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上盖综合体开发中的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以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航头车辆段为例
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探讨

Abstract: The p叩er reviews me plaIl—
ning histoIy,building condition and de·
veloping n-end of me mass mpid nansit
in Shanghai and discusses tlle cons协Jc-
KeywOrds:mass r叩id仃ansit in Shang—
hai,planning,evaluatillg,rail network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7)02—0037—05
作者简介 单晓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
讲师 王正,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
2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构成与功 能
2.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构成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由市域级(R
线)、市区级(M线、L线)两个层次的 线路组成。市域快速地铁线是轨道网络 的基本骨架。为整个市区提供快速到达
城市各大枢纽的服务。为郊区与中心区 之间提供快速交通服务.它到达市中心 的时间不超过1h.运行速度为60krrl/Il。 同时与重要对外交通枢纽相衔接。市区 级线路服务于外环内的中心城区,包括 地铁和轻轨两个系统.为中心城提供大 中运量的运输服务。市区级线路将为满 足上海中心区的各类城市活动提供高质
心城——崇明
1.4.2市区级地铁线(8条主线和1条 支线)
轨道交通10号线(M1):虹桥综合 交通枢纽——外高桥
轨道交通10号线支线(M1a):虹 中路——航新路
轨道交通12号线(M2):顾戴 路——曹路
轨道交通3号线(M3):富锦
路一上海南站(长桥地区)
轨道上盖综合开发的三个维度探索 (1)

2上盖综合开发经典案例 从类型上,轨道上盖开发可以分为车站上盖、车辆段上盖、综合设施上盖。从空间 位置而言,既有地下车站的地上部分开发,也有以大平台架空进行上盖开发。而按照主 导功能区分,可大致分为交通枢纽型、区域中心型、城市更新型等。以下将结合案例具 体探讨上盖开发的特征及我国的近期实践。
2.1轨道车站上盖——香港九龙城综合体
3探索上盖综合开发的三个维度 上述三个案例都是上盖综合开发领域里程碑式的项目,并对城市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向上促进了城市 结构多中心化的转变,向下激发出区域活力、提升轨道运营的客流与财务收益。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上盖综合开发,探 索性实践层出不穷,但成功落地项目并不算多。截止至lJ2015年5N,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我国各城市已进行综合开发的 车辆段项目为18个,车站上盖项目54个,合计约1 300万m2。相较于运营里程2 821km、95条线路的总数而言,比例并 不算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横跨公共建设与市场化经营两个领域造成的合作障碍;另一方面是由于结合轨道设施的上盖综 合开发横跨民用建筑与市政工程。需要克服更多样的专业技术难题与繁复的协调工作。因此,在实操过程中应重点从三 个维度进行细致的策划与前期研究,即市场性维度、公共’IgE维度、落地性维度。
1上盖综合开发概要 在东京、香港等东亚大城市,轨道设施的上盖综合开发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如今随着我国大都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与土地价值 的快速上升, “上盖开发”这一名称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探究其背后的动力,既有轨道系统开发土地资源、挖掘外部效益、反哺自身建
设运营的需要;也有城市借助轨交设施的临近及上空空间,建设公共功能、完善空间形象、激发城市活力的需要。 轨道上盖开发是TOD理念在中、微观层面的集中体现,也因此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综合体的许多特殊性。其中主要包括:1)轨道 上盖开发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效应,获取轨道建设的物业增值价值;2)轨道上盖开发离不开多部门、多主体参与,尤其是本不 参与民用建设的轨道公司;3)轨道上盖开发的功能复合、开放,具备公共服务属性;4)基于跨部门主体、跨业务领域的特点,项目的 建设与协调难度很高。 TOD理念最大的创新是在挖掘轨道交通资源潜力的同时,可以创造公共福利、物业开发、轨道运营多赢的局面,正如香港地铁 几十年来基于“轨道+物业”模式所做的那样。然而,其难点也在于对跨行业、跨公私部门协作配合的依赖。TOD从字面上翻译为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我眼中的上海轨道交通

