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未修改版

合集下载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2)(DOC)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2)(DOC)

第一章工作基本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用途1、巷道名称:回风大巷及回风上山2、巷道用途:主要用于回风、行人等。

3、井上位置:位于井田中部,天然大山中。

4、主采煤层:15#5、煤层厚度:5.04m—6.57m 平均:5.81m第二节工作面四邻关系工作面北部为副斜井井筒,南部为开拓未采区,东部为运输大巷,西部为回风大巷。

本工作面布置于15#煤层中,延顶板水平掘进,四邻关系对掘进无大的影响,按初步设计平面图布置,南部200多米处为采空积水区,因此在掘进时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探水。

第二章地质概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本井田内可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6#、15#煤层,因当前主采15#煤层,6#煤层回收矿井时可采,所以在此只表明15#煤层。

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6#煤层65.34—101.57m,平均84.59m,煤层厚度5.04—6.57m,平均5.81m,为稳定可采煤层,含0—3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井田内可采煤层。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总体构造为单一斜构造,井田位于山西沁水煤田东北部边缘,总体为一褶皱构造,共发育有2个向斜和1个背斜,在井田内还发育有2条断层和38个陷落柱,构造中等,属二类。

第三节预测瓦斯、火、煤层情况根据2007年6月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煤矿15#煤层所作出的煤尘爆炸鉴定检验报告,煤尘无爆炸性。

据2006年12月阳泉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全市地方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批复”(阳煤政发[2007]10号)借鉴相邻矿井五指山煤业有限公司15#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9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37m3/min,按低瓦斯矿井规定对待。

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1、井田地表水:本井田及邻近河流属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井田内主要河流为前头河,由西向东流经本井田北部,最终汇入桃河,前头河属季节性河流,仅雨季有水,平时干涸,其余均为季节性流水的小山沟。

煤层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煤层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本规程根据《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设计平面图》、《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地质说明书》、《淮南矿业集团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等资料编制而成。

二、工程概况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东侧为井田边界,西侧为南二13-1煤层胶带机大巷及南二13-1煤层轨道大巷,南侧为F110 断层。

根据施工方案,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从南二13-1煤层胶带机大巷拨门先施工胶回联巷一,到达回风大巷后先左拐弯向下施工回风大巷356m,按10°下山施工29.4m(平距)并与-570~-480m南翼(13-1)采区回风斜巷贯通后,退回综掘机至胶回联巷一交岔处并调头向上施工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698m)。

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施工方位348º(168º),施工总工程量约为1083.4m(平距)。

掘进巷道煤层情况:13-1煤层为黑色,暗淡~弱油脂光泽,煤层最大厚度为6.17m,最小为3.78m,平均5.0m,煤层倾角3.4°~6.4°,平均5°,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下部一般含一层夹矸,厚度0.30~0.60m,属稳定型煤层。

掘进巷道煤层顶、底板情况:总体上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不稳定,直接顶上部发育有13-2煤,厚度为0.2~0.45m,发育较稳定;老顶为细砂岩,厚度为1.9~7.2m;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度为0.77~7.7m,其下发育13-1下煤,均厚0.6m,局部缺失。

掘进巷道水文、地质及瓦斯情况:本巷道沿13-1煤层掘进,施工期间的主要水害为13-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及断层构造裂隙水。

本施工巷道总体构造较为简单,地层走向近南北。

根据钻探及物探地质资料分析,影响本巷道掘进的断层主要为F109、DF49、DF44及DF42等4条断层,断层附近可能发育有次生小断层。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13-1煤层-648m以上瓦斯含量为2.92m3/t,-648~-760m煤层瓦斯含量5.14m3/t。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插图一:井巷布置示意图插图二:巷道施工断面示意图第四章施工方法4.1本工作面采用煤电钻和7655型凿岩机打眼,分次打眼、分次装药起爆。

