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园楹联报第4期

合集下载

楹联集锦公园

楹联集锦公园

楹联集锦公园楹联集锦——公园11.08.05揭晓:枞阳县旗山公园征联揭晓入围联三副五岳任其高,问寥廓江淮,谁为砥柱;三楼名已久,看苍茫天地,我继雄风。

作者:成小诚广东省深圳市西乡桃源居7区26栋901号。

听潮唱大江汹,重温昔日渡江号角;看景辉新业旺,更爱今朝兴业城乡。

作者:陈自如安徽枞阳县陈瑶湖镇青山街,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高阁峙东南,江渚清风,旗山明月;浮渡横西北,石矶帆影,金谷钟声。

作者:安徽省枞阳县诗词学会会长。

11.07.31揭晓:永福县凤山公园楹联评选结果福字镇山雄,千古寿乡千古福;春声撩客远,一园仙境一园春。

(周继勇)福字蕴精英八桂永福名四海;寿图凝瑞气九州长寿第一乡。

(莫培杰)凤迹落苍梧,来此不虚长寿客;山峦环紫气,入园都是有福人。

(成小诚)武冠文魁,双凤齐飞鸣碧落;寿天福地,三江汇聚泽乡关。

(秦心国)凤翥青山,早为寿乡扬雅韵;龙腾碧水,可凭福字赏春光。

(朱海清)嘉山引凤来仪,水木铺开长寿景;盛世翔龙起舞,人文萃聚永福城。

(王永江)两度凤来巢育就永邑武魁文冠;千秋龙偃溪生成南国福地寿天。

(梁熙成)剪晴空,划开气象,千古江山千古画;巧裁美景,撷取自然,满园福寿满园诗。

(蔺洪柏)彩凤栖山,鸣响千秋福地;和风抚柳,皴青百里寿乡。

(钱继和)凤阁立云霄,满眼奇观皆入画;状元留掌印,一园丽景尽为诗。

(黄肇尧)宁乡县玉潭公园征联揭晓2011-5-31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3名抱衡山秀,襟湘水灵,楚韵荆风凭啸傲;斫密印云,醉灰汤月,花明柳暗任逍遥。

作者:张贵祥(山东省单县)。

洞庭在侧,衡岳为邻,一园尽揽潇湘韵;生态城新,人文物古,千载相传楚汉风。

作者:钟宇(江西省瑞金市)数千年人杰休夸,一刘公足称名邑;二百里民殷可鉴,群里手再造宁乡。

作者:潘国璋(福建省南平市)三等奖12名玉珠浣洞庭,辉霞绚彩;潭影摇衡岳,涌翠流香。

作者:邢伟川(河北省曲阳县)登临纵目,看水秀山明,百里清平彰盛世;俯仰兴怀,喜花香鸟语,一园锦绣壮宁乡。

北京故宫三希堂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三希堂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三希堂楹联欣赏
三希堂,在养心殿西暖阁南侧有一间房子藏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绚的《伯远帖》。

乾隆将此三件希世珍宝藏此,故名。

深心托毫素;
怀抱观古今。

——乾隆题三希堂
玉堂迎燕喜;
金谷振麟祥。

——佚名题三希堂
梅报平安信;
鸟传如意春。

——佚名题三希堂
情将物外适;
道与古人期。

——佚名题三希堂
无不可过去之事;
有自然相知之人。

——佚名题三希堂
书圃礼园无斁好;
瓯香研净有余清。

——佚名题三希堂
共欣穹宇中秋月;
都作增龄海宝筹。

——佚名题三希堂
修身先谨懔幽独;
在培养才源。

——佚名题三希堂。

乡心锦愫寄楹联——欧阳中石先生贻墨桑梓的楹联麈谈

乡心锦愫寄楹联——欧阳中石先生贻墨桑梓的楹联麈谈

乡心锦愫寄楹联——欧阳中石先生贻墨桑梓的楹联麈谈文、图/邹卫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之楹柱而得名。

