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6 现代诗两首语文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五十四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隘口ài 歌谣yáoB.蹲踞jù山巅diānC.焚起fén 敕勒川shèD.槐树huái 蝉翼chán yì荒莽mǎng二、下面多音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尽管jǐn 尽头jìn 用尽jìn 尽量jǐnB.勒索lè勒紧lēi 悬崖勒马lè敕勒川lèC.夹道jiā夹被jiá夹袄jiáD.薄片báo 薄荷bò单薄bó菲薄báo三、根据本文诗歌中作者的情感,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_________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A.蹲踞 B.停踞2.蝉翼般轻轻_________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 )A.飘落 B.滑落3.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_________的槐花香的季节?……( )A.淡淡 B.浓浓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一)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甲/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乙 / 我在这头,/她在那头。
1.诗中甲、乙两处是诗句的位置,下面选填甲、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B.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C.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D.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2.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中考语文教材梳理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巩固训练 (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舐犊..(shì dú) 湛.蓝(zhàn) 堕.落(duì) B .钦.佩(qīn) 醒豁.(huò) 强悍.(hàn) C .重荷.(hé) 咖.啡(kā) 胡髭.(zī) D .厌腻.(lì) 反诘.(jié) 跻.身(j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融安县为确保市场硝售..金橘质量,每年根据土壤..、雨水、温度、开花时间、挂果时间等确定金橘上市销售时间。
B .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
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于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 .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常常闹出各种丑剧,遗.笑大方...。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B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C .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D .刚学习完这节课的知识,我要趁热打铁....,把课后习题做完。
阅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4.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知识梳理与练习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全唐诗》,作者常建。
《送友人》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
《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作者陆游。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此都寂,但余钟音。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的地方,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诵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
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佛门即空门。
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
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了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禅()籁()磬(馨、磐、罄)【理解记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水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现代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篇槐树叶》同步练习练习1. 现代诗两首(1)自主学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隘.口()歌谣.()蹲踞.()山巅.()焚.起()敕.勒川()二、给下面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尽 ( ) ( ) 夹( ) ( )勒 ( ) ( ) 薄( )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1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隘口:2.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蹲踞:3.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焚:4.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些微:四、读下列诗句: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1.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2.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五.《长城谣》作者是族女诗人,现居台湾。
她的第一本诗集是《》。
当堂反馈六.阅读《长城谣》一诗,回答问题。
长城谣席慕蓉尽管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题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1.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2.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关键词是哪些?4.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知能训练七.阅读《长城谣》全文(原文见第六题),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节诗中高度概括长城历史的句子是哪些?2.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3.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4.《长城谣》是一首、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
但诗中也有对的思念。
抒情的主线是表达,但诗中也有。
拓展延伸八,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一诗,回答有关问题: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第6课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诗人及其风格特点。
2、把握两首诗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3、体会诗歌寄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朗读。
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理解两手诗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进作者(请您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勒槐树蝉翼(2)多音字尽什便中应薄哪还(3)解释下列词语焉支:隘口:荒莽:山巅:3、整体感知(1)听读录音,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并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梳理这首诗的结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分析诗歌内容【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具体分析诗中到底写了什么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2、欣赏精彩片段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朗读全诗,说说作者通过哪些诗句表达了对祖国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1)找出课文中凸显长城沧桑之感的最精彩的语句有。
(2)找出课文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语句,并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3)在诗人的梦中,故乡是什么?找出具体的诗句来谈谈。
3、感受诗歌技巧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及特色。
(小组讨论交流)四课堂小结第2课时一温故知新1、默写字词。
