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设计(渐变、发射构成)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基本形式

2.大小的特异: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3lian素材,只在大小 上做些特异的对比,但应注意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异要适中,不要对 比太悬殊或太相似。
3.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些对比成分,以打破 单调。
4.方向的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致 ,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
肌理构成的特征
① 肌理可以增强立体感。比如一个形态的表面和侧面分别用不同 的肌理来处理,就可以增强造型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肌理的这一作用 ,是由肌理的形状和分割配置关系决定的。
② 肌理可以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不同的肌理会呈现形态不同 的表情和特征。为很好地发挥肌理的这一作用,在立体构成时,我们常 将肌理放置在视线经常看到的部位。
重复构成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反复出现能加深给人的印象,有安定、整齐、机械的美感。 有序的重复能扩大空间感。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 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 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密集效果欣赏
八、肌理构成
概念: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 构造的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
肌理的创造方法:(视觉与触觉肌理) 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重以及笔触的不同 排列
,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2.印拓:用油墨或涂料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
射,如箭靶的图形。
发射构成的特征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 发射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 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 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 觉效果。
3.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些对比成分,以打破 单调。
4.方向的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致 ,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
肌理构成的特征
① 肌理可以增强立体感。比如一个形态的表面和侧面分别用不同 的肌理来处理,就可以增强造型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肌理的这一作用 ,是由肌理的形状和分割配置关系决定的。
② 肌理可以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不同的肌理会呈现形态不同 的表情和特征。为很好地发挥肌理的这一作用,在立体构成时,我们常 将肌理放置在视线经常看到的部位。
重复构成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反复出现能加深给人的印象,有安定、整齐、机械的美感。 有序的重复能扩大空间感。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 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 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密集效果欣赏
八、肌理构成
概念: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 构造的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
肌理的创造方法:(视觉与触觉肌理) 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重以及笔触的不同 排列
,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2.印拓:用油墨或涂料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
射,如箭靶的图形。
发射构成的特征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 发射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 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 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 觉效果。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 方向渐变 对基本形进行排列方向的渐变,可增加画面的变化和空间感。如点的排列方向由正 面渐次转向侧面,将逐渐产生倾斜反转,还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感。
2. 位置渐变 位置渐变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骨格中发生位置变动(作上下、左右或对 角线移动),从而给人以平面的移动感。例如将一组渐变曲线群进行反向的错位连接, 并且按同一方式渐变曲线群,可使图形活泼自然、强烈,造成一种有节奏的起伏。由 这种方法构成的图形是很难由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图6-35、图6-36)。
图6-81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2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旋转的线条,使人沉浸在幻觉的空间中(图683、图6-84)。
图6-83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4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的画面不但充分表现出发散构成的特点,同时也在构成中体现 出一种图案美(图6-85、图6-86)。
图6-85 发射构成作品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形。有时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
