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复习重点
工程化学大一知识点

工程化学大一知识点工程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在工程领域应用的学科,涵盖了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作为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工程化学在大一阶段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工程化学大一阶段常见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础1. 原子结构:掌握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2. 化学计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摩尔比和反应热等基本概念。
3. 物质状态:熟悉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4. 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表达方式。
5. 化学平衡:了解平衡常数、平衡常数表达式和平衡常数计算等基本内容。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如酸、碱、盐和氧化剂等。
2. 溶液的性质:了解溶解度、浓度和饱和度等与溶液相关的概念。
3. 酸碱中和反应:熟悉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4.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和应用领域。
5.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和区别。
三、能量与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焓、熵和自由能等基本热力学概念。
2. 一级热力学定律:熟悉一级热力学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催化反应:了解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催化剂的种类。
4.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掌握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过程。
5. 热力学计算:了解热力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四、化学平衡与化学动力学1. 动态平衡:了解动态平衡的特征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 平衡常数:熟悉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3. 反应速率: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4. 反应速度方程:了解反应速度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5. 动力学计算:熟悉动力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五、配位化学与配位反应1. 配位物的性质:了解配位物的基本性质和配位数的概念。
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掌握常见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规范。
3. 配位反应机理:熟悉配位反应的机理和反应类型。
4.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了解配位化合物在催化、药物和材料领域的应用。
大一工程化学期末知识点

大一工程化学期末知识点工程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化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工程学生来说,熟悉并掌握工程化学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一工程化学期末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总结复习内容。
1. 化学计量学1.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2 摩尔质量和计算分子/离子的数量1.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物质的摩尔比1.4 溶解度和溶液配制2. 热力学2.1 理想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等)2.2 热力学系统和状态方程2.3 焓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2.4 内能和焓变的计算3. 化学平衡3.1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3.2 酸碱中的平衡(离子产生、强弱酸碱) 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4. 化学动力学4.1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4.2 反应机理和活化能4.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4 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实验测定5. 电化学5.1 电解过程和纳斯塔定律5.2 奥斯特沃德电池和电动势的计算5.3 极化和电解质浓度的影响5.4 阳极和阴极反应的特点6. 化学工程6.1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6.2 反应器的种类和功能6.3 化工流程和工程原理6.4 化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7. 工程材料7.1 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7.2 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蚀7.3 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7.4 玻璃和陶瓷材料的特点8. 环境化学8.1 水质和空气污染8.2 环境监测和治理8.3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以上列出的知识点只是大一工程化学的基础内容,相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熟悉了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工程化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知识和理论层出不穷。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工程化学的兴趣,不断学习和探索,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知识点的梳理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工程化学》总复习

《工程化学》总复习绪论掌握几个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化学反应计量方程与计量数等)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目的要求]1.了解物质的主要聚集状态及特性。
2.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华方程的意义,了解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的含义。
3.了解液体的特性,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了解固体、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等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内容] 1.1 气体重点介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简单介绍实际气体方程—德华方程。
1.2 液体介绍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蒸汽压与沸点,液晶的概念。
1.3溶液介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包括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重点难点]1.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
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二章 化学反应热效应 能源利用[目的要求]1.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涵、本质和应用;2. 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明确热、功、状态函数(U 和H )的意义、状态函数的特性;能熟练地计算各种变化过程中Q 和W ,体系的∆U 和∆H ;明确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概念,能熟练地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来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并能灵活应用盖斯定律。
[教学内容]2.1 化学反应热效应介绍热效应的定义,符号(+,-), v Q 、p Q 及其关系,热效应的测定。
2.2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热力学标准态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重点介绍焓和焓变、状态、状态函数及盖斯定律。
2.3 能源简单介绍能源的种类与清洁能源(氢能,太阳能等)[重点难点]1.标准摩尔生成焓θm f H ∆和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θm H r ∆(计算) 2.盖斯定律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目的要求]1.理解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掌握熵(S )及吉布斯函数(G )的定义和意义,熟悉判断过程变化方向、限度的方法;2.能熟练计算∆S 、∆H 和∆G ;了解熵的统计意义以及基于热力学第三定律所建立的规定熵、标准熵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大一上工程化学知识点