2012 我眼中的上海轨道交通——市中心轨道交通拥挤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作者:轨“佼”小分队指导老师:姚*2012/5/10摘要市中心即城市中重要市级公共设施比较集中、人群流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其客流量比较集中并且呈现一定时空规律。
市中心轨道交通多线换乘点居多,容易造成客流拥堵和乘客滞留等现象。
而上述现象对轨道交通的运营与评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陆家嘴、人民广场等主要特征点的上海市中心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市中心的轨道交通拥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上海市中心轨道交通拥挤原因对策AbstractCity Center is the place where the municipal public facilities concentrated, population flow Centralized and public activity area. The passengers of city center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show a certain regularity.The points that passengers can transfer to other lines are concentrated in city center, which bring such problems as passengers congestion and passengers stranded that play an crucial role in how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services of subways’ operation.In this paper, we are mainly based on some the crucial nodes just as Lujiazui and people's Squar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congestion in downtown of Shanghai and to seek countermeasures of it.Keyword s: City Center Subway Congestion Cause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上海轨道交通简介. (2)1.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 (2)2.发展规划 (3)2.1 近期规划(2012~2015) (3)2.2 中期规划(2010~2020) (3)2.3 远期规划(2020~2030) (4)第二章上海轨道交通市中心客流现状分析 (5)1. 客流现状简介 (5)2. 断面客流 (5)3. 列车行车时间间隔和车厢内拥挤状况 (6)3.1 列车行车时间间隔 (6)3.2 车厢内拥挤状况 (6)4. 最拥挤车站及换乘客流 (7)5. 客流分布规律 (8)第三章市中心客流拥堵原因分析 (10)1. 需求 (11)2. 供给 (11)3. 供需矛盾 (12)第四章缓解市中心轨道交通拥挤的对策研究 (14)1. 挖潜增效 (14)1.1 增加列车班次 (15)1.2 增加列车编组 (15)2.措施保障 (15)2.1 部分站点限流 (15)2.2 同线路高峰时段越站运营、开行大站快车 (16)2.3 设置不同的换乘站点,避免一点多线换乘 (16)3.联动效用 (17)3.1 推行公司班车、中小学校车制度 (17)3.2 推行错时上下班政策 (17)3.3 开设公交并行线 (17)3.4 推行公共租赁自行车 (17)致谢 (19)附录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上海轨道交通简介1.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上海轨道交通,又称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内地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

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年)发布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发布日期:2009年4月2日一、规划背景及概况(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
