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1.(单选题)下列图形中,圆柱体是( )(本题1.0分)A、B、C、D、标准答案:B解析:2.(单选题)在上题中图形D的正视图是( )(本题1.0分)A、B、C、D、标准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1.0分)A、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短25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2a -25)米B、6h表示底为6、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C、10a+b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a,十位数是bD、甲、乙两人分别以3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3x+5x=40标准答案:D解析:4.(单项选择题)发散思维又称( )(本题1.0分)A、求同思维B、求异思维C、集中思维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标准答案:B解析:5.(单选题)自然数和正整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本题1.0分)A、包含关系B、并列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标准答案:A解析:6.(单项选择题) "1、2、3、4、5……叫做自然数”是( )(本题1.0分)A、属差式界说B、发生式定义C、规定外延式定义D、描述性定义标准答案:C解析:7.(单选题)在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本题1.0分)A、教学评价B、讲授内容C、教师D、学生标准答案:C解析:8.(单项选择题)数学操纵技术的基本进修方法是( )(本题1.0分)B、尝试研究D、发现研究和接受研究标准答案:A解析:9.(单项选择题)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系统是( )(本题1.0分)A、单一式B、综合式C、直线式D、螺旋式标准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是( )(本题1.0分)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D、经验评价法标准答案:C解析:11.(单选题)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来引入圆的特征,体现了( )的要求(本题1.0分)A、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原则B、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C、详细与抽象相联合原则D、严谨性与可承受性相联合原则标准答案:B解析:12.(单选题)数学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 )(本题1.0分)A、对详细事物的抽象B、对认知结构的改组C、新旧知识的联系D、对规则的进修和了解标准答案:A解析:13.(单选题)将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违背了哪一条分类标准( )(本题1.0分)A、分类必须以统一个标准为依据B、分类应详尽无遗C、各个属概念应相互排斥D、分类该当按级进行标准答案:B解析:14.(单项选择题)一般来讲,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本题1.0分)A、都适合于每个年级B、概念的形成适合低年级,概念同化适合中高年级C、概念的形成适合中高年级,概念同化适合低年级D、都适合低年级标准答案:B解析:15.(单选题)启发式教学是一种( )(本题1.0分)A、讲授方法B、教学策略C、教学态度D、确定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标准答案:D解析:16.(单项选择题)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本题1.0分)A、以形象思维为主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C、以直觉思维为主D、从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标准答案:D解析:17.(单选题)小学生中较容易理解的应用题叙述形式是( )(本题1.0分)A、逆向、倒叙B、逆向、正叙C、顺向、倒叙D、顺向、正叙标准答案:D解析:18.(单选题)XXX将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其中,小学生是处于( )阶段?(本题1.0分)A、感知活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标准答案:C解析:19.(单项选择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生记忆力的特点?( )(本题1.0分)A、从无意记忆占优向有意记忆占优过度;B、记忆容量增大C、记忆保持记忆的时间增长D、形象记忆能力下降,逻辑记忆的能力逐步加强E、第二课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标准答案:D解析:20.(单项选择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观察力的品格?( )(本题1.0分)A、刻意性B、精确性C、顺序性D、深刻性标准答案:A解析:21.(单项选择题)以下哪项属于注意的特点( )(本题1.0分)A、指向性B、集合性C、排他性D、顺序性标准答案:A解析:22.(单选题)小学生注意力形成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本题1.0分)A、家庭因素B、社会因素C、学校因素D、天生遗传标准答案:D解析:23.(单选题)判断:针对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越有趣的内容就越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兴趣。
东北师范大学22春“教育管理”《数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东北师范大学22春“教育管理”《数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动力性原则是指在展现课程方式序列时,要体现学习的要求和学生认识需要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推动学习不断地、积极地为获得新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要求、选择教学方法、进行质量评估、决定考试命题等在内的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依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中学数学说课遵循原则:()A.科学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实用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参考答案:ABCD4.根据学习的内容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动作定位是在完成分解动作的基础上将整套动作的顺序通过多次练习而固定下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数学命题指:()A、数学方法有关的命题B、数学运算有关的命题C、数学方程有关的命题D、数学知识有关的命题参考答案:C7.数学命题教学过程的环节是:()A.数学命题引入的设计B.复习设计C.数学命题分析设计D.数学命题的证明参考答案:ABCD8.数学语言由于其本质上包含着思维的经济性,使得我们可用少量的语言来描述不同质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有意义学习就是学生能理解由公式所代表的新知识,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实际内容,并能融会贯通。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0.数学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解决问题应:()A.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B.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C.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D.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参考答案:ABCD12.德育价值是指数学在培养发展学生()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意义。
研究方法作业

2014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姓名学号专业分数一、描述统计(10分)表1是10名学生四门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这其中标准差最大的体育,该标准差等于 3.6993 。
英语成绩的中位数等于78 。
