素2、学习用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学习重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学习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好圈点勾画,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趱行()嗔()虞候()朴刀()恁地()聒噪()2,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智取生辰纲》出自第十六回,作者,小说家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词(1)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2)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3)卖一桶与你不争不争:(4)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或疑惑写下来,先在小组内解决。

如若小组内不能解决,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解决。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学法指导}1,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生僻字词)或疑问记录在书上2,概述故事情节,要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探究案】文中有许多环境描写,把它们找出来进行评点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学法指导}先画出小说描写“天气”的语句,并回顾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讨。

【达标案】详见《能力训练》1—5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用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学习重点】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难点】鉴赏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预习案】1、通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智”都是体现在哪些地方2、完成《能力训练》81页第6、7、8题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3-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3-新人教版

智取生辰纲学习内容第 3 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 (第 3 课时)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1.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线索, 把握情节。

(重点)2.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理解人物形象。

(难点)3.引导学生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 陶冶情操, 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3.引导学生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二、探究合作:1.分析主体形象: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 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杨志并非无“智”。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智变行辰: 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 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动身, 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 申时便歇”)。

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 也要保全生辰纲, 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

六月正午, 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2)智藏行踪: 不多带兵。

(3)智选路径: 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 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 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智察枣客: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 发现刘唐顿生疑心, 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以上诸多方面表现了杨志用心、用智良苦, 实非常人可比。

3.速读课文, 画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

归纳其性格特点。

(1)忠于职守、精明谨慎: 如“五七日后, 人家渐少, 行客又稀, 一站站都是山路。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 申时便歇。

”(2)急功近利、蛮横粗暴:如“杨志赶着催促要行, 如若停住, 轻则痛骂, 重则藤条便打, 逼赶要行。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 却理会!’”“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2.把握文章主旨。

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8篇)

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8篇)

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8篇)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8篇)智取生辰纲教案篇1《智取生辰纲》(下称《智取》)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

可从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智取》进行艺术欣赏。

一、自读: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课前浏览《水浒传》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杨志?事迹和杨志性格。

杨志事迹(学生概述):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第17回)杨志性格(教师归纳):\'失意、得志、幻灭\'(茅盾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

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

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智取》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二、改写:熟悉课文,把握故事线索和主要情节。

要求:①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

②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冈)范围内叙述故事。

③500字左右。

(投影示例)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红日当天,十分大热。

晁盖吴用一行七人潜伏在黄泥冈松林里歇凉。

\'来也!来也!\'眼尖的,早见十五人沿着一条僻路,慢慢走上冈来。

内中一个,头戴凉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手持藤条挥舞。

众人知道,此人便是江湖上人称\'青面兽\'的杨志。

(开端)十五人上得冈来。

晁盖一行隐身松林,听得松林那边一场争说:原来杨志不准在冈上停留,众军士公然抗命。

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吴用吩咐一人去林边舒头棵脑价望,却故意让杨志瞧见。

九年级语文上册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 智取生辰纲一、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三)达标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行嗔.()怒虞.()侯恁.()地省.()得罗唣.()怄.()气逞.()辩剜.()口聒.()噪面面厮觑.()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杨志拿着藤条,()打去。

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

杨志()。

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答:(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答:(3)、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答: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

《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为题材的长篇()。

作者是()。

二、探究案5、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

答:6、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答:7、杨志和晁盖等七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答:8、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答:9、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

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

答:阅读下列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

其实热渴了,没奈何。

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

”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

”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新人教版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二、矛盾冲突,推进情节矛盾冲突是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三、环境描写,韵味无穷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三、精读课文,我来说“智”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3.既然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4.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四、品味人物,把握形象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五、品析语言,体味妙处1.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句中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句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何作用?五、布置作业1.以“杨志形象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作文,300字左右。

2.借鉴本文的鉴赏方法阅读《水浒传》其他经典篇章,以“我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两条线索∕﹨智送智取↓↓变更起止时辰布下迷阵↓↓坚持冒热趱行设置诱饵↓↓提防陌生商人巧设毒药↘↙黄泥冈(交接点)堂堂清一.阅读感悟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

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

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五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一)研究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2.掌握词语“趱行”、“嗔怪”、“尴尬”、“聒噪”、“勾当”、“面面厮觑”的字音字义。

3.概括文章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

体验研究】朗读交流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读准下列字音:趱行(zú xíng)XXX(yú hòu)嗔怪(chēn guài)尴尬(gān gà)剜口割舌(wān kǒu gē shé)怨怅(XXX chàng)舀酒(yǎo jiǔ)XXX(luó zào)聒噪(guō zào)喏喏连声(nuò nuò lián shēng)兀的(wù de)勾当(gòu dàng)朴刀(pǔ dāo)省得(shěng de)面面厮觑(miàn miàn sī qù)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寻思:思考忍气吞声:忍受屈辱絮絮聒聒:说话啰嗦热不可当:热得受不了勾当:勾结死心塌地:坚定不移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

2)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知探究探究一:根据小说的情节,将课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XXX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结局第五部分:尾声探究二:全文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的计策,这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学法指导:同学们可以想想,这与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好汉的名字和计策的效果有何不同?)综合提升课文是从XXX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XXX 等人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探究课文的“智”: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

3、围绕“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环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智”: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

围绕“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文白夹杂语言言,读懂小说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自主预学(一)相关资料搜集1、搜集归纳中有关杨志的故事内容。

2、简介杨智的生平事迹。

3、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4、搜集文末八位好汉的故事。

5、搜集《水浒传》的内容简介及作者简介(二)反复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1、字词练习(○1见文后生字表及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2见课后练习二)2、了解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段落层次,归纳故事内容。