人工装煤、矸,刮板输送机输送到运输大巷的胶带输送机上。

循环进度2米。

掘进2米,支护2米。

钢棚支护。

具体是爆破后先掏出柱窝,用戴帽木点柱进行临时支护,待工作面清理完煤矸后,然后进行永久支护作业。

4.2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装备的情况,本工程所需各工种人员的数量组织如下:劳动组织表4.3循环进度:2米循环方式:一班两个循环作业形式:三班作业4.4工程工期:本工程预计施工工期为29天,准备工期2天,共计31天。

第五章掘进施工作业5.1钻眼爆破爆破说明书爆破参数表插图四:炮眼布置图、爆破图表5.2.1钻眼爆破作业:要严格按爆破设计施工,保证钻眼、装药、连线、爆破等各工序的质量,并根据煤岩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图表、提高爆破效果,确保光面成型。

5.2.2钻眼爆破注意事项:钻眼前要检查巷帮围岩及顶板,认真进行敲帮问顶后方可钻眼,各炮眼的眼位和方向要准确,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爆破前工作面所有的设备要提前移到安全位置,以防爆破时被损坏。

第六章通风、运输、供电、供水、排水系统6.1通风在地面距井口位置10米以外的上风口处安装一台JBT-51型局部通风机,供给本工作面新鲜风流。

6.1.1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掘=25*AC=25*5.6=140m3/min式中:AC---掘进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5.6㎏.6.1.2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掘=4*nC=4*9=36m3/min式中: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nC---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输,9人.6.1.3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Q掘=Qf*1+15S=150*1+15*9=285m3/min式中:Qf---掘进面设计选用JBT-51型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设计取150m3/min;1---掘进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输,1台;S---安设局部通风机所在巷道净断面,取9㎡。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井上下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第四节水文地质 (4)第五节其他相关情况 (4)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第一节巷道布置 (5)第二节支护设计 (6)第四章巷道施工 (17)第一节施工方法 (17)第二节施工工艺 (17)第三节装、运煤方式 (18)第四节管线敷设 (18)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8)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第一节劳动组织 (20)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20)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六章生产系统 (22)第一节通风系统 (22)第二节压风系统 (24)第三节防尘系统 (24)第四节防灭火 (25)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25)第六节供电系统 (26)第七节排水系统 (31)第八节运输系统 (31)第九节通迅系统 (32)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2)第一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41)第二节灾害预防 (35)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41)第一节施工准备 (41)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41)第三节顶板管理 (45)第四节防治水管理 (47)第五节机电管理 (49)第六节运输管理 (53)第七节掘进机使用及管理 (59)第八节其他 (63)第九节安全制度 (64)第十节针对性安全措施 (65)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回风大巷。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该巷道掘进的目的:承担全矿井回风任务并兼做安全出口通道。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回风大巷设计延伸长度为:1941米。

服务年限:至矿井回采完毕。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根据矿井接续分段进行延伸。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根据山西约翰芬雷华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神木县三江能源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说明书》。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

回风大巷综掘施工作业规程根据生产衔接,由二处负责回风大巷掘进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巷道名称:回风井下组煤回风大巷。

巷道用途:回风大巷工作面采煤时的回风通道。

巷道位置:该工作面马头门连接处井底标高为+998.743m水平回风大巷。

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该巷道为开拓巷道,周边均为未采区,为了加快建井速度,掘进期间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进入回风顺槽。

附图1-1:回风大巷平剖面布置示意图第二章地质概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15-3#煤层平均厚度为5.6~6m,倾角6~7°。