表1 学生四门课成绩表学号性别高等数学英语大学物理体育1 女78 80 75 862 男90 64 67 853 女87 78 77 584 女65 90 70 875 男89 88 95 806 男70 56 90 907 女89 90 90 878 女86 70 54 839 男90 75 87 8810 男80 78 71 81二、差异检验(每题15分,共45分)1.从某学校初一(1)班和初一(2)抽取男生和女生各5名参加语数外三门课程竞赛,成绩如下表2,请画出差异检验表分析各科成绩有无班级差异和性别差异?表2 初一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表班级检验:独立样本检验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标准误差语文假设方差相等.140 .713 4.149 18 .001 10.600 2.假设方差不相等 4.149 17.306 .001 10.600 2.数学假设方差相等.057 .814 4.229 18 .001 13.100 3.假设方差不相等 4.229 17.976 .001 13.100 3.外语假设方差相等.010 .922 .759 18 .457 2.800 3.假设方差不相等.759 17.816 .458 2.800 3.语文成绩:t=4.149 , p=0.001 有班级差异,1班比2班好数学成绩:t =4.229 , p= 0.001 有班级差异,1班比2班好外语成绩:t =0.759 , p= 0.457 无班级差异性别检验:语文成绩:t = -2.636 , p= 0.017 ,有性别差异,女比男好数学成绩:t =0.767 , p= 0.453 ,无性别差异外语成绩:t = -3.672 , p= 0.002 ,有性别差异,女比男好2. 为了调查两种识字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随机抽取了10名小学生,记录下旧教学法与新教学法学生识字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教学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学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和灌输的教学方法?A. 情感教学法B. 任务型教学法C. 讨论教学法D. 讲授教学法2. 在多媒体教学中,以下哪个是合适的使用策略?A. 过多使用文字和幻灯片B. 忽略学生个体差异C. 随机选择教学素材D. 使用多媒体元素增强学习体验3. 以下哪项属于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A. 批评学生的错误B. 鼓励学生感兴趣的探索C. 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D. 传授大量知识点4. 问题解决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学生主动解决问题B. 老师解决学生问题C. 学生被动接受问题D. 学生观察问题5.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A. 合作与协作能力B. 竞争与攻击能力C. 独立思考能力D. 被动接受能力二、问答题1. 请简述探究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探究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包括:- 学生主导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则充当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 问题驱动和任务导向:学习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环境,包括实地考察、图书馆、网络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来源和体验。
- 连续性和渐进性:将知识和概念划分为逐步深入的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水平。
2. 解释一下激励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因素在教学中起到以下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激励因素,如鼓励、奖励、兴趣引导等,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提高学习动力:激励因素可以提供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使他们更加努力地追求成绩的提升和知识的掌握。
- 增强学习参与度:通过激励因素的引导,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和专注度。
- 塑造学习态度:积极的激励因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篇一」一、试题及检测成绩分析:本次科学测试试题共设计填空、选择、连线、实验、简答、拓展延伸六种类型,内容涵盖了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体现了“关注科学概念、贴近学生生活、突出科学能力、体验探究过程、导向课堂教学”的基本精神。
试题力图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用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重视了基础知识,尤其突出对重点内容的考查,同时借用改错或填表形式关注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
本套试题比较客观全面地检查了不同层面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探究的能力水平。
从各班抽样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准确,科学概念的理解比较到位,但实验操作和简答部分问题比较多,反映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实验教学还比较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类为填空题,设计了大约15小题,均为15分,学生基本得分在10分左右,主要考查的是科学教材中最直接、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覆盖面较广,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
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好。
部分四年级学生把涉及到的“热胀冷缩”与“压缩空气”的填空题没有答对。
第二大类为选择题,为8个小题,满分8分,学生基本得分在6分左右。
选择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中缺少科学的类比和推理思维训练,加之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不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不到位,学生盲目作出判断的较多。
第三大类为简答题,分值在8分,共两个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得了几分,甚至有些学生得了零分。
分析造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审题不当,缺乏审题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思维训练和有效的语言描述与交流;学生缺乏思维训练,解题时思维混乱,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第四大类为连线题,分值在5分,学生得分基本在5分左右,失分很少。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第五大类为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实验材料与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判断,实验及其科学设计的水平和能力,由于试题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相应的难度,学生得分都不高。
《教育研究方法》试卷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15题30分,每题2分)1. 现代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位的是态度和能力,第二位的是(实用技术),第三位的是知识。
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思辩)、实证、数学方法、符号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3.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4.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5. 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浏览、粗读和(精读)三种。
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6. 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日期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7. 在内容分析法中,(分析单位)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
8. 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有关问题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问题顺序),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9. 测量法具有评估、(诊断)与预测三种功能。
10. 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加总、求平均、求百分比、进行差异检验等。
