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论语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练习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论语>练习班级1、文学常识填空。
〔10分〕〔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__________和的言行的一部书,共篇。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 , 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11分〕论.语〔〕不愠.〔〕三〔〕罔.〔〕殆.〔〕凋.〔〕诲女.〔〕弘.毅〔〕恕.〔〕焉.〔〕是知.也〔〕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8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吾身愠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学而不思那么罔.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其.恕乎4、以下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以下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根底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D、武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
6.翻译以下句子:〔4*6=2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理解性背诵。
〔21分〕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⑦AAPP会议在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练习题论语十则一. 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共____篇,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2.孔子,名____,字______,春秋末期_____国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___家学派的创始人.二.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热情的上海大学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来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而奥巴马也引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论语》经典名言来概述中美外交关系的继往和开来.5._年伦敦奥运会,英国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诠释这份情怀.6.《〈论语〉十则》中认为要虚心请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不可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8. 《〈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自贡及后人待人接物和处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9. 《〈论语〉十则》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孔子在《〈论语〉十则》中谆谆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11.孔子认为人是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一词多义.学而时习之择其善者而从之而其恕乎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之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知之为知之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知也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通〝_______〞,可译为〝__________〞)2.诲女知之乎(〝女〞通〝______〞,可译为〝___________〞)3.是知也 (〝知〞通〝_______〞,可译为〝__________〞)五.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 人不知而不愠愠:2.吾日三省吾身省:3.学而不思则罔罔:4.思而不学则殆殆:5.见贤思齐焉齐6.士不可以不弘毅弘:7.死而后已已 :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9.其恕乎恕: 10.温故而知新故 :11.诲女知之乎诲: 12.交而不信乎信:六.古今异义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对人的尊称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朋古义:指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有好的人是古义:这,这样今义:表示判断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七.问答题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讲的是什么道理?对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你怎样看到这一观点?3.〝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5.文中的〝朋〞.〝君子〞.〝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样的人?6. 《论语》一书可说是字字珠玑.请你多加积累玩味,摘录其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写在下面.7.读了《〈论语〉十则》后,你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什么新的认识吗?七.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A.学而不厌B.三人行,必有我师C.温故而知新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F.学而不思则罔1.〝____〞,这句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2.______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______________〞,对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应该持有这种态度.3.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________〞,这话一点也不假.4.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_________.《论语》十则练习答案一.1.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0 儒《大学》《中庸》《孟子》 2.丘仲尼鲁思想教育儒二.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5.同46.同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同7三.而: ①并且②却其: ①他们的②大概之: ①学习的知识②助词,不译③的知: ①了解②知道③明白④通〝智〞,聪明,智慧五.1.生气,发怒 2.自我检查,反省 3.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4.危险 ,有害5.看齐6.刚强7.停止8.凋谢9.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0学过的知识 11.教诲,教导 12.真诚,诚实六.1.这一句借物喻理,讲人的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 感受:人要像松柏一样坚韧刚强,遇到困难不畏缩,要愈挫愈勇. 2.这一观点是儒家〝仁〞的思想的重要部分,由己推人,凡事不强人所难,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设身处地的去想,就会感到它的可贵. 3.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4.①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②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5.〝朋〞指代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君子〞指代的是道德高尚的人〝士〞指代的有政治抱负的人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 孔子桌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谦逊的态度. 7.在学习中一定要谦虚,多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踏踏实实,实事求是.这样才会进步. 七.1.C 2.A F 3.B 4.D。
初中七年级(初一)语文论语练习题

《论语》小测班别姓名学号得分一、阅读并答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 ,。
”子曰:“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下列字注音并解释:说()罔()殆()耻()诲()尝()2、解释①何以谓之文也②是以谓之文也③学而时习之④不亦君子乎?⑤不耻下问⑥默而识之3、翻译下列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填空并找出文段中4个成语: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什么?启迪我们怎么做?6、孔子认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应该是怎样的?7、谈个人修养的句子是8、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是9、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是10、谈勤业和教学的句子是11、孔子对需要身体力行的行为和技巧,强调学习的方法是12、孔子把“为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定为13、孔子把学习哲理性的学问所教导的学法是二、能力迁移:子曰:“三军可夺帅①也,匹夫不可夺志②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②,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④。
