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化学 八年级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学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2体验化学探究(第2课时)学案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2体验化学探究(第2课时)学案

体验化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通过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增进对科学探究各环节的理解,初步学习实验设计,反思表达的方法。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知识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难点:从探究实例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要素理解。

实验准备:
多媒体;澄清石灰水;烧杯,蜡烛,火柴,尖嘴玻璃管,坩埚钳,秒表等。

板书设计: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活动意图
【情景创设】播放视频资料,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导学生观看,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

链接地址:/u11/v_ODYyODI0.html 教师提问:有了问题,就要设法找出答案,请结
合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学习谈谈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科学家的
科学探究过程。

【释疑解惑】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学生
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明确要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
教后反思:
1、建议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思考空间、提出问题空间、实验空间、交流空间、反思空间、表达空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教学中应注重“方法”引领(提出问题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反思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导学案

1、认识化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习兴趣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3、初步认识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学习重点】化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天然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课本标题三“物质构成的奥妙”填写下面的空白。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紧密________在一起形成的,化学上分别用符号___、___、和___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不仅能相互结合形成____________,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分别用化学符号____和____表示)。

大量的___________聚集成________,大量的___________聚集成________。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

化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门基础学科。

【课堂活动】1、趣味实验,感受奇妙的化学趣味实验,感受奇妙的化学白纸显字:老师在白纸上喷上一种液体,你看到了___________,请你猜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魔棒点灯:当玻璃棒碰到酒精灯的灯芯时,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猜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2、讨论交流:谈谈你对“生活离不开化学”这句话的认识。

【知识小结】谈收获,整理知识框架基础过关:1、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 玻璃B. 铝合金门窗C. 木制桌椅D. 陶瓷地板2、2008年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 第1节:化学真奇妙_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 第1节:化学真奇妙_教案1

化学真奇妙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认识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说出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常伴随的现象;能利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来区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3.能够认识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4.能够通过制作分子模型来认识分子、原子、元素,初步建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认识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初中化学教案鲁教版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鲁教版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鲁教版教案
课题:化学元素及周期表
学科:化学
年级班级:初中八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基本性质。

3.理解和掌握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及元素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元素的概念及性质,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

难点:掌握元素符号及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1.教材《化学》
2.化学元素周期表
3.板书、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将化学元素周期表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化学元素的基本特征。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化学元素的概念和性质。

2.讲解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基本性质。

三、练习(15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化学元素表,并进行相互核对。

四、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总结。

五、梳理(5分钟)
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复习。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基本性质,对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复习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复习学案

复习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人们从海水中获取物质的途径,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宏观和微观的本质区别,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2.通过感受物质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物质发生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了解人们正在利用物质发生变化来改造物质,形成化学的价值观和变化观。

3.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变化,知道人们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

二、复习重难点1、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2、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的现象一、学习过程(一)情景创设【微视频展示】学习新型肺炎防控小知识,让学生在家做好自我防护。

(二)目标导航(三)自主复习【板块一】:从宏观的角度看变化问题驱动:作为生活在海边的乳山人,你能说出我们从海水中可以获取哪些物质?在此过程中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吗?教师引领复习:1、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粗盐精制、海水制镁、石油分馏的过程以及原理。

归纳总结: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石油分馏中运用的提纯和分离物质的物理方法有,整个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海水制镁、粗盐精制过程中运用的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化学方法有,整个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板块二】:从微观的角度看变化问题驱动:1、从微观的角度看物理变化:请同学观看动画模拟过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蒸馏法淡化海水和海水晒盐这两个物理变化过程中变和不变的量分别是什么?小结:变化,不变的。

问题驱动:2从微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请同学观看动画模拟过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通电分解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这两个化学变化过程中变和不变的量分别是什么?小结:变化,不变的。

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宏观本质微观本质变化的作用:变废为宝问题驱动:乳山牡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营养价值非常高,它的贝壳我们怎样将它变废为宝?阅读小资料:乳山温喜生物牡蛎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发中心。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 第一单元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 第一单元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化学改变了世界、神奇的化学变化设计人:史忠英单位:宁阳县第九中学【学习目标】1、感受化学在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开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 ,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3、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 ,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的一些根本观点。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问题一、化学研究什么?为什么说化学改变了世界?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第2---4页 ,完成以下问题。

1、化学是有关的学问。

化学家是利用的方法研究及其的原因和规律 ,根据这些规律来和物质。

2、化学很神奇 ,能把极为普通的物质转变成 ,它能创造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也能消除我们的物质 ,还能实现的转化。

3、我们生活中的、、、都离不开化学。

〔用一个字总结〕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开展密切相关 ,如、、、、。

【预习诊断】1、判断正误: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生产会导致环境污染 ,因此不需要开展化学科学了。

〔〕2、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化学的看法 ,你认为错误的选项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与其他学科无关3、以下家庭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门窗玻璃 B.木制写字台 C.铝合金 D.不锈钢盆问题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那么什么是化学变化?预习任务2、阅读教材第4---5页 ,完成以下问题。

