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水库大探秘结题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大金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浅谈大金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浅谈大金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吴仕盛
【期刊名称】《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年(卷),期】2015(034)006
【摘要】文章针对大金钟水库所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提出了大金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并分别对挡水坝、溢洪道和放水涵进行了相应的加固设计.【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吴仕盛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人和拦河坝管理所,广东广州5104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7
【相关文献】
1.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概述 [J], 李威;刘盈盈
2.长春市双阳区肚带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J], 梁煦枫;周庆威
3.林口县跃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J], 刘佳亮;马景胜;王秀峰
4.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J], 龙际俊
5.大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J], 徐双;李爱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奇妙的绳结(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奇妙的绳结(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奇妙的绳结(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奇妙的绳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绳结的起源、种类、用途以及打结的方法。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几种常见的绳结打法,如平结、八字结、渔人结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绳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绳结的起源、种类、用途,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几种常见的绳结打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绳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绳结打法的掌握,特别是平结、八字结、渔人结等常见绳结的打法。

2. 绳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绳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绳子(每人一根,长度约1.5米)2. 教学视频或PPT3. 实物展示(如各种绳结样品)4. 作业纸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绳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绳结的起源、种类、用途,让学生对绳结有全面的了解。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平结、八字结、渔人结等常见绳结的打法,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打结,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尝试用绳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绳子制作简易秋千、固定物品等。

6.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经验。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与绳结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奇妙的绳结2. 副绳结的起源、种类、用途及打法3. 重点内容:平结、八字结、渔人结的打法4. 实践操作:用绳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绳结打法,熟练掌握平结、八字结、渔人结等常见绳结。

2. 结合所学绳结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绳结作品,如手链、装饰品等。

优质课评比《绳结探秘》教学设计

优质课评比《绳结探秘》教学设计

优质课评比《绳结探秘》教学设计《探秘“生命”绳结》教学设计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杭静一、活动背景:绳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常常可以看见它的身影,即使是小学生,也要经常跟绳结打交道,如:系鞋带、系红领巾、系衣服上的装饰带等等。

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打绳结的方法及绳结的妙用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审美能力、自救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绳结的不同用途,又可开发出绳结的连接、捆绑、装饰等不同的小主题。

本课时通过指导鞋带结和接绳结为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些绳结探索的实际问题。

二、活动对象:六年级三、活动时间:一课时四、活动目标:1、通过生活情景认识到绳结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会系鞋带结,在操作过程中总结探索的方法,以便运用到生活中对其他绳结的探索。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能解决一些绳结连接的实际问题。

4、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感受生活中所蕴藏的奥秘,引导学生养成走进生活,探索生活的意识五、活动重点:认识绳结,学会打接绳结,体验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六、活动难点:通过活动,探索绳结的奥秘,学会接绳结。

七、活动准备:教师:电脑、绳子、床单、绳结分解图、一双系鞋带的鞋子。

八、活动过程:(一)魔术激趣,引出活动主题3‘1、我是来自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的杭老师课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看,这是一根绳子,请一个同学拉一拉,结实吗?我将这两根绳子对折,再对折。

将中间的折痕剪断,现在剪完后变成了两根绳子。

我将两根绳头打个结。

看两根绳子用结连在一起了。

现在,我要让这个绳结消失,将这两根绳子重新变成一根。

用力给我手上的绳子吹口气。

竭尽全力!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看!绳结消失了!2、想学吗?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表现好,老师就把这个魔术教给你们。

3、小小的绳结蕴藏着许多奥秘,摇身一变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绳结的世界,去探索绳结的奥秘。