二、合作探究(一)导入按“导入新课”按钮,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序幕的一部分。

(只截取了出现“水浒传”开头的这一部分)刚才大家欣赏的就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序幕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水浒传》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其中一小部分,感受一下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资料交流,知晓目标1、学生课堂交流后,教师点评并总结,并按“相关故事”按钮,大屏幕显示:故事(附图片):杨志失陷花石纲;杨志杀牛二充军;杨志比武受重用性格特点: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热衷功名杨志比武受梁中书重用,于是派他护送“生辰纲”,课文就从这里开始。

2、出示学习目标(三)任务解读1、自由阅读,整体感知按“整体感知”按钮,进入“整体感知”界面。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根据课文的情节,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交流后,大屏幕显示: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斗智斗勇。

2、从刚才的故事情节可见本文非常精彩有趣,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教师按下“影视共享”按钮,进入模拟电视界面播放课文相应的影视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水浒传》和作者,熟悉一些古典白话小说中的语言
2.了解故事情节,通过具体语句品读吴用等人的“智”和杨志的性格特征3.学习古典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课前预习】
(一)字词对对碰
1.给下面生字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趱.行( ) 嗔.( chēn ) gān gà (尴尬) 朴.刀( pō )
恁.地( nèn ) 怨怅.( chàng )兀的
..( wù dì)怄.(òu )
面面厮觑.( qù)聒噪
..( guō zào )
2、解释下列词语:
逞辩:卖弄口舌。

怄:使人生气。

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聒噪:打扰,对不起。

(二)作者名片夹
将十万贯金珠宝贝,送往东京庆寿。

鉴于上年送寿礼不到半路被强人劫去的教训,决定选派武艺高强,又是心腹之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

而且许愿:"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

"杨志对梁中书的信任,十分感激。

他主动分析了"今岁盗贼又多""沿途强人出没"的情况,提出了伪装客商、暗地偷运的对策。

但生辰纲又被劫。

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

后归了梁山泊。

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十万贯究竟是多少钱?把一千个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一吊。

古人常常以“万贯家财”、“腰缠万贯”表示极其富有,显然比现在的一百万多得多。

所以十万贯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三)阅读初体验
1.阅读课文,圈划批注(用得传神的词、描写生动的句子、有感触的地方)
2.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3、学贵有疑,写出1—3个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我的疑问:
【课堂学习】
导入:距今大约900年前中国发生了一起惊天抢劫大案,涉案金额之庞大,作案手段之奇特,未曾伤及一兵一卒,而且作案人还被千古传诵。

这是一桩怎样的案件呢?且看:智取生辰纲!(屏显课题)
案件的记录者是:施耐庵(屏显作者)
一.预习检测
1.检查“字词对对碰”和“作者名片夹”
2.交流阅读批注
二.自学互帮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三.点拨导航
(一)题为“智取生辰纲”,“智”体现在哪里?
1、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天气炎热,又累又渴又热,想休息想解渴,其他行人少,是下蒙汗药和劫纲的好时机。


智用地利:黄泥岗松树林(人烟稀少,松树林遮挡视线,以便下手)
智用人和:八个人通力合作,天衣无缝
智用计谋:关键是“智用计谋”,怎么用计?
2、“智用计谋”主要体现在哪几处文字中?你能说说劫纲者究竟是怎样做的吗?(屏显关
键语句)这里的人物各是谁?
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

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

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

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
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


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


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汉赶将去。

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
舀了一瓢。

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
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噪!”
3、你能分析一下这个计谋“智”在哪里?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全部放倒)
4、有人说这次劫纲行动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好多计,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假扮客商,装怕歹人;麻痹军汉,稳住杨志。

(瞒天过海计)
白胜挑酒,故意不卖;激化矛盾,增强诱惑。

(欲擒故纵计)
枣客买酒,当面吃下;酒中无药,杨志减疑。

(笑里藏刀计)
故意抢酒,消除疑虑;假戏真做,巧下麻药。

(偷梁换柱计)
白胜装气,枣客调解;送酒送枣,杨志上钩。

(反客为主计)
(二)护送生辰纲的杨志是否无“智”可言?文中重点从哪些方面描写他?
1、语言、动作
因为护送生辰纲对杨志来说,是改变命运的筹码,他可谓是处处小心,事事留意,主要体现在:
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智藏行踪
调整时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智变行辰(天热,强人也不愿意出没的时候)
2、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3、这些做法都体现了杨志是怎样一个人?精明、谨慎、多智
4、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
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骂、打(怨怅)、虞侯—嗔(怨怅、搬口)、老都管—烦(恼他)
②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5、大量描写杨志的机警谨慎目的是什么?
不管杨志多么机警谨慎,可吴用等人都“计”高一筹,他们全然了解杨志的性格,事事走在了前头,杨志的机警谨慎更烘托了吴用等好汉的用计之妙到了极致。

这是正面烘托。

6、小结
四、拓展延伸
1、课文选自《水浒》十六回,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编者把标题改成“智取生辰纲”,你觉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
①写杨志意在突出吴用等人的智慧,杨志在此是起衬托作用,故略去。

②突出群体的智慧与团结,也为下文制造悬念,故略去“吴用”。

③这是起标题的艺术,因为标题力求简约、凝练、含蓄。

2、欣赏文中人物介绍文字和图片,你还能说出几个水浒人物和他们的绰号?
呼保义-宋江
豹子头-林冲
小李广-花荣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黑旋风-李逵
一丈青-扈三娘
母大虫-顾大嫂
母夜叉-孙二娘
鼓上蚤-时迁
3、水浒故事我知晓: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
林冲: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
武松:景阳岗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李逵:真假李逵、沂岭杀虎
五、作业唐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