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营救

合集下载

海上救助落水人员的方式程序和方法

海上救助落水人员的方式程序和方法

海上救助落水人员的方式程序和方法一、海上救援落水人员的一般程序1. 发现落水人员:当船只或其他海上设施发现有人落水时,应立即发出求救信号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其他船只。

2. 进行紧急救援:紧急救援人员应迅速启动救生艇或其他救援工具,前往落水人员所在位置。

在前往的过程中,应与其他船只保持联系,以确保协调救援行动。

3. 接近落水人员:救援人员在接近落水人员时,应注意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落水人员拼命抓住救援人员而导致二次事故。

同时,救援人员应提供鼓励和指导,帮助落水人员保持镇定和合作。

4. 抓捕落水人员:一旦接近落水人员,救援人员应迅速而稳定地抓住落水人员,并确保其身体部位不会受伤。

如果落水人员身体状况较差或出现抵抗,救援人员应谨慎处理,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5. 将落水人员转移到救生艇或救援设施上:一旦抓住落水人员,救援人员应尽快将其转移到救生艇或其他救援设施上。

在转移过程中,救援人员应注意保护落水人员的头部和颈部,避免造成颈椎损伤。

6. 给予紧急救治:将落水人员转移到救生艇或救援设施上后,救援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这包括检查伤情、提供基本急救措施、保持体温、给予心肺复苏等。

7. 将落水人员送往医疗机构:在救援行动结束后,救援人员应尽快将落水人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二、海上救援落水人员的注意事项和技巧1. 保持冷静:救援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保持冷静和专注,不被紧急情况和压力所干扰。

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 佩戴适当的救援装备:救援人员应佩戴适当的救援装备,如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索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3. 注意落水人员的情绪:落水人员在遭遇危险时往往情绪激动或恐慌,救援人员应通过稳定和鼓励的话语来安抚落水人员,帮助其保持冷静和合作。

4. 不离开落水人员: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离开落水人员,以免造成二次事故。

如果必须离开,应事先告知落水人员,并确保其能够自行保持浮力。

海上搜救与救援分析与措施探讨

海上搜救与救援分析与措施探讨

海上搜救与救援分析与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海洋运输的迅速发展,船舶航行密度不断增加,相应的船舶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海洋救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海洋航行中,船舶航行的特殊情况使其在发生意外事件时难以进行有效的救援,而复杂多变的海洋状况又会对救援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于海上环境的恶劣,救援工作很困难,常常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来进行搜索,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救援装备、人员素质、配合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不良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当前救援工作的开展。

本文将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提高救援工作的效能和减少灾害发生造成的严重损失。

关键词:海上搜救、救援分析、措施策略前言:海洋救援是一种以降低生命、财产损害、以挽救海洋经济发展为宗旨的社会性活动。

但是,在海上救援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救援工作的效果难以通过人力来进行有效的管控,以此达到目的。

这是因为海洋存在着各种复杂且多变的状况,这些不良的状况会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在救护期间,还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果不能保证搜救的效果,很容易出现更多的伤亡。

为此,必须加强对海洋救援的投资,提高海洋救援工作的整体效能,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海上搜救工作存在的现状问题事实上,按照其工作任务划分,可以分为海洋搜索和海洋救援。

海上搜索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准确的对出现事故船、遭遇事故的人数等基本资料进行核实的工作,而海上救援是对遇难人员、船只、财物进行救援的一种工作形式。

从过去的救援经验来看,救援设备的先进和工作人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搜救的工作效率。

从国外开展的海上搜救工作来分析,由于其装备和装备比较齐全,而且救护队伍的工作能力也比较强。

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能有效地减少救援和救援的耗时,提高救援工作的成功率,然而根据目前国内海洋救援工作的状况,无论是装备、装备还是人力配备,都与世界先进国家有很大的距离。

海上救人方法

海上救人方法

海上救人方法一、引言海上救人是指在海上发生意外事故后,为了保障生命安全和减少伤亡,在海上进行的紧急救援行动。

海上救人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事故中受困人员的生死存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海上救人方法。

二、海上救人方法1. 通讯求救在海上遇到危险情况时,第一步应该是通过通讯设备向相关救援机构发出求救信号。

船上应配备有船用无线电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以确保能够及时与救援机构取得联系,传达相关信息,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人数、伤亡情况等。

