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18.《小溪流的歌》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教学目的1.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
3.巩固对童话一般特点的认识,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认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的主题。
难点:1.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的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牢骚.()沉淀.()阻.碍()恐吓.()低沉.()怨.悔()富足.()积蓄.()2.解释下列词语(1)五颜六色:(2)兴致勃勃:(3)无穷无尽:3.作家简介严文井:作家,家。
原名,人。
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较大。
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因此,被誉为是,作品集有。
二、合作探究(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形象1.全班分组,分别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部分。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仅供参考)(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2、分组讨论刚才分角色朗读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
(二)探究课文主题(1)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2)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力量是否有变化?(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小溪流经过四个阶段发展壮大给每个阶段加上修饰语()向前奔流的小溪;()向前奔流的小河;()向前奔流的大江;()的海洋。
《小溪流的歌》导学学案1

《小溪流的歌》导学学案1
1、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幺事情?
这篇课文
(提示:如,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写了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童话,写了小溪流克服种种阻扰,最终成长为力量强大的海洋的故事同学们最好寻求新的角度,让自己的表述与别人不同。
)
建议你这样感受课文
2、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四个阶段?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劝阻者?(提示:仔细看课文,从文中直接划出答案。
)
3、请你以第一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
(提示: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
我成为了一条小河。
你可以仿照以上说法叙说后两个阶段成长的情况。
)
4、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注意看文中重要的词语,如旺盛、强壮、巨大等)。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小组:编号:2012-03-20课题12 小溪流的歌学习目标1、会认8个新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牢骚、沉淀、阻碍、恐吓、低沉、怨恨、富足、五颜六色、兴致勃勃、无穷无尽)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3、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重点难点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时间预设预习学习30分钟、自主学习(5分钟)合作探究10分钟、展示交流20分钟、达标检测5分钟学习过程师生笔记导入: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
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一、先学指导:注意:写预习内容之前要先给课文中的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把课文读3遍,做到把课文读流利,圈出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课后生字和查字典认识。
1、我会查通过查找资料我对作者有所了解。
(写在书上的相应位置)严文井:作家,家。
原名,人。
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较大。
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因此,被誉为是,作品集有2、我会读!*我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我会认读课后一二类字。
*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下面的词语,并能用这些词说一句话。
我还找到了其他不理解的词,也通过查字典写一写。
(词义标注在书中词语的旁边)牢骚、沉淀、阻碍、恐吓、低沉、怨恨、富足、五颜六色、兴致勃勃、无穷无尽3、我会写*我能把田字格中的字认真写一遍,并用红笔标出易错的笔画。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1语文版好教案

《小溪流的歌》第一课时导教案【学习目标】.识记生字新词,流畅朗诵全文。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掌握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掌握文章主题。
认识文章总分式的写法特色。
.学习小溪流坚持行进,在行进中不断快乐地成长壮大,永不只息的奋进精神。
【学习重难点】认识课文总分段式的写法特色;掌握文章主题。
【温故互查】.写出以下注音的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沉à阻àá望泡ò牢ā卵石恫吓...解说以下词语。
恫吓:汹涌:恼恨:富裕:五彩缤纷:兴致勃勃:无量无尽:【设问导读】请名学生疏别朗诵课文。
抽生评论。
思虑: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课文分几部分写?将学生疏成人一组,组内每个成员分别读课文个部分,找出最能表现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的特色的词,达成思虑与练习二表格。
再全班抽同学展现,其余小组增补。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4.小溪流在成长为小河、大江、海洋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色如何?【稳固练习】.剖析小溪流变为海洋的表示图,用适合的词语填空。
小溪流往前奔腾(不知疲备)→形成小河()→成为大江()→→汇成海洋().文章开头一句“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久唱不完的”有什么作用?【拓展延长】. 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迪?《小溪流的歌》第二课时导教案【学习目标】.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掌握童话故事中生动开朗的艺术形象。
.体会童话语言生动开朗、充满童趣的特色以及拟人、频频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温故互查】1. 严文井:今世作家,文学作家。
原名,湖北武昌人。
解说以下词语怨言:积淀:瞭望:【设问导读】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想一想应当用如何的语气来读各角色?.思虑.议论并沟通以下问题:课文中“枯草、乌鸦、泥沙、沉船”这四种形象各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共同点?作者这样描绘有什么作用?. 童话充满童趣,找出课文中能表现童趣的句子。
.课文中有很多同样或相像的语句在间隔中频频出现,比方:“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浅笑”,“太阳出来了,太阳也向着他浅笑”,这两句话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意思是同样吗?【自学检测】阅读“于是,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喜地动乱着...... ‘永久不歇息,永久不歇息’”,回答以下问题:. 选文第、段对沉船主要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有何作用?. 作者在选段中写太阳和月亮的目的是什么?.“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全部的东西都仿佛近在他的身旁。
冀教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12 小溪流的歌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体会并掌握挑读法
二、导入
有人讲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
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
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
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何等重要。
所以今天,就来体味一种阅读的好方法——挑读法。
(一)齐读明大意。
1、挑出你们认为不认识的字词,大家相互质疑,或自己自查工具书解决。
2.选出你认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个词,联词成段,说个小片断。
3.课外用最为工整的楷书摘录这些词语,每个词摘录三遍。
(二)挑词理线索。
1.从文中挑出关键词,补全下列两个题目的空白。
分小组讨论后补全空白:
①小溪→→→(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树桩
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
2.请思考:在小溪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认为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而小溪成长的四个阶段你认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小溪成长的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三)挑句悟主旨。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话题,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1.请同学们快速挑读全文,挑出文中不断反复出现的一句语话。
2.请谈谈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妙用?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不断反复的话有何看法。
(四)挑段评妙语。
1.自由朗读。
2.挑出喜欢的妙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学生自由发言展示。
小溪流的歌导案

