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安全相关系统响评估与认证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座课件

要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 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并 组织实施;做好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及培训; 搞好生产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等。通 过安全职能部门的工作,使全体员工结合成一 个有机的、有序的整体;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 把安全生产方针贯彻落实到矿山生产经营的全 过安全操作的培 训。
★ 釆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应 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 参加劳动、参观、实习人员,入矿前应进行安 全教育,并有专人带领。
★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 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
★ 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应 记录存档。
9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 全的原则”,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的 每一位员工在生产部门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它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企业最基本最核心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了企业中从最高领导 阶层开始,到一般干部、技术人员,直至生产 工人的职责范围,以便各负其责,从而促进企 业通过计划、布置、总结、评比等手段,保证 安全生产方针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26
十一、应急预案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企 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企业的法人代表必 须担当第一安全责任人,企业必须建立完 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12
四、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机构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管—[2007]214号文的 有关规定,企业应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地下矿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 露天矿山不少于2人; 小型露天采石场不少于1人; 此外,矿山每班必须确保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信息安全管理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3.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行为上遵守规定。
二十、供应链安全管理
1.供应商评估:对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确保其满足企业的安全要求。
2.合同安全条款:在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安全责任和合规要求,保障供应链的安全。
3.安全策略宣传与培训:加强安全策略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员工理解和遵守安全规定。
十七、安全组织与责任划分
1.组织架构: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组织,明确各级别的安全职责,形成有效的安全治理结构。
2.责任分配: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特点,合理分配安全责任,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安全职责。
3.安全管理委员会: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信息安全战略的制定和重大安全事件的决策。
十八、安全合规审计
1.内部审计:开展定期内部审计,检查信息安全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整改。
2.外部审计:接受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审计,评估信息安全管理的成熟度和行业竞争力。
3.审计结果应用:根据审计结果,优化安全流程,改进安全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十九、安全意识提升与教育
1.安全教育计划:制定全面的安全教育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
四、合规性要求
1.法律法规: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合规性。
2.标准与规范:参照国际、国内信息安全标准,制定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规范,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五、持续改进
1.安全监测: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实时收集安全事件信息,分析安全态势,为安全决策提供支持。
2.安全审计:定期开展安全审计,评估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一、施工安全管理原则1.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
2.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3.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贯穿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保养等全过程。
4. 施工安全管理应注重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现场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
二、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1. 设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2. 项目经理为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施工安全工作。
3. 施工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4. 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 制定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考核标准。
2. 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
3. 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现场巡查、隐患排查、整改落实等。
4. 制定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四、施工安全技术管理1.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图纸、规范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
2. 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及安全措施。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施工安全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2. 施工现场应保持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整齐,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3. 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注:本文仅提供前五分之一内容,完整方案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补充。