4生活中的艺术—奇妙的绳结(教学设计)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4生活中的艺术—奇妙的绳结(教学设计)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②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避免使用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设计,确保板书的内容清晰、突出重点。
③重点突出:板书设计应突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可以通过使用粗体字、加下划线、颜色区分等方式,突出板书中的关键知识点和词句。
④逻辑清晰:板书设计应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通过使用标题、小标题、分段落等方式,清晰地展示板书的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
4.学生自我评价:
(1)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估自己在绳结制作方面的进步和取得的成果。
(2)目标设定:鼓励学生设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制定进一步发展的计划,提高自己的绳结制作技能和创造力。
(3)持续进步:学生将能够通过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持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绳结制作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
①绳结的基本概念:介绍绳结的定义、特点和用途,强调绳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②绳结的种类:列举常见的绳结种类,如平结、外科结、装饰结等,展示不同绳结的图示和特点。
③绳结的制作技巧:详细介绍绳结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包括绳结的打法、调整和固定等。
④绳结的应用场景:介绍绳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捆绑、固定、装饰等。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绳结内容,强调绳结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绳结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绳结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制作技巧,了解绳结的历史和应用场景。他们能够分辨不同种类的绳结,并掌握至少三种基本的绳结制作方法,如平结、外科结和装饰结等。

绳结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绳结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绳结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三种绳结的打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绳结的制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绳结的种类:- 平结、单结、双结、蝴蝶结、渔人结等。

2. 绳结的用途:- 装饰品、实用性工具、应急求生等。

3. 绳结的制作方法:- 观察法、模仿法、实践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故事导入:讲述古代绳结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物展示:展示各种绳结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绳结的多样性和美观性。

(二)新课讲授1. 理论讲解:- 介绍绳结的种类、特点、用途。

- 讲解绳结的基本打法。

2. 示范教学:- 教师现场演示至少三种绳结的打法,边讲解边操作,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步骤。

(三)实践操作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绳结进行练习。

2.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

3. 作品展示:每组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四)拓展延伸1.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具有创意的绳结作品。

2. 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将所学绳结应用于实际生活,如制作手链、挂饰等。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绳结作品的美观性、实用性、创意性等。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优化教学资源。

大金钟水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金钟水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金钟水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大金钟水库是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一座大型水库,集水面积达到40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3.6亿立方米。

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水源地,大金钟水库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金钟水库所处的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野生动植物生境破坏等。

这些问题对大金钟水库的生态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对大金钟水库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金钟水库生态系统的评价,掌握该水库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确定生态系统所处的成功阶段,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水质评价:通过对大金钟水库表层水和底层水的采样和分析,评价水质的状况和影响因素。

2.土壤评价:在大金钟水库周边设立土壤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土壤质量和植被生产力。

3.野生动植物评价:在生态系统中选择典型物种进行调查和监测,评估动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4.景观评价: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金钟水库周边的景观数据,对生态景观进行评价,探讨人类干扰的影响。

5.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利用相关指标和模型对大金钟水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分类。

四、研究方法1.水质评价:采用标准化的沉淀法、化学法和光谱法等方法对大金钟水库表层水和底层水进行检测分析,得出各项水质指标,分析水体质量状况和受到的污染源。

2.土壤评价:在大金钟水库周边设立土壤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常规方法和典型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等指标,评估土壤质量和植被生产力。

3.野生动植物评价: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望远镜观察等方式,选择典型物种进行调查和监测,评估动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物种多样性和物种数量等指标。

4.景观评价: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金钟水库周边的景观数据,对生态景观进行评价,探讨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和影响因素等指标。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绳结探秘》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绳结探秘》全国通用

《绳结探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绳结的历史、种类和用途,知道绳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学生能掌握平结、蛇结、蝴蝶结等基本的绳结方法,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教学内容:1. 绳结的历史、种类和用途。

2. 学习平结、蛇结、蝴蝶结等基本绳结方法。

3. 绳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绳结的历史、种类和用途,掌握基本的绳结方法。

难点:蝴蝶结的编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绳子、PPT、视频资料。

学具:绳子、剪刀、胶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绳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这些绳结吗?它们有什么用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讲解绳结的历史、种类和用途(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绳结的历史、种类和用途,使学生对绳结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学习基本绳结方法(10分钟)教师演示平结、蛇结、蝴蝶结的编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学习基本绳结方法。

四、实践操作,巩固所学(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绳结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五、绳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5分钟)教师通过PPT和实物展示,向学生讲解绳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绑鞋带、绑礼物、固定物品等。

