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算

合集下载

电力单位和计算公式

电力单位和计算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 °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 J/(kg°C)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 5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0.8 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 乘2)就是电流, 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例1 】5.5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0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 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3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 2 千瓦的三相( 平衡时) 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 8 安。

【例2】30 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电力公式计算公式大全

电力公式计算公式大全

电力公式计算公式大全一、基本电学物理量及单位。

1. 电流(I)-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单位:安培(A),1A = 1C/s(库仑每秒)。

- 计算公式:I=(Q)/(t),其中Q是电荷量(单位:库仑,C),t是时间(单位:秒,s)。

2. 电压(U)- 作用: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 单位:伏特(V)。

- 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 = 1.5V;家庭电路的电压U = 220V。

3. 电阻(R)- 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 单位:欧姆(Ω)。

-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对于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

- 计算公式:R=ρ(l)/(S)(对于均匀导体),其中ρ是导体的电阻率(单位:Ω· m),l是导体的长度(单位:m),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m^2)。

二、欧姆定律相关公式。

1. 欧姆定律。

-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公式:I = (U)/(R),变形公式有U=IR和R=(U)/(I)。

- 应用:- 已知电压和电阻求电流:例如,一个电阻R = 10Ω,两端电压U = 20V,则通过电阻的电流I=(U)/(R)=(20V)/(10Ω)=2A。

- 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若通过电阻R = 5Ω的电流I = 3A,则电阻两端电压U = IR=3A×5Ω = 15V。

- 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当导体两端电压U = 12V,通过的电流I = 2A 时,导体的电阻R=(U)/(I)=(12V)/(2A)=6Ω。

三、电功率相关公式。

1. 电功率(P)-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单位:瓦特(W),1W = 1J/s(焦耳每秒)。

- 计算公式:- P=(W)/(t),其中W是电功(单位:焦耳,J),t是时间(单位:秒,s)。

电力负荷的简单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简单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简单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是指电网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所承担的总用电量。

若想计算电力负荷,可以采用以下简单方法:
1. 根据历史数据或预测数据,确定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用电量的峰值和谷值。

2. 计算峰值和谷值之间的平均用电量。

例如,若峰值为100MW,谷值为50MW,则平均用电量为(100+50)/2=75MW。

3. 将平均用电量乘以时间段的长度,即可得到该时间段的电力负荷。

例如,如果某地区在一天中的用电峰值为100MW,谷值为50MW,平均用电量为(100+50)/2=75MW,那么该地区在一天中的电力负荷为75MW*24小时=1800MW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时间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1 -。

电力线路参数及计算

电力线路参数及计算

电力线路参数及计算1. 介绍电力线路是将电力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终端的系统。

了解电力线路的参数和计算方法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线路的基本参数,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2. 电力线路的基本参数2.1 电阻(Resistance)电力线路中的电阻是由线路导线的材料和长度决定的。

电阻会引起线路的功耗,因此在设计电力线路时,需要考虑电阻的影响。

2.2 电感(Inductance)电力线路中的电感是由线路导线的长度和布置方式决定的。

电感会引起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波动,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电力线路时,需要考虑电感的影响。

2.3 电容(Capacitance)电力线路中的电容是由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绝缘材料决定的。

电容会引起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电力线路时,需要考虑电容的影响。

2.4 导纳(Admittance)电力线路中的导纳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线路对电流的导纳能力。

导纳的倒数称为阻抗,用于衡量线路对电流的阻碍能力。

3. 电力线路的计算方法3.1 线路参数计算3.1.1 电阻计算电阻可以通过线路导线的材料特性和长度来计算。

常用的电阻计算公式如下:R = ρ * (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线路导线的电阻率,L表示线路导线的长度,A表示线路导线的横截面积。

3.1.2 电感计算电感可以通过线路导线的长度和布置方式来计算。

常用的电感计算公式如下:L = μ0 * μr * (N^2 * A) / l其中,L表示电感,μ0表示真空的磁导率,μr表示线路导线的相对磁导率,N表示线路导线的匝数,A表示线路导线的横截面积,l表示线路导线的长度。

3.1.3 电容计算电容可以通过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绝缘材料特性来计算。

常用的电容计算公式如下:C = ε0 * εr * (A/d)其中,C表示电容,ε0表示真空的介电常数,εr表示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A表示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面积,d表示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距离。