特点是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字数对等、结构相同、高雅大气,是汉语言文字中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005年,国务院已把楹联习俗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对联的主要源头是骈文与格律诗。

如七律的八句诗就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楹联与对联的不同,有人这样比喻:对联相当于“造句”,楹联相当于“作文”。

 学会造句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不是只要会写对联的人都能写好楹联,毕竟楹联创作属于文学艺术范畴,与作者的学养境界密切相关。

对联强调 “对仗工整”,如同童生用米字格练毛笔字;而楹联则经常跳出框子,不受“工整”的限制,只把思想内容、真切情感放在首位,仿佛行书、草书不再受楷体约束一般。

楹联主要品味的不再是严格对仗,而是其文学品位、内涵蕴致、受众观感、社会意义。

“楹联”是可以挂出来欣赏的对联,与“对联”有雅俗文野程度之分。

楹联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作者依靠自己的学识,抒发独特的情感而创作的作品,其创作跟古体诗词创作相仿,更注重美学和文学意义。

 一副好楹联,对一个家族、一处建筑、一个景观,乃至一座城市,都有着抒情寄意、画龙点睛的效能。

正如中石先生的一幅联句“抱柱当门未及登堂已知堂中意趣,风仪典雅何须入室早见室主襟怀”。

他为天津书法家田氏家族所撰题相赠的“父子一门三墨客,兄弟两代四书家”,恰切到位,简约得体,巧妙概括,深受田门珍爱。

“父子一门”指当今知名书法家,在欧楷领域造诣颇深的田蕴章、田英章兄弟及其父亲田荫亭先生;“兄弟两代”是指,田荫亭及其兄长田起山昆仲一代,田蕴章及其胞弟田英章一代,德艺并重,同在书坛、艺坛享有盛誉。

楹联甚至会成为一个景区、乃至整个城市鲜明独特的代言标志。

比如宋代苏轼(1037-110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于西湖和杭州;清代刘凤诰(1761-1830) 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于大明湖和济南等。

1213 楹联新作 终校

1213   楹联新作    终校

【12 楹联新作】贺艾芜研究学会成立联姚永德清泉滋沃土,文源德厚;流韵续遗风,史册光腾。

黃怀举经风雨沧桑,磨砺修文志趣;写悲欢冷暖,谱成传世精华。

刘述成饱受艰辛,朴实文风扬域外;遍尝甘苦,忠贞名节耀寰中。

邱年述巨著千秋光梓里;后生长此忆前贤。

黃述安风雨志坚书疾苦;春秋笔健涌波澜。

贺四川省楹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联选甘肃省楹联学会两行数字九经霜,风华犹璀璨,苏老升庵相砥砺三十年大千泼墨,气象每淋漓,巴山蜀水共吟哦朱汝略(浙江)三十年突起异军,惊看天府如城、雄关如铁,擎纛仰元戎,貔虎川军偏善战八千岁雅安故里,还听杜鹃啼血、峨月啼猿,扬帆踵云舫,峥嵘锦里数风流注:余三十年前贺四川省楹联学会成立联:文采翩翩八大家中苏门三父子;武功赫赫,十元帅里川籍四英雄。

