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体检在胆囊疾病中的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发布时间:2023-07-15T12:24:23.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8期作者:赵思衬[导读] 目的:分析医院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研究适应策略,提高诊断准确性。

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选择380名患者,以分析临床数据并总结误诊漏诊频率。

结果:在21个误诊漏诊中误诊、漏诊分别13、8例,23.80%是由于机械落后,19.00%是由于缺乏基本知识,23.80%是经验不足,33.30%是由于简单的诊断思维。

结论:超声波检查有误取决于设备,医生,思维和其他因素。

医院应加强超声设备,不断提高医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促进医生的思维,提高超声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频率。

西平县中医院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900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研究适应策略,提高诊断准确性。

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选择380名患者,以分析临床数据并总结误诊漏诊频率。

结果:在21个误诊漏诊中误诊、漏诊分别13、8例,23.80%是由于机械落后,19.00%是由于缺乏基本知识,23.80%是经验不足,33.30%是由于简单的诊断思维。

结论:超声波检查有误取决于设备,医生,思维和其他因素。

医院应加强超声设备,不断提高医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促进医生的思维,提高超声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频率。

关键词:超声科;误诊漏诊;原因;对策在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时,通常使用超声检测仪器来分析测试结果并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断中广泛应用的超声设备的功能和应用不断优化,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小,成本低。

在使用超声波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等因素,有时误诊、漏诊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进度,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在超声检查前应总结经验教训,识别误诊、漏诊,找出误诊、漏诊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尽早治疗患者,确保患者的健康。

胆囊CA超声诊断及漏诊分析

胆囊CA超声诊断及漏诊分析

胆囊CA超声诊断及漏诊分析发表时间:2014-08-26T10:28:12.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丁付芳[导读] 熟悉胆囊癌的声像图特征及避免常见漏诊原因,将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丁付芳(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中心医院 314200)【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58-01 胆囊癌早期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延误诊断。

超声是目前诊断胆囊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熟悉胆囊癌的声像图特征及避免常见漏诊原因,将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2012.01-2012.12我进修医院病理明确胆囊CA35例,结合对应超声检查,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女性21例,男性10例,年龄47~83岁(平均61岁)。

临床表现:右上腹及中上腹胀痛18例,黄疸2例,食欲减退1例,体检阳性发现,但无自觉症状8例。

1.2使用仪器和方法本组均采用PHILIPS彩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

检查前空腹12h,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常规沿肋下、肋间做多方向扫查,仔细记录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胆囊腔内部回声,以及胆总管及周围脏器有无转移情况。

2 结果本组中,超声诊断与病理相符13例,准确率42%,误诊及漏诊18例,误诊及漏诊率58%。

病理类型:本组中,病理证实腺癌26例,鳞癌4例;低分化癌8例,中-低分化癌4例,中分化癌12例。

超声报告胆囊壁增厚(结构紊乱)4例,胆囊内低回声灶(隆起型病变)8例,胆囊实变1例。

误诊腺瘤1例。

相关漏诊中,报告胆囊肿大,胆囊炎伴结石14例,胆总管扩张伴胆囊壁稍增厚3例。

3 讨论3.1胆囊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胆囊癌根据生长类型和进展程度不同,其超声表现可以分为:(1)小结节型:胆囊癌较早期的声像图表现。