以下作品利用基础形、排列形式、色彩的有机统一,使整个画面稳定、流畅的感觉。
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基础形方向 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平面构成的形式渐变与发射构成

列变化。
D、位置渐变:基本形在构成骨格中的位置
収生变化,产生运动的视觉效果。
E、色彩渐变:同一基本形在色相、明度或
纯度上产生变化,进行渐变排列。
骨格渐变:是指骨格单位的间距、形状、大
小按一定比例渐变。骨格渐变有单元渐变、 双元渐变、等级渐变、折线渐变和联合渐变 等形式。
A、单元渐变:只有一组骨格线进行逐渐加
宽或变窄的渐变。
B、双元渐变:两组骨格线同时渐变。
C、等级渐变:将骨格错位移动,产生梯形
等级的渐变。 D、折线渐变:将骨格线进行弯曲或弯折。 E、联合渐变:联合多种渐变联合使用。
自由形渐变:即基本形和骨格按照一定规律
収生渐变。 强调立意和构思 基本形和骨格,多一种自由渐变时,另一种 则变化简洁。
骨格渐变
自由形渐变
基本形渐变: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规律,在
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疏密、虚实、色 彩等方面収射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A、形状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另一
个形象。
B、大小渐变:基本形的面积大小渐次变化
排列,形成空间感和运动感。
C、方向渐变:将基本形作方向、角度的序
E、移心式収射:多心式収射构成的特殊形
式,収射点有秩序地渐次移动位置,形成有 规则的变化。
F、螺旋式収射:指以螺旋式的収射骨格和
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形所构成的収射形式。
1、渐变构成的概念、特点与形式
2、収射构成的概念、特点与形式
(1)渐变构成的概念
渐变是以相近的基本形或骨格,按逻辑规律
逐步变化,所形成的调和秩序。
(2)渐变的特点
渐变有规律性强、严谨的特点,在视觉上可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
1、重复形式:重复构成形式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2、近似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渐变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渐变包括(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4、发射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发射包括(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
5、空间形式:空间构成形式是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
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6、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7、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8、对比构成: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
平面构成之渐变、发射、空间、对比

节奏与韵律
曲线显现的节奏
节奏与韵律
不同的节奏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性特征 在音乐中,节奏的表现性特点与节奏的快慢 即时间间隔有关。其节奏感越快,乐曲所表现的 情绪越欢快,动感越强,反之则平静、悠扬。 在视觉艺术中,节奏的表现性特征同样与其 快慢的感觉有关,只是这种快慢的感觉主要是由 各个要素间的距离间隔来决定的。
可以说,节奏能使从事活动的人和旁观者同样感 到愉快。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
在视觉艺术中,节奏是通过同一视觉元素或 视觉效果在同一构图中的重复运用而获得的。
由重复形成的 节奏
节奏与韵律
由重复形成的节奏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
雕塑中显现的节奏
节奏与韵律
在笔触中显现的节奏
节奏与韵律
曲线显现的节奏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
慢节奏的画面
节奏与韵律
中等节奏的画面
节奏与韵律
快节奏的画面
节奏与韵律
以文字的变化形成快节奏的海报设计
节奏与韵律
以形象的变化形成中等 节奏的海报设计
节奏与韵律
主体的突出形成慢节奏的海报设计
节奏与韵律
在平面构成中,节奏和韵律的主要特征: 把基本形有规则、反复地连续起来,并且,渐次 地进行发展变化 最突出的两种表现形式为: 渐变构成 发射构成
在logo设 计中应用位 置渐变
渐变构成
4、形象的渐变
从一种形象向另一种 形象的逐渐过渡,可 以增加人们的欣赏情 趣
渐变构成
复习
1、对称有哪几种形式? 2、如何获得画面的均衡? 3、重复构成的三种形式? 4、骨格的种类? 5、特异构成的几种形式?
复习
巴黎设计师Melanie Brument设计了名为“ 渐渐地...”的餐具与桌布,用小圆点的聚 散表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近似、渐变、发散、密集构成(铺装设计)

50
51
52
53
五、肌理构成
4 )染——用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如宣纸、棉纸 等,用搅和后的有纹理的液体颜料进行渲染、浸 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奇妙 的肌理效果。
5 )刻刮——在已着色的表面用尖利的物品刻刮, 或撕裂得到意外的形状边缘,会得到粗犷、强烈 的肌肤效果。还可用硬物摩擦、刮裂得到肌理。 6)压印法——在玻璃上或光滑的纸上,放上颜料, 然后用手压,形成奇妙的形态。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 发射构成 • 密集构成 • 对比构成 • 特异构成 • 肌理构成
一、发射构成
• 1 概念 • 首先,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
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 集中。 • 其次,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 渐变一样,骨格和基本形要作有序的变化。但 是发射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聚焦通常位于 画面的中央; 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光学的动感, 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7
一、发射构成
8
一、发射构成
9
一、发射构成
10
一、发射构成
11
一、发射构成
12
二、密集构成
• 密集是对比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数量众多的基 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在其他地方疏散, 但在集与散、虚与实之间,常常带有渐移的现象。