魏传统将军亦川籍。

程立家(成都)精琢两行,蜀风扬古韵躬耕卅载,联苑绽新葩王明琪(成都)三秩风光,众人承古创新,高擎联旗彰特色两行天地,一路求真务实,弘扬国粹报佳音伍兴德(成都)花甲半轮,艺苑生辉,妙句珠联璧合,翰墨淋漓追梦想对仗双龙,文光彩,致和地朗天清,山河秀丽表新颜毛明新(雅安)三十年过往,布道探微,薪火相传,联苑喜留芳草地几多日追求,扬花结果,锦城际会,吾侪欢庆艳阳天邓家源(蓬溪)楹墨生辉光蜀海联花映彩壮尧天三十春秋花果灿百千俊杰对联雄邓尚培(蓬溪)千万里诗联相庆三十年风雨同舟立脚蜀中,联庆风华卅载扬名天下,艺登时代高峰荃荪赠联卅副赠钱来忠儒客扬威,统引蜀军三十载丹图流彩,交辉联墨百千花赠冯广宏九域名驰,雕龙倚马金陵峉三冯首甲,道骨仙心锦里翁赠冯修齐文彩竞呈,佛影桂香萦梦笔苦心常务,桃符联斾挂诗肠赠李永晖情满文轩,妙语雄辞皆直白福臻画院,珍图宝墨尽缤纷赠罗永嵩弹墨飞觞,三星总伴换鹅手探珠拾羽,联苑恭迎折桂人赠景常春士抒豪情,八面联坛钦秀士名多诗意,首冠春帖播嘉名赠李兴辉酒虎诗龙,才气纵横振湘管蕉红竹笑,墨花斑斓绽清江赠萧炬恭俭温良,为人不乏梅兰气清新细润,裁句多含唐宋风赠何焱林桃李千株,心机巧算通微妙诗联双璧,翰藻纷呈见俊灵赠寇继富缘滿苍溪,辞林筹会功难泯心归锦里,暮齿扬葩句老成赠钟骏华斥敌护旗,血火纷飞彰玉性宗师敬友,丹靑森列蕴珍心赠刘成志宝帚生花,题联锦水百千景琼思追梦,赋句珠峰第一人赠赵天成烂漫童心,四海云游缘地俗文章老手,千言锦绣本天成赠廖正立秀立正身,尊老慕贤酬碧胆情钟联艺,殚精竭力奉冰心赠张兴渭掌镜挥毫,长留天下青春色勘文校字,尽现篇中锦绣春赠张幼矩酒画双骄,酒胆淋漓萦画骨书诗兼美,书魂清逸入诗心赠米运昌桂序兰时,联蕊墨花争怒放旧交新雨,热肠赤胆共懽呈赠赵仁春梦逐花间,姓名翰墨皆流彩云游尘外,茶酒山林总寄怀赠蔡育坤泓颖流光,宏丽玉疏源蔡弟青蓝增色,长新国粹灿蓉城赠万天银开局拓新,笔荐双珠生异彩比声敲韵,寿缘俪语晋遐龄赠王晋康墨飞楮舞,一管凌云驭天马心清志远,千言搜电骇神光赠郭定乾乾定坤灵,玉垒春风润联圃听泉扶竹,景纯丽藻耀诗星赠高显齐名噪十军,联粹琳琅辉国粹寿延八秩,诗声清雅并官声。

