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7个你没见过的习俗_专题范文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唐朝,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中秋节是农民望秋思乡的节日,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1. 赏月:中秋节的主题之一就是赏月。
在这个晚上,人们会在家中或者户外特定的地点赏月。
赏月时,人们会摆放一个有高脚的圆桌,上面摆放月饼、水果、花生等供品。
家人围坐在桌子周围,一边品尝月饼、一边欣赏明亮的月亮。
还有一种习俗是点燃一盏红灯笼来庆祝中秋节。
2. 吃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就是月饼。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和完整。
传统的月饼有多种口味,例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人们还喜欢尝试新的口味和新的创作,使得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
砌月饼高塔是一项有趣的比赛,人们会将许多种类的月饼按照一定的构造方式堆叠起来,形成一个高塔。
庆祝中秋节的酒席上还有其他美食,例如瓜果、糖果等。
3. 赏菊花:中秋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也会去赏菊花。
在月光下,人们漫步于花园,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
菊花是诗人们为中秋节赋予的意象,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4. 点亮灯笼:中秋节晚上的街上常常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
人们会制作各种精美的灯笼,如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等。
灯笼的点亮象征着光明和幸福,也带给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5. 玩游戏:中秋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一起玩各种传统的游戏,例如打太极球、斗鸡、赛船等。
这些游戏除了娱乐之外,也有增强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作用。
6. 诗词歌赋:中秋节是文人墨客们展示才华的时刻,他们会创作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赞美月亮和团圆之美。
7. 给子女礼物:中秋节也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时刻,因为他们会得到许多礼物,例如玩具、糖果和书籍等。
这是家长对孩子们的一种关爱和祝福,也是表达对家庭幸福团圆的期望。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观赏菊花等方式来庆祝。
人们怀着家人团聚、幸福美满的期望度过这个节日。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那么中秋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本人整理的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
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
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
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糍粑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
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3、石榴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
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好看。
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4、麦箭山东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
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
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
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麦箭乃是即墨中秋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
它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5、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中秋节的所有习俗

中秋节的所有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习俗。
下面是中秋节的一些常见习俗:
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通常会在室外或露天场所欣赏明亮的圆月,并举行庆祝活动。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就是月饼。
人们会全家团聚,一起分享各种口味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3. 点灯笼: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点亮各种色彩斑斓的灯笼,挂在室内、室外或庭院中,营造热闹喜庆的氛围。
4. 玩花灯:中秋节期间,许多地方会举行花灯展览,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花灯,如龙灯、猴灯、花鼓灯等。
5. 烧香拜月:有些人会在中秋节晚上烧香拜月,以表达对月亮的崇敬之情。
6. 秀才艾草:为了祈求子孙平安和健康,一些地方会将艾草煮熟后洒在家中,或将艾草插在门口,象征着驱邪和保佑。
