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56个部首写法附图片书法笔顺
行书的34种部首

行书的34种部首1亻,多用撇长竖短,少作撇短竖长。
撇笔应该稍重,竖笔忌用悬针。
人,撇长捺短,撇伸捺缩,撇捺驻脚处不应在同一水平线上,注意:两笔均不可过细。
2八,两笔均不可过长过大,要短小精悍。
注意在使用中的各种变化。
丷,两笔牵丝呼应,俯仰向背相合,不可过粗,不可过重。
3亠,点笔饱满,横笔坚强,点的收笔笔锋指向横笔的起笔最前端,笔断意连,首尾相顾。
十,横笔抗肩,竖笔垂直,遒劲饱满,疏朗稳健。
4几,左缩右展,牵丝呼应,纵展有度。
ナ,横笔抗肩,撇笔遒劲,注意:因“左”字与“右、有、布”等字在笔顺上不同,所以在形神上也有所不同。
5刂,短竖收缩直钩舒展,直钩长短粗细,以及是否提钩应根据字形而定。
阝,弯钩不宜大,竖笔忌悬针,在左时应含蓄紧抱,勿使其过于开张。
6广,内中笔画少者,左撇勿敞,内中笔画多者,首点勿高。
口,无论口居何位,均不可大,应团结收紧,勿使其松散。
7士,虽然“士”字应第一横长、第二横短,但在书法中并无严格区分。
阝,在右边时,弯钩可以稍大,竖笔可以悬针,也可以垂露。
8日,在上者,笔画多时宜小,笔画少时宜大。
日,在左者,连绵舒展,其身勿宽。
9曰,在下者,团结紧抱,其身勿阔。
月,无论居于全字何处,均不可宽,宽者笨拙,与“同”相疑。
10业,下面笔画多者宜矮,笔画少者宜高,两竖不要离得太远。
忄,笔顺为,先两点,后一竖,两点勿近,竖笔勿长,两点呼应相顾,竖笔忌用悬针。
11囗,其身勿大,囗不可封严,末横上移,以使中宫严紧。
尸,口身小而紧凑,撇笔长而劲挺。
撇笔如过于向内,其身难以端正,撇笔过于向外,全字易于松散。
12山,在上者,应以斜取其动势,山在下者,应以短求其平稳。
女,中宫收紧,伸缩有致,在左者宜窄,在下者宜宽。
13木,在下者宜扁,以托其上,横笔勿粗,以利穿插。
木,在左时横不可短,竖不可粗,撇笔回锋,以提代点。
14禾,横笔可稍重稍长,竖笔忌用悬针,首撇使其高扬。
文,两撇走向不同,特别注意第三笔起笔的位置切勿靠右。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帖放大版28张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帖放大版28张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1[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2[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3[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4[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5[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6[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7[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8[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09[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0[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1[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2[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3[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4[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5[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6[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7[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8[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19[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0[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1[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2[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3[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4[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5[放大]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6[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7[放大]