个园楹联全编

个园楹联全编

个园楹联全编中国园林艺术是集萃式的综合艺术.在园林中,建筑是重要的基础艺术,体现着园林的物质性的审美功能;而建筑的题名、匾额、对联等语言艺术形态,则在园林美的精神性构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成要素.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不但以竹石置景和豪宅建筑取胜,而且在题联艺术方面更是多有精华,妙不可言.令众多游园者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应广大游客观光品味的要求,现由扬州当代女作家金子,对个园楹联作了精心赏析,汇为全编,以慰客情.〔个园大门〕春夏秋冬,山光意趣;风情雨露,竹影多姿.此为个园北大门联.上联写叠石四季山,四时光景各异,幻化意趣无穷;下联写园中竹风情万种,清翠欲滴,婆娑多姿.全联立意落笔,淡定冲和,于写物状景中不着痕迹地概括揭示了个园以竹、石称盛的景观特色.撰者潘慕如为扬州当代诗人,书者王冬龄为中国当代书法家.〔竹里馆〕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竹西佳处是扬州古称,也是个园一景,竹林深处有一亭,取王维诗意曰“竹里馆”.种竹、品竹、爱竹、敬竹,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竹不仅形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化身.这副楹联出自唐代诗人蒋涣的咏竹诗,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写出了竹注重修炼不畏严寒的气节和善于涵养虚心待人的美德.以竹喩人,借竹言志.体现了个园主人用竹置景造境的良苦用心.〔映碧水榭〕暗水流花径;清风满竹林.一泓碧水沁润着花间小径,四面清风穿拂着满院竹林.映碧水榭廊柱间这幅楹联,画龙点睛般激活了人们对水榭周围环境的审美关照,将大家的视觉、嗅觉、听觉、感觉一起调动了起来.这时你会发现,自己仿佛来到了李白诗中“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洞天是人间”的世外仙境.撰书者二石道人为扬州当代书法家.〔映碧水榭中堂〕静坐不虚兰室趣;清游自带竹林风.室内兰花吐芳,歇心静坐别有幽情雅趣;户外竹林清幽,小径闲游但觉衣带当风.人与兰、人与竹在这间名为茶室的建筑里相通、相惜,合而为一,呈现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美妙化境.让人读来口角噙香,清凉盈怀.撰书者阮衍云为清代大学者阮元后裔、扬州当代书法家.〔步芳亭〕径稳千重石;园开四季花.石砌小径可步,四季花开吐芳.步芳亭上这幅楹联紧扣“步芳”二字立意谋篇,一动一静,工稳贴切,与亭子厚重端庄的建筑风格浑然如一.撰书者朱福桂为扬州当代诗人、书法家.〔壶天自春〕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烟岚.此联出自扬州当代着名女书画家、诗人李圣和之手.上联追摹历史,连用“十里珠帘”、“二分明月”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将古扬州的繁华淋漓再现;下联状写当前,不忘紧扣个园竹景观特色,只用“千竿寒竹”、“四面烟岚”,把新扬州的风物尽收囊中.楹联境界阔大、气势磅礴,意象优美、对仗工稳 ,与抱山楼的建筑风格及其坐镇全园的统领地位十分吻合.〔抱山楼〕二三星斗胸前落;十万峰峦脚底青.最高远的莫过于天上的星斗,与星星相比人是渺小的,但你登上了抱山楼,就会有三两颗天上星斗飘落到你胸前来;最伟岸的莫过于崇山峻岭,与山峰相比人是微不足道的.可站在抱山楼上,十万大山就臣服在你的脚底下了.如没有张狂的个性、奇异的想像和恣肆的才情,是很难达到这种人天合一之境的,所以抱山楼上这幅楹联,只能出自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之手.〔抱山楼〕峭壁削成开画障;玉峰晴色上朱阑.此联与板桥联在同一座抱山楼上,板桥挥洒的是空灵缥缈的意中之境,此联则落笔在描摹眼前景、现实境.鬼斧天工的叠石秋山就像腾空打开的巨型画幅,但见峰峦苍翠掩映亭台楼阁,蓝天白云环护着朱红栏杆.说到底,叠石之法原本是作画之法,个园四季山,每一座都可以当作画来观赏.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张华父书旧联.〔鹤亭〕立如依岸雪;飞似向池泉.鹤亭立于夏山之上,下临悬崖峭壁、飞瀑流泉.此联借无生命之鹤亭,写有生命之真鹤.以意象鲜明的比喻,状出了鹤之最优美的两种情态,静如依岸白雪,动似飞泉入池,可谓尽得鹤之精要.一栖一舞之间,鹤亭有了生命,山水有了灵性.