11. 观察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包括:观察研究的目的、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观察类型、观察的取样和时间安排、观察提纲和观察记录表、观察手段和工具等。
12. 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工具)。
13. 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干涉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14. 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 配对法 )。
15. (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
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超级全的考试专用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复习题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C)。
A 抽象性B 严谨性C 客观性D 应用广泛性2.下列不属于生活数学特征的是(D)。
A经验符号B非形式化C实践活动D逻辑和推理3.“算法化”是以(A)为价值取向的。
A功利B数学素养C数学家D逻辑思维4.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A)。
A大众化B公理化C逻辑化D算法化5.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C )。
A 大众化 B形式化 C 算法化 D 公理化6.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特征的是(A)A 精确性B 发展性C 过程性D 实践性7.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内涵的是(B)A 数学思想 B解题能力 C 数学交流 D 数学价值8.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度”阶段,相当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B)阶段。
A 映象式阶段 B动作式阶段 C 符号式阶段D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度9.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再认识包含要形成“儿童数学观”、“现实数学观”以及(D)。
A 科学数学观 B抽象数学观 C 形式数学观 D 生活数学观10.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呈现具有(B)的特征。
A 系统性 B直观性 C 精确性 D 完整性11.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的一种逻辑方法称之为(D)。
A 分析 B综合 C 观察 D 比较12.从一种判断作出另一种判断的思维过程称之为(D)。
A 分析 B综合 C 判断 D 推理13.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D )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
A 目标 B 内容 C 学具 D 环境14.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A)等等的特征。
A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B多元化的学习评价C多样化的课程内容D发展性的课程目标。
15.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C)。
A基础性 B普及性C科学性D发展性16.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D)等。
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无答案)

黄冈市2022年秋季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A.水滴石穿B.瓮中捉鳖C.水中捞月D.守株待兔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235= B.(255-= C.32221= 164=± 4.把抛物线24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2423y x =-+-B.()2423y x =---C.()2432y x =--+D.()2432y x =---5.如图,冰淇淋蛋筒下部呈圆锥形,则蛋筒圆锥部分包装纸的面积(接缝忽略不计)是A.20cm 2B.40m 2C.20πm 2D.40πm 26.已知(-1,1y ),(2,2y ),(3,3y )是二次函数24y x x c =-++图象上的三个点,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123y y y <<B.321y y y << C 312y y y << D.131y y y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C.三点确定一个圆B.等弧所对的弦相等 D.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8.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是直线2x =-,y 并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若OA=5OB ,则下列结论中:①0abc >;①()220a c b +->;①50a c +=;①若m 为任意实数,则224am bm b a ++≥,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2,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10.如果正三角形的边心距是2,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___.11.一组数据:6、8、a 、3、2的众数是6,则这组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_.12.某商品经过两次降价,由每件100元降至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_________13.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的滑行距离s(m)与时间t(s)的函数关系式为2305s t t =-,遇到紧急情况时,司机急刹车,则汽车最多要滑行_________m ,才能停下来.14.已知①O 的半径是2,①O 中两条弦AB 、AC 的长度分别为2和3,则①BAC=_________.15.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是由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AB 多次复制并首尾连接而成.现有一点P 从A(A 为坐标原点)出发,以每秒23π的速度沿曲线向右运动,则在第107秒时点P 的纵坐标的值为_________.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F 分别在线段BC ,CD 上,且CF=4,CE=2,若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运动,P 为线段MF 上的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①PEB=①PFC ,则线段P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7.(8分)解下列方程:(1)2230x x +-=;(2)()()434x x x -=-.18.(7分)如图,直线l 1:6y x =+与直线l 2:y kx b =+相交于点A ,直线l 1与y 轴相交于点B ,直线l 2与y 轴负半轴相交于点C ,OB=2OC ,点A 的纵坐标为3.(1)求直线l 2的解析式;(2)若D 是直线l 1上一点,且点D 的横坐标为1,求①ACD 的面积.19.(8分)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黄冈市某中学在课后托管时间里开展了“音乐社团、体育社团、文学社团、美术社团”活动,该校从全校6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你最喜欢哪一种社团活动(每人必选且只选一种)”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_________人;(2)条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________,扇形统计图中α的度__________;(3)根据调查结果,可估计该校600名学生中最喜欢“音乐社团”的约有________人;(4)现从“文学社团”里表现优秀的甲、乙、丙、丁四名同学中随机选取两名参加演讲比赛,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好选中甲和乙两名同学的概率.20.(8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m -+=.(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 的范围;(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x 、2x ,且()()22212222x x m -+-+=,求m 的值.21.(9分)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①O ,AB 为直径,点C 是BD 的中点,过点C 作①O 的切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D 作CE ⊥AB ,垂足为E.