学习解读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课件(讲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管理办法学习解读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管理办法》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交运规(2023)3号,以下简称《办法》),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一部分:《办法》的出台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截至2018年底,我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共有24个省份的35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1条,运营里程5295公里,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约212.8亿人次。
城市轨道交通在引领和支撑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大城市人民群众日常出行首选的公共交通方式。
与此同时,随着运营里程和客流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压力和挑战也日益加大。
为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第三方评估制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未通过运营前安全评估的,不得投入运营”;《规定》明确要求,“通过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的,方可依法办理正式运营手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当对运营单位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开展运营期间安全评估工作”。
因此,亟需形成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工作,出台形成的本《办法》。
第二部分:《办法》的主要内容《办法》共8章50条,包括总则、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相关要求、运营安全专家、附则等章节以及附件(初期运营前、正式运营前和运营期间安全评估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
一是明确了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的内容和有关要求。
明确了甩项工程安全评估有关要求和工作程序。
从初期运营时间至少1年、初期运营期间发现的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整改完毕等方面规定了开展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的前提。
安全评估体系

安全评估体系
安全评估体系是评估一个系统、组织、项目等在安全方面的整体状况和风险的一种方法和工具。
一个完善的安全评估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安全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系统的安全等级进行评估,比如对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评估,确定系统对于保护关键信息和防范攻击的能力。
其次,安全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系统的风险评估。
这是通过评估系统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漏洞,分析可能导致系统受损或遭受攻击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系统面临的风险。
再次,安全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系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评估。
这是评估系统中是否存在适当的安全管理措施,比如安全策略、安全政策和安全规程;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资源和专业人员来管理和维护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安全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意识进行评估。
这是评估系统中的用户和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护关键信息的安全。
总之,一个完善的安全评估体系应该具备对系统的安全性能、风险、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进行评估的能力。
通过安全评估体
系,可以全面了解一个系统的安全状况,优化系统的安全性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关键信息的安全。
mba教材《管理学原理》全十二讲

【最新版】MBA《管理学原理》(全十二讲)《管理学原理》是高等教育中经济与管理类诸多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本质特征、管理思想的历史和发展,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
并且,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二章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第三章管理与环境第四章决策原理与方法第五章计划原理与方法第六章组织与组织设计第七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第八章组织人员配备第九章领导与领导理论第十章激励原理与方法第十一章沟通原理与方法第十二章控制工作原理与方法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一节管理概述一、为什么需要管理(一)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1.共同劳动是一种多人之间的协作行为。
2.群体协作需要协调与指挥——管理。
3.共同劳动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于管理。
(二)管理是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管理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适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
小到家庭、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管理,并且管理对其绩效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关系复杂,协作紧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组织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工作各环节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些都要求更高水平和更大强度的管理。
(四)管理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1.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人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决定性要素。
2.管理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宝贵资源。
3.管理的关键作用已通过大量组织的事例所证明。
二、管理的含义(一)管理的本质特征例1:某公司为了扭转销售不力的局面,提升销售能手张先生出任销售部经理。
到了年末,销售部业绩虽然较上一年略有下降,但张经理一人完成的订单占部门完成任务总量的53%。
在如何评价张经理工作方面,上级部门意见不一致。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加,为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安全管理体系。
二、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原则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2.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注重实效;3.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4. 全员参与,共同推进;5.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三、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及员工的安全职责;- 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确保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3.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开展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对新员工、转岗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 安全生产投入与设施- 保障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完善;- 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保障其安全性能。