常发生于胆囊颈部,表现为胆囊壁向囊腔内突起的乳头状中等回声,病灶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体积一般较小,直径约1-2.5cm。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原因分析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原因分析
8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蒙古 中医药
超声 诊 断胆囊 结石 漏误诊 原 因分 析
王桃 芬 游 玲玲 ”
关键 词 : 超声 ; 胆 囊结石 ; 漏误 诊 ; 原 因分析
中图分 类 号 : R 4 6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3 1 - 0 0 8 8 — 0 1 超 声 诊 断 胆囊 结 石 , 是 公 认 的首 选 方 法 , 但 仍 存 在漏 误 诊 。 存在时 , 笔 者 建议 要 局部 放大 图像 , 必 要 时 采用 高频 探 头 , 可 提 4 ) 胆囊 底 部结 石 因位 置较 低 , 易 受 到 胃肠 本 文 通过 对 临床 漏误 诊 病例 进行 综 合分 析 ,总 结 超声 诊 断胆 囊 高壁 内结 石 的显 示率 ; 结 石漏 误 诊 原 因 , 以提 高超 声诊 断 准确 率 。现报 道 如下 : 道气 体及 内容物 的干 扰 而显 示不 清 ,尤其 是 当胆囊 被 皱 褶分 隔 为底 部 小腔 和体 颈部 大腔 时 ,小 腔 内被结 石 充 填 而大 腔 内并 无 1 资 料 与方 法 此 时 更易漏 诊 。避 免漏 诊 的重 点在 于 多次 改 变 体位 , 充分 1 . 1一 般 资料 :我 院 2 0 0 9 年1 月至 2 0 1 2 年1 月 手术 治 疗或 腹腔 结 石 , ) 不要 满 足 于 单一 病 镜 切除 胆囊 患者 2 1 7 例, 其 中男 1 3 7 例, 女8 0 例, 年龄 2 O ~ 7 6 岁, 显示 胆囊 的 轮廓 并获 得完 整 的胆 囊 图像 。5 要 全 面检 查 , 尤 其 有 较 大胆 囊 息 肉存 在时 , 不要 忽 略 平 均年 龄 4 9岁 。 表现 为右上 腹部及 剑下 疼痛 1 4 8 例, 并 有 间断发 变 的诊 断 , 作史 , 无 任何 临床 症状 6 9 例, 仅 在常 规体检 时发 现胆囊 结石 。 了 同时存 在 结石 的可 能 。 胆囊 结石 误诊 主要 原 因分 析 : 1 )正 常胆 囊 的 交界 皱 襞或 胆 1 . 2 仪 器 与 方 法 : 使 用 仪 器 为 日立 E U B 一 5 5 0 0 和 日 立 E U B 一 6 5 0 0 H V彩 色多 普 勒 超声 诊 断 仪 ,探 头 频率 3 . 5 — 5 M H z , 患 囊 颈部 螺旋 瓣可 能使 声 束发 生反 射 ,在 某一 断 面 形成 较 强 回声 貌 似 结石 , 此时 , 多切 面 、 多体 位 扫 查 即可 消失 1 4 1 。另 者检 查 前 禁 食 、 水 ≥8 h , 急诊 患 者 随 到 随查 , 较 肥 胖 的 患者 使 用 并 伴声 影 , 胆囊 管 结石 需与 胆 总管 结石 鉴别 , 通 常 胆 总管 下段 结 石 声像 3 . 