2. 发射救生信号在海上遇险时,船上应配备有发射救生信号的装备,例如烟雾弹、信号灯、橙色救生衣等。

这些信号可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提高被救助的机会。

3. 救生艇和救生筏船只应该配备有足够数量的救生艇和救生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船只。

救生艇和救生筏应该具备自动膨胀和自动装配的功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投放水中供人员使用。

4. 救生圈和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衣是海上救援的重要装备,应该在船上随时可用。

救生圈可以用于被救助者抓住,以保持在水面上不沉没;救生衣可以提供浮力,让被救助者能够在水中保持平衡。

5. 搜索与救援一旦接到求救信号,救援机构会立即展开搜索与救援行动。

搜索与救援的方法包括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确定事故地点,派遣救援船只和飞机进行搜索,利用声纳和潜水员进行水下搜救等。

6. 救生队员的培训和装备救生队员是海上救援行动的核心力量,他们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并配备有适当的救援装备。

救生队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游泳和潜水技能,熟悉救援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具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

7. 心肺复苏和急救措施在海上救援行动中,可能会遇到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急救的情况。

救援人员应该具备心肺复苏和急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受困人员提供必要的抢救和紧急治疗。

8. 安全撤离和转移在进行海上救援行动时,为了保证救援人员和被救助者的安全,应该合理安排撤离和转移的顺序和方式。

世界各国的水上搜救体制

世界各国的水上搜救体制

水上搜救搜救行动的五个阶段:1水上搜救事件一般经过先后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从发现事故到对事故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实施的一连串具体行动。

对某些特殊的搜救事件可能并不要求执行每一个阶段。

对于一些事件,某个阶段内的行动可能就包含了其他阶段的行动,因此,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阶段的部分行动可以同时进行。

搜救的五个阶段下。

1事故发现搜救系统任何人员或者机构得知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紧急情况。

当搜救系统第一次得知存在一实际的或者潜在的搜救事件时,即进入发现阶段。

这是处于困难的中的人员或者航空器(船舶)可以报告所遇问题,告警台可以收到的警报,附近的工作人员可以察觉到事故的发生,或者由于缺少联系或未达到造成情况不明,任何人发现任何实际的或者潜在的搜救事件时,应立即向他所知道的合适或者最近的救助协调中心或分中心报告。

如搜救单元接到这方面的信息,应适当的对这一事件做出反应。

2最初行动初步应采取的行动是,想搜救设施报警,同时获得更多的信息。

这个阶段包括:信息的评估和分类、向搜救设施报警、通信检查,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立即采取其他阶段相应的行动,当搜救系统开始做出反应时,即进入最初行动阶段。

此时的一些做法,如信息评估。

可能开始于发现阶段,并且贯穿于整个搜救过程。

评估完成所有信息并考虑好事故等级后,搜救任务协调员就会宣布该事故所处的阶段,并须诉通知所有参加救助的中心,人员和设施。

建立三个阶段是为了愤青事故等级,并帮助决定每一个事故应采取的措施这三个阶段分别为:不明阶段,告警阶段,遇险阶段。

根据情况发展,事故可能会重新分级。

3制定计划行动计划包括搜寻计划,救助计划和移送幸存者或其他合适安全的地方的计划。

当遇险位置不明或遇险者随风流漂流时,对搜救反应做出综合计划是不可或缺的。

恰当正确的计划对搜救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管有多好的搜寻技术和多强的搜寻能力。

如果搜寻区域不正确,搜救人员还是没有希望找到幸存者的。

4采取行动采取行动阶段包括派遣搜救设施到达现场,开展搜救,展开搜寻,救助幸存者,救援遇险航空器(船舶),对幸存者提供紧急处置,以及将伤亡送至医疗机构,并将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在内的所有活动。