大一上工程化学知识点工程化学是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工程化学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一上工程化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化学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等方面。
一、化学原理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结构以及化学元素的周期表排列。
2. 分子结构:了解分子的结构、分子量和化学式,掌握分子的构成和亲电性、亲核性等性质。
3. 化学键与化合物:学习不同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如离子键、共价键等,并了解不同化合物的类型和特性。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1. 固体结构与性质:了解晶体的结构、成分和晶格缺陷,以及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硬度、热传导等。
2. 液体结构与性质:学习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流动性质,了解溶解度、表面张力等液体性质。
3. 气体结构与性质:掌握气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气体的压缩性、扩散性等特性。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掌握反应物浓度与平衡位置的关系。
2. 反应速率:学习反应速率的定义、速率常数的计算,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掌握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转化过程,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四、化学能量与热力学1. 系统与环境:了解化学反应中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内能、焓变和熵变等热力学概念。
2. 热力学定律: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3.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特点,理解熵增原理的应用。
五、溶液与物质转化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学习溶液的组成和浓度表达,掌握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特性。
2. 溶解过程和溶解热:了解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掌握溶解度和溶解热的关系。
3. 化学平衡与溶解度:学习溶解平衡的表达式,了解溶解度与溶解平衡的关系。
综上所述,大一上工程化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化学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能量与热力学以及溶液与物质转化。
大一工程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工程化学知识点总结工程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学科。
在大一学习工程化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基本化学原理a. 元素与化合物:了解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符号,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
理解化合物的组成原理,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b. 化学键: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键的强度和键的断裂。
c.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热等。
熟悉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和置换反应等常见反应类型。
2. 化学平衡a. 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之间的关系。
b.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学习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掌握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推导。
c. 影响平衡的因素:了解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Le Chatelier原理。
3. 化学热力学a. 热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焓、熵、自由能等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义。
b. 热力学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c.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学习如何根据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
4. 化学动力学a. 动力学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概念,掌握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的定义。
b. 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和确定反应机理。
5. 化学实验技术a. 基本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室常见仪器和玻璃器皿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b. 化学试剂的使用和保存:学习化学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存条件,了解常见试剂的特性。
c. 实验数据处理: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方法,学习数据分析和误差处理的基本原理。
以上是大一工程化学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技术的培养。
化学工程(知识点)

化学工程(知识点)化学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化学反应、物质转化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化学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的科学。
它涉及到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方程等内容。
在化学工程中,了解反应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品质量。
二、物料平衡物料平衡是化学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它涉及到物质输入、输出和转化的过程。
通过掌握物料平衡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估算反应器中物质的流量、浓度以及反应产物的回收率。
这在化工装置设计和过程控制中非常重要。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估算物料平衡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改进生产装置,提高生产效益。
三、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转移和利用的关键。
它涉及到热力学、热平衡和能量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在化工生产中,能量平衡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加热、冷却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优化能量平衡,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反应器设计反应器是化学工程中最重要的装置之一,用于控制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反应器设计涉及到反应器类型、反应器尺寸、传热和传质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反应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纯度,并降低废物产生和能源消耗。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选择适合的反应器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反应器工艺,如串联反应器或并联反应器。
五、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化学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监测、调节和优化化工过程的各个参数。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我们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稳定性。
过程控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在化工厂中,通过合理设置传感器和反馈回路,可以实现对反应器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大一工程化学期末知识点

大一工程化学期末知识点1.化学原理: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及排布,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掌握化学键的种类和形成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化学平衡: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的移动、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力等,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实现平衡的移动。
3.化学反应速率: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速率方程与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数据来确定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
4.化学物质的量: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量的定义、摩尔质量的计算,以及摩尔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需要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如摩尔比、摩尔比计算等。
5.溶液的性质:学生需要了解溶液的定义,以及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液的概念。
此外,还需要了解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表示方法,如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
6.酸碱中和反应:学生需要了解酸碱的定义、酸碱性质、酸碱滴定等基础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如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酸碱的浓度等。
7.热力学:学生需要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热容、焓、熵等,以及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如焓变、自由能变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热力学定律,如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定律等。
8.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学生需要了解催化剂的定义、作用机理,以及反应动力学中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了解催化剂的分类、选择和工艺应用等。
9.化学工程基础: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如化学工业生产、化学过程设计、化工装备与工艺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在化学工程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加工工艺和设备等。
10.安全与环境保护: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如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化学品的存放、废弃物的处理等。
工程化学复习重点