5 MH z 探 头 检 查 。常 规采 用 患者 平 卧位 、 左 侧 卧 位 肋间 切 面及 外 , 肋缘 下 切 面探 查 胆囊 及胆 管情 况 , 必要 时 辅 以俯 卧位 、 肘 膝 位坐 图上可 见胆 总管 上 段及 肝 内胆管 扩 张 , 胆囊 肿 大率 亦 高 。 2 ) 胆囊 位、 站立 位 扫 查 。采集 胆囊 及 胆管 图像 , 测 量胆 囊 的 大小 、 壁厚 、 体 部与 横结 肠右 端 、 十二 指 肠上 部 、 十二 指 肠 降部 的上 端 邻 近[ 4 1 , 结石 的大 小 、 形态 、 数 目、 位置 、 活动 度 及 胆 总管 宽 度 等 , 采 集并 因部分 容积 效应 可 使肠 管及 胆 囊周 围其 他 组 织 的强 回声 与 胆 囊 声 像 图重叠 , 使 胆囊 外 回声 形成 胆囊 结 石伪 像 。 当胆 囊 显示 不 清 储存 图像 , 急 诊患 者必 要 时空 腹后 复查 。 2 结 果 或 患者 肥胖 , 检 查条 件差 时 , 很 易误 诊 。 对 肝 门部 、 胆 囊 颈部 钙 化 1 4 7 例 患 者手 术 治疗 或 腹腔 镜 切 除胆 囊后 证 实 : 超 声漏 诊 9 淋巴结、 术后 瘢痕 等 , 利用 不 同体 位和 做 多切 面 扫查 时 常能 发 现 例, 其 中: 胆 汁淤积 胆囊 未见 小结 石 4 例, “ 葫 芦状 ” 胆 囊底 部结石 这 些强 回声来 源于胆囊 外 。对 于肠气 , 改 变体 位 时强光 团不 随 胆 1 例, 胆囊 颈管 结石 2 例, 胆囊 息 肉并结 石 2 例 。漏 诊 率为 4 . 2 %。 囊 移动 , 气 体后方 声影 内有 多重 反射 回声 光带 。另 用探 头挤 压 腹 常 可诱 使气 体 或肠 内容物 移 位 , 并能 看 见 肠 误诊 4 例 ,其 中 : 1 例 急性 胆囊 炎并 脓 团误 诊 为急 性胆 囊炎 并 结 壁后静 止 探头 观察 , 石, 1 例胆 总管 结石 误诊 为 胆囊 颈管结 石 , 1 例胆 囊颈 部钙 化淋 巴 蠕 动 。 饮 水也可使 肠管 明确 显示 。 3 ) 急性 化脓性 胆囊 炎 时胆囊 腔 结误 诊 为胆 囊 颈管结 石 , 1 例慢 性 胆囊 炎误 诊 为慢 性胆 囊 炎并 多 内漂 浮的组织 碎屑或 脓性 团块 可呈 强 回声 , 后方 伴轻 度声 影[ 5 1 , 故 易误诊 为胆囊 结石 , 而手术 证实 为脓 团。 仔细 观察 , 脓团 随体位 改 发 细碎 小结 石 。误 诊率 为 1 . 8 %。超 声诊 断符合 率为 9 4 . 2 %。 变缓 慢移 动 , 形态 可 发生 变化 , 而 疏松 结石 随 体位 改 变 无 明显 变 形 。4 ) 小结 石 黏附 于胆囊 壁上 易误 诊为 胆 固醇 息 肉 , 而慢 性 胆囊 炎重者 囊壁增 厚毛 糙 , 易误 诊 为胆 囊多 发小 结石 。5 ) 自门静脉 主 干或右 支及 胆囊颈部 的强 回声 带是 识 别胆 囊 的重要 标志 。对 于 无 胆汁 充盈 的结石 性萎缩 的胆 囊 ,据此 标 志确定 胆囊 的位置 , 并 证实结 石外层 有胆 囊壁 回声 的存在 至关 重要 , 其 特征 为在 声影 顶 端的强 回声 带外表 包绕一 层很 细 的低 回声或 无 回声 线 , 这 一结 构 即“ WE S ” ( 壁 一强 回声 一 声影) 三联 征 。 