(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的点放在构 图的某一点上,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这个点 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愈远离此点愈疏。 (2)线的密集 (3)自由密集: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的约束,完全 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
6
一、发射构成
• 3 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 • 1)在发射骨骼内纳入基本形的关系 • 2)利用发射骨骼引导辅助线构筑基本形 • 3)以骨骼线或骨骼单位自身为基本形,基本形
51
52
53
五、肌理构成
4 )染——用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如宣纸、棉纸 等,用搅和后的有纹理的液体颜料进行渲染、浸 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奇妙 的肌理效果。
5 )刻刮——在已着色的表面用尖利的物品刻刮, 或撕裂得到意外的形状边缘,会得到粗犷、强烈 的肌肤效果。还可用硬物摩擦、刮裂得到肌理。 6)压印法——在玻璃上或光滑的纸上,放上颜料, 然后用手压,形成奇妙的形态。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 发射构成 • 密集构成 • 对比构成 • 特异构成 • 肌理构成
一、发射构成
• 1 概念 • 首先,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
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 集中。 • 其次,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 渐变一样,骨格和基本形要作有序的变化。但 是发射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聚焦通常位于 画面的中央; 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光学的动感, 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7
一、发射构成
8
一、发射构成
9
一、发射构成
10
一、发射构成
11
一、发射构成
12
二、密集构成
• 密集是对比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数量众多的基 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在其他地方疏散, 但在集与散、虚与实之间,常常带有渐移的现象。
(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的点放在构 图的某一点上,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这个点 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愈远离此点愈疏。 (2)线的密集 (3)自由密集: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的约束,完全 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
6
一、发射构成
• 3 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 • 1)在发射骨骼内纳入基本形的关系 • 2)利用发射骨骼引导辅助线构筑基本形 • 3)以骨骼线或骨骼单位自身为基本形,基本形
第5章_渐变、发射构成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5.4 发射构成
5.4.1 发射概念: 指相同的基本单元或骨骼环绕一个共同中心向外呈 散发式集合或向内集中式集合。它也是重复的一种特 殊情形。
LOGO
5.4.2 发射骨格的构成因素:
1.发射点:即发射中心,是焦点所在。 2.发射线:即骨格线。它有方向(离心、向心或同 心)和线质(直线、曲线或折线)的区别。
⑴ 单元渐变: 也叫一次元渐变,即仅用骨格的水平线或垂直线作单 向序列渐变。
LOGO
(2) 双元渐变: 也叫二次元渐变,即两组骨格线同时变化。
(3)等级渐变: 将骨格作竖向或横向的整齐错位移动,产生梯 形变化。
LOGO
LOGO
(4)折线渐变: 将竖的或横的骨格线弯曲或弯折。
(5)联合渐变: 将骨格渐变的几种形式互相合并使用,成为较 复杂的骨骼单位。
LOGO
发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LOGO
发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LOGO
发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LOGO
LOGO
LOGO
LOGO
5.3.4 渐变构成中基本形与骨格的关系
LOGO
(2)基本形性质改变:指在渐变过程中基本形性质发生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应该注意渐变的形态之间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 受,以渐变过程中各环节的造型处理。
LOGO
• 2、在渐变骨格中的基本形渐变 • (1)基本形不发生变化
• (2)基本形与骨格均发生变化
LOGO
LOGO
(6)阴阳渐变: 使骨格宽度扩大成 面的感觉,使骨格与空间 进行相反的宽度变化,即 可形成阴阳、虚实的转换 。
2、渐变中应注意的问题
LOGO
(1) 骨格的设计比基本形更重要 (2) 渐变骨格中带入的基本形不易复杂,防 止画面混乱 (3) 基本形复杂时,骨格线应简捷、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发射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或折线.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3)发射构成的基本形式
(a)同心发射:围绕中心向外扩展,也称渐层发射 (b)离心发射:从中心向四周扩散 (c)向心发射:由四周向中心的向心发射 (d)多心发射:画面出现多个发射中心
三大构成
同心发射
离心发射
向心发射
渐变、发射构成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5)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2.发射构成 请例举生活中的发射现象?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
2.发射构成 (1)发射构成:单位形或编排环绕着一个或几个中心所作的 构成 。 (2)发射构成的条件
(a)发射点:可以是一点可以是多点,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 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隐藏的.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e)位置渐变: 将基本形作方向、角度的序列变化,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增 强立体感和空间中的旋转感。。
