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合集下载

不同产地金萱乌龙茶生化成分差异与品质特点

不同产地金萱乌龙茶生化成分差异与品质特点

乌 龙 茶 的 生化 特 点是 茶 多酚 含 量 中等 ,氨 基 酸 、 水 溶 性 总 糖 含 量 较 高 ,酚 氨
比 较低 。福 建产 金 萱 乌龙 茶既 保 持 了该 品 种 的 特 有 品 质 特 征 ,又 具 有 福 建 的
地 域 特 色
关 键 词 :福 建 ;金 萱 ;乌 龙 茶 ;生 化 成 分 ;品 质
咖 啡 碱 含 量 为 ( . %± %) 2 5 0 7 ,水 溶 性 总糖 含 量 为 ( . % 09 %) 6 3 79 ± . 4 7 ,儿 茶 素
总 量 为 ( 78 _1 .)mg g,黄 酮 类 化 合 物 含 量 为 ( .4 15 )mg g 金 萱 9 .8 06 + / 83 _ .2 + /。
维普资讯
试 验研 究
不同 产地金萱乌龙茶生化 差异与品 成分 质特点
林 春桃 , 何孝延。 p7兴’ +5 , 孙 云’ , 郑 汉 智’ 陈青 泉 ’ ( 福 建 农林 大 学 园 艺 学 院 福 建 农 林 大 学茶 叶 科 技 与 经 济研 究 所 福 州3 00 ; 福 建省 农 业厅 种 植 业 管 理 局 ) 5 0 2
种 植 金 萱 、翠 玉 等 台 茶 系 列 茶 树 品 种 茶 园 积 已达 1 5 h 47m
用 G 8 1— 2 0 测 定 方 法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总 量 测 定 采 用 三 氯 B 32 0 2 化 铝 比色 法 ;水 溶 性 总 糖 测 定 方 法 采 用 蒽 酮 比色 法 ;儿 茶 素 总 量 测 定采 用 香 荚 兰 素 比色 法 。每 个 样 品重 复 测定 3 。 次
1 _ 感 官 审评 采 用 密码 审评 ,以 评语 方 式 进 行 评 定 金 萱 样 .3 2

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

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

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导读]:中国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以下为你介绍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

中国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以下为你介绍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

一、绿茶的品质特点绿茶的炒、烘、晒、蒸等都是不同茶采用不同的干燥工艺命名。

1、炒青绿茶: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

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

长炒青状似眉,又称眉茶。

圆炒青形似颗粒,又称珍珠茶。

扁炒青也叫扁茶。

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密,色泽青润,香气高而持久,风味浓郁,汤色和黄亮叶。

炒青具有外观圆润紧实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的品质特点。

扁炒青品扁、滑、香、醇,如西湖龙井。

2、烘青绿茶:烘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烘干而得名。

烘青绿茶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色墨绿、香清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

3.晒青绿茶:晒青绿茶因晒干而得名。

完全保留了鲜叶的状态,口感清新饱满。

晒青绿茶也是制作生普洱茶的原料,如砖茶、沱茶等。

4、蒸青绿茶:用蒸汽杀青而成的绿茶称之为蒸青绿茶。

其品质特点是“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香清味醇。

二、红茶的品质特点1.祁门功夫:祁门功夫红茶是中国传统功夫红茶的瑰宝,生产历史超过100年。

主要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周边石台、东至、黟县、贵池等县有少量生产。

年产量约5万吨。

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

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

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曰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乌龙茶基础知识

乌龙茶基础知识

乌龙茶基础知识一、名贵的乌龙茶品种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美如观音重如铁而得名);安溪黄金贵(又名透天香,以奇异高香而得名);安溪色种(本山、奇兰、梅占)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广东乌龙:凤凰水仙、凤凰单枞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

、台湾高山茶铁观音基础知识铁观音的故乡是福建安溪西坪,是乌龙茶的极品。

属于半发酵茶,他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

安溪铁观音产区海拔1080米,平均气温为15—18.5摄氏度,年降水量1700-1900毫米,土壤大部分为酸性红壤。

铁观音外形颗粒紧结,有的形如秤钩,有的状似蜻蜓头,冲泡后兰香扑鼻,叶底肥厚明亮,具有绸面光泽,七泡仍有余香。

1、铁观音的起源:魏说——观音托梦2、铁观音制作工艺:采青——摊青(发酵)——晾青——摇青——炒青——揉青——烘青影响茶叶品质的好坏的主要因素:发酵(茶叶颜色深浅)揉捻(茶叶外形)焙火(茶叶颜色透明度)3、不同季节里的茶叶品质特征铁观音生长季节跟茶叶品质的关系,受阳光,温度,水分等的影响,各个季节生产出来的铁观音是有一些不同的特点的。