撰书者卞雪松为扬州当代诗人、书法家.〔宜雨轩〕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宜雨轩坐落于个园心腹之地,四面通透,为主人延宾待客之所.这幅十六字楹联,勾勒出了一幅风雅无限、宾主尽欢的个园雅集图.“朝宜调琴,暮宜鼓瑟”字面看是说这里既适合弹琴又适合吹笙,其实是赞誉主人有风雅待客之道,典出诗经·小雅“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旧雨适至,新雨初来”表面写坐在轩里感受自然界的阴晴光景,其实是用杜甫典故,雨,指朋友,说的是老朋友刚到,新朋友又来了,络绎不绝.再往更深一层理解,还有赞美主人德行美好、所以交谊广远的意思.撰者李亚如为扬州当代诗人、书画家.书者费新我为中国着名当代书法家.〔宜雨轩〕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宜雨轩内这幅草书联,是当代草圣林散之撰书.与门外柱抱柱上那幅情辞有点耳张扬的联语相比,此联所推崇赞叹的却是别一种登峰造极的隐逸境界.意思是说,真正的隐士,远离红尘,不留痕迹在人世间,即便是在深山最深处,他也不会是孤独的,因为有山中花草和他相伴.品草圣其联其书,可领略到一种洗尽尘染的仙风道韵.〔透风漏月〕轩内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透风漏月”为个园中又一赏景花厅,面冬山而筑,环境清冷幽境.上联写厅外虚竹与厅内幽兰同气相应,营造出一种极静的气息氛围;下联写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沐浴着四时微风、晴空明月,感悟着宇宙的真理,享受着自然的关怀.扬州当代书法家蒋永义书兰亭序集句.〔清漪亭〕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这幅楹联将清漪亭的环境之美和功能之妙摹写得精细入微,引人入胜.清漪亭位于抱山楼前水池东边,四围湖山环抱,绿荫萦绕.下临清风徐来,荡起几痕浅淡波影,上有多情老树,舒展枝干浓荫呵护,此情此景,人在亭中浴风赏月,听着远处传来的幽咽箫声,自然如痴如醉,不知今夕何夕撰书者魏之祯为扬州当代书法家.〔觅句廊〕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觅句廊,顾名思义,是苦苦寻觅诗句的地方.清代大诗人袁枚这两句诗,用作觅句廊楹联最为贴切.因为它们也是偶然觅得.有一天,袁枚家侍弄花木的雇工跑来向他报喜说:老爷,梅树已经一身花啦.这句话给了诗人以灵感,于是吟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佳句.上句写月光下的竹林是看不清枝干的,只有伸展出来的一片片竹叶被月光照亮,宛如成千上万的“个”字;下句写梅花喜欢严寒,越是霜重雪浓,越是能够孕育出一树繁花来.不过,从雇工的一句话到传世佳联,最终靠得毕竟还是袁枚深厚的学养和精湛的造诣..〔住秋阁〕阁门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住秋阁”位于秋山南峰,面西而建.阁名住秋,表达的是想要留住季节的愿望,而板桥这幅楹联,便用更为优美形象的意境,强调了同一惜时主题.当人们还在炎夏磅礴的暴雨中忘情乘凉时,泠泠的秋意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哗哗雨声中;当严冬的梅花在大雪的滋养下正开得淋漓酣畅时,它颤巍巍的花蕊间已经接收到了点点暖春的消息郑板桥撰书的这幅联语启发我们不仅要以敏感之心观花赏景,更要以敏感之心珍惜时光和生命.〔住秋阁〕南柱安得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却疑尘世外,别有一山川.扬州当代学者、书画家孙龙父为住秋阁状写的这幅楹联,对住秋阁的恋世热情似乎大不以为然,其抒发的是一份遗世高蹈的幽情闲趣.时光的流转,季节的更替,对于已经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素心人来说,不再有任何关注与计较的意义,他们所看重和希望的,是如何才能找到三两知己,聚在这里快乐地消磨掉每一个晨夕,以便不辜负这有如世外仙源般的山川胜境.〔丛书楼〕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丛书楼在秋山最南端,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这幅联借兰、竹、山、水当前景物,阐述读书治学的道理.上联告诫人们读书学习先要让自己像兰竹一样清气、虚怀,心气清净才能进入书中境界,胸怀谦虚有利于吸收知识学问;下联鼓励人们读书学习不必拘泥,要像山水一样坚持自己的学术个性,水好动,山好静,水有情,山有趣.