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盐电镀论文:微弧氧化铝锌镀层陶瓷膜

合集下载

铝合金微弧氧化表面陶瓷膜的制备

铝合金微弧氧化表面陶瓷膜的制备

C KOH/ (g・ L - 1)
空缺
1 2 3 3 1 2 2 3 1
厚度/ μm
39. 6 40. 6 31. 6 38. 6 32. 6 33. 2 33. 4 35. 8 33. 0
但两个相比较 , K OH 取 1 最好 。
(2) H3BO3 的浓度对各指标的影响 对于厚度 H3BO3 的
配方为 : 硼酸含量 10 g/ L ,钨酸钠含量 2 g/ L ,氢氧化钾含量 2
g/ L 。 (2) 从 XRD 和 SEM 的表征看出 , 采用此配方可在铝合
金表面成功制备出陶瓷层 。
( 上接第 18 页)
[




]
射线衍射图谱 。从图中可知 , 涂层中含有锐钛矿 TiO2 纳米 相和α 2 Fe 相 ,而不存在金红石型 TiO2 的峰值 。存在α 2 Fe 是
述 [J ] . 金属热处理 ,2000 (1) :1~3.
[ 3 ] Yerokhin A L , Nie X , Leyland A , et al . Plasma electrolysis for sur2 face engineering[J ] .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1999 (122) : 73~93. [ 4 ] Dittrich K H , Krysmann W , Kurze P , et al .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NOF layers[J ] . Crystal Res & Technol , 1984 (19) :93~99.
[ 关键词 ] 正交设计 ; 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层 [ 中图分类号 ] TG 174. 45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1 1560 (2004) 02 0019 03

《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研究了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参数,优化了镀层和膜层的结构和性能,并对其耐腐蚀性、硬度和耐磨性等关键性能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铝及其合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铝及其合金的表面性能,如耐腐蚀性、硬度和耐磨性等,人们开发了多种表面处理技术。

其中,Al-Nd合金镀层和微弧氧化技术是两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

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技术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特点。

二、Al-Nd合金镀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 制备工艺Al-Nd合金镀层的制备主要采用浸渍法,通过控制浸渍时间、温度、Nd含量等参数,获得不同结构和性能的镀层。

2. 结构与性能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镀层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l-Nd合金镀层具有致密的晶体结构和良好的附着力。

此外,对镀层的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发现随着Nd含量的增加,镀层的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均有所提高。

三、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 制备工艺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主要采用微弧氧化技术,通过调整电解液成分、电压、电流等参数,控制膜层的生长过程。

2. 结构与性能分析利用XRD、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技术对膜层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微弧氧化膜具有多孔结构,且孔隙率随电解液成分和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对膜层的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一定的耐磨性。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对Al-Nd合金镀层和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参数,可以优化Al-Nd合金镀层和微弧氧化膜的结构和性能。

2. Al-Nd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且随着Nd含量的增加,这些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微弧氧化膜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可随电解液成分和工艺参数的调整而变化。

微弧氧化锻铝表面形成陶瓷膜的工艺研究

微弧氧化锻铝表面形成陶瓷膜的工艺研究
t e mir a c o i a in p we d y o r e v s Th u f c h c o r x d to o r ma e b u s le . e s ra e mo p o o y o h o t g wa b e v d.t e r h lg ft e c ai s n s o sr e h mir a c h r n s s t s e c o r a d e s wa e t d.t e e f c f m i o r x d t n f r t e c r mi o tn n e f r n e o h h fe t o c a c o i a i o h e a c c a i g a d p ro ma c f t e r o s b t a e wa ic s e u a r t s d s u s d.Th e u t h w h tt e c r mi o t g n t e f r e l mi u a l y n r a e wi e r s ls s o t a h e a c c a i so h o g d au n m l s ic e s t n o h o i ii g t xd zn i me, u h e a c c a i g n t e f r e l mi u al y a c e s e h xd zn i e p b tt e c r mi o t s o h o g d a u n m l sc n ti r a e wh n t e o i ii g t n o n me k e t n u h . e mio r a d e so h e a c c a i g i e i smo e t a h u s r t t e p ro ma c f oe o g Th c a c h r n s f e c r mi o t st n tme r h n t e s b t a e S. h e f r n eo t n

