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构成与特异构成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2.非规律性骨骼的基 本形密集:不受骨骼 所局限,只求画面的 对比及均衡。基本形 在构成中或疏或密, 自由散布,多与寡的 数量对比是主要的原 则。
散布可以是均匀的或 不均匀的,也可以略 带节奏性或稍有渐变 意味。
密集构成形式
3.趋近点的密集:所有的基本形向一点聚集,或 从一点扩散,基本形越接近此点越密集,越远离 此点越稀疏。基本形的组织不要过于规律,否则 会有发射的感觉。
采用重复的形式构成物象,能加强人对形象的 视觉记忆。
重复构成形式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建筑的窗格、楼梯的 台阶、地板上的方砖格子、衣服上的纽扣等, 都能产生整齐的美感效果。
重复构成形式
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 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 本形宜,过 于复杂易造成画面的混 乱,所以基本形的选择 以几何形为主。
任何黏附在设计表面上的物质都可做成触觉肌 理,方法有钉、钻、凿、焊、接、皱褶及一切 雕塑手段。
在创作近似构成时,注意基本形在设计中的排 列,切勿造成形状上循序渐进的感觉,否则便 成为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形式
渐变是指逐渐变化, 是一种运动变化的 规律。
渐变有缓急快慢之 分,即由缓转急或 由快转慢,在排列 上有由上而下、由 左至右和多元化渐 变等。
渐变构成形式
形象的大小,色彩的 浓淡冷暖,以及位置、 方向、肌理等都可成 为渐变的因素。
对比构成形式
空间对比: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形成的对比
对比构成形式
作业: 绘制一幅对比构成形式的作业 作业大小:15cm*15cm(小纸)
发射构成形式
发射构成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向周边发射、 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韵律 感。
在日常生活中,发射构成的例子随处可见。
发射构成形式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9种基本形式

1.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4.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5.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6. 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8. 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 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
平面构成渐变,发射,特异

骨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
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骨
骼渐变,通过变动骨骼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
另一种是基本形渐变,通过基本形的有规律的变
动(如方向、大小和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 整的渐变到残缺, 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
特异 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
有意违反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 以打破规律性。
1.形状: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 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 。 2.大小: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些特 异的对比, 4.方向: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 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 5.肌理: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
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 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强烈 的视觉效果。
发射的分类: 1.中心点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 射。 2.螺旋式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已旋绕的排列方式 进行的,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 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 环绕发射,如箭靶的图形。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
置渐变时, 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 间感。
5.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
方向上进行变化。
骨 骼 渐 变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的特异
(1)大小特异:通过增大某一基本形的面积,导致大小悬殊,强化基本形的形象 ,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也是最容易运用的特异。