钢笔偏旁部首行书写法字
帖28[放大]。
硬笔行书56个偏旁部首写法

硬笔行书56个偏旁部首写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硬笔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书写风格和韵味。
在硬笔行书中,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元,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是学习硬笔行书的重要一步。
下面将介绍56个常用偏旁部首的硬笔行书写法,希望对学习硬笔行书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 一:横折撇钩2. 丨:竖折3. 丿:弯折4. 乙:撇捺5. 亅:撇提6. 二:撇点7. 亠:横折竖钩8. 人:撇捺竖9. 儿:撇弯捺10. 入:横钩12. 冂:横撇弯13. 冖:撇点点横折14. 冫:横折横竖15. 几:撇点点横16. 凵:撇点点横竖17. 刀:撇横18. 力:横竖19. 勹:横弯20. 匕:横折点21. 匚:横撇钩22. 匸:横钩横弯23. 十:横竖点24. 卜:横折点横25. 卩:横折弯26. 厂:横竖横弯27. 厶:横弯钩29. 口:撇点30. 囗:横弯点点31. 土:撇横点32. 士:横弯横弯33. 夂:横钩34. 夊:横折横弯35. 夕:横点36. 大:横折横竖钩37. 女:撇横点38. 子:横撇39. 宀:横折点横40. 寸:横撇点41. 小:横折42. 尢:横弯钩43. 尸:横折点横44. 山:横折点横46. 工:横折横弯点47. 己:横折横折48. 巾:横钩点49. 干:横折点横50. 幺:横折点51. 广:横撇点点52. 廴:横折弯53. 廾:横折横弯54. 弋:横折竖55. 弓:横折点点56. 彐:横折弯以上就是56个偏旁部首的硬笔行书写法,每个部首都有其独特的笔画组合和书写规范,希望通过学习这些部首的写法,可以提高硬笔行书的书写水平。
掌握硬笔行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掌握这门艺术。
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硬笔行书爱好者。
第二篇示例:硬笔行书是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它结合了硬笔书法和行书风格,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幼儿园部首偏旁大全行书写法

幼儿园部首偏旁大全行书写法一、食字旁食字旁可一笔写完,横钩处的折角要小,而竖提的竖要稍微长一些,且要直,提要迅速一些,出尖,呼应右部。
二、衣字旁首点向左下带出一点以呼应下一笔,撇点用撇提代替,改变示字旁的书写顺序。
三、弓字旁弓字旁右点不太好写,原因在于它的折画有点多,第一个折笔要写的方正一些,第二笔折笔得用圆折,这里便用到了方折与圆折,体现出了变化,不会显得单调。
而出钩可平出钩,出钩较长。
具体如下图。
四、虫字旁虫字旁的口要写的小,竖笔要稍短,整个偏旁要写的小。
五、马字旁马字旁有点难写,主要问题在于横折与竖折折钩的衔接,首先横折要稍抗肩,这整个笔画要写的扁一些,太长的话会喧宾夺主。
并且最后横要写成提。
六、页字旁页字旁也是有些难写的,主要是在右部。
其第一横要稍长,抗肩,中间用小撇画,不要太长,撇画的起笔位置稍靠左,第二个撇画的弯度较大一些,但不要写的太长,最后撇画带出小钩,呼应最后一点。
七、力字旁力字旁也是一个难写的偏旁,横折钩中的横稍有弧度,但横和竖的长度差不多,竖不要写的太长,钩可以出长,最后一撇可长可短。
八、丬字旁先写一竖,再写一个“2”字符。
九、寸字旁寸字旁主要的就是将竖钩和点画连在一起写了,其游丝要稍轻。
十、舌字旁首先平撇要短,角度稍平,竖写短,横可稍长,但口字要写小。
所以偏旁整体要小。
十一、田字旁田字旁也是写小,且整体稍向右上斜。
十二、山字旁山字旁只要写的小,最后一点可以省去不写,用重叠笔画代替。
十三、隹字旁这个偏旁横画较多,都可以连写,最重要的是左边的竖一定要长,横画不可超过它的长度。
十四、齿字旁齿字旁整体向右上斜,将其写小就可以了。
比较简单。
十五、革字旁革字旁,最后一横写成提画,呼应右部,整体偏旁要小,不可写的太大。
十六、鸟字旁可以说,鸟字旁是最难写的偏旁。
其最主要的是宽度不能太宽,写窄一些,长一些。
鸟的头部稍小,下部稍大,竖折折钩处的横稍微有一些弯,竖也有一些斜度。
十七、工字旁工字旁比较简单,只需要把最后一横变成提就好了。
行书偏旁部首技巧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一)单人旁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二)三点水落笔轻,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
如“沈”字。
(三)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四)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五)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六)爿字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