④小溪流的歌就是这样﹝没完没了 无尽无止﹞,他的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作
业
(1分)
以“成长是一首的歌”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篇随笔。
反
思
导学内容及方法
分层目标
导
入
(1分)
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导入
教师板书《小溪流的歌》,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作者背景及相关内容,展示预习结果。
自
主
学
习
(5分)
独学:
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小溪流成长为一条小河。
第二部分小河成为一条大江。
第三部分大江终于汇入大海。
第四部分汇入大海仍不停息地歌唱。
第五部分与首句呼应 既使文章结构严谨 又表现了小溪流成长中的快乐之情。
2、小溪流遇到了哪些阻碍?结果怎样?
明确 小溪流遇到了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和枯草的劝说 但他依然不知疲倦地执著地奔流着。
3、小溪流的精神绐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 我们的人生也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 我们应该像小溪流那样坚定执著 不怕阻力 勇往直前 在前进中不断成长起来。
总
结
归
纳
(3分)
这篇童话通过小溪流成长为小河、大江、大海的过程点明了小溪流唱的歌是一首永不止息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 表现了坚持前进 永不停步 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主题思想。
《南南和胡子伯伯》、童话合集《小溪流的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杂文集《关于鞭子的感想》。
导学内容及方法
分层目标
导
入
(1分)
设置疑问,引入新课
小溪流的歌是什么样的歌?为什么是“永远唱不完的”?阅读课文,聆听小溪流的歌从歌声中汲取力量。
《小溪流的歌》教案15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小溪流的歌》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溪流的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溪流的歌》教案1【思路综述】关于本文的主题,学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因此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产生联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简说】一、导入启思文章题记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二、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4个阶段。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三、合作探究1.分角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
如:学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
——我成为了一条小河,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学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绝乌鸦的恐吓,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别的小河同我汇在一起,我又长大了。
——成为一条大江。
学生丙:(略)学生丁:(略)2.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有变化。
力量逐渐变大。
3.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1)师生交流。
老师可有意提出有误的主题,激活学生思维。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
4.归纳指出主题思想要点:(1)坚持前进、永不停步;(2)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四、延伸训练1.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2.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小溪流的歌》教案21、说明版本《小溪流的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2、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文字优美、内蕴丰富的童话。
作为教读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七年级语文第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18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一、走近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中共党员。
1935年到北平图书馆工作,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文学系教师,《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
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1年在桂林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写了孩子们的悲惨遭遇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
1944年出版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和个人主义思想。
1945到东北,担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兼副刊部主任。
写有反映土地改革的报告文学《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和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1951年到北京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
从1953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为发展我国的文学事业,为培养青年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严文井因病于2005年7月20日凌晨4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童话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1943)、《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1949)、《蚯蚓和蜜蜂的故事》(1950)、《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1957)、《小溪流的歌》;杂文集《关于鞭子的感想》;游记作品《印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主要著作被收录在《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二、文本助读1、文章结构文章采用空行的形式,以小溪流不断成长壮大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叙小溪流的特点,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奔流,长大成小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学校:班级:姓名:
主备人:陈璐审核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1)学习童话的知识和特点。
(2)认识小溪流的形象。
(3)领会文章的主题。
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难点:了解本文如乌鸦、枯树桩、泥沙、小溪流的象征意义。
资料链接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1915年出生。
著有散文集《严文井散文选》,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严文井的童话具有崭新的社会内容,睿智、隽永,富有哲理,饱含激情,风格清新,语言优美。
学法指导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牢骚.()沉淀.()阻碍.()恐吓.()眺.望()
泡沫.()挠.痒()蹬.开()积蓄.()水磨.()
2、解释下列词语。
沉淀:眺望:
兴致勃勃:无穷无尽:
二、自主学习
朗读,思考:
理清课文结构
①小溪→→→
②枯树桩、枯黄的草→→→
三、自由读课文、合作探究
1、从文中找出小溪流受到阻碍时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的句子。
思考:
小溪流的成长过程作出了什么贡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四、回味品读,倾听小溪流的心声
找出直接赞颂小溪流的精神的句子,然后说说小溪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让他成长为海洋。
五、由情入理,学习小溪流的精神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1、作者仅仅赞美了小溪流吗?小溪流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小溪流唱的什么歌?
六、拓展延伸
1.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生活中你遇到过小溪流遇到的阻碍吗?请写出来。
七、作业布置
设想一下“在流淌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干涸”的小溪会有怎样的经历?写一篇童话,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