利用 高分辨 力探 头仔 细探 查, 发现 这一 特征 , 对 胆囊 结石 的诊 断 准确率 可 达 9 6 %。 在实际诊 断过程 中 , 要 树立全 面意识 , 要掌握 胆囊 正常及 变异 的解 剖 , 典 型及不典 型结 石 的声像 图特 征 , 熟悉 仪器 调节 , 扫 查 中 图为胆 囊 结石伴 声影 3 讨 论 要多切 面 、 多体位 , 特别要 注意胆囊 颈部 、 颈管及 底部皱 褶 的显示 , 超 声 成像 诊 断胆 囊疾 病 , 独树 一 帜 , 已被 公 认 为 首选 检 查方 必要 时可饮水 排除 胃肠气 体等 干扰或加 做脂 餐功能 试验 。采 用 以 法。 国 内外 资料 证 明 , 超 声诊 断 胆囊 结石 准确 率 达 9 7 . 7 %_ 1 1 , 但是 上措施 可大 大降低漏误诊 , 提高超声诊 断胆囊结 石的准 确率 。 由于 胆 结 石 的形 态 、 大小 、 数量 、 位置不同 , 加 上 胆囊 变 异 、 胆汁 参 考文 献 充盈 状 态及 受 周 围组 织结 构影 响 , 致结 石 的声 像 图差 别较 大 , 所 【 l i c h e n M D o n g B W, X u Z Z , e t a 1 . S o n o g r a p h y f o r Di s e a s e o f Di g e s 以超 声 仍有 漏 误诊 存 在 】 。 t i v e T r a c t 【 M] . B e i j i n g B e i j i n g P u b u s h i n g H o u s e , 2 0 0 3 . 1 3 3 , 1 7 1 . 2 1 曹海根 , 王金锐. 实用腹 部超 声诊 断 学【 M】 . 第 2版 . 北京 : 人 民 胆囊 结 石 漏诊 主 要 原 因分 析 : 1 ) 小结石( ≤3 m m) ; 2 ) 无 声影 『 2 0 0 5. 1 0 2 — 1 2 2 . 软结 石 ; 3 ) 哈 氏囊 、 有 螺 旋瓣 胆 囊 颈 部结 石 ; 4 ) 胆 囊 壁 内 的结 石 ; 卫 生 出版 社 . 5 ) 变异 胆囊 底 部结 石 。 为 了避 免漏 诊 , 笔者 建 议超 声 医生 要 : 1 ) 抓 [ 3 ] WE E D O N D . P a t h o l o g y o f t h e G a l l b l a d d e r 【 M ] . N e w Y o r k : M a — o n p u b l i s h i n g US A. I n c , 1 9 8 4: 1 9. 住结 石 呈 强 回声 、 后方 伴 声影 及重 力移 动 性 3 大 特点 , 通 过 改 变 s 4 】 张爱宏, 段 学蕴 , 曹铁 生 . 现 代 实 用超 声诊 断 学【 M ] . 北京: 中国 患者体位 , 调整仪器 目标聚焦范 围、 降低增益, 可使结石声像特 【 征显现 , 从 而 获 得诊 断 ; 2 ) 对 哈 氏囊 、 有螺 旋 瓣 的胆 囊 颈 等 部位 医药科技 出版 社 . 2 0 0 6 , 6 2 1 — 6 2 3 . 5 ]贾译 清. 临床 超 声鉴 别诊 断 学【 M 】 . 第 2版 . 南京 : 江 苏科 学技 要多 体 位 、 多角度、 多方 位 扫 查 , 可获 得 满 意 图像 ; 3 ) 胆囊 壁 内结 【