《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篇一摘要:本文对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通过实验,我们详细探讨了不同制备工艺对镀层及膜层的影响,并对其在抗腐蚀性、耐磨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Al-Nd 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表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耐磨性以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Al-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Al-Nd合金镀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 制备方法Al-Nd合金镀层的制备主要采用电镀法。

通过调整电镀液中Nd元素的含量、电镀温度、电流密度等参数,可以控制镀层的成分和厚度。

2. 结构特点Al-Nd合金镀层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和硬度,其微观结构表现为致密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和扩散层。

这些结构特点使得Al-Nd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3. 性能评价通过对Al-Nd合金镀层进行抗腐蚀性、耐磨性及电化学性能测试,我们发现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表现。

在抗腐蚀性方面,Al-Nd合金镀层能够有效地抵抗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在耐磨性方面,其硬度高、耐磨性好,能够有效地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在电化学性能方面,Al-Nd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三、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 制备方法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主要采用微弧氧化技术。

通过在铝合金表面施加高电压,使表面产生微弧放电,从而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 结构特点微弧氧化膜具有多孔结构,其表面布满了微小的放电通道和孔洞。

这些孔洞和通道为氧化膜提供了丰富的活性表面,使其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3. 性能评价微弧氧化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和电绝缘性能。

《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性能的研究》范文

《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性能的研究》范文

《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铝及其合金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然而,铝材料表面易受腐蚀,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铝表面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技术是两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技术,它们能显著提高铝基材的耐腐蚀性、耐磨性以及硬度等性能。

本文将重点研究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性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铝钇镀层性能研究铝钇镀层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它通过在铝基材表面形成一层钇金属镀层,从而有效提高铝基材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1. 制备方法铝钇镀层的制备主要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

其中,PVD法因其操作简便、镀层均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2. 性能分析(1)耐腐蚀性:铝钇镀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保护基材不受腐蚀。

实验表明,经过铝钇镀层处理的铝基材,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2)耐磨性:铝钇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通过磨损试验,发现镀层能够有效减少基材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3)结合力:铝钇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强,不易脱落。

这得益于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和物理吸附作用。

三、微弧氧化膜性能研究微弧氧化是一种在铝基材表面形成陶瓷膜的技术,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高电压,使表面发生微弧放电,从而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1. 制备方法微弧氧化的制备过程包括预处理、氧化处理和后处理等步骤。

其中,氧化处理过程中需在电解液中施加高电压,使表面发生微弧放电。

2. 性能分析(1)耐腐蚀性:微弧氧化膜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够在各种腐蚀环境中保护基材。

实验表明,经过微弧氧化处理的铝基材,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2)硬度与耐磨性:微弧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抵抗外界磨损和划伤。

通过硬度测试和磨损试验,发现微弧氧化膜能够有效提高铝基材的硬度和耐磨性。

《2024年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性能的研究》范文

《2024年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性能的研究》范文

《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化工业的飞速发展背景下,轻质、高强度和高耐蚀性的材料逐渐成为了许多工程领域的首选。

其中,铝合金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对铝表面处理技术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铝钇镀层和微弧氧化膜技术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展现出显著的成果,它们通过特殊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手段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旨在探讨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二、铝钇镀层性能研究铝钇镀层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特定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在铝基体表面形成一层钇的合金镀层。

这种镀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首先,铝钇镀层的耐腐蚀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由于钇的加入,镀层的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较高的耐腐蚀性。

此外,钇的合金化作用使得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增强,有效地防止了腐蚀介质从表面渗透到基体内部。

其次,铝钇镀层的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使其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可以在保证镀层与基体良好结合的同时,提高其硬度,从而增强其耐磨性。

这使得铝钇镀层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需要承受高负荷和高磨损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微弧氧化膜性能研究微弧氧化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陶瓷膜的技术。

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微弧氧化膜,可以显著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绝缘性能。

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蚀性主要得益于其致密的陶瓷结构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这种结构使得腐蚀介质难以渗透到基体内部,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基体免受腐蚀。

此外,微弧氧化膜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这使得微弧氧化膜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海洋工程等。

四、铝钇镀层与微弧氧化膜的比较研究铝钇镀层和微弧氧化膜都是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而发展起来的表面处理技术。