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
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
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表1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运营线路一览表(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
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表2 2012年形成的基本网络(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新一轮建设项目在2010-2020年期间共13项,包括5条延伸线和8条新建线,线路总长合计约310km,车站189座,见表3。
至此,202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约877km,见图1。
表3 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建设项目(2010-2020年)。
关于轨交18号线北中路站2号出入口附属设施及配套工程初步

关于轨交18号线北中路站2号出入口附属设施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上海浦东轨道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轨道交通18号线北中路站2号出入口地铁附属配套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浦轨交[2018]8号)及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建设内容与规模为保证地铁站点工程与结合轨交上盖实施的附属配套工程的工程衔接和同步实施,同意你公司根据轨交18号线北中路站工程建设需求和上盖开发方案,与之同步实施2号出入口附属设施及配套工程。
本项目位于北蔡集镇Z00-0502单元2-11街坊内,东至北新路,南至莲安东路(规划),西至莲溪路,北至北中路,建设用地面积6341.12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为:结合轨交18号线北中路站建设需求和时间节点,同步实施2号出入口、风井附属设施及周边地下预留结构。
总建筑面积为1912.6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760.2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152.45平方米。
二、总体(一)原则同意总平面布置和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具体请按规划设计方案审核意见执行。
(二)本项目应深化与轨交结合的设计方案,妥善处理好本项目与轨道18号线的关系,确保结构安全。
具体请按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审核意见严格执行。
(三)应做好与周边已建项目、在建项目的协调衔接工作,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车站的连接换乘关系。
三、单体(一)项目单体采用的结构体系基本可行,根据规范并结合专家意见,经进一步优化基坑设计,优化结构安全设计。
并系统性地全面统筹考虑项目与轨道交通结构建设的相互关系和风险因素,确保结构安全。
(二)应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补充明确相关荷载取值。
四、地铁设施部分地铁出入口、风井等地铁设施请按照市住建委《关于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沪建管[20XX]661号)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和优化。
本项目地铁出入口设计应按照上海市无障碍设施的规范要求,经一步完善方案。
五、其他(一)请根据规范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及进一步工作要求,对工程相关内容做优化调整和补充。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地图册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地图册张珏成编纂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地图册编纂说明一、源起本无意编纂这本地图册。
也不知道这本地图册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不经意间,看着《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示意图》,自己感觉很不清爽。
