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八大口门径、潮作用动力过程研究
珠江八大出口潮汐特性变化浅析

珠江八大出口潮汐特性变化浅析
徐民
【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珠江八大出口潮汐是由"天文潮"和"气象潮"组成,近几十年其特性受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此对八大出口潮汐的各种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并浅析其变化的原因.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徐民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8+.5
【相关文献】
1.不同潮汐条件下珠江河口黄色物质光谱吸收特性 [J], 何颖清;秦雁;冯佑斌;扶卿华;刘超群
2.珠江口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与潮汐过程的相关性分析 [J], 章文;刘丙军;陈晓宏;辛彦博;严淑兰
3.珠江虎门潮汐水道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J], 杨清书;欧素英;谢萍;麦碧娴;傅家谟;盛国英
4.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J], 蒋陈娟;周佳楠;杨清书
5.认识珠江,保护珠江──试论广州至虎门潮汐水道的特性和保护问题 [J], 李春初;雷亚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

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贾良文;罗军;任杰【摘要】The DEM model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bathymetric maps of years of 1977,1994,2003 and 2010, and combined with the 2D model, the evolution of a sand bar in the Huangmao Bay and its formation are studied in recent 30 a. show that the sandtbar moves to the sea and becemes smaller,its inner slope and top are scoured and outer slope is sil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sand bar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weak dynamic zone of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flood flow dominant and ebb flow dominant zones. The decrease of the tidal volume,the weakening of the tidal dynamics and the relative strengthening of the runoff caused by large reclamation, which result in that the ebb flow controlled zone is enlarged, the flood flow controlled zone reduces and the transitional zone moves down,ar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sand bar evolution. The reduc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ed by the runoff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sand bar evolution.%采用1977,1994,2003,2010年4个年份的地形图,建立了DEM模型,结合二维水动力模型对近30多年来黄茅海拦门沙演变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30多年来黄茅海拦门沙平面上向海推移,范围缩小,在内坡和拦门沙顶冲刷,在外坡淤积;拦门沙的基本成因是其位于上溯流与下泄流控制区域之间的过渡带,该过渡带为明显的动力较弱的区域,泥沙较易在此处沉积;黄茅海大面积的围垦导致纳潮量减少、潮汐动力减弱、径流作用相对增强,使下泄流控制区扩大、上溯流控制区减小、过渡区下移,这是拦门沙冲刷外移和缩小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沙量减少加剧了拦门沙冲刷外移和缩小.【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8页(P120-127)【关键词】黄茅海;拦门沙;演变;成因【作者】贾良文;罗军;任杰【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预报中心,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预报中心,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7.141 引言黄茅海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为一喇叭状河口湾(见图1)。