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
如“壮”字。
(七)提手旁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八)宝盖头轻落笔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九)趯土旁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十)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十一)双人旁落笔先写短撇,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字手写行书按部首分类田字格字帖

猛猩獾犴狎猝獐狒狮獬狞狰
狩猗狲猁犯犹犰狁狍獍猊狄
狭狡狻狱狯狳猃獠猞狐狠狼
猥猴猱猿犷猡狗犸狨狷猜猬
猾狈独猸猪猎猫猖猕猢獗獭
獯 死夙殂殖殪歼殚列殃殁
殊殄殇殉殆殒残殍殡
轰军晕辈辇阵砗轧轨轩轫转
轭斩轮软轱轲轳轴轵轸轹轺
轶轷轻轼轾轿辁辂较辄辅辆
辊辍辎辏辐辑输辕辖辗辘辙
辚 邪鸦雅 戋划盏盛戛戎
或戒哉栽载裁截戴畿我戊戌
第 1 页 共 32 页
6500 字钢笔字帖
禺禹舟冉再
古支卉克
孛卖贲南索直毕早华卓卑阜
卒隼协博 下卞卡外卦卧处
占卢贞卤卣卓睿 厅仄历
厄厉压厘厌厦厍厕厚厝原厢
厣厨雁厥赝 斤反卮后质盾
勺匀勾句勿匆包旬甸匈匍匐
訇 凶凼画函幽 区匹巨叵
匝匡匠匣医匦匿匪匾 冈同
网罔用周内肉冉再丹甩册
分兮公谷六只共兴兵其具典
第 11 页 共 32 页
6500 字钢笔字帖
奴妓妖妗妹姝娇姣姨娠娱娘
婊婕嫂媛嫫媒嫌嫁嫉嫒妃妩
她妣妮姹姚姥娆娩娓婉如妁
妨妫奶好妈妙妒姒妤婷婀姑
始嬉妯姗姆姻娉娟婧婿媾嫡
娲娴娼媚嫱婚媳嫔媸嫣嫖嬷
孀娥
驽驾骂骛骜骞冯码
妈驻驵驺驱驯驿骅骈骄驮驭
驳驶骏验骆驼驰骁驴骀驷驸
骑驹骇骊骋骐骒骓骖骗骟骚
骝骠骡骢骣骤骥骧 幻幼幽
兹畿 甾邕巢巡 弄琵琴琶
瑟全皇望珏班斑理瑾玮珥珲
璋玎珂琦珩玑玩珑珧瑰琉现
琨琬琥玖瑛琰玫珞玻琅琢琏
玢玲瑜珠琛球瑕琳瑗璇璩璨
璐玛环珐玷琚瑭珉玳珀珍珊
珈珙顼琐琪璜琼琮瑚瑞璃瑙
第 12 页 共 32 页
6500 字钢笔字帖
瑶璀璎璁瓒
珏莹玺璧
韧韫韩韬伟炜
行书的偏旁部首写法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一)单人旁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二)三点水落笔轻,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
如“沈”字。
(三)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四)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五)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六)爿字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
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
如“壮”字。
(七)提手旁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八)宝盖头轻落笔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九)趯土旁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十)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十一)双人旁落笔先写短撇,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王羲之行书偏旁写法!总结得太好了!

王羲之行书偏旁写法!总结得太好了!不知谁整理的行书的偏旁写法,太好了!但是大家要注意,部首也没有固定的写法,它只有一定的连带方式,而无固定的形貌。
以下仅列“二王”书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读者参考。
1.“十”部这一部首书写时要注意不同的起笔方式、连带方式,以及横与竖的不同组合方式。
2.“丷”部这一部首的写法承接关系明显,书写时尤其需要注意两点位置的错落关系和笔画的轻重变化。
3.“乚”部这一部首在书写时,一是要注意长短搭配的不同,一是要注意它的收笔动作。
4.言字旁这一部首这里呈现了4种不同的写法,不同的书写方式源于不同的搭配需求,书写时要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体会各自的妙用。
5.立刀旁这一部首这里基本呈现了2种写法,4种面貌。
书写时要注意不同的下笔方式、收笔方式,并探究不同的倾侧方式及其倾侧的好处。
6.两点水旁注意上下两点间的连带方式和出笔的方法。
7.提土旁注意起笔、转笔、出笔及其笔画的组合方式。
8.女字旁这一部首写法基本不一,书写时要注意交叉的方式和圆转与方折的妙用。
9.反犬旁这一部首的书写尤其需要注意牵丝引带的关系。
“独”字的反犬旁有别于其他3个字,类似于楷书的写法。
10.马字旁注意马字旁内部虚实的对比及长短笔画的处理。
11.示字旁注意示字作为独体字和偏旁的不同写法。
12.皿字底注意竖画的处理方式。
13.单人旁此4个字单人旁写法各异,注意体会每一种写法的用笔。