超声误诊漏诊分析

超声误诊漏诊分析

转]超声诊断中的漏误诊问题浅析作者:梁萍董宝玮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中,超声影像检查因其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并且无损、实用、经济,已成为影像检查中首选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超声诊断水平,无疑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影响[1]。

由于现代超声诊断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并且我国的超声专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超声检查中的漏诊、误诊现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文仅从超声医师的角度,对超声检查中的漏诊、误诊因素作一初步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超声诊断水平。

一个正确的诊断往往是医学理论、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三者综合运用的结果[2]。

反之,导致漏诊、误诊的原因或是由于医学理论不足,或是由于临床经验的欠缺,或是由于思维方法的不正确,总之是不能把三者有机结合所导致的[3]。

下面就超声检查中的漏诊、误诊问题从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理论因素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思维活动中“诊断”的程序和本质是超声医师减少漏诊、误诊的首要因素。

诊断是医师从搜集患者的有关资料(病史和症状体征)开始,经过思维中的分析和判断,提出诊断的假说,然后采用各种医技检查,其中包括影像检查以求验证或修正假说;在临床实践中,包括应用其他方法确诊后反馈的信息,来不断推进认识的过程。

也就是医师的主观认识接近患者疾病本质的过程。

显然,超声检查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或一小部分。

超声医师因为患者多、工作忙,常常在不了解病史病情,没有分析判断的情况下就拿起探头检查。

这种既缺乏明确的目的,又缺乏对必要征象的警觉,漏诊、误诊就在所难免。

曾有1例车祸患者,超声检查后只报告了胆囊结石,对显示模糊的双肾未能重视,未报异常。

第2 d患者因肾衰死亡,尸检证实为双肾严重碎裂伤所致。

该例的教训是,虽然对胆囊结石的诊断正确,但是在医生的头脑中,未重视病史,对病情复杂的重症患者没有把握住主要矛盾,终致严重漏诊。

多数超声医师以为检查完患者,发出诊断报告单就是完成了任务。

胆囊癌超声检查漏诊原因分析

胆囊癌超声检查漏诊原因分析

患者一般 于检查前 3天停 服利胆类药 物 , 检查 况。虽然胆囊癌的病因迄今 尚无定论 , 但其 与胆囊 结石 的密切 前一天晚餐 后禁食( 不禁水) 次 日上午 空腹行肝 胆胰脾 的常规 关系却是被公认的 , 与结 石对胆囊 黏膜长期 刺激 以及 胆囊 , 这 超声检查。检查 时患 者仰 卧及左侧 卧位 , 必要 时可 坐位或 站立 排空障碍 、 汁淤积 , 胆 加之细菌感染等因素使胆酸转化成有致 癌
时易漏诊。临床 上因良性 疾病行胆 囊切 除 , 术中或 术后 发现胆 囊癌的病例即为意外胆囊癌 …。对 2 0 0 0年 1月 ~ 0 6年 6月 20 8例意外胆囊癌 的术前彩 超所 见与手术进 行 对 比分析 , 告如 报
下。
片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 , 中 一 分化 腺癌 , 为 低 均并发胆 囊结石 ,
1 2 使用仪器 . 13 检查方法 . 美 国 A L 超 在颈部和胆总管内壁种植 , 造成梗 阻 , 阻塞胆囊 管时可 继发 司 G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6 探头频率 35 .MHz 。 感染 , 导致 急性胆囊炎 , 而漏 诊原 发病 , 从 本组有 2例属此 类情
胆 囊 癌 超 声 检 查 漏 诊 原 因分 析
谭 青 刘 磊 林 红 戴 延
贵 阳 500 ) 5 0 2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 民医院功能科
[ 关键词 ] 彩 色多普勒超 声 意外胆 囊癌 漏诊 [ 中圈分类号 ] R4 5 1 [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0 — 6 3 20 )6— 5 — 2 0 8 6 3 (0 7 0 8 1 0
3例 , 均为女性 , 年龄 6 7 1~ 1岁 , 平均 6 . , 7 9岁 男女之 比为 1 : 38 . 。均有反复上腹疼痛不适的病 史 , 程 2个 月 ~2 病 0年不等 ,