广东地理:珠江水流量之大,需要八大出海口!

广东地理:珠江水流量之大,需要八大出海口!
珠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是广东数千年依赖人类文明的源泉,对于广东来说意义重大。
珠江的水流量非常丰富,属于全国第二大流量河流,珠江水基本上都注入到南海,注入南海的出海口有八个之多。
珠三角地区的八门入海
珠三角地区的八门出海壮观景象,说的就是珠江的八个出海口,这八个分别都叫做“门”,分别有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鸣门、虎跳门、崖门这八个出海口。
珠三角历史地图
其实从古代历史地图来看,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地理演变中,前后变化很大,这些出海口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存在,或者没有这么具体,大多数都是海域或者滩涂而已,主要形成是因为珠江携带大量泥沙,经过冲刷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浅滩或者陆地,后来经过人工围垦,制造堤坝等,造陆形成大片土地,而形成陆地后并非整体连片,而是保留了不少出海水道让上游的珠江水顺利流入南海,就这样形成了众多的出海口。
珠三角地图
这些出海水道虽然有河道运输的便捷,但是对于陆地交通中跨越江河的话,建设桥梁和隧道就成了难题,在以前技术和工程成本考虑,跨越珠江的桥梁并不多,近十来年工程技术成熟后,原来的江河天堑成为通途,也逐步形成了水乡里的众多超级跨江跨海工程,广东的经济发展中克服这些困难,实属不易啊!。
珠江河口河网咸潮上溯机制的数值模拟

2021年6月第6期总第583期水运工程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 Jun. 2021No. 6 Serial No. 583珠江河口河网咸潮上溯机制的数值模拟周荣香1-2,3,季小梅W ,张 蔚**-2,3,徐龑文5收稿日期:2020-08-31*基金项目: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8KJ05);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Yk2200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B200204036)作者简介:周荣香(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河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动力。
通讯作者:张蔚(1979一),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河口海岸水动力与地貌。
E-mail : *******************。
(1.河海大学,江苏省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2.河海大学,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3.上海滩涂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61 ;4.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5.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1)摘要: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珠江三角洲的咸潮灾害日趋严重,分析咸潮上溯主要动力因 素及响应趋势非常必要。
构建珠江河口河网一、三维耦合水流盐度模型,对地形、上游主要节点流量以及海平面上升高度进行敏感性试验,利用通量机制分解方法分析不同情况下西江、北江干流的沿程盐通量,探讨河口河网咸潮上溯对主要动力因素变化的响应规律。
结果表明,各口门的盐通量均以平流运输项为主导;地形变化与上游径流量对盐通量影响远大于 海平面上升;上游主要节点的径流量在大潮时主要控制平流运输项和剪切扩散项来调节盐通量,小潮时潮泵运输项变化相对较大;海平面上升对潮控口门(如洪奇门)的影响大于径控口门(如磨刀门),但短期内影响相对较小。
珠江口八大口门

珠江口八大口门放射分汊出海河道有8条,故名。
早在清代只有东三门(虎门、蕉门和横门)和西三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入海,且都是由山地挟持的地形。
近百年来,横门与蕉门间的乌珠(山名)大洋,已淤成万顷沙,蕉门外移,又另成新出海口洪奇沥,是为东四门。
西边虎跳门和磨刀门间已淤成斗门冲缺三角洲,把海岛连陆,称鸣啼门,才成今天八门入海情况。
(一)虎门虎门和崖门是珠江溺谷湾残留的两条河口湾,故潮差最大(最大落潮潮差3.36米)。
涨潮量达2288.4亿立方米,占八口入潮量60.8%,落潮量2866亿立方米,占41.6%。
可见虎门是最主要潮汐通道,山潮水比小于1,全年属强潮流水道。
狮子洋沉积泥沙易被潮流携带出海,使东江三角洲、番禺冲缺三角洲前缘进展慢,狮子洋仍呈喇叭港形态,沿洋两岸为深水码头良好地点,直至黄埔。
由黄埔入广州亦呈喇叭湾水道。
黄埔宋代称为“大海”,广州河段为“小海”,河床底为冲刷余下的粗粒沉积物。
虎门外为伶仃洋喇叭湾,保存有乘潮水深10.8米航道,7米深水航道入黄埔港,3.5米深水航道入广州港。
使万吨海轮可乘潮入黄埔港,比上海港还好,为我国黄金水道之一,发展潜力大。
可开发成3.5万吨级水道。
(二)崖门全年属强潮流水道,崖门外黄茅海为喇叭湾,故崖门涌潮成浪有如钱塘江大潮。