板书设计:绳结探秘一、绳结的历史、种类和用途二、基本绳结方法1. 平结2. 蛇结3. 蝴蝶结三、绳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绘制绳结图鉴,记录本节课所学的绳结。

2. 调查其他绳结的编法,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绳结的历史、种类和用途,掌握了基本的绳结方法,并知道了绳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绳结探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绳结探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绳结探秘》绳结探秘: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绳结探秘是一项旨在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技能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和探索绳结的种类和用途,学生将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教案将指导教师如何设计和组织这个活动,并给出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 帮助学生了解绳结的种类和用途,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绳子,如棉绳、尼龙绳等。

2. 学生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书、水杯等,供他们练习绳结。

3. 准备拍照或摄像设备,以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成果。

【活动流程】1. 导入 (5分钟)介绍绳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绳结在冒险、野外求生等方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学习不同绳结 (15分钟)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绳结样本,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可以通过图片、模型或真实的绳结来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亲自试着练习这些绳结,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3. 尝试绳结 (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提示,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将绳结运用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上。

比如,将书绑在一起,或者将水杯与桌子固定在一起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中进行尝试,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

4. 团队合作 (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个需要运用绳结的问题。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易的捕鱼工具或搭建一个帐篷。

在过程中,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和合理分配任务,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5. 成果展示 (20分钟)邀请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请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反思。

6. 总结与评价 (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和经验,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活动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钟水库大探秘》结题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去探究金钟水库实地考察,设计问卷调查,了解金钟水库的著名景点,知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提出建议。

2.培养的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去探究金钟水库实地考察,设计问卷调查,了解金钟水库的著名景点,知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提出建议。

教学难点:
培养的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同学们,在一个月前,我们上了一节《金钟水库大探秘》揭题课,我们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问题归纳,还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组,最难得可贵的是,我们通过汇报、修改,制定出各小组的活动方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同学们按照方案的内定分工合作精神,先是设计出调查问卷,来到金钟水库实地考察,按照调查问卷的内容,落落大方地向游客或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作好记录,同时,同学们也拍了大量的照片,回来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归纳,可见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了得。

下面,把时间交给每组上来汇报。

根据我们之前的汇报分工,沿途景观组以幻灯片展示的形式汇报,开心农场组以电子报的形式汇报,娱乐设施组以相册的表现形式汇报,绿道健身组以手抄报的形式汇报,安全隐患组以小品的形式汇报。

下把把时间交给你们。

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要做到
汇报的同学做到:落落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晰。

倾听的同学做到:专心听一听,他们是怎样做的?
发言的同学做到:积极说一说,哪些方面好,哪些不合理,你还有什么意见?可以怎样改进?
二、小组汇报
(一)沿途景观组汇报(以幻灯片的形式汇报)
1.展示小组的名单,展示图片。

2.出示调查问卷。

3.介绍“五桂雄峰”的历史。

4.介绍古香林的历史。

5.展示沿途的其余风景图片。

6.介绍五桂山历史的相关资料。

(二)开心农场组(以电子报的形式汇报)
1.展示小组的名单,展示电子报。

2.开卷语。

3.展示田园蔬菜图片。

4.展示农家鸡鸭鹅农场的图片。

5.展示水果园地图片。

6.展示调查问卷。

7.出示农场主的收益。

(三)娱乐设施组(以相册的形式汇报)
1.展示小组的名单,展示相册。

2.展示调查问卷。

3.展示钓鱼场图片,并作简介。

4.展示自助烧烤场图片,并作简介。

5.展示美食农庄图片,并作简介。

(四)绿道健身组(以手抄报的形式汇报)
1.展示小组的名单,展示手抄报。

2.展示调查问卷。

3.展示绿道健身的方式。

4.展示绿道健身的相关资料。

(五)安全隐患组(以小品的形式汇报)
1.展示小组的名单,小品表演。

2.展示隐患的图片。

3.展示调查问卷。

4.提出各种隐患的补救措施。

5.安全隐患的相关资料。

三、师生评价
根据同学们的汇报,评出一等奖两组,二等奖三组。

四、教师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