《2024年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特性及超声波效应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特性及超声波效应机理研究》范文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特性及超声波效应机理研究》篇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特性以及超声波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效应机理。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形成过程、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超声波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优化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引言
铝合金因其优良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硬度和耐磨性,表面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微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能够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陶瓷层,有效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而超声波的引入,进一步丰富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内涵,对于提高陶瓷层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特性
1. 形成过程及结构特点
微弧氧化是一种电化学过程,通过在铝合金表面施加高电压,使电解液中的微弧放电,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陶瓷层。

该陶瓷层具有多孔性、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点。

2. 物理化学性质
微弧氧化陶瓷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其硬度可达HV 800。

微弧氧化提高铝合金耐磨性能的研究

微弧氧化提高铝合金耐磨性能的研究

微弧氧化提高铝合金耐磨性能的研究摘要:铝合金因密度小、比强度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其他民用工业中,但其硬度低、不耐磨损。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以及涂装等性能,须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

其中,阳极氧化处理或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微弧氧化技术(Micro-arc oxidation,MAO)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它是在普通阳极氧化的基础上,利用弧光放电增强并激活在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从而在铝、钛、镁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形成陶瓷氧化膜。

该技术工艺简单,生成的氧化膜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强度高,能够大幅度提高阀金属的力学性能,在航天、航空、汽车、电子和机械等行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弧氧化;铝合金;耐磨性;分析1导言微弧氧化技术是在传统的液相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将工作区域引入到高压放电区域,使金属表面处在微弧形成的等离子体高温(约3000 K)、高压(20~50 MPa)作用下,在金属表面原位生成坚硬、致密的陶瓷氧化膜,如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主要由α-Al2O3,γ-Al2O3相组成,所得的氧化膜硬度高、与基体结合牢固、结构致密,大大提高了有色金属的耐磨损、耐腐蚀、抗高温冲击及电特性等多种性能。

2微弧氧化技术的机理20世纪30年代初,研究人员等第一次报道了强电场下浸在液体里的金属表面会发生火花放电现象,而且火花对氧化膜具有破坏作用。

后来发现,利用该现象也可制成氧化膜涂层,最初应用于镁合金防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德国和前苏联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Vigh等阐述了产生火花放电的原因,提出了“电子雪崩”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放电过程中的析氧反应进行了解释。

Van等随后进一步研究了火花放电的整个过程,指出“电子雪崩”总是在氧化膜最薄弱、最容易被击穿的区域首先进行,而放电时的巨大热应力则是产生“电子雪崩”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Nikoiaev等提出了微桥放电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盐电镀论文:微弧氧化铝锌镀层陶瓷膜
【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

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代理,不涉版权。

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

【摘要】本论文是在AlCl3-NaCl-KCl熔盐体系中加入不同含量的ZnCl2,在Q235钢基体上通过电沉积获得了铝锌镀层,研究了铝锌镀层中铝、锌的原子摩尔比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利用SEM、EDS和XRD方法测试镀层的表面形貌、组分含量和相结构;在3.5%的NaCl 水溶液中,测定镀层的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腐蚀增重及抗腐蚀时间,以评价镀层的耐腐蚀性。

研究结果表面,在熔融盐中加入ZnCl2后,能够得到表面形貌较均匀的铝锌镀层;镀层主要由Al、Zn 和Fe组成,其中铝锌以共融体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形成铝锌合金;铝、锌的原子摩尔比对镀层的耐腐蚀性影响较大,当原子摩尔比为33.53:1时,铝锌镀层的耐蚀性较好,厚度、硬度也较大。

将铝锌镀层经微弧氧化转化成陶瓷膜,研究了硅酸钠浓度、氧化电压、氧化时间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铝锌镀层中铝、锌的原子摩尔比和不同添加剂对陶瓷膜耐腐蚀性的影响;利用SEM、XRD等方法测试陶瓷膜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在3.5%的NaCl水溶液中,测试陶瓷膜的腐蚀行为,即陶瓷膜的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腐蚀增重。

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能够获得表面形貌较均匀的陶瓷膜;陶瓷膜主要由Al、Fe、Al2O3及Al0.403Zn0.597组成,其中铝锌以合金形式存在;当镀层中铝、锌的原子摩尔比为33.53:1时,形成的陶瓷膜耐蚀性最好,厚度、硬度也较大;在硅酸钠电解液中加入NaOH、Na2WO4、KMnO4、(NH4)2MoO4、NaF、稀土等
作为添加剂并没有提高陶瓷膜的耐蚀性。