煤层之上为泥岩伪顶,厚度0.54—0.9m,灰黑色,厚层状,均匀层理,见大量植物化石;泥岩之上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直接顶,厚度0.90—1.46m,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发育,含云母碎片,见少量植物化石;砂岩之上为16.50—18.50m厚的细砂岩老顶,灰色,中厚层状,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云母碎片,平行层理,泥质胶结,分选中等;煤层之下为直接底泥岩-粉砂岩,厚为0.72—2.04m,深灰色—黑色,中厚层状,均匀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发育,见大量植物化石;泥岩-粉砂岩之下为老底,为2.30—3.52m厚的中砂质泥岩—细砂岩,灰色—灰黑色,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波状层理,含泥质包体,见菱铁质结核。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依据三维勘探资料显示当巷到掘进约至15#横贯时有一异常区的影响。

应提前做好影响区超前钻探工作,以此保证巷道安全正常掘进。

巷道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方式掘进。

本巷道在15-3#煤层中掘进,15-3#煤层为弱含水层,在无构造沟通的情况下与上、下含水层无明显的水力联系,15-3#煤层距奥灰中间有100m的地层阻隔,一般对巷道掘进影响不大,但局部地段由于受构造影响,缩短了15-3#煤层与奥灰水的间距或使奥灰水直接接触,使之成为15-3#煤层的充水水源。

回风大巷规程(机掘)

回风大巷规程(机掘)

胜利煤焦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回风大巷南段编制人:赵庆东区队长:史修武施工单位:综掘工区批准人:张传龙编号: JJGCH--14编制日期: 2012年 2 月10 日执行日期: 2012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1-1 第一节概述…………………………………… 1-1 第二节编写依据……………………………… 1-1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2-1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1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1 第三节地质构造……………………………… 2-2 第四节水文地质……………………………… 2-2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1 第一节巷道布置……………………………… 3-1 第二节支护设计……………………………… 3-1 第三节支护工艺……………………………… 3-5 第四章施工工艺…………………………………… 4-1第一节施工方法……………………………… 4-1 第二节凿岩方式……………………………… 4-1 第三节装、运岩(煤)方式………………… 4-1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4-1 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4-2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1 第一节劳动组织……………………………… 5-1 第二节循环作业……………………………… 5-2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 第六章生产系统…………………………………… 6-1 第一节通风系统……………………………… 6-1 第二节压风系统……………………………… 6-2 第三节防尘系统……………………………… 6-3 第四节防灭火………………………………… 6-3 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6-3 第六节供电系统……………………………… 6-4 第七节排水系统……………………………… 6-4 第八节运输系统……………………………… 6-4 第九节通讯系统……………………………… 6-4 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7-1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8-1 第一节施工准备……………………………… 8-1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8-1 第三节顶板管理……………………………… 8-2 第四节防治水管理…………………………… 8-5 第五节机电管理…………………………… 8-6 第六节运输管理……………………………… 8-8 第七节应用EBZ-160型综掘机安全管理…… 8-10 第八节其它…………………………………… 8-16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回风大巷南段,开门位于回风大巷联络巷导线点F3处,开门处底板标高为+716.641,巷道方位角213°。