(2)色彩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色彩的色相、明度或纯度,创造特异效果。 (3)位置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所处的位置,形成特异效果。 (4)形状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形状的直曲、繁简等特征创造特异效果。 (5)方向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的方向,形成特异效果。 (6)肌理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表面的质感及纹理形成特异效果。
2、向心式:基本形由四周向中心归拢,形成发射点在画面外的效果。
3、同心式:基本形层层环绕一个中心,每层基本形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实际上 是扩大的结构,扩散的形式。
4、多心式: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这种构成效果具 有明显的起伏状,空间感也很强。
发射骨骼与基本型的关系
1、在发射骨格内纳入基本形。基本形纳入发射骨格内,采用有作用或无作用骨格 均可,但基本元素排列必须清晰有序。
4.彭洛斯三角形:利用人的眼睛在观察形体时,不可能在一瞬间全部接受形体 各个部分的刺激,需要一个过程转移的现象,将形体的各个面逐步转变方向。
画面中空间的表达需要依赖于图形体系的形式。即使是组成基本形的点线 面,通过点的大小、线的疏密、面的转折或是点、线、面的组合、穿插都可呈 现空间的视觉效果,表达空间。
• 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
任何形体,它的空间感的形成,必须要有相应的形体作为参照。依据这一视 觉原理和经验,就可以在平面中制造具有纵深感的三维空间。 1.重叠空间: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 是感知形体空间最明显的一种启示。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三大构成》适用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美术设计专业1、前言1.1课程标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掌握平面应用、立体应用及色彩应用,并通过基础训练,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最终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理念设计遵循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教学过程设计原理,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载体设计,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建设学岗相通,学做一体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装饰、美术设计、工艺美术、内容与过程作为主线进行划分和设计,以重点教学项目,按项目划分等逐步递进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循环渐进地认识和掌握素描造型技巧要求。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构成的造型及组织规律,了解构成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1知识目标(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2)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3)掌握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4)掌握立体构成的理论知识2.2能力目标(1)掌握三大构成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
(2)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3)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
2.3素质目标(1)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服务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3)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4)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5)创新思维能力;(6)审美能力的提高。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结合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编写理实一体化校企合作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要点,设置全面、合理、适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实践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平面构成三要素

平⾯构成三要素平⾯构成三要素⼀:点。
特征:(1)单个的点凝聚视线:多个点分散视线,活跃⽓氛。
(2)画⾯中⼼的点使视线集中,边缘的点有逃逸倾向。
(3)很多点按⼀定的⽅向进⾏有规律地排列,给⼈线化或⾯化的感觉。
(4)有⼤到⼩的点按⼀定的轨迹⽅向进⾏变化,能产⽣韵律感;按⼀定的规律群集的点,能产⽣空间感。
⼆:线。
分类:(1)直线:平⾏线垂直线折线斜线等(2)曲线:弧线漩涡线抛物线圆椭圆任意封闭曲线等。
性格:(1)细线:精致秀⽓锐利。
(2)粗线:壮实敦厚。
(3)锯状直线:焦虑不安。
(4)垂直线:⽣命⼒⼒度感伸展感。