三大构成
(f)虚实渐变: 指黑白正负形的渐变。将一个形的负形逐渐变为另一个形的正形。
渐变、发射构成
(g)色彩渐变:指色彩纯度和明度的渐变。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4)渐变构成与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图例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探究法、调查法、收集法
技能训练项目
(教学活动项 目)
课堂讨论:通过实例谈谈自己对基本形的创造的方法的 体会 实践表现:运用基本形的创造的方法创造基本形并进行 群化构成表现
作业
运用基本的创造的方法创造基本形并进行群化构成表现
四、教学准备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
1.小结
(1)教学环节:小结重复及近似构成的表现形式 (2)实践环节:学生设计分别设计完成一幅重复及近似构成作业
2.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运用所学方法分别设计完成一幅重复及近似构成作业 作业要求:8开白色卡纸,画面尺寸根据设计和排版确定,右下角标注标 签栏
画面符合规格要求(20%) 图形有创意、表现力强、上色工整、画面整洁(50%) 形象有主次、疏密和对比关系、画面节奏感强(30%) (2)预习平面构成表现形式:渐变构成和发射构成的内容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5 渐变与发射构成表现
所处的位置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6 特异与密集构成表现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7 肌理构成表现
2 模块二 色构 任务1 色彩构成绪论
6 模块二 色构 任务2 色彩对比
4 模块二 色构 任务3 色彩调和
4 模块二 色构 任务4 色彩表情与功能
4 模块二 色构 任务5 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主题中的运用
收集各种制作形态 构成的素材
2
收集生活中的各 种形态的构成图 1 片
5
教案、教材
收集室内设计中的 运用群化构成的图 3例
4
往届学生制作
的群化构成作业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1.考勤、作业互评与讲评及复习(20分钟) 2.导入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导入新课 (10)
3、演示骨格的构成方法及类型(90)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大构成
知
识
了解基本形的创造方法及群化的构成方法,理解基本形
目 标
创造及群化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能
掌握基本形的创造方法及群化的构成方法,能用相关的
力 目 标
方法做基本形的造型,并能运用创造的基本形做群化的 构成,并收集基本开群化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其
他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形的创造方法进行群化构成的表现能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b)大小渐变: 依据透视原理,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以空间 移动的深远感。。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c)数量渐变: 由数量上发生明显变化的,具有放射性的渐变效果。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d)位置渐变: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作有序的变化(上下、 左右或对角线移动),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三大构成
单元设计:任务三
平面构成表现形式 ----渐变、发射构成
主讲:郭雪琳
渐变、发射构成
一、教学单元
三大构成
学时 实训单元标题
能力训练任务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1 平面构成绪论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2 平面设计要素点、线、面的构成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3 形象的创造、骨骼的编排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4 重复与近似构成表现 本单元在课程中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二)导入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导入新课 (10)
1.请例举生活中的渐变现象?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三)结合图例和演示分解知识点及分析重复、近似构成的 表现形式(重点内容 90分钟)
1.渐变构成 (1)渐变构成: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分层次地产生规律化 变化,是对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目 标
力;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素材的观察的能力;培养对基本
形的创造的分析与总结的能力;
三大构成
三、教案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 点
重点:掌握基本形的创造方法及群化的构成方法 难点:基本形的创造并进行群化构成,及理解在专业中 的运用 解决方法:多借助图例分析引导
教学内容及教 作业讲评 → 启发思考讨论 → 导入知识 →多形式 学组织 训练 → 指导表现 → 归纳小结 → 布置作业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2)渐变构成的因素
1)单元渐变:水平线渐变而垂直线不变;垂直线渐变而水平线不变; 2)双元渐变:水平线与垂直线同时渐变;水平线与垂直线作线质渐变;
面的形式渐变;
单元渐变
双元渐变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3)渐变构成的类型
(a)形的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为另一个形象,分有具象渐变 和抽象渐变两种形式。
4、收集素材并指导学生设计骨格效果(55) 5、小结并布置作业(5)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 (一)考勤、作业互评与讲评及复习(20分钟)
教学 建议点评 复习 Nhomakorabea点评与复习同时进行 (学生在作业中所出现的情况一般教学中的重点 和难点,因此需要结合讲评作业开展复习项目)
• 检查作业并分析作业中普遍的问题 • 针对此次作业情况,提出下次练习的注意事项 • 找出优秀作业典型,为学生练习树立榜样
渐变、发射构成 作业举例:
三大构成
谢谢!