内部称艮州湖,为一静水潮汐汊道,进潮量635.9亿立方米,落潮量823.4亿立方米,进潮量仅次于虎门。
有7—10米深水航道,3000吨海轮候潮可驶入新会港。
如黄茅海拦门沙(水深3—4米)能开深水道通过,则5000吨级海轮可乘潮入新会,3000吨级可入肇庆,1000吨级可上梧州。
(三)磨刀门它是西江主要排水河道,落潮量远大于涨潮量(159.8亿立方米比1043.7亿立方米),山潮水比达5.5,为各口门之冠,为强径流河。
输沙量也为八门之冠,为2341万吨。
现磨刀山处磨刀门已下移15公里,并进行了大面积围垦。
西江干流将沿主槽出海。
(四)蕉门蕉门亦为落潮量(866.9亿立方米)远大于进潮量(325.4亿立方米)的口门。
珠江三角洲径潮动力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_杨明远

文章编号:1005-9865(2008)04-0117-08珠江三角洲径潮动力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杨明远1,2,任 杰3(1.河海大学交通海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2.广东省航道局,广东广州 510115;3.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摘 要:在显著人类活动或涉海工程已基本完成后的相对稳定地貌边界条件下,利用1D 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各种典型水文条件下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主要汊口的分流比及能量分布等径潮动力特征。
结果表明:1)网河中高水位河道主要集中在西、北江网河干流的中上段,从网河顶端至口门,高低水位间的差值逐渐加大;2)网河区的涨潮流因来流情况不同差异较大,大水大潮期潮流界下移至口门段,枯水期潮流界上移,三角洲网河全域感潮;3)各主要汊口的分流比在各水期中均有相对稳定的分配关系,一般变化值小于5%;4)在网河区上段泄洪区,具有较大的能流率,枯水期,能流率普遍较小,但在网河区下段受潮汐影响显著的河道,则具有相对较高的潮能通量。
Fr 计算结果表明河道断面比能中重力作用相对惯性力要大得多。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径潮动力;数值模拟;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TV148 文献标识码:ANumerical modeling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runoff and tide dynamicin the Pearl River deltaYANG Ming -yuan 1,2,REN Jie 3(1.College of Ocea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2.Guan gdong Provincial Waterway Bureau ,Guangzhou 510115,China ;3.Institute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China )A 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ydrological factors ,ratio of discharge at the main forks and energy distribu -tion in the river network under relatively stable topograph y boundary conditions without obvious human -activities and coastal projects .The stud 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higher water level appears on the middle -upper reaches of the main stream of Xijiang and Beijiang Riv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and lowest water levels gets bigger grad ually from the top to the river mouths of the river net work .(2)The flood current varies with the upper runoff .The tide limits move downstream to the river mouths during the large runoff and spring ,and move up -stream and the whole river network is affected by the tide during dry seasons .(3)The ratio of discharge at each main fork can keep relativel y stable in either flood or dry seasons .The ratio changes by fewer than 5percent and keeps little adjust ment with the runoff conditions .