(5)⽔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
(6)斜线:运动感动向感⽅向感。
(7)折线:⽅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8)⼏何曲线:弹⼒紧张度强规则美。
(9)⾃由曲线:⾃由潇洒⾃如随意优美。
特征:(1)等距离的线密集排列产⽣强烈的秩序感。
(2)疏密变化的线产⽣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的线产⽣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不规则的线产⽣杂乱的视觉效果。
三:⾯。
种类及性格:(1)直线形:如正⽅形等,表现简洁安定规则平稳,是⼀种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曲线形:指⼏何曲线形,如圆形等,表现柔软⽣机膨胀弹性的视觉效果。
(3)⾃由曲线形:没有⼏何秩序的曲线形,能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
表现优雅魅⼒和带有⼈情趣的视觉效果。
(4)偶然形:偶然⽅法或⽤特别⼿段获得的图形,这种⾯⽆论⽤什么⽅法制作,得到的结果都不会完全⼀样。
这种⾯⾃由活跃⽽富有哲理性,具有⼀定的情态情趣,⽤得好可以制作出极具个性的作品。
三要素的运⽤⼀:基本形的关系:(1)分离。
(2)相接。
(3)覆盖。
(4)差叠。
(5)透叠。
(6)联合。
(7)剪切。
(8)重合。
⼆:平⾯构成的形式:(1)重复构成。
(2)渐变构成。
(3)近似构成。
(4)发射构成。
(5)特异构成。
(6)对以构成。
(7)⾻骼构成。
(8)密集构成。
(9)肌理构成。
(10)空间构成。
(11)分割构成。
(12)图与底的构成。
平面构成名词和简答题

平面构成〔一〕、平面构成名词解释.1、〃平面构成:就是根据一定的构成原那么,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2、骨骼:即组织纹样的基架.3、倾侧渐变:根本形以正面逐渐倾侧到侧面及反面的过程就是倾侧渐变.4、发射构成形式〔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央,呈向周边放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韵律感.5、特异:是规律性的突破和秩序的轻度比照,是在有规律形态中进行小局部的变异,以突某种较为标准的单调的构成形式.6、单形:是指一个形象,一般理解为视觉效果单一的形象.7、复形:指两个形以上较为复杂的视觉形象.8、正形:是图形着色,背景空白.9、负形;是图形空白,背景着色.指视觉中所具有独立与完整这两个特性的形象.11、〃连续形:指视觉中具有反复和连续性的图形,包括上下、左右的关系.12、〃比例:是决定事物整体美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各单位之间匀称,和谐的主要因素,完美的构成设计都有着适度的比例尺度.14、〃黄金分割:是按黄金比例的量进行分割.15、〃等份分割:是把整体分成几个等形等量的局部.16、〃等差分割;是把整体按等差级数给的量进行分割.17、〃自由分割:是指不按比例进行的分割,是不设规那么,只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又叫“均齐〞,是以“中轴线〞为根底,两侧的形象同形、同量又同色.19、"平衡:指在同量、异形、异色,无中轴线的支配下构成的一种形式.20、〃几何形的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运用工具描绘,表现出来的效果是规那么、平稳、理性.21、〃有机形的面:指有机体的形态,具有生命的韵律.22、〃自然形的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见形态.23、〃人造形的面:指人们将创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其具有较为理性的特点.24、〃意外形的面:也称“偶然形〞,是采用特殊手段和特殊工具,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得的意外形.5、〃徒手的面:是在无任何仪器的辅助下,随手描绘的图形.26、〃几何形:是根据一定的规矩用绘图仪器制作的图形,其特点是标准、简洁、富有机械性的美感.27、〃自然形:是客观存在的形状,它的视觉特征是具体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是熟悉、亲切、真实.28、〃偶然形:指在我们意识不到时偶然形成的形状.29、"重复:是指画面或造型中形态、线条、色彩的类同和屡次出现.30、〃近似:是重复的轻度变异,是非规律性的变动,它虽然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但又不失规律感.31、〃.渐变: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规律.32、〃单元渐变:骨骼线的一个单元等距离重复,另一个单元逐渐增宽或缩窄.33、〃双元渐变: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时产生阔窄变动,形成双渐变骨骼.34、〃等级渐变:水平线或垂直线产生阔窄分条变动,每一行是分条的重复,形成类似阶梯的渐变效果.35、〃折线渐变:整组水平或垂直的折线渐变.36、〃形状渐变:由一种根本形逐渐向另一种根本形转化.37、"大小渐变:是指根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而骨骼不变的渐变.38、〃方向渐变:是指根本形具有方向性时,可用方向渐变作为根本形的排列. 142、〃分解重构形式:把一个完整的物体分为几个局部,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那么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43、〃分割: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假设干局部叫分割.〔二〕、平面构成简做题1、平面上形成空间感的因素有哪些?答:1〕重叠形成空间2〕点的疏密形成空间3〕线的变化形成空间4〕透视形成空间5〕面的连接形成空间6〕矛盾空间2、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哪些?答:大小特异色彩特异位置特异形状特异方向特异骨骼特异3、发射构成具有哪些特征?