见仁见智,一样可以获得最高成就.上海当代书法家周志高书旧联.〔东轴清美堂〕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清美堂为黄家日常待客与议事之所.这幅楹联便有着家族规训以及对外标榜的意义.上联写一个家族能够世代相传,没有别的良方,全在于好好种地读书这两件事;下联写家族富裕之后最好的打算,就是始终坚持节俭和勤劳的美德.这种“耕读传家,勤俭为本”思想,也是贯穿中国家族文化始终的精神主干.此为旧联.〔东轴清美堂〕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与堂外敦厚严禁的训诫联不同,清美堂内屏门上这幅也含教义在内的对联,则显得洒脱亲和.上联“竹宜着雨松宜雪”,看似写景,实为写意:竹经风雨始觉葱翠雨滴,松凌霜雪更见郁郁青青;下联“花可参禅酒可仙”看似写事,实为说理:花能让人迷乱也可供人参禅,酒能叫人沉醉也能助人成仙.可见,你经历了什么、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持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撰书者汪士慎为清代扬州着名诗人、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东轴中径〕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此联悬挂在东路二进的堂屋内柱上.所以更像是主人写给自己看的抒怀联.意思是家有园林美景可供四时游乐,最上乘的美味佳肴就是读书.言外之意是人生拥有这些就应该觉得满足了.此为旧联.〔东轴中径〕饮量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饮酒而至于醉,是受到鼓励和赞叹的雅事豪情.此联专写一个酒字.醉而不止,豪气接天,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撰书者金农为清代扬州着名诗人、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中轴汉学堂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汉学堂是黄府的正堂主厅,也是黄家对外交往的正式场所.有意思的是,这幅厅堂的楹联文字,所彰显的不是高踞盐商总商之位达四十年之久的黄氏家族的权势与财富,而是一个道地书香门第才有的文化形象.“三千多年上下古”,说的是中国历史悠久浩瀚、源远流长;“一十七家文字奇”,泛指有众多形诸于文字的优秀典籍.黄氏诸子个个文质彬彬学有所成,更有毕生精研汉学着述等身、名垂青史者.这与其力行耕读、崇尚文化的门风家教密切相关.此为旧联.中轴汉学堂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此汉学堂中堂联为扬州当代书家熊百之书郑板桥旧联.意思是读到一本好书可以叫人废寝忘食,栽种几根新竹看上去就象儿孙一样讨喜.此联原为板桥的自画像,以生动风趣的笔触,传神刻划了一介书生甘苦自尝的简单生活和不同流俗的精神追求.被用来挂在汉学堂内,便有了更多的含义,为黄氏耕读传家、好学重教的文化内涵注入了鲜活成分.〔中轴中径〕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和着竹上的露水磨墨批点唐诗,细品梅花的清香静心研读古书.”中路中进是古书辑佚大家黄奭夫妇居所.这副文理高雅、情辞优美、对仗精工的对联,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学者夫妇高古博雅的书卷气、超凡脱俗的审美素养以及孜孜圪圪的治学生涯.读之,令人爱不能舍.扬州当代书法家蒋永义书旧联.〔中轴后径〕云中辩江树;花里听鸣禽.中路后进是黄至筠四子黄锡禧的居所.这副主人亲书的集句联,意思是喜欢从远处缥缈的云雾中辨别江边树木的种类,听花丛里的鸟叫声判断是什么鸟在啼鸣.读此联,一种悠闲自得、陶然忘机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主人热爱自然、与世无争的冲和心境和散淡人生〔西轴清颂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是一副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旧联,它糅合了传统耕读文化与佛家果报思想,总结家族成败兴衰的经验,提出了家族存续中“读书与积善”的核心命题,因此成为中国家族的经典规训.位于西路首进的清颂堂,为黄氏三路住宅中最高敞的厅堂,也是黄氏家族聚会祭祀场所.在这样一个包括祖宗灵位在内的家族全体成员聚会的肃穆场所,悬挂这副楹联,可谓作用重大、意义深长.扬州当代书法家李昌集书旧联.。

