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一移、变一变

合集下载

移一移 变一变

 移一移  变一变

第十二讲移一移变一变例1、下面的火柴棒摆成的算式都有错,只许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1)(2)【思路导航】第(1)题,左边14+7得21,而右边只有1,所以想移动火柴棒,左边减小右边增大,才能使等式成立。

第(2)题,观察等号两边,左边741+21-121=641,右边是141,所以想从左边移一根火柴到右边,把左边的减数121,则左边的结果是741,右边141添上这根火柴,恰好变成741。

改:或改:或:练习1只许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1、2、3、只添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例2、有一把小椅子如图(1)所示,且椅子翻倒还掉了一条腿,请移动2根火柴,使椅子翻过来,且看上去也不缺少腿。

(1)(2)【思路导航】要把椅子翻过来,就要使下面有四条腿,由于翻倒后掉了一条腿,因此应该看清三条腿。

上面还应有一直的靠背,要横档竖档齐全。

移动结果如图(2)。

(虚线表示移走的火柴)练习21、移动三根火柴,使图中的鱼调个头。

2、移动一根火柴,使猪头,猪尾换个方向。

3、下图是由圆片组成的三角形,现在要移动3个圆片,使这个三角形的方向正好相反,你会吗●●●●●●●●●●例3、你能用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吗【思路导航】9根火柴按3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很容易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

如果要组成4个三角形,最好有12根,而现在只有9根火柴,所以有3根(红色的)火柴要共用3个三角形中。

如图这样组合能把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

练习31、你能用7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吗2、你能用10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正方形吗3、你能用12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正方形吗例4、下图是由24根火柴摆成的回字形,移动四根火柴,使它变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从题中可知,要用24根火柴摆出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可用12根火柴摆成,这样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由3根火柴组成。

考虑解题中移动4根火柴的要求,原图(1)可变成移动后的图(2)。

数学社团活动方案(精选4篇)

数学社团活动方案(精选4篇)

数学社团活动方案(精选4篇)带来的有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数学社团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标1、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和特长。

2、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活动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二、活动安排3月计划:学习数学史,了解历史上数学家的事迹,感受知识的由来和数学家们坚韧的精神,对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介绍中穿插爱国主义教育4月计划:安排学生课后收集与数学有关的小游戏、趣味题,活动时一起交流,教师提前准备一些,以弥补学生思维的漏洞5月计划:安排学生参与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如介绍几何画板的使用,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的美的同时,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电脑知识,增加学习兴趣6月计划:学生在课余时间分组合作交流,找到与数学有关的趣题,可以做成课件展示,并进行评比三、目标要求:通过本社团的活动,吸引社员乐学数学、想学数学,并带动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形成一个新的认识,提高数学学科的影响力。

数学社团活动方案篇2二年级数学思维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

二、活动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实施措施:1、认真备课,选择适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多种形式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活动准备:二年级数学思维兴趣小组建立。

第1 1讲 移一移

第1 1讲 移一移

第11讲移一移,变一变
1.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2.如下图,拿掉3根火柴棒,使它变成3个正方形,怎样拿?
3.用12根火柴棒,摆成6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请你拿走3根还剩下3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4.移动三根火柴棒,使图中的鱼调个头。

5.下图是由圆片组成的三角形,现在要移动3个圆片,使这个三角形的方向正好相反,你会吗?
6.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拿1个△放到第一行,两行的△一样多,第二行应摆几个△?
7.移动两根火柴棒,使它变成3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

8.先用14根火柴棒排成下图的房子,再移动其中的2根火柴棒,把这座房子改成面向左的。

9.第一行摆:O O O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拿2个O放到第一行,两行的O同样多,第二行应摆几个O?
10.用火柴棒摆成头朝上的龙虾,移动三根火柴,使它头朝下。