B型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原因分析

B型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原因分析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漏 误 诊 原 因 , 探 讨 提 高 诊 断 符 合 总 并
率 的有效 方法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1 4 3 5例 , 中女 8 2例 , 4 3 其 8 男 6
炎 患者 超声 图像见 图 2 。
3 讨 论
例 , 龄 1 ~6 年 5 5岁 , 平均 年龄 3 . 8 5岁 。
【 要】 目 的 总 结 B型 超 声 诊 断 胆 囊结 石 的 漏误 诊 情 况 , 讨提 高 诊 断 符 合 率 的 有 效 方 法 。方 法 对 1 4 例 胆 摘 探 35
囊 结 石 病 例 的 B超 声 诊 断结 果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和 总 结 。结 果 1 4 例 中漏 诊 1 35 5例 , 诊 率 11 % ; 诊 6例 , 诊 率 漏 .2 误 误
M e h d 1 4 a in s wih g l t n r e r s e ie y a a y e . Al t e c s s we e da n s d g lso e b - lr — to s 3 5 p t t t al o e we e r to p tv l n l z d e s l h a e r ig o e a lt n y B u t a
so e t n .Co cu i n I e iiilf rd a n ss t mp o e c n n t n a d ma i u a i n n l so ti b n f a o ig o i o i r v o g ii n p lt . s c o o
[ src] 0b etv To a ay i o e s n fmida n ssa d mis d da n ssfrg l tn y B u ta o n . Ab ta t jcie n lss fra o so s ig o i n se ig o i o al o eb - lrs u d s

胆囊癌B超漏诊原因分析

胆囊癌B超漏诊原因分析

胆囊癌B超漏诊原因分析摘要目的:警惕B超医生对胆囊癌漏诊。

方法:对11例胆囊癌B超漏诊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漏诊原因较多。

结论:B超诊断医生对于中年以上的胆结石、胆囊炎、胆息肉患者,需要全面认真多方位扫查,并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表现及时进行追综排查,提高早期诊断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关键词B超胆囊癌误诊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由于早期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往往被延误,目前超声对胆囊疾病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3月诊断胆囊肿瘤者67例,漏诊11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诊断胆囊肿瘤者67例,漏诊11例,约占1.41%。

11例患者中男4例,女7例;年龄39~76岁,平均57.5岁。

此11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10例,其中1例有胆息肉。

后腹膜肿块1例。

结果1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胆囊癌,其中腺癌8例,腺鳞癌1例,晚期胆囊癌手术不能切除2例。

伴有肝转移2例,大网膜转移1例,合并胆结石10例。

讨论胆囊癌漏诊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胆囊癌常伴有胆结石,胆囊炎。

超声检查时,只注意到结石及炎症的改变,满足于一种诊断,忽略了寻找主要病症的声象图,炎症严重时,声象图上主要表现为胆囊壁毛糙、水肿、增厚甚至化脓,胆囊内充满胆泥,掩盖了癌症病灶的声象图而造成漏诊。

厚壁型胆囊癌容易漏诊,主要是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

本组有10例合并胆囊炎及胆结石,其中2例为化脓性胆囊炎。

②胆囊呈实质性改变时,没有胆汁做为透声窗,病灶浸润到周围组织,因而与肝组织无明显境界,往往仅诊断为萎缩性胆囊炎。

此类型本组就有2例。

③胆囊颈部癌变易误诊为颈口结石,两者均表现为颈部增强光团,但结石后方有声影,而癌块后方无声影。

本组有2例胆囊颈部癌误诊为颈口结石嵌顿。

④小结节型胆囊癌也容易漏诊,此型易与胆囊良性息肉混淆,声象图上都表现为附着于胆囊壁上的小光团,其后方无声影,不移动,仅诊断为良性息肉,没有进一步随诊而造成漏诊。

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

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

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一、超声漏诊误诊的原因分析1. 医生技术水平不足:超声检查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的医疗操作,医生的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检查的准确性。

一些医生在技术水平上可能存在不足,导致漏诊误诊的问题出现。

2. 患者因素: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病症表现等会对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一些患者因为自身原因,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不准确而出现漏诊误诊。

3. 仪器设备问题:超声检测仪器的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影响着检查的准确性,一些仪器设备的性能问题可能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

4. 医疗制度管理不规范:医院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因素会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规范的管理制度可能导致漏诊误诊问题。

以上是超声漏诊误诊的一些常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率。

二、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降低漏诊误诊的风险,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生和检查设备的管理和监督。