海上救生与搜救

海上救生与搜救

要有:《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
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等。 各航运国家制定有关法规,如中国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船 员条例、船员培训管理规则、船舶安全检查规则等。
海上救生与搜救
《公约》要求考证训练
《公约》要求
救生设备配备及检查
•41
海上救生与搜救
(2)应急措施
发生海难事故后,遇难船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尽力自 救;情况严重确认抢救无效,且有危及人命安全或船舶有沉没
海上救生与搜救
大型货轮失控后撞上礁石
海上救生与搜救
船舶碰撞引起海洋污染
海上救生与搜救
碰撞事故
海上救生与搜救
搁浅事故
海上救生与搜救
“勤丰128”船碰撞金塘大桥事故
海上救生与搜救
2009年11月1日,伊朗 籍货船在长江口外绿 华山锚地走锚,触礁 搁浅 ,船体断裂,37 名遇险者全部获救。
海上救生与搜救
海上救生与搜救
海上救生与搜救
“探索者”是一艘豪华邮轮,建于1969年,长73米,
宽14米,排水量为2400吨。它曾穿越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的西北航道开辟了这条北极旅游航线,是世界上最著名邮轮
之一,人们亲切地将它称为“小红船”。
海上救生与搜救
碰撞事故发生几分钟后,邮轮广播发出通知,报告了游船和冰山相撞的消 息,要求所有乘客和船员都做好弃船逃生准备。广播同时要求乘客保持镇定, 因为目前“情况完全在可控的范围内”。 随着海水涌进船舱,邮轮开始向右侧倾斜。船体倾斜越来越严重,面临沉 没危险,船长在发出求救信号后立刻下达弃船逃生的命令。 船员们将乘客分批转移到 4条救生艇和 8条圆形救生筏上。大部分船员也 随乘客撤离。船长和3名船员则继续留在船上,和前来救援的船只保持联系,试 图挽救“探索者”。

台风夜中上演海上生死营救

台风夜中上演海上生死营救

台风夜中上演海上生死营救“救人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8月11日,在刚从舟山岱山海域结束抗台值守任务返港的“东海救112”轮上,该轮船长张荣刚从舟山海事局负责人手上接过舟山市人民政府的感谢信,一再强调救人是本职工作。

台风“利奇马”刚过,舟山海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此时,刚结束抗台值守任务的“东海救112”轮,缓缓靠上舟山世纪太平洋码头,一同返港的还有此前在岱山秀山东锚地发生走锚险情的“ELENA”轮上6名遇险船员。

“非常感谢他们在生死面前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大爱无疆的精神,太感谢了!”从“东海救112”轮上走下来,回想起刚刚经历的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6名获救船员仍然难掩感激。

时间回到2天前的那个风雨交加的台风夜。

8月9日下午16时10分,舟山海事局指挥中心接报:在舟山秀山东锚地西侧长期锚泊的塞拉利昂籍货轮“ELENA”轮发生走锚,且主机失去动力、全船失电,最近距秀山稻桶山仅0.1海里,有撞山危险,船上共6名中国籍船员,亟待救援。

此时,随着台风“利奇马”逼近浙江,舟山海域正狂风肆虐、暴雨如注,沿海海面出现10级以上大风,最大风力已达13级,并出现6级以上巨浪。

接报后,舟山海事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在指挥中心大厅,局领导坐镇指挥,考虑到风浪情况,舟山海事局紧急协调港作拖轮和东海救助局“东海救112”轮前往救助。

因现场风浪过大,港作拖轮在航行至灌门航道后无奈返回。

此时,遇险船上6名船员获救的希望,已经全系于“东海救112”轮上。

从滔天巨浪的岱衢洋拔锚起航,风如鞭子一般抽向船板。

而此时,“东海救112”轮孤舟般穿过平时船来船往的岱山水道和惊涛狂波的黄大洋,被风浪推得摇摇晃晃。

终于,正前方就是这次救助任务的目的地——稻桶山。

可现在的稻桶山,却充满着危机:“ELENA”轮全船失电,失去动力,在狂风巨浪的作用下,正往海岛的方向漂去,离岛已不足千米,随时都有触礁倾覆的可能。

“‘东海救112’轮,请你们快速前往,一定要救下船上的6名船员。

海上救援的一次奇迹——评灾难电影《怒海救援》

海上救援的一次奇迹——评灾难电影《怒海救援》

文化海上救援的一次奇迹——评灾难电影《怒海救援》■ 西 行船上船员们的自救, 4名警卫队员的临危受命、殊死搏斗,以队长韦伯的未婚妻为代表的留守家属的惴惴不安……三条线索并驾齐驱,造就了《怒海救援》充实饱满的内容。

这场堪称救援奇迹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2月冰冷的大西洋……电影《怒海救援》的故事,来自一场真实的海上救援行动。

1952年2月,冰冷的大西洋在一场残酷的东北风的刺激下,变得狂暴而危险。

马萨诸塞州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接到申请救援信号后,派出4名救援队员出海营救,临危受命,前途未卜。