2、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作者(请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2、整体感知(1)听读录音,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并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梳理结构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探究创作背景,欣赏诗歌内容【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查资料,相互交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然后归纳整理。
并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来探究诗歌的基本内容,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词八首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九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词八首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九第1题【单选题】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这首诗中的语句的解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中的“少邻并”的意思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陷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钓______ 踪______钩______ 棕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理解《饮酒》一诗,?按要求填空。
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_____。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
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______”(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孤______ 厌______狐______ 压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鸟飞绝”“人踪灭”是什么意思?【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②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③大漠孤烟直,。
(王维《始至塞上》)④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⑤?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⑥,林空鹿饮溪。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全册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全册含答案)八下全册古诗词目录12《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4《〈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了其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
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2分)。
(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3.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分)。
4.《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作用: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
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精品教案(新版)语文版

《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重点分析借物抒情的写法。
3、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4、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
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托着游子深厚的情感,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角,也难以割舍。
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
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
故乡与游子,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是作者人生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
“谣”是歌谣,是对长城的歌颂。
2、“一片槐树叶”是指作者借夹在书中的故国的一片槐树叶,以此为题目点明诗人吟咏的对象,简洁明了。
3、学习生字:焉.之(yān)隘.口(ài) 歌谣.(yáo) 蹲踞..(dūn jù) 山巅.(diān)焚.起(fén) 敕.勒川(chì)荒莽.(mǎng)槐.树(huái)蝉翼..(chán yì)4、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朗读:长城谣(席慕容)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6 现代诗两首语文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
五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B、今霄月色应如水。
C、冷眼看人间恩怨。
D、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隘口(yì) 沾着(zhān) 槐树(huái)
B、蹲踞(jū) 焉支(yān) 建筑(zhù)
C、焚起(fén) 荒莽(mǎnɡ) 山巅(diān)
D、躯体(qū) 歌谣(yáo) 敕勒川(shè)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选词填空。
①你永远是个______(有情无情)的建筑/______(盘踞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②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______( 珍奇奇异),最可______(宝贵可贵)的一片。
【答案】:
【解析】:
第4题【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心弦
绿蒂
夕阳,在风中缓缓地冷却
落叶,萧萧地点缀出
大地在喧哗中的孤寂
夜是冷冷的手
轻轻拨动起回忆的弦
乡愁是飘忽的风
密实的窗也挡不住
他信手翻开
那一页,都是梦牵魂系
那一页,俱是年少情怀
不必推窗去找月色
到室外就是他乡
不妨守住这盏小灯
温暖了缓缓流过我心的清泪
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诗歌中加横线的两个“风”字的含义一样吗?请具体说明。
概括诗歌第二小节的大意。
诗歌第三节中夜间的“小灯”有何作用?
【答案】:
【解析】:
第5题【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新月
沙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我在你梦中靠岸。
“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三节作答)
【答案】:
【解析】:
第6题【综合题】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诗歌《长城谣》和《一片槐树叶》后,老师联系学习过的诗歌《乡愁》,在班上组织了一次“‘乡愁诗’的初步探究”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知识整理】将相关内容填写在A、B处。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tbody><td width="199">篇目<td width="108">作者<td width="252">意象<td width="199">《长城谣》<td
width="108">A.______<td width="252">主体意象:长城<td width="199">《一片槐树叶》<td width="108">纪弦<td width="252">主体意象:槐树叶<td width="199">《乡愁》<td width="108">余光中<td width="252">组合意象:邮票、船票、坟墓、B.______</tbody></table>
【话题探究】根据下面的信息,说说我们在欣赏“乡愁诗”时应注意什么。
《长城谣》:诗人小时候曾在大陆成长,长城、黄河自然成了她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一片槐树叶》:诗人曾在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留下了足迹,所以诗中有“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的句子。
《乡愁》:诗人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按诗人自己的说法,这首诗“蛮写实的”。
【答案】:
【解析】:
第7题【综合题】
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小题。
请简单分析第1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
“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意?请写出你的理解。
假如在“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里,纪弦和席慕蓉在长城相遇,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根据你的知识设计一段对话。
(不超过100字)
【答案】:
【解析】:
第8题【写作题】
【写法借鉴】这两首诗的写作特点是善选意象,咏物抒怀。
《长城谣》选长城、黄河等可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事物作为寄情的意象,浓缩在短短的几句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
《一片槐树叶》则以偶然发现的书里的一片发黄的槐树叶为意象,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片段仿写】请你选取一个意象,运用咏物抒怀的写法写一首小诗。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