下面是一些医院可以采取的措施:1. 医生的培训和进修:医院可以针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医生的超声检查技术水平,从而降低漏诊误诊的风险。

2. 定期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医院可以组织专业的维护人员对超声检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3. 强化患者教育:对于一些患者,医院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超声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使患者配合检查,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4.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生和检查设备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漏诊误诊的问题。

5. 制定超声检查操作规程:医院可以针对超声检查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以上是一些医院可以采取的措施,建立完善的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降低漏诊误诊的风险。

三、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的完善除了建立超声漏诊误诊管理制度之外,医院还需要对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定期进行体检的人群不断递增。

健康体检能及时检查出机体中出现异常的情况,有利于及时治疗,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

在检查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超声检测。

胆囊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是超声体检中必须要进行检查的项目。

但是在临床中,胆囊疾病会有误诊漏诊的情况。

因此,对我院30例在超声体检中误诊漏诊的胆囊疾病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进而加强超声体检的效率和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6月-2016年12月共30例体检者有胆囊疾病误诊漏诊,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2岁,平均(59.5±1.4)岁。

方法: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把探头频率设置在2~3MHz。

进行检查之前,告知被检验者至少空腹8h。

让被检查者保持仰卧位,必要时侧卧位,患者平静呼吸,必要时深吸气后憋气,操作者持探头在被检查者右侧肋缘下或肋间进行扫查,密切观察胆囊的形状、大小、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以及胆囊壁的厚度。

通过超声复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观察指标:胆囊形态、大小、边界,囊壁厚度、光滑度,囊内胆汁透声等情况,根据超声检验结果,记录被检验者具体病变情况。

结果通过超声复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出现漏诊17例,误诊13例。

漏诊患者中有胆囊底部出现结石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9例,双胆囊4例。

误诊患者中有胆囊癌被误诊为慢性胆囊炎5例,胆囊正常者被误诊为胆囊结石3例,胆囊术后缺如被误诊为胆囊结石5例。

讨论胆囊位于肝脏的后下方,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内,呈梨形[1],分为颈部、体部和底部三部分[2]。

胆囊的位置和形态都会产生变异情况,所以,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认真寻找,放大图像进行观察。

导致超声体检时出现胆囊疾病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就是设备过于陈旧,或患者的腹部出现胀气以及过于肥胖等。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知,影响超声体检误诊和漏诊胆囊疾病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进而提升临床检出率。

具体如下:①临床医师对被检查者的胆囊进行检查时,过于疏忽,不够全面,出现漏诊均是由于不够认真、仔细而导致的。

其中体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工作性质属于循环操作,多数患者的检出结果均是阴性,所以,操作医师容易出现惯性思维,放松警惕。

建议操作医师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状态,选用相对比较舒服的姿势接受检查,保持正超声体检在胆囊疾病中的漏诊误诊原因分析蒲武太610031成都市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7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体检在胆囊疾病中的漏诊误诊原因。

方法:选择胆囊疾病误诊漏诊患者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漏诊17例,误诊13例。

漏诊患者中,胆囊底部结石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9例,双胆囊4例;误诊患者中,胆囊癌被误诊为慢性胆囊炎5例,胆囊正常者被误诊为胆囊结石3例,胆囊术后缺如被误诊为胆囊结石5例。

结论:超声操作医师在对胆囊疾病患者实施检查过程中,加强警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对工作进行总结有利于降低误诊漏诊率。