虽然各个上海轨道交通站发放的《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示意图》经过拓扑,各条线路的相对位置正确,线条简单,但线路多而密集,犹如蜘蛛网一般,因此不够清晰,而且不能反映其走势、走向。
我想,如果有这样的地图册,配合说明走势、走向以及起终点,对于利用上海轨道交通出行,可能有一点儿作用。
也许一点儿用也没有。
毕竟,现在使用电子地图非常普遍。
人们在出行时,不是利用各种电子地图导航,就是事先在电子地图上选好路线。
但我觉得好玩儿,因此就编纂了这本地图册。
二、地图来源对于已经开通的各条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其走向地图根据电子地图《百度地图》拷贝拼接而成;对于正在建设的各条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其走向地图由互联网上搜寻下载。
没有列入规划中的各条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
三、其他提及走向,势必涉及方位。
本地图册“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特点一览表”中关于各条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走势特点的说明中,坐标系为由正南到正北、由正西到正东的直角坐标系,以正北、正东作为正向。
各条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以起终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为准,坐标系原点在起点。
线路走势反映线路各区间段的走向,坐标系随之移动。
与正北、正南、正东、正西的偏角为45°左右的方位,分别称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
偏角大致为23°的方位,分别称为西偏北、北偏西、北偏东、东偏北、东偏南、南偏东、南偏西、西偏南。
为了形象起见,使用了一些西文字母说明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的形状,具体见“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特点一览表”。
此外,由于水平有限,不会控制地图的比例,故此,没有给出地图的比例尺。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走向特点一览表图1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图2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图4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图5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图10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图12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图13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图14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建设中)图15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建设中)图17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图18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建设中)。
到2020年,上海规划建造地铁线18条

到2020年,上海规划建造地铁线18条。
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将建成规模约400公里的运营网络。
2012年之前,12号线、13号线也将建成通车,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10公里左右。
据统计,地铁网络中除浦东新区外,拥有线路数、车站数最多的区域将是徐汇区。
2010年,建成的线路是:1(北延伸到泰和路),2(虹桥临空园区-浦东机场),3(北延伸到铁力路),4,5,6(港城路到主题公园),7(祁连山路外环路到新国际博览中心),8(新江湾城到三林镇和上南路外环线),9(松江新城到杨高路内环线),10(西郊公园到军工路新江湾城)11(嘉定-石龙路)12(漕河泾到高桥)13(金沙江路外环线-汉中路)其中,1,2,5,9,10,11,13号线还有2010年以后的延伸规划。
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至富锦路。
远期规划向南延伸至金山新城,北延伸至崇明。