在队长伯尼·韦伯的带领下,4名警卫队成员开着一艘救生艇出发,等待他们的是一场面对海浪的殊死搏斗。

这场救援后来被美国媒体赞誉为“美国海岸警卫队历史上最值得铭刻的行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4名警卫队员凭借顽强的意志,艰难地克服一系列困难,最终用荷载12人的小艇,救下了32个人,安全归来。

导演克雷格·吉勒斯佩在灾难片中增加了文艺片手法,让这场救援奇迹更加扣人心弦。

最动人的莫过于三条主线,其一是船上船员们的自救,其二是4名警卫队员的临多名船员,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自救历程。

海水倒灌、船体撕裂,在残余的船首中顺着汹涌的波涛漂荡……受困的船员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恐怖事件,哪怕是经验最为丰富那一位。

因为船上甚至发不出救援信号,他们只能靠自己,或者等死。

所以在某个时刻,他们慌乱到什么都做不了,只有一次次低头祷告。

危难之中的自救,更是容易出现误会与罅隙。

——你总是躲在下面干什么?——(因为)我感到害怕。

我跟你一样是肉胎凡夫。

这样的坦诚,反而让船员们放下芥蒂,真正地团结在了一起开展自救。

面对汹涌的海浪,他们分秒必争,连厨房的伙夫都跟大家一起站在了第一线,那种拧成一股绳的求生欲令人心潮澎拜。

他们最后的希望就是这艘船,只危受命、殊死搏斗,其三是以队长韦伯的未婚妻为代表的留守家属的惴惴不安。

三条线索并驾齐驱,造就了《怒海救援》非常充实饱满的救援故事。

经典的海上搜救案例

经典的海上搜救案例

经典的海上搜救案例
有关海上搜救的经典案例有很多,其中一些最著名的案例包括:
1.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这是最著名的海上搜救案例之一。

1912年,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后沉没,导致超过1500人丧生。

海上搜救行动历时数天,幸存者被其他船只和救生艇所救起。

2. 西班牙阿尔比斯号沉船事件,1964年,西班牙货轮阿尔比
斯号在爱尔兰海遇难,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海上搜救行动。

英国、
爱尔兰和美国的船只和飞机参与了搜救工作,最终成功营救了部分
船员。

3. 英国南极探险队的罗斯海救援,1915年至1917年,英国南
极探险队的探险船“耐久号”在罗斯海冰层中被困。

经过多次艰难
的海上搜救行动,最终所有船员都被成功营救。

4. 南非“波城”号沉船事件,1983年,南非渔船“波城”号
在南极海域沉没,船上27名船员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被救起。

这次
搜救行动被誉为南非海上搜救史上的壮举。

这些案例展示了海上搜救行动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彰显了人类在面对海上灾难时的无私奉献和勇气。

海上搜救行动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包括船只、飞机、通讯设备等,同时也需要对恶劣天气和海洋条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这些案例也提醒我们在海上航行时要格外小心谨慎,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往常一样,威海的海岸边上潮水一波又一波慢慢的涨起来,而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在二十四海里外的海面上,一艘朝鲜籍货轮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巨浪正慢慢的倾斜着沉下去。

随后,它发出了sos求救信号。

常部长:接到险情信息以后,立即起动了威海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协调渤海救助局和威海海警,出动相应的救助力量。

唐兆飞:大约在五点半左右,接到指挥部,指挥中心接到出海命令。

让我们船警备航,准备出海去进行营救人员。

裴民:抓紧请示汇报,起动我们单位处理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21名被困的朝鲜籍船员生命危在旦夕,威海市海事局及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迅速组成了一支海上救助队出海营救,并且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通讯设备查找距离事故地点最近的船只。

常部长:最近的一条船舶是叫“宏普29”这条船舶,那么它在难船附近,我们通过升高频????与它取得联系,它的就近进行救助。

接到海事局发出的搜救信号之后,“宏普29”号迅速到达遇难地点,但是却无法实施救助。

常部长:由于“宏普29”号是载汽油的一条危险品船,那么它就不能直接靠到难船上。

遇难地点风高浪大,如果“宏普29”号通过两船相连的方式救助船上人员的话,一旦出现两船剧烈碰撞,后果将不堪设想。

音乐升高,紧张
时间一点点的在流逝,“海警37011”号也开足了马力,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21个生命的安危,
唐兆飞:浪掀起以后,就直接能看到这个浪从前边船首到我们驾驶舱,就劈头盖脸就过来了。