华祥苑只做春茶和秋茶(春水秋香)。

春茶:指当年4月下旬~5月上旬之前采制的茶叶。

由于茶树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期,所以春茶内含信息量更足及春季阳光温和,水分充足,茶叶品质较好,最突出的就是茶汤较醇,较耐泡。

时间在4月底或5月份上市。

比这个时间提前上市的茶叶一般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洒激素而成的,或者是平地茶,品质不高,且易变质,不提倡选购。

夏茶:香气不如春茶强烈;茶汤滋味不如春茶浓烈;色泽不一;花青素、茶多酚含量高滋味较为苦涩。

秋茶:9月下旬~10月上旬以后采制的茶叶,光照长、气温低,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形成,相对于春茶,多酚类、咖啡碱所含成分降低,芳香物质提高,故秋茶香气高,韵味长。

4、铁观音的分类清香型——浓香型——陈年型1)清香型:干茶色泽肥壮,重实圆结,干茶色泽翠绿润,砂绿明显,颗粒匀整洁净,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高香持久,滋味鲜醇高爽,回甘强,音韵明显。

乌龙茶的品质特点与保健作用简述

乌龙茶的品质特点与保健作用简述
乌龙茶的减肥功效主要是通过减少血液中的葡 萄糖浓度,也可以 通 过 降 低 脂 蛋 白 水 平 和 促 进 体 内 脂 肪 分 解 代 谢 来 控 制 脂 肪 总 量,达 到 减 肥 效 果 。 [13,14] 研究 结 果 证 明 乌 龙 茶 中 含 有 的 多 酚 类 化 合物对 葡 萄 糖 苷 酶 和 蔗 糖 酶 具 有 显 著 的 抑 制 效 果[15],确认了饮用乌龙茶可以 减 少 或 延 缓 葡 萄 糖 的 肠吸收,发挥其 减 肥 作 用。 乌 龙 茶 中 含 有 的 皂 甙 类 化合物可以有效地 抑 制 胰 脏 释 放 的 脂 酶 活 性,降 低 脂肪在肠 管 中 的 分 解 。 [16] 另 外 饮 用 乌 龙 茶 不 仅 具 有赋活中枢神经系 统 活 性,而 且 也 能 刺 激 内 分 泌 激 素类产生和促进体内热量代谢。这些作用无疑又会 以各种方 式 影 响 体 内 的 脂 肪 代 谢 和 有 益 于 减 肥 效 果 。 [14] 2.3 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各种乌龙茶还有各自的特征香气成分。一般来 说 ,发 酵 程 度 重 的 就 形 成 接 近 红 茶 香 气 的 组 成 ,发 酵 程度轻的,其香气特征就形成包种茶的风格 。 [4]
香 气 成 分 大 多 数 在 加 工 过 程 中 逐 渐 增 多 ,晒 青 、 做 青 能 使 特 征 香 气 化 合 物 增 加 ,杀 青 、干 燥 能 固 定 和 发展特征香气成分 。 [5] 1.2 乌龙茶的滋味
1 乌龙茶品质特点及其相关成分
乌龙 茶 为 半 发 酵 茶,鲜 叶 经 萎 凋—做 青—炒 青 — 揉 捻 — 干 燥 而 成 ,加 工 工 艺 独 特 ,形 成 乌 龙 茶 独 特的品质风格 。 [1] 1.1 乌龙茶的香气

乌龙茶品质与审评

乌龙茶品质与审评

主要山场
吴三地 地理位置:武夷山景区的西北边高山地区
海拔高度:807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奇兰、丹桂
主要山场
悟源涧 地理位置:武夷山风景区内马头岩南麓
海拔高度:34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主要山场
九龙窠 地理位置:大红袍景区内
海拔高度:326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大红袍
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A.大红袍
A.大红袍:分特级、一级、二级。
B.名枞
B.名枞:不分等级。 品质特征: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带宝
色或油润,香气较锐、浓长或幽、清远,滋味 岩韵明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汤色 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匀齐、红边 或带朱砂色。
C.肉桂
C.肉桂:由肉桂茶树品种鲜叶加工 而成,分特级、一级、二级。肉桂是武
主要山场
流香涧 地理位置:玉柱峰与飞来峰的西麓,毗
邻慧苑坑 海拔高度:280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大坑口 地理位置:天心寺的东南边
海拔高度:243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肉桂、名丛
主要山场
慧苑坑 地理位置: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处
海拔高度:26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铁罗汉
漳平水仙茶饼
福建省漳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乌龙 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极具浓 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具有如兰气质的天然 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 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
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
8.金观音
福建省茶科所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后代 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良种,遗传性状偏向母本铁