途经站点:莘庄(南起讫站)(换乘5号线)-外环路-莲花路-锦江乐园-上海南站(换乘3号线)-漕宝路-上海体育馆(换乘4号线)-徐家汇-衡山路-常熟路-陕西南路-黄陂南路-人民广场(换乘2号线)-新闸路-汉中路-上海火车站(转乘3、4号线)-中山北路-延长路-上海马戏城-汶水路-彭浦新村-共康路-通河新村-呼兰路-共富新村-宝安公路-友谊西路-富锦路(北起讫站)上海地铁2号线:淞虹路至张江高科。
2号线将西延伸至虹桥机场,东至浦东国际机场。
2010年前不延伸到虹桥机场,只到临空园区。
途经站点:淞虹路(西起讫站)-北新泾-威宁路-娄山关路-中山公园(换乘3、4号线)-江苏路-静安寺-南京西路-人民广场(换乘1号线)-南京东路-陆家嘴-东昌路-世纪大道(换乘4号线)-上海科技馆-世纪公园-龙阳路-张江高科(东起讫站—金科路站—申江路站—唐镇站—华夏东路站—川沙镇站—远东大道站—浦东机场站上海地铁3号线:上海南站至江杨北路。
途经站点:上海南站(南起讫站)(换乘1号线)-石龙路-龙漕路-漕溪路-宜山路(转乘4号线,换乘接驳9号线)-虹桥路(换乘4号线)-延安西路(换乘4号线)-中山公园(换乘2、4号线)-金沙江路(换乘4号线)-曹杨路(换乘4号线)-镇坪路(换乘4号线)-中潭路(换乘4号线)-上海火车站(换乘4号线,转乘1号线)-宝山路(换乘4号线)-东宝兴路-虹口足球场-赤峰路-大柏树-江湾镇-殷高西路-长江南路-淞发路-张华浜-淞滨路-水产路-宝杨路-友谊路-铁力路-江杨北路(北起迄站)—铁力路站—友谊路站—宝杨路站—水产路站—吴淞镇站上海地铁4号线(环线)途经站点:宜山路(转乘3号线)—上海体育馆(换乘1号线)—上海体育场—东安路—大木桥路—鲁班路—西藏南路(换乘8号线)—南浦大桥—塘桥—蓝村路(换乘6号线)—浦电路—世纪大道(换乘2、4号线)—浦东大道—杨树浦路—大连路—临平路—海伦路—宝山路(换乘3号线)—上海火车站(北广场)(换乘3号线,转乘1号线)—中潭路(换乘3号线)—镇坪路(换乘3号线)—曹杨路(换乘3号线)—金沙江路(换乘3号线)—中山公园(换乘2、3号线)—延安西路(换乘3号线)—虹桥路(换乘3号线)其中虹桥路站至宝山路站共9个车站与已建成的地铁交通3号线共线运营。
上海18号线

上海18号线一: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编辑词条B添加义项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5线,一期工程总长约38公里,可以换乘14条线路。
线路主要途经宝山区、杨浦区、浦东新区三个行政区,共设26座车站。
预计2015年开工,计划2020年底建成通车试运营,总工期69个月。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外文名称 Shanghai Metro Line 18系统代号 M18运营里程 313公里运营时间 2020年所属省市上海目录1主要站点2运营3工程建设4未来规划5站点信息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5线,一期工程总长约38公里,可以换乘14条线路。
线路主要途经宝山区、杨浦区、浦东新区三个行政区,共设26座车站。
预计2015年开工,计划2020年底建成通车试运营,总工期69个月。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站点场北路-通河新村-爱辉路-江杨南路-通南路-长江南路站-何家湾路-国权北路-国权路-江浦路-穿越黄浦江-民生路-世纪公园-白杨路-莲溪路-御青路-沪南公路-航头站通河新村站(与1号线换乘)长江南路站(逸仙路,长江南路路口西侧)(与3号线换乘)殷高路站(殷高路、国权北路路口北侧)政立路站(政立路、国权北路路口)(未来将与L20换乘)复旦大学站(中环北侧、复旦大学校史馆西侧)国权路站(国权路、四平路路口东侧)(与10号线换乘)抚顺路站(中山北路、江浦路路口南侧)江浦路站(控江路、江浦路路口)(与8号线换乘)江浦公园站(长阳路、江浦路路口)(与12号线换乘)平凉路站(平凉路、江浦路路口)丹阳路站(杨树浦路、江浦路路口北侧)昌邑路站(浦东大道、民生路路口)(未来将与14号线换乘)民生路站(张杨路、民生路路口南侧)(与6号线换乘)杨高中路站(杨高中路、民生路路口南侧)(与9号线换乘)迎春路站(锦绣路、民生路路口北侧)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龙阳路站(龙阳路、白杨路路口南侧,)(与2号线、7号线、磁悬浮、16号线) 芳芯路站(芳芯路以南的白杨路下)北中路站(莲溪路、北中路路口南侧)莲溪路站(绿科路、莲溪路路口北侧,与待建13号线换乘)御桥站(御桥路、御青路路口北侧)(与11号线换乘)沪南公路站(秀沿路、沪南公路路口)周浦站(年家浜路、沪南公路路口北侧)繁荣路站(繁荣路、沪南公路路口南侧)沈梅路站(沈梅路、沪南公路路口南侧)下盐路站(沪南公路与规划路路口,上海车市汽车市场北侧,下盐公路以北)鹤立西路站(鹤立西路、沪南公路路口南侧)航头站(航园路、沪南公路路口南侧) 折叠编辑本段运营18号线一期未来计划采用最高时速80公里的6节编组A型车,运营时间计划由早上5:00到23:00,全天运营18个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 道交通 卜▲盖综 合体开 发 中 的交 通 系统规 划研 究
— — 以上 海 轨 道 交 通 18号 线 航 头 车 辆 段 为例
吴 宏 娜
(上海 市政 工程设 计研 究总 院(集 团 )有 限公 司,上海市 200092)