11.用9根火柴棒摆成的路灯,移动四根,把它变成四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

12.用12根火柴棒摆成的灯,移动三根火柴棒,变为五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

13.用10根火柴棒摆成一个三角阵,请你移动3根火柴,使这个三角阵的尖端向下,把图形倒过来。

14.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两行图形的个数相等?
15.用火柴棒组成一个小船,至少移动几根火柴棒,才可以使小船的船帆的方向正好相反?
16.杯中有的有水,有的无水,只移动一个杯子,使有水与无水的隔着放,怎么移?
17.小明将5枚1元硬币摆在桌子上,写“1元”的那一面朝上。

如果每次只允许翻3枚,那么至少翻几次,可以将这些硬币都变成“1元”的一面朝下?。

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肖俐小学教育,是小学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享受充分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发挥他们各自的个性,从而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小学教育,使师生交流的频率加快,互相碰撞增多,这能激发教师的灵感和机智,促使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去钻研,去探索。

用“五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教育。

一、“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意义1、时代的需要面向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高,精,尖,复合型人才最为重要,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来培养21世纪的人才,已经行不通了,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索创新的精神,使这形成发展性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成为必然趋势。

2、教学的需要“小学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点的革命性变化。

《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正是体现了当今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也为第一线的教师提出怎样通过课堂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所以,开展“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改进课堂教学的需要。

3、建立教学理论的需要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数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

《教育大辞典》第1册P180。

所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促使数学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反思而构建起自身内在的相应的数学教学模式。

并在亲身经历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反思。

以进一步丰富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宝藏。

二、“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教师要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促进“五环"教学模式的实施。

该模式的实践,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在调动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

三、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准备、活动、探索、交流、激励,五个环节的各自特点与相互联系,探索出一套在新的教学结构下的新型又适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

奥斯本检核表法及和田十二法

奥斯本检核表法及和田十二法

1
能否他用 其他功能:健身、举重、竞赛
2
能否借用 能在水中行驶、飞翔的自行车、滑雪自行车
3
能否改变
不同颜色的自行车、三轮自行车、方轮车、三角 车轮自行车
4
能否扩大 双人自行车、多人自行车
5
能否缩小 独轮车、自行车模型玩具、儿童自行车
6
能否替代 用木材制作自行车、复合材料自行车
7
能否调整 变速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变形自行车
盾构施工法 开凿越江隧道
有锯齿的小草 割破鲁班的手指 锯子
能方便地锯木头
蛋壳
能抵挡很 大的压力
防暴盾牌
能抵抗较大外力
试一试: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常常有它的独特功 能!仿一仿,你也能造出有独特功能的新东西?
原来的 东西
蝙蝠的飞 行
跳跃的袋 鼠
具有的 仿一仿,
实现
独特功能 造出新的东西 仿一仿的目标
回声定位 找目标
贵。
12.定一定
“定一定” 是指对某些发明或产品定出新的标准、型 号、顺序,或者为改进某种东西,为提高学习和工作 效率及防止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做出的一些新规定, 从而进行创新的一种思路。
定一定的应用实例
例如,有人用 “定一定”发明了一种 “定位防近视 警报器”。他利用微型水银密封开关,将其与电子元 件、发音器一起安装在头带式耳机上,经调节,规定 头部到桌子的距离,当头低到超过这个规定值时,微 型水银开关接通电源,并发出警告声,提醒人要端正 坐姿。
电视机 耳机
屏幕扩大 音量
大屏幕电视机 音箱
观赏视觉 效果更好
可以集体共享声音
雨伞
伞面扩大
恋人伞、双人伞
可以两人 同时使用
扩一扩的创新案例

和田十二法——创新法则

和田十二法——创新法则

和⽥⼗⼆法——创新法则(1)加⼀加:加⾼、加厚、加多、组合等。

(2)减⼀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扩⼀扩:放⼤、扩⼤、提⾼功效等。

(4)变⼀变:变形状、颜⾊、⽓味、⾳响、次序等。

(5)改⼀改:改缺点、改不便、不⾜之处。

(6)缩⼀缩:压缩、缩⼩、微型化。

(7)联⼀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学⼀学:模仿形状、结构、⽅法,学习先进。

(9)代⼀代:⽤别的材料代替,⽤别的⽅法代替。

(10)搬⼀搬:移作他⽤。

(11)反⼀反:能否颠倒⼀下。

(12)定⼀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作效率。

如果按这⼗⼆个"⼀"的顺序进⾏核对和思考,就能从中得到启发,诱发⼈们的创造性设想。

所以,和⽥技法、检核表法,都是⼀种打开⼈们创造思路、从⽽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路提⽰法"。