7. 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
人们会在灯笼上写上谜语,其他人要猜出谜底,猜对者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品。
8. 饮咖啡:一些地方有饮用咖啡的习俗,认为喝咖啡可以提神醒脑,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以上是中秋节的一些常见习俗,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还有其他习俗和活动。
中秋民间习俗

中秋民间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被誉为"团圆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多种多样的民间习俗,以表达对家庭团圆和祈福的美好祝愿。
以下将介绍一些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赏月。
古人认为中秋夜的月亮最圆最亮,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与亲朋好友相聚,一起赏月。
赏月时,人们会带上月饼、瓜果等美食,边赏月边品尝,共度团圆之夜。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就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特色的食品之一,有着多种口味和不同的馅料选择,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人们在中秋夜会赏月的同时,一起分享着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3. 点灯笼中秋节也是点灯笼的好时机。
人们会在中秋节前后,挂起各式各样的灯笼,如红灯笼、花灯等,装饰家园和街道,为中秋节增添了一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4. 中秋竞猜中秋竞猜是一项家庭娱乐活动。
人们会提前准备一些有趣的谜语和题目,供亲朋好友猜解。
这些谜语和题目通常与中秋节、月亮和民间传说相关,既增加了娱乐性,又传承了中华文化。
5. 玩捏月饼捏月饼是中秋节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活动。
人们会准备好合适的面粉、馅料和模具,一起在家中动手制作月饼。
这不仅增加了亲子间的互动和欢乐,还能亲手制作出独特的月饼,赋予中秋节更多的意义。
6.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的时节,人们会沿街赏花、品香。
桂花的芬芳扑鼻,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愉悦和美好的心情。
赏桂花成为了中秋节期间一个很受欢迎的活动。
7. 儿童灯会中秋节期间,儿童灯会活动也是备受期待和欢迎的。
孩子们会在家中制作各种造型的灯笼,然后在院子或公园里集体展示,形成一道道美丽的灯光秀。
8. 狮舞表演中秋节期间,狮舞表演也是一项经典的民间习俗。
狮舞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狮者化身为狮子,扮演着驱邪祈福的角色,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吉祥。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华人世界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华人家庭团圆、感恩和祭祖的日子。
中秋节的习俗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习俗。
1. 月饼:中秋节的最大特色就是赏月和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有各种不同口味、馅料丰富的月饼。
传统的月饼一般以蛋黄、莲蓉、豆沙等为主,同时还有各种创新口味的月饼出现,例如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等等。
中秋节的时候,人们会赠送月饼给亲朋好友,以表达家人团圆的祝福和感恩之情。
2. 赏月: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一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并举行各种活动。
有些地方会举行赏月晚会、亮灯表演等庆祝活动。
赏月的同时,还会品味月饼、煮汤圆等传统食品,感受家人团圆的温馨和幸福。
3. 月下舞龙灯:中秋节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在月光下舞龙灯。
龙灯是一种特殊的灯笼,通常由竹子和纸制成,制作精美,色彩鲜艳。
人们手持龙灯,载歌载舞,表演各种舞蹈动作,相互比赛,展示个人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项习俗也旨在迎接中秋之夜,庆祝丰收和美好的生活。
4. 点燃艾草:中秋节也有一项祭祖的习俗,即燃烧艾草。
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时候选择一些艾草,点燃它们,向天空祭拜祖先,并祈求平安和好运。
这个习俗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也展示了人们对家庭和传统的重视。
5. 玩拔河: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还有一项古老的习俗,就是举办拔河比赛。
人们按照不同的年龄、性别或者职业组成队伍,通过拉拽绳索来比拼力量。
这项习俗旨在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际交往,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
中秋节作为华人世界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习俗。
赏月、吃月饼、舞龙灯、点燃艾草、玩拔河等习俗都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习俗传承千年,代代相传,体现了人们对团圆、感恩和尊重传统文化的重视。
无论身在何地,中秋节的习俗都将连接华人世界,让人们感受到家人团聚的温暖和幸福。
在中秋节中都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风俗习惯(精选5篇)