(3)地 面 常 规 公 交 系统 薄 弱 ,对 外 公 共 交 通 支 撑 力 度 不 足 ,对 内公 交 系统 服 务水 平 较差 。随 着轨 交 18号线 逐 步建 成 与 开 通 ,站 点 服 务范 围 内 的居 民轨 交 出行 相 对 便 利 ,但 较 远 区域 无 轨 交 覆 盖 的 居 民轨 交 出行 仍需 配 套 地 面公 交 ,实 现接 驳换 乘 。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道 路 交 通 37
发项 日将 直 接 面 临 … 人 rI椎 以 设 置 的问题 。 (2) 向 与分 交通 衔 接 难 该项 口融 合 r多
种 川 地 功 能 ,其 中地 下 -j部 分地 面层 为 车辆 段 及 检 修 区 等 ,地 面 层 及 以 上 为 机 动 车 停 车 库 、三类 住 宅 组 用 地 、基 础 教 育 设施 川地 、商 、 服 务川 地 、 社 I 级 公 共 设 施用 地 、公 交 甬 未 站 等 。各 类 功 能 用 地 将 布 于 不 同层 高 , 内部 向及 分 层 交 通 系统 设 汁复 杂 性 突 … 。
(2)沪 南 公 路 为 未 来 上 盖 工 程 东 侧 的 直 接 进 出通 道 ,目前 已承 担 大 量 的南 北 向过 境 交 通 ,交 通 压 力 明显 ,红 线 宽 度 40 m,现 状 本 段 双 向 4车 道 , 高 峰 时 段 道 路饱 和度 已在 0.7~0.89,服 务 水 平 C\D 级 。
3 内部 交通 问题分 析
收 稿 日期 :2018-03—10 作者简介 :吴宏娜 (1984一 ),女 ,辽 宁阜 新人 ,工程师 ,从事 交通 规划设计工作 。
(1)沪 南 公 路 、下 盐 公 路 主 干 路 开 口难 ,而 地 块 西 北 侧 如不 新 增 道 路 基 本 无 开 口可 能 ,上 盖 开
摘 要 :结合 轨道 交通站 点 、车辆段 进行 上盖综 合整 体开 发 已成 为城市 空 间利用 的重 要趋 势 。通 过 上海轨 道 交通 l8号线 航
头 车辆段 上 盖综 合体项 目研 究实 例 ,以公共交 通为 导 向,在规 划阶段 先行 建立复 合交通 体 系 ,预 留各类交 通设 施空 间 ,设计 交
根 据 航 头 上 盖 工 程 开 发 量 预 测 ,项 目建 成 后 沪 南 公 路 (申嘉 湖 一 下 盐路 段 )将 直 接 引 发 新 增 流 量 ,路段 高 峰 时段 饱 和 度将 升至 1.02及 1.03,服 务 水 平 由 C\D级 降 至 F级 ,使路 段 饱 和产 生 交 通 拥 堵 ,道 路 承 载 力 不 足 ,难 以支 撑 远 期 交 通 增 长需 求 ,需要 对 应 改善 措施 。
2 区域 交通分析
根据对现状用地 、路网的调查 和分析 ,并结合 上 轮 控 规情 况 , 目前 项 目面 I临的交 通 问题 及 矛盾 主要集 中在 以下 几方 面 :
(1)车辆 段 基 地 周 边 干 线 公 路 网 相 对 完 善 ,但
内部 次 级道 路 缺 乏 ,道 路 完备 体 系较 差 ,公 路 形 态 的道 路 不 能适 应 城 市 的发 展 要 求 。仅 地 块 东 侧 沪 南 公 路 及南 侧 下 盐 公 路 两 条 干 道 建 成 ,北 侧 申嘉 湖 高 速 虽 建成 通 车 ,但 本 段 封 闭 不 与 地 面 道 路 衔 接 ,并 对南 北 向 交通 联 系 有 割 裂 效 应 ,西 侧 无 道 路 。上 盖工 程 未来 将 只 能 由南 侧 、东侧 道 路组 织 进 出交 通规 划 ,内外 交通 衔 接 受 限 。
通 子系统 功能及 组织 方案 ,避免在 设计 阶段遇 到规 划及设 计条 件受 限或功 能不 足等问题 。这将是 整个 上盖开 发项 目后续 能否
顺 利落地 及长 久可持 续发展 的重要 环节 。
关 键词 :轨道交通 上盖 ;综合 开发 ;立体 交通
中 图 分 类 号 : U412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1009—7716(2018)07—0036—03
1 研 究背景 与工程概况
上 海 轨 道 交 通 18号 线 航 头 车 辆 段 ,位 于 浦 东 新 区沪 南 公 路 以西 、下 盐 公 路 以北 区域 ,总 用 地 面 积约 29.98 hm ,规划 总 建 筑 面积 为 39.67万 m (不 包 括 车 辆段 建 筑 面积 ),用地 性 质 以 “住 宅 +商业 + 公 共 配 套 ”为 主 。 目标 为建 成 以 “公 共 配 套 ”为 主 导 ,以公 共 交 通 为导 向 的发 展 模 式 (TOD),优 先 布 局“商业 服务 、交通 、绿地与公共开放 空间”等 ,适 量 布局 “居 住 功能 ”的 城 市综 合 体 ,是 “高效 复 合 利 用城 市 空 间”的典 型工 程 ,立 体化 的集 中开 发 建 设 模 式 『l1。车 辆 段 及 检修 库 内柱 网整 齐 ,具 有 上 盖 物 业 开 发 的 先 天 优 势 _2】,但 上 盖 层 高 、综 合 开 发 功 能 复 杂 而 引 发 的交 通 问 题 尤 为突 出 。如 何 在 规 划 阶 段先行建立 复合交通体系 、预留各类交通设施空 间 、设 计 交 通 子 系 统功 能及 组 织 方 案 ,将 成 为整 个 上 盖 开 发项 目后 续 能 否 顺利 落 地 及 长 久 可 持 续 发 展 的重 要 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