(4)The tidal energy fluxes are larger at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iver net work during flood seasons and are smaller with relatively high fluxes at tidal channels during dry seas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Froude number shows that the grav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ertia force .Key words :the Pearl River delta ;runoff and tidal dynamics ;nu merical model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收稿日期:2008-05-13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023122);广东省交通厅科技攻关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杨明远(1966-),男,湖南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道治理研究。
珠江三角洲广州市河段及八大口门设计潮位研究

珠江三角洲广州市河段及八大口门设计潮位研究
潘玉敏
【期刊名称】《水利规划与设计》
【年(卷),期】2024()6
【摘要】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等重点城市的防洪潮标准,应用最新资料,在潮位特征值、可能最高潮位、重现期、频率计算等分析基础上,研究珠江三角洲广州市河段及八大口门代表潮位站的设计潮位,提出珠江广州市河段新的洪潮水面线。
结果表明:21世纪前20年珠江三角洲沿海风暴潮有加剧趋势,各站200年一遇设计潮位提高0.3~1.5m,珠江广州河段洪潮水面线抬升约0.8m。
该成果为广州珠江堤防及大湾区其它江海堤防加高、加固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页数】7页(P26-32)
【作者】潘玉敏
【作者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23
【相关文献】
1.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八大口门水文情势年代变化分析
2.珠江三角洲八塘尾潮汐河段动床模型设计
3.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以福鼎八尺门大桥为例
4.珠江八大口门2016年枯季盐度同步观测及咸淡水混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江口“门”的双向射流指标体系研究

蕉门 涨 落 219800 315070 216770 314180 312050 318830 217740 413450 118098 519562 114867 515085 115786 619224 117667 611602 214309 512515 217924 416532 218927 411972 219817 315123
0125 411 01656 010026
磨刀门 涨 落 114910 217291 114080 310510 210170 316505 118090 611660 018938 816460 112713 712150 110304 917681 015987 815017 017141 615152 016028 419154 019926 410677 116729 311817
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Na 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8, 24 (4) : 358 —362
珠 江 口 “门 ” 的双向射流指标体系研究
唐兆民
1, 2
,任 杰 ,吴超羽
2Leabharlann 2(1. 嘉应学院 化学系 ,广东 梅州 514015; 2. 中山大学 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 )
第 4期
唐兆民 ,等 : 珠江口“ 门” 的双向射流指标体系研究
359
壁立大江出口 , 状似石门 . 如虎门 : 河道中有大小 虎岛 ,似老虎看门 ; 鸡啼门 :口门山似雄鸡啼叫等 . 而洪奇沥因出口无山不能称作“ 门” , 只能作为一 个分叉水流 ,谓之‘ 沥’ . 研究表明 ,“ 门” 是海进盛 期的半封闭海盆与海洋的通道 , 逐渐演变为连接 网河区和河口湾区的节点 [ 1 ] , 由于它的基岩构造 决定了“ 门” 在几千年 来是稳 定的地 貌单 元 , 位 置、 长度、 宽度 、 走向等基本没变 . 现代珠江河 口并存着性质不同 、 特征迥异的单向射流 (磨刀 门等 )和双向射流 (虎门 、 崖门 ) 两种体系 , 它们深 刻地影响着珠江河口的动力 、 沉积 、 形态 . 前人已 分别从沉积学 、 地貌学 、 地貌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 [ 1 —6 ] 虎门 、 崖门 ,本文以虎门等为例 , 通过 大量的 野外水文 、 地形图等资料分析 , 研究了“ 门” 的双 向、 不对称射流指标体系 , 重点讨论射流强度 、 双 向不对称系数的量化问题 , 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 富河口射流理论 ,也可为当前珠江口开发 、 整治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各 布设 1个监测 断 面进行 丰 、 、 平 枯水 期共 5