电力零售计算公式

电力零售计算公式

电力零售计算公式
电力零售计算公式可能会因不同地区、电力公司和套餐类型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 固定价格套餐:
零售电费=电量×固定价格
例:某零售用户为一般工商业10千伏不分时用户,某月用了10000千瓦时电量,签约了固定价格套餐结算,套餐约定电价为0.50元/千瓦时,依据零售电费=电量×固定价格,则零售电费为
10000×0.50=5000元。

- 比例分成套餐:
结算电价=交易基准价−(交易基准价−月度交易均价)×分成比例零售电费=电量×结算电价
例:某零售用户为一般工商业10千伏不分时用户,某月用了10000千瓦时电量,签约了比例分成套餐结算,套餐约定交易基准价0.50元/千瓦时。

如果当月月度交易均价为0.45元/千瓦时,合同约定收益比例为50%,根据结算电价=交易基准价−(交易基准价−月度交易均价)×甲方收益比例,则结算电价=0.5−(0.5−0.45)×50%=0.475元,零售电费为0.475×10000=4750元,即合同约定电价高于月度交易均价,用户选择比例分成套餐,结算电价较固定价格套餐便宜,同等电量下节省了电费,享受到了降价收益。

如果当月月度交易均价为0.55元/千瓦时,合同约定损失比例为50%,根据结算电价=交易基准价−(交易基准价−月度交易均价)×甲方损失比例,则结算电价=0.5−(0.5−0.55)×50%=0.525元,零售电费为0.525×10000=5250元,即合同约定电价低于月度交易均价,用户选择比例分成套餐,最终结算电价高于固定价格套餐,同等电量下增加了电费,承担了部分涨价风险。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一、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1.定额法计算定额法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的时间及运行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确定每台设备的额定功率和运行时间。

(2) 计算每台设备的实际功率,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乘以load rate(负载率)。

(3)计算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用电量等于实际功率乘以运行时间。

(4)将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累加得到总用电量,即工厂的电力负荷。

2.统计法计算统计法是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力仪表的读数、运行时间及环境参数等。

(2)对用电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工厂的平均负荷和尖峰负荷。

(3)根据工厂的生产计划和负荷曲线,预测未来的负荷变化。

(4)根据预测的负荷变化,确定合理的电力供应方案。

3.标准法计算标准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确定工厂的负荷等级。

(2)根据负荷等级和工厂的总用电量,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二、工厂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2.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对电力负荷的要求也不同,一些工艺流程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另一些工艺流程则相对较少。

3.工作时间:工厂的电力负荷还与工作时间有关,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工厂需要更多的电力供应,而短时间间断运行的工厂则需要较少的电力供应。

4.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工厂的电力负荷产生影响,一些设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需要更多的电力支持。

三、工厂电力负荷的管理与调控1.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工厂的电力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电力负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2.用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用电系统的设计,如改进设备的能效、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用电设备的负荷率等,以减少工厂的电力负荷。

电工电力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力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力常用计算公式大全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⑵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R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密度×(L÷S)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W:T⑷电热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Q=UIT=W(纯电阻电路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Y型接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电设备电流计算
已知:设备功率P(单位K W)、计算系数K、功率因数c o sΦ、额定电压U_N(单位K V)
求:三相/单相电流I(单位A)
2.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已知:变压器视在功率S(单位K V A)、补偿前功率因数c o sΦ_1、补偿后功率因数c o sΦ_2、用电设备有功功率P(单位K W)
求:系统无功补偿容量Q_s(单位K v a r)、设备无功补偿容量Q_L(单位K v a r)
3.变压器损耗计算
已知:S变压器容量(单位:K V A),P0空载损耗(单位:K W),P k短
路损耗(单位:K W)。

η
变压器负荷率,C O Sφ1补偿前功率因数,C O Sφ2补偿后功率因数
求:补偿前总损耗(单位:K W),补偿后总损耗(单位:K W),降低损耗(单位:K W)
4.A P F有源滤波器容量计算
已知:S视在功率(单位K V A),η为变压器负荷率,T H D i系统电流总畸变率,U_N额定电压(单位K V)
求:谐波电流I(单位A)
5.非调谐补偿滤波单元参数计算
已知:Q_标称标称无功功率(单位K v a r);U_标称标称电压(单位K V),U_N额定电压(单位K V),p电抗率,f频率50H z(单位H z)
求:电容器电容值(单位μF)、电抗器电感值L(单位m H)、实际输出无功功率Q_N(单位K v a r)、补偿电流I_N(单位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