在中秋节中都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风俗习惯(精选5篇)在中秋节中都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风俗习惯篇1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吃月饼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可见,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在中秋节中都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风俗习惯篇2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唐有诗句《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宋有诗句《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中秋节习俗大全

中秋节习俗大全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拥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活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秋节的习俗大全。
1. 赏月:中秋节的主题之一就是赏月,家家户户都要在这一天晚上欣赏美丽的明月。
人们在月亮圆满的夜晚聚在一起,赏月、赏花、赏烟火,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聊着天,畅想中秋美好的一年。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是月饼。
月饼的种类繁多,有的是咸的,有的是甜的,有的外皮是酥脆的,有的是糯软的,口感与风味各不相同。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分享月饼,传递情感和美好祝愿。
3. 祭拜月神:中秋节也是祭祀月神的日子。
人们会在家里或者公共场所设立月亮祭坛,献上祭品,诵读祝福,祈求月神保佑平安、幸福、带来好运。
4. 玩花灯: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就是玩花灯。
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每年中秋节的时候,各大城市街道都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形态可爱、色彩绚丽。
赏花灯、摆花灯,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5. 赏菊花: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就是赏菊花。
菊花朵朵傲立,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们带来了秋的美丽和静谧。
人们会在这一天赏菊花,品尝着菊花酒,感受秋日的气息。
6. 端午舞龙舞狮:有些地方还有诸如舞龙舞狮的活动。
这一传统源于古代中国的龙舟比赛活动,如今已经演变成舞龙舞狮等形式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7. 吃柿子: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吃柿子。
在中秋节期间,柿子已经成熟,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丰富的味道。
吃柿子寓意着吉祥和财富,是寓意幸福和富足的象征。
8. 送月饼:月饼不仅是中秋佳节的美食之一,也是人们互送礼物的主要之选。
在中秋节之前,商家都会推出不同种类的月饼,人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月饼送给亲朋好友,表达情感和关心。
9. 赏桂花: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就是赏桂花。
桂花开花期在中秋前后,花香四溢,香气袭人。
人们品尝桂花酒、观赏桂花、喜迎来年的好日子。
10. 剪剪纸:中秋节还有剪纸的传统,人们会在这一天剪出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和形象,如蝴蝶、金鱼、月饼等,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和祝福。
中秋节习俗作文范文(通用7篇)

中秋节风俗作文范文(通用7篇)中秋节风俗作文范文(通用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考虑自己将来的方向。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的中秋节风俗作文范文(通用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当每个节日的到来,各个民族都以不同的方式庆贺,在潮阳的节日里我比较喜欢中秋,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节日。
在早上于中秋这段时间,我们就会开场筹备拜神的物品、晚上吃的食物,这一天里要拜两次神,有的人甚至到很多地方拜神。
午夜到晚上是最为热闹的时段了,在中秋也像过年一样早早就要洗澡穿新衣服。
午夜时就要开场第一次拜神,这一次是拜晚上吃的食物,可以形容为“八菜一汤”一点也不比新年的时候差。
晚上最热闹的时候到了,家家户户把一个大圆桌摆到天台,大圆桌意喻着一家团团聚圆,并且在这一天不管在多远的亲人都要回来共度佳节,边吃团聚饭边赏月是何等的享受啊!吃过饭后,就要开场拜嫦娥了,再拜嫦娥里必需要有五果、月饼其他的那么是小孩喜欢吃的,糖果、水果之类的。
大人在家拜,小孩在外玩,一般是潮州人的惯例,在公园或天台看,人人都在赏月吃月饼,有些小孩就会拿着灯笼到处游逛,有时候家乡里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拿猪、羊、牛祭拜,有时候还会有潮剧可以看,一些老人和小孩特别喜欢潮剧,并且边看便跟着唱,处处洋溢着快乐喜庆的气氛。
中秋佳节每每都会让我很开心,不仅仅家人庆贺,还能与亲戚朋友一起过节。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佳节。
种类繁多的民间风俗,千百年来一直充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不知不觉,中秋节又来到了我们身边。