个 航 次 2 7h全 潮 水 文 同 步 观 测 ( 测 断 面 位 观 置 见 图 1 观 测 时 间 见 表 1 5个 航 次 断 面 位 置 , ,
( 杜素 兰
编辑 )
2 Βιβλιοθήκη 海洋科学
进
展
表 1 观 测 时 间
Ta e 1 Ol e v ton tm e bl bs r a i i s
2 8卷
作 用 的 动 力 过 程 进 行 研 究 , 中 丰 水 期 小 潮 恰 其
逢强热 带风暴 “ 利斯” 碧 刚过 , 径流量 突增 , 使这
门、 虎跳 门和崖 门( 简称 西 四门) 。东 四门的水 流进 入伶 仃洋 后 注入 南 海 , 四 门的磨 刀 门 、 啼 门直 接 注入 西 鸡
南海 , 跳 门和崖 门在黄 茅海 顶 端 汇合后 进 入 虎
黄 茅 海 , 后 注 入 南 海 [ 。 径 流 、 流 共 同 影 然 1 ] 潮
资 助 项 目 : 境 保 护 总 局 环 境 保 护 事 业 经 费专 项 — — 珠 江 V及 其 毗 邻 海 域 碧海 行 动计 划 (0 3 9 8 环 J 12 0 0 )
作者简介: 郑斌鑫( 9 2)男 , 18 , 福建长乐人 ,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 事物理海洋方面研究.Ema :ziiy@1 3 cr i hxn c 6 .o l n
( .国 家 海 洋 局 第 三海 洋研 究所 , 建 厦 门 3 1 0 ; .河 海 大 学 交 通 学 院 、 洋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9 ) 1 福 60 5 2 海 江 1 08 摘 要 : 据 2 0 2 0 根 0 6 0 7年 期 间在 珠 江 口八 大 E 门进 行 的 丰水 期 大 、 、 潮 3个 航 次 、 水 期 和 枯 水 期 各 1个 航 l 中 小 平 次 的全 潮 同步 水 文 观 测 资 料 , 析 了八 大 口门 的 潮流 特 性 、 落 潮 通 量 等 特 征 , 建 立 了逐 时 潮 差 与流 量 的 相 关 关 分 涨 并
系 。在 丰 水 期 小 潮 期 间, 大 口 门 受 强 热 带风 暴 “ 利 斯”带来 的 强 降雨 的影 响 , 流 特 性 、 面 流 量 等 水 文 特 征 出 八 碧 潮 断
现 较 大 的变 化 , 时 潮差 与流 量 的相 关 关 系 与其 他 航 次 相 比 表 现 出 不 同 的 规 律 。 在 无 强 径 流 影 响 下 , 时 潮 差 与 逐 逐 流 量 的 相 关 关 系 用 线 性 方 程 拟 合 , 关 性 较 好 ; 在 强 径 流 影 响 下 , 采 用 二 次 多 项 式 拟 合 较 为 合 适 , 拟 合 曲线 相 但 则 且
河 道 的 发 育 演 变 。 目前 , 于 人 类 在 珠 江 河 网 由
区大规 模 的滥 采河 沙使 河 床深 切[ , 全 改变 3 完 ] 了河道 冲淤 的方 向 , 而河 道 冲淤 方 向 的改变 又 必 然会 引起其 径流量 的 改变 、 面线 的变化 以 水 及潮 汐作 用强 度 的改 变 等 , 水 文条 件 变得 复 使
的 左 右 侧 表 现 出涨 、 落潮 过 程 的 区别 。 关 键 词 :珠 江 口 ; 大 口门 ; 面 流 量 ; 潮 作 用 八 断 径 中 图分 类 号 : 7 1 2 P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6 4 ( 0 0 0 0 10 1 7 -6 7 2 1 ) 10 0 7
个 航 次 的数 据 具 有 典 型 性 。 观 测 期 间 采 用 的仪 器 为 W HS 0 6 0型 AD P 美 国 R I 司生 产 ) C ( D 公 ,
潮 次
观 测 时 间
2 0 7 0 2: O 2 O — 7 09 1 0 0 60 8 1 O O 6 0 — 4: 0 2 0 7 1 2: O 2 O — 7 1 4: 0 0 60 — 3 1 O O 60 — 41 0 2 0 7 1 2: O 2 0 - 7 1 4: 0 0 6 0 8 1 O 0 60 — 91 O 2 0 — 0 2 1 : O 2 0 0 2 4: 0 0 6 1 — 1 2 O 一 0 6 1 21 0 2 0 - 3 2 2 0 2 0 3 2 4: 0 0 70—21 :0 0 60 3 1 0
第 2 8卷 第 1 期
21 0 0年 1月
海
洋
科
学
进
展
Vo. 8 NO 1 12 .
ADV A NCES I N M A RI E SCI N EN CE
J n a y,2 1 aur 00
珠 江 口八 大 口 门径 、 作 用 动 力 过 程 研 究 潮
郑斌 鑫 。诸 裕 良 于 东 生 , 志 , , , 曾 陈楚 汉
响 和控制 着珠 江 三 角洲 网河 区 的水 位 变 化 及
河 道 演 变 。河 流 径 流 和 海 洋 潮 汐 在 网 河 区 的
运动 具有互 相 对 立 、 为依 存 、 消 彼 长 的 特 互 此
点 ] 径 流 加 强 时 会 削 弱 潮 汐 动 力 , 流 减 弱 。 径
时潮 汐动力 变强 , 2种 动 力共 同影 响和 控 制着
一
图 1 八 大 口门 断 面位 置 图
Fi g.1 Lo a i s o he s c ins a he eg an e r nc s c ton ft e to tt i htm i nta e
致 ) 对珠 江 口八 大 口门的水 文 特征及 径 、 , 潮
收 稿 日期 :0 9 0 — 6 2 0 2 2
1 资料 来 源
珠 江是我 国南 方 的一条重 要河 流 , 我 国 3 河流 之 一 , 时也是 世 界 2 是 大 同 5条 重 要 河 流 之 一 。珠 江 口 是 珠 江 的河 口湾 , 如 喇 叭 , 8 大 口 门 出 海 , 别 为 虎 门 、 门 、 奇 门 、 门 ( 称 东 四 门 ) 磨 刀 门 、 啼 形 由 个 分 蕉 洪 横 简 、 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