关键词胆囊疾病;超声体检;漏诊误诊原因Reasons 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of ultrasonography in gallbladder diseasesPu WutaiXinhua Shaoc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Qingyang District,Chengdu City610031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of ultrasonography in gallbladder diseases.Methods:30patients with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of gallbladder disease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given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Results:17cases were missed diagnosis,13cases were misdiagnosed.In the patients with missed diagnosis,there were4cases with gallstone at the bottom of gallbladder,9cases of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and4cases of double gallbladder.In the patients with misdiagnosis,5case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ere misdiagnosed as chronic cholecystitis,3cases of normal gallbladder were misdiagnosed as cholecystolithiasis,5cases of gallbladder absence after operation were misdiagnosedas cholecystolithiasis.Conclusion:In the course of the examination for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diseases,ultrasound operators should strengthen vigilance,improve work attitude and enthusiasm,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summarize the work,in order to reduc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Key words Gallbladder diseases;Ultrasonic examination;Reasons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下转第113页)仪检查和镜检阳性检查结果符合率不一,见表2。

讨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采用电学及光学原理对血液中的组分进行分析,实现检验计数的目的,并能对异常结果予以报警提示。

但是由于细胞本身的复杂性、形态各异,患者感染时,如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增多,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出现毒性变化等问题,易导致仪器无法正确识别细胞,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该仪器较适合检验正常情况下的细胞,不能直接提供血细胞形态变化的确切信息,对于病理细胞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4]。

为了弥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不足,需通过显微镜检查法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5]。

但是在镜检过程中,需注意病理情况、灰尘及微生物等对血细胞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影响,从而对镜检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

我们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870份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法,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

结果显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157例样本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改变,阳性率18.0%。

镜检结果阳性数63例,所占比例7.2%。

两种检验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红细胞形态异常、杆状粒细胞、幼稚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方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假阳性率较高。

综上所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使用检测血常规检查中的有关指标,可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弥补两种检验方法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1]王双荷,曾丽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4):420-421.[2]罗玉荣.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7):100-101.[3]韩临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349-350.[4]冯志军.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江西医药,2014,49(11):1329-1331.[5]项琼莲.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2104,8(13):68.确的呼气和吸气状态,最好通过肝脏做透声窗[3],从而能减少肠胃气体出现干扰的情况,更能全方位地显示出胆囊的具体形态。

在胆囊底部会出现混响伪像的情况[4],会影响到显示胆囊底部的详细病变情况。

此次漏诊中胆囊底部出现结石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9例就是因于此类情况而引发的。

因此,在操作时应将探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移动扫查,更改患者的体位,从而能有效避开声束垂直在胆囊壁入射情况,减少伪像。

②进行体检的人群没有具体的体征变化和临床症状时,操作医师对无明显症状的早期病变情况不够重视,缺乏全面的医学知识,所以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

其中有5例胆囊癌患者被误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囊壁厚度并不相同,但是在增厚的情况下,内缘常会出现不光整的情况,内部回声时强时弱。

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应用采局部放大的方式,对细微的结构进行观察,若实在无法鉴别,可以进行专家会诊或者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不可轻易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③由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记忆力较差,会对自己的病史和手术史有所遗忘或者记忆模糊,而且在检查室无法查看瘢痕,若无法查到正常的胆囊结构,可以在胆囊窝处查看是否有胆囊切除手术的瘢痕。

如果在胆囊窝发现疑似充满型胆囊结石声像图[5],不可马上做出诊断,要及时与肠管进行区分,让被检验者更换体位,用探头对腹壁进行震动,如果是肠管,检查出的回声特点和形态有明显有所变化。

本次研究中有胆囊正常者被误诊为胆囊结石3例,经过后期询问得知,有2例被检验者在进行检查之前服用过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因为头孢类药物会参与肝胆循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代谢出去,会有一部分留置在胆汁内部,很多结石患者体内的胆酸池胆固醇是一种饱和状态,而头孢类药物会滞留在胆囊内,从而通过超声检查产生结石声像图。

随着机体不断的代谢,胆囊中的胆酸池会逐渐恢复正常,结石也会逐渐消失。

在实施超声检查过程中,要与被检验者进行友好的交流,了解其近期是否服用或者输入过头孢类药物以及是否有胆囊结石史,若发现有结石,先考虑是否受药物影响,对其进行复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