”子曰:“志于道,据⑤于德,依⑥于仁,游⑦于艺。
”子曰:“德不孤⑧,必有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⑨,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⑩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帅:统帅②志:志向③美:好事④反是:与此相反⑤据:依据⑥依:依靠⑦游:玩赏⑧孤:孤立⑨安:舒适⑩有道:有德行的人14、文中的“子”指,名,字。
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是学派的创始人。
15、《论语》是一部的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的一项是()1.下列文言句子断句正确..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首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没有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讲的是见到“贤”与“不贤”的两种做法,从两种方法中间断句,选C。
【点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2.根据课内文言积累,完成小题。
浩浩同学采用“整理归纳法”复习文言知识。
下表中归纳有错误一项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通假字:①不:尊君在不,不通否;②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③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正确;B. 古今异义:①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子侄辈;②饭:饭疏食,饮水,饭,吃饭;③可以:可以为师矣,可以,可以凭借;正确;C. 敬辞:①尊君:尊君在不,尊君,您的父亲,敬辞;②家君: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我的父亲,谦辞;③子:子曰/曾子曰,子,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故C错误;D. 词类活用;①水:饭疏食,饮水,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②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意动用法,以…为乐,③传:传不习乎,传,动词活用为名词,传授的知识;正确;故选C。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四书”之一。
B.《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
C.《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四(含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四(含答案)28.名句默写(填对10处即可)(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2),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窈窕淑女,。
(《关雎》)(5)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6)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8)明月千里寄相思。
“,”,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写出古诗词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句子:,。
【答案】(1)阴阳割昏晓(2)潮平两岸阔(3)燕然未勒归无计(4)君子好逑(5)切问而近思(6)到乡翻似烂柯人(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9)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割、勒、逑、烂柯、直、圆、愁、郎、斜、侧畔,(7)(8)抓住题目中关键信息,判断诗句。
(9)靠平时的积累,关于树的诗句。
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9.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桃李不言,。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6),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7)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8)人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
”两句诗句来劝勉他人要对前途充满信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分层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不愠.(yùn)逝.者(shì)B.罔.(wáng)笃.志(dŭ)殆.(dài)焉.(yān)C.箪.(dān)好.之者(hǎo)曲肱.(gōng)惑.(huò)D.三省.(xĭng)传.不习乎(zhuàn)逾.(yú)矩.(jŭ)【答案】A【解析】B.罔wǎng。
C.好hào。
D.传chuán。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答案】A【解析】“说”同“悦”,愉快。
3.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D【解析】句子的节奏划分应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人/不堪其忧C.思/而不学则殆D.三军/可夺帅也【答案】 C【解析】正确的划分应为:思而不学/则殆。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先师”。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D.《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答案】B【解析】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二、巩固与发展1.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阅读检测-《论语》十二章

阅读检测-《论语》十二章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12分)1.下列语句的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
D.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2.下列语句的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学会了呢?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C.博学而笃志。
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D.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简答题(共1题,共6分)1.本文所选十二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
学习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德修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论语十则》(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论语十则》(附答案)阅读古文《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解: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问题: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吾日三省吾身。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⑤传不习乎?()⑥温故而知新。
()()⑦学而不思则罔。
()⑧思而不学则殆。
()⑨诲女知之乎!()()⑩是知也。
()⑾风贤思齐焉。
()⑿士不可以不弘毅。
()⒀其恕乎!()()⒁勿施于人。
()2.翻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本文所选的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论语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0分)
1.曰()
2.说()
3.愠()
4.矣()
5.罔()
6.殆()
7.女()
8.知()
9.焉()10.诲()
二、根据词语写意思。
(15分)
1. 时习:
2. 说:
3. 愠:
4. 君子:
5. 三省: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5分)
1. 真诚,诚实。
()
2. 老师传授的知识。
()
3. 迷惑。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4.有害。
()
5. 这是聪明的。
()
四、请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0分)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 传不习乎?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五、请默写出全文,再回答问题。
(40分)全文:(20分)
1.请写出每个句子阐述了什么道理。
(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2. 先说一说你对孔子的了解,再写出四书五经的名字。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