14.草字头注意行书草字头的特殊写法及其组合方式。
15.左耳旁注意竖画与“耳朵”的组合。
16.双人旁注意双人旁的特殊写法,行笔时注意笔画的摆动感。
17.宝盖头注意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行笔时体会方折与圆转的不同。
18.走之底走之底写法多样,书写时注意不同写法的行笔特点。
19.提手旁注意笔画翻转和提画的不同写法。
20.绞丝旁此四字绞丝旁写法各异,书写时注意笔画的转换关系。
21.竖心旁书写时注意左右两点的连接方式,体会竖画的摆动感。
22.反文旁书写时注意笔画的圆转和伸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书56个部首写法附图片(书法笔顺)————————————————————————————————作者: ————————————————————————————————日期:ﻩ行书56个部首写法附图片(书法笔顺)行书和楷书笔画顺序不尽相同,要想行书写的好写的快,请耐心看完每个部首笔画写法,以后触类旁通,相信大家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一)单人旁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二)三点水落笔轻,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
如“沈”字。
(三)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四)右耳旁ﻫ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字。
(五)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六)爿字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
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
如“壮”字。
(七)提手旁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八)宝盖头轻落笔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九)趯土旁ﻫ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十)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十一)双人旁落笔先写短撇,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整个双人旁要一笔写成,虽然用笔有提有按,但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面。
如“徐”字。
(十二)反犬旁ﻫ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
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
如“独”字。
(十三)王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折笔写竖画,再转笔向右上顺势写中横,然后折笔向左下写下横。
王字旁的三横,要求长短角度有变化,一般来说,上画较短略向右仰,中横略长比较平正,下横最长由左下向右上挑出。
三横有变化又和谐,这样安排就饶有趣味。
如“理”字。
(十四)广字旁先写上面侧点,接着提笔就势写横,再折笔写撇。
广字旁的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往往由左上包右下,因此要注意空间。
如“店”字。
(十五)食字旁侧锋落笔写撇,随即回锋写横勾折,接着顺势写竖仰勾。
整个食字旁线条清楚匀称,是一笔写成。
如“饭”字。
(十六)尸字旁ﻫ落笔写横,随即用力折笔而下,接着再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左上。
顺势写下一撇。
尸字旁的转弯抹角处用笔须慢且要有力。
如“居”字。
(十七)弓字旁先落笔写横折,再翻笔写横折勾。
弓字旁的弓须一气呵成,不能用两笔或三笔写成。
如“引”字。
(十八)山字可作偏旁也可作部首ﻫ写法是:先写左短竖,接着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上,再顺势写中竖,提笔写右竖。
山字如作偏旁,侧右竖改为一点,同时顺势向右上勾出;山字如作部首,侧右竖改为撇点,随即一笔撇下。
如“峰”字。
当然山字也可采用楷书写法,先写中竖,再写竖横折,最后顺势写右竖。
(十九)木字旁落笔写横画,接着翻笔向上,顺势写竖画,再另起笔写撇画,随即折笔向右上挑出。
如“柳”字。
(二十)子字旁落笔写横勾折,随即写下弯勾。
再顺势翻笔向右上挑出。
如‘孙”字。
(二十一)绞丝旁ﻫ侧锋落笔,略顿,随即向左下撇,再回锋翻笔写撇折,最后趯笔向右上勾出。
绞丝旁的绞丝上画要长,中画要短,下画稍长,要错落有致,最忌长短划一,规整得如同弹簧。
如“红”字。
(二十二)火字旁ﻫ落笔写竖横折,再翻笔向上,随即写撇弯折,最后回锋用力向右上趯出。
这是草书写法,如“烟”字。
另兵一种写法是先落笔写左右两点,然后顺势写长撇,再另起笔写一点。
(二十三)四点水ﻫ先写左面一点,随笔挑出,再落笔写中点,然后随着笔势向右提笔写右点,最后回锋向左下勾出。