答:第一,具有多方向的对称;第二,具有强烈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发射点的中央;第三,能造成光学的动感,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央向四周散射.4、平面构成的形式有哪些?答: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比照构成形式5〕发射构成形式6〕特异构成形式7〕空间构成形式8〕打散构成形式9〕密集构成形式10〕分割构成形式11〕肌理构成形式5、制作偶然形的特殊技法有哪些?答:〔一〕吹色法〔二〕滴流法〔三〕抗水法〔四〕压印法〔五〕吹肥皂泡法〔六〕纸张的揉、搓、刮、撕〔七〕震动摄影法6、错视的面有哪些种?答:〔一〕面的大小错视〔二〕面的形态错视〔三〕面的明暗错视7、错视的线有哪些种?答:〔一〕线的长短错视〔二〕线的交叉错视〔三〕直线曲化的错视〔四〕角度、位置的错视8、"平面构成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在平面构成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根据美的形式法那么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9、两个或更多的单形相遇时可产生那些关系?答:别离、接触、重叠、透叠、差叠、联合.10、〃图与地的区别?答:在平面设计中,形象必然有形与托形的空间.通常,形象往往被称为“图〞,而其周围的空间被称为“地〞.“图〞有突出性,有明确的形状,有轮廓线或界空线;“地〞那么有后退性,形状比拟松散,无固定界限.11、〃正形与负形的区别?答:正形是图形着色,背景空白;而负形那么是图形空白,背景着色.如果“图〞在前面是主体,那么“地〞在后面是背景,这种形象就是“正〞的形象,反之那么为“负〞的形象.12、〃正形与负形的关系?答:在构成设计中,正形与负形是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两种形象相互衬托,相互依赖,的主题形象更严谨,空间更为明确.在具体设计中,如果正形不突出,视觉效果就会减弱.13、〃举例说明什么是反转图?及反转图的特点是什么?答:如果正负形各自都成为完整的形象,就成了正负形的反转图.如中国的太极图图形.特点:如果正负形使用同一边缘线构成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转换性的效果.14、"变化与统一地关系?答:变化是各个组成局部之间的区别,统一是各个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与统一的原那么是美的形式法那么的总法那么,它要求形式上既丰富而又有条理;组织上既有秩序而又不单调、不混乱.变化富于统一之中,2在统一中要有变化的因素,而变化时又必须用统一加以调整,两者缺一不可.15、〃在具体设计中,如何解决变化与统一二者之间的关系?答:在具体设计中,如果只注意统一性而缺乏多样性,整体的效果就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甚至呆板.因此,在统一性上,注重局部之间的多样性,就能使整体显得丰富生动,又有变化.“变〞,要变而不乱,变中求稳;“统〞,要统而不死,统中求生.16、〃举例说明平衡的特点?答:使画面显得灵活多变,带有动感,它没有一定的组织原那么,只要能在形式结构上掌握好重心即可.例如人体的运动、兽的奔跑、鸟的飞翔、被风吹动的树木花草、杂技表演等.17、〃比照与调和的关系?答:比照与调和是相对立的概念,调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使其具有统一感,而比照必须受调和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美的图形.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调和的作用,否那么图形会显得平淡、呆板.18、〃形式美的根本法那么是什么?答:比例、分割、节奏、韵律、变化与统一、〃对称、平衡、比照、调和.9、〃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答:构思、起稿、画墨稿、修整.0、〃举例说明〔如何理解〕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意思?答:垂直线有庄重、上升之感; 水平线有静止、安宁之感;斜线有运动、速度之感;曲线有自由、柔美之感.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特异构成
概念: 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
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此打 破规律性。
特异的效果是从比较中得来的,通过小部分 不规律的对比,使人在视觉上受到刺激,形成视 觉焦点,打破单调,产生新奇的、生动活泼的视 觉效果。
渐变图例二
渐变图例二
图128是从鸽子到手,由手到鸡,由鸡到 狮子,由狮子到骆驼的渐变,底色用黑,形 象全是白色。渐变步骤已经固定,要注意渐 变的方式。鸽子变为手,主要是翅膀和尾巴 变成手指的方法。翅膀逐渐变为中、食、无 名指,尾巴变为小指。变化是一定要给人以 自然可信的感觉,不能从尾巴一下子就变成 了小指。另外一些细部的变化也不容忽视, 如眼睛变成指甲。
渐变用途
渐变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可以无限任 意的变动,因此它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它 在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
• (1)使画面中形与形之间的变动自如; • (2)可以将渐变后的形象放在同一画面上,
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 (3)两个形体的形状距离较大,经渐变能逐
渐调和。
渐变类型
• 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变到另一个基本形。 基本形可以由完整到残缺,也可由简单到复杂, 由抽象渐变到具象,由正常到奇异,由此形到彼 形,可由一种基本形用逐渐拉长或压扁手段产生 的变形,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联合 组织渐变。