枪帆班长刘怀军:晚上温度比较低,甲板结了一层小冰,特别滑。

当时我在前甲板待着。

我就有好几次差点滑倒。

晚上十七点五十分,遇难船只附近作业的四艘辽宁渔船闻讯赶来,被困的21名朝鲜籍船员被先后救下。

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唐兆飞:海上的渔民确实很纯朴,在海上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咱们渔民打交道,只要他能做到的,他都会给你做。

枪帆班长刘怀军:渔船因为都在海上作业,渔船都在一块。

不像陆地一样,在海上它没有什么亲人,不管是谁,遇到什么问题,能看到都能及时地帮助。

二十点三十分,“海警37011”号到达了遇难船只地点,然而却没有发现那4艘渔船。

音乐,画面,要把紧张情绪放大
唐兆飞:通过多方的联系,才发现我们这渔船在我们身后,已经跑过了,
“海警37011”号迅速掉头,很快就发现了这四艘渔船。

并试图两船相靠转移被困的朝鲜籍船员。

信号兵刘将云:风急浪高,情况不是很理想,
枪帆班长刘怀军:因为它那个渔船在海上,小。

它晃得更厉害,
唐兆飞:救人的那个渔船是木制的,木质渔船,就是说,碰撞过程中损伤非常大。

枪帆班长刘怀军:靠了几次都碰撞上了,
唐兆飞:就是说渔船的那个船长,从他那个角度来讲,就是说,不能靠,海上的情况就是不能靠。

靠就会出危险,
在经过几次连接失败后,“海警37011”号和四艘渔船开到了一个海浪较小的海域,最后终于成功的连接上了。

救援现场画面。

枪帆班长刘怀军:他们看到我们靠上以后,然后特别高兴。

好像是一看,终于得救了。

然后呢,
都紧着往我们艇上上。

终于得救了,终于得救了
唐兆飞:我们也是常年在海上工作的。

真正碰到险情的时候,特别是面临着生命危险的时候,有人来帮我们一把,有人来救助我们,我们那个心情确实,这种心情我们能理解,感觉比较欣喜,比较高兴。

晚上21点40分,21名朝鲜船员全部脱离危险,在舰艇上海警一支队为他们准备了保暖的衣服和热腾腾的面条。

唐兆飞:。

我觉得人在比较危机的时候,比较绝望的时候,得到了救助,解决了温饱问题,肚子也不饿了,身上也不冷了,他的心情也好了。

我觉得就像心里一颗石头落下地了一样。

晚上22点30分,21名朝鲜船员顺利到达了海警码头,迎接他们的除了海事局的相关人员外,还有威海边防检查站的相关人员。

边检站科长裴民:这个朝鲜船员遇险以后,他如果到中国来登陆,也得需要一定的入镜手续的,这是我们从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的。

检察员采访:通过翻译对他们进行安抚,就告诉他们,目前我们政府,我们国家已经,反正就是说,一切无条件地救助他们,请他们不要担心,不要担心船舶,也不用担心人员。

因为情况特殊,边检站为这些朝鲜船员开通了“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这些朝鲜船员办理入境的手续,然而意外的事情出现了。

边检站科长裴民:有一个海员证过期了,02年4月份的海员证,五年有效,应该到今年四月份到期,它没有延期,但是他一直在使用这个海员证。

按照国际惯例,这个过期的海员证属于无效证件,是不准入镜的,持有人应该随原交通运输工具退回,那就意味着这个船员还要被送回到那个岌岌可危的船上去。

边检站科长裴民:与威海市公安局出境管理分局(音)进行沟通,协调。

请求他们协助我们进一步做好这个工作。

公安局出境管理分局又经过省公安厅特批,给船员颁发了一个外国人的出行通行证,从而解决了他的困难。

获救朝鲜船员:我们所有船员体会最深的是,中国同志的友好,亲善的感情依然像过去我们中朝的友谊一样。

获救朝鲜船员:当中国渔传向我们驶来时,虽然很紧张,但心理已经有着落了。

信号兵刘将云:由于他们是朝鲜籍,都会简单地说些汉语,比如说谢谢,很感谢你们。

一直在那里说这个,其实我们救他们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感谢我们。

而是说,本着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