【关键词】熔盐电镀;微弧氧化;铝锌镀层;陶瓷膜;
【篇名】铝锌镀层及其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目录】铝锌镀层及其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摘要5-6Abstract6第1章绪论11-18 1.1 选题意义11 1.2 熔盐电镀技术11-14 1.2.1 熔盐电镀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12 1.2.2 熔盐电镀的基本原理
12-13 1.2.3 熔盐电镀铝合金的特性13 1.2.4 熔盐电镀铝合金的应用前景13-14 1.3 微弧氧化技术
14-17 1.3.1 微弧氧化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4-15 1.3.2 微弧氧化的基本原理15-16 1.3.3 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特性16 1.3.4 微弧氧化工艺的应用前景
16-17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7-18第2章实验方案18-24 2.1 熔盐电镀工艺18-19 2.1.1 实验材料
18 2.1.2 实验装置及方法18-19 2.2 微弧氧化工艺19-20 2.2.1 实验材料19-20 2.2.2 试验装置及方法20 2.3 镀层及陶瓷膜性能测试20-24 2.3.1 镀层及陶瓷膜表面形貌的测定20-21 2.3.2 镀层及陶瓷膜结构的测定21 2.3.3 镀层及陶瓷膜耐蚀性的测定21-22 2.3.4 镀层及陶瓷膜的硬度测定22 2.3.5 镀层及陶瓷膜的厚度测定22-24第3章铝锌镀层的实验结果与讨论24-34 3.1 铝锌镀层的 SEM/EDS 分析24-26 3.2 铝锌镀层的结构分析
26-27 3.3 铝、锌的原子摩尔比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27-30 3.3.1 铝锌镀层的 Tafel 极化曲线分析
27-28 3.3.2 铝锌镀层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28-29 3.3.3 铝锌镀层的点滴腐蚀试验29-30 3.3.4 铝锌镀层的腐蚀增重30 3.4 铝、锌原子摩尔比对镀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30-32 3.4.1 镀层厚度30-31 3.4.2 镀层硬度31-32 3.5 本章小结32-34第4章铝锌镀层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结果与讨论34-66 4.1 铝、锌原子摩尔比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34-38 4.1.1 陶瓷膜的结构分析
34-35 4.1.2 铝、锌原子摩尔比对陶瓷膜耐蚀性的影响
35-37 4.1.3 铝、锌原子摩尔比对陶瓷膜厚度的影响
37-38 4.1.4 铝、锌原子摩尔比对陶瓷膜硬度的影响
38 4.2 硅酸钠浓度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38-43 4.2.1 硅酸钠浓度对陶瓷膜表面形貌的影响38-40 4.2.2 硅酸钠浓度对陶瓷膜耐蚀性的影响40-42 4.2.3 硅酸钠浓度对起弧电压的影响42-43 4.3 氧化电压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43-47 4.3.1 不同氧化电压下陶瓷膜的表面形貌
43-44 4.3.2 陶瓷膜的结构分析44-45 4.3.3 陶瓷膜的 Tafel 极化曲线分析45-46 4.3.4 陶瓷膜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46-47 4.3.5 陶瓷膜的点滴腐蚀试验47 4.4 氧化时间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47-50 4.4.1 陶瓷膜的 Tafel 极化曲线分析48 4.4.2 陶瓷膜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48-49 4.4.3 陶瓷膜的点滴腐蚀试验49-50 4.5 不同体系电解液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50-53 4.5.1 陶瓷膜的Tafel 极化曲线分析50-51 4.5.2 陶瓷膜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51-52 4.5.3 陶瓷膜的点滴腐蚀试验52 4.5.4 陶瓷膜的腐蚀增重52-53 4.6 不同添加剂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53-65 4.6.1 氢氧化钠浓度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53-56 4.6.2 钨酸钠浓度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56-59 4.6.3 稀土元素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59-62 4.6.4 其他添加剂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62-65 4.7 本章小结65-66结论66-67参考文献67-7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74-75致谢75-76作者简介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