【楹联之星】淮颍楹联作品专辑【一】

【楹联之星】淮颍楹联作品专辑【一】

【楹联之星】淮颍楹联作品专辑【一】【楹联之星】第42期本期楹联之星:淮颍作者简介:淮颍,本名魏振,皖北阜阳人,财务工作者。

向来偏爱诗词,略懂皮毛,不求甚解;今岁热衷联对,初窥门径,未及小成。

楹联作品展春分寻泥燕子分斜雨;出水鱼儿探暖春。

清明清风鲜送家书至;满月偏朝故国明。

立夏春别小池荷立送;夏临深院絮飞迎。

小暑盼雨时来驱昼暑;邀风小住送宵凉。

天路大道开天境;蓬山近世人。

品茶前程浩荡三江水;往事氤氲一盏茶。

鱼跃莲花图未向西天登觉岸;先来南海拜莲台。

小镇雪景瑞雪巧包装,千山玉树;华灯精点缀,一路金沙。

逗号驿站半开,容我稍加休息;眼珠一转,请君继续说完。

健康码三色绿黄红,不论人身贵贱;一方横竖点,只查病毒存无。

题图唤月常来,共他逞剑击流水;邀云小住,陪我抱琴弹落花。

父亲身似弯弓,因子女强撑脊背;发如白雪,为家庭耗尽春秋。

边防战士血肉筑冰城,藐万里高原白;心胸燃火炬,映千家中国红。

放下无意苦争,祥云旭日凭谁照;何须紧握,明月清风伴我行。

夏日蜂影逐花,更有蝶翻多炫目;日光穿树,一如水逝不回头。

海边夕阳行随一片天,赏旭日抛金,浮云洒玉;坐拥无边海,听长风似鼓,大浪如筝。

小园秋色银杏红枫,何似当年,竹外谁人吹短笛?白墙青瓦,一如故地,院中闺女问秋千。

丁香花油纸伞中,百结花开,一抹幽香存雨巷;短松冈下,冰凉酒醒,满心执念寄孤坟。

万里长城沐雨栉风,屹立千秋,只阻敌兵不阻客;翻山越水,绵延万里,既添胜景又添威。

东坡肉肉选五花,熬以赤糖,观色每疑临赤壁;料添三味,佐之黄酒,闻香远梦到黄州。

苦楝不嫁春风,等落尽繁华,树上初开高贵紫;纵经冬雪,任凋零碧玉,枝头犹挂帝王金。

溪边打坐图打坐深山,看冬腐夏荣,阅尽春秋难证悟;修行近水,听前喧后寂,抛开左右自通明。

白头偕老图五十年风雨相随,暮暮朝朝,缘起当年春草碧;八千里海山同赴,形形影影,心安此处夕阳红。

情人节是日尽双飞,有莺燕蝶蜂共舞,无限春光,不关别个;斯人非独立,期风花雪月同行,大千世界,只剩我们。

2017楹联作品盘点No.104【刘妙仙联集】

2017楹联作品盘点No.104【刘妙仙联集】

2017楹联作品盘点No.104【刘妙仙联集】No.104【刘妙仙联集】作者简介About ofauthor刘妙仙,笔名:刘芍禳。

⽹名:多杰.拉姆,听雪,知⾏合⼀。

⼴州⼈,毕业于⼴州⼤学时装设计系,曾任国内知名企业时装设计总监。

现居海外,从事⾃由职业。

诗词楹联爱好者,⼴东楹联学会会员。

《对联杂志》2018年度聘任专栏作家。

“中国⼗⼤河流联”作品获⾦奖。

部分作品⼊编于对联中国2018年《第⼀届⽢棠奖作品集》。

另各类获奖诗词楹联作品散见于《⽂韵流⾹》,《永远的晋绶》,《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诗词楹联书法展作品集》,《对联杂志》,《中华楹联报》,《⿊龙江联刊》等。