思考:这两个公式有什么用处?
答:可以利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反应热。
2. 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B 时反应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记作 f H m 。 298.15K时的数据可以从手册及教材的附录3中查到。
指定单质通常指标准压力和该温度下最稳定的单质。如C: 石墨(s);Hg:Hg(l) 等。但P为白磷(s),即P(s,白)。
y z
+
y
x
+
+
x
s轨道投影
-
-
x
pz轨道投影
dxy轨道投影
原子轨道形状
(3) 磁量子数 m 的物理意义:
m 的取值: m = 0,1,2,· l, 共可取2l + 1个值 · · 确定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除s轨道外,都是各向异性的
p轨道, m=-1,0,+1,有三个伸展方向
原子轨道伸展方向
(4) 自旋量子数ms
试计算石灰石热分解反应的熵变和焓变 解: CaCO3(s) f Hm (298.15 K)/(kJ. mol-1) -1206.92 Sm (298.15 K)/(J. mol-1 . K-1) r Hm (298.15 K) =
B
H
B f B
92.9
m,B
CaO(s) + CO2(g) -635.09 -393.509 39.75 213.74
显然,标准态指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为0。生成焓的负值越大, 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反应物 标准状态 r Hm 稳定单质 生成物 标准状态
f Hm (r)
f Hm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y
x
+
+
x
s轨道投影
-
-
x
pz轨道投影
dxy轨道投影
原子轨道形状
(3) 磁量子数 m 的物理意义:
m 的取值: m = 0,1,2,· l, 共可取2l + 1个值 · · 确定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除s轨道外,都是各向异性的
p轨道, m=-1,0,+1,有三个伸展方向
原子轨道伸展方向
(4) 自旋量子数ms
离子键的本质
异号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
离子键的特征
没有方向性 没有饱和性
量子数
(1) 主量子数 n 的物理意义: n 的取值:n = 1,2,3,…
n = 1,2,3,4, · 对应于电子层K,L,M,N, · · · · · 表示核外的电子层数并确定电子到核的平均距离 确定单电子原子的电子运动的能量 求解H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每一个对应原子轨道中电子的 能量只与n有关:
试计算石灰石热分解反应的熵变和焓变 解: CaCO3(s) f Hm (298.15 K)/(kJ. mol-1) -1206.92 Sm (298.15 K)/(J. mol-1 . K-1) r Hm (298.15 K) =
B
H
B f B
92.9
m,B
CaO(s) + CO2(g) -635.09 -393.509 39.75 213.74
对于通式:
A + bB
gG + dD
若为元反应,则反应速率方程为
υ = k{c(A)}a . {c(B)}b
k 称为速率常数 各反应物浓度项指数之和(n = a + b )称为反应级数
已知K 与rGm的关系如下:
r Gm RT ln K
而 ΔrGm = -nFE
可得:
nFE ln K nE RT
开放系统 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 只有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 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3. 化学计量数
一般用化学反应计量方程表示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 关系, 通式为:
0
B
B
B
B 称为B 的化学计量数。符号规定: 反应物: B为负;产物:B为正。
附例1.1 应用化学反应统通式形式表示下列合成氨的化学反 应计量方程式: N2 + 3H2 == 2NH3 解:用化学反应通式表示为: 0= - N2 - 3H2 + 2NH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能变化与焓变
通常把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系统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叫做反应热。 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反应热又可分为: 定容反应热 恒容过程,体积功w体 = 0,不做非体积功 w ′=0时,所以,
w= w体+ w ′=0 ,qV = ΔU
定压反应热
恒压过程,不做非体积功时, w体= – p(V2–V1),所以 qp = ΔU + p(V2–V1)
4. 反应进度
反应进度ξ 的定义:
B nB 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d nB表示微小的变化量。或定 义 nB ( ) nB (0)
d dnB
B
反应进度的单位是摩尔(mol),它与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有关。
思考: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吗?
答:有关。如对于反应: 0 = –N2 – 3H2 + 2NH3 ,当有1mol NH3生成时,反应进度为0.5mol。若将反应写成
即 K a · b = Kw , 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 K 常温时,Kw = 1.0 × 10 ˉ14
缓冲溶液的pH
当加入大量的强酸或强碱,使溶液中的Ac‾或HAc耗 尽,则溶液将失去缓冲能力。
组成缓冲溶液的一对共轭酸碱,如HAc–Ac‾又称为缓冲对。 可用通式表示缓冲对之间存在的平衡: 共轭酸 = 共轭碱 + H+
思考:这两个公式有什么用处?
答:可以利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反应热。
2. 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B 时反应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记作 f H m 。 298.15K时的数据可以从手册及教材的附录3中查到。