和⽥⼗⼆法案例应⽤ “和⽥⼗⼆法”由于简洁、实⽤,深受中⼩学⽣及⼯⼈的欢迎,我国普及这种⽅法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以实例进⾏说明。

加⼀加 南京的⼩学⽣丛⼩郁发现,上图画课时,既要带调⾊盘,⼜要带装⽔⽤的瓶⼦很不⽅便。

她想要是将调⾊盘和⽔杯“加⼀加”,变成⼀样东西就好了。

于是,她提出了将可伸缩的旅⾏⽔杯和调⾊盘组合在⼀起的设想,并将调⾊盘的中间与⽔杯底部刻上螺纹,这样,可涮笔的调⾊盘便产⽣了。

减⼀减 台湾少年于实明见爸爸装门扣时要拧六颗螺丝钉,觉得很⿇顷。

他想减少螺丝钉数⽬,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将锁扣的两边条弯戊卷⾓朝下,只要在中间拧上⼀颗螺钉便可固定。

这样的门扣只要两颗螺钉便可固定了。

扩⼀扩 在烈⽇下,母亲抱着孩⼦还要打伞,实在不⽅便,能不能特制⼀种母亲专⽤的长⾆太阳帽,这种长⾆太阳帽的长⾆扩⼤到⾜够为母⼦⼆⼈遮阳使⽤呢?现在已经有⼈发明了这种长⾆太阳帽,很受母亲们的欢迎。

缩⼀缩 ⽯家庄市第⼀中学的王学青同学发现地球仪携带不⽅便,便想到,如果地球仪不⽤时能把它压缩、变⼩,携带就⽅便了。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精讲 第12讲 移一移 变一变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精讲 第12讲  移一移  变一变

第十二讲移一移变一变例1、下面的火柴棒摆成的算式都有错,只许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1)(2)【思路导航】第(1)题,左边14+7得21,而右边只有1,所以想移动火柴棒,左边减小右边增大,才能使等式成立。

第(2)题,观察等号两边,左边741+21-121=641,右边是141,所以想从左边移一根火柴到右边,把左边的减数121,则左边的结果是741,右边141添上这根火柴,恰好变成741。

改:或改:或:练习1只许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1、2、3、只添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例2、有一把小椅子如图(1)所示,且椅子翻倒还掉了一条腿,请移动2根火柴,使椅子翻过来,且看上去也不缺少腿。

(1)(2)【思路导航】要把椅子翻过来,就要使下面有四条腿,由于翻倒后掉了一条腿,因此应该看清三条腿。

上面还应有一直的靠背,要横档竖档齐全。

移动结果如图(2)。

(虚线表示移走的火柴)练习21、移动三根火柴,使图中的鱼调个头。

2、移动一根火柴,使猪头,猪尾换个方向。

3、下图是由圆片组成的三角形,现在要移动3个圆片,使这个三角形的方向正好相反,你会吗?●●●●●●●●●●例3、你能用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吗?【思路导航】9根火柴按3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很容易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

如果要组成4个三角形,最好有12根,而现在只有9根火柴,所以有3根(红色的)火柴要共用3个三角形中。

如图这样组合能把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

练习31、你能用7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吗?2、你能用10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正方形吗?3、你能用12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正方形吗?例4、下图是由24根火柴摆成的回字形,移动四根火柴,使它变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从题中可知,要用24根火柴摆出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可用12根火柴摆成,这样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由3根火柴组成。

考虑解题中移动4根火柴的要求,原图(1)可变成移动后的图(2)。

数学社团活动方案(最新)

数学社团活动方案(最新)

数学社团活动方案1数学社团是我们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

也是我们彰显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

一、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现在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

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在兴趣小组中有自己的见解,不需要像正常上课那样拘谨。

二、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好社团活动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数学来源生活”,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社团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厌烦,正常的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

比如,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

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