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3)发射构成的基本形式
(a)同心发射:围绕中心向外扩展,也称渐层发射 (b)离心发射:从中心向四周扩散 (c)向心发射:由四周向中心的向心发射 (d)多心发射:画面出现多个发射中心
三大构成
同心发射
离心发射
向心发射
渐变、发射构成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5)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2.发射构成 请例举生活中的发射现象?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
2.发射构成 (1)发射构成:单位形或编排环绕着一个或几个中心所作的 构成 。 (2)发射构成的条件
(a)发射点:可以是一点可以是多点,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 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隐藏的.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e)位置渐变: 将基本形作方向、角度的序列变化,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增 强立体感和空间中的旋转感。。
三大构成
(f)虚实渐变: 指黑白正负形的渐变。将一个形的负形逐渐变为另一个形的正形。
渐变、发射构成
(g)色彩渐变:指色彩纯度和明度的渐变。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4)渐变构成与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图例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探究法、调查法、收集法
技能训练项目
(教学活动项 目)
课堂讨论:通过实例谈谈自己对基本形的创造的方法的 体会 实践表现:运用基本形的创造的方法创造基本形并进行 群化构成表现
作业
运用基本的创造的方法创造基本形并进行群化构成表现
四、教学准备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
1.小结
(1)教学环节:小结重复及近似构成的表现形式 (2)实践环节:学生设计分别设计完成一幅重复及近似构成作业
2.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运用所学方法分别设计完成一幅重复及近似构成作业 作业要求:8开白色卡纸,画面尺寸根据设计和排版确定,右下角标注标 签栏
画面符合规格要求(20%) 图形有创意、表现力强、上色工整、画面整洁(50%) 形象有主次、疏密和对比关系、画面节奏感强(30%) (2)预习平面构成表现形式:渐变构成和发射构成的内容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5 渐变与发射构成表现
所处的位置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6 特异与密集构成表现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7 肌理构成表现
2 模块二 色构 任务1 色彩构成绪论
6 模块二 色构 任务2 色彩对比
4 模块二 色构 任务3 色彩调和
4 模块二 色构 任务4 色彩表情与功能
4 模块二 色构 任务5 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主题中的运用
收集各种制作形态 构成的素材
2
收集生活中的各 种形态的构成图 1 片
5
教案、教材
收集室内设计中的 运用群化构成的图 3例
4
往届学生制作
的群化构成作业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1.考勤、作业互评与讲评及复习(20分钟) 2.导入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导入新课 (10)
3、演示骨格的构成方法及类型(90)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大构成
知
识
了解基本形的创造方法及群化的构成方法,理解基本形
目 标
创造及群化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能
掌握基本形的创造方法及群化的构成方法,能用相关的
力 目 标
方法做基本形的造型,并能运用创造的基本形做群化的 构成,并收集基本开群化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其
他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形的创造方法进行群化构成的表现能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b)大小渐变: 依据透视原理,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以空间 移动的深远感。。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c)数量渐变: 由数量上发生明显变化的,具有放射性的渐变效果。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d)位置渐变: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作有序的变化(上下、 左右或对角线移动),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三大构成
单元设计:任务三
平面构成表现形式 ----渐变、发射构成
主讲:郭雪琳
渐变、发射构成
一、教学单元
三大构成
学时 实训单元标题
能力训练任务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1 平面构成绪论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2 平面设计要素点、线、面的构成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3 形象的创造、骨骼的编排
4 模块一 平构 任务4 重复与近似构成表现 本单元在课程中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二)导入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导入新课 (10)
1.请例举生活中的渐变现象?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三)结合图例和演示分解知识点及分析重复、近似构成的 表现形式(重点内容 90分钟)
1.渐变构成 (1)渐变构成: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分层次地产生规律化 变化,是对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目 标
力;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素材的观察的能力;培养对基本
形的创造的分析与总结的能力;
三大构成
三、教案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 点
重点:掌握基本形的创造方法及群化的构成方法 难点:基本形的创造并进行群化构成,及理解在专业中 的运用 解决方法:多借助图例分析引导
教学内容及教 作业讲评 → 启发思考讨论 → 导入知识 →多形式 学组织 训练 → 指导表现 → 归纳小结 → 布置作业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2)渐变构成的因素
1)单元渐变:水平线渐变而垂直线不变;垂直线渐变而水平线不变; 2)双元渐变:水平线与垂直线同时渐变;水平线与垂直线作线质渐变;
面的形式渐变;
单元渐变
双元渐变
渐变、发射构成
三大构成
(3)渐变构成的类型
(a)形的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为另一个形象,分有具象渐变 和抽象渐变两种形式。
4、收集素材并指导学生设计骨格效果(55) 5、小结并布置作业(5)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 (一)考勤、作业互评与讲评及复习(20分钟)
教学 建议点评 复习 Nhomakorabea点评与复习同时进行 (学生在作业中所出现的情况一般教学中的重点 和难点,因此需要结合讲评作业开展复习项目)
• 检查作业并分析作业中普遍的问题 • 针对此次作业情况,提出下次练习的注意事项 • 找出优秀作业典型,为学生练习树立榜样
渐变、发射构成 作业举例:
三大构成
谢谢!
敬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