(1)求证:CH ⊥AD ;;(2)若CD=6,CE=4,求HD 的长.22.(10分)为满足市场需求,黄冈市某超市在春节来临前夕,购进一种品牌的鱼面,每盒进价是40元.超市规定每盒售价不得少于45元.根据以往销售经验发现;当售价定为每盒45元时,每天可以卖出700盒,每盒售价每提高1元,每天要少卖出20盒.(1)试求出每天的销售量y(盒)与每盒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每盒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天销售的利润P(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为稳定物价,有关管理部门限定:这种鱼面的每盒售价不得高于58元.如果超市想要每天获得不低于6000元的利润,那么超市每天至少销售这种鱼面多少盒?23.(10分)(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①BAD=120°,①B=①ADC=90°,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①EAF=60°,直接写出图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①B+①D=180°,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12EAF BA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 处)北偏西30°的A 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 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45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同时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65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2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 、F 处,且∠EOF=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24.(12分)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和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如图,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过点F作FG⊥AD于点G,求线段FG的最大值;(3)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M为边的矩形,求点Q的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
简述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内涵及意义。
简述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内涵及步骤,并用之
初步解释我国奥数热现象。
请应用推理推广研究方法,叙述建构主义对
数学教学和学习的意义。
请你依据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一
份对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调查的问卷
答案:
一1、方法: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而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指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准则。
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数学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数学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
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数学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
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内涵及意义: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数学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它的意义主要有:
1.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动力
2.为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3.发展和完善数学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4.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二、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内涵:现象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和外部联系。
现象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
自从上世纪40年代现象学被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来,就一直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
现象学研究方法简单来说即:描述——还原——对策。
现象学研究方法的步骤:1、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2、体验收集。
3、阅读体验并描述。
4、提炼基本要素。
5、列出独特要素。
6、提炼主题。
7、开展联想变动得出本质意义。
奥数热现象的解释:
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意义:(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研究认知结构的变量,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三)强调打好数学基础和注重理解。
(四)把握好对学生学习指
导的“度”。
(五)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质淡化形式。
建构主义对数学学习的意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合作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四: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1、调查目的2、调查工具(试卷、问卷、访谈提纲)3、调查对象(抽样方法(随机、分层、等距))4、实施调查5、数据分析6、结论和建议
设计问卷:性别,所在年纪,平时的数学分数范围(150分制),课前预习情况,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先做课堂作业后看书还是先看书后写作业,对数学公式概念等记忆的方式,对难题的态度等角度入手。
答:D,
看到这一题对于一个数学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讲这一题目时,首先应该想到学生会在那些方面出错,然后找出原因,我认为学生可能会犯得错误有1是主观意识,2是没有明白题目考察的含义想当然,3是粗心大意做题目不细心4对这种图形题见得少不从下手而出错,对于第一种出错,应该是学生对于做题目太死板,不会灵活运用,2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应用的问题掌握的不熟练,然后不明白图像表达的意思,想当然选择A,3的原因是学生养成的坏习惯做题目不能一心,大意导致应该会的题目出错。
4是由于平常喜欢做哪些常见的用公式推导的问题,然后证明题,学生对于创新题目脑里没有意识,不从下手。
作为一名老师我会采取一下措施,首先1是培养学生们爱思考,爱动手的能力,2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3经常找一些这样的题目进行练习,讨论。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自己从生活中找问题,在学习中找问题。
5因材施教,
简述教育实验法的内涵,并简要说明如何设
计实验对某一教学方法,比如探究教学法的
有效性进行研究
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教育规律的活动。
—《教育大辞典》
根据研究课题的一定设想和实验方案,在特定情况下确定教育现象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
通过多组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探究教学法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在其他所有要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应用探究教学法与不用探究教学法进行知识教学,最后对学习的最后效果进行分析,看探究教学是否有效。
1
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学生准备:
五、教师准备: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活动----三、课堂小结四、预设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