指定单质通常指标准压力和该温度下最稳定的单质。如C: 石墨(s);Hg:Hg(l) 等。但P为白磷(s),即P(s,白)。
1 3 N 2 H 2 NH 3 2 2
则反应进度为1 mol。
状态函数:确定体系状态的宏观物理 量称为体系的状态函数。如质量、温度、
压力、体积、密度、组成等是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 1. 体系的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值确定。 2. 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体系的始态和 终态决定,与体系经过的途径无关。 3. 循环过程的状态函数改变值为零。
思考:电负性最大的前三种和最小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F(4.0) 、O(3.5) 、N(3.0)和 Cl(3.0)。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Cs和Fr(0.7)。
用波函数ψn,l,m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习惯上称为轨 道运动,它由n, l, m三个量子数所规定,电子还有自旋 运动,因而产生磁矩,电子自旋磁矩只有两个方向。 因此,自旋量子数的取值仅有两个,分别为+1/2和1/2,也常形象地表示为 和 。
一个轨道中的电子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自旋方向。
共价键
(298.15 K)
={(-635.09)+(-393.509)-(-1206.92)} kJ.mol-1 = 178.32 kJ.mol-1 r Sm (298.15 K) =
B
Sm (B)
= {(39.75 + 213.74) - 92.9 59}J.mol-1.K-1 = 160.59 J.mol-1
化学的五个主要基础分支为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和高数,也称为原子轨道。
光具有动量和波长,也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要服从以下规则:泡里不相容原
理 能量最低原理 洪德规则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物质 都是碱。 室温时,水的pH值等于7 H和U是状态函数 写出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c(HAc)c(OH ) Kb c(Ac ) c
c(H ) c(Ac ) Ka c(HAc) c
Acˉ的共轭酸是HAc:HAc(aq) = H+(aq) + Acˉ(aq)
c(HAc) c(OH ) c(H ) c(Ac ) Ka K b c(OH ) c(H ) /(c ) 2 K w c(Ac ) c c(HAc) c
En = (–1312 / n2) kJ·mol ˉ1
n的值越大,电子能级就越高。
(2) 角量子数 l 的物理意义:
l 的取值:l = 0,1,2,3,·, (n – 1) · · l = 0,1,2,3 的原子轨道习惯上分别称为s、p、d、f 轨道。 表示亚层,基本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对于多电子原子,与n共同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例】计算下列反应的 △rG m,并判断反 应的自发方向。 C6H12O6(s)+ 6O2(g)= 6CO2(g)+ 6H2O(l) 解:查 -910.5 △rG
m
0
-394.4
-237.2
= 6(-394.4) + 6(-237.2) – (-910.5) = -2879.1 kJ.mol-1
因为 △rG m< 0, 正反应自发。
+ +
+ +
+
不成键
成键
附图 p轨道共价键形成示意图
5.
元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1932年,鲍林(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 鲍林指定氟(F)的电负性为4.0,从而求出其它元 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是一个相对数值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加。 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电负性下降。
0.05917 V
当T=298.15K时: lg K
以上讨论可知,电化学方法实际上是热力学方法 的具体运用。
共轭酸碱解离常数之间关系
根据已知弱酸(碱)的解离常数Ka(Kb),可计算得其共轭离子 碱(酸)的Kb(Ka)。以Acˉ为例 Acˉ(aq) + H2O(l) = HAc(aq) + OHˉ(aq)
【例】已知下列反应的△rHm=-402kJ.mol-1, △rSm= -189 J.K-1.mol-1,求标准状态下反应 处于平衡时的温度。CaO(s)+SO3(g)=CaSO4(s) 解:平衡时 △rGm (T)≈△rHm(298)- T△rSm(298) = 0 T = △rHm / △rSm= -402 / -0.189 = 2130 (K)
{c(H ) / c } {c(共轭碱) / c } Ka c(共轭酸 ) / c
c( H ) / c K a
pH pK a lg
c(共轭酸 ) c(共轭碱 )
c(共轭酸 ) c(共轭碱 )
1.
离子键
当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互相接近时, 前者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后者得到电子形成负离 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成离子型化 合物。
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共用成键电子对形成的,成键电 子对可以由两个原子共同提供,也可以由一个原子 单独提供(后者习惯上称为配位键)
同种非金属元素或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共 价键。当由两个原子共同提供一对电子时,这对电子的自 旋方向必须相反,同时这两个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最大程 度的重叠,在两个原子核间形成密集的电子云。
如:3/2H2 + 1/2N2 =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