四点水在行书中往往写成三点,左点与中点相呼应但不相连结,中点与右点相连结而不相呼应,四点水在下面,为了托住上面部分,四点水不妨写得开张些。
如“熊”字。
(二十四)女字旁先落笔写斜长点,再向上提起,顺势写撇画,再趯出,随笔写横挑,如“如”字。
如果按照楷书写法,先写撇画,再翻笔写反捺,再顺势写右撇,最后拦腰写横挑。
(二十五)门字框ﻫ先落笔写左竖,从外翻笔向上,再写表一点,提笔向右写横,顺势折笔写右竖,同时用力向内勾出。
门字框中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容纳内部部分。
如“间”字。
(二十六)日字旁ﻫ落笔写左竖,再提笔写横竖折,然后另起笔写中间一点,顺势提笔连写下一点。
不过作为偏旁的日字下一点总是写成上挑,以便书写右面的点画。
如“明”字。
(二十七)月字旁ﻫ落笔先写左竖撇,收笔时用力向左上趯出,然后顺势写横折竖勾,勾时须顿笔有力,最后随笔连写中间两短横,连写的点画要轻灵飞动。
如“胜”字。
(二十八)心字底顺势落笔写左点,要先轻后重,再起笔写弯勾,要弯而有力,最后用笔写左右两点,两点间要有牵丝相连。
,如“思”字。
(二十九)口字旁先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右短竖,最后再顺势勾出。
口字旁的口字往往快写成相连的两点,但左点要比右点长些,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斜势。
如“叫”字。
(三十)目字旁写好左竖后,顺势写横竖勾折。
然后再翻笔写中间两小横,随即提笔写下横,两竖要挺起,成相背状,下横要写成横挑状。
如“睁”字。
(三十一)足字旁ﻫ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横竖折,随即折笔写下横,接着转笔写竖横折,翻笔挑上,顺势写出两点,有时写得快写成一点上挑状也行。
如“路”字。
(三十二)耳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翻笔写左竖,再回锋向上写两小横,接着折笔写下横,最后提笔抽锋写右竖。
也可写成:落笔写横竖折,再起笔写竖勾,然后顺势撇挑。
如“取”字。
(三十三)身字旁ﻫ先落笔写短撇,倾势写左竖,再起笔写横竖勾,然后写两短竖,接着折笔写挑出。
“身”字本来形长,作为偏旁,形更长。
如“射”字。
(三十四)牛字旁落笔先写撇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由左下向右上写挑画。
如“特”字。
(三十五)马字旁落笔写出折勾,再回笔写竖横折勾,最后顺势写下横。
下横一般写成挑画,以便书写右面点画。
如“驰”字。
(三十六)四字头落笔写短斜竖,随即提笔写横折勾,再起笔写两点,接着顺势写下横。
如“罗”字。
四字头要写得扁不能方。
(三十七)草字头ﻫ落笔写左右两点,两点要呼应,而且要有姿有态;再顺着右点的撇势写下横画。
如“花”字。
(三十八)竹字头落笔较重,随即撇下,接着折笔向右下写短斜竖,再翻笔向右上挑,提笔连写三曲弯。
转折时速度宜慢,用力宜重,要交待清楚,同时两“个”字,要左低右高,有势有态。
如“等”字。
(三十九)车字旁先写横画,翻笔向上写竖横折,再翻笔向上写竖勾,随即顺势写横挑。
如“轻”字。
(四十)示字旁ﻫ与衣字旁(行书中可通用)落笔由轻而重写侧点,顺势勾出,再另起笔写横竖折,翻笔向上写撇挑折。
这个偏旁除了点之外,主要由横竖折与撇挑折交叉组成。
如“神”字。
(四十一)令字旁ﻫ落笔先写长撇,再写上点,接着写下点,随即顺势写横撇折,最后翻笔向右上挑出。
“令”字的上下两点可连可断,但下面的横撇点务必一笔连写,不能分开。
如“领”字。
(四十二)游水旁ﻫ落笔写侧点,顺势提笔写曲折,接着回锋写平捺。
游水旁是左下包右上,因此游水不能远离被包围的部分。
如“迷”字。
(四十三)走字旁落笔写横画,翻笔向上写竖画,再顺势写长横,接着笔不离纸写短横和下捺。
如“赵”字。
(四十四)金字旁先写长撇,再写一点,然后写横竖折,接着挑笔向上写中横,折笔而下再翻笔向右上挑出。
如“银”字。
(四十五)言字旁落笔写侧点,顺势勾出,再起笔写横,折而写竖勾。
言字旁的横要比竖勾短,长了就变形,造型不好看。
如“话”字。
(四十六)欠字旁ﻫ落笔写撇画,再翻笔写横折勾,接着顺势写下撇画,最后写反捺。
因为欠字旁在字的右边,因此宜长不宜短。
如“欣”字。
(四十七)虫字旁落笔写短斜竖,再顺势写横竖折,接着回锋写下横,然后翻笔向上写竖折挑,为了便于书写,行书虫字旁的一点往往省掉。
如“虬”字。
(四十八)酉字旁落笔写上横,再顺势写左竖,接着写横竖折勾,再另起笔写两中竖,然后连笔写两中横,不过最后一横要写成挑状。
如“酷”字。
(四十九)舟字旁ﻫ落笔写短撇,再顺势写竖撇,写横竖折勾,然后一笔写下中间两点,由于写得快了,因此两点成一竖,接着拦腰写横挑。
如“船”字。
(五十)石字旁落笔写横撇折,再顺势写两点。
如“破”字。
(五十一)病字旁落笔写侧点,再起笔写横折撇,勾出,然后写点挑。
如“病”字。
(五十二)禾字旁落笔写短撇,顺势写横画,再翻笔向上,接着写竖画,然后写撇折挑,如“秋”字。
(五十三)学字头先写左点,再顺势写中点,然后写撇点。
如“学”字。
(五十四)反文旁落笔三弯折,再顺势连笔或起笔写反捺。
如“政”字。
(五十五)戈字旁ﻫ 落笔写横画,再上挑顺势写戈勾,接着写撇画,然后写一点。
如“武”字。
(五十六)瓦字旁落笔先写横竖折勾,再另起笔写背抛勾,最后写中间一点。
背抛勾要写得势展,力遒。
如“瓶”字。
注意: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