在这个节日里,我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和亲人的血脉之情。
也感受到传统的节日风俗,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吃月饼中秋节,是个团聚的日子,在外地的亲人都尽可能地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
中秋节有吃月饼的风俗,爸爸妈妈买来了月饼。
到了夜晚,月光泼洒下来,把院子照的亮如白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7个你没见过的习俗
中秋节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有哪些习俗是你没有见过的呢?下面是橙子为你介绍7个你没见过的习俗吧!
云南新平:花腰寨里给月亮“叫魂”
中秋这天,出远门的人都要回家团圆,当圆月升起,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顶的平台上摆上鱼、鸭肉、鹅肉、青包谷、绿豆和各类水果等献祭月亮,祈求五谷丰登。
当圆月升空,村寨里的人吃过团圆饭后,聚集在一处开阔的场地,每家用一个大碗端来一些瓜果。
这时候村寨里会请专门的一个人点燃蜡烛和香火,对着中秋的圆月庄重地给傣乡的月亮叫魂,主要唱词是祈求月亮赐给傣族人民吉祥顺利。
这种给月亮“叫魂”的习俗,使“花腰傣”的中秋夜异常神秘。
湖南新晃:月亮下去“偷菜”
新晃是位于湖南西部边陲的侗族自治县,这里的中秋夜流行一种“偷月亮菜”的古老习俗。
在侗乡人的传说里,中秋这天晚上月宫的仙女会把甘露洒向人间,甘露代表无私,因此这一夜人们可以共同享受瓜果蔬菜的鲜美。
侗家的单身姑娘利用这一时机,在月圆之夜打着花伞,找到自己心上人家的菜园“偷菜”,并故意叫喊让对方知道,以此传情。
不同身份的人偷的菜也不尽相同。
单身姑娘要偷成双生长的豆角,表示她们能拥有甜蜜的爱情;成了家的女人要偷长势最好的瓜或一把饱满青翠的毛豆,象征她们的孩子健康茁壮;年轻小伙子们1 / 5
也偷菜,希望月宫仙女赐予他们幸福。
偷菜的时候,失窃菜园的主人如果破口大骂,偷者会感到更加吉利。
不过这些偷来的菜不能带回家,只能在野外煮食。
“偷月亮菜”这项风俗,使侗乡的中秋夜其乐融融。
广东潮汕:中秋夜海边万人“烧塔”
潮汕人的中秋夜习俗很多,拜月娘、荡秋千、燃烟堆、烧瓦塔,尤其是在潮汕农村,烧瓦塔的习俗是月圆之夜男女老少都参与、调剂中秋气氛的一项传统风俗。
这项活动的起源是元朝潮汕居民于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在空旷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烧猛火,作为宰杀欺压百姓的“鞑子”的行动信号,从此,烧塔便成为中秋习俗沿袭下来。
早晨,孩子们三五一群到处去捡拾瓦砾、砖头,送到晒谷厂等空旷的地方集中,大人们负责把这些砖头瓦片砌成一座空心塔,下面尽可能大,留足空余,然后把稻草、劈柴、树叶等填进塔内。
晚上圆月升起时,从塔底部的空隙点火,塔顶便蹿出一串串火舌。
孩子们在塔边嬉戏,大人们赏月吃月饼。
其间不时往塔里撒一些食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助兴。
贵州平塘:月光下跳月传情
平塘的中秋,苗风浓郁,气氛热烈。
月亮在苗族这个古老民族的传说里,象征着幸福爱情的信念,所以在中秋夜月亮最大最圆的这天,苗族的青年男女都要沐浴一下月亮的光辉,披着月光唱苗家歌跳苗家舞,寻找心上人、祈求爱情甜蜜,这一风俗被形象地称为“跳月”。
贵州平塘是苗族聚集地,每到中秋夜,苗寨里的年轻小伙和姑娘们便2 / 5
盛装打扮、载歌载舞,酣畅淋漓地加入到“跳月”的盛大派对里。
苗家人对中秋非常重视,“跳月”一般会持续3-7天,每天大约一小时。
除了“跳月”,还有赛马、射箭、棒舞等比赛。
江苏苏州:石湖看完“串月”看“灯会”
苏州中秋节,旧习俗逐渐被简化为吃月饼、赏月了,而中秋夜“石湖看串月”的民间习俗却不可替代地成为苏州中秋的标志。
所谓的“串月”,是指月亮偏西时洒下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
这时,波光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这个观测地是太湖的支流,位于苏州城西南 7公里处。
清代诗人沈朝初有诗云:苏州好,串月有长桥。
诗里的长桥便是看串月的最佳地点,指的是石湖东面越来桥右边的一座叫行春桥的九环洞桥。
为了看这一年仅此一次的胜景,每到中秋,不仅苏州人,很多周边省市的游客也纷纷来此,租船,占位置,等待“串月”的出现。
“夜半潮声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苏州中秋前后的两三天,诗中的意境将变成真实的写照。
江西婺源:桂花香中舞草龙灯、堆宝塔
婺源舞草龙灯和堆宝塔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年中秋婺源人都会坚守这些习俗,今年也不例外。
想去婺源过中秋,记住这些有传统舞草龙灯的旅游村:汪口、江岭、庆源、理坑、严田古樟、上严田、灵岩洞、清华镇、思溪延村、李坑等。
婺源的中秋,空气中散发着八月桂花的香气,偶尔还有点点蛙叫3 / 5
片片虫鸣,初秋的天气似凉非凉,树叶正是最深绿的时候,小桥流水映衬青砖黛瓦。
在这样一派恬静的乡野里,男人们拿出祈福用的香灯,插在用稻草、木棍扎成的草龙上,走村串巷地舞动;女人们在锅台灶边忙碌,用面粉、白糖、猪油、黑芝麻、白芝麻等做成中秋夜传统的麻饼和酥月供一家老小美餐;孩子们则三五成群,聚集在村口、巷子里用砖头砌起一个圆形的空心塔,塔下面捡一些柴火,塔的顶端摆放上各种果品。
堆宝塔是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也是点燃整个中秋夜高潮的助推器。
宝塔堆好后,前面挂起彩色的帐幔或者对联,塔前摆上一张小桌子,放一些果品供奉月神。
晚上,当孩子们把塔下面放的柴火点起来的时候,红红的火光照亮乡村的夜空,婺源的中秋夜也拉开了狂欢的序幕。
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直到深夜才会散。
唐山南湖:九湖五岛去“邀月”
月光下,还可以在唐山南湖公园的市民广场看到中国最高组合喷泉。
长度200余米的大型音乐组合喷泉,随着音符的变化变幻着16种喷泉造型。
南湖涵盖了海陆空30多个运动游乐项目,有适合各年龄段游客的休闲区域:有香气宜人的樱花大道,有生态化的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有嬉戏玩耍的儿童游乐园,至于南湖画舫、观光竹排、运动游乐船、手划船等,更是丰富多彩。
此外,在南湖过中秋,地道的唐山美味如酱汁瓦块鱼、棋子烧饼等,还有唐山大“咯蔗”,都是不错的美4 / 5
食。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