• 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 向的渐变;
• 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须用 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 骨架的部分会被切除掉;
渐变类型
• 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 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增减渐变
渐变类型
• 骨格的渐变——是指骨 格有规律的变化,是基 本形在形状、大小、方 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 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 直、斜线、折线、曲线 等各种骨格线的渐变。 渐变骨格的精心排列, 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有时还会产生错觉和运 动感。
空间渐变——形象在空间中改变大小,或在空间中旋转,改变 形状,改变位置,这样在视觉上产生渐变效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种骨格间的交错渐变——运用两种渐变骨格单位,相对交错组 合而成。
渐变注意事项
渐变在设计过程中,有4点 需要注意:
• (1)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渐变; • (2)基本形在进行渐变过程中
的始与终的形状; • (3)渐变的节奏规律性和渐变
作业练习 渐变构成设计,规格15cm*15cm。
• 要求: • (1)注意基本形渐变过滤得自然性、可行性与
可信性; • (2)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和骨格渐变同时进行。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作品范例
渐变图例二
中间两步是既像鸽子又像手的“混血儿”, 他们也应该很美。下面几阶段亦然,每一小 部分的变化要协调,整幅画的大感觉也要协 调。另外还要注意整幅画的分量要平衡,不 要一边重,一边轻,或有的地方装饰过多, 有的地方没有装饰。这幅作品变化的协调自 然,手法统一,简练大方,形体准确,是一 幅成功的设计。
实 例 分 析
作 品 赏 析
作业练习
变异构成设计,规格15cm×15cm 要求:
用所学的变异方法在重复骨骼中或变异骨格 中或变异骨骼中进行。
变异的基本形突出,但不能过于独立,注意 整体效果。
特异的几种形式
1、形状的变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 出现一小部分变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 为画面上视觉焦点。
2、大小的变异----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 只在大小上作些变异的对比。
3、色彩的变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 些对比的成分,以打破单调感。
4、方向的变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是有秩序的 排列,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 变化以形成变异效果。
渐变构成与特异构成
渐变构成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体验到的一种自 然现象,月的圆缺、潮汐的涨落以及动植物 的生长、发育都是循序渐进的变化的,因此 人们对渐变的形式感觉柔和而亲切。
在我们的视觉中经常会感到路旁的树木 有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能感到山峦 一层层的由浓到淡的色彩渐变。
此外,还有听觉,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 强的渐变。渐变就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 象,这种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渐 变形式。
的次数; • (4)渐变后部分形体与整体的
效果是否统一。
渐变图例一
渐变图例一
图127是从圆渐变到五星的例子,采用 的方式是增减渐变,用了五步。当然同样的 圆和五星用别的方法也可以做出来。但是无 论哪种方式都要注意渐变的流畅感和自然感, 不要出现忽大忽小的变化。另外渐变的次数 也不要过多或过少,以免使画面过疏或过挤。
• 肌理特异——在相同的肌理中,有不同的 肌理形象或元素出现。注意特异肌理与其 它形象肌理的差异,如果画面只运用肌理 特异,肌理上的差异一定要明显。(见课 本7-1-13)
• 空间特异——在画面中,有不同与其他形 象空间的形象空间元素出现。有时可结合 平面空间的特性,比如矛盾性、暧昧性, 形成趣味性较强的画面效果。(见课本7-114、7-1-15)
• 骨格特异——在规律性可见骨格中,局部 出现不同于其他的骨格线,形成骨格特异。 特异的骨格线可以是形状、方向、大小、 规则于非规则、封闭于开敞等变化
(见课本7-1-7、7-1-8)
• 位置特异——在有秩序的位置关系画面中, 出现少量位置突出变化的形象。一般位置 特异都依据规律性骨格,在其基础上寻找 形象位置关系与规律性骨格差异较大的或 相反的位置关系。(见课本7-1-11)
渐变
在一定秩序中将基本形有规律的递增和 递减或是将形由此至彼慢慢转化,比起重复 的同一性,渐变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美,更 有生气。
渐变开始的程度在设计中非常重要。 (渐变的程度太大,速度太快,就容易失去 渐变所特有的规律性的效果,给人以不连贯 和视觉上的跃动感,反之,如果渐变的程度 太慢,就会产生重复感,但慢的渐变在设计 中会显示出细致的效果。)
渐变类型的骨架
间隔渐变——两种基本形相间隔排列,各自按自己的渐变方式 渐变。(这种间隔渐变的基本形及骨格形式不能太复杂,否则 画面会较为复杂、混乱。)
疏密渐变——某种形象重复或渐变排列,位置上逐渐改变,产生 疏密程度不同的渐次变化。
色彩渐变——形象的色彩在色相、纯度或明度方面渐次产生的变 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