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未修改版

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未修改版

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吴文云施工单位:温州锐峰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回风大巷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十月项目部会审卡工程名称: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施工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机电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理:会审日期:2012年10月日会审意见:目录第一章概况......................................... - 4 - 第一节概述...................................... - 4 - 第二节编写依据.................................. - 4 -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5 -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井下采空情况 .............. - 5 - 第二节地质情况................................ - 6 -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6 -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水文地质.................................. - 7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8 - 第一节巷道布置.................................. - 8 - 第二节矿压观测.................................. - 8 - 第三节支护设计.................................. - 8 - 第四节支护工艺.................................. - 9 - 第四章施工工艺.................................... - 16 - 第一节施工方法................................. - 16 - 第二节凿岩方式................................. - 16 -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 16 -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 17 - 第五节综掘说明书............................... - 17 -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 19 - 第五章生产系统.................................... - 20 - 第一节通风..................................... - 20 - 第二节压风..................................... - 22 - 第四节防灭火................................... - 22 - 第五节安全监控................................. - 23 - 第六节供电..................................... - 24 - 第七节运输..................................... - 25 - 第八节排水..................................... - 25 - 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 - 25 -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经济技术指标..................... - 26 - 第一节劳动组织................................ - 26 -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 28 - 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8 -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28 - 第一节一通三防................................ - 28 - 第二节顶板................................... - 29 - 第四节防治水................................... - 31 - 第五节机电............................. - 36 - 第五节运输.................................... - 38 - 第六节其他..................................... - 40 -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41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规程所掘巷道为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1201-1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1201-1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荣县石桥煤业有限公司石桥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 011号工作面名称: 1201-1回风巷矿长: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编制人: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会审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生产:年月日通风:年月日机电:年月日安监:年月日掘进:年月日监控:年月日地测:年月日运输:年月日调度:年月日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 (3)第二节矿井地质 (5)第三节地质灾害 (8)第三章布置及支护 (11)第一节巷道布置 (11)第二节巷道支护 (122)第四章施工工艺 (144)第一节施工方法 (148)第二节凿岩方式 (144)第三节爆破作业 (144)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7)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7)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7)第五章生产系统 (18)第一节通风 (18)第二节供电 (23)第三节综合防尘 (23)第四节防灭火 (23)第五节安全监控 (23)第六节排水 (31)第七节运输系统 (24)第八节通讯系统 (25)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第一节劳动组织 (26)第二节循环作业 (26)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9)第一节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及安全知识教育和学习 (29)第二节一通三防 (38)第三节顶板管理 (44)第四节爆破 (464)第五节机电 (494)第六节顶板 (45)第七节爆破 (496)第八节矿井涌水管理 (49)第九节机电运输管理 (49)第十节其它 (51)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3)补充内容:修改内容: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为1201-1回风巷。

二、巷道目的及用途主要用途:为1201-1采煤工作面回风等。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201-1回风巷全长475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吴文云施工单位:温州锐峰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回风大巷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十月项目部会审卡工程名称: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施工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机电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理:会审日期:2012年10月日会审意见:作业规程审批卡会审人员审批意见签字日期技术科2012年月日机电矿长2012年月日安全矿长2012年月日生产矿长2012年月日总工2012年月日副总2012年月日矿长2012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 4 - 第一节概述...................................... - 4 - 第二节编写依据.................................. - 4 -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5 -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井下采空情况 .............. - 5 - 第二节地质情况................................ - 6 -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6 -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水文地质.................................. - 7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8 - 第一节巷道布置.................................. - 8 - 第二节矿压观测.................................. - 8 - 第三节支护设计.................................. - 8 - 第四节支护工艺.................................. - 9 - 第四章施工工艺.................................... - 16 - 第一节施工方法................................. - 16 - 第二节凿岩方式................................. - 16 -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 16 -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 17 - 第五节综掘说明书............................... - 17 -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 19 - 第五章生产系统.................................... - 20 - 第一节通风..................................... - 20 - 第二节压风..................................... - 22 - 第四节防灭火................................... - 22 - 第五节安全监控................................. - 23 - 第六节供电..................................... - 24 - 第七节运输..................................... - 25 - 第八节排水..................................... - 25 - 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 - 25 -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经济技术指标..................... - 26 - 第一节劳动组织................................ - 26 -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 28 - 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8 -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28 - 第一节一通三防................................ - 28 - 第二节顶板................................... - 29 - 第四节防治水................................... - 31 - 第五节机电............................. - 36 - 第五节运输.................................... - 38 - 第六节其他..................................... - 40 -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41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规程所掘巷道为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二、巷道用途服务全矿井总回风及安全通道。

三、巷道类别巷道为沿9#煤层顶板掘进的半煤岩巷道。

四、设计施工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为478.049m(平距),其中1-1断面14.049m,2-2断面463.635m。