5. 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价各类安全风险;- 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6.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与监督1.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实施和监督;2. 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配合完成相关工作;4. 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五、全员参与与安全文化建设1.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2. 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3.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4. 建立安全激励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081282)

探测要素的作用是感知显性风险事件或/和隐性风险事件发生并发出 报警; 延迟要素的作用是延长或/和推迟风险事件发生的进程; 反应要素的作用则是采取快速有效行动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2021/8/30
6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2008
Protection in Action (delay or deter)
对控制管理部分的要求 •运用多种控制管理手段:防返传、复合识 别、多重识别、防胁迫报警、异地核准、 目标防重入等提高系统的防护能力
对执行部分的要求 •防撞击 •防电磁场
对传输信道要求 •物理隔离 •数据加密
2021/8/30
20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2008
Probability of success
2021/8/30
7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2008
Probability of success
success
2021/8/30
8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2008
二. 出入口控制系统在技术防范中的定位
2021/8/30
13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2008
四. 从常见问题入手解读本标准
•关于防护面、防护区的问题 •防破坏、防技术开启问题 •应急开启问题 •发生火灾时的安全通过问题 •关于计时问题 •关于误识与拒认 •关于控制出入的能力 •外贼与内贼 •公共安全与国防安全
2021/8/30
4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2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 学玲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 术经济研 究所 ,北京市 10 5 ) 0 5 0
S i h Xueig l n
( s u na o eh oo y E o o stt B in o 5 I t met in cn lg & cn my ntu , eig 10 5 ) nr t T I i e j o 【 摘 要】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安全相关系统广泛应用之后, 急需一套标准及相应的评估与认证体系采保证技
8l 仪标化计 器表准与 ● 仪
可重复使用安全组件和子 系统等 ,但是 ,必须有一 套
语 、数学方法 、管理模式 ,以统一并促 进各应用领域 的技术委 员会制定其各 自领域的功能安全标 准 。I C E 6 58 1 0 同时也是一个可独立使用 的标准 , 可以在 没有应 用 领域标准 的情况 下 ,指导开发安全 的电气 /电子 /
于每 个特 定的应用 ,所需的安全措施将依赖于应用 中 的具体 因素 。因此 ,应 用领域标准都是针对特定 的应
用领域 ,根据 存在的潜在危险和风险 ,以及对安全的
不 同要求制定 的。国际上 目前 已经制定的这类标准包 括 :针对流程 工业的 I C 6 5 1 E 1 1 ,针 对机械领域不同
I C 65 8 E 1 0 没有规定各领域应 用的具 体 SL指标 I
及具 体措施 ,这些 由相关领域 自行制定 。由于在不 同 的应用领域存在着许 多潜在 的危 险和风 险 ,包含 的复 杂性 大不相 同,应用的安全相关 系统也大不相 同。对
1 安全相关系统与评估认证 安 全相关系统 (aey rltd s se sft — eae y tm)包括安 全控制 系统与安全保护 系统 ,当危险事件发生时 ,安
术在 安全 的框架内发展 。本文提出了一套模块 化的方案 。
【 关键词】 安全相关系统 功能安全 评估 认证
Ab t a t A e f tn a d n o r s o d n s e s n n etf a i n s se a eu g n l e d d i r e s r c : s t a d r sa d c re p n i g a s sme t d c ri c to y tm r r e t n e e n o d r o o s a i y t e s r h c n l g e e o i g i efa wo k o f t f r h ae y- lt d s se i wi e y u e n e e n u et et h o o y d v l p n nt r me r fs e y at es f t ・eae -y tm d l s du d r h e h a et r ・ s t mo e tc i ia o d t n T ep p r u r r e f d lrs h me d m h n c l n i o . h a e t o wa d as t e c i p f o mo u a c e . Ke r s S ft .e ae .y t m Fu ci n lS lt As e s n Cetf a in y wo d : a ey. l td. se r s n to a a y s s me t ri t ic o
主讲人简介 : 史学玲 , 机械 工业仪 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 究所副总工程 师、 能安全 中 功
心主 任 、教 授 级 高工 。近 年 来主 要 致 力 于 以 I 1 0 E 65 8为基 础 的功 能安 全技 术 C
研 究。 主持 并完成 了国家软科 学研 究项 目 “ 用功能安 全标 准保障安 全的政 策 利 措施研 究” 向政府提 出了多行业协同行动的用功能安 全标 准保障安全的国家执 , 行方案和政 策措施建议 。是 等 同采用 l 1 1 的 中国国家标 准起草工作组专 E 65 1 c
家成 员。 多份 杂 志 及 学 术期 刊 上 发表 了多篇 功 能安 全的 论 文 , 功 能安 全标 在 对
准及标 准实施认证相 关的技术、法律 、政 策等问题 有深 入研 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二讲 安呈相关系统 响评估与认i 正
Cha e 2: s s m e nd Ce tfc to fSa e y- l t d-yse pt r1 As e s nta r i a i n o f t - i Rea e - S t m
可 编 程 电子 系 统 。
标 准及相应的评估与认证机制 来保证技术在安全 的框 架内发展 。 I C 658 E 10 及其 功能安全 系列标 准为现代技术在
安全领 域的应用提供 了各方 认可的技术方案 ,而与之
配套的安全相关系统评估与认证体 系则成为我 国急待
解决 的关键问题 。
_ -一
l苗
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 ,工业正 经历着一
场 在安全技 术方面 的革命 。安全将越来越依赖现代技
当今工业界不断努力 ,要在保持和改善安全的基 出 上改善业绩和盈利能力 ,同时 ,政府及社会对安全
术, 如配置智能设备 、 集成控制及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
———珂 ————
l c &
÷
i
【 编者按] 本刊 20 年在 “ 07 安全控制技术”栏 目安排了六讲功 能安全技术讲座 , 概要介绍 了功能安全的基本概 念、 方法与技术 , 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 回应 。 08 , 讲座 还将继续进行 , 20 年 该 针对读 者关心 、 与功
能安全相关的几个关键 问题 , 进行更详细的技术介绍。 主讲人是机械工业仪器仪 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功能安 全中心主任史学玲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