刘妙仙联集1⼀、【题署联】1、中⼭纪念堂天下若陈棋,为公者定三民⼤略;⼈⼼如涉⽔,继业者延百世⽅⾈。

2、⽩洋淀烟光昇镜泊,云⾊镀蒹葭,万顷晴明千古秀;渔唱绾荷风,雁翎遗部曲,经年磅礴⼀湖幽。

3、汉阳古琴台弦收⼭海⽓,遗⼀台秋⽉春风,今古知⾳共赏;韵出龟蛇渊,淬千阙刻碑题壁,往来荆楚交酬。

4、曲江招隐寺云寺承六祖遗风,隐尘劫禅⾳,万物诚能⽣梵偈;窟岩达空⽆化境,固⽯狮法相,经年雄踞引⼼灯。

注:⽯狮法相:当地著名的的狮⼦岩。

5、爱晚亭⼭亭作岳麓鸿符,沁晚照澄幽,⼏佐⽑书弥异彩;枫叶为秋天⼼魄,供诗⼈咏叹,⼀经杜句更传神。

6、霞洞镇晏宫(诚敬夫⼈)庙统百越安居息战,南溯颂红颜,仗剑何妨昭⽇⽉;遗千年霞洞晏宫,东来⽣紫⽓,佑民岂⽌庇崔王。

7、霞洞镇晏宫(诚敬夫⼈)庙⼗⾥涌松涛,合岭云溪涧,同道来⼱帼天姿,似与神兵传部曲;千秋垂懿范,⼊柳⾊春风,更携得晏宫烟⽕,化成霖⾬润家⼭。

8、醴陵渌江桥烟篁湛翠,渌⽔深青,野⾊掺桥影,合抱春光排碧⽉;傅墨余痕,康题遗韵,弦歌撰史诗,长洇风物袅醇⾹。

9、⽑公书院洙泗兹承续,但凭宗匠⽴河间,释三百芸编,复⽣鸿翼;鸢鱼得焕彰,终以⽂标昭世上,余⼀⽅堂奥,尽究骊珠。

10、⽵西⾃张承吉刘⼦房遗落禅⼼,隐千古墨华,禅机奥义今濡笔;将三绝碑⼆分⽉编成琴谱,掺六朝风⾊,琴绪⽣⾹夜⼊花。

楹联欣赏

楹联欣赏

楹联赏析(转载)鸿蒙开圣地皮具辟新天——狮岭“圣地杯”海内外征联大奖赛终评述评2010-8-132010年8月6日,由中国楹联学会、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皮具之都、盘古文化之乡——狮岭…圣地杯‟海内外楹联大奖赛”终评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经过与会专家严谨热烈、公平公正的评审过程,全部一、二、三等奖各有得主,征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届“圣地杯”征联自2010年4月20日开始,至6月30日截稿为止,征联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来自除西藏外的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部分海外对联作者的应征联作三万二千多副,经过中国楹联学会及广东省楹联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和复评,计有2010副佳作通过初评,480副联作通过了复评。

复评作品全部经过隐名编号后,提交给终评评委。

8月6上午九时,终评会议在北京通州区亚太花园酒店举行。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中共狮岭镇党委书记全泰源、宣传委员罗桂妹以及广东圣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侯伟军等征联组委会成员出席了会议。

评委会主任由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常江担任,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王庆新,副会长刘育新、常治国、蒋有泉、卢晓,会长助理叶子彤、张海生、刘太品,副秘书长薛宗汉等联界专家共同担任此次征联活动的终评委。

会议由征联组委会主任孟繁锦主持,狮岭镇党委书记、组委会常务主任全泰源代表主办方致辞并介绍了狮岭镇的经济、社会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终评程序由常江先生主持,会议首先对第一个征联出句“盘古开天地,创世精神昭日月”的应对句展开了评议。

香港作者王国松的对句“黎元续斧斤,无穷造化祭鸿濛。

”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王庆新评委说:“出句颂扬了盘古王开天辟地的创世精神,对句承接了出句的文脉,赞扬了狮岭镇人民以盘古开天的气概,用无穷的创造和化育,开创事业新天地的精神风貌。

”此联最后获得第一个征联出句应对的一等奖。

广东作者姚志力的“花都绽紫红,革新风采灿春秋。

”和湖南作者李爱民的“皮都铸品牌,争先理念领潮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