服务年限为27.9年。

五、巷道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第二节编写依据一、2009年11月02日根据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二、《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三、《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四、《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安全专篇》五、《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施工设计回风大巷平、断面图图号S1012-173-01》;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种操作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七、《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八、《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九、《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井下采空情况回风大巷地面位置为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致富沟,井田中部,回风大巷从副斜井井底车场5#点前108.52米处开口。

全长478.049m,1-1断面14.414m,2-2断面463.635m,1-1断面半圆拱形,锚网喷支护,净宽×净高=3.8×3.3m,锚杆规格φ18×2000mm,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喷厚100mm。

2-2断面为矩形,锚网喷支护,净宽×净高=4m×2.5m,锚杆规格φ18×2000mm,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喷厚100mm。

附表:井上下对照关系表水平+655m 工程名称回风大巷地面标高+837.208m 井下标高+655.08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它回风大巷地面位于主斜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之间,在其西端为主井场地,有联合建筑、主副斜井。

在其北端为风井场地,有配电室等建筑。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在回风大巷南端,巷道临近均为开拓巷道,相距较远,对本掘进工作面无影响。

在其北端,临近立井井底水仓,上部为6#煤巷道。

水仓存水量较大,存在突水危险。

第二节地质情况本区煤岩层多属缓倾斜,一般倾角在3°-14°左右,在较大断层附近,因受牵引,倾角变大,顶板裂隙、节理发育,岩石破碎,构造附近顶板较难维护,有塌落冒顶现象。

在断层附近,煤层有受挤揉现象,在掘进过程不会揭露较大落差断层,有可能揭露落差在1~6m 之间的小断层。

巷道掘进时有淋头水,水量较大。

9#煤层形态结构简单,赋存稳定。

预计在掘进过程中会遇到断层,对掘进有一定影响。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概况6#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6#煤厚平均1.56米,其下依次为灰黑色泥岩(2.64m)、6#下煤(0.21m)、灰色泥岩(7.63m)、浅灰色K4石灰岩(4.74m)、灰黑色泥岩(2.02m)、7#煤(0.51m)、灰黑色泥岩(0.5m)、灰白色中粒砂岩(1.65m)、灰黑色泥岩(3.87m)、深灰色K3石灰岩(4.63m)、8#煤(0.24m)、黑色页岩(1.93m)、灰色砂岩(1.78m)、深灰色砂质泥岩(5.13m)、灰色K2石灰岩(5.09m)、9#煤(1.09m)、砂质泥岩(3.85m)、10#煤(4.14m)、黑色泥岩(1.36m)、11#煤(0.47m)、砂质泥岩(2.8m)、11#下煤(0.3m)、灰白色砂岩(1.5m)、黑色泥岩(1.5m)、L2石灰岩(0.5m)、灰白色砂岩(2.5m)、L1石灰岩(1.5m)、铝土泥岩(4.0m)、山西式铁矿层(4.94m)、石灰岩(64m)。

预计瓦斯涌出量不大,无瓦斯突出现象,地温属正常。

6##、9#、10#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6#、9#、10#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等级Ⅱ级。

区域内无火成岩侵入及褶曲。

二、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层间距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当地俗称“毛四尺”,K2灰岩一般其直接顶板。

煤层厚度0.80~1.20m,平均厚度0.97m,无夹石,结构简单,该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结构简单,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特征情况表项目单位指标备注煤层厚度m 0.97煤层倾角度0-10煤层硬度 f 1.3煤层层理发育程度中等发育煤层节理发育程度中等发育自然发火期8 Ⅱ绝对瓦斯量m3/min 0.98煤尘爆炸指数17.44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特征直接顶K2石灰岩 1.55—8.07m 灰色石灰岩,厚度约5.09m。

伪顶直接底砂质泥岩 2.64--5.63m 深灰色砂质泥岩,厚度约3.85m 见附图2(煤、岩柱状图)。

第四节水文地质本工作面煤层形态简单,根据邻近巷道掘进情况,工作面涌水较小,但在掘进中可能遇有岩石溶洞,通过石灰岩裂隙导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