中国六大茶类之青茶

中国六大茶类之青茶

保健功能
消除危害美 容与健康的 活性氧
抗肿瘤, 预防老化
改善皮肤 过敏
防癌症
减肥瘦身 降血脂
茶叶展开,外观有青蛙皮般灰白点,叶间卷曲成虾 球状,叶片中间淡绿色,叶底边缘镶红边,称为 「绿叶红镶边」或「青蒂、绿腹、红镶边」。
采摘季节
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 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 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 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 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三叶嫩梢。 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采后立即送 工厂加工。
输入文字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输成入熟文字
形容成“芝(麻开开花面节节三高”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形、容新成“鲜芝麻、开花节节高”,
指像芝麻开均花一匀样一, 致。
指像芝麻开花一样,
一年比一年好.
一年比一年好.
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 也不可过老,过输老入则文字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 茶次之。秋茶的香气特高, 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
铁观音茶的采制技术特别,不是 采摘非常幼嫩的芽叶, 而是采摘 成熟新梢的2—3叶, 俗称“开面 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 成驻芽时采摘。
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 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 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
形容成“芝麻开花节节高”,
而且应尽量避免指在像芝雨麻天开花采一样和, 带露水采;不同 一年比一年好.
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 青,不得混淆。
烘干
萎凋
摊晾
摇青
揉捻 杀青 做青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 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 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

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区别

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区别

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区别
⼯艺
闽北乌龙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包揉⼯序,因⽽条索壮结弯曲,⼲茶⾊泽较乌润,⾹⽓为熟⾹型,汤⾊橙黄明亮,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

闽南乌龙茶做青时发酵程度较轻,揉捻较重,⼲燥过程间有包揉⼯序,形成外形卷曲,壮结重实,⼲茶⾊泽较砂绿润,⾹⽓为清⾹细长型,叶底绿叶红点或红镶边。

品质特征
闽南乌龙茶系,主要以⾹⽓见长。

闽北乌龙茶系则是以⽔醇为胜。

故此,有“南⾹北⽔”之说。

品种和产地
闽南乌龙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的乌龙茶。

主要品类有铁观⾳、黄⾦桂、闽南⽔仙、永春佛⼿,以及闽南⾊种。

闽北乌龙主产于福建北部产地包括武夷⼭、建瓯、建阳、⽔吉等地的乌龙茶。

主要品类有闽北⽔仙、闽北乌龙、武夷⽔仙、武夷⾁桂、武夷奇种、品种(乌龙、梅占、观⾳、雪梨、奇兰、佛⼿等)、普通名枞(⾦柳条、⾦锁匙、千⾥⾹、不知春等)、名岩名枞(⼤红袍、⽩鸡冠、⽔⾦龟、铁罗汉、半天⽮等)。

其中武夷岩茶如武夷⽔仙、武夷⾁桂等⾹味具特殊的“岩韵”。

闽北乌龙更早
乌龙茶起源于武夷⼭,指的是制做⼯艺“武夷茶始于唐,兴于宋元,衰于明,复兴于清。


在明代由于罢龙团,改制散茶,制茶⼯艺简化,成本⼤⼤下降,产量逐年增加。

加之,明末清初,茶禁松驰,促进茶叶海外销售,享有盛名的武夷茶更是倍受重视,⼯艺逐渐改进,终于制成乌龙茶。

当时叫青茶,民国末年改称乌龙茶。

中国乌龙茶及茶道(最新)

中国乌龙茶及茶道(最新)

中国乌龙茶及茶道(最新)一、乌龙茶起源乌龙茶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

武夷山具有良好的植茶自然环境,特产自古以茶着称。

那“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胜,峰峦岩壑,秀拔奇伟,高低俯仰,吞云吐雾,鬼斧神工,难以名状。

水则溪流九曲,流传其间,幽邃清深,苍冥万古,蔚成山乡水国,皇都胜境。

以其环境优异,云雾弥漫,所产茶叶,声闻遐迩。

武夷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唐元和时(806-820)人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甘晚候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

”宋代北苑“龙团凤饼名振天下”迨至,元朝大德六年(1302)在武夷四曲处设置御茶园,岁制龙团贡茶,一切均依照宋制,无多大变化。

直到明初(1391),罢造龙团,御茶园寻废,武夷茶向“三坑两涧”转移,改制散茶,从此武夷各岩寺院僧人奋起改革茶叶制法。

采后经蒸熟不再捣碎、碾揉后直接焙干为散茶。

清崇安县令殷应寅于1602年从安徽首招黄山僧引入松萝制法,则以炒代蒸,色香味俱佳。

有的反比松萝茶佳,而叶色经旬月仍紫赤如故。

这就是武夷茶中的“松萝之目”“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的地方。

“武夷造茶,僧家最为得法” 。

清代名僧释超全(1627-1762),俗名阮旻锡,厦门同安人,甲申(1644)之变,旻锡方弱冠,慨然谢举子业,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