⑴化学变化的变化 ,也叫化学反响。

⑵物理变化的变化。

1、判断正误⑴自行车车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⑵碳燃烧是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这个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就是生成的新物质。

〔〕2、厨房里的以下操作中 ,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3、以下葡萄酿酒的过程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 B.捣碎葡萄 C.葡萄发酵成酒 D.过滤装瓶4、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复习 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复习 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单元复习宁阳二中周芳【单元复习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能较准确地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初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实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认识一些常见的仪器,掌握加热等基本操作,了解进入实验室的一些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能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实验实施中变量控制、探究活动的反思及实验报告的设计。

【难点】:能正确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质构成的微粒;一些重要的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一、基础巩固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是的学问,是利用的方法研究,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

2.化学能创造出,也能消除还能实现。

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就是由大量的_________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构成的。

3、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4,、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请写出四点):(1)。

(2)。

(3)。

(4)。

5.试管:①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试管夹:用于。

玻璃棒:用于、或。

酒精灯:用于加热。

6.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

滴瓶用于。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再,而滴瓶上的滴管。

7.铁架台(铁夹、铁圈):用于,一般常用于、等操作。

烧杯:用于和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注意:加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上,使其。

八年级初二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八年级初二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欢迎阅读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二、1、(1(22、(1(23(1(24(1(2(35671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走进化学实验10.5g11ml7、仪器装配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仪器装配(1)要求:整洁美观,大小比例搭配得当(2)顺序:从下至上,从左到右(拆卸则相反)(3)方法:①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沾水润湿,转动插入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③在容器口塞橡皮管:双手平拿,旋转塞紧④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高低适宜,方向正确B、气密性检查(1)步骤: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2)现象: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3)判断:符合上述现象的装置不漏气8、气体收集(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H2,O2(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O2,CO2(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H29、物质的加热A、酒精灯(1(2(3(4(5B、仪器(1C(1(3(4(5(7(910A(2B(2CD11、粗盐的提纯A、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B、过滤1、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2、操作要点:(1)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2)二低:①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边缘②漏斗内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3)三靠:①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③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练习: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1)、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滤纸破损(3)、仪器不干净C、蒸发1、仪器: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坩埚钳2、操作:(1)放好酒精灯,并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圈的高度(2)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的液体(3)加热蒸发,不断用玻璃棒搅动液体(4)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3、注意事项:刚加热完毕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练习:粗盐的提纯中都用到哪种仪器?各其的作用?玻璃棒、(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2)、过滤:引流(3)、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一、12沉降34(1)5(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以下知识点要求背过)
1、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2、课本第五页四个实验的实验现象
点燃镁条:
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
酚酞试液和NaOH溶液混合:
Zn粒中加入稀盐酸:
3、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五个)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5、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
6、化学的概念:
第二节化学之旅(以下知识点要求背过)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分为:、、、、。

2、罩在烧杯中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燃烧时间的推测与分析
高蜡烛先熄灭的原因:
矮蜡烛先熄灭的原因:
3、如何检验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产物?
4、蔗糖溶于水与那些因素有关(三个主要因素)
请任选一个因素,设计探究实验研究蔗糖的溶解情况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以下知识点要求背过)
1、实验室意外伤害的处理方式
酸灼伤的处理方法:
碱灼伤的处理方法:
着火的处理方法:
2、各种仪器的用途:
试管
烧杯
广口瓶细口瓶滴瓶
量筒
玻璃棒石棉网集气瓶
3、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解释“一横二放三慢立”
粉末状固体
块状固体
(2)液体药品的取用
解释“一倒二向三慢立”
一倒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向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慢立为什么要这样做?
4、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后果
不可不可不可
为何不能倒持胶头滴管?为何不能伸入容器?
5、药品的加热
加热液体药品(图一)需注意:
(1)液体量多少?最大量最少量
(2)夹持的方式与位置
(3)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加热固体药品(图二)需注意:
(1)固体药品默认量
(2)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3)为什么加热固体时要这样做?
图一图二
6、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不能不能
使用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部分加热,且加热前需先。

7、仪器的链接与洗涤
(1)仪器的连接顺序:先后,先后。

(2)如何使橡皮管与玻璃管连接时更加方便?,这样做的优点是:①②
(3)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4)洗涤仪器的方法
①油污去除方法②不溶性固体附着物去除方法
(5)仪器洗涤洁净的标志:
仪器表面,既不,也不
8、量筒和托盘天平的使用(自己复习,由于内容较多,在这里不详细填写)
主要搞明白以下几个问题:1、天平如何调平衡?
2、天平和量筒在使用时有哪些操作能使最终数据偏大或偏小?
3、称量一定药品的质量与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之间的区别
4、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之间的区别
这部分知识一般与第三单元“溶液配制”那部分知识联系到一起来考~请大家重点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