1655年郑成功在厦门设立六官及“储贤馆,师生二人皆入馆,郑以勤俭复明,以茶代酒,常行茶宴,其时已将闽南工夫茶设宴待客。

明亡,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览遍名山大川,尝尽天下名茶。

约于康熙十年(1675)慕武夷之名入天心寺为茶僧,继承黄山僧的松萝制法,改制武夷做菁功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武夷茶歌》,是传递乌龙茶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乌龙茶早期(1655年)从厦门港口始传播欧洲而名震环球。

乌龙茶又名青茶,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类;与我国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列为六大茶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醇茶,亦称青茶。

其采制特点是:采摘标准要等到顶芽已经展开,即将形成驻芽时开采。

鲜叶先经晒青和摇青,促使其发酵后,再用高温杀青,破坏酶活性,然后进行揉捻,干燥。

因而乌龙茶品质特征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青灰有光;内质香气馥郁芬芳,汤色清沏全黄,滋味浓醇鲜爽,叶底绿叶红镶边。

乌龙茶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福建产量较多品质也较好。

乌龙茶品种花色很多,许多是以茶树品种为名,按茶树品种单独采制、福建乌龙茶分为闽南、闽北两个产区,闽南产区生产的有安溪铁观音、安溪色种安溪乌龙等;闽北产区生产的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岩水仙、岩奇种等。

广东乌龙茶有凤凰单纵、水仙、乌龙、色种、浪莱等、台湾乌龙茶有台湾乌龙、台湾色种等。

其中以崇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的品质最优,是为名茶。

名个品种的品质特征现简介数种如下:(一)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我国著称的名茶之一,产于福建武夷山,因产地不同,有大岩茶、小岩茶、洲茶之分,以大岩茶为最佳。

1、岩水仙外形条索肥壮结实、叶端皱折扭曲,如蜻蜓头,色泽青翠黄绿、油润有光,具有“三节色”特征。

内质香气浓郁清长、“岩韵”明显,滋味浓厚而醇、爽口回甘,汤色金黄浓艳,叶底绿叶红边,肥嫩明净。

2、岩奇种外形条索紧结,叶端皱折扭曲,色泽油润,具“三节色”的特征。

内质香气清税细长,“岩韵”显滋味醇厚,浓
而不涩,醇而不淡,回味清甘,汤色清沏呈浅橙红色,叶底绿叶红边,柔软匀齐。

(二)闽北乌龙茶产地包括崇安,建瓯、水吉等地。

1、闽北水仙外形条索紧细垂实,叶端扭曲,色泽乌润、枝梗、黄片少,无夹杂物。

内质香气浓郁、具有兰花清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汤色清沏呈橙黄色,叶底肥软黄亮,红边鲜艳。

2、闽北乌龙外形条索细紧重实、叶端扭曲,色泽乌润,枝梗少,无夹杂物。

内质香气清高细长,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清沏呈金黄色,叶底绿叶红边,匀整柔软。

(三)闽南乌龙茶产地包括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

1、安溪铁观音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卷曲、多成螺旋形,身骨沉重,色泽油润带砂绿、红点明、俗有“青蒂、绿腹、蜻蜓头、”之称。

内质香气浓郁清长;“音韵”(品质特征)明显,滋味醇厚甜鲜,入口微苦,瞬即转甜,稍带蜜味,汤色金黄清亮,叶底肥软、亮,红边均匀,耐冲泡。

它是乌龙茶类中的极品。

2、安溪色种色种是由奇兰、梅占、毛蟹、香椽等多品种的茶树鲜叶混合制成。

外形条索紧结,卷曲、匀净,色泽油润、红点明。

内质香气清纯,滋味醇厚,各品种特征明显,汤色金黄,叶底软亮,发醇均匀。

3、安溪乌龙外形条索紧结,细小,色泽乌润,香气清高,特征明显(俗称“香线”味),滋味浓醇,汤色黄明,叶底软亮,发醇均匀。

(四)广东乌龙主要产区为潮安、饶平、陆丰等县。

潮安的凤凰水仙品种不显毫,但香气清雅,凤凰单枞制作精细选单株采摘:凤
凰水仙以香高味浓耐冲泡而著称。

1、凤凰单枞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肥壮,色泽青褐油润而索红线。

内质香气浓,有自然的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汤色黄艳带,叶底柔嫩。

绿叶红边,耐冲泡,冲泡多次尚有余香。

外形条素肥壮匀整,色泽灰褐乌润。

内质香气浓带花香,滋味醇厚爽口,汤色清红,叶底鲜嫩,红边绿心。

2、饶平乌龙外形条索紧结秀匀,色泽砂绿鲜润。

内质香气清细有花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橙黄清沏,叶底匀亮开展,叶缘银朱色,叶中浅黄色。

较耐冲泡,具有独特风味。

参考资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